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策略论文

关键词: 肉毒 杆菌 A型 毒素

文献标识码:B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现今家庭备存药品(俗称“小药箱”)的情况比比皆是。药品是特殊商品,用之不当,其效果会适得其反。家庭小药箱现象的普遍化是喜还是忧?为弄清此情况,本中心于2007年7月在所属社区常住居民中通过随机抽样对2077户进行家庭小药箱的状况调查和过期药品的清理。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安全用药策略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全用药策略论文 篇1:

A型肉毒毒素用于医学美容的进展与安全用药策略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又称肉毒杆菌内毒素,是由致命的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毒性蛋白质,它能破坏生物的神经系统,使人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肌肉乏力等症状。7型BTX中,A型毒力最强且最稳定,最早被Carruthers等用于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1-3]。近年在医学美容、泌尿科、神经内科、眼科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用药安全方面的漏洞,希望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1 肉毒毒素用于医学美容(见表1)及常见不良反应

1.1 肉毒毒素A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效果:A型肉毒毒素注射除皱具有损伤小、无创伤、见效快、不影响工作等特点,和传统的化学剥皮、拉皮、胶原注射、脂肪充填或小切口除皱等方式相比,它只需将微量的肉毒毒素注射进前额或眉间、眼角的肌肉即可,整个过程仅几分钟,且基本无痛苦,是目前去除动力性皱纹最好的方法,尤其治疗面部上1/3皱纹效果最佳,额纹、眉间纹、鱼尾纹、鼻背部皱纹等都可以通过注射肉毒毒素来消除,以达到面部微整形的目的。王建等[4]对184例做面部除皱治疗的患者根据皱纹分布情况实施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结果显示鱼尾纹组治疗有效率为94.5%,眉间纹组为 88.7%,额纹组为95.2%,混合组为76.5%,四组的满意度分别为 94.4%、92.5%、92.9%、88.2%。陈文理[5]根据面部老化和毛孔粗大患者特定部位,给予注射适当剂量的肉毒毒素A,面部特定部位皱纹消失或减轻,粗大毛孔收缩或改善,对于为改善鼻翼两侧粗大的毛孔,于鼻翼两侧真皮层内注射注射适当剂量的肉毒毒素A,鼻翼两侧毛孔明显变小、紧致,治疗效果较明显。张敬东等[6]采用低剂量注射肉毒毒素A治疗额横纹可取得与高剂量注射基本相同的效果,避免出现额部僵硬外观,使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增加。秦翰[7]对30例求美者的60侧眉及上睑外侧经1次或2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皮肤松垂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方法简单,满足了求美者的治疗需求。对于小腿肌肉轮廓明显、腓肠肌肥大的求美者,姚恒等[8]通过手术与肉毒毒素注射两种小腿缩容术比较,行胫神经腓肠肌内侧头肌支切断术者术后6个月小腿最大周径缩小比10.73%,曲线变柔和,应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者,术后3个月小腿最大周径缩小比例4.58%,术后6个月复发,术后12个月缩容效果基本完全消失。由此可见,神经切断者小腿缩容和外形改善效果优良持久,优于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但容易发生并发症,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1.2 A型肉毒毒素美容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A 型肉毒毒素对动态皱纹显效率100%,静态皱纹显效率94.2%,肌肉麻痹持续时间8~12个月,平均10个月。肉毒毒素在长时间的临床应用中并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报道,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药物。副作用都是暂时的,常发生在治疗后3~5天,2~4周后逐渐消退。张亚静报道[9]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动静态皱纹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1例,局部水肿、青紫 3例,症状 3~5日消失,无全身不良反应。张林等[10]观察168例面部除皱患者,有37例出现局部不良反应,均为注射当天出现,其中注射部位疼痛、麻木2~3h后即消失,瘀青2例患者,5天后恢复,有1例额纹注射患者1周仍有轻微瘀斑,给予红外线理疗3天后瘀斑消失。郭云等[11]研究表明注射肉毒毒素初期会感到表情僵硬,微笑不自然等不适症状,约1周可恢复正常。肉毒毒素除皱也有局限性,比如注射一针肉毒毒素,维持除皱效果通常在4~8个月左右,要想长期有效,每年需注射3~4次。有些患者会出现发烧、乏力、食欲欠佳等毒、副作用,严重者还会出现复视、吞咽及呼吸困难等。孙瑛等[12]建议注射肉毒毒素前应注意术前适应证的严格选择及充分良好沟通、使用正规合法的肉毒毒素制品、注射部位与剂量的巧妙结合及注射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可大大降低注射后表情异常的发生。

2 联合A型肉毒毒素的医学美容

肉毒毒素由于它的协同作用,作为一种辅助剂还可以广泛地用于各种非手术治疗过程。王涛等[13]对78例患者面部皱纹在注射A型肉毒毒素1周后配合应用除皱肽(主要成分为rh-bFGF,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皱纹皮内注射,每周2次,4次为1个疗程。术后随访2年效果满意,有效率达98%,比单纯使用A型肉毒毒素效果延长4~6个月,因此应用基因除皱肽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面部皱纹方面具有叠加、效果增强作用,维持时间明显延长,临床效果良好。李秋涛[14]选择120例面部自然老化并光老化的患者,给予富含血小板血浆2ml全面部真皮浅层分点式注射,对于前额、眼周及眉间的动态性皱纹给予A型肉毒毒素每点2~3U,总量不超过50U的肌肉注射,面部皮肤整体改善有效率(不包括毛细血管扩张症状)患者评价为83.3%,医生评价为88.7%。富含血小板血浆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老化疗效确切,有较高的满意率。胡洋红等[15]采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较单纯眼袋整形术在治疗眼周皮肤松弛时使鱼尾纹及眼袋减轻程度更明显,皮肤光泽增强程度高,术后满意度高,显著改善了眼周皮肤状况,有显著的临床意义[15]。李芸等[16-17]采用A型肉毒毒素咬肌内注射联合颊脂肪垫切除进行面部轮廓塑形,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特点,对于胖圆脸该方法比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好、更稳定。肉毒毒素注射后1个月即可观察到咬肌萎缩和脸型改变,受术者在用力咀嚼时感觉咀嚼力下降,该症状1~2个月自行消失,3个月瘦脸效果最明显,效果维持1年以上,建议间隔6个月注射1次,3次为1个疗程,效果更加稳定。

3 安全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A型肉毒素用于医学美容在目前属超说明书用药,A型肉毒素说明书中并未涉及医学美容项目,开展相关医学美容的临床研究单位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报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方可组织实施,并应与受试者或医学美容者签订知情同意书以免发生医疗纠纷时难以应对。鉴于医学美容项目已比较成熟,建议生产企业申报医学美容的临床验证,组织相关医疗单位修订说明书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以便规范治疗。

3.2 药品规格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从附表可以看出各类医学美容的总剂量在10U~400U之间,现市场供应仅有50和100U两种规格,建议生产企业增加25U规格以方便医生根据患者美容项目选择用药并便于用药安全监管。

3.3 A型肉毒毒素处方不符合国家规定:肉毒毒素用于除皱等医学美容属套餐医嘱,肉毒毒素一般不单独处方、单独收费,不符合国家特殊药品管理规定。国食药监办[2008]405号“关于将A型肉毒毒素列入毒性药品管理的通知 ”中规定医师应当根据诊疗指南和规范及说明书开具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两日用量,处方按规定保存。建议医生根据患者医学美容项目计算剂量后单独开具处方

3.4 A型肉毒毒素的稳定性影响疗效:A型肉毒毒素属于生物蛋白制品,在剧烈的震动过程中,容易造成生物蛋白的变性失去其本身药物活性而降低治疗效果,因此在稀释时和稀释后应尽量避免剧烈振荡或摇动。A型肉毒毒素用于除皱等医学美容多为多剂量给药,不可避免会出现余液保存和废弃的问题。目前未见文献报道肉毒毒素稀释及溶液冷冻后复溶的稳定性研究,建议现配现用并标注配制日期和有效期,不推荐冷冻后复溶用于临床。文献[7]报道稀释后的肉毒毒素应在4~6h内用完,稀释液放置 12h其活性降低 44%,放置1~2周后70%失活。

3.5 A型肉毒毒素的余液处理不符合国家规定:废弃余液应在2人现场监督下、在专用容器中煮沸10min致灭活后倒入下水道,以免药品流失导致经济、毒害案件或污染排污管道导致毒物污染事件[18]。

3.6 加强用药前后的安全管理:用药剂量不合理或敏感体质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中毒,用药前后应详细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免患者惊慌并交待注意事项,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建议医疗单位储备抗肉毒毒素以备中毒患者得到及时救治[19]。

[参考文献]

[1]Carruther J,Carruther A.Treatment of glabellar frown lines with c botulinum- a exotoxin [J].Dermatol Surg Oncol,1992,18:17.

[2]Flynn TC.Advances in the use of botulinum neurotoxins infacial esthetics[J]. J Cosmet Dermatol,2012,11(1):42-50.

[3]Smith CP,Chancellcr MB.Emerging Role of botulinumtoxin in the treatment of avoiding dysfunction [J].J Urol,2004,171(4):2128-2137.

[4]王建,刘大文.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整形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7):1753-1755.

[5]陈文理.肉毒毒素A对面部老化和缩毛孔的治疗[J].海峡药学,2013,25(6):204-205.

[6]张敬东,杨海晶,陈梅等,A 型肉毒素治疗额横纹剂量探讨[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7):681-685.

[7]秦翰.A型肉毒毒素治疗眉外侧段与上睑外侧的老年性皮肤松垂[J].中国医疗美容,2013,3(3):80-81.

[8]姚恒,李世荣,王旭明.两种不同方法小腿缩容术的临床应用比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35(20):2231-2233.

[9]张亚静,蔺晓丽.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动静态皱纹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217-218.

[10]张 林,刘 莎.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上三分之一皱纹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医疗美容, 2013,3(3):98-100.

[11]郭云,王芳,王爱玲,等.OPT技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除皱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1789-1791.

[12]孙瑛,孙玉萍,于波,等.A型肉毒毒素注射除皱致面部表情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下):74-75.

[13]王涛,董志红,谢玉娥,等.除皱肽联合A型肉毒素改善面部皮肤皱纹的临床应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2):233-234.

[14]李秋涛.富含血小板血浆联合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老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3,3(4):75-76.

[15]胡洋红,胡杨柳,刘德伍,等.注射用A 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效果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3):1390-1393.

[16]李红为,王毅敏,赵永健,等.小切口颏成形联合A型肉毒毒素一针多点咬肌注射面部轮廓塑形[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7.

[17]李芸,田霞,勾庆芬,等.A型肉毒毒素咬肌内注射联合颊脂垫切除面部轮廓塑形 [J].口腔医学研究,2013,29(10):968-972.

[18]余云舟,孙志伟,郑 涛,等.肉毒毒素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2012,36(12):954-957.

[19]贾凌,孙海晨,吴学豪,等.注射肉毒素过量引起中毒3例[J].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0):716-717.

[收稿日期]2014-05-06 [修回日期]2014-06-23

编辑/李阳利

作者:盛杰 张福琴 杨萍

安全用药策略论文 篇2:

社区居民不安全用药状况与社区全程化药学服务应对策略

文献标识码:B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现今家庭备存药品(俗称“小药箱”)的情况比比皆是。药品是特殊商品,用之不当,其效果会适得其反。家庭小药箱现象的普遍化是喜还是忧?为弄清此情况,本中心于2007年7月在所属社区常住居民中通过随机抽样对2 077户进行家庭小药箱的状况调查和过期药品的清理。调查显示,家庭小药箱备存率为100%,其中涉及诸多安全用药的隐患。“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调查的现实警示我们:家庭用药决不是等闲视之的小事。同时也敦促我们:在社区开展相关的安全用药干预措施势在必行。

1 严峻的安全用药形势

2004年世界药学专题大会严正指出:“全球有一半药品被不合理应用。”资料表明:全球死亡病例中有1/3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且其发生率还在不断攀升;美国ADR的死亡已成为第4大死因;我国不合理用药数占12%~30%。林林总总的数字揭示世界用药形势的严峻,不合理用药问题已超越了医疗范畴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原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药品,由于滥用而逐渐走向反面,充当了无形的杀手。我们认为其原因大致有三方面:1)社会方面——相关行政部门尚缺乏切实有效的关于安全用药管理、指导和长效的干预措施。2)医疗方面——医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把关不严;患者缺乏医师或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指导;医师和药师知识更新滞后,尤其对新型药品的应用知识生疏或掌握不充分;存在着一定的过度医疗、过度处方的情况[1]。3)患者方面——用药理念模糊,长期以来视药物为健康保护神,而对其“双刃剑”的本质未能深刻认识;文化水平低,过分依赖药物,医药知识贫乏,尤其是合理用药知识,医药信息来源稀缺等。

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不仅造成医疗费用的大量开支,而且威胁了民众的健康和社会安宁,干扰了医疗卫生事业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已把安全用药问题列入“放心工程”的重要事项来抓。

2 社区居民用药现状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可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社会的状况。据我们调查,社区的家庭用药方面也存在着不少令人堪忧之处。目前上海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老年慢性疾病居首,且不少人身患多种慢性基础疾病。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患者普遍存在治病心急,服药迫切,过分依赖药品的心态。他们在用药方面存在不少误区:1)盲目去医院就诊、配药或到社会药店购药,囤积在家,认为“有备无患”;2)用药不遵医嘱,不看(有的看不懂)说明书,自以为久病成医,自己疾病自己会医,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3)用药习惯固执,长期服用某种药品而不定期作相关体检;4)热衷于使用抗菌药物甚至有滥用的现象,误认为抗菌药物可治“百病”;5)迷信或盲目推崇进口药或广告宣传的药品;6)滥用滋补保健药;7)认为中药无毒可随意服用。我们本次家庭药箱的调查也发现种种用药的危险因素:1)备存药品种类广、数量多,盲目性大(非按需备用),有的还把药品作为礼品馈赠;2)药品放置随意,无固定贮存容器,未遵循避光、防热、防潮和高处置放等保质安全要求;3)药品管理不严,存而不理、贮而不管现象普遍;4)对于药品有效期和质量不做定期检查,过期药品数量多、时间久,其中最长失效达20年之久。凡此种种现象提示,社区居民中安全用药理念薄弱,此乃为药源性疾病或ADR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也曾遇有不少ADR发生的病例,如服用β受体阻滞剂长达5年之久,患者擅自停药而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不遵定期复查心电图医嘱而致心脏骤停;自认为“感冒”经常擅自服用解热镇痛剂而致全血细胞降低;超量长期服用滋补药而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3 全程化药学服务意义

鉴于安全用药形势的严峻,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了“全程化药学服务”(integrated pharmaceutical care,IPC)的模式[2]。IPC是改变以药物保障为中心的传统用药机制转型为合理用药为中心的划时代创举。IPC宗旨是以病人为对象,围绕医疗卫生保健各时期,维持健康的药学专业服务,最终达到提高公众生活质量的目的。IPC优越之处涵盖以下内容:1)提供与药物治疗有关的决策、方案和合理药品;2)深化药物治疗本质,治愈疾病或延缓疾病的进程,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3)解决预防药物的潜在问题,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4)提供高质、有效、连续、便利的服务,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实施IPC可达到下列预期效果:从成本效应角度出发提供服务,体现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减少ADR及其造成的后果;减轻社会经济负担,提高公众健康水准和生活质量;体现人文精神;有利于当代医疗卫生改革。

4 社区开展IPC的优势

IPC有很强的社会属性。我国城市人群居住通常以社区为单元,有街道和居委会等系统组织网络,且有医疗保健对口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地域中还有二、三级医院的依托,这些网络机制和医疗结构将有助于在社区实时、实地开展IPC。社区中以老年人居多,老年慢性疾病为主体,不安全用药状况普遍,给IPC开展提供“有米之炊”,是有利于IPC的研究深化、拓展的“用武之地”[3]。完成IPC需集体合作。社区开展IPC容量大、内容广,有一定难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足于社区,是肩负居民疾病防治为己任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它拥有一支以团队形式出现在社区卫生保健第一线的以全科户籍制医师为主体,包括药师在内的各类医护人员参与的医疗保健队伍,他们对居民的健康、生活、疾病和治疗情况知根知底,与居民有着紧密的感情维系,是贯彻IPC的引路人和实施者。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IPC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完成IPC并取得成效的可行性[4]

5 社区开展IPC工作路线和方法

遵循IPC的宗旨,结合我们试行的情况,认为社区开展IPC可按以下工作路线进行:1)组建IPC工作团队,即由医院行政管理者、临床医师、药师,社区全科医师、护师、中医师、防保人员以及街道居委会卫生干事组成。2)工作定位:立足社区,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居民为中心,开展IPC。3)组建以IPC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营造氛围并扩大辐射面,充分发挥医患双方的积极性。4)建立长效运转机制,科学、全面地评估工作成效。5)建立与社区二、三级医院和社会药房的网络联系,宣扬合理用药新风尚。目前我们考虑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方面:1)团队成员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2)本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合理用药、药源性疾病,家庭药箱管理等状况)。3)工作方式,按需进行即集中指导和上门督导相结合。4)从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5)进行合理用药督导,按预防、治疗、保健、家庭药箱管理等层面,建立督导制,按阶段实施。6)培养居民合理用药理念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7)IPC机制长效运转——志愿者活动持续开展,管理督导制度持久执行,网络热线运行、药物咨询软件应用等综合措施持续贯彻。8)定期评估考核,以求实效。目前,我们拟将开始按上述工作方式进行社区IPC工作的初步探索。

IPC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模式,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需要我们在摸索过程中不断战胜自我,树立整体观念,团结互助,在摸索中化解矛盾、总结经验,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怡明,王慧,瞿文英.医院不合理用药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上海医药,2007,28(4):177-179.

2 胡晋红,王忠壮,石力夫.双赢的社区药学服务[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5,5(1):1-4.

3 邓献良.社区药学服务的意义及前景分析[J].中国药师,2006,9(10):972-973.

4 李海涛,李士雪,王晓林,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药学服务的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06,4(03s):27-28.

(收稿日期:2008-11-15)

作者:李 真 方宗君 葛明健

安全用药策略论文 篇3:

西医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应对策略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应对策略加以干预,以对西药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做出保证。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02月至2022年01月共130份西医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回顾性地剖析出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探讨如何解决西医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从而保证其合理和安全。结果:通过对西医用药不科学现象的剖析,中药组合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在药品选用上存在着不合理现象;西医的用药剂量较大,联合用药会导致药物的效果下降,同时也会出现西医的反复使用。结论:在适当的医疗保障下,西医的用药可以明显地改善疗效,而且可以明显减少西医用药的不良反应。要想保证西医的合理使用,就必须切实提高药物管理、人员培训和管理水平,以保证医务人员在进行西医治疗时,能够合理地遵循有关法规,以保证药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用药安全性;应对策略

医院临床上对西医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有了保障,不仅能极大地改善病人的临床效果,还能大大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从而使西医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得到最大化。本论文旨在找出合理、高效、安全的途径,以改善病人的用药疗效。

1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02月份至2022年01月的130例西药不合理用药的处方;50名男性和45名女性;年龄在18~72岁之间的分布,年龄在41.19±7.79岁之间。

1.2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病人服用西药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减少了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2结果

通过对西药用药不合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是在药品组合使用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在药品的选用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如西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会导致药物的效果下降、西医治疗出现重复等。

3讨论

近年来,各种病症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其病因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再加上缺乏对药物的有效控制,导致了滥用药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临床上,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是最基本的保障,但在整个治疗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导致使用的不科学,比如使用不恰当,反复使用,抗生素滥用。用药不当是因为用药对病人的病情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也就是用药的过量和过量;反复使用是将同一类型的药品,或具有同样的药理效果;联合用药是一种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会对病人产生一定的排他性,从而对病人产生很大的伤害。又或,在彼此的过程中,药力被消减,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抗生素的误用就是不能使用抗生素的病症,而不适合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药物,如果使用次数太多或者使用的太久,很可能会引起菌群失调、二次感染等。所以,要提高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提高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住院病人的取药和服用药物时,西医是证明和参照的,一旦出现不正当的情况,就会对相应的用药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副作用,这就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危害。

通过对此项调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临床上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主要是由于所选用的药品存在不合理性;在药品选用上存在着不合理现象;本文从西医用药剂量大、联合用药导致药物效果下降、西医用药出现反复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总结:

3.1西药不合理用药情况

3.1.1 出现了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在两种以上的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药物会在病人的身体中产生反应,从而对病人产生毒性,造成相应的损害;也有可能是在联合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药效相互抵消的情况,导致用药的合理性不能得到保障。

3.1.2使用不当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没有按照病症的症状来选择相应的药物,或者是使用了相应的药物,但是使用的次数和时间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3.1.3发生了反复选择的药物疗法

这是因为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或者是同一作用机制的药物同时使用。

4西药不合理用药应对策略

4.1加强药物管理

在使用这些药品的时候,要认真研究它们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看看它们会不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还是会减弱药性。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要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经验,提升自己的技术。由于西医品种繁多,其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按其药理和使用方法对其进行归类;存放在阴凉的环境中,需要按照有关的规范来放置特定的药品。由于药品库中储存的药物数量庞大,因此,药剂师在使用中应对药物进行审核。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按照“先行先出”的原则进行;采用“短期优先”的办法,以防止在贮存过程中出现变质、过期等现象,并应关注各种药物的污染现象。

4.2强化药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对医护人员的严格甄别,保证他们具备良好的技术和专业素养,并对他们进行定期的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药物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并将其工作的责任心和谨慎程度提升,以保证药品的使用安全。

4.3重视掌握西药的用法与用量

由于病情不同,给药量也有很大的差别,长期服用相同的药,都会导致病人产生各种副作用。在给药期间,药剂师和临床医师必须熟悉常用的药品用法,以保证在使用中充分利用其功效。因此,在医生给病人开药时,必须对西药的使用和使用进行控制,做到科学、合理的用药。

4.4重视西药联用用药问题

当要给病人配药时,要认真检查药物的使用情况;有没有什么副作用、禁忌:在服用药物之前,需要对病人的食品过敏史、药物过敏史等进行细致的问诊和确认,确定符合药物的适应症后,方可给予药物治疗。临床医生应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以保证药物的使用。

结束语

总之,加强药品的管理是保证西医的合理使用;加强有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日常培训,健全药品的管理体系,规范药品的配药和药品的使用;了解并掌握西医药物的用法及用量,尽量不要过量服用,并告知病人服药时间及用药注意事项;要注重中西医结合,要对药物的作用机理进行全面研究,以确定正确的药物组合,以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朱传荣.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策略[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540.

[2]高改珍,李姬文.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9):315.

[3]王弘.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3):150+156.

作者:李佳航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安全用药论文 下一篇:儿童安全用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