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眼保健操的研究

关键词: 体育竞技 体能训练 体育教师 教学

在学校工作中, 卫生保健人员一般不直接参与教学, 因此眼保健操的教学与督促一般是由体育教师负责。然而,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更注重各体育项目的技术教学, 体能训练和体育竞技活动的开展, 对健康方面不太重视。眼保健操又是一个关于健康的教学内容。因此, 体育教师对此普遍忽视, 还在援用30多年一成不变的眼保健操, 这与时代的发展严重不相吻合。

近视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造成近视的原因有用眼过渡、方法不正确、生理原因和用药不当等等。本文作者是针对用眼过渡和用眼方法不当而造成的假性近视所作的研究。国内外采用的最科学的方法是经常锻炼运动睫状肌, 使眼调节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视力自然得到保护和提高。作者阅读了大量的生理学、运动医学和体育保健类的书籍, 并且收集各类治疗近视的产品资料, 研究、创编了一套保护、恢复视力 (限假性近视患者) 的方法—运动性眼保健操, 并通过实验和实践的验证, 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什么原因造成眼睛近视

1.1 眼的构造

视觉器官——眼, 它包括眼球和眼睑、泪器、眼肌等辅助结构。

这里简单地介绍与视力相关的重要部份。眼球近似圆球, 前部稍凸, 后部略扁, 前部有视觉系统的重要部件——晶状体, 它有弹性, 显双凸镜状的透明体, 具有折光作用, 无血管和神经;眼球壁上有睫状肌, 它间接与晶状体相连;眼球壁后部有视网膜。

1.2 视觉成像原理

人的眼睛是一个感观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就像照相机。照相机靠镜头、焦距调节, 使外界的物体能清晰地在底片上成像。而人眼的晶状体、睫状肌就像照相机的镜头、焦距, 视网膜就像照相机中的底片。在视神经你的支配下, 当我们看远方的物体时, 睫状肌放松带动晶状体变薄,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物像;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 睫状肌收缩, 带动晶状体变厚,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物像。由此可见:睫状肌的正常收缩与放松, 带动晶状体的厚度改变可调节视物远近。

1.3 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由于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 导致眼睛的睫状肌长时间的处于收缩状态, 久而久之, 使睫状肌疲劳, 产生痉挛, 弹性下降。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不能放松, 晶状体的厚度不能变薄, 远处的物体成像点不能落在视网膜上, 而是聚焦在视网膜的前面, 不能清晰成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视。如果近视时间很长, 晶状体也会长时间地处于较凸变厚的状态, 回弹性能减弱, 这种状况下视力就很难恢复。

造成近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皇帝内经》曾说过“五脏六腑之气, 皆上注于目而谓之精……肝之目, 肾之瞳”。就是说肝肾等内脏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眼的健康。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保持了良好的用眼习惯, 仍然会患近视的原因, 这里不做研究。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四川德阳市某中学的初中部两个班110人, 高中部两个班105人, 某中专学校三个班91人和髙职院校的两个班89人, 共计395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获得有关眼睛的结构、近视的原因和肌肉运动与放松的关系;通过上网查询和相关商店获得有关保护视力的产品介绍。

2.2.2 访谈法

对一些中小学的学生和老师进行访谈, 了解目前眼保健操的现状。

2.2.3 问卷调查法

通过测试, 让学生填写自己的视力在练习“运动性眼保健操”半年前后的状况、近视时间和练习周期。

2.2.4 统计法

对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3 实验分析

在中专生中任选了三个班级, 随意的挑选9 1名男女生, 让学生按照“运动性眼保健操”的方法, 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践, 得出如下结果 (表1) :

从上述抽样调查中可以看出视力下降学生当中有6人没练, 那么实际参加实验的学生总数为8 5人。从原始调查表中还可以看出, “视力下降”一般是降0.1~0.2, 其中降0.1的较多;“视力提高”则是视力提高在0.1~0.7之间, 其中提高0.2和0.3的为多。“视力提高”说明这部分实验对象的实验结果为有效;“视力有好有坏”这部分是指该生一只眼的视力有提高, 另一只眼的视力下降, 提高和下降的范围大多在0.1~0.2之间, 这部分实验对象的双眼视力综合看为视力没变化, 由于左右眼中和视力没“下降”, 其实验结果为有效;“视力没变化”是指该生实验前和实验后的视力一样, 其中有近视的, 也有不近视的, 这部分实验对象的视力没有下降, 说明实验结果为有效。

最后, 把实验结果归纳为二类, 一类是无效, 视力下降则称之为无效;二类是有效。为此得出如下结果 (表2) :

被挑选的91名学生中, 有没有真性近视患者, 没有做调查。真性近视是指通过锻炼眼球也无法恢复视力。如果其中有真性近视, 那么, 实验得出的有效比例还会增大。

4 实践验证

挑选了德阳市某中学的初中部两个班110人, 高中部两个班105人和髙职院校的两个班89人, 共计304位学生作为实践对象, 按照“运动性眼保健操”的方法, 在抒情、缓慢的音乐伴奏下, 配以口令指挥。学生每天上午课间休息时练习一遍, 练习半年后, 得出结果如表3:

无效的9人中, 经过调查了解, 有四人是没有认真练习, 不是每天都练习, 而是两、三天偶尔练一下;有三人是练习中看书学习的姿势不正确;有两人是认真练习, 但没有效果。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按照运动生理的原理, 肌肉经常性的长时间处于某种状态, 将会失去原有地弹性, 眼睛的睫状肌在经常性的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后, 就会疲劳, 失去弹性, 从而造成近视。如果对疲劳的睫状肌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和放松, 就会恢复其弹性, 从而达到恢复和保护视力的作用。“运动性眼保健操”就是基于这种原理产生的。

市场上有很多的矫正视力的产品, 不仅贵, 效果不一定好。“运动性眼保健操”是作者收集各种保护视力的方法, 结合运动生理原理创编而成, 也符合医学理论, 而且还通过了局部实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便于统一推广、效果明显的优点, 适合学校课间统一练习和个人随机练习。

5.2 建议

5.2.1 采用正确的用眼要领

1) 一拳一寸一尺:看书写字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看书、写字人都要坐正, 胸部与书桌保持一拳的距离, 握笔的手指要离笔头一寸, 看书、写字时两眼与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

2) 用眼卫生:不要在走路、乘车和躺着时看书, 做作业要有充足的光线, 晚上可用4 0瓦灯泡。日光灯管有闪烁现象, 容易引起疲劳, 不宜选用。每次连续看书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连续看书时间过长, 要进行适当的中途休息, 做一些简单的户外活动, 多看绿色的植物。

3) 适当看电视:儿童看电视时间不宜太长, 每天不超过一小时。距离不可太近, 屏幕越大, 距离应越远, 一般2 0寸以上的电视机, 小儿应坐在2米半~3米外看电视, 并且正对电视机的位置辐射最小, 每半小时到1小时应休息10分钟。

5.2.2 针对近视的应对措施

已经患有假性近视的患者, 应尽快采用“运动性眼保健操”的方法进行锻炼, 矫正视力;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学生每天上午和下午坚持练习“运动性眼保健操”各一次, 还学生一双明亮的眼睛。

6 附录运动性眼保健操

第一节准备姿势:2×8拍, 口令缓慢, 闭眼, 头正, 调节呼吸, 不急不慢, 自然均匀, 站立式和坐式均可。

站立式两脚分裂与肩同宽, 立腰直背, 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全身放松。

坐式立腰直背, 两腿屈膝90度自然平放, 两臂平放在书桌上或大腿膝盖上。

第二节上下左右运动眼球:眼睛睁开。

口令缓慢, 第一拍双眼上看, 第二拍双眼下看, 第三拍双眼左看, 第四拍双眼右看, 如此重复练习4×8拍, 每一个方向眼球到达极点时略停顿。

第三节转动眼球:眼睛睁开, 3 6 0度正、反转动眼球。

4×8拍, 口令缓慢, 第一、二拍, 从上看开始, 反时针转动眼球一周, 第三、四拍, 顺时针转动眼球一周, 如此重复两个8拍;第三个8拍的1~4拍, 从上看开始, 反时针转动眼球二周, 第三个8拍的5~8拍, 从上看开始, 反时针转动眼球二周, 第四个8拍重复第三个8拍的动作。

第四节远近视物 (禄色树叶为最佳) 。

远点物体选择至少10米以外的绿树, 在基本能看清楚树叶、树枝的前提下, 越远越好;近点物体选择眼前 (8~20) CM内的绿色树叶 (没条件的可用印刷品代替) 。

先看远点, 不眨眼持续观看大约 (1 0~1 5) 秒, 尽量理清楚树的分枝和树叶, 以及它们交错排列的空间位置, 或者数树枝的分枝数, 某个分枝上的树叶数量, 直到要流泪为止。

再眨眼2~3下, 马上看近点树叶, 同样是不眨眼持续观看大约 (10~15) 秒, 尽量理清楚树叶的纹路以及它们的数量, 直到要流泪为止。

然后, 如此重复看远、看近几遍, 以 (4~6) 遍为佳, 时间大约 (2~3) 分钟。

第五节轻柔眼球:闭眼。

4×8拍, 口令缓慢, 用双手掌的小鱼际轻轻按压双眼, 可同时操作。第一个8拍, 一拍按一拍松, 按的时间略长于松的时间, 第二个8拍, 一拍一松一按, 第三、四个8拍重复第一、二个8拍。

第六节放松运动。

接上一节, 双手不移开, 用掌心盖住双眼, 不进任何光线, 睁开眼睛, 持续 (30~60) 秒。

接上面动作, 闭上双眼, 再移开双手。站立式把双手自然放于体侧, 坐式把双手放在桌上或大腿上。自然缓慢呼吸, 用意念放松身体, 注意力到达那里就放松那个部位。第一条路线:头顶-面部-胸前-腹前-大腿前部-小腿前部-脚踝上部-脚背-大脚趾, 略停顿 (2~3) 秒;第二条路线:头顶-头侧-颈肩-上臂-小臂-双手-指尖, 略停顿 (2~3) 秒;第三条路线:头顶-头后-后背-臀部-大腿后部-小腿后部-脚踝后部-脚底, 略停顿 (2~3) 秒。最后把意念放到双眼, 并放松眼部, 略停顿5秒左右。整套动作结束。

摘要:视力近视是青少年学生都有可能遇到的问题。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也在彼此间激励地竞争着。造成学生用眼过度, 近视问题越来越严重, 有的戴眼睛、有的买治疗近视的昂贵仪器、还有动手术开一刀, 等等。本文依据眼睛的生理特点, 研究出了一套简便有效的保护和恢复视力的方法。

关键词:学生,眼睛,近视,睫状肌,晶状体

参考文献

[1] 熊知深, 袁红兵.做眼保健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中国学校体育, 2007 (5) :42.

[2] 惠延年.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 田鹏霞, 陈永超.青少年视力保健手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7.

[4] 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播音主持毕业作品广播音乐节目创作报告 下一篇:播音主持基本素质构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