五年级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往日与今昔

关键词: 瑶台 海淀区 圆明园 建筑

五年级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往日与今昔(通用11篇)

篇1:五年级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往日与今昔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的海淀区,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与颐和园紧紧相连。圆明园中,不仅有各地名胜的建筑精髓,还有一些诗情画意,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而那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和众星拱月般的布局,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在圆明园中,那些罕见的文物更不用说。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种奇珍异宝,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园内成组的建筑群有一百二十三处,被誉为“万园之园”。而那些诗情画意、建筑精髓。只是其中的1%。园中的建筑个个精致无比、玲珑剔透,然而,这花费了我们中国人十几年的时间啊!可见中国人是多么的富有智慧和才干啊。

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并不强大,所以总是被邻国欺负,就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在园内肆意破坏,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车或牲口运,是在拿不走的,就烧毁。为了抵消证据,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烧毁了园内所有的建筑。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可是,英法联军这一把火,烧掉的是我们中国人脸面和尊严。然而,烧不掉的,只有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大罪吗?不,烧不掉的,还有对我们中国人的侮辱和对英法联军的憎恨啊!因此,我想呼吁全中国的孩子们:好好学习吧,为了我们的圆明园,为了我们的国家不再被人欺负,为了我们的未来,奋斗吧!

篇2:五年级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往日与今昔

龙的怒人

李佳诺

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看到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抗争的历史,在这段屈辱史中,有一个令所有龙的传人都愤怒不已的史实,那就是——圆明园被毁灭了。

圆明园浓缩了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饱含了几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收藏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可是,在1860年,被疯狂又贪婪的英法联军掠走了!毁掉了!焚烧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啊,就这样化作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昔日是多么辉煌、雄伟、壮观!可现在,它经过了侵略者的洗劫与焚毁,只剩下几根残柱供游人凭掉。

龙的愤怒!龙的惋惜!我们祖国的名胜啊!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旦夕!

我们在愤怒与惋惜的同时,还应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龙的传人们,努力奋起吧,强国强军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让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张锡妍

星期五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十分愤怒与惋惜。

昔日的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景物,也有西洋景观,都十分华丽。园中还收藏着十分灿烂的历史文物。但这一切全部都被贪婪、野蛮、可恶的英法联军毁灭了。放火连烧了三天,成了一片灰烬。

读到“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者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我仿佛看到了侵略者的野蛮、贪婪、无耻、可恶,我国的这一瑰宝,就这样被毁灭了。

我曾在一部电视片上看到:国家二级文物——红山女神像,被一群不务正业的人想尽办法藏起来,要把它卖掉,卖个大价钱,经过了几番周折,被警方给找了回来。偷盗、倒卖国家文物的人太可恶了,把国家二级文物卖出去多可耻,我甚至想把她们杀掉。

昔日的圆明园被侵略者洗劫一空,我更是愤怒与惋惜,侵略者太可耻了。

生气与惋惜

刘凡皓

星期一,我们学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学完后,各种复杂的心情在我心里交织着,其中最强烈的感受是生气。

课文讲的是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里的建筑非常宏伟,风景独特,还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但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他们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盖住了整个北京城。

侵略者们是多么贪得无厌又野蛮至极,他们一个个满载而归,却把圆明园往日的辉煌毁掉了,这时,我真是义愤填膺。

我同时也非常惋惜,如果当时中国强大,不让那些可恶的侵略者进入圆明园的话,圆明园是多么辉煌,圆明园将会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汇聚了多少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啊!但却毁于一旦。

“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吧!

篇3:五年级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大家一定都听过北京的圆明园吧!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镇北面的一片平原上,是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是一座皇家林园,被誉为“万园之园”,艺术价值极高。

可是,你知道吗?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都拿走了;拿不动的东西,就用大车和牲口来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圆明园防火。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我觉得英法联军很可恶,很令人讨厌。为了得到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园,把许多本属于我们国家的东西拿走,还放火销毁罪证,却不知道羞愧。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香港的拍卖。在拍卖会上,不是拍卖裹铜牛头、铜猴头和铜虎头吗?那些都是圆明园里十二生肖中的三个。我们国家出高价买回这些东西,本属于我们的东西,却让我们高价买回来,这都是可恶的英法联军的罪恶。

篇4:五年级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往日与今昔

涡阳县“快乐作文天地”学员

城关五小五年级 杨阳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里十分愤怒,久久不能平静。

圆明园落在北京西北郊海淀区东部,与颐和园比邻,它始建于1709年,有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倾尽财力和智慧,精心创造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10月18日,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销毁罪证,便放火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阴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座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一片灰烬。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都葬身火海,成为历史世界史上罕见的暴行。

哪 一个中国人不想看看万园之园——圆明园,欣赏那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罕见的奇珍异宝......然而这一切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这石柱上刻满了当时中国所受到的耻辱,这散落的石柱就是一块块警示牌,不停地警告着人们勿忘历史。

侵略者为什么敢在圆明园内肆意妄为呢?都是因为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侵略者才敢如此嚣张,当时圆明园被毁时,慈禧太后带着咸丰皇帝却逃跑了,他们的懦弱才使中华民族受尽屈辱。

英法联军是无耻的强盗,他们内心贪婪,行为野蛮,不但掠夺珍贵文物,还竟放火烧毁圆明园,致使璀璨的文明毁于一旦,令人无比气愤!

篇5:五年级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往日与今昔

最近,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本书,读完后我的心情无法平静。我心里很难过,然后是气愤,最后是伤心,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贫穷落后只能被挨打”。

《圆明园的毁灭》主要写了:我国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帝家的花园——圆明园,它是我们国家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可是由于当时清朝政府贫穷落后,只能处于被别人欺负、压迫的地位,于是在 1860 年 10 月 6 日,被英法等八国联军抢走园中的文物和财宝,而且为了毁灭他们犯下的罪行,还放火连烧三天三夜,最后把这座美丽的园林给毁灭了。

每当我想到这些,脑海中就会出现很多无辜、无助的人被无情的大火活活给烧死的悲惨场面,要是那时我们的中华民族强大该有多好啊,这样这个历史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这都是英法等八国联军所犯下的罪行,想到这,我又想起了电视上看到的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场面,多少老人、儿童、妇女被活活的杀死,同样是我们的民族不够强大,才被那些侵略者欺负和压迫。

篇6:五年级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往日与今昔

这座皇家园林是世界上最豪华,最美丽的,而英法联军将至里都掠走之后,大火毁掉了这座皇家园林,文化史的瑰宝

而我们就奇怪了,为什么原来那么漂亮,高贵呢?当时建造圆明园时,正值康熙年间,这座皇家园林,是赐给皇四子胤禛的,整个园林十分的大。而乾隆继位后又整体扩建圆明园,十二生肖喷泉,就是那时建造的。1858年,英法联军突然挑起鸦片战争,16日到17日,英法联军以扣留人质,火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照个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艺术的瑰宝,文化史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篇7:五年级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往日与今昔

如仙境般的地方现在谁有去过?没有人去过。但我国有过金碧辉煌的殿堂,一如幻想的境界——它的名字叫做圆明园;做么宏伟的建筑啊!可却因大清帝国的软弱无能、骄傲自满,使我国建筑史上的瑰宝毁于一旦。

中国曾是一个富强的国家,可我们到了清朝的时候就受尽侵略者的欺负,就连百年筑成的圆明园也禁不住他们的那一把火!被这把火烧的地方不仅仅是圆明园,更是烧在我们黄皮肤的脸上。我们能流泪,能心痛,能仇恨,却独独挽回不了这早已不能改变的历史。

篇8:五年级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往日与今昔

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后,我感到十分惋惜。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还有各种奇珍异宝!它是经历了150年月才建成的,可灾难发生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看见圆明园中的宝物数不胜数,便开始了疯狂的掠夺。在掠夺后,无耻的英法联军又在圆明园的门口经行了拍卖。事后,为了掩饰他们的滔天罪行,他们便一把火,烧毁了圆明园,圆明园内三千多名宫女太监葬身火海。

这火,熊熊燃烧了三天三夜,这火,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烙下了深深的耻辱、深深的仇恨!

篇9:五年级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往日与今昔

人教版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惋惜和心痛。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可是在英法联军强盗、野兽般的洗劫后,园中的风景名胜、奇珍异宝和文化艺术藏品都所剩无几,只留下几根残柱孤独地立在冷冷的寒风中。中国人民一百五十一年的心血,历经了多少个世世代代的文化结晶就这样在英法联军的魔爪下毁于一旦,给我们的祖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野蛮的英法联军,是你们在1860年烧毁了我们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你们掠走了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你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我还知道在你们野蛮的国度里有这么一对世界罪人,那就是额尔金父子,他们不但烧毁了圆明园,而且之前还烧毁了希腊的巴特神农庙。法国着名的作家雨果曾给你们写过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的名字叫作圆明园。”如今,你们已把这个世界奇迹用以无比野蛮的方式销毁掉了,难道你们还不觉得可耻吗?你们终究会成为世界历史的罪人。

大量的外阅读中,我了解到圆明园见证了中国历代的辉煌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看着大屏幕上一幅幅画着圆明园昔日辉煌与成就的画面,再看看语文书上的残垣断壁和照片上的那几根残柱,总使我想起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回想汉唐时期我们的中国是多么强大啊,可是到了晚清,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侵略者在我们的领土上胡作非为,我真为我们那时的祖国感到无比的惋惜和痛心!

篇10:五年级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往日与今昔

最近,我读到了关于圆明园兔首和鼠首被拍卖的一则报道,感到非常的气愤,兔首和鼠首本来是我们中国人的东西,可现在却被外国人拍卖,这简直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由此我想到了我刚学过的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是多少人智慧的结晶啊!花费掉了多少宝贵的时间。但是在1860年,她却被英法联军抢劫一空后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了。

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一座举世闻名的遗产,就这样毁在他们手中。他们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破坏了璀璨的文明。

圆明园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惋惜。

篇11:五年级学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往日与今昔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圆明园--我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历史悠久,建筑面积远超故宫,在山环水绕之中,既有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实为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西方传教士赞誉道: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宫。

可是,这样一座博物馆、艺术馆却在1860年10月6日毁于一旦。可恶的英法联军啊,他们在园内纵情肆意,烧、杀、抢、夺。园丁,死在了他们的屠刀下;宝物,装入了他们的背包中;建筑,消失在他们的大火中……我国这一园林的艺术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读完这篇课文,我的耳边萦绕着英法联军们的欢笑声和艺术品落地的破碎声,我的眼前交织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和熊熊大火后的废墟,悲痛、惋惜、愤怒充斥着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曾经辉煌一时的圆明园啊,我们再也无缘目睹你的风采;那些属于中华人民的奇珍异宝啊,就这样成为外国人的财产。万恶的侵略者们,是谁让你们在我们的国土上如此放肆,是谁让你们这样为非作歹、烧杀抢掠?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你们和侵略者一样可恶,当祖国和人民惨遭侵略者的毒害时,你们不但不出手相救,反而割地赔款,以保住自己的平安,就因为你们的贪生怕死,才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才使我们失去了这么多宝贵的财产呀!

因为政府的软弱,我们失去的何止一座圆明园呢?1985年日本占领辽东半岛,迫使清政府签定了割地赔银的《马关条约》;同年,日本又侵占了台湾。1937年,日本在南京进行了长达数月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死亡人数超过30万人。还有葡萄牙硬生生地从中国抢走了澳门,直到才重回祖国的怀抱……

历史上,中国所受的耻辱数不胜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国家的衰弱、落后,落后则挨打。我不禁想起了周总理少年时说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天天强大,香港回归,19澳门回归,申奥成功,登陆太空……这一切的一切,足以让每个中国人自豪。我们有幸生长在这样一个强大的祖国,难道不应该明确自己肩上的使命吗?是啊,我们应该以小主人的身份自居,树立目标,发奋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更加强大而效力。

“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牢记肩上的使命吧!

陆淑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今昔对比 下一篇:政府领导村级组织道班养护群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