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现况调查

关键词: 深圳市 对象 社区 开展

2024年度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现况调查(精选7篇)

篇1:2024年度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现况调查

2010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现况分析报告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这是WHO在其宪章中提出的,健康行为正确与否是目前影响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使非健康和亚健康的人群通过改变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健康水平,是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的课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是反映居民的基本素质,也反映居民对健康关心程度及对各种疾病的预防能力。为了进一步了解湘潭市居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2011年湘潭市健康教育所再次进行了潭市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现况调查,基本继续沿用2010年的试题,新加了一道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的题目,同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户为抽样单位,农村、社区抽取调查对象各500人,共计1000人。结果居民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81.85%,其中农村为80.18%,城市为83.52%。健康行为总形成率为75.55%,其中农村为73.14%,社区为77.96%。均比去年有大幅增加,湘潭市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居民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较低,提示现在仍有许多有关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工作有待改进和完善。

本次拟通过对湘潭市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调查,了解湘潭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以湘潭市城市社区13岁及以上人群为对象,以户为抽样单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农村从湘潭市雨湖区、岳塘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125份,共计调查500户;社区从湘潭市雨湖区、岳塘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2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调查65户,每户调查一位家庭成员,共计调查500户。采用半封闭式问卷调查,问卷参考国内外相关问卷及相关资料自行拟定。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相关行为及健康知识需求情况。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表由调查员现场填写或由被调查者填写并现场收回。其中对12道健康知识及10道健康行为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对所有资料进行统一整理和微机输入,全部数据采用EpiData数据库进行录入,采用SPSS 1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涉及湘潭市市区一共18个街道,8个卫生服务社区,完成调查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1000份,有效应答率为100%。

性别与年龄构成 男性471人,占47.1%,女性529人,占52.9%;本研究以 0-

19、20-

29、30-

39、40-

49、50-

59、60以上,分别是7.8%、27.5%、33.3%、13.9%、15.4%、3.0%。被调查者学历与职业分布 调查对象中:小学 79人,占7.9%;初中230人,占23.0%;高中 365人,占36.5%;大专本科254人,占25.4%,硕士以上72,7.2%;

职业分布 公务员企事业单位62人,占6.2%; 专业技术人员131人,占13.1%;办事人员82人,占8.2%;离退休人员27人,占2.7%,学生37人,占3.7%,商业服务人员280人,占28.0%; 农民工人员165人,占16.5%;其他216人,占21.6%。其中从事医疗人员23人,占2.3%。

未婚231人,占23.1%,已婚或同居570人,占57.0%,离婚或分居133人,占13.3%,丧偶66人,占6.6%。月收入低于500、500-999、1000-1999、2000-4999、5000-9999、10000以上、不清楚的,3.7%、6.0%、65.8%、20.8%、1.4%、0.7%、1.6%

健康知识问题共涉及12个方面,共调查总项次为12000项,正确项次9822项,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81.85%。其中食品安全使用的知晓率最高,达96.9%,次之为被狗咬伤后应如何处置,知晓率达91.6%。各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顺位情况见表1。表1 湘潭市社区居民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健康相关行为问题涉及10个方面,共调查总项次为10000项,正确项次7555项,健康相关行为总形成率为75.55%。其中最高的是一人一把牙刷,达97.3%;其次是一人一条毛巾,达96.6%;而每周运动形成率最低,为30.7%。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顺位情况详见表2。表2 湘潭市社区居民相关健康行为形成情况 本文结果显示,湘潭市居民的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81.85%,健康行为总形成率为75.55%,出现这种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健康行为形成率6个百分点现象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首先,健康知识需要通过不断强化学习就能记牢,这就导致居民对健康知识有关问题认识不清或不全面,所以多选题错误率比较高,但是知道了不一定会去做,这个是行为之所以低于知晓率的原因之一。被调查者健康意识与行为的脱离现象,即知道怎么做,但却不能自觉的去做,导致了“知”高于“行”的情况出现;其次,健康行为方面本文只是调查了市民的基本健康行为,而基本健康行为与健康知识点也是很基础的问题。基本健康行为的形成一般是从小通过父母、老师等的教育逐渐形成的。在本次样本抽取及调查表设计等方面有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所调查的健康知识只能反映居民部分特定的健康知识。当然2010年的调查知晓率相对比2009年略高于行为形成率,这说明健康行为的形成还是需要一些过程。

乙肝、狂犬病知识等知晓情况较好,可能与国家对这些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关。而一些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息息相关的健康知识如日常饮食偏咸、测血压间隔时间等却相对匮乏。这提示我们,社区居民有关控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病方面的知识明显不足,他们不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这些慢性病,而慢性病现在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新增题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是近2年开展,知晓率最低,只有53.3%。综上所述,建议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下一步的重点应放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知识上。

健康行为也年基本保持一致。洗手行为、一人一条毛巾、一人一把牙刷的行为形成率均大于90%,这说明大多居民已经养成基本的健康生活习惯。此外,做饭刀、菜板生熟不分开,大多数人不定期更换牙刷的情况依然存在,城市人生活紧张基本很少有时间去锻炼。因此,仅仅依靠几次宣传教育、讲座并不能从根本上促使居民健康行为的改变。健康教育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变人们不健康的生活行为,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仍将是健康教育的重点。

总之,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对人群接受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形成过程的影响,更加全面、准确、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篇2:2024年度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现况调查

了解金牛区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服务和对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金牛区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金牛区社区居民“健康理念及基本知识”平均答题正确率为40.9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平均答题正确率为35.63%,“健康技能”平均答题正确率为39.54%。结论 金牛区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较低,应加大健康促进力度。

健康知识的提高是全民素质提高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提高健康素质又有赖于提高健康素养[1]。美国2010年健康国民的目标对健康素养的定义是,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

[2-4]。良好的健康素养有利于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既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5]。为了解金牛区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的整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2010年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所辖五块石、营门口、黄忠社区的1012人进行了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的数据。

1.2对象采用PPS抽样方法,确定每一级的抽样单位PSU,分别是街道办、居委会、居民户和居民个人。街道办编号后,按照抽样间距计算,选择五块石、营门口、黄忠3个街道办,每个街道办的居委会同样编号,按照抽样间距计算选择居委会,同理确定居委会中的居民户,对所选居民户的共计1 012名15~69岁的城乡常驻人口进行问卷调查。

1.3方法采取入户询问调查方式,由楼组长陪同 2名调查员组成“三人调查小组”挨家入户调查。对调查对象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统一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健康技能4部分。

1.4统计分析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1一般情况该次五块石调查328人,营门口调查336人,黄忠调查348人,共计调查人口1012人。发放问卷1012份,回收问卷1012份,问卷回收率100%。男女比例为1:1.044。所有调查对象均已婚,无少数民族。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及社会学特征见表

1、表2。

2.2居民健康理念及基本知识情况调查社区居民在“健康理念及基本知识”答题部分,平均答题正确率为40.97%。全区健康概念、癌症早期发现和四害传播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56.23%、51.78%和50.40%;流感的预防、艾滋病传播途径以及安全套降低艾滋病感染的知晓率为49.60%、36.96%和32.91%;有28.46%、25.00%和22.53%的居民知道职业病防治法、肺结核常识和肺结核首次治疗免费,见表

3、表

4、表5。

2.3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调查情况调查社区居民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答题部分,平均答题正确率为35.63%。不吃超过保质期食物、掌握正确刷牙习惯、知晓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掌握婴幼儿喂养常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6.40%、62.55%、57.02%和35.28%;有30.33%、21.84%、23.62%、25.10%、23.81%和23.62%的居民知道坚持每年体检、成年男性每天饮酒量应不超过50g、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孕妇产检次数、饮水污染和介水传染病以及狂犬病正确预防,见表

6、表

7、表8。

2.4居民健康技能调查情况2010年调查人口1012人,调查项目主要分布于紧急救助、危险标示和基础医疗技能。调查显示,调查社区居民在“健康技能”答题部分,平均答题正确率为39.54%。全区“120”紧急救助知晓率为67.29%,体温正确测量知晓率为61.76%,有43.77%、35.18%、35.17%、27.37%、20.06%和19.96%的居民认识易燃物、易爆物、剧毒物、高压危险、生物安全和放射危害标示。分项目知晓人数详细情况见表

9、表

10、表11。

3.讨论

3.1结果分析

3.1.1居民健康理念及基本知识调查情况全区社区居民平均答题正确率为40.97%,同比上海市闵行区居民答题正确率63.4%[6]偏低,原因在于金牛区启动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时间较晚,社区健康教育人员配置比例低甚至未配备健康教育人员。全区健康相关概念、癌症的早期发现和四害传播疾病正确知晓人数分别为569人(56.23%),524人(51.78%)和510人(50.40%),在该类调查题目中掌握程度居前三位;统计分析显示,健康相关概念和癌症早期发现按收入、职业分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卡方检验值见上表2)。职业病防治法、肺结核常识、肺结核免费享受治疗分别有288人(28.46%)、253人(25.00%)和228人(22.53%)知晓,按年龄、收入、文化、职业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卡方检验值见上表2),原因在于题目过于专业化,非专业人员不易掌握。

3.1.2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调查情况全区社区居民平均答题正确率为35.63%,同比上海市闵行区居民答题正确率65.6%[6] 偏低,原因在于缺乏相关专项日常健康教育,应加大教育力度。全区不进食超过保质期食品、掌握正确刷牙习惯和知晓不饮酒、吸烟等健康生活方式这三个调查项目分别有672人(66.40%)、633人(62.55%)和577人(57.02%)掌握,排名前三;统计分析显示,掌握正确刷牙习惯按年龄、收入、文化、职业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原因在于其健康教育和促进均已普及;知晓不饮酒、吸烟等健康生活方式按年龄、收入、文化、职业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卡方检验值见上表3)。对于知晓孕妇产检次数和婴幼儿喂养常识,居民掌握程度较低,分别有254人(25.10%)和357人(35.28%)知晓,统计分析显示,两者按年龄、收入、文化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卡方检验值见上表3),原因在于生活实践和经验。只有30.24%的居民能坚持做到每年体检,较上海市闵行区92.0%[6]严重偏低,原因受经济、职业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应重视体检。同类题目中,掌握程度最低的三个项目分别是日饮酒量、抗生素使用常识和狂犬病预防,知晓率分别是21.84%、23.62%、23.62%(统计分析见上表3),应加强健康教育。

3.1.3居民健康技能调查情况全区社区居民平均答题正确率为39.54%,同比上海市闵行区居民答题正确率69.1%[6] 偏低。全区知晓紧急医疗救助拨打120电话、会正确测量体温和认识易燃物标示的人数分别为681人(67.29%)、625人(61.76%)和443人(43.77%),排名前三;统计分析显示,按年龄、文化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卡方检验值见上表4)。拨打120紧急求助、会正确测量体温和认识易燃物标示是目前社会热点关注问题,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普及途径相对完善,故社区居民掌握程度良好(按收入、职业分布差异见上表4)。社区居民掌握相对薄弱的是认识放射危害标示、认识生物安全标示和认识剧毒物质标示,仅有202人(19.96%)、203人(20.06%)和355人(35.08%)掌握,原因在于未进行系统专业化的健康教育,对于过度专业化的题目社区居民无法掌握,应加强专项健康教育。

3.2建议

3.2.1 重视健康促进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外界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健康状态的长期作用[6],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对居民进行更多的健康教育,成为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首要问题[7]。只有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多部门的合作和支持,从卫生、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提高对健康促进的重视程度,才能最终达到提高国民健康素养的目标。

3.2.2 改进人群健康教育材料无论是医疗场所,还是公共卫生领域,许多普及性的健康相关信息都是以书面的形式传递给病人和大众[3],但是书面印刷材料的有效性往往不及录像带等音频、视频材料,音频、视频资料更容易被理解接收。可以应用新的传播设计技术,使健康教育材料更加直观、生动。以符合不同地方、不同人群的接受,以促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8]。健康教育应当是集视听教育于一体的复合式宣传教育。

篇3:2024年度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现况调查

关键词:健康生活方式,居民,现况调查

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部正式提出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发起了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运动,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自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质[1]。随后,全国各地陆续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兰州市城关区也于2009年在兰州市体育公园启动了全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行动。围绕本次启动仪式,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并在启动仪式进行过程中对现场群众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兰州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情况,旨在为今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围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启动仪式,对启动仪式现场的观摩群众及媒体记者开展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33份,其中现场观摩群众325份,媒体记者8份。

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目前兰州市居民在合理膳食、规律锻炼、不良嗜好及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及其启动仪式相关信息的认知情况。

1.3 质量控制

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在现场采用一对一询问的形式进行匿名调查。经复审合格的调查表,由专人编码录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启动仪式现场观摩群众调查结果

2.1.1 一般情况:

现场调查观摩群众325人,男138人(42.46%)、女187人(57.54%);文化程度分布:小学及以下20人(6.15%)、初中125人(38.46%)、高中(含中专、技校)150人(46.15%)、大专及本科30人(9.24%);平均年龄为46.65岁。媒体记者8人。

2.1.2 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

人们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平衡膳食(65.24%)、规律的锻炼(48.78%)、心理平衡(41.46%)、不饮或少量饮酒(32.32%)和不吸烟(31.71%);认为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主要有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心脏病、超重与肥胖所占比例也较高。对“千步活动量”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率低,只有25.34%的人认为千步活动量是尺子,84.16%的人认为“日行一万步”的意思是累计各种活动达万步,有82.81%的被调查者认为平衡膳食的意思是膳食结构平衡。分别有83.71%和90.95%的人认为经常性身体活动和平衡膳食能预防慢性病的发生;89.59%的人认为达到足够身体活动的方式主要是运动。有67.30%的人会关注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知识,而平常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以报刊杂志(64.42%)、广播(47.12%)为主;最想了解的健康知识主要为饮食与营养(50.96%)、妇女保健(50.96%)、老年保健(45.19%)。

在一贯的生活方式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喜欢甜食(32.32%)、喜欢油炸食品(31.67%)、饮食不规律(31.40%)、精神压力大(30.18%)、吸烟(22.26%)、经常熬夜(21.65%)及饮酒(19.21%);目前有57.14%的人能做到平衡膳食,有50.23%的人认为做到平衡膳食是出于健康的原因,43.12%的人则是在知道健康行动之后表示会争取做到平衡膳食,做到平衡膳食的主要困难是美食的诱惑和缺乏指导,有60.18%的人认为今后可能会做到平衡膳食;同时,当前有61.61%的人能做到日行一万步,而对于做到日行一万步有46.15%的人认为是出于健康的原因,其中44.95%的人是在知道健康行动之后表示会争取做到日行一万步。做到日行万步的困难主要是没有时间和缺乏指导两大方面,有72.85%的人表示日后可能会做到日行万步;在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方面,有54.57%的人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40.55%的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一般。

2.2 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及其启动仪式的知晓情况

2.2.1现场观摩群众及媒体记者对于启动仪式相关信息的知晓情况:

现场观摩群众中有52.88%的人通过电视获得本次启动仪式的信息;且有51.92%的人是自愿参加本次启动仪式的;参加活动的主要目的为加强健康意识和了解健康知识。在现场观摩群众中,对启动仪式展出内容最感兴趣的为专家咨询、健步走活动和展板;对于本次启动仪式组织工作的评价,现场观摩群众认为主题设计徽标(Logo)、主色调、主题歌、口号、参与性体验、举办地点和展览内容等各方面都比较好,而媒体方面认为Logo、主题歌和参与性体验效果不是很理想,其他几方面较好。

同时从调查结果中得知,现场观摩群众中有92.31%的人认为此次活动提供的信息满足或部分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分别有81.73%和58.65%的人表示会把启动仪式上了解的知识传递给家人及朋友,对于此类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的行动有89.42%的人表示欢迎。在现场调查的8家媒体中,选择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主题是“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的记者有8人,占100.00%;有7人知道“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Logo。

此外,对本次活动的宣传情况方面,8家媒体都表示会在所工作的媒体宣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相关内容,其中有5家媒体表示会定期报道“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相关内容。

2.2.2 对全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相关信息的知晓情况:

有82.35%的被调查者听说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其中有56.56%的人是通过启动仪式现场得知,另外主要是通过媒体的相关报道得知;对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主办方,仅有19.46%的人认为是甘肃省卫生厅和甘肃省爱卫办;70.14%的人认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主题是,“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有69.23%的调查者知道本次活动的Logo,大多数人表示会将了解到的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传递给家人、朋友等身边的人群。

3 讨论与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人们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平衡膳食、规律的锻炼、心理平衡、不饮或少量饮酒和不吸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超重与肥胖。这与我国卫生部倡导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2]相吻合,说明兰州市城区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还是比较好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近70.00%的人会关注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知识,且平常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以报刊、杂志和广播为主;大多数人认为经常性身体活动、平衡膳食及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预防慢性病的发生。说明关于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疾病,特别是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这一健康观念,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在居民的一贯生活方式中,饮食不规律、喜欢油炸食品、喜欢甜食、经常熬夜、饮酒、吸烟和精神压力大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较为普遍,坚持定期锻炼等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人还比较少。显然,人们虽然已经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很多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的人还不多。尽管我国卫生部目前提出的《健康66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读本》[2]是专门针对塑造中国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而设计,然而要使之成为实践却非易事。只有从认识到相信,实现了这一观念的转变才能自觉地将其化为行动[3]。

本次调查还发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兰州市城区居民中知晓率较高,对诸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主办方、主题及本次活动的Logo有了一定的认识。反映出启动仪式活动和媒体宣传报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大多数人表示会将了解到的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传递给家人、朋友、同事、邻居及社区内居民,这将进一步扩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社会影响力,对普及健康生活行为和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活动也为今后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 建议

我们认为,本次调查结果不能完全代表兰州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现状,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兰州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情况,可以为今后全民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为了更好地促进全民健康,我们建议:⑴政府应继续加大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的宣传引导工作。让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广大居民中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使有关的健康知识能够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提高全民对健康生活方式与疾病发生的认知水准。⑵应进一步加大健康投入和关注力度。针对目前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帮助广大居民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进而提高全省乃至全民族的身体素质,这是一项经济而明智的决策。

参考文献

[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社.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京启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5):419.

[2]陈竺.健康66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

篇4:2024年度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现况调查

关键词 城乡居民;饮食;营养知识;健康态度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本次调查选取雅安市三个乡镇及主城区居民为对象。

1.2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其中有效问卷493份,其中男性233份,女性260份,采用不记名的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参照国内有关研究文献并结合当地饮食特点自行编制。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营养知识、饮食行为、膳食态度四个部分。为避免信息偏倚,本调查由当地村民自行填写,当场回收问卷,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码。

2.调查分析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600位城乡居民,有效问卷493份,男性47.26%,女性52.74%,年龄段:18~34岁30.83%,35~44岁18.46%,45~60岁25.96%,60岁以上24.75%;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0.83%,初中33.87%,高中、中专、职高类22.72%,大专、本科及以上12.58%;城乡比例:乡镇60.65%,城区39.35%。

2.2 营养知识

知晓牛奶补钙的人占总数的83.77%,知晓贫血要多食猪肝和动物血的人占60.65%,知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仅占21.10%,知晓吃油炸食品会增加心血管患病率和糖尿病的占63.69%,知晓高血压与摄入食盐有关的占68.15%,知晓人体所需几种维生素的仅占35.70%。可以看出,多数人对于日常保健食物有较高的知晓率,而对于《中国膳食指南》及维生素这样的科学术语知晓率极低。

2.3 饮食行为

表1

吃素长寿爱吃油炸食品口渴才喝水饮食是否规律每天坚持吃早餐选择食品看价格

是50.10%24.54%51.12%72.21%79.72%44.83%

否49.9%75.25%48.88%27.99%20.28%55.17%

由表1可以看出,50.10%居民认为吃素长寿,缺乏科学认识。饮食规律的居民占72.21%,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居民占79.72%,日常饮食习惯较为健康。51.12%的居民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存在不良饮水习惯,44.83%的居民会在意食品价格。

2.4 膳食态度

在调查对象中,81.34%的居民愿意学习更多的营养基础知识,95.74%的居民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有益处,92.25%的居民愿意对自身不良饮食行为进行改进,70.39%的居民希望村委或社区居委会开展营养知识讲座,6.49%的居民不希望,23.12%的居民持无所谓的态度。可以看出,居民整体膳食态度较为乐观,80%以上居民愿意为自身健康学习和改进饮食营养行为,仅少部分居民对自身营养健康问题不够重视。

3.对雅安市城乡居民的饮食营养的建议

3.1 营养知识的普及势在必行

营养教育是公共营养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它利用营养科学、卫生医疗、社会学及行为学等知识,来提高人们对食物和营养的认识,改变其膳食行为,以达到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健康的目的 。结合对雅安市城乡居民营养知识了解度的调查及当地群众膳食态度的调查显示,当地居民对《中国膳食指南》这样的专业书籍了解度甚少,对营养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度不够。而当地群众80%以上均希望学习更多营养知识并改正自身不良饮食习惯。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大力宣传饮食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定期组织群众学习,培养健康相关意识。

3.2 注重饮水

水就像是一部机器的润滑剂,能滋润皮肤;湿润眼睛、咽部及消化道;润滑关节以减轻各个关节的摩擦,使人活动起来轻松自如 。据科学显示,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2000ml的水才能维持健康的生命活动。而当人们感到口渴时,肌肤早已处于饥渴状态。据本次对雅安当地城乡居民的调查显示,近50%的群众仍然是等到口渴才喝水,对饮水方面不够重视,应加大宣传普及力度,促进群众早日养成健康的饮水习惯。

参考文献

[1] 沈志平 韩弛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M ].1991:125

[2]佚名.注重饮水好处多[ J ].健康必读. 2014(12):45

篇5:2024年度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现况调查

为及时了解掌握本辖区居民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状况,我们于采用统一问卷对本辖区30名年龄18—60岁居民进行了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抽查测试,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结果

本次共抽查本辖区居民30人,其中男性15名,女性15名。年龄跨度从18—60岁。本次抽查健康知识部分共有300题,回答正确的有273题,健康知晓率为90.33%,同比去年增长率上升0.67%;健康行为部分共有210题,回答正确的有188题,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9.5%,同比去年增长率上升1.07%。

二、分析及建议

1、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健康行为形成率都说明本辖区近一年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是明显的,显著的。为此,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发扬成绩、继续做好居民健康教育工作,为全市巩卫增加力量。

2、在健康知识方面,本次抽查共涉及到十个知识点。抽查中我们发现居民对营养素、酗酒的危害、不良习惯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在去年的抽查中居民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方 面的知识是比较欠缺的,通过我们一年的宣传教育,今年在这方面的知识抽查中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食用碘盐的好处、蚊子可传播的疾病方面居民还是比较欠缺。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在下一阶段的健康教育中侧重点要有所转移,在宣传教育活动中要重点围绕这些薄弱环节来进行。

篇6:2024年度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现况调查

福建省居民基本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问卷

尊敬的社区居民朋友:

您好!为更好地为大家提供健康服务,我们需要了解您对健康知识.信息.服务的获

取能力和对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为此,我们特邀请您参与调查,请您提供自己真实的意见和实际生活情况。本调查不记名,请您放心!您真实的意见对改善社区居民健康会有很大的帮助。非常感谢您的合作和支持!

________县(市.区)__________街道/乡镇_____________居委会/村

首先,我们想了解一下您的个人情况。(请在选项上打“√”)

A1.性别: ① 男② 女

A2.您今年______周岁

A3.您的民族:① 汉族② 畲族③ 回族④ 满族⑤ 壮族⑥ 其他A4.您的文化程度:

①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② 小学③ 初中

④ 高中/职高/中专⑤ 大专/本科⑥ 硕士及以上

A5.您现在的职业:

① 公务员② 教师③ 医护人员④ 其他事业单位人员

⑤ 学生⑥ 农民⑦ 工人⑧ 其他企业人员⑨其他__________ A6.您的婚姻状况: ① 未婚② 已婚③ 丧偶④ 离异⑤ 其他A7.您觉得自己的经济状况如何?

① 非常不好② 不好③ 一般④ 比较好⑤ 非常好

A8.在过去一年里,您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

① 非常好② 比较好③ 一般④ 比较差⑤ 非常差

A9.您目前的医保是:

① 公费医疗② 城镇职工医保③ 城镇居民医保④ 新农合⑤没参加

A10.最近您的血糖情况?① 偏高② 正常③ 偏低④ 不知道A11.最近您的血压情况?① 偏高② 正常③ 偏低④ 不知道A12.最近您的体重情况?① 肥胖② 偏重③ 正常④ 偏瘦A13.通常情况下,当您感觉身体不适时,您首先会去哪里看病?

① 县/区或更大的医院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③ 村卫生所/私人诊所④ 去药店自己买药⑤ 哪也不去

接着,我们想问您几个与健康有关的问题。

B1.健康就是身体强壮,没有查出身体上的疾病,这种说法您认为对吗?

① 对② 错③ 不知道

B2.打针比吃药好得快,生病了就应该尽量打针,这种说法您认为对吗?

① 对② 错③ 不知道

B3.心理问题不算病,没必要去看医生,这种说法您认为对吗?

① 对② 错③ 不知道

B4.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治病,这种说法您认为对吗?

① 对② 错③ 不知道

B5.适量献血对健康无害,这种说法您认为对吗?

① 对② 错③ 不知道

B6.劳动者有权利知道所从事工种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及待遇,这种说法您认为对吗?① 对② 错③ 不知道

B7.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职业危害防护培训,这种说法您认为对吗?

① 对② 错③ 不知道

B8.配方奶(奶粉)比母乳营养更丰富、更全面,这种说法您认为对吗?

① 对② 错③ 不知道

B9.正常成人血压值(高压/低压)应该低于:

① 140/90毫米汞柱② 120/80毫米汞柱③ 150/100毫米汞柱④ 不知道

B10.您认为成年人腋下正常体温是多少?

① 35~36℃② 36~37℃③ 37~38℃④ 不知道

B11.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咯血、低热、乏力、盗汗等症状时,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① 先扛着,感觉严重时再看病② 自己买些感冒药吃

③ 立即去医院看病④ 不知道

B12.您认为预防乙肝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是?

① 加强锻炼② 接种疫苗③ 加强营养④ 不知道

B13.下列关于癌症的看法,您觉得哪一个是正确的?

① 得了癌症就等于被判死刑② 只有年纪大的人才会得癌症

③ 大部分癌症是可以预防的④ 不知道

B14.抢救触电者时,应该:

① 立即搀扶、拉扯触电者② 用金属棍将触电者和电源分开

③ 用干木棍将触电者和电源分开④ 不知道

B15.以下关于抗生素的几种说法,您认为正确的是:

① 感冒必须马上吃抗生素② 抗生素既能杀灭细菌又能杀灭病毒

③ 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④ 不知道

B16.关于戒烟,您认为正确的是:

① 吸烟量小,戒不戒烟关系不大② 只要戒烟,就对健康有好处

③ 老年人没必要戒烟④ 不知道

B17.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染给他人?

① 与病人或感染者一起吃饭② 可以通过性行为、输血、母婴传播

③ 蚊子叮咬④ 不知道

B18.您认为下列食物每天的摄入量由多到少的排序,哪个更合理:

① 谷类>蔬菜水果>肉蛋奶类>油脂② 蔬菜水果>谷类>肉蛋奶类>油脂③ 肉蛋奶类>蔬菜水果>谷类>油脂④ 不知道

B19.一般成年人每天吃盐应该少于多少克?

① 2克② 6克③ 9克④ 不知道

下面我们想问您一些关于您日常行为习惯的问题。

C1.您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① 每年至少一次② 几年一次③ 身体不舒服时才体检④ 从来没有体检过 C2. 您一般什么时候刷牙?

① 早晨刷② 晚上刷③ 早晚都刷④ 早中晚都刷⑤ 很少刷

C3.您吸烟吗?

① 每天吸② 偶尔吸③ 以前吸烟,现在戒了(戒烟未满6个月)

④ 以前吸烟,现在戒了(戒烟超过6个月)⑤ 从不吸烟

C4.您运动30分钟及以上的情况是:

①每周3次或以上②每周1-2次③每月1-3次

④每年1-5次⑤从来没有

C5.您平时喝酒情况如何?

① 每天都喝②平均2-3天喝一次③平均每周喝1次

④ 偶尔喝一点⑤ 从不喝酒

C6.您跟家人或亲友共用过毛巾吗? ① 从来没有② 偶尔③ 经常 ④ 一直都是C7.您在饭前洗手的情况: ① 几乎每次② 经常③ 偶尔④ 从不

C8.您在便后洗手的情况: ① 几乎每次② 经常③ 偶尔④ 从不

C9.您三餐是否按时进餐? ① 几乎每天② 经常③ 偶尔④ 从不

C10.您平时进食何种口味居多?① 偏咸② 偏甜③ 偏油④ 清淡

下面我们想问您一些关于健康信息需求方面的问题。

D1.当您想了解并获取一些健康知识时,您都能得到吗?

① 总是能② 一般能③ 偶尔能④ 不能

D2.当您接触到相关健康知识时,会对健康知识是否正确进行判断吗?

① 总是会② 一般会③ 偶尔会④不会

D3.报纸或电视上宣传说有一种药可以治愈糖尿病,您相信吗?

① 相信② 有点相信③ 完全不相信

D4.您通常是从下列哪些途径获得健康知识?(可多选,请把选项写在横线上)D5.您觉得以下来源的健康知识哪些比较可信?(最多选择3种,请把选项写在横线上D6.您最希望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获得健康知识?(最多选择3种,请把选项写在横线上)① 电视/广播② 报纸/书刊/杂志③ 健康咨询热线

④ 通过医生/从事健康方面职业的朋友咨询⑤ 亲戚/朋友间交谈

⑥ 短信/电子邮件⑦ 健康宣传海报/宣传手册/折页等⑧ 网上查询

⑨ 参加健康讲座/活动⑩ 其他

D7.您平时查找或学习健康知识的情况是:

① 基本没有② 有需要时③ 偶尔有空看看④ 经常关注

D8.您觉得目前所获得的健康知识能满足您的需求吗?

①能(结束问卷)②不能(继续回答第D9题)

D9

① 内容不丰富② 内容不够专业③ 内容太专业不好理解

篇7:2024年度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现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社区年龄在15周岁以上,在深圳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人员总计534人。包括深圳户籍人口、暂住人口(户籍不在深圳但办有暂住证的人口)和流动人口(户籍不在深圳并未办理暂住证的人口)。

1.2 方法

医院社康中心和社区工作站组织调查员,经市卫生局统一培训后上岗,采取随机入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以及健康需求。填写前向调查对象解释调查目的、填表说明,调查人员当场初步审核完整性逻辑性,深圳市区两级调查组对问卷进行质量控制。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02软件录入,通过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的调查人数为534人,其中男性209人,占39.1%,女性325人,占60.9%。年龄15~96岁,平均值为43.26±18.72岁,其中小于30岁153人,占28.6%,30~50岁207人,占38.8%,50岁以上174人,占32.6%。有深圳户籍人群387人,占72.5%,非深圳户籍人群147人,占27.5%。已婚者414人,占77.5%,未婚81人,占15.2%,丧偶或离异39人,占7.3%;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36人,占6.7%,初中、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452人,占84.7%,小学及以下的46人,占8.6%。

2.2 社区居民的营养状况

在调查人群中营养不良占6.8%,超重人群占22.7%,肥胖人群占2.8%。女性人群中营养不良者占4.5%,体重超重者占29.2%,肥胖者占3.4%。男性人群中营养不良者占8.3%,体重超重者占18.4%,肥胖者占2.2%(χ2=10.63,P<0.005),说明女性营养不良低于男性,而且体重高于正常者比男性有显著性差异。非深圳户籍的人群中营养不良者占65.3%,体重超重占26.2%,肥胖者占2.5%;深圳户籍人群中营养不良者占8.3%,体重超重者占15.9%,肥胖者占3.4%,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χ2=233,P<0.005),说明深圳户籍居民营养状况明显好于非深圳户籍。

2.3 健康素养情况

2.3.1 基本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在本次调查人群中,关于11条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0.9%,其中深圳户籍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7.2%,高于非深圳户籍的健康知识知晓率63.3%,两者有极其显著性差异(χ2=38.5,P<0.005);高年龄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要略高于低年龄组,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χ2=23.6,P<0.005)。调查人群中营养知识、伤害处理、健康“四大基石”知晓率偏低。其中非深圳户籍人群的营养知识、伤害处理、健康标准知晓率相对较低,见表1。

2.3.2 健康基本行为在不同人群的分布情况。

调查人群关于11条健康基本行为的总体形成率为74.9%。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女性为76.4%,高于男性;深圳户籍人群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为80.6%,高于非深圳户籍人群;高、中、低年龄组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分别为82%、70.7%和72.4%。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总体为女性好于男性、深圳户籍人群好于非深圳户籍人群、年龄大的人群好于年龄小的人群,只除外刷牙习惯。因此在开展行为干预时要关注男性、年轻人和非深圳户籍人群。

调查人群中锻炼习惯、睡眠保障的形成率比较低,分别为49.5%和50.7%,懂得理解脱的为68.1%。因此要注意提高居民锻炼的积极性,保证睡眠。男性中不喝酒率为73.2%,低于全市不喝酒率89.2%,需要提倡限酒。男性不吸烟率为67.0%,远低于全市的77.1%,需要进一步开展控制吸烟的干预工作。非深圳户籍人群不喝酒率较深圳户籍人群为高,且锻炼习惯的形成率较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年轻人锻炼习惯、心理解脱、参加社区健康活动的形成率比较低,需要对该类人群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行为改变的意识,见表2。

2.3.3 基本健康技能。

调查人群关于5项基本健康技能的总掌握正确率为68.5%,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在使用体温计方面,男性中基本健康技能掌握正确率高于女性,非深圳户籍高于深圳户籍人群。30岁以上人群高于30岁以下的人群,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调查人群中只有60.8%认识OTC标志,82.6%的人群会正确使用血压计。年轻人会使用体温计的较少为30.1%,会使用血压计的为86.3%,见表3。需要对社区居民开展该类健康技能的培训。

2.4 健康需求

在调查人群中,对于获取健康知识方面,居民主要比较关注的是有关慢性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以及伤害急救,分别排在获取有关健康知识的前三位,占调查人群的70.4%、68.7%和59.7%,深圳户籍人群需求高于非深圳户籍人群、年龄大的人群需求高于年龄小的人群,但是年龄小的人群在心理保健、妇幼保健、环保、交通消防、优生优育方面知识需求较高于年龄高者,见表4。

3 讨论

美国2010年健康国民的目标对健康素养的定义是,个体获得、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以做出适当健康决策的能力[1,2]。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中指出,观念(知识)和技能都是健康素养基本的内涵。其中知识包括最重要、最持久的关于获得良好健康的思想、论点和观念;技能包括交流沟通、解释、询问时采用的各种方式[3]。本次健康素养调查包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对健康的社会影响理解、对基本健康知识的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涉及的内容包括与疾病(传染病、慢性病和伤害等)有关的知识、健康相关行为(营养、运动、吸烟、饮酒和用药)、心理健康知识、急救自救知识和可利用的卫生服务等。

从调查结果看,居民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0.9%,高于杭州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56.8%。掌握较差的是:营养相关知识、伤害处理、健康的“四大基石”;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密切相关。(1)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好;(2)女性对健康行为的掌握程度要好于男性;(3)深圳户籍人群健康行为掌握要好于非深圳户籍的人群;(4)年轻人健康行为形成和健康技能的掌握情况低于大年龄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考虑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对目标人群接受健康知识的影响

健康基本行为的总体形成率为74.9%,锻炼较少、睡眠不能保障、心理不能解脱等健康行为的形成率比较低;四项基本健康技能掌握率为68.5%,自我报告会正确使用体温计的较少,掌握OTC标识技能的较少。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最关注的是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以及伤害急救知识。当今慢性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人们对慢性病的认识程度愈来愈深,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和健康技能的调查结果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密切相关。

分析调查结果,深圳户籍人群经济水平较高,注重生活质量,对健康要求高且引起重视;女性、年龄大的人群生活节奏较轻松,工作、生活紧张程度和工作压力较少,故各项调查指标较高。因此我们开展健康教育重点需要考虑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干预手段要有针对性,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鼓励年轻人参与干预活动,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健康教育知识应偏重于营养知识、伤害处理、健康的“四大基石”;行为干预应偏重于动员社区成员参加锻炼、保障睡眠以及开展控制吸烟工作。

此次调查结果达到了《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纲要(2005—2010年)》要求的至2010年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标准。针对居民的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和健康需求等开展能被居民接受和理解的健康教育活动,将男性、年轻人和文化程度低的居民作为重点人群,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和新的传染性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为重点内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和医生的人际传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基本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预防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最终达到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目的。

摘要:目的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健康素养状况等现况调查,为制订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市统一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需求、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居民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0.9%,健康基本行为的总体形成率为74.9%,基本健康技能的总掌握正确率为68.6%。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好;②女性对健康行为的掌握程度要好于男性;③深圳户籍人群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掌握要好于非深圳户籍的人群;④年轻人健康行为形成和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情况低于大年龄组。营养知识、伤害处理、健康“四大基石”知晓率偏低。参加锻炼习惯、睡眠保障的形成率比较低。居民较关注有关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以及伤害急救的健康知识需求。结论针对居民的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和健康需求等开展能被居民接受和理解的健康教育活动。

关键词:健康需求,健康素养,现况,社区

参考文献

[1]Lenox D.Whatishealth literacy[EB/OL].http://www.chcs.org,2005-03-01.

[2]郭欣.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59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居民健康教育调查问卷 下一篇:居民健康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