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膳食营养呢

关键词: 处在 营养 膳食 阶段

如何膳食营养呢(精选8篇)

篇1:如何膳食营养呢

民以食为天”,吃对了,吃好了,身体才会健康。不过,营养需要平衡,膳食贵在合理。研究表明,我国居民的营养“缺乏”与“过剩”并存,表现为动物性食物及脂肪的摄入量呈现增加趋势,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则在减少,导致与营养失衡有关的慢性病明显上升。

其实,只要补足“缺乏”的,减少“过剩”的,达到营养均衡,健康就能“唾手可得”。

而到底什么样的饮食结构才算是营养均衡呢?

实际上许多人对各种食物所能提供的营养价值存在很多误解。甚至有人认为只有吃精粮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营养供应,殊不知,这是极其错误的。

根据专家的意见,人在一天之内应吃齐4类食物,即五谷、蔬果、乳类和肉类,这4类食物为人体提供每天需要的7大养分,包括水分、糖类、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因此,这4类食物合称“均衡的食物”。

如果我们平时能完整均衡地摄取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就可以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避免疾病侵袭。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对如何合理调配膳食提出了科学的方案。推荐的成年人每日合理膳食方案从塔底到塔尖分别为:谷类300克~500克;蔬菜类400克~500克、水果类100克~200克;畜禽肉类50克~1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25克~50克;奶类及奶制品100克、豆类及豆制品50克;油脂类25克。

人类食物是多样的,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在多种食物中,最重要的是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要从自己的膳食中合理安排自己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那么没有事我们必须要多吃一些,这样不仅仅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发育,会影响到体内的器官改变,食物有很多,比如五谷杂粮,蛋类,奶类,蔬菜,水果类,这些我们每日都要均衡的摄入。

篇2:如何膳食营养呢

由于饮食习惯直接决定营养状况,所以,理想的健康离不开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摄入均衡的营养,日常饮食各方面就要多加注意。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平衡的膳食,由多种食物组成,这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需要,促进身体的健康。同时,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以谷类食物为主,并且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身体非常有益。薯类也是传统主食,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膳食纤维,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应鼓励多吃。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D外,含钙量较高,利用率也高。我国居民膳食中钙含量不足,奶类是很好的补充。豆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以及B族维生素,应提倡多吃。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肥肉和荤油为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而且是引起某些慢性病的因素,应当少吃。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进食时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如果两者不平衡,会引致肥胖或消瘦,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篇3:如何合理安排儿童营养膳食

一般来说, 营养膳食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均衡”。家长应通过每日的膳食调配达到如下要求:提供满足儿童生理必需的能量和营养;合理的膳食搭配、烹调加工, 让营养最大化地被消化、吸收、利用;让膳食结构科学、合理, 既要避免营养物质的过剩, 又要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对儿童来说, 摄取营养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命活动和机体活动的需要, 更是为了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这一原则, 我对儿童的平衡膳食作了一些探讨, 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分享给大家。

一、儿童膳食组成应多样化, 保证营养物质全面、均衡

任何一种或几种食物都不可能全面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只有将不同的食物合理搭配, 组成人体所需的营养, 才能使儿童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为此, 作为家长和教师, 我们在食物的花色品种和营养搭配上要格外下工夫, 现说明如下。

(一) 五谷杂粮搭配

这是最家常的搭配:米饭和面食的搭配、粥与面点的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如, 玉米、山药、南瓜、糯米、燕麦和大米的合理搭配, 不但有营养互补作用, 更重要的是粗粮所含纤维素较粗糙能刺激肠蠕动, 减少慢性便秘, 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育, 还能从多种组合上保证了儿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二) 蛋白搭配

动物类食品 (鸡鸭、鱼、肉等) 与豆制品 (豆腐、百叶、小豆等) 搭配。要重视植物蛋白的摄入, 从而保证儿童获得更多优质蛋白质, 提高动植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及生理价值。

(三) 蔬菜和水果搭配

深色蔬菜 (胡萝卜、菠菜等) , 它们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一般比浅色菜 (白萝卜、卷心菜等) 要高。水果中的芦柑和甜橙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蔬菜。它们之间合理搭配, 餐后一小时再吃适量的水果, 可以保证和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及利用率, 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

二、结合季节四时气候变化, 让儿童及时获取有价值的营养

中医上讲儿童的生长发育也要顺应四时之变化, 我们的食物搭配也要相应变化。春季天气回暖, 万物生发, 是儿童生长发育较快的季节, 这时应及时供给儿童富含钙质的食品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夏季暑热潮湿, 容易食欲不振, 是儿童消耗体能最多的季节, 这时应安排儿童多吃清淡、消暑的食品, 如瓜果、鸭、鱼、瘦肉、绿豆等, 但是要冷饮适量, 尤其是碳酸饮料不喝为好。

秋季万物收敛, 温差较大, 就应提供儿童进食有营养而且性平和的食物, 比如梨、萝卜、银耳、芝麻、藕、绿叶菜等。儿童胃弱不要多食生冷寒凉食物。冬季天气寒冷, 儿童要储存热量抵抗寒冷, 并要保证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 我们应及时供给儿童热量高的食品, 选择能增强肌体抵抗力的食品, 并且每天为儿童提供具有抗寒防病毒感冒的保健营养汤水。

只要按以上原则, 就能为儿童提供适合的营养食谱, 提供儿童各时期生长所必需的营养, 更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科学健康地进食, 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

众所周知, 有些儿童具有很严重的挑食和偏食的行为。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某些微量营养的摄入不足, 严重时还会出现营养缺乏病, 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出现挑食、偏食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孩子的口味比较挑剔,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爷爷、奶奶追着孩子喂饭;饭前吃零食或吃饭时喝过多的果汁和含糖饮料影响进餐时的食欲等。针对这些原因,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 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让孩子愉快地进食

家长尤其要记住, 在吃饭时, 不要训斥或者打骂孩子, 要让孩子愉快进食。家长教育孩子吃饭时要安静, 不说话, 使儿童进餐能集中精力。家长还要告诉孩子食物有营养, 好好吃饭才能长高个不生病等等, 激发孩子的进食欲望。初次接触某种食物时, 我们可给食物适当评价, 如“真好吃的胡萝卜”“好看的青菜”等, 大人的正确评价可起“导向”作用。比如我的儿子在第一次吃麻酱时, 孩子看着不敢吃, 我告诉孩子“这很香, 很好吃”, 让他试着尝一尝, 结果孩子很快就喜欢上这种食物了。

(二) 花色品种多样化,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引起他的食欲

前段时间有位妈妈把给孩子准备的各色各样的早餐晒到了网上, 值得家长们学习和借鉴。色、香、味、形俱全的食物可以引起儿童的好奇心, 产生食欲。家长在烹调时应该制作出儿童食品的特点。比如说把食物做成小动物的形状, 把点心做成小梅花或者小树叶的样子, 都能引起儿童的关注和进食欲望。

(三) 合理安排儿童作息时间,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吃饭要定时、定量。适当的活动量能促进新陈代谢, 但活动量也不宜过大, 特别是饭前不能玩得太高兴, 以免过度疲劳而影响食欲。家长一定要让孩子饭前洗手, 不将食物放在桌上, 正确使用餐具, 进餐时要细嚼慢咽, 杜绝边吃边玩的现象。

儿童健康成长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作为家长, 我们对儿童营养的重要性要有更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只有遵循儿童生理特点和各种营养的需求, 制定均衡合理的四季营养食谱, 加强适合儿童口味的营养烹调技能, 丰富儿童的膳食花色品种, 教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才能真正使每一个儿童全面合理地摄入足够的营养, 才能使每一个儿童体格发育健康, 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篇4:如何保存膳食营养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选择各种肉类、蛋类以及蔬菜、水果以摄取营养,保持身体健康。然而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避免营养流失?这方面我们还有些误区。尽管很多人都知道,新鲜蔬菜尽量生吃、凉拌,用微火、沸水清蒸的方法制作菜肴更有营养,但是淘米多少次为宜?蔬菜炒前是不是都要先用水焯一下?饭后百步走,有利于营养吸收吗?类似的问题还是常常在家庭成员间引起争论。

先洗后撕少动刀

洗涤之后的原料(尤其是蔬菜和水果)不要切得过碎,以免原料中易氧化的营养素与空气接触机会增多而加大损失。另外浸泡、挤压、腌制等,也容易导致维生素C及矿物质的损失。因此,加工原料时一定要先洗后切,能用手撕的蔬菜就用手撕,尽量少用刀,因为铁会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

家庭购买各种食物尤其是新鲜的蔬菜、水果,要视人数及平时就餐的具体情况而定,切忌购买过多。如食品储存过多,不能及时食用,则放置时间越长营养素损失越多。

蔬菜并非都要焯

为了去异味、缩短烹调时间、造型需要等,某些原料需要作水焯处理。水焯时一定要大火沸水,加热时间短,操作迅速,原料较多时可分次下锅,沸进沸出。这样,动物性原料可因骤受高温,蛋白质迅速凝固,从而保护原料内部的营养素。植物性原料尤其是蔬菜,不仅能减少色泽的改变,同时还可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当然能不水焯的蔬菜,尽量不焯,以减少蔬菜经过水焯后损失的一部分维生素。但对于某些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如苋菜、菠菜等,水焯是必要的,因为通过水焯可以除去较多的草酸,降低形成结石的几率,有利于钙、铁在体内的吸收。

急火快炒盖锅盖

在烹调蔬菜时,为了保持颜色的清亮而加碱,破坏了蔬菜的营养素。碱会造成食物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大量损失,特别是维生素B1几乎全部损失,维生素B2也会损失一半。因此,烹制各种食物时,尽量不加碱。

炒菜时要急火快炒,避免长时间炖煮,而且要盖好锅盖,防止溶于水的维生素随蒸气跑掉。炒菜时应尽量少加水。炖菜时适当加点醋,既可调味,又可保护维生素C少受损失。做肉菜时适当加一点淀粉,既可减少营养素的流失,又可改善口感。

炒菜过程中尽量晚放盐。由于渗透压的作用,早放盐会使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过多丢失。另外提倡现做现吃,主要是减少原料特别是蔬菜在放置过程中营养素的氧化损失。如蔬菜炒熟后,放置1小时,维生素C会损失10%左右,放置2小时会损失14%左右。下面的蔬菜,还会随时间延长,而使水溶性维生素过多丢失。

少淘几遍损失少

谷类食物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居民膳食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维生素B1主要含在大米、小麦的表面上,谷物加工过于精细可导致维生素B1大量丢失。所以淘米最好不要超过2遍,也不要使劲揉搓。

另外要少吃加工非常精细的食物,多吃粗加工的食物。精加工会使面粉中的营养大大流失,经过道道工序的淘洗、加工,其中的叶酸盐会减少90%,维生素E损失90%以上,维生素B5损失60%,铬、锰、铁、钴、铜、锌、镁等矿物质的含量减少70%以上。

即使是加工起来相对简单的冷面,经过一煮、一捞两道程序,其中49%的维生素B1、57%的维生素B2和22%的维生素B3等营养也会随之损失。

饭后不要立刻走

饭后立即走动,可能会让体内营养流失。这是因为饭后的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来帮助消化器官运作,若立即运动或散步,则四肢血液量增加,胃肠的血液供应相应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饭后如果立刻洗澡,皮肤毛细血管会扩张充血,进而使消化系统的血流量不足,也会影响消化吸收。

据研究,食物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脂肪约为5小时,蛋白质约为2小时,糖类约为1小时。在饭后休息30分钟至1小时后,再开展小运动量活动为宜。

篇5:如何合理膳食与营养

合理膳食是什么概念?

专家:合理膳食是根据人体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要及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通过合理的食物调配,供给人体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和比例适当的膳食,从而使人体的营养需要与膳食供给之间建立平衡关系,达到合理营养。简单地说合理膳食是指能够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只有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的各种营养需求,达到营养平衡,促进健康的目的。

如何才能做到平衡膳食呢?

专家: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这个新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对我国居民合理膳食做出了具体的指导。一般人群膳食指南概括起来有10条基本原则:(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则在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补充制定了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对合理调配平衡膳食进行具体指导。“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吃得最多的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篇6:如何膳食营养呢

幼儿正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抓好幼儿园膳食营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为此,幼儿园应该实施了营养膳食科学管理办法,确保幼儿的营养平衡、身体健康。

一、科学制定食谱: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幼儿期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当前的营养平衡带量食谱,建立了“一周食谱”栏目每周向保教人员及家长公布,目的是宣传营养知识,让家长、保教人员了解膳食营养结构,膳食营养平衡对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对膳食营养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二、开展膳食营养调查:使用科学而精确的称重法开展膳食营养调查,结合体格检查结果,了解幼儿饮食情况及每人每日对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为完善幼儿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多数使用智慧树营养分析软件管理系统预评价,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合理制定幼儿食谱的依据。

三、加强营养知识培训:定期对保教人员、炊事员及食堂管理人员开展营养知识培训,保证带量食谱的合理制定及实施,做到色、香、味、形、量俱佳。

篇7:膳食营养补充剂的营养

“营养与功能食品”是我国学术界常用的术语,其含义是:使用营养素、生物活性成分、益生菌或药食同源物质生产的,或添加了上述物品的食用产品;以及改变了天然食品初始营养构成的食品;食用这类产品以获得健康益处为必要目的,对特定的人群具有平衡营养摄取、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通常在产品标签上标明营养或功能声称。其区别于一般食品的最根本的标志是其独特的食用价值,即:通过饮食干预的方式发挥维护和增进健康的作用。

膳食补充剂

“膳食补充剂(DietarySupplement)”是美国的法律定义,1994年美国国会颁行了《膳食补充剂健康教育法》,将“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定义为:“它是一种旨在补充膳食的产品(而非烟草),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如下膳食成分:维生素、矿物质、草本(草药)或其他植物、氨基酸、以增加每日总摄入量而补充的膳食成分,或是以上成分的浓缩品、代谢物、提取物或组合产品等”。在标签上需要标注“Dietary Supplement”,可以丸剂、胶囊、片剂或液态等形态口服,但不能代替普通食物或作为膳食的替代品。[2]

保健食品

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保健食品的定义: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营养素补充剂

营养素补充剂是保健食品中的一个类别,根据《营养素补充剂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规定:营养素补充剂是指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险性。

篇8:如何膳食营养呢

关键词:青少年,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一、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一般而言, 12岁是青春期的开始, 女性略早一些, 从11~12岁开始, 一直至17~18岁;男性则从13~14岁开始至18~20岁。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一方面表现在形体、形态、身高、体重的快速增长上, 另一方面表现在性器官性机能的不断发育成熟上。

二、青少年的营养需要

(一) 能量

青少年时期活泼好动、运动量大, 加之学业繁重, 必须保证充足的能量, 使能量处在正平衡状态, 能量过多与不足都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重要的影响, 男孩约需9.83MJ/d, 女孩约需8.58MJ/d。

(二)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对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智力、抵抗力等均有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时期体内的蛋白质代谢应保持在正氮平衡状态, 保证每天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 (75~80g) , 其中优质蛋白质应达到1/2以上。

(三) 脂肪

青少年时期脂肪的摄入量一般不作严格的限制, 但对脂肪种类的选择上可多选择一些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 少吃肥肉和荤油。一般来说, 每天从正常的烹调用油 (以植物油为主) 中就可以满足需求。

(四) 糖类

糖类是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其供应能量应占总能量的60%左右。主食应以谷类和薯类为主, 适当摄入一些除白米、白面之外的粮谷类。另外, 蔬菜和水果也含有少量的糖类, 尤其是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对预防肥胖和改善肠道功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五) 矿物质

青少年时期尤其要重视钙、铁、锌、碘的补充, 钙是骨骼的物质基础, 可从奶类及奶制品中得到良好的补充, 补铁重在预防缺铁性贫血, 可从一些动物性食物中去补充, 补锌可从贝壳类、肉类及动物内脏中补充, 补碘主要是海产品, 食用碘盐可有效预防碘缺乏症, 但要依照我国的推荐摄入量科学补充, 谨防不足或过量。

(六) 维生素

青少年时期由于学业繁重, 用脑用眼时间多, 尤其要重视补充维生素A, 可从动物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物以及富含β-胡萝卜素的植物性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较少, 主要是深海鱼, 但通过晒太阳可得到补充;B族维生素食物来源比较广泛, 但易在烹调过程中破坏;维生素C的补充可通过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其中脂溶性维生素的补充要谨防过量而水溶性维生素一般不会出现过量中毒现象。

三、对青少年平衡膳食的指导

(一) 吃好三餐、重视早餐、不节食、选择健康零食

每日三餐, 按时按点, 并且比例要适当, 早餐供能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 午餐40%, 晚餐30%。要重视早餐, 不能以一个大饼、一袋方便面替代早餐, 合理的早餐应多样化, 但由于早上时间紧, 也不应该过分丰盛, 比如菜包子可以和豆浆搭配, 面包和牛奶搭配等。

青春期的女同学常有“因瘦才美”的观念而过分节食减肥, 最终导致营养不良, 内分泌失调, 乳房发育停滞, 月经迟迟不来, 甚至发生停经、闭经等现象, 因此要避免盲目节食, 树立“因健康才美丽”的观念, 要想拥有好的体型, 应该合理饮食、科学锻炼。

零食没有绝对限制, 只要吃零食的时间恰当, 选择的零食健康即可, 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 选择奶制品、豆制品、坚果类、饼干、面包等, 少摄入一些油炸、烧烤、腌制、高糖高脂的食物

(二) 吃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

经常吃富含铁的食物, 由于月经的来潮, 女同学更应该注重补铁,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其中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更容易消化吸收, 如动物全血、肝脏、瘦肉等。维生素C可提高膳食中铁的消化吸收率, 它的来源主要是新鲜的蔬菜水果, 但会受到光、氧、热的破坏, 在蔬菜的加工烹调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保留。水果可多选择一些带酸味的水果。

(三) 吃富含钙的食物并增加户外运动

钙最好的食物来源是奶类及奶制品, 不仅含量高, 而且吸收率高, 钙的推荐摄入量为800~1200mg/d, 每天推荐喝250m L的牛奶, 并增加户外运动, 接触阳光, 使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 维生素D又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进而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提倡青少年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户外运动。

(四) 正确饮水, 合理选择饮料

水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 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一般情况下, 每日饮水要达到1500 m L, 要主动喝水, 少量多次喝水, 不要等到口渴才去喝水。不能以饮料代替水, 很多学生青睐于碳酸饮料、茶饮料、颜色鲜亮的果味型饮料, 这些饮料绝大多数含糖高, 同时这些饮料含有对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因此我们主张以喝白开水为主, 可以辅助喝一些新鲜果汁和乳饮料。

(五) 不抽烟、不喝酒

很多青少年开始抽烟和喝酒是因为模仿, 觉得这种行为很时尚, 进而上瘾。抽烟喝酒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是身体健康, 还有成人后的行为。所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规定, 青少年应禁烟禁酒。

综上所述, 青少年的饮食应做到食物多样化, 同类互换, 主副搭配, 每天达到12种左右, 每周达到25种左右, 才能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建立科学的膳食制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户外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保持适宜体重;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6.

[2]季兰芳.营养与膳食[M].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冬季校车安全培训 下一篇:赴山西太谷县听课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