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精选15篇)
篇1: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容积和容积单位(沈万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了解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教学重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一、铺垫孕伏
1.什么是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二、探究新知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是怎样计算的?
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教师指出:.我们看见过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这就是油箱的容积.长方体鱼缸里盛满水,它就是鱼缸的容积.
归纳: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板书)
(一)认识容积单位.
1.教师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 毫升)(板书:升 毫升)
2.出示量杯:这就是1升的量杯.
出示量筒:这就是刻有毫升刻度的量筒. 3.教师演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量筒上1毫升的刻度,找出100毫升的刻度.
②用量筒量100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升的量杯,一直到量杯满为止.
板书:1升=1000毫升
4.学生演示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①把1升的红色水倒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里
小结:1升=1立方分米
②把1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里
小结:1毫升=1立方厘米
5.小结: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6.反馈练习:
3升=()毫升
2700毫升=()升
2.57升=()毫升
640毫升=()升
2.4升=()毫升
3.5升=()立方分米
500毫升=()升
760毫升=()立方厘米
(二)计算物体的容积
长方体盒的体积:先从外面量出长方体盒的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细沙的体积: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但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教师追问:计算细沙的体积为什么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 1.教学例5
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引导学生解答。
2.例6:这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出示量杯图演示)3.反馈练习.
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12分米,宽6分米,深5分米,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毫升?
12×6×5=360(立方分米)
360立方分米=360000毫升
答:这个水箱可以装水360000毫升. 4.比较物体体积和容积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
不同点:体积要从容器外量长、宽、高;容积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出示长方体木块)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点?计算容积应注意什么?对于体积相同的物体,容积都可能不一样大,而我们这些同学千差万别,学习成绩也就不会完全一样了。我觉得,只要你努力了,认真对待学习了,成绩是次要的。
四、随堂练习1.填空.
(1)()叫做容积.
(2)容积的计算方法跟()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是长、宽、高.
(3)6.09立方分米=()升=()毫升
1750立方厘米=()毫升=()升
435毫升=()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9.8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判断.
(1)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2)一个薄塑料长方体(厚度不计),它的体积就是容积.()
(3)3.选择. 立方分米()
(1)计量墨水瓶的容积用()作单位恰当.
①升 ②毫升
(2)3毫升等于()立方分米.
①0.3 ②0.3 ③0.003 4.有一个长方体牛奶盒,给这个牛奶盒包上塑料薄膜,求塑料薄膜的面积就是求这个牛奶盒的(),求这个牛奶盒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求这个牛奶盒的(),求这个牛奶盒能容纳多少牛奶就是求这个牛奶盒的()。
A面积
B周长
C 表面积
D体积
E容积
F底面积
5.一种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量得长5dm,宽4dm,高2dm,汽油每升4.8元。油箱里装满汽油需要多少元钱?
篇2: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学习内容:课本50---51页及53页1---3题。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指出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2.通过操作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及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3、通过看书交流会说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 学习方法: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教学法。
学习准备:量杯、量筒、矿泉水瓶子、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容器各一个、一盆水。
评价设计:
1、通过活动、提问、板演检测学习目标1的达成率。
2、通过评价样题,检测学习目标2、3的目标达成率。
评价样题:
1、填空
3升=()毫升 2700毫升=()升
2.57升=()毫升 640毫升=()升
2.4升=()毫升 3.5升=()立方分米
500毫升=()升 760毫升=()立方厘米 学习流程:
一.铺垫孕伏.
1.什么是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一)建立容积概念.
1.学生动手实验(每四人一组,每组一个有厚度的长方体盒,细沙一堆)
实验题目:计算出长方体盒的体积.
把长方体盒装满细沙,计算细沙的体积.
2.学生汇报结果.
长方体盒的体积:先从外面量出长方体盒的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细沙的体积: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但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教师追问:计算细沙的体积为什么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
3.师生共同小结.
师:这个长方体盒所容纳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盒的容积.我们看见过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这就是油箱的容积.长方体鱼缸里盛满水,它就是鱼缸的容积.
师生归纳: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板书)
4.比较物体体积和容积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
不同点:体积要从容器外量长.宽.高;容积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出示长方体木块)
(二)认识容积单位.
1.教师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 毫升)
2.出示量杯:这就是1升的量杯.
出示量筒:这就是刻有毫升刻度的量筒.
3.教师演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量筒上1毫升的刻度,找出100毫升的刻度.
②用量筒量100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升的量杯,一直到量杯满为止.
板书:1升=1000毫升
4.学生演示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①把1升的红色水倒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里
小结:1升=1立方分米
②把1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里
小结:1毫升=1立方厘米
5.小结: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6.反馈练习.
3升=()毫升 2700毫升=()升
2.57升=()毫升 640毫升=()升
2.4升=()毫升 3.5升=()立方分米
500毫升=()升 760毫升=()立方厘米
(三)计算物体的容积.
1.教学例1.
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8×5×4=160(立方分米)
160立方分米=16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160升.
2.反馈练习.
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12分米,宽6分米,深5分米,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毫升?
12×6×5=360(立方分米)
360立方分米=360000毫升
答:这个水箱可以装水360000毫升.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点?计算容积应注意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1)()叫做容积.
(2)容积的计算方法跟()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是长、宽、高.(3)6.09立方分米=()升=()毫升
1750立方厘米=()毫升=()升
435毫升=()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9.8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判断.
(1)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2)一个薄塑料长方体(厚度不计),它的体积就是容积.()
3.选择.
(1)计量墨水瓶的容积用()作单位恰当.
①升 ②毫升
(2)3毫升等于()立方分米.
①0.3 ②0.3 ③0.003
4.一种背负式喷雾器,药液箱发容积是14升.如果每分钟喷出药液700毫升,喷完一箱药液需用多少分钟?
五.布置作业.
1.手扶拖拉机的油箱,从里面量长3分米,宽2.3分米,深1.6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柴油多少升?每升柴油重按0.82千克计算,装的柴油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2.把调查的实际数字填在括号里.
一小瓶红药水是()毫升.
一瓶墨水是()毫升
汽车(或拖拉机)油箱的容积是()升
六.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就叫做它们的容积.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例6.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篇3: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生1:太简单了, 只要用一个手指按住它就可以了。
生2:不行, 手指也要占一定的空间, 这样不准确。
师:看来得把这块木头固定住。
生3:盖住烧杯口, 把烧杯倒过来。
师:操作起来和读数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生4:把它放在油里就不会浮起来了。
其他学生:哇!
师:可是可以, 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生5:用沙子在有刻度的烧杯里测量。
师:这个主意不错, 还有吗?
生沉默思考。
师:老师就以“测量会漂浮的不规则物体有什么好办法”这个问题作为今天的课外作业, 下节课大家比一比, 看谁的方法最好。
反思:有效的联想和想象不仅能够沟通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开拓学生的思路, 还能在举一反三的训练方式中, 使学生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实现“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最终目标。
篇4: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理解容积概念。
2.认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学转化思想与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4.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测量体积,引出容积
(上课伊始,同学们各自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小盒子里装满沙子。怎样计算盒子里沙子的体积呢?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计算出了沙子的体积。大家先听听各组的汇报,然后进行评价。
生1(边汇报边演示):我们的盒子里是湿沙子,把盒子里的沙子倒扣在泡沫板上,沙子就形成了一个长方体。然后,直接量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7厘米和5厘米,根据体积计算公式求出沙子的体积是350立方厘米。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善于观察,计算方法很巧妙。
生2(边汇报边演示):我们想,盒子的体积就是沙子的体积。于是,我们就用直尺直接量出我们组装沙子的盒子的棱长,求出盒子和沙子的体积。这个盒子的棱长是10厘米,所以盒子和沙子的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
生3:我觉得他们组的方法不正确。盒子和沙子的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那么,沙子的体积是多少呢?
师: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4:我们也觉得四组的方法不正确。盒子的壁厚不能算沙子的体积,所以要减去盒子的体积,才是沙子的体积。
生5:我们组的方法是量出沙子的长、宽、高,直接求出沙子的体积。
生6:我们组的测量方法是把沙子倒出来,直接量出盒子内壁的长、宽、高,然后把量得的长、宽、高相乘,就得到沙子的体积。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6厘米、5厘米,体积是300立方厘米。
生7: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想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就是用尺子先量出盒子内壁的长、宽,再把尺子插入沙子中量高,然后根据量得的长、宽、高计算沙子的体积。
师:同学们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找到了计算沙子体积的具体方法。同学们的方法有一个共同点,都要先量出小盒子里面的长、宽、高(或者棱长),然后根据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沙子的体积。其实,对盒子来说,沙子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板书:容积)
【评析:教师先组织学生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探讨求盒子内沙子体积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展开辩论,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与争论的过程中明白“对待实际问题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逐渐形成思维的独创性。】
二、沟通联系,理解容积
师:那么,什么是容积呢?请看课本第50页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学教材内容。)
师:通过自学,你都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像油桶、箱子、仓库、饭盒、水箱等,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多少,叫做容积。
师:谁还有补充吗?
生1:我不仅明白了什么叫做容积,还明白了怎样计算容积,以及正确使用容积或体积单位。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2:我不明白“所能容纳”的意思。
生3:我认为“所能容纳”就是指一个物体最多能盛多少东西。
师(出示一个空盒子和一块木板):现在把木板放进盒子里正好放满。那么,什么是这个盒子的容积?
生4:木板的体积就是这个盒子的容积。
师(课件出示):容积和体积之间有什么异同?(学生回答并填下表)
【评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后回答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思考的习惯。质疑是学生探究新知的金钥匙。质疑,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学生个性。】
三、合作交流,认识容积单位
生1:“云南山泉”包装标明每瓶600ml。请问“ml”表示什么?
师:“ml”代表毫升,“L”代表升。容器所容纳的液体的容积,用升或毫升做单位。〔板书:升(L)、毫升(ml)〕同学们想知道1升水有多少吗?
(教师用烧杯量出一升水让学生观察。)
师:这是1升水,当倒入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正好装满。
师:那么,1升和1立方分米有什么关系?
生:1升和1立方分米正好相等。(板书:1升=1立方分米)
师:我把注射器中1毫升的水,注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容器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正好装满。
生2:1毫升和1立方厘米相等。(板书:1毫升=1立方厘米)
师:那么,你能由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推算出1升=()毫升吗?(课件出示,讨论。)
师:同学们,由1升=1立方分米知道它们是等值的,但实际应用时通常还是有区别的。请同学们想一想,它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生1:一个是体积单位,另一个是容积单位,还有……
生2:计算体积时要用体积单位,而计算容积时需用容积单位,也可以用体积单位。
师:如果容积很大,像水库的蓄水量,一般用“?詄”(或“方”)表示,这就是老师加“通常”两个字的意思。
【评析:教师借助教具进行操作演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还促进了学生抽象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协调发展。】
四、操作体验,巩固应用体积单位
师:你想知道1升、1毫升的“量”大约有多少吗?看一看,一瓶“云南山泉”有多少毫升?(操作实验。)
小组合作:
活动一
将矿泉水倒入能够盛1升水的容器中。
看一看:大约要()瓶矿泉水才有1升?
请记住:1升大约有()瓶矿泉水那么多。
生1:1瓶矿泉水600毫升。
生2:1升大约有2瓶矿泉水那么多。
小组合作:
活动二
将1升矿泉水倒入纸杯中。
看一看:1升水大约可以倒满()杯?
请记住:1升大约有()杯水那么多。
生3:1升大约有5杯水那么多。
师:请问,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
生4:一纸杯水大约有200毫升。
小组合作:
活动三
将你们准备的物品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哪些物品包装上标有升或毫升?它们的容积分别是多少升或者毫升?
生5:蓝墨水瓶的容积是60毫升。
生6:“欧亚”牌牛奶每瓶的净含量是125毫升。
生7:优酸乳每瓶的容积是250毫升。
生8:鲜橙多每瓶是1250毫升。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知道了升与毫升之间的关系,你们能通过这些关系把升、毫升换成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吗?
1.判断(投影出示):
①一支水笔内胆的容积是1.5升。( )
②一只饭碗的容积是0.4毫升。( )
③许老师的茶杯容积是300升。( )
2.填空:
①水笔内胆、饭碗、茶杯、箱子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 )。
②常用的容积单位有( )和( )。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饮料等通常用( )和( )。
③5.2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40升=()毫升
5.2立方分米=()毫升40升=()立方厘米
5000毫升=()立方分米40立方厘米=()升
【评析:“联系实际”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数学价值的根本体现。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三个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自主操作、自主探索的机会,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加深了对1升有“多少”的认识。】
五、拓展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师: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真不少呢,请你们帮老师解决下面的问题,行吗?
投影出示: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10分米,宽8分米,深4分米,这个鱼缸可容水多少升?
学生答。(略)
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好这些知识与方法。
总评:
雍光斌老师执教“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把教材上静止的“文本课程”转化为课堂中动态的“体验课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人人参与,个个思考。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操作实践活动向课前、课后延伸。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必须拓展数学课堂的外延。雍老师课前安排学生准备长方体或正方体盒子,并且装满沙子,上课时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容积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矿泉水瓶、饮料盒外包装上标明的升和毫升,感知当容器里容纳的是液体时,就用升和毫升做单位。课后又安排学生进行调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向课后延伸。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生在“做”中“想”,在“想”中“做”。“主导教学的第一因素不是教材,而应该是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为,有所悟,有发现,有创新。在本节课教学中,雍老师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多次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如,让学生测量小盒子中沙子的体积,引出容积的概念;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看书,学生又提出了“所能容纳”是什么意思等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对比分辨中建立起了“容积”的概念。更可贵的是教师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找到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与升和毫升之间的联系。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容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作者单位 陆良县中枢小学
篇5: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容积的意义。
2、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3、掌握L和ml的容积的量的大小。
教学重点:
1、容积的概念。
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教学难点: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烧杯、不同的饮料瓶等。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引出课题
回顾已学过的有关体积的知识。
1、什么是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长方体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
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容积概念
1、师:同学们,邹老师想找个物体装点东西,如果是你,你会把什么物体介绍给邹老师?
2、引入容器
出示课件,师:像同学们刚才介绍给邹老师用来装东西的物体,我们就把它叫做容器。当然,“装东西”我们在这里规范地称为“容纳物体”。(Ppt出示“容器”概念。)
3、比较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多少,引入容积。
出示两个不一样大小的容器,让学生比较,如果装水装水哪个容器装的水更多?
师:我们发现同样是容纳其它物体,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大小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容积。(板书:容积)
4、课件出示,容积概念:箱子、油桶、仓库等(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
(二)认识容积单位。
1、教师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L 毫升ml)
师:同学们在哪里看见过这两个单位?
2、课件出示,观察介绍(饮料瓶、三精蓝瓶口服液10毫升等)
3、认识1L和1ml的水有多少?
师:一个可乐瓶装的红水,往两个一样的烧杯里倒,看看1升的水有多少?(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观察)
4、课件出示打针筒,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出来1ml有多少?
5、明确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合理推算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实物操作展示给学生看。
师:那么1升的水=多少立方分米呢?
装有1升水的瓶子往两个一样烧杯里倒(500ml),刚好倒完,引导学生观察得出1升=1000毫升,然后再往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倒,看看1000毫升的水能否把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容器灌满,教师操作示范,从而得到了1000毫升=1立方分米,再从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归纳出了1毫升=1立方厘米。
板书:1升=1000毫升
1000毫升=1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6、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课件出示)
a、问:生活中,哪儿标有升和毫升?(水杯上、饮料瓶)
怎么理解“净含量500ml”?(瓶子里饮料的体积)“ 500ml”是这个饮料瓶的容积吗?(没有装满,不是它的容积)
b、反馈练习。
(1)联系实际填适当的单位。
一瓶墨水约 50()
一瓶金龙鱼食用油约 5()
一台冰箱的容积约180()
“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为6()(2)、填空
2.5升=()毫升
600毫升=()升
7.5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785毫升=()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想一想
两个一样大的盒子(纸箱和木箱),它们的容积一样大吗?为什么?
(三)探究计量容积与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
不同点:体积要从容器外量长、宽、高;容积要从里面量长、宽、高。(为什么?)
(四)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例5)
1、出示:例5:一种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dm,宽4dm,高2dm.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2、讲解过程:先算出这个油箱的容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然后转化单位
3、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
4、对应练习
(五)测量不规则的物体体积
1、师:老师手里有一个***,你能测量它的体积吗?如果能,你打算怎么测?
2、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用“排水法”?
3、问: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测量呢? 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是不是所有不规则的物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测量体积?
4、对应练习
(六)补充练习两题 1.一种背负式喷雾器,药液箱的容积是14升。如果每分钟喷出药液700毫升,喷完一箱药液需用多少分钟? 2.产品说明书上标明:炉腔内部尺寸400×225×300(单位:mm)。这个微波炉的容积是多少升?
四、谈一谈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本,新课时体验,口算训练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
1升=1000毫升
1000毫升=1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篇6:数学教案-容积和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例6.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8×5×4=160 (立方分米) 160立方分米=160升
篇7: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案及教学设想
莲峰:陈梅芳2012、3、16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50—5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学生能够说出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L和ml),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通过观察对比,学生能正确区分体积和容积。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会求出物体的容积。
教学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具准备:
1立方分米的盒子、针筒、纸盒、1000毫升的量杯、1立方分米的盒子、口服液、饮料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盒子问:什么叫长方体的体积?要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出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请学生计算纸盒的体积。
二、创设情景,感知概念。
1、初步感知概念
(1)、打开盒子,质疑:纸盒内沙子的体积怎么求?引导学生区分纸盒内沙子的体积与纸盒体积的区别。
(2)、师提供纸盒从里面量的长宽高,请一生列示。教师小结:像这个长方体盒子能容纳的沙子的体积就是这个盒子的容积。
(教学意图:导入新课阶段就给学生设疑,激发学生学习这课内容的兴趣,并且!暗示了“体积”与“容积”两个概念是有联系的。)(3)、装满沙子的盒子它的体积与容积一样吗?
2、揭示概念。
(1)、你能不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像盒子那样有容积?它的容积指的是什么?(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出发,精心引导,促进新概念的产生。)
(2)、师:刚才同学们说到的文具盒、鱼缸等就叫做容器。这些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叫做它们的容积。(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板书)
(3)、幻灯出示生活的容器以及它们的容积。
三、探究感悟,理解概念
1、认识容积单位
同学们像你们收集到的那些瓶瓶罐罐,它们以前装过水,饮料,它们都是有容积的,那你们有办法一眼就知道它们曾经装过多少的水或饮料吗?
生介绍,师适时引入升与毫升及它们的字母写法。
师小结:像刚才这些容器里装的是水、饮料是——液体,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
2、感知升
(1)、师出示一个装了一升水的瓶子,请大家认真看,记住它的量。请学生估一估,它能倒这样的塑料杯几杯?
(2)、师现场验证。
(3)、师演示一升水倒入一立方分米的容器中,学生观察得出结论。(1升=1立方分米)
(4)、估一估:师出示2-3个生活中的稍大容器,请生对照刚认识的一升,估它们的容积是多少?说说你怎么知道的?
3、感知毫升
(1)、师出示10毫升的瓶子认识10毫升,(2)、估一估,师出示2-3个生活中的小容器,请学生估它们的容积是多少?(3)、出示针筒,认识1毫升。
4、教师演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1)估一估,1升里有多少个这样的1毫升呢?
(2)将1升的水倒入1000毫升的量杯。你发现了什么?(1升=1000毫升)板书:1升=1000毫升
(3)、升与立方分米相对应。那毫升与哪一个单位相对应呢?为什么?从这板书上你还能得出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容积单位间的换算,以及和体积单位的关系,印象深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反思过程,总结提高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谈收获,再由教师归纳概括,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不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还有利于知识建构。)
五、练习检测
(1)、填入合适的容积单位。鲜橙多每瓶是1250()。一支水笔内胆的容积是1.5()。一只饭碗的容积是0.4()。一个蓄水池的容积是10()
据科学家测定,一个人除了吃进食物外,平均每天应喝1400()左右的水,相当于一次性塑料杯()杯,相当于矿泉水()瓶。
(2)、填空
2.5升= 毫升 450毫升= 升 2750立方厘米= 毫升 8.04立方分米= 升 1.3升=()毫升
(3)、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量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箱子、油桶、仓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体积单位。
1升(L)=1000 毫升(ml)
‖ ‖
1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想
莲峰小学
陈梅芳 1012、3、16 “容积和容积单位”是在学生掌握了物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以及体积单位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升”和“毫升”,也知道用字母如何表示,但对容积的含义却不理解,不清楚1升与1毫升到底有多少,更不清楚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和应用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关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本节课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引入课题,课堂教学,还是巩固练习中,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容积和容积单位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教学容积概念时,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何为容积,学生举例时,可以进一步明确,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里面是空的,才能计量它的容积。在认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时,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常见的药水瓶、饮料瓶等,看上面的净含量是怎么表示的,从而发现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之后又通过多次的估一估生活中各种容器的容积的活动,强化了L和ml在学生脑中的表象。
二、.大量的实验操作,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课的知识点虽然抽象,但是却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单位引出后,我用实验法来落实重点和分散难点的。把一升的水倒入常见的塑料杯里,让学生估计,几纸杯水大约是一升。这时再当场验证。这样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1升的液体到底有多少,而后让学生对照一升,估其它容器的容积,毫升的教学也是如此,强化了升、毫升的概念。接着我又设计了分别把一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内与1000毫升的容器内,建构起了升与毫升以及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
篇8: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1.知道容积的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与毫升,初步建立升与毫升的容积观念。
3.培养观察、独立思考和应用几何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知道容积的含义,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量(升、毫升)感的培养。
教学预设:
一、建立容积的概念
(一)复习旧知
引领:先说说自己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接着说一说长方体(立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分析:新授前先复习学生已有的对体积概念的理解与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有助于在新课中更好地理解容积的概念并很好的与之相区分。再者,长方体容器的容积计算方法与它的体积计算方法一致,只是数据区别,所以在这里做一简短的回顾,为突破容积的重难点教学埋下伏笔。】
(二)认识容积
1.出示长方体集装箱图片:
问题:这是一个长方体集装箱,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集装箱为什么就可以用来装货呢?(因为集装箱里面是空的)是啊!它里面包含着一定的空间,有了这个空间它就能容纳物体。(强调并板书:能容纳物体。)
2.出示规格:从外面量长12.2米,宽2.4米,高2.6米;从里面量,长11.8米,宽2.1米,高2.2米。)
结合已有的知识与信息,你还能知道这个集装箱的哪些信息?
生1:可以知道做这样一个集装箱的一共需要的钢板材料,就是求它的表面积,用外面的尺寸数据。
生2:我们还能知道整个集装箱到底有多大,就是求它的体积,也用外面的尺寸数据来计算。(12.2×2.4×2.6=76.128立方米。)
师:既然集装箱是用来装货的,那么它能不能容纳下体积是76.128立方米的货呢?为什么?
生3:肯定不能。集装箱材料存在着一定厚度,里面的空间肯定要比它的体积小些,所以我认为不能容纳下体积是76.128立方米的货。(学生鼓掌)
师:要知道这个集装箱里面的空间到底有多大或者说它到底能容纳下多大体积的货,有办法知道吗?(11.8×2.1×2.2=54.516立方米)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集装箱最多能容纳下体积是54.516立方米的货,我们就把54.516立方米叫做这个集装箱的容积。(板书:容积)
【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集装箱,让学生在自我争辩中不仅认识容积的含义,同时也在不经意中区别了体积与容积的意义,是一个很典型很贴切的学习材料。】
3.思维拓展
问题1:以这个长方体集装箱为例,它的体积和容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什么情况下物体的体积和它的容积更接近?
问题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像集装箱、仓库一样能容纳物体,有容积?(学生举例:水桶、油箱、抽屉…)
小结:我们把像水桶、油箱、抽屉、仓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分析:通过教师进一步的设问,以及对具有容积物体的举例,使学生把新认识的容积与原来认识的体积进行了再次深入比较,有助于加深对容积含义的理解,使容积的表象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更加清晰、明朗化。】
二、培养升、毫升的量感
(一)认识容量单位升、毫升
1.引出容量单位
引导学生观察课前准备的装过牛奶等液体的瓶子或包装盒的标签纸。想一想:里面曾经装着多少量的液体?在学生的汇报中因出液体容量的计量单位:升(L)和毫升(ml)。
找一找,记一记:常见的1瓶矿泉水是几毫升?常见的大瓶装雪碧又是多少升?
【分析:引导学生观察装过液体的标签,使学生自主发现计量液体多少常用升和毫升做单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容量单位。并让学生识记常见矿泉水与大瓶装雪碧的容量,有助于在后续学习中估计其他装液体的容量时可以以此为参照标准去估计,比如去估计桶装色拉油的容量会更有方法、更准确。】
(二)建立1升、1毫升的量感
1.建立1升的概念
出示:一瓶容量正好是1升的红酒。
实验1:平时喝水经常用到一次性杯子,那么这里的1升红酒大概能倒满几杯呢?先猜想再实践。(实验后提问:现在请你告诉大家1升水到底有多少?)
实验2:我们已经知道了计量液体的多少总是用升和毫升来做单位,那么升和毫升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出示量杯,上面标着刻度,最高标着200毫升。)得出:1升=1000毫升
【此前学生都知道或者无法描述1升到底有多少,通过学习我们如何去实现使得学生容易描述1升的量呢?为此,我们借助生活中正好装有1升的红酒,倒入平时常见的纸杯,大约4杯,初步建立1升的量感。再把这1升的红酒倒入量杯,测得1升与1毫升之间的关系,借助实验并非简单告知,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理解关系、积累经验。】
2.建立1毫升的概念
学到这里我们相信大家对1升有多少已经有了一定的感觉。那么1毫升到底有多少呢?这是1支10毫升装的双黄连口服液,想象一下,把1毫升提取出来的话,会给人一个怎样的感觉?
请一生上台,用手掌托起“1毫升”的水,用一个词形容?虽然1毫升很少,但如果我们全校近2000学生每人浪费一毫升水,有多少?全中国13亿人口呢?那肯定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国水资源紧缺,尤其是目前西南干旱严重,希望大家平时能节约用水。俗话说:点滴虽小节约事大。
【在“1毫升”的教学环节,笔者更侧重让学生感知1毫升量是比较少的,也为续练习“填合适的单位”做好铺垫。1毫升的水对个体来说虽是小事,对大众来说确是大事,以此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3.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知道可以分别用字母“L”和“mL”来表示。生活中,一般物体的容积常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做单位,而计量液体的多少,如牛奶、果汁、油等,常用毫升、升做单位。
4.练笔:
①填上合适的容积单位。(课本P.53第3题)
一瓶墨水约50();一桶色拉油约5();“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约为6()。
②课本P.53第4题。
2.5L=ml600ml=L
3.25L=ml 450ml=L
三、解决问题(不规则物体的容积和体积测定。)
1.测定不规则物体的容积
这个瓶子有容积吗?(有)可是标签纸已经不在了,那么你有办法知道这个瓶子的容积吗?
先灌满水(沙),然后倒入量杯,读出刻度。
2.测定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准备一个能放入西红柿的量杯,倒入( )mL的水;
2)把西红柿轻轻存入水中,此时水面的刻度是 ( )mL。
3)西红柿的体积就是水面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也就是前后水面刻度差( )Ml,即( )cm3。
【通过测定不规则物体的容积与体积,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了知识面。】
四、总结回顾
篇9: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物体的容积。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明确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研讨成果的过成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
重难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观念是重点;理解容积的意义、感知升与毫升的实际大小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积、引起兴趣
(一)复习体积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谁愿意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老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塑料盒(每个小组一个)说:“谁能说说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指的是哪?(生:用手比一比)师:这个长方体塑料盒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5厘米,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由学生计算并说明方法)
(二)教学容积的概念。
(1)老师将长方体纸盒的盖子打开,问:盒内是空的,可以装什么?
师:我们把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的容积,如:金鱼缸,里面可以放满水,在这里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容积。
(2)学生举例。
①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做容积?②从大家举的例子看,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它才有什么?如果一个长、正方体铁块,它们有容积吗?(板书:容积)
(3)容积的计算方法。
师: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师:这是为什么?(出示一个木盒)
(三)比较容积与体积
1、老师指着长方体塑料盒说:“刚才我们算出这个长方体塑料盒体积是750立方厘米,我说它能容纳750立方厘米的东西,你们同意吗?
2、老师往长方体塑料盒里倒入半盒水,师说:“我认为盒里水的
体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塑料盒的容积,你们同意吗?
二、探究计算容积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备 注
1、你们还想了解有关容积的哪些知识?
2、怎样计算容积呢?师拿着刚才那个长方体塑料盒说:“请每个小组拿出这个盒子,我特别想知道这个盒子的容积,你们能帮我想办法计算出这个盒子的容积吗?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好主意告诉给组里的同学。(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演示操作)
4、说说怎样求物体的容积?与求体积一样吗?为什么?(计算方法相同、容积的长、宽、高从里面量,体积从外面量)
三、动手操作了解容积单位
1、计算容积就要用到单位,你们知道那些容积单位?怎么知道的?
2、关于容积单位书上有较详细的介绍,请同学们自学23页,我们为每个小组准备了量杯等学具,同学们可以在学习中使用。
3、汇报(生:学会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集体探讨:
(1)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多少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a、谁能告诉同学们1升或1毫升的水有多少?(往1升的量杯里倒入水,就知道1升的多少)
b、请各组量出1升的水,看一看、掂一掂并想象2升、3升的水有多少。
c、毫升方法同上
d、刚才有同学问为什么1升=1000毫升,谁能解答这个问题?(实验证明)
e、出示事物:饮料包装盒让学生估计能容纳多少饮料?
(2)探讨1升、1毫升与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谁能证明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5、练习:单位换算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计算油箱的容积
例5:一个长方体油箱,里面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1)学生尝试练习
(2)小组讨论,探索解题思路
(3)反馈
2、试一试:一个立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高0.8米,这个水箱能装多少升水?
五、巩固提高
1、练一练(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练一练(2)把调查的结果填在括号中。
篇10: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 50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并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
2.学生通过探究,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等良好的思维习惯。
4.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
1.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观念。
2.知道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四、教学难点:
1.理解容积的含义以及升与毫升的实际大小。2.长方体、正方体容积的计算。3.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体积、体积单位,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2.原型:若干个单位正方体。装着水的量杯,长方体塑料盒。3.探究的问题:
(1)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如何计算长、正方体的容积?(2)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3)如何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什么叫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2.出示课本第50页容积的概念。生读一读 教师板课题:容积
(二)探究与解决
探究一: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如何计算长、正方体的容积?
1.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如何计算长、正方体的容积?(容积是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体积是从容器的外面量长、宽、高)
2.类比猜测,提出假设:
结合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提出假设,即长方体的容积,可能是从里面量得的长、宽、高的乘积。
3.实验操作,分析推理: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长方体塑料盒、水。1)先测量再计算出长方体塑料盒的体积。2)把水倒入盒中装满并计算出水的体积。3)对比数据,小组内讨论。4)汇报并初步概括出规律。4.全班交流,公式归纳:
交流时,要学生说明从里面怎样量的,长宽高是多少。归纳出长方体的容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教师板书公式。
5.认识容积单位:
1)出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2)师揭示:当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师板书并板书课题:容积单位
3)出示实物感受。6.升与毫升的关系: 1L =1000ml 探究二: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小组内活动:把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里,有什么发现?把1毫升的水倒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里,有什么发现?
2.先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
3.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L=1dm3
1ml=1cm3 探究三:如何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出示例6:这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图)2.小组内讨论、交流。3.汇报、展示
4.总结方法:用西红柿和水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等于西红柿的体积。
(三)训练与应用
1”做一做”第1、2题。独立完成,全班订正。2.练习九第1、2、3题。
(四)小结与提高
篇11: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反思
一、收集材料,目标展示。
二、观察材料,发现信息。
三、研究信息,提出猜想。
四、交流验证,发现困惑。
篇12:《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反思
先是引导学生对已学的体积知识进行复习,然后通过出示实的长方体和空的长方体,向学生暗示“体积”与“容积”这两个概念,并引出了今天的课题。
二、学习新知,
共同探究。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容积,接着让学生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计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并进行了以下活动:
(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l。
(3)说一说,哪些物品上标有毫升和升。用做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然后,教学了例5,让学生明白,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这也是求它本身体积的区别之处。最后,教学了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如西红柿、梨)怎样求得它们的体积。
三、巩固练习,
针对不同的题,设计了单位换算,强化了容积和体积的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操作、测量、看书、迁移类推学习活动,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地位。教学效果还可以,回顾起来有如下几点体会:
1、理解容器,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一个容器的体积与容积的区别时,新概念与旧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上所花的时间较少。特别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这句话,我只是一句带过,要是能举例,如(计量这个长方体的容积就用立方分米)。
2、容积单位(l和ml)的建立,由于做试验,时间稍长了点。特别是让学生产生了容积单位只有l和ml,在做书练习九的第3题时,“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为6,班上有一半的学生误填了“升”。要是在一开始,就讲明,计量容积,常用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如果是液体,还有另一种单位l和ml,效果会更好。
篇13:《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之后学习的,那么学生就有了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的学习模型。先认识什么是容积?为了测量容积我们学习容积的单位,然后认识容积单位。这是有关容积的知识,但这节课多一个点,就是容积和体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于是这节课,我采取自学的方式,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用微课的方式,感受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自学容积和体积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时,我设计了几个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1、什么是容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2、容积与体积的区别和联系?联系:都是求体积的 。区别:体积是从物体的外部算,物体本身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从物体的内部算,所能容纳的空间的大小。3、对同一个能容纳物体的物体来说,体积大?还是容积大?对同一个物体来说,体积大于容积。4、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计算容纳固体的体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计算容纳液体的体积:升(L)和毫升(mL)。5、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区别?体积单位:只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容积单位:计算容纳固体的体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 计算容纳液体的体积:升(L)和毫升(mL)。6、升和毫升有多大呢?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有什么关系呢?我用一个微课,用生活中的容积单位,刺激学生的大脑,感受和理解升和毫升的大小,以及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思路清晰,教学素材生活化,自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效果很不错。
篇14:《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提供不同的物体,有实心的,有空心的,能容纳物体的,通过对这两类物体的比较,明确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里面是空的,才能计量它的容积,计量的时候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才能更准确地算出它的容积是多少,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使学生弄清楚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加强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确升和毫升的进率。在教学中,我提供了一个500毫升的瓶子和一个1000毫升的瓶子,通过倒两次的直观操作,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 1升=1000毫升。然后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发现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不足之处:
1. 根据体积计算公式,求得的结果应带体积单位。如果要求的容积结果是“升”或“毫升”,必须化单位,但是个别学生就是不重视。
2. 做一做第2题要注意算法多样化。除用现有体积 - 原有水的体积 = 珊瑚石的体积外,还可以利用转化思想,根据增加的水的体积就是珊瑚石的体积来列式。
再教设计:
篇15:《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完成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容积的概念,理解容积单位要联系生活的实际,不仅只限于教材提出的的油桶、箱子、仓库更重要的,有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自己身边的容器,要通过小组展示,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比较出容器和实物的区别。这个环节学生是非常喜爱的,所以非常气氛非常活跃,教学而效果也非常好。
第二个学习目标是认识和掌握体积单位,学习中首先要联系实际在哪里见过L、ML,这些容积单位,这些单位是在哪些商品上见到的,要通过小组展示,班级展示,通过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容积单位的用途之广,认识到容积单位是计量液体的体积的。教学中我们使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学习容积单位的。学生认知容积单位还要联系体积单位,通过知识的迁移理解一升、一毫升的大小,掌握知识之间的进率。学生理解升和毫升还要通过实验的方法,小组结合用量筒或量杯度量液体的体积,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容积单位。
第三个学习目标是如何计算容器的容积,学习中,学生要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去达成学习目标,去量一量一个方体容器的长宽高,通过操作测量,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容积是求容器里面的的体积。这个环节的教学注重了学生的形成过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石油管道建设质量控制要点分析02-08
管道应力分析在大型空分项目中的应用02-08
关于空分设备冷箱内管道设计及应力分析02-08
压力管道应力分析的内容及特点02-08
容积率案例分析02-08
体积和容积的说课稿02-08
湿天然气集输管道系统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02-08
冀教版数学《容积和容积的计算》教学设计02-08
刍议变换装置中高温管道的应力分析和设计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