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关键词: 独立 服务器 数据库 系统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精选8篇)

篇1: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

解决方案

义利达高新技术实业有限公司

YILIDA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二〇一三年四月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资料版本 YLD-XYMJ-2013-4-9/V1.0 出版状态 标 准

日 期 2013年4月9日

义利达高新技术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在没有得到本公司书面许可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软件等)的部分或全部,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资料和出版物)进行传播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内容如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Copyright © by Hainan YiLiDa High Tech.Develop.Co.,Ltd.All rights reserved.The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i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electronic,mechanical, micro-copying,photocopying,recording or otherwise)be reproduced, 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without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Hainan YiLiDa High Tech.Develop.Co.,Ltd.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西奥中心B座1301室 电 话:010-51203886 传 真:010-51203887

网 址:

munication System)系统等。HIS系统侧重于管理和收费,同时提供与专业系统数据交互的接口。LIS和PACS作为专业性很强的信息系统,侧重在与医疗设备的通讯,完成检验数据和影像数据的存储、统计、分析等功能。由于HIS系统开发商一般不自行开发LIS和PACS系统,医院通常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开发并实施LIS和PACS 系统。医院和相关信息系统开发商(HIS系统、LIS系统和PACS系统开发商)应对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引起足够重视。

下面着重讨论LIS系统与HIS系统数据交互的实现方案,同时探讨在HIS系统和LIS系统实施过程中,医院、HIS系统开发商、LIS系统开发商如何协调与合作。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2.LIS及HIS定义

在具体讨论前,对与HIS和LIS系统共同相关的一些概念及功能作简要说明。

1、检验医嘱 是指医生为治疗病人疾病开具的、要求病人做的检验项目,比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两对半、糖耐量等,可以是单个项目,也可是组合项目,检验医嘱由医生书写在病人病历本中。

2、电子检验医嘱 是指为了实现对病人的收费,护士通过计算机系统录入病历中的检验医嘱,从而形成的、按照收费单位规范了的、存放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电子化的检验医嘱。比如病历本中检验医嘱写成是“肝功加血糖”,电子化后是两条电子医嘱“肝功”和“血糖”。

3、检验申请单 是指医生书写开立的、护士做为凭借采样的、最后提供给检验技师进行检验操作时使用的凭单。检验申请单上有一个唯一的流水号。它包含病人信息和该病人要做的检验项目信息。

4、电子检验申请单 是指存放在LIS或HIS系统中的检验申请单。它的形成有多种方式:A)由LIS系统单独完成:由护士或检验科将检验申请单录入LIS系统中;B)由HIS单独系统完成,由护士将检验医嘱录入HIS系统中,然后HIS系统按照设定的规则将电子检验医嘱自动(允许人工调整)变换成电子检验申请单,或者由护士将检验申请单录入HIS系统中;C)由LIS系统和HIS系统协同完成,首先由护士将检验医嘱录入HIS系统中,然后LIS系统按照设定的规则将HIS系统中的电子检验医嘱自动(允许人工调整)变换成电子检验申请单。

5、电子医嘱与电子申请单的关系 它们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一条或多条电子检验医嘱对应一张电子检验申请单,比如上面的两条电子医嘱“肝功”和“血糖”对应一张电子申请单,但是存在少数例外的情况,比如电子检验医嘱“糖耐量检查”对应三到五电子检验申请单。基于这样的原因,在由电子检验医嘱转换为电子检验申请单过程中,除了依*设定的转换规则外还需要人工调整,这样才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6、检验样本 是指由护士采集提供给检验检验使用的病人样品,比如血、尿、便、脑脊液等,一个样本对应一张检验申请单,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7、检验报告 是指验科室接受检验申请、完成样本检验、审核结果后,向 2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临床科室发布的、包含检验结果的书面报告

8、电子检验报告 是指存放在计算机系统的检验报告,可以方便地查询出来供阅读、打印等。

9、检验收费 是指向病人收取检验的费用。检验收费是按照检验医嘱来计算收取的,如果医院拥有HIS系统,HIS系统根据电子检验医嘱来计算收费的。HIS系统何时开始收费一般有三种情况:A)检验医嘱电子化后,立即收费;B)检验科收到检验申请单或电子检验申请后收费;C)检验科向临床科室发布检验报告或电子检验报告后才收费。

10、病人信息 是指病人的自然属性,比如病案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存放在HIS系统中,一般通过病案号取得其它信息。

11、医嘱接口 是指为实现HIS系统与LIS系统数据交互,HIS和LIS厂商互相为对方提供的程序、数据库和相关文档。它是由医院、HIS系统和LIS系统三方协商确定的结果,三方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3.LIS与HIS接口方案

3.1 接口方案一

工作流程:

1)护士使用HIS系统录入检验医嘱,检验医嘱被电子化并存于HIS系统; 2)护士按照医生开立的检验申请单采样,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唯一对应的样本送至检验科;

3)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检验申请单上的病历号、日期、执行单位等信息,LIS系统利用这些特征信息,从HIS系统中读取相关的电子检验医嘱并显示,检验科将当前检验申请单中的检验项目与显示的电子检验医嘱进行逐一比较核对,确认无误后通知HIS系统进行检验收费;

4)检验科对样本预处理、上机检验直至获得检验结果;

5)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对检验结果审核,确认无误后发布检验报告,如果需要同时将电子检验报告返回HIS系统。

评价:

1)医院获得的业务流程不是理想的,因为检验科从病房读取到是电子检验医嘱而不是它想要的电子检验申请单,它必须通过认真的人工比对工作把电子检验医嘱转换为电子检验申请单,而比对工作本来应该是由病房完成的。比对工作是烦琐的、容易出错的、一致性差的,堵漏费问题的解决不是依*合理的操作流程保证的,而是依*个人的责任心保证的,出现问题不容易确定责任;

2)HIS系统厂商需要编制电子检验报告查询程序;

3)LIS系统厂商针对不同HIS系统做不同的接口程序,由于操作流程不合理,接口程序必须处理各种不规范的操作细节,甚至无法克服某些存在的问题;

4)实施过程中,部门间协调难度大,程序调试周期长; 5)维护过程中,LIS系统和HIS系统要加强协调; 6)这个方案在北医三院已经实现,但是用户要求改变。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3.2 接口方案二

工作流程:

1)护士使用HIS系统录入检验医嘱,检验医嘱被电子化并存于HIS系统; 2)护士使用HIS系统打印检验申请单并采样,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唯一对应的样本送至检验科。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检验申请单不是医生书写的,是由HIS系统按照设定的规则把电子检验医嘱转换形成,转换过程允许护士调整,它拥有一个唯一流水号,可以使用条形码表示;

3)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检验申请单上的唯一流水号,可以使用条形码阅读器,LIS系统利用流水号,从HIS系统中读取对应的电子检验申请单并显示,检验确认后通知HIS系统进行检验收费。值得注意的是检验科不需要做比对工作;

4)检验科对样本预处理、上机检验直至获得检验结果;

5)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对检验结果审核,确认无误后发布检验报告,如果需要同时将电子检验报告返回HIS系统。

评价:

1)医院获得的业务流程是理想的,堵漏费问题的解决是依*合理的操作流程保证,出现问题容易确定责任;

2)HIS系统厂商需要编制电子检验医嘱到电子检验申请单的转换程序和电子检验报告的查询程序;

3)LIS系统厂商要针对不同HIS系统做不同的接口程序,由于操作流程合理,不会存在无法克服的问题;

4)实施相对容易; 5)维护相对容易;

6)这个方案在目前没有医院实现,但是北医三院已经批准同意采用该方案。

3.3 接口方案三

工作流程:

1)护士使用HIS系统录入检验医嘱,检验医嘱被电子化并存于HIS系统;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2)护士使用LIS系统打印检验申请单并采样,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唯一对应的样本送至检验科。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检验申请单不是医生书写的,是由LIS系统从HIS系统读取电子检验医嘱,并按照设定的规则转换形成,转换过程允许护士调整,它拥有一个唯一流水号,可以使用条形码表示;

3)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检验申请单上的唯一流水号,可以使用条形码阅读器,LIS系统利用流水号,从LIS系统中读取对应的电子检验申请单并显示,检验确认后通知HIS系统进行检验收费。值得注意的是检验科不需要做比对工作;

4)检验科对样本预处理、上机检验直至获得检验结果;

5)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对检验结果审核,确认无误后发布检验报告,如果需要同时将电子检验报告返回HIS系统。

评价:

1)医院获得的业务流程是理想的,堵漏费问题的解决是依*合理的操作流程保证,出现问题容易确定责任;

2)HIS系统厂商几乎不变动;

3)LIS系统厂商要针对不同HIS系统做不同的接口程序,由于操作流程合理,不会存在无法克服的问题;

4)实施相对容易; 5)维护相对容易;

6)这个方案在目前没有医院实现。

3.4 接口方案四

工作流程:

1)护士使用LIS系统的护士站程序录入检验申请单,检验申请单被电子化并存于LIS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求护士录入检验医嘱;

2)护士使用LIS系统的护士站程序打印检验申请单并采样,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唯一对应的样本送至检验科。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检验申请单不是医生书写的,是由LIS系统打印输出,它拥有一个唯一流水号,可以使用条形码表示;

3)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检验申请单上的流水号,可以使用条形码阅读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器,LIS系统利用流水号,从LIS系统中读取对应的电子检验申请单并显示,检验确认后通知HIS系统进行检验收费。值得注意的是检验科不需要做比对工作,检验收费的明细记录是由LIS系统发送给HIS系统;

4)检验科对样本预处理、上机检验直至获得检验结果;

5)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对检验结果审核,确认无误后发布检验报告,如果需要同时将电子检验报告返回HIS系统。

评价:

1)医院获得的业务流程是最理想的,堵漏费问题的解决是依*合理的操作流程保证的,出现问题容易确定责任;

2)HIS系统厂商几乎不变动;

3)LIS系统厂商完成所有与检验相关的工作; 4)实施相对容易; 5)维护相对容易;

6)这个方案在浙江省杭州市邵逸夫医院实现。

3.5 接口方案五

工作流程:

1)护士按照医生开立的检验申请单采样,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唯一对应的样本送至检验科。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求护士录入检验医嘱或检验申请单;

2)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检验申请单,确认后通知HIS系统进行检验收费。值得注意的是检验科不需要做比对工作,检验收费的明细记录是由LIS系统发送给HIS系统;

3)检验科对样本预处理、上机检验直至获得检验结果;

4)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对检验结果审核,确认无误后发布检验报告,如果需要同时将电子检验报告返回HIS系统。

评价:

1)医院获得的业务流程是比较理想的,并且可操作性很强; 2)HIS系统厂商变动不大; 3)LIS系统厂商变动不大;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4)实施相对容易; 5)维护相对容易;

6)这个方案在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市铁路总院、长春市白求恩医大一院、吉林市化工医院等许多医院实现。

其它:

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不同HIS和LIS系统、不同医院业务流程,也有其它一些数据交互方案,但基本上与以上方案类同。

具体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有多种处理办法。如HIS及LIS系统厂商共同设计中间数据库,通过中间数据库与对方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也可以向对方公开数据库信息,允许对方读取相关信息,必要时允许对方将信息写入自身数据库中。

实 施

医院在实施HIS或LIS系统时要考虑到两个系统的数据交换。无论是先上哪个系统,还是同时上,都应该在洽谈合同时明确接口方案和相应的开发费,避免日后在开发医嘱接口时出现配合等方面的问题。医嘱接口需要医院、HIS及LIS厂商共同配合才能完成。一般情况下,无论HIS或LIS厂商都需要对各自系统做必要的功能修改,必要时共同设计信息交换的数据库结构等。为开发医嘱系统,双方均存在一定的开发工作量,单独一方很难完成医嘱接口。

如果先上其中一个系统,后上另一系统,医院应召集HIS及LIS厂商,共同商讨医嘱接口的开发细节,并确定双方的业务要求、实施进度、开发费用等,建议三方共同签署接口实施备忘录。

在两个系统互连之前,应首先确保两个系统独立运行是稳定的、可靠的。

篇2: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一、定义说明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S),是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信息管理系统,能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病人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减少漏洞,提高检验质量。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

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adioiogy information system, RIS),是优化医院放射科工作流程管理的软件系统,一个典型的流程包括登记预约、就诊、产生影像、出片、报告、审核、发片等环节。

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是指将传统的纸病历完全电子化,并提供电子贮存、查询、统计、数据交换等管理模式,它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必然产物,是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改领域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应用热点。

二、概述

医院信息系统(HIS)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它包含财务、人事、住院、门诊、挂号、医技、收费、分诊、药品管理等多个子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HIS系统被赋予更多的功能:随着医院内部业务流程的不断梳理和整合,HIS与 LIS,PACS,RIS,EMR等外围模块不断融合;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HIS与社保,医保,甚至银行系统的业务及数据交互越来越频繁。HIS系统已成为医疗行业业务驱动,流程整合与服务能力提升的核心引擎系统。1.建设目标 v 以病人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以全面集成为手段,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为目标,打造先进的、全面的现代化的数字医院。数字化医院建设是建立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用最新的最先进的IT技术对全院的信息资源(人,财,物,医疗信息)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全面的优化和整合医院内部的资源以及医院外部全社会的信息资源为医院临床、管理服务,运用所有的信息资源为患者提供先进的、便捷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v 人性化: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系统的每个细节都应该体现人文关怀主义,考虑如何更加的方便患者,更加方便业务人员,更加的人性化。

v 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将有众多不同的系统组建而成,并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规避医疗信息孤岛。

v 智能化:通过系统的智能处理,减少人工环节,增强自动化的程度,增加辅助支持的功能。

v 无纸化:通过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电子申请单,电子报告等的应用逐步走向无纸化。v 无胶片化:通过实施医学影像系统,建立放射科数字阅片中心和诊断工作站,临床中心数字阅片室,医生影像浏览工作站,全院的数字阅片中心,会诊中心,教学中心等实现全院无胶片化临床模式和管理模式

v 无线网络化:通过建立无线网络,使用笔记本,平板电脑,PDA,无线病情跟踪器等无线设备实现医生护士查房,库房管理,病人病情跟踪等等,使一些业务不受空间的限制,无处不在。2.晶奇HIS系统特点

v 基于一体化公共基础数据平台设计,给医务工作者建立了完整的工作平台。v 实现了核算、临床、决策、服务信息一体化。v 实现了LIS、PACS、RIS、EMR等系统的一体化。v 全面引入临床路径管理。v 支持医学研究和临床质量控制。

v 一体化设计,简化了系统软、硬件结构,降低了系统开发、实施和维护成本,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便于升级。

v 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无缝融合。

三、总体建设思路 1.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信息为主线。

v 采用就诊卡技术,简化病人就医流程,方便医生和患者;其PACS系统和LIS系统,将影像和化验结果与病人的基本信息相结合,在医生工作站上可以及时、准确地得到病人的各种生命指标。

v 系统的设计思想是:通过临床信息的记录将各种医疗信息整合,并在此基础上生成费用的信息积累,直至在医疗方面形成以医、教、研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2.数据为管理服务

v 系统以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使信息和数据安全可靠,以工作角色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权限;采用统一的药品管理方式,药品的采购、入库、出库、调价、盘点控制在药库和药房的管理中;处方、医嘱一体化,医生工作站开立处方和医嘱,采用统一的价格体系;院长查询系统,动态查询为院长提供决策依据。

四、系统总体框架

对该框架的功能分析说明如下:(一)医院信息系统

1.门诊管理系统、医剂管理系统 v 基本构件:门急诊挂号、门急诊收费、医生工作站、门急诊电子病历。v 支持预约挂号、复诊挂号、医生限号挂号。v 支持自动收费、手工收费、退费等。

v 支持医保、自费等各种类型病人就诊,并可灵活设置人类型。

v 支持在诊间由医生直接开电子处方和专人录入电子处方,支持多种录入方案。电子处方的使用能有效地控制药品的非正常消耗,实现门诊治疗单、化验单、检查单电子化,简化了病人的就诊程序,有效地解决了门急诊的“三长一短”现象。

(1)门急诊挂号

v 门诊挂号:支持不同挂号类型、不同收费类型、初诊与复诊、当日与预约、限号管理等。

v 退号:通过输入收据号或就诊号退未看病的挂号费等

v 挂号信息查询:持按病人姓名、病历号、挂号时间、挂号科室等组合查询。v 挂号员个人统计:按时间段或收据本进行收费情况和工作量统计 v 挂号员个人查询:按时间段或收据本查询当前挂号员所挂的挂号信息 v 收据本查询:查询当前挂号员收据本的使用情况 v 对帐统计:统计指定时间段某挂号员的收据使用、收费和退号情况,并能打印。(2)门诊收费

v 窗口收费:自动检查来自诊间、医技科室的处方、治疗单、检查单、检验单等收费项目信息,同时允许收款员手工录入未连网的收费项目,并在收费后进行药房的药品库存维护

v 窗口退费:处理前台退费业务。

v 收据查询:收款员可随时查询个人收费信息,包括收据本使用情况、废票数量、收费金额。

v 废票处理:通过此功能处理作废收据。

v 统计交割:在一本收据用完以后,由收款员对收据本的收费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汇总,以便与后台交割。(3)门诊医生工作站

v 医生完成处方的录入与编辑、检查单和治疗单的生成及其它相关的医疗信息处理。v 信息配置:配置信息包括各类处方与药房的对应关系、收费处、病人信息来源、处方开出地点、处方费用类别、是否打印处方。

v 处方录入与编辑:完成处方、麻醉药处方的录入与修改,并提供多种药品录入方案。协定处方维护:根据专科病的用药特点及专科医生的用药习惯,可将一些习惯配方制成协定处方。

治疗单:按照处方用药及执行方案生成治疗单。检查及化验单:根据病情需要提出检查或化验申请(4)门诊电子病历

v 门诊病人基本信息、门急诊病历、输血记录、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门诊手术同意书、病重危通知书、医院感染调查报告 2.住院管理子系统

v 基本构件:入出院管理、病区床位管理、医生工作站、记帐管理、住院电子病历管理。

v 采用电子医嘱,提供多种输入方式,支持药品实时库存检索。v 自动将医嘱归为长期医嘱和短期医嘱,并能自动分解和打印口服单、肌注单、静脉单、护理单和输液卡,提高工作效率。

v 按医嘱流程,可自动由医嘱生成发药单和各种明细费用信息,有效减少人为差错。v 支持自动收费和手工收费。

v 支持按单科核算费用,提供实时分析、统计。

(1)入出院管理

v 入院登记:完成病人基本信息的录入,支持不同收费类型。对需要检查床位的情况,根据病区空床来判断病人是入院还是预约

v 入院修改:对登记的病人信息进行修改,若病人已经有床号则不可更改科室部门信息。

v 出院管理:完成病人信息的转移,从当前库往出院信息库的转移。包括病人基本信息表、预收款、记帐、发票等。v 出院病人回归:完成出院病人的信息从历史库调回当前库。

v 记 帐:记录病人费用使用情况,减少病人的费用余额。能够接收病区医嘱生成的费用(不可更改信息)。(2)医生工作站

v 医嘱本: 医嘱的录入,校对,修改,删除。

v 医嘱单: 打印病人长期医嘱单及短期医嘱单,分类列出用药单和护理单。v 四大单: 将医嘱分解为口服、肌注、静脉和护理四大执行单。v 医嘱传送: 计算病人的用药数量及药品费用,通知药房准备摆药。v 自动收费: 对长期非药医嘱及每天固定费用进行收费。v 转科管理: 对病人进行转科处理。v 输液卡打印:病人输液卡的打印。(3)住院电子病历管理

v 病人基本信息、体温护理记录、长期医嘱、临时医嘱、病案首页、入院录、出院病历记录、出院记录、一般治疗处置记录、手术记录、特殊护理记录、特殊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一般护理记录、住院病程记录、会诊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等。v 日常病程记录、术前小结、知情告知信息、院外专家会诊申请书、住院病人外出请假申请单、病重(危)通知书、有创性诊断、治疗操作同意书、特殊检查及治疗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出院通知书、自动出院或转院同意书、手术同意书、特殊检查及治疗同意书、输血同意书、手术同意书、病重(危)通知书、麻醉同意书 v 其他医疗知情同意书、传染病报告、医院感染调查表、v 病历概要。3.药品管理子系统

v 基本构件:药库管理、门诊药房管理、住院药房管理、制剂管理、麻醉药品管理、药品标准数据维护

v 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可根据不同的医院灵活配置药库、药房。v 住院药房自动监控病区用药医嘱信息。v 支持药剂科及院领导查询各库房药品的进销存情况。

v 支持一药多名,索引简便、快捷,为电子处方、电子医嘱的实现提供了保证。v 统一管理、随时发布药品信息。

(1)药库管理

v 药库入库:支持由计划入库及非计划入库,对库存进行更改并记盈亏。包括入库单的制作及审核。

v 请领出库:药房从药库调进药品的交接关系称为请领,对于药库称为请领出库,药库库存减少而药房库存增加,药库履行审核权利。

v 药房退退库:药房将药退还给药库,药库库存增加而药房库存减少,药库履行审核权利。

v 药库报损:药库处理过期或损坏等不可再用的药品的措施,药库库存减少。包括报损单的制作与审核。

v 药库盘存:包括帐面盘存、实盘与实盘审核。(2)药房管理 v 请领入库:药房从药库调进药品的交接关系称为请领,对于药房称为请领入库,药库库存减少而药房库存增加,药房录入请领单并与药库确认后再确认并更改药房库存。v 调拨出库:从药房以调拨方式将药品转移至另一库房。本药房库存减少,另一库房库存增加。

v 药房退药:将不适于本药房使用的药品退还至药库。药房库存减少,药库库存增加。v 药品报损:药房处理少量损坏、过期等不可再用的药品的措施,药房库存减少。包括报损单的制作与审核。

v 病人退药:为病人办理多余的或不适用的药品的退还手续。开据退药单、药房库存增加。

v 处方配方发药:包括处方审方、配方、发药。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处理,供医生修改。v 医嘱发药:自动接收从病房传送来的医嘱用药,并按临时医嘱、长期医嘱及口服药、非口服药、制剂等进行分类生成发药单供药房发药。(二)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v 通过实施全院范围PACS,达到影像数据在临床各科室的共享。实现从病人信息登记-影像数据获取-传输-存储-查询-软阅读-诊断/电子报告-存储等各应用层次的全程控制与管理。(1)图像的采集(2)存储与管理(3)调用与后处理功能(4)通讯功能

(三)医院实验室系统(LIS)(1)检验医嘱

v 医生为治疗病人疾病开具的、要求病人做的检验项目,比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两对半、糖耐量等,可以是单个项目,也可是组合项目,检验医嘱由医生书写在病人病历本中。

(2)电子检验医嘱 v 为了实现对病人的收费,护士通过计算机系统录入病历中的检验医嘱,从而形成的、按照收费单位规范了的、存放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电子化的检验医嘱。比如病历本中检验医嘱写成是“肝功加血糖”,电子化后是两条电子医嘱“肝功”和“血糖”。(3)检验申请

v 医生书写开立的、护士做为凭借采样的、最后提供给检验技师进行检验操作时使用的凭单。检验申请单上有一个唯一的流水号。它包含病人信息和该病人要做的检验项目信息。

(4)电子检验申请

v 存放在LIS或HIS系统中的检验申请单。它的形成有多种方式: A)由LIS系统单独完成。

B)由HIS单独系统完成,由护士将检验医嘱录入HIS系统中,然后HIS系统按照设定的规则将电子检验医嘱自动(允许人工调整)变换成电子检验申请单,或者由护士将检验申请单录入HIS系统中。

C)由LIS系统和HIS系统协同完成,然后LIS系统按照设定的规则将HIS系统中的电子检验医嘱自动(允许人工调整)变换成电子检验申请单。(5)检验样本

v 由护士采集提供给检验检验使用的病人样品,比如血、尿、便、脑脊液等,一个样本对应一张检验申请单,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6)检验报告

v 检验科室接受检验申请、完成样本检验、审核结果后,向临床科室发布的、包含检验结果的书面报告。(7)电子检验报告

v 通过LIS系统提供统一的检验报告,可以方便地查询出来供阅读、打印等。(8)检验收费

v 检验收费是按照检验医嘱来计算收取的,如果医院拥有HIS系统,HIS系统根据电子检验医嘱来计算收费的。HIS系统何时开始收费一般有三种情况: A)检验医嘱电子化后,立即收费; B)检验科收到检验申请单或电子检验申请后收费;

C)检验科向临床科室发布检验报告或电子检验报告后才收费。(9)病人信息

篇3: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电子病历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 是利用计算机系统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患者医疗记录, 取代手写纸张病历。它的内容包括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1]。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将其定义为:EMR是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患者记录, 该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

实验室信息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S) , 是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能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 对患者样品做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 减少漏洞, 提高检验质量[2]。我们按照新的需求并结合我院医院信息系统 (HIS) 对现有系统做了一些完善和改进。保证HIS系统的有效运行, 将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促进医学科研、教学;减轻各类事务性工作的劳动强度, 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服务于患者;同时, 能改善经营管理, 堵塞漏洞, 保证患者和医院的经济利益, 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3]。

2 医院现状

我院目前在用的HIS中仅加入简单电子病历书写功能, 已不能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同时, 新引进的专业EMR和HIS存在数据互通、互用的需求;在用的LIS也因不能满足检验条形码的管理应用、专业数据统计分析等需求, 需要升级换代。为了保证三大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实现数据通讯, 避免基本信息的重复录入, 同时实现检验结果的共用、共享, 提高效率, 节约人力、物力, 避免人为录入的差错发生, 决定开发EMR和LIS、HIS的接口程序, 使这3个系统真正实现无缝连接。

3 系统接口功能描述

3.1 EMR系统数据向LIS传输

临床医生通过EMR系统的病区医生工作站开出各项检验项目, 并完成检验项目申请, 然后通过LIS调用下载检验医嘱信息到LIS护士工作站。护士生成并打印检验医嘱清单和条形码标签, 按检验医嘱清单通知患者做标本采集前准备, 如:给患者解释留标本说明、注意事项等, 然后按提示将条形码标签贴在相应的试管上, 同时记录检验医嘱确认时间及确认人, 确认后该检验医嘱医生不能修改。如要取消检验医嘱, 护士先在LIS护士工作站执行撤销条形码的操作后, 医生才能在EMR的检验医嘱处理界面进行撤销操作。撤销前的检验医嘱生成的条形码, 送达检验科时LIS将不能识别, 以防止执行已撤销的检验医嘱。

当班护士打印检验医嘱执行清单, 核对条形码试管为患者采集标本。每采集一项后在清单上作记号, 然后及时在系统中将该批标本作执行确认, 记录采集时间、采集人;通过物流管道, 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时将标本送检验科。

3.2 检验结果向EMR系统传输

标本上机或手工检验前, 通常打印当日工作清单 (包括样本编号患者信息、检验项目等信息) , 检验医师根据工作清单在LIS进行处理。对于具备双向通讯功能的检验仪器, 检验医师只需将贴有条形码的试管直接上架, 仪器将取得条形码编号作为仪器上的标本ID;对于项目固定的仪器, 如五分类、尿沉渣等, 在做好结果后传输时, 系统将根据ID找到该标本的样本编号, 使结果与患者信息对应;对于项目变化的仪器, 如生化仪等, 通过仪器与LIS的双向通讯, 可将所做标本的项目列表发送到仪器上, 返回结果时与项目固定的仪器处理相同。

当LIS发布检验报告后, 同时将报告数据在中间接口表保存1份, EMR系统接口程序会自动从该中间表获取检验报告数据, 存到EMR系统, 并且定期会将中间表中已处理过的数据清除。

3.3 数据向HIS传输

检验医师通过条形码枪签收标本后, 分配检验仪器, 同时将中间接口表的状态位修改, HIS接口程序会自动从该中间表获取检验记录的当前状态, 并更新接口表标志位, 从接口表获得记录信息, 生成费用的明细信息, 添加到HIS, 并且定期会将中间表中已处理过的数据清除。

3.4 系统接口功能实现

系统接口功能实现示意图如图1所示。

4 系统接口设计与实现

该项目的设计目标是通过接口程序, LIS能共享由EMR系统录入的患者信息, EMR系统可从LIS中自动获取检验结果, 而HIS能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给EMR、LIS, 并跟踪两者中检验医嘱的执行状态, 在合理的状态时生成记录费用明细。

4.1 患者唯一标识的确定

若要实现EMS、LIS、HIS 3套系统间的数据共享, 就必须为每个患者确定一个唯一标识, 这样才能在3个系统中准确快速地找到该患者的相关信息, 实现系统间数据的共享和自动传输。从而确保患者的各种电子病历相关记录准确地与患者唯一标识号码相对应;能够提供患者既往诊疗信息的收集、管理、存储和展现的功能 (包括药物过敏史和不良反应史) , 使医护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患者既往诊疗情况;提供显示患者检查检验报告内容的功能, 包括检查检验项目名称、结果、标本采集时间、检验时间、操作者、报告审核者及审核时间;能够对检验医嘱下达、传递和执行等进行管理, 重点支持各类检验医嘱, 保障检验医嘱实施的正确性, 并记录检验医嘱实施过程的关键时间点等。建立就诊患者姓名索引系统, 尽可能使用二代身份证。住院患者信息还应包括联系人、电话、住院科室等内容。

HIS是患者住院时的第一个环节, 通过分析HIS相关表结构, 我们选取了入院记录和在院记录的关联字段patient_id。这个字段的值由HIS自动生成, 取值方法为前一记录加1, 并由14位字符组成, 因此把它作为关键字段, 可以唯一确定某个患者的1次住院记录。

确定好标识后, 接下来的操作流程是:EMR通过接口获取患者的patient_id和基本信息, 并在EMR中进一步完善, 医生通过EMR的检验医嘱模块开检验医嘱, 该检验医嘱含patient_id和检验医嘱信息。

4.2 LIS获取检验项目申请信息的方法

LIS技术处理关键点如下:

(1) 接口耦合中如何处理数据被多次下载?因LIS和EMR是2个相互独立的系统, 一方面我们要求EMR产生的检验医嘱要及时地传送到LIS;另一方面我们必须避免已生成条形码的检验医嘱被再次下载, 造成检验医嘱的重复执行。我们的解决方法是, 在EMR检验医嘱提交的同时, 将生成的记录写入接口表, 置标志位为20, LIS在下载接口表时, 只下载标识为20的记录, 下载完成后, 把已下载的记录标志位改写为25, 下次下载时就跳过这些已执行过的检验医嘱, 避免重复下载。

(2) 如何处理需要撤销的检验医嘱?当医生在EMR中撤销检验医嘱时, 如果该检验医嘱已被执行, 这个撤销势必造成电子病历和实际不符;如果该检验医嘱还未执行, 但已被LIS下载, 没有合适的反馈措施, 该检验医嘱仍将会被继续执行, 也会造成同样的不符结果。我们的处理方法是, 在EMR中撤销检验医嘱时, EMR首先判断接口表中该记录的标志位状态, 如果为20表示LIS还未下载, 可以直接撤销;如果为25, 则不能撤销, 此时如仍需撤销, 要联系护士操作LIS护士工作站, 撤销已打印的该检验医嘱后, LIS将该记录的标志位改为20, 这样EMR就可以顺利地撤销这条检验医嘱;另外如果要撤销的检验医嘱已被LIS执行, LIS会将接口表的标志位改写为35, LIS护士工作站无权撤销这条已执行的检验医嘱, 避免医院费用的流失。

(3) 如何处理HIS计费?在LIS接受到检验医嘱信息后, 由检验医师签收并安排到相应检验仪器, 应及时地将费用信息记录到HIS中。原则上不应再产生退费需求。因特殊原因造成的标本受损, 可以重新下载条形码, LIS自动作废前一条形码, 避免重复收费。

4.3 检验结果导入EMR系统的方法

在LIS中增加1个中间表PAT_CHECK_COMBINE用来存放来自EMR的检验医嘱, 这些医嘱是通过EMR的检验医嘱申请单提交功能来实现的。检验结果写入接口表PAT_IN-DICATOR后, 因检验项目编号与EMR系统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所以要根据LIS中的项目编码对照表把这些编号转换成EMR系统可以识别的项目编号。更新EMR中之前的检验申请单, 完成检验报告, EMR把导入的检验结果永久保存, 附加在相应的位置和患者的其他电子病历信息关联, 完成检验结果向EMR系统的导入。

5 结语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各个系统在医院的广泛使用, 系统之间的接口交互日趋复杂, 本项目通过三方开发商和信息中心的共同合作开发, 基本实现了EMR、LIS、HIS的无缝连接, 从而优化了工作流程, 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医院对建立标准数据总线的迫切需求。笔者对此次项目实施的最大感受是, 只有建立标准完善基于企业数据总线的架构[4], 才能更好地解决医院快速增长的多系统之间的数据耦合。

参考文献

[1]王延青.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化管理[J].中国卫生统计, 2006, 23 (4) :381.

[2]杨喆, 杨磊, 李少侠.医院检验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5) :104.

[3]肖征, 郭风雷, 辛彤, 等.疗养院信息系统与LIS的接口设计及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5) :50-51.

篇4: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42-02

新农合系统是以新农合业务数据为主体,结合与新农合相关的社会经济信息、以及卫生部门掌握的其他公共卫生信息,进行数据整合,形成省级新农合数据中心。新农合省级平台是以数据整合与管理为基础,数据展现与分析为核心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此文介绍了辽宁省铁岭市新农合系统与医院系统的接口开发与设计。

1 系统概述

本文介绍的是单独开发的一套农合接口系统,是独立与HIS系统之外的一套独立农合系统,这套接口系统也调用新农合开发商发布的动态链接库文件,从而实现医院HIS系统与新农合办数据库数据的有效交换

接口系统的主要功能为:代码维护、门诊日常业务管理、住院日常业务管理、查询统计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

系统的主要界面如下:

2 系统设计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2.1 系统设计的硬件环境 奔腾1.8GPU 80G硬盘 512M内存

2.2 系统设计的软件环境 操作系統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开发工具 Borland 公司的C++Builder 6.0。

3 系统的主要特点

3.1 系统采用模块化积木式设计,将医院复杂庞大的新农合接口系统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基本模块,使系统可随着医院规模及投资量的不同而自由缩放,从而适应大多数医院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可方便地进行升级换代。

3.2统的设计严格按照卫生部关于医院管理的各项法规和制度,并考虑到医院的实际工作和业务习惯,针对药品编码、收费项目、医生姓名、科室名称等均采用标准编码、自编码或拼音码等编码结合,尽可能地为操作员的操作提供最简单快捷的方法

3.3 采用数据字典的方式对医院有关参数进行设置,而且每项参数的预设值数量不受限制确保系统有较强的通用性,适合各级、各类医院使用。

3.4 系统采用原型法进行开发,便于今后的网络联接及版本扩充和升级。

4 系统主要功能

4.1 代码维护:主要有项目匹配、药品匹配、医疗机构代码、农合字典导入、住院费用自动上传、修改上传标志等功能。能够完成医院HIS系统与新农合接口系统的日常代码维护工作,医院HIS系统中的诊疗项目、药品代码与新农合系统中的诊疗、药品代码的对照工作,新农合诊疗或药品目录进行升级时,利用农合字典导入功能,可以实现目录的实时更新。住院患者每日发生的费用,通过住院费用自动上传功能实时上传至新农合服务器,达到数据实时上传。

4.2 门诊日常业务管理:主要有门诊日常管理、操作员结账管理。具体功能可以实现门诊挂号上传、费用及未结算费用选择、费用确认上传、预结算、正式结算、打印门诊新农合收据、费用结算撤消、登记撤消等功能。录入门诊病案号后,系统将HIS中的门诊患者的基本信息、费用信息进行查询并显示,通过功能按扭区中的各个功能,将患者的基本信息、费用信息传至新农合服务器中。可以进行患者直接在医院进行结算并打印门诊农合收据,达到患者在医院结算的目的,直接进行报销,方便农合患者就医。

4.3 住院日常管理:包括住院日常管理功能、操作员结账管理。具体功能为:住院入院登记上传、患者费用上传、预结算、患者出院登记、患者正式进行结算、打印收据、结算召回、结算撤消、无费退院、住院登记信息进行修改等功能。通过录入住院患者病历号,系统从HIS系统中调出患者基本信息、费用信息、结算信息,通过功能区中的按扭将数据实时发送至新农合数据库中,达到患者在医院窗口就可以进行结算。

4.4 查询统计管理:包括操作员结算凭单查询、操作员HIS系统对账单、处方明细查询、查询结算信息、卫生局报表-月结算汇总表、卫生局报表-住院月结算明细表等等。通过此菜单下面的各个功能,能够实现月未报表、与新农合进行对账、实时查询新农合服务器上的结算信息。强大的查询、报表功能使此系统更具有实用性。

5 数据库结构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和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起着关键作用。

数据库的结构特性是静态的,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变动。因此,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又称为静态结构设计。其设计过程是:先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用E-R图表示,再将各个分E-R图汇总,得出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模型,最后将概念结构模型转换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模型表示。

数据库的行为结构设计是指确定数据库用户的行为和动作。数据库用户的行为和动作是指数据查询和统计、事物处理及表报处理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应用程序表达和执行。因而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征要与应用系统的设计结合进行。由于用户的行为是动态的,所以,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也称为数据库的动态设计。其设计过程是:首先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及应用情况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表示,并详细描述其中的数据操作要求,进而得出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数据库的子模式

篇5: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我院最近成功的完成了LIS系统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抓住了两个系统连接的关键点, 建立LIS专用服务器, 大部工作都在LIS系统中完成, 不改变HIS系统的操作模式, 只在HIS系统中增加少量的表, 很好的完成了两个系统的完美结合。

1 加入LIS系统后的工作流程

门诊:

(1) 门诊医生使用HIS系统中的医生工作站上开检验申请单, 并打印申请单交病人

(2) 收费处使用HIS系统中的收费程序收费。

(以上两项操作与过去没有区别, 信息保存在HIS系统)

(3) 诊护士使用LIS系统中的采血程序在HIS系统中提取已交费要做采血检验病人信息, 通过条形码绑定抽血管, 同时将绑定后的信息保存到LIS系统“病人基本信息记录表”中。

(4) 验科使用LIS系统中的标本接收程序, 验收标本进行登记, 完善LIS系统中病人信息。

(5) 检验科做完检验后将检验结果保存在LIS系统“病人检验结果表”中。

(6) 门诊医生使用LIS系统中查询结果程序, 查看病人检验结果。

住院:

(1) 医生使用HIS系统中的医生工作站下检验医嘱。

(2) 护士正常提取、转抄、审核、保存。

以上两项操作与过去没有区别, 信息保存在HIS系统。

(3) 病房护士使用LIS系统中的采血程序提取HIS系统“护士医嘱表”中的检验医嘱, 通过条形码绑定抽血管, 同时将绑定后的信息保存到LIS系统“病人检验结果表”中。

(4) 检验科使用LIS系统中的标本接收程序, 验收标本进行登记, 完善LIS系统中病人信息。

(5) 检验科做完检验后将检验结果保存在LIS系统中。

(6) 病房医生使用LIS系统中查询结果程序, 查看病人检验结果。

2 LIS与HIS接口的关键点及要求

第一关键点:LIS与HIS字典的同步。

LIS在自己的系统中建立了多个字典, 为了与HIS的同步有部分字典使用的是HIS中的。医生字典表、护士字典表、临床科室字典表、病区字典表、医嘱项目表、收费项目表都是使用了HIS系统中的, 当HIS系统中对这些字典进行维护后, 必须在LIS系统中进行同步, 保证两个系统的一致性。

检验申请项目字典的维护是在LIS系统中完成, 在增加检验申请项目时申请项目中的收费代码必须与HIS中的医嘱项目代码或收费项目代码保持一致, 才能提取出HIS系统中检验项目的准确价格。

要求:保证两个系统信息同步实时性。

第二关键点:住院采血点准确提取出医生下的检验医嘱。

LIS系统中的住院采血系统, 通过对护士医嘱表的访问, 筛选出病人检验医嘱。通过这条检验医嘱确定病人的基本信息, 确定检验项目, 捆绑抽血管。并将这些信息保存在LIS系统中。

要求:保证LIS系统在提取HIS系统中数据时, 病人信息的准确性。

第三关键点:门诊采血点准确提取已交费病人检验收费项目。

LIS系统中的门诊采血系统, 通过对门诊医生医嘱表和门诊病人费用多个表的访问, 筛选出已交费的病人检验项目。确定病人的基本信息, 确定检验项目, 捆绑抽血管。并将这些信息保存在LIS系统中。

要求:保证LIS系统在提取HIS系统中数据时, 是已交费病人的信息。

第四关键点:检验结果反馈给医生工作站。

LIS系统将病人检查结果分别写在LIS系统和HIS系统中, 医生工作站可通过两个系统随时查看病人结果。同时设有自助打印机, 门诊病人可自助打印检验结果。

要求:保证病人检验结果反馈准确、时性。

第五关键点:住院病人检验项目收费。

病人检验项目收费方式可自行设定, 可在接收标本时同时收费, 也可在发出报告时收费, 部分项目可根据实际发生费用随时修改。LIS系统向HIS系统中住院病人费用明细表中追加费用纪录。

要求:保证住院病人检验收费及时性、准确性。

篇6: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关键词】新农合 结算系统 医院HIS系统

众所周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近些年来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医疗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立也缩小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这对社会的意义非常的重大,而新农合结算系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一大新发展,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对我国医疗事业的意义非常的重大。

一、对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简单介绍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都经历过医药费用报销的过程,以前我们如果想要享受到新农合所带来的优惠,首先我们必须到规定的定点医院去就医,在规定的定点医院就医之后,我们不能够马上享用新农合所带来的优惠,我们必须先结清我们的医疗费用,然后再通过我们的相关材料去到我们的相关部门去报销,这一过程历经的时间周期比较长,对于很多的小额报销来说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而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个问题,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使新农合的报销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周期变得更短,能够使更多的人享受到新农合所带来的优惠。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节约了医院的成本,使医疗报销的过程变得更加的便捷,因此我们可以说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我国的医疗事业的意义非常的重大。

二、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开发设计

(一) 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设计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具有很強的关联性和统一性,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设计必须与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相关的缴费系统相统一,我们在实现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功能之前必须确保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与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相关的缴费系统相统一,如果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与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相关的缴费系统不统一,那么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功能将无法得到实现。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模式主要为“军卫一号”,“军卫一号”的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模式通过HIS端采集数据,然后直接调用医保系统的动态链接库进行结算。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军卫一号”的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模式对于实现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功能的重要性。

(二)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的传输方式

第一,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的自动传输。自动传输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自动地输入病人的基本信息;第二,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的手动传输。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的手动传输是指自行控制数据传输;第三,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的定时传输。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的定时传输是指在指定的时间把所有已经出院结算的病人数据全部输入。这三种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的传输方式对于实现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功能都很重要。

三、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应用

(一)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应用

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的成本。医院是一个需要高度注意相关信息的地点,而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也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医院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进行传输的,而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能够使医院的信息传输的更快,使得医院的信息更加的准确和可靠。我们在使用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之后,数据库中的收费都是由专门的从业人员严格地按照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及时维护的,在使用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之后,数据库中的收费信息真实可靠,是以前的信息系统所无法具备的。

(二)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应用的意义

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对于我们的医药事业来说意义非常重大。首先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医院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便于医院进行成本的控制和对相关信息的监督。其次,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应用对于医院的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来说作用很大,把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应用到医院的相关工作当中,医院的工作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结语

就目前我国的形势来看,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应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首先从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开发设计上来说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开发设计不仅要改变以往的信息系统,而且要结合我们的医疗事业的发展现状去进行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的开发设计。笔者相信,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新农合结算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的接口系统一定能在我国得到很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巍.排队叫号系统在大型医院门诊的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09,(6).

[2]李辉.PowerBuilder基础类库开发技术祥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篇7: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医院信息化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应用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HIS) 和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 。在大多数情况下, HIS系统和LIS系统并不是同一厂商承建, 相互之间的数据结构和编码方式各不相同, 系统间的信息相互封闭, 不能共享。然而为了实现医院的业务流程, 必须要通过接口把HIS系统和LIS系统集成起来, 使系统间信息能够共享。

为了实现HIS系统与LIS系统集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s的方法, 采用HTTP协议及XML技术, 实现HIS系统和LIS系统的无缝链接。

2 Web Services介绍

Web Services主要利用HTTP和SOAP协议使业务数据在Web上传输, SOAP通过HTTP调用其他业务系统对象执行远程功能调用, Web用户能够使用SOAP和HTTP通过Web调用的方法来调用远程对象。Web Services涉及的技术规范包括SOAP, XML, WSDL和UDDI。

SOAP即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 是一种轻量的、简单的、基于XML (可扩展的标记语言) 的协议, 它被设计成在WEB上交换结构化的和固化的信息。SOAP可以和现存的许多因特网协议和格式结合使用, 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 , 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协议 (MIME) 。它还支持从消息系统到远程过程调用 (RPC) 等大量的应用程序。它可使应用程序在HTTP上进行信息交换

XML即可扩展标记语言 (e 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 它可以对文档和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 从而能够在部门, 客户, 和供应商之间进行交换, 实现动态内容生成, 企业集成和应用开发。XML能够以灵活有效的方式定义管理信息的结构, 是各种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最常用的工具。

WSDL网络服务描述语言 (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 , 是一个用来描述Web服务和说明如何与Web服务通信的XML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 语言。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接口说明书。UDDI是一种目录服务 (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 是一种通用描述、发现与集成服务, 可以使用它对Web services进行注册和搜索。

3 集成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3.1 HIS与LIS的数据交换流程

HIS系统与LIS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交互的流程 (如图1所示) :

(1) 医生使用HIS系统中的医生工作站开立检验医嘱, 同时向LIS系统发送电子检验申请单, 并生成检验条形码;

(2) 取消检验申请, HIS系统取消检验时, 向LIS系统发送取消检验的消息, LIS系统收到取消检验消息后, 撤销收到的电子检验申请;

(3) 检验标本接收, 收取检验医嘱的费用;在HIS能根据医嘱项目自动计算相关耗材 (采血针, 真空采血管等) 的费用;

(4) LIS系统取消标本检验时, LIS系统向HIS系统发出取消检验的消息, HIS系统收到消息后, 对检验医嘱做相应改变;

(5) 检验过程中, 当出现检验危急值时, LIS系统向HIS发送检验危急值信息, HIS系统接受后自动在工作站提示;

(6) 检验完成后, LIS系统自动将检验结果回传给HIS系统, HIS系统能查看检验报告。

3.2 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如图2-图4所示:

图2所示为系统整体架构图, ENSEMBLE为接口中间件, 亦采用Web Service技术, 通过XML传输数据;图3及图4分别描述了接口中间件的Web Services技术架构, 即外部系统可以调用ENSEMBLE接口中间件的Web服务, ENSEMBLE接口中间件也可以调用外部系统发布的Web服务。

以ENSEMBLE为接口中间件为桥梁, HIS系统和LIS系统之间通过该中间件进行数据交换, 利用Web Service及XML技术, 相互调用对方发布的Web Service, 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HIS及LIS端分别暴露Web Service接口地址, 以供外部调用;另外, Ensemble中间件还记录数据流, 详细记录系统间的数据传输内容及时间戳。

3.3 技术实现

用于定义Web Services接口数据的患者诊疗数据及检验信息的主要字段分别如表1, 表2所示。

HIS端提取数据, 生成基于业务的XML消息, 生成的XML格式文档数据如下:

4 结语

本文基于Web Services技术, 实现了HIS系统与LIS系统间的集成, 加强了HIS系统与LIS系统间的耦合。系统上线之后, 运行高效稳定, 为医院的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 利用Web Services技术进行系统间集成是比较好的方式之一。

摘要:目的:设计基于Web Service s的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与LIS (Laboratory Info rmation System) 集成接口。方法:分析Web Services的原理, 并结合医院现有的HIS与LIS数据交换的流程, 设计出基于Web Services的HIS与LIS集成接口。结果:通过接口中间件和Web Services技术, 实现HIS系统与LIS系统间的无缝链接。结论:通过Web Services技术来做HIS与LIS之间的集成, 让医院的业务工作更加顺畅, 加强了系统间的耦合度。

关键词:Web Services,集成,接口,HIS,LIS

参考文献

[1]李迎新, 谢志纳.基于Web Services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研究.医院数字化, 2011, 26 (11) :33-35.

[2]曹彤, 韦哲, 程君, 戴飞.基于WEB Service实现医院“银医一卡通”系统.中国医学装备, 2013, 10 (8) :21-23.

[3]曹玉珍, 贾朔, 陈露诗.基于Web的医院信息系统架构及其数据交互设计.中国医疗设备, 2010, 25 (8) :23-25.

[4]余浩, 保鹏飞.HIS系统Web Services接口设计与实现.中国医疗设备, 2011, 26 (4) :43-45.

[5]杨宏桥, 吴飞, 刘玉树, 赵志云.基于SOA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研究.医疗卫生装备, 2008, 29 (1) :38-40.

篇8:计算机HIS系统与医院药库管理

关键词:计算机 药库 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168-01

药品做为防病、治病、诊断、保健一种特殊商品,药品采购必须确保质量。药库的规范化管理对药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药库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采购计划和库存量,加快资金周转,强化了药品有效期。

1 药库人员素质培养及药库的标准化建设

(1)药库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认识药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确保临床用药的前提下,及时地了解临床用药状况和动态,重视药房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案,为临床用药当好参谋。

(2)新建库房内墙壁、顶棚和地面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有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及避光、通风等设备。仓库合理划分成待验区、合格品库、发货区、不合格品区、退货区等专用场所。并设置了不同温湿度的库房。并分为针剂,口服,外用,西成药及易串味药品等库房。

2 药品采购的计划管理

(1)我院药品的采购程序,是依据湖北省药品招标采购目录,由临床提出申请,医院药事委员会讨论通过。

(2)根据我院实际,采用药品ABC分类法制定采购计划。A类药品为用量大,周转快,占库存成本高,采购周期应该越短越好;B类药品用量一般,供货稳定,库存成本不大,设定一个月的采购周期;C类药品用量较少但库存总数大、占库存成本低,而且有些品种不易采购,又不能缺药,相对延长采购周期;麻醉、精神类特殊药品,急救药品因其重要性及紧迫性,需备足量,设定周期三个月[1]。

(3)设定药品的上下限。根据药品分类,掌握全院药房药品的库存及销售情况自动生成库存上下限,确定合理的药品请领计划数。使其既能保证药品的及时供应,又不会因储存过量造成药品积压,并减少近效期药品,使药品处于良性周转状态。

3 药品入出库的管理

(1)药品入库验收是药库管理的首要环节。药库人员按照药品入库验收程序,按照票据的数量、批号、有效期、供货公司及生产厂家等药品信息,及时准确进行逐样、逐件检查验收;按照购进计划,及时反馈到采购人员计划完成情况。

(2)药品出库是由各药房人员在HIA系统中,根据每周的消耗量与库存量的差,做申领计划产生请领报表,药库人员对数量进行平衡调整后打印药品出库单。根据出库单对出库药品进行检查核对,防止差错。

4 药库的管理

4.1 药品管理

药品严格区分放置:内服库区、外用库区、针剂库区、冷库区、麻醉精神药品库区、高危药品库区。各类区域药品的放置是按药理分类摆放。

4.2 库位码的编排

每个药品编排一个唯一号码,号码是由4位数字组成,第1、2位代表柜号,第5位代表药柜的层数,第6位数字代表该层中的第几位[2]。

4.3 库位编码的应用

(1)盘存中的应用。药库盘点是每月一次,药房通过HIS系统导出按库位编码的顺序排列的盘存目录表,盘点时只需按顺序填报实数,最后输入电脑即得。

(2)领发药品中的应用。药房通过HIS系统统计某时间段药品消耗量生成药品申领单,领药单是按药库库位编码顺序排列的,按照库位顺序发放药品

(3)提高财务准确度。每月盘点可以参照盘点前的数量,能及时发现漏盘错盘,帐物相符率大大提高,提高了财务准确度。

4.4 有效期管理

计算机对每种药品进行有效期监控。药品验收检查时,对近效期6个月药品拒收。特殊情况,由相关人员签字入库、并马上出库使用。系统对效期在三个月内的药品发出预警,告之相关临床科室及时使用药品或退回供货公司。减少了近效期药品,为医院减少了损失,同时保证药品质量。

5 库存管理效果评价

5.1 周转率的评价库存周转率=月销售额/月平均库存金额×100%

库存周转率是库存管理的主要指标,周转率越高表明库存管理的效率越高,反之,意味着库存占用资金量越大。

按上述ABC分类为主的管理模式,在2013年里,我院每月平均销售金额约800万元计算,库存总金额约为380万,以2012年的平均销售金额计,周转率为2.10。而我院的原管理模式在2012年的周转率为1.06,提高了1.98倍,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结果表明,药房在计算机技术的管理下,周转率明显好转,库存成本得到了很好控制,库存管理科学合理。

5.2 加强药品信息网络化管理

每周使用HIS程序筛选领药计划、传输缺药信息;构建招标中标工作的上报服务及药品供应企业药品信息网络查询服务,建立电子网络的缺药申请供应服务和库存信息的全院共享等各個工作环节,从而提高药品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效性[3]。

6 结语

建立医院药库合理管理的理念,加强部门的沟通,提高药师素质,使医院药库管理程序化、科学化及经济化。其优点是:计划有科学性,资金周转快、也减少药库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库房的使用率。但问题是:对HIS系统的设计及药库人员的水平要求较高;需要经常维护药品的信息,分析系统提出的数据等。

总之,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越性,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源,使药库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全面提高药库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减少人为差错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虹.计算机系统在我院药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7):142.

[2]林光勇,路黎.库位编码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导报,2008,27(1):114-11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医院信息系统安全 下一篇:医院信息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