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病变2300例的临床分析

关键词: 乳腺癌 宫颈癌 普查 发病率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仍位居首位。调查显示, 随着我国普查普治工作的开展, 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但年轻女性的宫颈癌发病率却呈现上升趋势, 故早期诊断宫颈病变, 对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防意义[1]。该研究以2010年3月—2013年4月该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的液基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液基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长春八一医院门诊收治的2 300例宫颈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20~70岁, 平均38.5岁。入选患者符合的标准为:无宫颈手术史、子宫切除手术史、化疗史、盆腔放疗史、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病史的非妊娠期女性。将其分为A组和B组, A组患者1150例, 采用液基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B组患者1 150例, 单纯采用阴道镜检查, 所有的患者全部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利用阳性诊断结果比较两组诊断效果。

1.2 方法

A组患者行液基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时, 要先对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 检查出细胞呈阳性的患者再进行阴道镜下活检。

1.2.1 液基细胞学检查

窥器充分暴露宫颈后, 擦净阴道及宫颈表面的分泌物, 用专用宫颈刷伸入宫颈管内约1 cm, 沿同一方向旋转10圈, 收集宫颈及宫颈管脱落的细胞。然后将宫颈刷存放在专用细胞保存液标本瓶中, 经Thinprep 2 000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制备成直径约2 cm的薄层细胞涂片, 用95%乙醇溶液固定, 巴氏改良染色, 然后光学显微镜进行镜检。

1.2.2 阴道镜检查

行阴道镜检查, 检查前1 d内禁止一切妇科检查操作。患有急性炎症的病人要经过治疗后再行阴道镜检查, 以免发生感染或者干扰检查结果。检查时, 窥器完全暴露宫颈, 擦净宫颈分泌物用妇科检查专用卫生棉签, 对宫颈形态、大小、色泽、赘生物、有无糜烂、出血等进行观察, 对病灶边缘、颜色以及血管分布重点观察;分别用3%的冰醋酸溶液与复方碘涂抹宫颈。宫颈阴道部周围和转化区被浸湿时, 检查者用4~6倍放大率观察视野, 上述涂抹过程要重复操作2~3次。30~40 s后, 放大倍数增加到10倍, 按照顺时针方向检查宫颈1周, 系统观察转化区。不典型图像常规行3、6、9、12点活检送病理, 以较高级别病变的诊断为标准。

1.3 诊断标准

Reid阴道镜评分系统 (RCI) 标准:0~2分为CINI, 3~4分为CINII, 5~8分为CINIII。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 , 按轻重程度分为CINI、CINII、CINIII或原位癌;鳞状细胞癌 (SCC) ;腺癌 (AC) [2]。组织学阳性包括CINI、CINII、CINIII以及SCC、AC。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A组共检出阳性标本1 150例, 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际阳性标本978例, 诊断准确率为85.04%;B组共检出阳性标本共1 150例, 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际阳性521例, 诊断准确率为45.3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宫颈疾病在临床妇科疾病中最为常见, 宫颈疾病与宫颈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宫颈病变分为非肿瘤性病变、良性肿瘤化生性病变、癌前病变、宫颈癌以及其他恶性肿瘤。宫颈癌属于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约13.5万, 约占全球发病数量的34%, 且患者日趋年轻化[3]。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在于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 其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液基薄层细胞学与传统巴氏细胞学相比, 能明显提高涂片质量以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且Thinprep 2 000系统报告格式化, 诊断术语比较标准, 能准确反映形态学发现, 使病理与临床完美结合, 增加了标本的可信度[4]。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是目前替代传统宫颈涂片检测最前卫的方法, 其均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和特异性能, 适合应用到临床上宫颈病变的筛查。阴道镜是一种镜下直观检查的技术, 可对子宫颈表面上较微小的病变以及难以发现的非正常上皮、异形血管或异常转化区进行观察, 特别是对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子宫颈早期癌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其灵敏性、准确性极高。但单纯的常规阴道镜检查准确率较低,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如出现与癌前病变雷同的图像而造成误诊, 另外阴道镜观察领域具有局限性, 只能观察到宫颈表层发生的变化, 而对于宫颈管内的病变却往往难以观察, 会出现漏诊;利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对宫颈细胞进行检测并进行细胞学分类, 而且诊断出病变情况是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原理[5]。采用该方法获取到的标本质量比较满意, 对宫颈异常细胞的识别度极高, 因此将液基细胞学与阴道镜检查联合用于诊断宫颈病变, 能够使准确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与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研究中, A组诊断准确率为85.04%;B组准确率为45.30%, 将液基细胞学与阴道镜检查这两种方法联合用以诊断宫颈病变情况, 其阳性诊断准确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比单独使用阴道镜检查更加准确有优势, 为正确的治疗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4月长春八一医院门诊收治的2 300例宫颈病 (变) 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A组和B组, A组患者1 150例, 采用液基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B组患者1 150例, 单纯采用阴道镜检查, 所有的患者全部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根据阳性诊断结果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A组共检出阳性标本共1 150例, 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际阳性978例, 诊断准确率为85.04%;B组共检出阳性标本共1 150例, 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际阳性521例, 诊断准确率为45.3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液基细胞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病变准确率高, 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液基细胞检测,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病变

参考文献

[1] 黄思毅, 刘芳芳.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学, 2011, 3 (31) :77-78.

[2] 孙佳.液基薄层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LEEP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价值[J].山东大学, 2012, 5 (16) :54-55.

[3] 刘维琴, 马瑞亮.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1 (3) :441-442.

[4] 薛迎峰.子宫颈病变诊断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泰山医学院, 2011, 3 (2) :121-122.

[5] 冉爱冬, 冉丽萍, 班婷.液基细胞学配合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疾病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 2011, 5 (5) :123-124.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多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