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_二年级上册_第二单元_语文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
篇1:人教版_二年级上册_第二单元_语文教案及反思
识字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轻音乐磁带。课时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学校的课内外活动丰富多彩。你喜欢哪一项,说给同学们听听。今天这一课里向我们介绍了好多学校活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2、看图:学生边看边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哪一项活动是自己喜欢的?
自读
1、借助图画读本课词语,画出要求不认识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记。
3、同座互读互听,相互正音,点评。
4、同座利用生字卡片相互检查生字的读音。指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2、小组内采用喜欢的方式练读。
3、赛读:(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下面的字你会认了吗?看谁反应快。
4、读字交流。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和注意的地方:如“棋”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戏”字用熟字“鸡”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特别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不是“令”
朗读
1、读图画中能找到的词语。先找一找,再读一读。(注意“观天气”一词是学生不易明白的,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白图意)
2、开火车读图画中找不到的词语。
3、表演读。喜欢哪一个词读后做了相应的动作。
4、汇报展示:喜欢哪一行词语就读哪一行。
5、挑战读:看谁读得最好。引导学生敢于挑战任何人,包括老师。写字
1、出示“胡、戏、棋、钢”四个字,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书写难点字。如“棋”左边的木字旁捺变点,右边的“其”,中间是两横。“钢”金字旁的竖钩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4、同座展示临写的字,评议。
板书设计: 识
字
胡
戏
棋
钢
第二课时
导入
(复习读词语,引入新课)诵读
1、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感情。
2、师配乐范读,学生评说。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引导学生要边读边想 像,读出韵律来。
3、指名读,全班点评。
4、自主练读。
5、汇报读。喜欢读哪行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哪行。
6、整体诵读。练习
出示课后的“读读说说”
1、指名读课后的“读读说说”的第一行。
2、说说题目的意思。
3、小组内比一比谁说得多,说得好。
4、汇报。共同理解字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写字
1、出示“观、弹、琴、养”生字,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范字,了解字的写法。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临写。提示难点处如: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写扁一些,中间的撇、捺要舒展。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不要中间写个“王”,下面写成“介”。
4、同座互相欣赏写字成果,进行点评提出建议。拓展
1、想想我们学校课内外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小组内先说说。
2、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识
字 一株紫丁香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教学准备
1、课文范读录音带,生字卡片,图片
2、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写下来。
3、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就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
2、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知道老师窗前的紫丁香是谁送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
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究。
3、交流。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识字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
5、出示一段顺口溜检查识记效果。(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朗读 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赛读。通读全诗,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休、伸、甜、院、除、息、困”。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板书设计:
1、一株紫丁香
紫丁香是一种植物,是白色或紫色,有香味。
大多长在北方。
第二课时
导入
“开汽车”游戏。(教师手拿生字卡片随机抽出一张指给学生)师:汽车汽车开起来。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给教师出示的生字组词,造句。)
精读
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
2、学生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教师引读。(在于为学生奠定感情基调,更好体会师生间的真势感情。)
4、学生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5、配乐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品读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引导学生:“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如果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让学生充分回答)背诵
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2、观看插图出示画面自己练习背诵。
3、小组表演背诵。
4、全班汇报。练习
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1、同桌互相读一读,要读正确。
2、全班开火车读。
3、学习伙伴说这些词语会写的她都要写一写,你们会写哪些也写一写吧。写后同桌展示一下。
写字
1、出示“甜、歌、牵、困”四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学生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拓展
交流自己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板书设计:
5、一株紫丁香 我选我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选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王宁是怎样当上劳动委员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我选我》来了解。(板书课题)
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不明白的地方研究一下。识字
1、用小黑板出生字词,多种形式进行认读。
2、同桌利用生字卡片进行互相读互相正音。
3、开展“一字之师”游戏。自己选择一个字,上台领读、组词,并说说记忆的方法。
4、齐读生字词。朗读
1、学生练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2、分段朗读展示,读后点评。
3、通读全篇。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青”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是“丨”等。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6、我选我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
导入
1、通读课文,了解读书情况。
2、复习生字,选择喜欢的生字说一句话。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抽读,师生点评,加以指导。
3、小组分角色朗读。
3、表演。小组内进行后,选出代表汇报展示。品读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讨论:从“静悄悄的”“突然”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2、齐读最后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全文。(引导学生可通过多方式的朗读或看插图、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体会。)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的句子,多种形式练读。
2、提问: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说法不同,意思相同)
3、照样子说一说。李强是我的好朋友。
是我的好朋友。
是。
拓展
假如你是王宁,当选劳动委员后会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一分钟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看图: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看出了什么。教师启发谈话: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到答案。(板书)
2、游戏: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睁开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谈感受。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板书课题。
自读。
1、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再次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识字。
1、出示生字。小组内互相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怎么认识的,再学习其他不认识的字。
2、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相检测。
3、交流识字方法。选择喜欢的一个字,上台说说怎样记住它。并组词,说话。
4、多种方式读生字词。朗读。
1、分自然段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汇报读。指名读全文。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欠、元、包、钟”让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交流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4、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7、一分钟
长
能做很多事情
一分钟
短 一分钟能做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导入新课。)精读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引导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进行练读,注意体会元元的心情。再进行汇报展示。
2、全文通读,小组内互相读,并进行评价。
3、挑战读。想和谁比比,看谁读得好,就勇敢地向他(她)挑战吧!
4、全班齐读。讨论
1、元元迟到的20分钟在哪里?
2、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练习
1、出示课后“找找说说”和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读一读,弄清意思。
2、同桌比一比,互相练习组字、组词。
3、全班交流。拓展
以“我帮元元改毛病”主题,引导学生想一想今后元元应该怎么做?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叹、哈、迟、闹”,认读字音。
2、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交流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师重点示范,指出关键笔画,如“闹”字的“门”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4、学生练习,对照欣赏与检查。
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天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3、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2、体会邓爷爷的话语,感悟自己肩上的责任。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
2、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了解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观察引入。
出示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中的相片,小朋友们,你还记得这张相片吗?上面的爷爷是谁?还记得,他说过的话吗?(学生自由答)今天,我们又将见到邓小平爷爷,他仍旧是那么亲切,今天他要去参观一位小朋友的计算机表演,那位小朋友兴奋极了,这真是他难忘的一天。板书:《难忘的一天》
2、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文,板书:难忘的一天。齐读课题,你们读了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提问)学习了课文这些问题都会弄明白。
感知
1、通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读文,大体了解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识字
1、出示生字,小组内认读。
2、请小老师领读。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组词,造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不加字、错字、漏字。
2、请六个同学各读一个自然段,其它同学听听,看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3、多种方式练读全文。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及、身、仔、细、次”,学生认读。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结构,分析写字应注意的地方并交流。
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及”的笔顺,“身”字的第六笔右边不出头,最后一笔右边要出头等。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点评。
板书设计:
8、难忘的一天 十-------计
目---冒
平----怦 屋----握
田-----奋 山----灿 兰---烂
第二课时
复习
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造句。精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语气变化。
2、学生选读。喜欢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要表现出“我”当时的心情。练读后汇报。
3、合作朗读。喜欢相同部分的同学为一组,共同有感情地朗读全篇。
4、积累展示。将喜欢的句子背一背,再进行交流。讨论
1、为什么“我”开始的时候比较紧张,后来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了?
2、交流一下“我”为什么记不了这一天?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引导学生多方式练读。
2、出示学习伙伴说的话,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进行造句练习。拓展
1、出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是邓小平爷爷说过话,象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话还有很多,把你收集到的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2、利用班会时间把你了解的有关邓小平爷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树立大语文观,强化课外延伸,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外、计、怦、礼、加”,学生认读。
2、教师示范书写,指导重点。如“礼”左边是示字旁,不要写成衣字旁。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
4、同桌互相欣赏,评价。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2、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3、初步掌握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4、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别人的讲话内容。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与人交流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学准备 字典、彩笔。课时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这次活动安排了八对汉字,前一个为熟字,后一个为新字,前一个字是后一个字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形声字中表音的部分。这是一种较好的识字方法。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识字的乐趣,激发识字的兴趣,并学会应用。“我会认”用来进行巩固生字,并适当进行拓展;“我会读”进一步发现和巩固这种汉字的构字特点。
我会认。
1、出示课文插图(两组汉字错落排列)引导学生读一读,看看哪两个字可成为好朋友。
2、找找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吗?
4、多种形式读生字,给你喜欢的字另组词。
5、你能用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字?进行交流。我会读。
1、读读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多种形成读词语,想一想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3、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字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白---------柏(柏树)
尤---------优(优美)
己--------纪(纪念)
生----------胜(胜利)
方---------纺(纺线)
立--------粒(一粒米)
弯---------湾(台湾)只---------织(织毛衣)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比比”、“读读记记”、“学习查字典”。“读读比比”安排了五组词语,目的让学生通过认读,进行比较,来巩固读音相同的形近字。“读读记记”是一段姓氏歌,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清姓氏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姓氏的部件或偏旁是不同的。“学习查字典”是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部首查字法,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明确部首的含义,再进行举例,然后学生尝试加以练习。过程中要采取有效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读读比比。
1、分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读每组词,比较带点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用喜欢的方式读。
4、你能为加点字再组词吗?汇报交流。姓氏歌。
1、学生同桌互读姓氏歌。
2、回忆这是我学过的哪种识字方法,谁能举其他的例子?
3、多种形式反复读。学习查字典。
1、复习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下面这些字:区、仙、好,比一比谁最快。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种利用字的部首来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教师介绍部首的含义。
3、教师举例,示范部首查字的方法。
4、全班分成几个组,各请一名会部首查字的小老师引导组员查以下生字:悟
5、引导学生归纳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确定部首 找部首页码 数剩下笔画 查找生字)
6、比赛进行书中练习。评出“查字典小能手”。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陆 锣 箭 阔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在学习《我选我》一课的基础上,谈“我的想法”。目的是为让学生对王宁的做法有正确的认识,做事对自己有信心,懂得正确的表现自己,和树立为别人服务的意识。教学时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交际准备:
课文插图。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课文插图(《我选我》课文插图)观看,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怎样的画面。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谈)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谁来说说原因。
2、设定岗位,组织竞选。
(1)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2)设立岗位,启发竞选。(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也可以假设岗位。)
(3)小组内选定岗位,进行练习。
3、竞选展示。
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代表,上台“演说”,台下同学进行评议。
展示台
这次的展示台是“露一手”。内容不限,形式不拘一格,是学生展示才能,相互学习的良好时机,在整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能展示自己,体验快乐。要引导学生选好展示的内容和方式,并且要为展示做好准备,展示时让每人都能“露一手”,这项活动可不受时间所限,以后也可以不定期的进行。
篇2:人教版_二年级上册_第二单元_语文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杯子,金鱼。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通读导语,了解单元主题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小朋友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伊琳娜”,生读)。伊琳娜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自主识字。借助拼音识字,选择恰当的方法记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已经记住的生字。
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
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
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
还有哪些字记不住? 引导:
做游戏“原来是这样”,激发识字兴趣。如:原来把“慢”的“忄”换成“氵”就是“漫”;原来“琳”、“娜”都是形声字呀„„ 学生再次观察难记的字,发现规律。
抽读生词,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
小结:只要仔细观察,再难的字都能找出记的好方法来。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来记生字。
5、指名分段读课文。认真听,注意别人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不足需要提醒。
四、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用“
”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2、指名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小黑板或课文插图出示这段话,指导读出问话的语气。
3、讨论: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和身边的伙伴交流。在全班发表意见。
小结: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文中的几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谁的答案对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口头扩词。
3、指导生字书写。“我教你写”
你认为哪些生字难写?
对于同学提出的难写的字,你怎样教大家写好?(发挥学生主动性,在互教生字书写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规律)
4、书写生字,互评互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回忆课文内容: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什么问题? 指名答后,出示这段文字,齐读。
过渡:上节课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几位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1、分组学习,提示步骤:
组内成员分段读课文,了解文中小朋友的看法。
说说他们的意见,分角色朗读。
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2、交流意见,朗读体会。重点引导:
做实验验证伊琳娜的话。
朗读第六自然段伊琳娜的话,想想她为什么生气。
朗读第七自然段朗志万的话,想想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理解朗志万的用意,知道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不要迷信权威,遇事应动手实践。)
3、分角色朗读课文,想:课文里的小朋友你喜欢谁?为什么?
三、启发想象,练习写话]
1、引读重点句段,再次强化理解。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生读问题),伊琳娜在妈妈的引导下亲自做了实验,发现结果和朗志万说的完全不同,于是她生气地问朗志万——(生读问话),朗志万听了反而哈哈大笑,说——(生读朗志万的话)。”
2、启发想象:伊琳娜听懂了,也高兴地笑了。想一想,她会说什么?
思考后自由发言。
3、练习写话:把你想到的话写下来,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
四、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讲给父母或伙伴听。
2、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还可将放入水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漫出水的多少和物体的什么有关。
3、与伙伴合作编演课本剧。(至少选做一项)
板书:板书词语
教学后记:这一课会带给孩子们很多启迪,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邮票一枚,火花一张。
学具准备:一张纸,一根针(可人人准备,也可以组为单位准备)。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出示火花,谈话:请大家看这张图片,它是由十张美丽的图画组成的。现在我想把它们都分开,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用刀裁、剪刀剪、铅笔尖在图片连接处戳孔后再撕开„„)过渡: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你们知道吗?邮票就是采用其中一种办法来分开的。(出示邮票)
说起邮票这边上的齿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
“我说你找”。一人说生字,其他人迅速在生字条中指出。
“我指你认”。一人指生字,其他人抢读字音,读准确为止。
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
;
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
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
还有哪些字记不住?请大家帮助你。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2、合作学习。
组内伙伴轮读课文,纠正易读错字音。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尝试读读你认为重要的句、段。
在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问,互相帮助解决。无法解决的疑问留待全班讨论解决。
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
动手操作,促进理解。老师提供印有“邮票”的纸,部分同学用手撕纸中的“邮票”,部分学生模仿酒馆中那位先生的做法。交流感受。
根据回答指导朗读重要语句。如:用礼貌的语气读两人对话;找出表现两人善于动脑筋的句子,读时突出他们的用心思考;“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
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4、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读课题。
回忆: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启发创造
1、思考: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的确非常方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用着这样的邮票。这样的方便是谁给我们带来的?独立思考后,与身边的伙伴讨论一下。
交流:从西服领带上取下别针在邮票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反映灵敏,聪明手巧;阿切尔善于观察,用心思考,研制出邮票打孔机。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2、过渡:阿切尔通过观察别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经过研究,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让我们能轻松地撕开邮票。可是,邮票撕下来后,身边没有胶水,邮票没法贴到信封上。你能解决这个难题吗?(现已解决:邮票背面贴上特制胶水,用时只要用水将邮票背面打湿,就可以把邮票贴在信封上。)
3、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什么不方便?(自由发言)
小结:这些不方便如何解决呢?希望大家都能做有心人,动脑筋,想办法,并动手做一做,在“展示台”上表现一番。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出示生词,认读。
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读,扩词。指导生字书写。
观察字型、结构,书空记忆。
提出需老师指导的生字,老师范写。仿写。
交流评议,改进书写。
四、积累运用,指导实践(根据教学情况,部分内容放到课后。)
1、数量词积累。
找出文中的数量词,读一读。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集体订正。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2、邮票常识积累。
读“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部分关于邮票的常识。
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邮票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
展示你的集邮册。
3、口语表达实践活动。
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等。推荐阅读:“发明家小时侯的故事”丛书。板书:板书生字
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画风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学具准备:画纸,水彩笔。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鼓励提问
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过渡:是啊,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读了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识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下课文里的小朋友。
2、谈话:能介绍这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吗?(根据回答板书名字)和这几个小朋友打打招呼吧。认读生字:宋、涛、陈、丹、赵、艺 巩固:你身边的伙伴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3、识记“湿”。“湿”——“显”
4、指名分段读课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杆、转。
三、读画结合,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画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的。
2、交流对课文的理解。交流方式一:
读有关句子。
在黑板上画一画。(其他人品读相关语句)
你认为他画得对吗?齐读课文。交流方式二:
指名仿照其中一个小朋友的画在黑板上画风。
猜一猜,这是谁的画?
你是怎么知道的?(读相关语句,或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齐读品味。
3、欣赏几个小朋友画的风(见黑板),与学习伙伴分角色读课文。
4、你觉得谁画得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5、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下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飘,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却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四、启发想象,拓展练习
1、你想怎么画风呢?引导回忆起风时的所见所闻。
2、说一说,写一写。
课后画一画,下节课与同学交流。(可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考虑提前布置画风)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复习引入
1、出示生词,认读。
2、出示全班学生名册,你能认出多少同学的名字?(指名认读)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小伙伴们是怎样画风的?(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二、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朗读。(老师巡视,适时指导)
2、合作伙伴表演读,引导学生评议。评议重点:每个人的语气是否正确。
3、小组推荐代表分角色朗读。
4、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通过质疑解疑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的小结。)
三、展示作品,拓展思维
1、你是怎么表现风的?展示你的作品吧。指名展示作品,适当解说。(3—5幅)
2、评议作品。
自评后组评,各组推荐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集体评议。
3、启发更深入想象: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怎么画?(自由发言)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中生字的卡片,指名认读,分组轮读。
2、口头扩词练习,理解字义。
3、指导生字书写。
记忆生字字形。
观察间架结构。(引导整体把握字形)
老师示范难字。
学生练写。
4、自查后互相评议,改进。
四、实践活动
1、画声音或气味。
2、推荐阅读:《新语文》三册,第25页《风的握手》。
板书:板书生字
教学后记:《画风》以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课文生字量少,对话多。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说话、写话等活动,既发展语言能力,又发展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充气雨衣
一、学习目标 1. 会认14个生字。
2. 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3.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二、学习准备
挂图、词语卡片、课文插图或演示图
三、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谈话激趣,板书课题。
同学们,下雨时你穿过雨衣吗?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雨衣的故
事。(板书课题:充气雨衣)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引导总结出几个问题:充气雨衣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雨衣要充气,充气雨衣有什么用等。)听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师范读或放录音)
2.听完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出示挂图:这就是小林,让我们再来仔细地读一读这个故事,看看他发明的充气雨衣吧!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课文旁的小鱼儿或者“字典公公”,并把它多读几遍。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1)抽词语卡片比赛读:卡片放在小组中间,轮流抽读,读错的大家帮助他。(2)同桌做“红蓝铅笔”的游戏。同桌抽读课后我会认的生字,会读的字打上红点,不会的字打上蓝点,复习一会以后再抽读带蓝点的字。(3)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读一个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准确,互相帮助正音。
3、检查生字自学效果,“开火车”读词卡。
(三)质疑解难,探究学习。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共同讨论。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出示课文插图或演示图片。普通雨衣—旋转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出示挂图二,小林的充气雨衣怎么样?为了解决遇到的难题,为了做出这种新式雨衣,小林不断地想办法,他想了哪些办法?(勾出小林想办法的句子读一读。)
5.遇到雨衣带来的苦恼,别人没想出办法,小林却发明了充气雨衣,你想对小林说什么?
6.小结:小林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7.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方法吗?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太满意的日常生活用品,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思考、讨论、交流)
2.课后动手做一做,用我们勤劳的双手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板书:充气雨衣
想 做 雨衣 旋转起来的裙子
想 做 充气雨衣 塑料救生圈
篇3:人教版_二年级上册_第二单元_语文教案及反思
本课围绕介绍家庭成员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中心话题是“The family”, 语法重点是能用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第三方是谁。介绍家庭成员。教学内容为语法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 同时也体现了语法项目与交际情景自然结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所谈论的是关于家庭成员的话题, 这贴合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容易对本课产生兴趣。但初一的学生年龄仍然较小, 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紧张,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课的难题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 大胆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本节课所设计的学习任务。
三、Teaching aims
1. Language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recognize different familym e m b e r s a n d b e a b l e t o u s e t h e s e n t e n c estructure “Who is /are…?”, and the key words“photo, have a good day”.
2. Ability goals
B e a b l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b y l i s t e n i n g t omaterials.
Be able to talk about family members usingsimple structures.
3. Emotion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not only care about theirown families but also their classes, their schools…
四、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points
1. Different names of family members.
2.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
3.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to describe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realsituations.
五、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operativelearning method
六、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blackboard
七、Teaching procedure
(一) Leading-in (5 minutes)
Show a group of the teacher’s own familyphotos.
Review the words that they have learnt lasttime.
(二) Listening exercises (12 minutes)
1. Pre-listening
Mak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 are…
A: Who are they?
B: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2. While-listening
2a: Listen and circle the words.
2 b : L i s t e n a n d m a t c h t h e n a m e s w i t h t h e people.
3. Post-listening
Pair work
A: Who is the man in green?
B: He is Cindy’s…
A: What’s his name?
B: His name is…
A: Who’re the two old people?
B: They are Cindy’s…
...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and make them know some simple listening strategies.
(三) Fun time: (3minutes)
Enjoy a short period of a movie named TheCroods.
Make the students relaxed.
(四) Reading (2d) (8 minutes)
1. Pre-read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2d with the students
2. While-reading
Read the conversation quietly and quickly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eople.
Sally’s sister Paul
Sally’s friend Kate
Sally’s brother Jane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Read aloud together.
3. Post-reading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in groups of three.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ntrolled situation. Learn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五) Group work (12 minutes)
Help an foregingirl Amy to find a Chinese family to live with.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real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六) Homework
1. 请给我写一封电子邮件, 介绍你的家庭情况, 邀请Amy到你家居住。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不少于40词)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2) Who are they?
( 3 ) What do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40 words)
2. Draw a family tree.
My email address: 355415336@qq.com.
Make the students consolidate what they learnt today and improve the stud ents’ writing ability.
篇4:人教版_二年级上册_第二单元_语文教案及反思
Period one
Topic: Talk about your favourite season.Teaching contant: Part A Let’s learn and Read and match Teaching objectives: 1.Grasp the words about season:spring、summer、autumn/ fall、winter、season.2.Learn the sentences about how to ask someone’s favourite season: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I like…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I like…best.I can…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Listen、speak、read and write the words:spring、summer、autumn/ fall、winter、season.2.Learn how to ask someone’s favourite season, and use them in the specific situation.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Learn how to ask someone’s favourite season,and use the sentences.Source of material:
Multimedia courseware、word cards、pictures.Teaching process I.Warm-up T: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to listen to music? S:Yes.T:Please listen to the music carefully.Let students listen to the music.Teacher leads in the new class whit the music.T:Do you want to know, what’s the music’s name ? S:Yes.T:The Four Seasons(四季).Today ,we’ll learn a new unit about seasons.The topic is my favourite season.Write down the topic on the blackboard.II.Presentation Part A Let’s learn.Step1 Learn the new words.1.Learn the word season.Show the word card season, and put it up on the black board.First, let students try to read it.Then, teacher leads the reading.Last ,let students read together.3.Learn words: spring, summer, autumn/fall, winter.T: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S:Four.T:What are they? You can answer in Chinese.Let students answer.Through the pictures and cards to learn the four seasons’ words.(1)Learn the word spring.First, teacher shows a picture and ask what season it is.Then, let students say out the season, and teacher show the words card.Let students try to read.Teacher gives necessary help, and then teacher leads the reading.Last ,students practice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word by reading loudly.(2)The method of learning the rest seasons’ words as above.4.Practice.Game: Let’s guess.Teacher plays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Let students guess which season it is.Step 2 Learn how to ask someone’s favorite season.T:Now,Zhang Peng wants to know Mike’s favorite season.Let’s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carefully, and find out how Zhang Peng asks.Let students answer what they heard.T:You are great.Yes , If we want to know someone’s favorite season, we can ask: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Teacher and students learn the word which and extend into what、when、who and so on.Teacher leads the reading and students read after her.T:Do you want to know how to answer Mike? S:Yes.T:Please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carefully.You can find out the answer.Let students answer what they heard.Teacher shows the answer ,then leads the reading and students read after her.Let student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III.Practice 1.Teacher extends asking someone’s favourite season into another way: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And the answer.Show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to let students practice.Then, let students act out their dialogue.2.Part A Read and match Let students open the books and do the exercise Read and match on page 15 individually.Teacher show the exercise.Then, check the answers together.And teacher tells how to do exercise.And then, students say out the new words and teacher gives necessary help.Let students listen to the recording.Then, translate together.Listen again and try to chant.IV.Homework 1.Recite the words we learned today and copy them two lines each word.2.Ask your friends’ favourite season with the sentences we learned today.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
榆中县小康营学区深沟小学
金卓
篇5:人教版_二年级上册_第二单元_语文教案及反思
班级姓名得分
一、细心填一填。
1、个位上是()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11的因数有()个,8的因数有()。
2、6的倍数中,最小倍数是(),100以内最大的倍数是();
28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位数是()。
3、20的所有因数有(),10的所有因数之积是()。
4、50以内7的倍数有(),5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
5、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是42,这三个数是()、()、()。
6、20以内(不含20)所有偶数的和是(),所有质数和是()。
7、一个数是48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等。
8、□47□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最小是(),最大是()。
9、两个质数的和是22,积是85,这两个质数是()和()。
10、24的因数中,质数有(),合数有()。
11、100以内最小合数是(),最大质数是(),最小质数是()。
1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2,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3,这个数是()。
13、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的最小的奇数,这个三位数是(),它同时是质数()和()的倍数。
14、30和90这两个数,()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2是因数,8是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4、两个质的积一定是合数。()
5、a、b两数都是8的倍数,那么a+b的和也是8的倍数。()
6、只要是6的倍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7、大于3的偶数都是合数。()
8、7和7的倍数的和,一定是7的倍数。()
三、我会选择。(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一个偶数如果(),结果是奇数。
A、乘5B、减去1C、除以3D、减去2
2.两个连续自然数(不包括0)的积一定是()
A、奇数B、偶数C、质数D、合数
3.a÷b=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偶数B、b一定是奇数C、c是奇数D、b是a的因数
4.大于2小于40的质数有()个。
A、10B、11C、12D、13
5.2、3、7、11、19都是()
A、因数B、倍数C、质数D、奇数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以厘米为单位的质数,那么周长是以厘米为单位的()。
A、质数B、合数C、奇数D、无法确定
四、我会找数:
3612***283160
1.上面的数中,3的倍数有:。
合数有:。
质数有:。
480的因数有:。
2.从下面的四张数字卡片中取出三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4506
可以组成的三位数有:(),这些数中:奇数有();偶数有()
3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
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有()
五、求下列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4和3639和6536、27和4516、24和
32六、解决问题:
1、有100多且不到200名学生站队,站成5列,都少2人,这群学生最少多少人?最多多少人?(4分)
2、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要求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截几段?每段长多少米?(6分)
3、哥哥隔6天去一趟新华书店,弟弟隔4天去一趟新华书店。今年10月1日,哥哥和弟弟都去新华书店,问:下一次哥哥和弟弟都在新华书店是哪一天?(5分)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它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这样的长方形有多少种?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请列举完整)(6分)
六、挑战题。(10分)
相关文章: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试题02-08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同步作文02-08
关于职场老人的职场感悟02-08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二)(无答案) 人教版02-08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复习预习资料02-08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02-08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02-08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02-08
应急预案演练方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