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口镇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食品安全事故(精选4篇)
篇1:鲁口镇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食品安全事故
XX镇XX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
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商城县教育体育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规范、有效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全程预防、全程控制:在学校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学校师生食物中毒或其它食品安全事故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按照“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各司其职。
3、科学决策、群防群控:建立健全组织,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学校日常监测,坚持群防群控,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4、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对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和势态蔓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救治、处理及整改工作。
二、组织领导
XX小学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邱亚洲 副组长:黄必忠
成员:宣昌家
曾发秀
张凤云
赵师目
三、救助体系
一旦发现食品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各自职责,迅速介入,开展人员抢救、事故原因调查、舆论引导等工作。
1、应急指挥小组
(1)班主任、科任教师迅速到达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控制局面,阻止事态发展,并研究事故处理的具体策略;
(2)组长、副组长尽早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报情况,组织力量并全程指挥其它各职能小组投入工作;
(3)学校全体教师密切配合医疗、公安等机构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指示;
(4)出现事故的班级由该班班主任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查找原因和责任。
2、医疗救援小组(1)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立即组织护送受伤人员去医院救治;
(2)配合医疗的救治工作,追踪了解伤情或病情动态;(3)组长、副组长、科任教师接待受伤人员家长,并说明基本情况,做好安抚工作,防止出现情绪过激情况。
3、现场控制小组
(1)班主任、科任教师控制现场,维护秩序,劝离无关人员,防止发生混乱局面;
(2)班主任、科任教师排查其他受伤害人员,组织力量送往医院;
(3)组长、副组长、班主任接待家长,做好解释说明及思想工作;
(4)协助公安等部门组织疏散群众,不围观、不拥挤,防止学生慌乱、散失,维护学校秩序;
(5)调查事故起因,掌握第一手资料。
4、后勤保障小组
(1)做好医疗救治,现场控制等工作的联络和后勤支援工作;
(2)配合医疗、防疫等机构进行现场消毒、取样分析等工作;
(3)做好上级来人和家长的接待工作,必要时为上级工作组现场办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5、信息资料小组
(1)事故过程的各种文字、图像信息资料采集,撰写书面报告,整理取证材料,做好相关数据的分类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提供各种资料;
(2)及时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逐级上报;
(3)积极妥善做好信息发布、媒体采访报道工作。
四、应急处置
一要及时报告。发现师生3人以上出现呕吐、腹泻等群体发病症状的,应立即向县教体局报告,由教体局向县政府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二要采取救援措施。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和卫生防疫部门发出医疗求援,或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及时果断地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并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还要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花名册,防止遗漏。
三要联系家长。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四要病源保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封存其余蛋奶及其它样品、可疑食品,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同时要及时和食品供应商取得联系,进一步认定责任。五要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五、运行体系
(一)监测、预警、报告、举报
1、监测。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各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2、预警。联系卫生、工商、质监、农业、商务、教育、环保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高风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贮藏、经营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
3、报告。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包括食品安全事故的专项信息系统、信息报告和通报系统,以及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信息采集和报送系统等。按照卫生部门的指导对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主动监测,按规定报告。明确食品安全事故报告、通报时限及责任主体。
4、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学校举报食品安全事故及其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或者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学校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或者通报有关部门,对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二)后期处理
1、善后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要尽快清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学生,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2、责任追究。对在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总结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结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教体局。教体局根据学校提交的应急救援总结报告,组织研究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措施,按程序报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并抄送县相关职能部门。
篇2:鲁口镇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食品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可能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校、有序,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具体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机构设置
(1)成立营养改善计划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韦文辉
副组长:杨秀恩、罗梅、符建国、韦本争、韦鸿建。
组员:全体教师
(2)后勤组: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由罗玉章老师具体负责。
(3)安全卫生检查验收组:全面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由符建国老师负责。
(4)医疗救护组:当发生比较严重食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辅导站上报、向镇卫生院发出医疗救援,拨打“0859—484003”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学生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由罗梅老师负责。
2、机构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全面领导学校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研究制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意见,并对办公室、午餐的验收和发放人员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统一指挥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处理,协调各方面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定期组织学校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考核与评估。(2)后勤组职责
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负责人员调度,组织后勤保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工作计划和领导小组的指示,在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工作,并组织人员对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情况,提出阶段性工作建议。
二、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上级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工作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对食品卫生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并按制度严
格落实。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后勤组牵头,以食品卫生制度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
3、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堂管理员、班主任和食堂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实行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食堂管理员,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食品卫生知识讲座,让他们严格把握食品验收关,禁止不合格、保质期(货到之日后)剩余时间不足的食品进入校园。个人的卫生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卫生培训合格证和健康证方可上岗),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5、增添设备,学校要求对照配备标准,逐步完善和提高食品储藏室食品卫生设施的配备。
三、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现少量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及时向学校领导小组报告,再并由领导小组逐级报告:发现比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领导小组立即向上级教育部门及卫生监督部门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比较严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校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与案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应彻查事故原因,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名册,防止遗漏。
3、医疗救援。学校发生比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镇医院发出医疗救援,拨打“0859—484003”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学生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做好秩序维护工作。
4、联系家长。学校发生比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安抚工作,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长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位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5、病原保护。学校发生比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可疑食品,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6、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同意调度,必要时可向卫生监督部门请求支援事故处理。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7、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小狐狸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
不必要的误解。
四、事故责任追究
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2、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3、对事故处理中的玩忽职守、推委扯皮等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乐旺小学
篇3:鲁口镇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食品安全事故
食 品 安 全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锦星中学 2012年2月27日
锦星中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黔西县锦星中学 张袭明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故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管理
成立由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学校突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蔡泽刚
副组长:尤荣传 陈学龙
成 员:陈 坤 赵一波 赵文军 谢国勋 董光益 及各班班主任
职责:具体负责落实我校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日常工作、突发食品安全事故预防、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突发事故预防
1.领导小组把“蛋奶中毒”预防救治工作的安全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的综合考评体系,将蛋奶发放工作纳入班主任量化考核之中。每周开展一次“蛋奶中毒”相关常识教育,普及突发事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由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教育落实。2.班主任每天进行学生缺课登记和晨检,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蛋奶中毒”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并及时报告当日值班领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3.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校卫生运动(每周二下午进行全校大扫除),每周开展一次专项检查,由领导小组具体实施,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卫生安全隐患。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学校后勤力争每学期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具体由总务负责落实。
5.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健康课任课教师必须上好健康教育课。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出事故的能力。
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用“计划食品”而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应迅速做好下列工作:
1.知情人员必须第一时间(5分钟内)告知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教师和相关人员抢救治疗食物中毒人员,尽可能按就近、就快和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抢救治疗。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立即通知所有学生停止食用所领食品,并立即到现场,安抚学生。总务处及时保管好供应给学生的食物,对可疑的食物和留样食品立即封存。待现场调查取证结束后,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同时联系医院医务人员到现场指导和实施急救。教务处及时集中患者,以便组织车辆及时运送患者。领导小组立即到现场维持秩序,关闭校门,防止校外人员涌入学校影响正常的急救工作。
2.领导小组组长立即用电话向锦星乡中心校、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锦星乡政府汇报,报告中毒情况、发生时间、主要症状、中毒人数、处理情况等。
3.学校配合医院、医务人员妥善救治病人,并派中毒学生相应班主任守护中毒病人,病人发生呕吐时,切忌止吐,便于及时汇报情况、解决和处理有关问题。
4.思教处和校园广播处的人员尽力维持学校的稳定,做好全体教职工和全体学生思想工作,做好舆论导向和家长群众的安抚解释工作,做好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其他方面工作,避免因不必要的恐慌而引起的混乱。
5.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要全力保护好现场,各班班主任组织其余学生回到教室,并对学生实施心理疏导,避免造成其它后果。6.患者送往医院后,领导小组成员或相关教师应到医院慰问、安抚患者。
7.领导组对发生营养食品中毒的学生逐一进行个案调查,内容包括主要症状、最早发病时间,如实说明24-28小时前的进餐情况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让学生积极配合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治疗,遵守医嘱,争取早日康复。
8.事故后续情况报告:
事故发生后,领导小组组长除了第一时间按报告制度报告外,应按照教育局及县疾控中心的要求进行处置,及时报告事故发生、处置、善后工作情况。
(1)事故处理情况报告:准确的数字,初步的经济损失情况,在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救治和善后处理情况。如事故处理时间较长,应按要求多次、及时报送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2)事故结案情况报告:事故发生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经济损失,事故责任人的处理,事故教训总结,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发生采取的相应措施。
篇4:鲁口镇中心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食品安全事故
学 生 营 养 改 善 计 划 实 施 方 案
金碧镇中心小学
2012年9月
金碧镇中心小学学生营养午餐计划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督管理办法》和《黔西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善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黔政办发【2011】255号)的文件精神,切实改善我校学生膳食营养,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营养午餐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全校学生为对象,提高营养膳食为基本手段,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办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学校。
二、学校情况
我校到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共有在校学生109名,教师9人,7个教学班,7间教室,办公室、食堂和实验室各一间。
三、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组。组 长:谭正乾(校长)副组长:李开佳(营养专干)成 员:熊 尧 董 健 刘向梅 朱润东 万广义
杨 玲 曾正云 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谭政乾(校长)
1、全面统筹安排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制定和完善实施方案。
2、建立健全应急和问责机制,重点是预防和妥善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落实到人。
副组长:李开佳
1、做好资金的拨付、汇总、上报、结算,做好每日营养餐的账目明细表,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资料。
2、根据留样制度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3、维持相关纪律和用餐制度。成员:各年级班主任和学前班负责人
1、董健:核实学生学籍档案,报送学籍文件电子文档,上报学生转入转出等情况;负责食品采购工作。
2、熊尧:具体拟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有专门的记录资料,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营养状况监测。
3、朱润东:负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中财务管理与监督工作。
4、万广义:负责做好食堂物品的入库、出库工作;协助董健做好食堂采购。
其余班主任:负责营养改善日程管理,负责食品的发放工作,每天对食品的发放进行登记,每月汇集成册入档;密切关注学生用餐后的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工作组。
四、宣传教育工作
(一)学校充分应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学校管理人员、师生、家长和企食堂人员普及营养科学知识,提高对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
(二)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行为模式,使广大学生能够利用营养知识终身受益。
五、营养改善方式
根据县教育局和镇中心校的统筹安排,决定学校食堂供餐的方式进行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六、供餐方式
(一)根据我县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地实际情况,我校营养改善计划的供餐方式为食堂供餐。
㈡、工作流程及要求:
1、营养午餐采购组负责人:李开佳、董健、万广义。⑴、负责联系采购学生营养午餐所需的材料如:米、面、肉、蛋、新鲜蔬菜等入库、保管储存;出库,清点数量。落实、查看供货商的质检报告,索证并存档。
⑵、按时每周、每天做好用菜肉的统计工作及每周和每次的样品采集和保管工作,保证按时按点供应学生。
⑶、做好学校食堂各类菜饭的检验和接收;督促做好每次样品留样工作。整理好每天每班学生的用餐登记表册,归档管理。
(4)、做好定期的专项财务工作。㈢、工作实施具体步骤:
⑴、采购人员负责验收当天营养午餐所需的材料如:米、面、肉、蛋、新鲜蔬菜等数量、质量。营养午餐专干登记后保管、并组织食堂加工人员,按一定按质按量进行加工。
⑵、每天中午学生分两段到食堂用餐。用餐时间12:10,用餐地点在各班教室。
⑶、各班班主任督促学生用餐,填写好学生用餐登记表,上交装订存档。陪餐教师指导学生餐后将垃圾放班级垃圾桶,不得乱扔。
⑷、食堂加工人员在学生就餐结束后,将学生餐具清洗、整理消毒,并打扫餐厅卫生。
㈣、实施范围和标准
我校实施学生在校期间,每生每天中午享受国家3元的补助(荤素比为1:1),可以略有结余,结余部分用于月末加餐或节日加餐。
㈤、实施时间: 从2012年9月起实施。
㈥、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
⑴、按照职责分工,实行营养午餐工程实施领导小组不定时检查。采用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内部监督检查与外部监督检查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监督检查。
⑵、食堂必须建立严格的索票、索证、留样制度,加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加工食物,并且按相关规定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凡因管理不善或各种失误,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凡因采购不符合国家卫生安全和质量标准的营养午餐原材料,学校将申请相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理营养午餐采购人员和供货商(食品企业或个人)。
㈦、安全防范
学校要强化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防范和事故处理机制,包括日常的安全防范措施,应急预案等。
四、管理系统建设
1、建立学生实名制学籍管理系统。以班为单位,建立学校学生营养午餐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享受的学生电子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居住地、监护人及联系电话等,为学生营养午餐提供科学、客观、真实的管理依据。对信息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更新一次。
2012
相关文章:
洪石镇农合办先进集体申报材料02-09
寸石镇“四大”活动开展情况总结02-09
乌石镇初级中学用房安全排情况汇报02-09
白石镇中学2014年团员发展计划02-09
葛石镇中心小学教代会主持词02-09
小学校园安全应急预案02-09
过来人谈浙大备考历程及经验谈02-09
阳光清晨02-09
临床监查员的职能02-09
公司审计监查管理规定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