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同一篇课文不同学生由于个人理解的差异,在阅读之后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上,如何做好阅读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在教学中思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笔者发现在教学语文阅读知识的时候,采用批注式阅读法的教学效果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为优越。那么,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上,该如何应用好批注式阅读法做好阅读教学工作呢?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详细分析[1]。
一、明确批注式阅读的内涵
批注是在阅读中经常会使用的一种阅读方法,从广义上理解批注式阅读指的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在书上进行圈点,将自己的一些感悟笔记以及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随手记录在书本上空白的地方。这种阅读方法,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于读者理解文章主旨思想有着较大的帮助。而我国最早的“批注法”说明可以追溯到韩愈在《进学解》中写道的“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句话所描述的核心就是批注式阅读在平时的文章阅读中的作用[2]。在今天的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所谓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知识储备等,在阅读课文的时候积极的与文本展开对话,从多个层面感受、理解和欣赏文本,并运用自己手中的笔,对自己印象深刻,有所感悟或者是不能理解的文章内容,在文章段落的空白部分,随手进行批注,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进而,在让学生就自己的批注内容,进行交流学习和讨论,进行深入式阅读,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语文阅读知识,这种阅读方法的应用,将语文阅读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阅读知识的引导者,这对于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着较大的帮助[3]。
二、适时引导,激发批注兴趣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路上,兴趣是支撑学生不断向前,寻觅知识的重要动力。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上,要想运用好批注式阅读法,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批注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如下途径入手。(1)课内有意识的进行引导性批注,并适当进行延伸。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高中生经过长期的学习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学习的时候,学生的知识毕竟还是有限的,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还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高中生的学习科目多,学习压力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和和理解都不是很深刻,如有的学生认为语文阅读是自己学习最为简单的学科,在学习的时候,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这也使得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加之他们对于批注式阅读法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这种学习方法过于繁琐。所以说,在运用批注式阅读法,教学语文阅读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实施的进行引导,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证实批注式阅读法的优点。其次,在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正确指导,因为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之所以对批注式阅读法不感兴趣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批注方法,在学习的时候不够自信。如在教学《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就曾尝试和班上学生一起做批注。在教学的时候,我先让学生们自己阅读一遍课文,然后说一说自己阅读的感受,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有哪些特色,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等,安排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等批注在书上,进行深入的理解。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不能过多的干涉学生内心的意见和想法,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他们感受到批注阅读法的趣味所在。(2)崇尚自由批注。在语文课上,阅读虽然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但是阅读绝不仅仅只限于课堂之上,阅读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不论是在语文课堂上,还是在其他的地方,学生都可以自主的进行阅读,同样的在使用批注阅读法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的时候,学生的学习也是相对比较自由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批注阅读兴趣的时候,如果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也很难使学生掌握和理解阅读知识。在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兴趣的时候,教师还应当崇尚自由批注,将其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批注阅读方法,如有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特色感兴趣,而有学生则喜欢一些精彩的语句和具有特殊功能的标点,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
三、注重体验,允许学生多元解读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在阅读同一篇课文的时候,由于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的不同,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和体验。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知识,阅读课文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感受。学生的体验丰富多彩,他们的个性千差万别,在教师教学阅读知识的时候,他们也会有不同的认识。教师在教学阅读知识,也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阅读知识时深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不太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而是较为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分数,教学目标和方法过于功利,即使运用了批注式阅读法,还是以分数为教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在运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教学高中语文阅读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思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说,在教学《祝福》这片课文的时候,针对祥林嫂的遭遇产生原因,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时代所造成的悲剧,正是因为祥林嫂所处的封建时代过于黑暗,吃人不吐骨头,祥林嫂才会如此悲惨。还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因为祥林嫂自身的愚昧无知造成的,她对于命运的反抗多是寄希望于外物,而非自己本身的努力,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捐了门槛,但是祥林嫂本身又有什么罪呢?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实际上就是发散学生思维,使他们深入理解批注式阅读法的重要方式,这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和理解有着较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学会转换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上减少对学生的干涉,做好批注式阅读体验教学。
四、学会分享,培养学生质疑和批判精神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获取高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着眼更多的也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如许多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训练和考试答题的时候,思索更多的都是如何掌握最为有效的阅读技巧,如有些学生在做阅读题目的时候,多是先阅读题目,看看题目所涉及到的阅读知识有哪些,然后在文章中寻找答案,这种阅读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取得高分,但是却不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批注式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教学高中语文阅读知识的时候,落实批注式阅读法的时候,不仅要转换自己的思维,还需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要教会学生学会分享,培养学生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如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体验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允许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就个体所发现、感觉、关注的疑难提出问题。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让学生多进行自己的思考,不要一味地迷信于教师和权威,要学会自己进行思考和观察,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批注。
五、书面成文,关注文字的表达
文字表达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批注式阅读实际上也是锻炼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学生在阅读语文知识的时候,运用批注式阅读法,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锤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表达的时候,更加的简练而富有自身特色。当然,在教学知识的时候,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长期贯彻和落实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班上学生能够自主的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而非教师强制性的命令要求学生该如何做,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让批注式阅读法渗透到学生的阅读中去。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运用批注式阅读法,将阅读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法,将自己印象深刻,或者是理解不是很透彻的阅读知识进行批注,这样在进行二次理解的时候,他们能够有意识的进行重点阅读,对于知识的感悟也能够更为深入。
摘要: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教学中如何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深入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该要求的提出,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层出不穷,批注式阅读就是其中之一。在教学中运用批注式阅读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个性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高中语文,阅读课,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陇耕.源有活水渠自清——例谈现代散文批注式阅读法教学[J].中学语文,2009,(12):60-61.
[2] 李胜爱.“批注法”——学生学习的好帮手[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8,(10):56.
[3] 黄丽华.高三语文阅读课开设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分析[J].快乐阅读,2015,(24):45.
相关文章:
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02-17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02-17
看图说话在初中地理复习课中的运用02-17
探究式教学在化学复习课中的运用02-17
翻转课堂在导游考证课中的运用02-17
浅谈新课标在数学讲评课中的运用策略02-17
批判性思维在“会计分录”复习课中的运用02-17
“游戏化”教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