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任务表(精选6篇)
篇1:分组任务表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第三届健身活动月及
第五届元旦趣味运动会
秩 序 册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工会 2017年12月1日-2017年12月30日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承办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工会
二、举办时间 1、2017年12月1日-2017年12月30日;
2、具体时间由各项目负责人安排通知。
三、竞赛地点
1、学院新大楼三楼连廊;
2、校羽毛球馆。
四、竞赛项目
集体趣味项目(4项):拔河、掼蛋、乒乓球、羽毛球。个人趣味项目(3项):足球射门、投镖、射箭。
五、参赛资格与竞赛办法
1、凡本院教职工,均可报名参加比赛;
2、集体项目以工会小组为单位,按照规定要求参加;
3、集体项目每一个单项中参加人员均不准兼项;
4、集体项目第一轮比赛的对手由各系及中心的工会小组长抽签决定;
5、集体项目不得弃权,否则该小组不能参加团体评比。
六、计分与奖励
1、集体项目(拔河、乒乓球、羽毛球)取一等奖1个队,二等奖2个队,三等奖3个队,按10、8、6记分;
2、集体项目(掼蛋)取一等奖3个组,二等奖6个组,三等奖12个组,鼓励奖3个组,按5、3、2、1记分;
3、个人项目(足球射门、投镖)取一等奖10名(5男5女),二等奖20名(不分男女),三等奖100名(不分男女);个人项目(射箭)取一等奖10名(5男5女),二等奖20名(10男10女),三等奖70名(35男35女)。一等奖、二等奖按2、1记分,三等奖不计分。
4、总分取一等奖1个队,二等奖1个队,三等奖1个队,鼓励奖3个队。
七、项目竞赛规则
1、拔河(集体项目,每队10人)
①每队4男4女(2男后备)。②不得带装备。
③采用淘汰制进行比赛,第一轮比赛(6进3)淘汰的为三等奖(3个队);胜出的3个队进入第二轮,在胜出的三个队中继续采用抽签决定比赛对手,第二轮比赛淘汰的为二等奖(1个队),胜出的1个队与轮空的进入第三轮,第三轮比赛淘汰的为二等奖(1个队),胜出的为一等奖(1个队)。
④比赛时间:2017.12.30下午14:30开始(由汪丰云老师具体负责安排)⑤比赛地点:学院新大楼旁
2、掼蛋(集体项目)
①报名方法: a.以工会小组为单位,每个单位须报4个参赛队,每2人为1组,自由组合为1队。b.选手应是本单位在职教职工,不得借外援,不得联合组队。②比赛方法
a.本次比赛采用全程参赛方式,即所有参赛队须参加所有轮次的比赛;
b.24个参赛队,分为A、B、C组,抽签决定队号,1-8号为A组(记为A1-A8)、9-16号为B组(记为B1-B8)、17-24号为C组(记为C1-C8);
c.比赛的第一轮对阵顺序为A1对A2,A3对A4,A5对A6,A7对A8,以此类推;第二轮为第一轮的胜方对阵、负方对阵,对阵顺序为相邻序号的参赛队;第三轮为胜方对阵、负方对阵,连续两轮的胜方对阵,决定小组第1、2名,其他名次依次决出;具体对阵顺序依现场比赛结果排列。
d.比赛共分三轮。每轮比赛时长为60分钟,从2打起,A必打,升级规则为1、2、3。比赛时间终止时(以裁判长哨声为准),数值高的一方或已超过A方获胜。如双方分值相等,先达到相同分值的一方获胜。e.比赛10分钟后未到场,视为主动放弃。③奖项设立: 一等奖(3组):三轮全胜队;二等奖(6组):两轮胜一轮负队;三等奖(12组):一轮胜两轮负队;鼓励奖(3组):三轮全负队。④比赛时间:2017.12.30日上午9:00开始(由苏桂琴老师具体安排)⑤比赛地点:学院新大楼702室 附件:掼蛋比赛规则 ①牌型(两副牌)4个王(四王牌):什么牌型都可压,是最大的牌。
炸弹:8张同数值牌、7张同数值牌、6张同数值牌、5张同数值牌、4张同数值牌。
逢人配:主牌两张红桃称为逢人配(除王外可配任何牌)。
同花顺:同花色的顺序相连5张牌,最大的为同花10-J-Q-K-A,最小的为A-2-3-4-5。顺子:5张连续单牌,不可超过五张(如:A-2-3-4-5或10-J-Q-K-A)。不包括双王,不分花色。
连对:3对的连续对牌,不可超过3对(如:33-44-
55、77-88-99,最大的是AA-KK-QQ,最小的是AA-22-33)。不包括双王,不分花色。三顺(双飞):连续的两个3张牌,不可超过2个(如:333-444、444-555),最大AAA-KKK、最小AAA-222。单牌:单张牌(如2、3、4、5)
对牌:数值相同的两张牌(如:44、77、JJ)3张牌:数值相同的3张牌(如555,999)
3带2:数值相同的3张牌加一对牌。例如:333+44 主牌:当局打到几,相应点数的牌就是主牌。
②牌型的大小
4王牌﹥8张炸弹﹥7张炸弹﹥6张炸弹﹥同花顺﹥5张炸弹﹥4张炸弹﹥其它牌型,对一般牌型而言,只有当牌型相同和总张数相同的牌,才可比较大小。其中,像3带
2、三顺等组合牌型,只要比较其牌数最多牌的大小就行。只有比当前出的牌(牌型)大的牌才能出。③特殊规则和名称
从2打到A,以打10为例 逢人配(可以任意替代):主牌红桃。比如打10,则2、3、4、6、红桃10可组成2、3、4、5、6,也可以任意组合成除大王、小王外的炸弹以及同花顺等任意牌型。
双下:就是和对家为最后两名。末游:就是最后一名。头游:第一名。
牌的大小顺序:以打10为例,牌从大至小依次为:大王,小王,10,A,K,Q,J,9,8,7,6,5,4,3,2。如果是3带2,以3个大小作为比较。出牌过程中,一方出牌后,按逆时针方向依次表态是否压牌(即跟牌),表态的方式包括说“过”或“不要”。所出牌张落到桌上后不得更改。手中牌剩余7张及以下时应主动报牌。
④出牌与进贡
第一轮,抽随机牌字面朝上置于牌中,抓到者先出牌。其它轮次根据结果定出牌。每轮出牌结束把所出牌字面朝下放置(此处不作强制要求,双方可自行友好协商)。
牌手必须将所出牌放置于自己桌前,背面朝上,除允许查阅当圈牌外,不得查牌(包括本人出过的牌)。
如果是双下,两个输方要向两个头家(赢家)分主次进贡一张(除逢人配外的)最大的牌,赢家分别还一张10以下任意牌,进贡大牌的一方先出牌;进贡牌一样大,则拿小牌的先出;进贡牌和回牌都一样,则头游下家先出;如果每人各有一张大王或者一人有两张大王,可抗贡,但头游先出牌。如果是单下,末游向头游进贡一张(除逢人配外的)最大的牌,赢家还一张10以下的任意牌,末游可先出牌,但如果有两张大王,可抗贡,由头游先出牌。头游拿进贡的最大牌。如果双下进贡牌一样大,双下的一方可以从还贡的牌中选择1张,选择牌值小的人先出牌,如果还贡的牌一样大,则由上游的下家先出牌。接受进贡的一方也可以从同样大小的进贡牌中进行选择(非王牌),则还贡的牌就相应给进贡者。还贡可以给10以下任意牌。本次掼蛋比赛采用对家接风的游戏规则。每位选手出牌时间不超过30秒(开局不超过3分钟)。⑤升级规则
a.最先出牌结束者为头游,最后一个出牌结束的是末游。b.如果是双下,赢家升3级。
c.如果对手有一家是末游,赢家升2级。d.如果赢家自己对门是末游,赢家升1级。
e.如果打到A,必须头家对家非末游才可以最终赢得本局。A三牌不过返回2。⑥违规的判罚
a.弃权:一方在比赛开始后超过10分钟未到赛场视为弃权,一方在比赛前主动退出也视为弃权,另一方即视为获胜方自动进入下一轮。
b.越序出牌:越序出牌是常见的犯规行为。在上家(包括同伴或对手)尚未明确表示出牌(压牌)的情况下,抢先出牌(压牌),已出至牌桌判罚一次犯规,给对家加1级,己方不降级,牌局继续进行。做出了出牌(压牌)的手势或动作(语言),警告一次,一付牌中一方(包括同伴)受到2次警告,判罚1次犯规,给对家加1级,己方不降级,牌局继续进行。上述违规的处罚应招请裁判处理,并填写于比赛记录表。⑦竞赛规程
a.本次比赛采用全程参赛方式,即所有参赛队须参加所有轮次的比赛;
b.比赛共分三轮。每轮比赛时间为60分钟,从2打起,A必打,升级规则为1、2、3。比赛时间终止时(以裁判长吹哨为准),打在数值高的一方或已过A一方获胜。如双方分值相等,先打到相同分值的一方获胜。c.比赛时间终止前,只要开始摸牌,就要将该牌打完。
d.第一轮比赛时,参赛选手根据抽签选定台号与对手;从第二轮开始,根据编排的结果确定台号与选手。
e.比赛中必须做到牌风正、速度快,严禁密约。
f.比赛期间对同伴或对方要谦虚有礼,不相互埋怨指责,自觉服从裁判。g.为了解决比赛中的争议裁判组根据比赛规则对现场的争议进行裁决。h.本规则解释权归裁判组。
3、乒乓球(集体项目,每队4人)
①每个工会小组出1队,每队2男2女,不得兼项。②比赛项目设男单、女单和混双。
③比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采用淘汰制进行比赛,采用抽签决定比赛对手,第一轮比赛(6进3)淘汰的为三等奖(3个队);胜出的3个队进入第二轮,第二轮采用单循环比赛,以积分记录成绩,胜记2分,输计1分,积分最高的为第1名,积分相同的计算小分,第1名为一等奖,第2,3名为二等奖。
④比赛的出场顺序为:男单→女单→混双。
⑤比赛每场均采取三盘二胜制;每盘采取三局两胜制,每局11分,决胜局比到5分时需交换场地,以先胜二盘者胜出。
⑥比赛时间:2017.12.1-2017.12.30(具体由叶寅老师负责安排)。⑦比赛地点:待定
4、羽毛球(集体项目,每队8人)
①每队4男4女,不得兼项。
②比赛项目设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
③比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采用淘汰制进行比赛,采用抽签决定比赛对手,第一轮比赛(6进3)淘汰的为三等奖(3个队);胜出的3个队进入第二轮,第二轮采用单循环比赛,以积分记录成绩,胜记2分,输计1分,积分最高的为第1名,积分相同的计算小分,第1名为一等奖,第2,3名为二等奖。④比赛的出场顺序为: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
⑤比赛采取每局15分封顶制(均采用每球得分制竞赛规则)。⑥比赛每场均采取五盘三胜制;每盘采取三局两胜制,决胜局比到8分时需交换场地,以先胜三盘者胜出。⑦比赛时间:2017.12.1-2017.12.30(具体由孙红霞老师负责安排)⑧比赛地点:校羽毛球馆
5、足球射门(个人项目)
①男子站在12米线后、女子站在9米线后进行射门,球门宽1.20m,高0.75m。②每人连续射10球,以射中次数记录成绩。③射门前踩到线或其前面的地面判为射门未中。④成绩相同的抽签决定名次。
⑤奖项设置:一等奖:10名(5男5女);二等奖:20名;三等奖:100名。⑥比赛时间:2017.12.30上午9:00-下午14:30(具体由陆晓晶老师负责安排)⑦地点:学院新大楼三楼连廊
6、投镖(个人项目)
①男子靶距2.5m,女子靶距2m。
②每人连续投10镖,以投中有效镖的环数记录成绩。③投镖时踩到线或其前面的地面判为犯规,记0环。
④按总成绩环数多少排列名次;总环数相同的以投中高分环镖数决定名次。⑤奖项设置:一等奖:10名(5男5女);二等奖:20名;三等奖:100名。⑥比赛时间:2017.12.30上午9:00-下午14:30(具体由孙影老师负责安排)⑦地点:学院新大楼三楼连廊
7、射箭(个人项目)
① 男子站在8米线后、女子站在7米线后进行射箭。② 每人连续射3箭,以射中有效箭的环数记录成绩。
③ 计分方法:靶纸上有5个色圈,每圈中又有一条细线,把色圈分成两个环。一张靶纸上共有10个环。每个环的颜色各不相同,中间的金色是10分和9分(由内往外),红色是8分和7分,蓝色是6分和5分,黑色是4分和3分,最外圈的白色是2分和1分。
④ 射箭时踩到线或其前面的地面判为犯规,记0环。⑤ 按总成绩环数多少排列名次;总环数相同的以射中高分环箭数决定名次。⑥ 奖项设置:一等奖:10名(5男5女);二等奖:20名(10男10女);三等奖:70名(35男35女)。
⑦ 比赛时间:2017.12.30上午9:00-下午14:30(具体由叶寅老师负责安排)⑧ 比赛地点:学院新大楼三楼连廊
八、奖品设置
1、拔河:一等奖600元的奖品(10人);二等奖800元的奖品(20人);三等奖600元的奖品(30人)。
2、掼蛋:一等奖360元的奖品(6人);二等奖480元的奖品(12人);三等奖720元的奖品(24人);鼓励奖120元的奖品(6人)。
3、乒乓球:一等奖240元的奖品(4人);二等奖320元的奖品(8人);三等奖240元的奖品(12人)。
4、羽毛球:一等奖480元的奖品(8人);二等奖640元的奖品(16人);三等奖480元的奖品(24人)。
5、足球射门:一等奖400元的奖品(10人);二等奖400元的奖品(20人);三等奖1000元的奖品(100人)。
6、投镖:一等奖400元的奖品(10人);二等奖400元的奖品(20人);三等奖1000元的奖品(100人)。
7、射箭:一等奖400元的奖品(10人);二等奖400元的奖品(20人);三等奖700元的奖品(70人)。
8、团体总分:一等奖800元的活动基金(1个队);二等奖600元的活动基金(1个队);三等奖500元的活动基金(1个队);鼓励奖300元的活动基金(3个队)。
九、奖品发放
1、时间:2017年12月30日下午
2、地点:学院新大楼三楼连廊
3、形式:统一发放
十、总裁判长和裁判长 总裁判长:刘桂云;
1、拔河:汪丰云;
2、掼蛋:苏桂琴;
3、乒乓球:叶寅;
4、羽毛球:孙红霞;
5、足球射门:陆晓晶;
6、投镖:孙影;
7、射箭:叶寅。
十一、摄影:张年荣
十二、注意事项
1、元旦趣味运动会旨在全员参与,一定要注意安全。
2、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3、负责各项目的工会委员要做好相关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做好项目过程的文字和图片记录整理工作,活动结束后将纸质电子材料一并交至孙红霞老师处汇总整理。
4、本秩序册未尽事宜解释权归裁判组。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工会 2017年11月30日
篇2:分组任务表
一:60米预赛:
1、高年级组60米:
男子组:第一组:001 002 026
第二组:003 025
女子组:第一组:015 039 016
女子组:017 040 041
2、中年级组60米:
男子组:第一组:042 048 054 第二组:049
女子组:063 064 050 051
3、低年级组60米:
男子组:075 079 084
女子组:066 068 088
二、40米预决赛:
低年级组:男子组:074 077 078 084
女子组:067 068 069 089
三、100米决赛:
1、高年级男子组:第一组:003 004 028
第二组:033 030 005
女子组:第一组:014 019 040
第二组:020 038
2、中年级组:男子组:042 043 054
第二组:050 051 062 064 3:低年级组:077 079 080 082
055 058
四、200米决赛:
1、高年级组:
男子组:第一组:006 007 025 第二组:008 026 033 女子组:第一组:019 020 040 第二组:021 038
2、中年级组:
男子组:第一组:042 044 051 第二组:053 056 049 女子组:052 063 065
3、低年级:男子组:076 075 078 81 女子组:070 071 086 089
五、400米决赛:
1、高年级组:男子组:004 006 009 027 031 033
女子组:018 021 022 035 036
2、中年级组:男子组:043 044 047 053 056 061
女子组:064 052
六、跳远:
1、高年级男子组:003 006 010 025 026 031
女子组:021 024 018 037 039
2、中年级男子组:045 046 048 053 054 057
女子组:050 062 063
3、低年级男子组:074 077 078 085
女子组:071 072 073 087
七、跳远:
1、高年级男子组:010 011 013 030 032 034
女子组:015 016 024 038 040 036
2、中年级男子组:043 044 049 059 060 056
女子组:051 052 062 063
八、乒乓球:
1、高年级男子组:008 011 012 029 030
女子组:015 018 021
2、中年级男子组:045 046 047
九、4×100米接力。
十、跳远接力:
高年级、中年级:4×100米跳绳接力,低年级:4×50米跳绳接力。
xx小学体音美组
篇3:分组任务表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全球网络资源。它以无缝、透明、安全、有效的方式支持移动用户和共用网格资源,实现了无线技术与网格计算的融合。因此,移动设备被纳入到网格系统中成为网格系统的组成部分,形成移动网格[1](Mobile Grid)。移动网格最大优势是引入了移动设备。因为移动设备与普通大众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因此移动网格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将移动设备作为移动网格中的一种资源使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在移动网格中,便携式设备数量显著增长,当大量移动用户发起任务请求时,如何快速有效地调度可用资源,既保证任务执行成功率,又提高可用资源的利用率和平衡系统资源负载,已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较好的调度策略需要考虑以下三点[2]:1) 每个任务的处理需求;2) 根据资源的处理能力设计合理的任务分组机制;3) 将分组任务传送到恰当的资源。
尽管移动终端的能量是有限的,但是在执行某一任务期间必须保证能量充足。否则,移动设备就没有足够能量保证任务继续执行完毕,导致任务需要重新被调度。由于计算任务到达的随机性,使得单位时间内到达的任务量时而稀疏,时而密集,而现有的网格计算系统通常是资源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等待计算任务到达,资源处于空闲状态时,其空闲能耗占总能耗的50%~60%[3,4],这种情况会过度浪费能量,使整个调度系统的吞吐量下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移动网格任务调度方法来克服上述缺陷。基于任务分组的E-mm算法。首先,将大量任务进行分组,针对各组任务采用Min-Min算法选取合适“任务—资源”对。其次,判断匹配的最小期望完成时间与对应资源的能量极限时间的关系,选取合适的调度策略进行任务调度。该E-mm调度策略与传统的Min-Min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资源负载性和较高的任务执行成功率等优点,与已有的调度算法相比在某些方面具有更优的性能。
1 移动网格的系统结构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逐渐普及以及移动搜索应用的不断完善,当用户需要查询一些急需信息(如电话号码、地图、公交路线等)时,会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移动搜索。移动网格系统结构[5]如图1所示,主要由3个模块组成:固定网格站点,移动终端群,中间件移动网关。
移动网格中,移动终端有两个用途:一是作为被调度的资源;二是作为提供服务的资源。前者是移动设备去访问网格资源,而后者是把移动设备作为网格资源,从而为其他网格用户提供服务。移动终端,是指不包括笔记本在内的具备有限计算资源的设备。移动终端的体型不断缩小,变得更为小巧和易于携带,而功能却日益强大,服务不断延伸,集通信、视频、阅读等多种功能为一身。但移动终端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有限的内存和存储资源,通常在2~64 Mbyte之间;计算资源、电池寿命、网络带宽、显示和输入能力是有限的,有多种多样的处理器、操作系统。
2 移动网格的任务调度
任务调度问题实质就是一个由用户提出的N个需要调度的任务和系统中M个可用的资源构成的场景下,把N个任务以最合理的方式匹配到M个可用的资源上,目的是使得任务的总完成时间尽可能小[6],任务执行成功率高和资源负载均衡效果较好。
2.1 任务分组
若移动网格有N个相互独立的任务可以表示为任务集T={t1,t2,…,tN}。为了便于分析问题,假设移动网格环境下提交的任务为元任务[7]。当大量任务中若有多个任务同时抢占相同的网格资源时,就会发生冲突,引起阻塞,阻塞会影响网络的调度性能。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任务分组策略,分组后不同优先级任务发生冲突时,为了尽量保证网络的QoS,则需要尽量保证高优先级任务的调度的成功率,而阻塞低优先级任务的调度。
移动网格系统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各优先级任务的数量分配都是不确定的,因此需要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为其分配每个优先级组别的任务,并进行相应分析。本文对优先级的划分使用了3种不同数学函数分析研究,对3种方式分组后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在不同的移动网格环境下,使用哪种优先级划分方式对系统的QoS较好,并进行了仿真说明。
线性函数方式为
GN=a+k·n (1)
指数函数方式为
GN=a+b·kn (2)
对数函数方式为
GN=a+log(b+n)/logk (3)
式中:n=1∶8(分组等级号),GN为n号分组等级任务数,设定具体的a,b,k参数,可以得到对应的优先级分组中的任务数。通过对运用以上3种优先级划分后,任务执行成功率、资源负载等性能进行分析,得出3种方式分别适合的移动网格调度环境。
2.2 Min-Min任务调度算法
Min-Min调度算法是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算法。该算法调度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输入任务数和资源数,由未执行的任务构成集合T,可用资源构成集合M, 对于集合T中的每个任务计算其在所有可用资源集M上的期望完成时间,得到期望矩阵为ECT。然后,选择每个任务的最小期望完成时间构成集合ECT={Min0<j<k(ct (ti ,mj),ti∈T)};从ECT中选择最小完成时间的任务和相应资源进行匹配。最后,从T中删除该任务重复上述操作直到集合T为空。该算法最大的缺点是资源的负载严重不均衡。
2.3 E-mm任务调度算法
任务分配给资源之前,首先确定该资源是否有足够的能量来执行此任务。只有当移动资源能量充足时,才把任务分配给该移动资源执行。假设资源与网格系统断开连接时消耗很少的能量,可以忽略不计,那么移动资源通常处于空闲和任务执行状态。电池可用剩余能量是决定电池运行时间的主要因素。电源法是国家信息产业部为通信行业电池容量选择而规定的方法。
I=(P×Pf)/(q ×Umin) (4)
Q=KIT/H(1+A(t-25)) (5)
式中:Q为电池组容量;I为电池组电流;K为电池保险系数(取1.25);T为电池放电时间(单位为h);H为电池放电系数;A为电池温度系数(1/c);P为电源的标称容量(单位为V·A);Umin为电池组最低电压;Pf为电源的功率因子;q为放电容量系数。
电池的能量是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对外做功所能输出的电能,通常用W表示。实际能量是指电池放电过程中实际放出的能量,在数值上等于实际容量与平均输出电压的乘积,即
Wavai=Q×Uaver (6)
式中:Umax为终端充电满是的最大电压值;Umin为终端放电至某一极限的最小电压值。
tall = t
式中:t
根据式(9)和式(10)计算移动设备的最大可持续时间和任务执行的成功率。Pbusy,Pidle,Ncom和Nall分别表示移动终端处于执行、空闲状态的功率消耗、任务执行完成数和总任务数。
t
根据上式(11)判断资源的持续时间是否满足该任务执行不受能量的影响。反之,则导致任务执行失败。本文研究根据调查统计移动终端的电池容量一般是3 000~4 500 mAh,当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电流为50~80 mA,处于忙时的电流为120~150 mA。
3 仿真与分析
假设场景是同一网格域中的资源数选取为350,任务数从500以步长为200递增到2 500。根据以上3种分组策略将任务数分组后和未分组时,分别采用Min-Min算法和E-mm算法进行仿真,对任务执行成功率进行比较,得到4种情况的任务执行成功率,如图3所示。
从图3分析,可得出随着任务数的递增,两种算法的成功率都有所下降。随着任务成功执行,消耗了移动资源的能量。因为移动资源的能量有限,无法承担过大的任务量,所以任务数越多,执行成功率越低。针对分组策略详细分析如下,如选取资源数为350,任务数为1 500。按照上述3种分组方式,将任务分为8个组,得到各组的任务数如图4所示。
本文ps1,ps2分别代表Min-Min算法和E-mm算法的任务执行成功率。分别针对不同的分组策略采用Min-Min算法和E-mm算法,分别仿真分析得到不同分组模式下,任务执行的总时间跨度如图5~图8所示。
针对上述对数分组,任务数为1 500,资源数为350,ps1=0.81,ps2=0.99时,仿真验证该系统中两种算法下的各个资源上的负载情况如图9所示。综合上述分析,当任务数较少时,任务不分组和分组的优越性不是很明显。随着任务数的增加,将任务数进行分组调度的优越性就很明显,使得系统的高优先级任务调度成功率大幅提高和执行时间缩短,但是牺牲了低优先级任务大量的等待时间,来提高高优先级的任务执行成功率。其中在任务量较大的环境下,对数分组策略是最佳选择。
4 结论
通过对移动网格中任务量大时的调度算法进行研究,考虑移动网格中移动终端能量约束的任务调度方式,结合移动网格中移动终端的特点改进经典的Min-Min调度算法。根据任务量大小,先对任务进行分组和分别计算移动终端可用剩余能量的持续时间。通过能量与电流间的转化关系计算出各个资源的可用时间,优先选择高优先级的任务匹配可用资源参与调度,尽量减少由于资源能量受限对系统任务调度所产生的影响。通过仿真验证总执行时间、资源利用率、任务执行成功率等评价指标,说明在此环境下E-mm算法优于传统的Min-Min算法。采用E-mm算法后系统能够获得较好的负载均衡性能,任务执行成功率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LITKE A,SKOUTAS D,VARVARIGOU T.Mobile grid computing:chan-ges and challenges of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mobile grid environment[EB/OL].[2012-06-15].http://www.akogrimo.org/modulesfe0a.pdfname=UpDownload&req=getit&lid=28.
[2]徐慧媛,袁捷.网格应用中基于动态分组的调度策略[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11(23):58-59.
[3]KANSAL A,ZHAO F.Fine-grained energy profiling for power-aware ap-plication design[J].Sigmetr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view,2008,36(2):26-31.
[4]COSTA G D,GELAS J P,GEORGIOU Y,et al.The green-net frame-work:energy efficiency in large scale distributed systems[C]//Proc.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2009.Rome:IEEE Computer Society,2009:1-8.
[5]都志辉,陈渝,刘鹏.网格计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吴高峰,蒋玉明.基于QoS改进的Min-Min网格调度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9,25(9):110-112.
篇4:调整Vista任务栏分组功能
单击开始按钮,在“开始搜索”框输入“regedit.exe”进入注册表编辑器窗口,逐组定位至“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在右侧窗格中按下鼠标右键,从快捷菜单中新建一个名为“TaskbarGroupSize”的“DWORD(32位)值”,然后双击打开对话框,如果输入“3”,那么当打开3个相似程序时,系统就会对它们自动分组,当然你也可以设置为其它的数值(如图)。
按下F5键刷新并退出注册表编辑器。现在,我们再重新打开IE窗口,即使只打开了三个IE窗口,它们仍然会被自动分组。
篇5: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法介绍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以具体的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以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在教学进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任务,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班级教学中“分组合作”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而“任务驱动”中的任务为分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以学习任务来分组的前题条件,在教学中二者结合运用可谓相得益彰。职业学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学生能使用计算机把教师布置的任务做出来,然而在实践教学课堂上往往出现教师把任务布置给全班学生后,有的学生使用计算机能够很快完成任务,也有学生不会做或做了没能通过计算机的检验,因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间能力差距所造成的学习效果差距十分明显。为了改善这种学生之间在计算机课程任务学习的差距,我部2008年提出在我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探索任务驱动与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研究项目,试图总结出一套适合职业学校计算机类课程的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法。
在我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可把“任务驱动”和“分组”两种教学法结合起来应用,形成了课堂或实习教学的在任务驱动下的分组教学法。通过在计算机部内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减少学生们以往由于传统教学法片面追求计算机课程的“系统性”而导致学生理论学习一知半解,实操制作认识散乱,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只是浮于表面兴趣没有用计算机做出自己的东西而带来的茫然。把任务驱动与分组教学法相结合起来,让学得快学得好的学生带动全班同学学习,完成任务的面更广,成为维系班级学生学习进步的纽带。
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法在任务驱动中再加入对学生的分组去教学,让学得好学得快的学生成为小老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内容的深层次剖析,选择制作更加适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内容教学任务,进而在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一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更高层次。
计算机专业部推行任务驱动分组教学法三年来,专业部全体老师积极参与了教学法改革的探索,进行了大量的教改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高,以全校各专业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为例,全面推行该法后,统考教学课时安排由先前的136课时加一周实习压缩为90课时,统考合格率仍然保持在95%以上,在节约了76个教学课时的情况下保持了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先进地位。
篇6:分组任务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是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这一说法与当前在许多国家较为流行的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相一致。目前,我国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主要涉及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评价层面,或是对任务型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指导性原则,而对于如何进行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方法论的研究较为缺乏。随着高中英语新教材在2003年秋季的全面应用,新教材对任务型教学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有较高的实践基础理论作为新教材的指导性的方法论。以分组互动式进行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对新教材的教学活动积累教学经验,乃至对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如何在班级中进行分组互动。
我们认为,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各个中学中,高中教学班的人数相对较为庞大,一般少则四、五十个学生,多则六、七十个学生,班级人数的庞大对英语语音教学活动非常不利。无论是师生互动或是学生间的互动都难以展开,因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大都仅限于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太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导性地位,从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缺少了语言活动的机会,造成了目前我国拥有大量学了十几年英语却无法与外国人用英语沟通的“哑巴式”的英语学习者。在班级中进行分组互动任务型教学将解决以上的这一问题,将使学生拥有大量的语言活动的机会,即拥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机会。分组即是按学生入学的英语成绩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按每4名学生组合为一个单元英语学习小组,每班按人数可分为10至15个单元小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各小组的座位应该是固定的,以便于进行互动交流。我们认为,按每4名学生进行分组,有利于教学活动中进行互动,这种互动应该是广泛的、多方位的,应包含小组内互动,小组间互动,师生互动和学生间互动,又包含课内互动和课外互动。比如,上学期我在我校高一(2)、(4)班的教学活动中,把(2)班48位学生分成12个单元小组;把(4)班58个学生分成14个小组(其中有二个小组有5个学生)。在分组的时候要按照入学成绩优劣进行塔配,这既保证了各个小组中既有尖子生,又有后进生;这又使得在小组活动中既能有带头人,又能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共同促进提高。
二、“任务型”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任务的分配原则。
(1)教师如何分配任务。我们认为,在英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任务的分配者,学生以及学生单元小组为任务的完成者,任务应考虑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分配,以便让学生在各个互动环节中能充分进行相互的交流与合作。
(2)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所设计的任务对学生来说,应该具有实际意义,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使学生乐于参与,有话可说。
(3)尽早布置任务,学生明确目标。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将任务布置下去效果更好。因为在开始学习教学内容之前,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完成这个任务,因此学生就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获得能力,最后完成了任务,教师在此期间不断关照所布置的任务,关注在完成任务时特别困难的学生和内容,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等直至最终完成任务。这个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
(4)、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体验成功。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而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又要考虑兼顾两头。因此,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学生根据提供的情景,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编对话,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就对书上的对话进行背诵表演;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对书上对话稍加改编后并进行表演;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能根据语境,改编和拓展对话,表演要有一定的可视性,就好比是一次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四、教师角色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主要是“精讲多练”,因此教师担任着“主讲”和“指挥”两个角色。但在任务型活动中,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一种媒介、桥梁,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在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积极热情地参加学生的活动;同时组织和控制好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任务型教学从新课程的精神出发,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特怔。
相关文章:
富有哲理的励志人生格言02-03
领悟人生的人生励志格言02-03
比较励志的人生格言02-03
精辟的励志人生格言02-03
精彩励志的人生格言02-03
青春励志人物故事02-03
青春的哲理励志故事02-03
青春励志成功故事02-03
青春励志精选语录02-03
关于青春励志故事300字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