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文言知识(共10篇)
篇1:琵琶行文言知识
《琵琶行》文言文译文
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我送客到湓浦口,听到船中有夜琵琶的,听那乐音,铮铮的竟有京城流行的乐曲声韵。询问那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跟穆、曹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后来年岁增长,容貌衰老,就嫁给一个商人做妻子。我于是叫人摆上酒席,让她尽情地弹几支曲子。曲子弹完后,她显得十分忧郁,自己叙述了年轻时欢乐的往事,可如今漂泊流落,面容憔悴,辗转于各地。我离开京城调到外地做官已经两年,心境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个歌女的话所触动,这天晚上才觉得有了被贬谪的意味。因此写了这首七言古诗,吟咏并赠送给她,一共六百一十六字,取名叫《琵琶行》。
夜晚来临,我来到浔阳江边为客人送行,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我和客人一同下了马来到船上,举起酒杯想畅饮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喝醉了,心情却并不愉快,我怀着悲伤的心情要与朋友分别,其时月影沉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这时,忽视听到水面上传来琵琶声,我忘记了回家,客人也忘记了开船出发。
我追寻着声音悄悄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了下来,琵琶女想要答话却又有些迟疑。我移近船只请她过来见面,添上酒把灯光拨亮些,再一次摆开酒宴。千呼万唤琵琶女才走出船舱来,还怀抱着琵琶羞涩地遮住半边脸庞。她拧转琴轴,拨动丝弦,试弹了三两声,还没有奏出曲调就先有了情意。声声弦音低沉抑郁,充满愁思,好像在诉说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她低着眉头随手连续地弹,说尽了心中无限伤心的往事。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先奏《霓裳》后奏《六幺》。大弦声音浊杂粗重犹如暴雨,小弦声音轻细好似窃窃私语。粗重轻细的声音交错弹奏,如同大珠小珠散落在玉盘里发出清脆圆润的声音。那音一会儿像黄莺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似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像正在凝成冰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凝结不动,弦凝结不动声音暂时停歇了下来。停歇中另有一种幽愁暗恨在产生,此时无声却胜过有声。突然如同银瓶破裂水浆溅射,又像铁甲骑兵突然杀出,刀枪碰撞轰鸣作响。乐曲终了,琵琶女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划了一下,四根弦同时发出如同撕裂丝绸一样的声音。东船西舫悄然无声,只见倒映在江心的秋月又白又亮。
琵琶女迟疑一下,放下拨子插入弦中,然后整理好衣裳,起身站立显出庄重的神色。她自说本来是京城的女子,家住在虾蟆陵下。十三岁就学会了弹奏琵琶,名字编在教坊第一队里。一曲弹罢曾让琵琶师们佩服,梳妆好了常常被同行歌伎嫉妒。京城富贵子弟竞相赠送缠头,弹完了一支曲子得到的红绡不知其数。上端镶着金花的.银钗因随着乐曲打拍子而被敲碎,猩红的罗裙因泼翻了酒而被沾污。欢乐的日子一年又一年,美好的岁月就这样白白地虚度了。弟弟从军去了,鸨母也死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容貌衰老了。门前冷清下来,很少有车马光顾,年纪大了,出嫁作了商人的妻子。商人看重钱财不在乎别离,上个月去浮梁县买茶做生意去了。去浮梁以后,我在江口独守空船,绕船伴我的只有这明亮的月亮和寒冷的江水,深夜里我忽然梦见年轻时候的往事,梦中哭得搽了脂粉的脸上红色泪痕纵横交错。
我听了琵琶声已经深为叹息了,又听到了这一番话更加感叹不已。同样是沦落天涯遭遇不幸的人,今天既然相逢在一起,何必要曾经互相认识呢!我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职居住在浔阳城,又加染上了疾病。浔阳地处偏僻,没有音乐,终年听不到丝竹之声。住宅靠近湓江,地势低洼潮湿,只有芦苇苦竹绕宅而生。这里早晚能听见是什么?只有杜鹃的悲啼、猿猴的哀鸣。不管是春天江边鲜花盛开的早晨,还是秋月朗照的夜晚,常常拿出酒来独自酌饮。难道这里没有樵夫的山歌与牧童的笛声,可那声音单调嘈杂太难听了。今夜听到你琵琶弹奏的乐曲,如同听到仙界的音乐,耳目顿时清朗明净。你不要推辞,再坐下来弹上一曲,我为你写作《琵琶行》的歌辞。
她被我这翻话感动,站立了许久,随后退回原处坐下把弦拧紧,弦音变得更急促。凄凄切切不像刚才的声音,在座所有的人重新听到那音乐都掩面哭泣。在座的谁的眼泪流得最多?我这个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湿透了。
篇2:琵琶行文言知识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翻译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篇3:《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典型意义
我认为, 作者同情的不是琵琶女艺伎的身份, 而是琵琶女由艺伎而沦落为商人妇的遭遇, 借此抒发了作者的“天涯沦落之恨” (《容斋随笔》卷七) 。
一、艺伎在当时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
唐代的音乐文化是非常繁荣的, 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自帝王贵戚、文臣武将, 下至平民百姓, 无论男女老幼, 莫不会舞。据记载, 当时长安的乐舞盛极一时, 教坊、梨园比比皆是。文学史上堪称一绝的唐诗在当时是可以入乐歌唱的。当时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诗为荣;诗人也以自己的诗能够入乐广为流传而为幸。
唐代的女艺人依色、艺两条标准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 分为乐伎、艺妓、歌妓、舞伎四个等级, 其中, 乐伎是最高等的, 在宫中宜春院服务。这些乐伎代表着当时最高的专业水准, 在宫廷舞队中多是领舞者。她们享受着相当高的待遇, “四季给米”、“赐第宅”。要成为女艺人仅有容貌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天资聪慧、才艺杰出、知书达礼、善解人意, 还要经过很长时间严格的专业训练。“教坊”就是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 教习音乐舞蹈的专门机构。
二、歌女自己也并不觉得自己地位低
琵琶女自叙年轻时的欢乐生活,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一曲红绡不知数”。从她的诉说看, 她本是个色艺俱佳的艺人, 年轻、貌美、艺高、曾名声显赫、红极一时。“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 她日日与少年宴饮笑谑, 生活豪华奢靡。这火一般的、如花似玉的青春, 曾是她人生最灿烂、最美好的时光, 也是她最得意的时刻, 自然也成了她永恒的记忆。从琵琶女自述的口气中感到:她对自己的歌伎生涯并不感到羞愧, 也并不认为自己做乐伎不光彩;对自己青春时代的恣意欢谑, 红极一时, 欢歌笑语并不后悔, 反而有一种得意洋洋之感。琵琶女感到痛苦的是今天的寂寞与孤独、飘零与憔悴。因为春花秋月已逝, 容颜已衰, 年长色衰的她, 遭到社会的冷遇, “老大”只能“嫁作商人妇”了, “商人重利轻别离”, 男人离家经商, 妇人只能独守空闺, 只能在地处偏远的浔阳江上, 坐在空空的画船里, 向惨淡迷离的月光诉说着自己的凄苦、惆怅、孤寂。所以, “夜深忽梦少年事”, 只能是“梦啼妆泪红阑干。”回想自己昔日的锦绣年华, 她怎能不伤痛欲绝呢!她感叹岁月的流逝、青春的一去不复返;感叹往日的欢乐、辉煌早已逝去。留下的, 只有孤独寂寞、痛苦感伤。
三、同是天涯沦落人
篇4:《琵琶行》课件赏析
涉及学科:高中语文
开发平台:Authorware 6.0
课件大小:5600K
下载网址:http://218.22.166.101:8088/infor/jsp/source/1152.rar
联系方式:chenjie7918@163.com
本文是一篇自读赏析课文,培养学生在懂得读诗的同时仔细品味诗中的意境,鉴赏诗中对音乐的描写,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思想感情的共鸣点。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就要把这一点突出,课件中通过播放视频材料展现了琵琶女的演奏,这段视频在听觉、视觉上给学生的冲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鉴赏诗中对于音乐的描写,更好地品味诗中的意境。
本课件设计了作家作品、课文朗读、课文讲解、知识拓展和课堂练习五个部分,其中课文讲解是本课件的重点,而课文讲解部分对音乐的描写和分析既是课文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在鉴赏音乐的同时能够从失意者的互相同情、慰藉之情中受到悲剧美的陶冶,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压制人才)的黑暗,激发学生珍视今朝的成才环境。
课件设计
素材准备
经Photoshop处理好的琵琶女素材图片、琵琶演奏曲(打开课件时播放)、课文朗诵以及视频材料,分别存放在PICTURE、SOUND和MPEG文件夹下。
结构布局
课件分为作家作品、课文朗读、课文讲解、知识拓展和课堂练习五个部分来完成。课文讲解部分又包括:课文解题、写作背景、音乐描写、课文结构和主题思想。在课件的布局上,笔者采用了“目录—内容”的格式,让目录和内容在同一个界面出现,方便操作者在不同内容间的切换。
设计思路
运行课件后,出现课件制作工作室的名称,如同软件的飞屏,体现制作的专业性(关于飞屏详细制作步骤见2004年第11期P71)。以一幅琵琶女的图片作为课件的封面,并伴随着琵琶演奏曲,如图1所示,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意境中。点击“Enter”按钮进入课件目录内容部分;点击“About”退出课件。
点击相对应的目录按钮可进入相关学习内容。鉴赏音乐是本文的重点,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鉴赏文中对音乐的描写呢?设计如下:先观看视频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先去分析,最后给出鉴赏分析的结果。这里通过“播放”和“分析”按钮,实现视频材料的播放和对文中音乐描写的鉴赏分析,如图2所示。
课件的结构层次是以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线索,制作的时候就以三幅图作为热区响应的对象,如图3所示。分别点击不同的图片就可以进入具体的结构中对其进行分析,单击界面上“返回”按钮返回到该层面上。这样设计既让学生对结构一目了然,又方便教师的切换。
课堂练习部分是对上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功能设计:学生选择相应的答案,课件可以给出相对应的判定,学生也可以自己查看正确答案。此部分用到了MSAGENT。在输入答案以后按“回车键”确定后,会出现对你所选答案的判定。如果答对,出现“答对了”信息,同时卡通人物也会作出恭喜的动作;如果答错了,出现“答错了”信息,卡通人物作出鼓励的动作。这样设计让我们的课件更“人性化”,学生也不再是机械地回答问题,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课件实现
课件总体的流程如图4所示,整体上采用的是“显示—交互—群组”这样一种结构,并且在其内部又实现了这种结构的嵌套使用。这里采用的是“热区域”响应的交互方式,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改变。
程序的整体结构确定下来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实现程序中各部分的跳转,这里使用的是GoTo函数,其使用的形式是GoTo(IconID@"IconTitle")。例如在“作家作品”这个群组内部流程,在流程底部加上一个计算图标,采用按钮交互方式。计算图标中的程序如下:GoTo(IconID@"背景"),由“作家作品”这个层次跳转到“主体”层次中的背景,其他各层次结构都类似。这种结构形式如果大家能够灵活运用,可以说用Authorware来制作一个课件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其余的工作就是对于具体内容的安排了。
技巧心得
首先是前期结合课文对课件的分析和结构设计,以及课件中所用到素材的准备,这为后面制作课件奠定了基础。只有结合课文分析之后才能去确定课件的结构,因为课件是为课文服务的。至于课件中的素材,如果在制作以前准备好,就避免了在制作过程中去找素材的局面,减少制作的周期。
其次就是在制作技术上而言,一是要掌握上面的这种程序结构;二是作家作品、课文朗读和知识拓展这几部分的结构大致相同,我们只要做好一个,其他的复制再修改名称和相应程序图标中的内容,一切就OK,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制作的效率。
教学反馈
篇5:高一文言文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岁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白话译文: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没有助兴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要分别,马上离别的时候夜晚的江水倒映着明月。忽然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的声音;我忘却了回家,客人也不想动身离开。
寻着琴声的源头探问弹琵琶的是什么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想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亮灯重新的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的她才缓缓地走出,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面。转紧了琴轴然后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还没有成曲调形态就已经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琴声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都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抹,一会挑。开始弹《霓裳羽衣曲》然后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相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就像是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加的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结束后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的布帛一般。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着琴声;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理了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本是京城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方向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的第一队中有我的名字。
每次弹奏完都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画好后都被同行的歌妓嫉妒。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为我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的污秽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被白白的消磨。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败落了;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和光顾者都在不断减少;青春已逝我只能嫁给商人做妻子。
商人看重利益不重情常常的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深夜阑常常能梦到少年时的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是脸上的装都花了。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心中叹息;又听到她的这番诉说更是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的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我去年离开了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后居住在浔阳江畔就常常卧病在床。
浔阳这样的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住宅的周围都是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都是杜鹃和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的光景;也会常常取酒独自酌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的诗《琵琶行》。被我的话所感动的她站立了许久;回身坐下后再转紧琴弦拨出琴声。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样的声音;在座的人重听的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的人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篇6:《琵琶行》背景知识
《琵琶行》看之前,先看看它的写作背景知识吧。这样能帮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原文。
写作背景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秋天,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左迁:指降职、贬官。湓浦口:湓水与长江的汇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声: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善才:唐代用以称琵琶演奏家。命酒:派人整备酒宴。悯然,伤心的样子。恬然:安乐的样子。迁谪意:指被降职、被流放的悲哀。作者说他被贬到九江一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这种说法是写文章的需要,读者当然不会相信他。长句:指七言古诗。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关于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祖籍下邽(今陕西渭南),生於唐代宗大历七年巩县(今河南巩义)卒于武宗会昌六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 “元白”。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出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着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邓肖达曾说:“正是因为白乐天的诗老妪能解,才确立了他的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晚年与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
白居易吧自己的诗分为4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轻肥》《买花》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 “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篇7:高中语文琵琶行知识点
高中语文琵琶行知识点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 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 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 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 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 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 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琵琶行读后感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本诗作于元和十年。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犯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年秋天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感伤不已,因此作诗。
作者通过塑造一位备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型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相识”的意旨。叙事层层铺染,两条线索相互交织,描写生动细致,语言明白清理,婉转通畅。
全诗共分五段。第一段由江边送客写起,点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作了典型环境的描写和气氛渲染,为下面人物的出现和情节的展开做了必要的艺术安排。第二段描写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所创作的艺术境界。诗人热情的赞扬了琵琶女的精湛艺术才能和动人的艺术效果,为铺垫人物的身世做了准备。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身世,把乐曲的激愤和人物的不幸统一起来,表达出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和诗人对她的同情。第四段抒写对琵琶女的不幸的同情和自己不幸遭贬的抑郁和愤慨,揭示岀诗歌的主题。第五段写作者重温琵琶,伤感不已,泣下沾衣。
诗的开篇,以江头送客、凄怆告别和萩花秋瑟瑟”的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描写,勾画了一幅充满悲剧气氛的典型环境。贬谪的抑郁,离别的悲伤,环境的荒寂,景物的凄凉,这种种环境的渲染,构成了诗歌的基调,也为人物的出场,、情节的发展做了准备。接下来先闻其声,后见其人,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细腻笔法,在人物的迟缓犹豫的动作中,形象的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一个庄重、矜持、内心充满痛苦的琵琶艺人鲜明的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首诗深刻的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巧,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斗争精神诗中所表达的愤慨而伤感的情绪不是只个人的,它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具有普遍意义,是这首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
琵琶行中心思想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篇8:《琵琶行》教学后记
一、抓住音乐描写,鉴赏诗歌艺术美
1.设置教学情境。课前播放《琵琶行协奏曲》,引导学生进入琵琶声乐的美妙情境中去。课堂播放《琵琶行》的琵琶配乐朗读,让学生体会主人公情感的跌宕腾挪。课后播放林海的《琵琶语》,让学生结合修辞描摹出《琵琶语》带给聆听者的具体感受,检测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品味描写技法。课文音乐描写分别用了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来表现无形的声音,把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融合起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中感受视觉形象和听觉感受的高度统一。无论是珠落玉盘还是花底莺语,白居易都善于运用平常的事物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使读者沉浸在琵琶女高超的弦乐弹奏中。
3.欣赏景物特征。文中琵琶女的弹奏共有三次,第二次是课文描写的重中之重,第一次和第三次略写。第一次描写中诗人以风物美来衬托离情别绪、贬谪失意,使人物活动的画面增添了怆然的色彩和悲凄的情调。第二次描写中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无声效果来表现听众的陶醉以致流连忘返反衬琵琶女演奏技艺的不凡。第三次描写中诗人先自述身世作为铺垫,以恶劣的居住环境配以良辰美景作为比照,流露出诗人困窘之境知音难觅的苦楚,从而为下文琵琶女激动的弹奏蓄势,为诗人的失声痛哭张本。在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从景物特征的角度感受诗人和歌女的情感,鉴赏诗歌融情入景的表现手法。
二、探究人物命运,感受诗歌形象美
1.联系时代背景。中唐时期是盛唐之后历经安史之乱的一个稳定期,诗歌内容更多了一层冷静的思考和对现实的理智判断。因此,无论是白居易的被贬江州还是琵琶女的沦落江湖,都能流露出封建社会中志士艺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郁结。归根结底,上流社会中并非唯才是举的选贤尺度和封建社会的文艺界内才艺并非唯一衡量歌女地位的准绳这一事实,都为人物形象的悲剧美涂上了浓重的色调。
2.结合人物生平。白居易年纪轻轻就中进士任校书郎,翰林学士,甚至出入禁廷,却因一次越职奏事外放江州成为九级小官,怎不令诗人心颤胆寒?诗人曲折的人生丰富了内心的情感体验,坎坷的道路又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琵琶女本为名噪京都的大艺人,却因年老色衰嫁与商人而独守空船。当她沦落江湖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泄露出对境遇的不平之时,琵琶女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诗人和琵琶女的落魄自然令人回味无穷,惺惺相惜之意更无斧凿痕迹。
三、突出身份地位,赏析诗歌情感美
一个是文人骚客,一个是天涯歌女,他们二人为何会结下这段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谊呢?
1.品味诗人悲意。白居易月夜送别无人能解离别意,水上低沉抑郁的琵琶声,正中凄切伤怀之意,旋律清脆圆润勾起了诗人对京都生活的蓦然回首,而冷僻低湿的居住环境和山歌村笛的不堪入耳又加重了诗人的心酸苦涩,对命运不平的控诉与抗争。
2.领悟歌女凄情。琵琶女在第二次演奏的乐曲中,无不渗透着歌女于风寒月冷独守空船孤单凄凉的情怀,对年少时期众人追捧的回忆,因为嫁与商人没有感情生活而肝肠寸断从而陷入对命运深深的思索,以及由此倾诉出对命运的不平之感和愤懑之情。
3.感受知己共鸣。琵琶女第二次弹奏的乐曲旋律之变化同时符合歌女和诗人回首往事慨叹现实的感受变化,所以这段乐曲也是两位沦落人的共鸣曲。琵琶女以琴声为心声是以自己的身世为根本,白居易解读琵琶声也是以自己的遭遇为依据。他们内心情绪的起伏变化构成了琴声的抑扬高低,琴声的高低疾徐正是他们的情感外化。落魄失意者因为相似的命运以及由此生发的共同感受达成了情感上的默契而产生共鸣,结下了真挚的情谊,这正是诗歌情感美的纯粹性之所在。
因为琵琶曲,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相逢相识,一个感慨知遇之情,一个叹息同命相怜,正是一曲情谊不知数,高山流水为知音。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知人论世,抓住本文的故事性,进而体会诗歌形象的悲剧美,从而鉴赏诗歌音乐描写的艺术美,进一步品味诗歌的情感美。但是在课堂预设和生成中,也出现了激活学生思维乃至调动积极性不够充分的现象。所以我深感以后的课堂教学还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有趣和语言的生动幽默,联系学生所想所感,循序渐进,层层诱导,争取做到课堂教学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篇9:高二上册琵琶行知识点梳理
一、 作者作品回顾:
白居易, 时期著名 诗人,字 ,晚年号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 , ”,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 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 的倡导者,与 并称“元白”。从内容上看,《琵琶行》是我国古典诗词中 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另一代表作 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初中学过他的作品 。
二、 诗歌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
明年秋(古: ,今: )
因为长句(古: ,今: )
铁骑突出刀枪鸣(古: ,今: )
曲终收拨当心画(古: ,今: )
整顿衣裳起敛容(古: ,今: )
客去朝来颜色故(古: ,今: )
老大嫁作商人归(古: ,今: )
呕哑嘲哳难为听(古: ,今: )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 ,今: )
秋月春风等闲度(古: ,今: ))
又闻此语重唧唧(古: ,今: )
2、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时间名词充当状语:在夜里。)
(2)遂命酒(名词“酒”受助动词“命”修饰,用作动词:摆酒席。)
(3)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重”“轻”均带宾语,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3、特殊句式:
⑴转徙于江湖间(介词结构后置)
⑵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后置)
⑶问其人,本长安倡女(省略谓语“是”,应为“本是长安倡女”。)
⑷使快弹数曲(省略宾语,应为“使之快弹……”)
⑸送客湓浦口(省略介词“于”,应为“送客于湓浦口”)
⑹感斯人言(应表被动,应为“感于斯人言”)
4、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命
遂命酒(叫,吩咐,命令,动词) 命曰《琵琶行》(取名,动词)
(3)为
因为长句(写,作,动词) 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轻
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形容词) 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
(5)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6)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三、 诗歌手法辨析:
把下面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描写句子分类,并说说描写的效果。
⑴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⑵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⑶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⑸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⑹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⑺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⑻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⑼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提示】
①正面描摹:
⑴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⑵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⑺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⑼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②侧面烘托:
⑶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⑸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⑹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⑻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篇10:琵琶行文言知识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下邽(陕西谓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还有《卖炭翁》(七言古诗)和七律《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谕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三.能力检测
1.选出下列红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湓(pãn)浦口
水浆迸(bâng)
呕哑(ōu yā)
悯(mǐn)然
b、贾(jiǎ)人
轻拢慢捻(niǎn)
嘲哳(zhāo zhā)
荻(dí)花
c、恬(tián)然
声声思(sì)
钿(diàn)头银篦(bì)
铁骑(jì)
d、六幺(yāo)
虾蟆(há mā)陵
转徒(xǐ)
铮铮(zhēng zhēng)
2.与例句中红色词意义相同的一项分别是
①凡六百一十六言()
a、气度不凡
b、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c、(项脊)轩凡四遭火 d、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②命曰《琵琶行》()
a、遂命酒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民不堪命矣
d、时人因其前殿位于阿房,故以阿房命之
③低眉信手续续弹()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c、信口雌黄
d、余固笑而不信也
④六百一十六言()
a、七言律诗
b、自言本是京城女
c、东船西舫悄无言
d、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3.朗读时节拍正确的一项是()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d、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4.《琵琶行》一诗中的音乐描写是十分出色的。根据要求,按课文原句填空。
①诗中描写琵琶女被请过船来,最初弹奏根据自己心绪选定的曲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接着描写她弹奏琵琶名曲《霓裳》和《六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这16句中,______句描写第一个乐段,乐曲柔和而清脆;______句描写第二个乐段,乐曲由愉悦转入停顿;________句描写第三个乐段,乐曲进入热烈而紧张的尾声。
5.阅读《琵琶行》一诗的小序,回答①~④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①下列词语中红色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湓(pãn)浦口
琵琶(pá)
b、贾(jiǎ)人
遂(suì)命酒
c、悯(mǐn)然
转徒(xǐ)
d、恬(tián)然
迁谪(zhã)
②解释下列句中红色词语
a.明年秋()
b.铮铮然有京都声()
c.穆曹二善才()d.年长色衰()
e.委身为贾人妇()f.使快弹数曲()
g.曲罢悯然()h.因为长句()
j.凡六百一十六言()()
③比较下列两组句中红色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听其声
┏遂命酒
┗问其人
┗命曰《琵琶行》
a、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b、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c、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d、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④“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到古代官职制度。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词都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
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升迁”、“拜”、“除”等。
c、“出官”是外出做官,不涉及官职升降。
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
附答案
1、b
2、①c ②d ③c ④a
3、b
4、①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②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回弦一声如裂帛。
③3~6 7~10 13~16
5、①b
②a.第二年 b.铿锵脆亮 c.原为琵琶高手的姓名,后代指精通琵琶的人。d.姿色 e.托身,这里指出嫁。f.畅快 g.忧郁的样子 h.于是作了 j.总共 字
③b
④c
泪的随想 高二(5)刘佳雪
走在已渐渐安静的大街上,无聊地打量已远离了白天喧嚣的城市。突然身后响起了一个稚嫩的童音:“妈妈,一滴眼泪多少钱?”
相关文章:
关于安全的英语格言02-14
关于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的通知02-14
关于举办安全消防知识讲座的通知02-14
关于2013年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方案02-14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管理制度02-14
关于安全知识名言02-14
关于燃煤锅炉安全知识的小说明02-14
关于交通的安全标语02-14
安全小知识:关于逃生的技能你知多少?02-14
户外体育游戏区范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