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考勤三大定位技术

关键词: 考勤 全球定位系统 定位 手机

手机考勤三大定位技术(通用6篇)

篇1:手机考勤三大定位技术

手机考勤三大定位技术

定位之王——GPS GPS全称:全球定位系统。它是美国政府于1970年代开始进行研制,并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系统。该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各个卫星以55°角均匀地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并以12个小时的时间周期环绕地球运转。在每一颗卫星上面都载有位置与时间信号。哒咔手机考勤的GPS功能,在无遮蔽物的地方,至少可以接收到5颗卫星的信号,定位精确度极高,误差在20米以内。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轻松、快速的知道巡更人员、业务员、销售员等移动办公员工汇报上来的位置信息和出勤时间。定位新星——Wi-Fi Wi-Fi定位是利用现有的无线网络,配合Wi-Fi标签和相关的移动终端设备,来确定位置信息的一种新技术。它的定位精确度比GPS低一些。不过它有比GPS更加优越的地方,就是无论在有或无遮蔽物的地方都可以快速定位。而且,在人口、楼群密集的地方使用效果更好,其误差范围在几十米以内。只要让哒咔手机考勤能连接得上无线网络(Wi-Fi)就可以确定移动办公员工汇报的位置信息。大众工具——基站定位

基站定位是手机定位的一种普遍方式,它利用基站对手机的距离的测算来确定手机的位置,其精度取决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市区内的误差可能几十米到几公里不等,而郊区误差则可能十几公里。为了提高定位的精确度,海南久其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哒咔手机考勤,采用了GPS卫星信息、Wi-Fi、手机基站三种定位技术混合作用,使用户在不同环境下,均可实现精准定位,为企业管理者更加准确的了解员工的实际位置情况。

篇2:手机考勤三大定位技术

【产品名称】:业务员考勤管理系统

【产品品牌】企效通

【产品提供商】:北京万特锐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分类】:LBS基站定位管理系统

【产品简介】:考勤是每一个企业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它是保证员工在工作时间到达指定工作地点的一种管理手段。业务员,外勤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地点的不固定,而且会频繁、大量变化,因为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到不同的地点拜访客户,所以,一般的考勤方式对于他们就不适用了。

那么,对于各地办事处的人员和业务员在考勤管理方面有什么更先进的工具吗?

答案是肯定的。北京万特锐科技提供的业务员考勤管理系统能够科学有效的对业务员进行考勤,让异地的、经常外出的业务员的考勤变得非常准确客观。首先,我们对员工的手机号码进行定位,不需要其他设备的支持。也就是说,不论员工用的什么手机,也不论员工在什么位置(全国范围内),也不论员工的手机号码是移动的、联通的、还是电信的。只需要将员工手机号码添加到业务员手机定位管理平台上,平台将向员工手机发送确认短信,员工回复同意后,平台将会在设定好的时间点采集每一个员工的位置信息,并且将获取到的位置信息按照平台设定好的组织架构汇总成考勤表。业务员考勤管理

其次,为了绝对保证员工的隐私,平台首次对员工位置信息的获取需要员工手机回复确认短信进行授权,这样能够保证员工的知情与许可。同时,员工以后如果不同意被定位,也可以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取消被定位,不需要其他手续。

再次,业务员手机定位管理平台的定时定位功能能够最大限度解放人力,也就是说,不需要专门的人去管理考勤,只需要财务在核算考勤的时候去平台上下载考勤表就行,其他一切由平台按照管理人员的设置自动完成。还有,通过业务员手机定位管理平台获取的位置信息是非常可观而准确的。只要员工的手机能接听电话,我们的平台就能够获取员工的准确的位置信息。而员工的手机能接听往往是公司对于员工管理的最基本的要求。业务员考勤管理 业务员手机定位管理平台对于公司考勤管理是最先进、科学、客观的工具。我们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历史性地破解了公司考勤管理一直以来存在的难题,让公司的考勤管理变得简单、有效。并且,费用也非常的低廉,绝对是公司考勤管理的首选工具。当然,考勤管理仅仅是业务员手机定位管理平台的其中一项功能而已哦。

【业务员考勤管理系统的优势】:北京万特锐科技作为员工手机定位管理的专注者和专业者,有全面的员工手机定位管理解决方案。不需要换手机,直接对手机号码定位的lbs基站定位系统。每天只需投入一块钱,便可轻松解决考勤管理问题。

企效通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位置服务管理解决方案,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篇3:手机考勤三大定位技术

一、手机切换定位技术与交通信息提取

手机切换定位技术是手机探测车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该技术通过解析车载手机沿道路行驶过程中,无线通信网络发生的切换,确定探测车位置,充分利用手机终端与无线通信系统应用优势,获取交通信息。手机切换定位技术,最早于二零零三年开始尝试应用到交通数据获取与处理领域,并被诸多学者证实其可行性,很多机构对手机切换定位技术在交通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实地测试,并获得理想效果[1]。例如,以色列Tel Aviv-Yafo便成立了研究小组,在Ayalon公路上,展开和实际测试。实践证明,通过对手机切换定位技术的应用,能降低交通拥堵率百分之三十左右,并且通过这种方式采集与处理交通数据信息,成本低,数据信息量大,非常有利于交通资源优化。该技术采样步骤是:数据提取、路网标定、路段匹配、行程分配、信息发布显示,有效降低了交通数据信息处理难度。但在具体的应用中,必须做好交通信息提取方法设计,保证数据信息提取准确性与效率。

二、基于手机切换定位技术的交通信息提取方法

手机切换定位技术为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有效解决了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基于手机切换定位技术的交通信息提取方法,对无线网络依赖性较大,通常通过GSM无线通信网络完成通信,在具体的交通信息提取中,则需要借助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具体提取通过GSM无线通信网络获取车载手机数据,如:TO cell-ID、MOBILE-ID、timestamp等相关内容,在借助GIS系统进行位置数据库的切换,提取交通信息数据,通过地图匹配算法寻找匹配对应行驶轨迹,并将其反馈给终端。在整个交通信息提取过程中,位置数据库发挥着核心作用,是实现交通信息提取的基础。因此,在位置数据库建设中,必须遵循准确性、可靠性、完备性原则。实际上,在具体的应用中,手机切换定位技术获取到的位置数据,定位精度较低,所以要想实现精准数据匹配,必须在位置数据库方面下功夫,提高位置数据库匹配计算效能,结合多种数据分析方法,提高计算效率,把位置匹配的定位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为了提高数据库建设质量,可采取实地测试试验的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检验,了解数据误差范围,确定切换与匹配模式,根据测试结果,对位置信息进行校正,取多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使数据信息趋于合理,最终确定切换位置。位置信息匹配后,即可利用交通信息获取路段交通信息,为该路段交通状态辨识提供数据依据。就目前来看,主要交通信息提取依然围绕GPS和GIS数据,利用ITS技术。但交通状态复杂性与时变性强,很多时候系统难以给出对交通状态的准确判断[3]。因此,要在系统中融入交通数据信息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自动识别。完成交通信息获取后的处理,从而有效判断道路交通状态。交通数据提取的自动识别,通常利用固定测量器。但具体应用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处理精度低,效率差,时效性差等问题。在应加强技术改革创新,就要融入多种技术,来提升数据信息处理的精度与效率。例如,通过融入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近些年,汽车拥有量不断攀升,交通状态越来越复杂,交通系统运行中所产生的交通信息量越来越庞大,传统数据处理技术已不能满足交通信息提取需求,融入大数据技术便能进行现代化交通信息提取。

结束语:新时代背景下,交通压力日益突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刻不容缓。而手机切换定位技术在交通数据处理领域的应用,为交通信息化、数据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想要对手机切换定位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必须做好交通信息提取设计,融入多种先进技术,从而提高数据信息的精度、处理效率,解决单一处理模式下提取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汽车拥有量不断增长,交通压力日益突出,智能交通建设,交通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受到关注。手机切换定位技术是全新手机探测车交通信息采集技术,该技术在交通信息采集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应用前景,与Global Position System都是主流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且应用成本低。但目前基于手机切换定位技术的交通信息提取研究尚不成熟,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基于手机切换定位技术的交通信息提取方法亟需研究。本文将针对基于手机切换定位技术的交通信息提取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交通信息,提取方法,定位技术

参考文献

[1]赖见辉.基于移动通信定位数据的交通信息提取及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13(11):119-124.

[2]刘强.手机切换路测次数对车速采样效果的仿真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19(14):132-136.

篇4:手机考勤三大定位技术

定位技术和地图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车载, 通信等行业, 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Android操作系统平台下的应用, 如电子地图、导航、地理位置服务 (LBS) 等。目前, 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是当前手机行业的主要阵营之一。在手机的应用软件中, 通讯录软件是任何手机都离不开的重要应用。通讯录存储了联系人姓名, 电话, 地址等信息。结合当前“数据化”, “信息化”的发展背景, 如何对手机通讯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这对提高用户办公效率以及生活便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用户在出差或者旅游时及时查看当地的联系人情况, 更好进行活动安排等。

2 总体目标

基于电话号码归属地查询可以判断出联系人所在的城市这一前提条件, 并结合Android平台下百度定位技术和地图技术, 实现对Android手机通讯录信息管理。通过查询通讯录中联系人电话、手机号码归属地, 将通讯录按照号码归属地重新分组。借助百度地图功能, 在地图上显示全国城市联系人的分布。通过定位功能, 随时可以知道自己当前所在位置, 并显示出通讯录中当前位置附近有哪些联系人。以及通过地图信息查看从自己当前位置到所要去的联系人位置的具体路线信息。

3 方案设计

为达到以上目标, 对手机通讯录管理方案设计如下图所示:

软件功能共分为五个模块, 包括:按城市查询联系人, 在地图上显示全国各个城市联系人的分布, 定位自己当前位置, 路线提示和消息提示。按城市查询联系人, 通过查询通讯录中联系人手机号码归属地, 按照归属地城市对通讯录联系人重新分组。并且使用者可输入城市关键字查询该城市的联系人有哪些。

地图位置显示, 基于百度地图功能[1], 在地图上显示全国城市联系人的分布。点击可查看联系人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

定位自己当前位置, 基于百度地图定位功能, 随时随地可以知道自己当前所在位置, 并显示出通讯录中当前位置附近有哪些联系人, 给出消息提示。

路线提示, 提示自己当前所在位置, 附近的联系人。通过地图信息查看从自己当前位置到所要去的联系人位置的具体路线信息。

4 软件详细设计

实现按城市查询联系人功能, 首先需要获取手机通讯录信息数据。然后对获得的数据中的电话、手机号码进行号码归属地查询。再按照归属地城市进行分类。最后将分类结果显示出来。

用户可按照城市查询该城市有哪些联系人。打开联系人, 可查看联系人具体信息, 并且可编辑联系人具体地址保存。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地图位置显示功能, 根据联系人的具体地址信息, 打开地图功能, 在地图上显示各个城市联系人总数。如果联系人的具体地址在数据库中存在, 则软件可根据具体地址信息, 在地图上显示出其所在的位置。

定位当前位置功能, 定位用户当前所在的城市和具体位置。通过对比当前城市和数据库中的号码归属地信息, 查找出当前城市的所有联系人并显示出来。

消息提示功能, 提示自己当前所在位置, 以及当前位置附近通讯录中有哪些联系人, 是否需要联系。

查看详细信息, 通过地图功能查看自己当前位置以及该城市所有联系人的位置。并给出路线提示, 提示自己当前位置到联系人位置的路线信息。

5 关键技术

5.1 电话号码归属地查询

将通讯录中手机、电话号码按照归属地分组, 关键技术在于号码归属地查询。归属地查询一般可以通过联网查询和匹配本机归属地数据库两种方法。为了避免过于增加本地数据库容量而增大安装包大小, 本软件采用联网查询的方法。

联网查询主要是通过Webservice来实现。Webservice是一个应用组件, 可以为其他应用程序提供数据和服务。各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协议和规定的一些标准数据格式 (HTTP、XML、SOAP) 来访问webservice, 通过Web Service内部执行得到所需数据结果。

首先, 获取手机通讯录信息。在Android平台上手机联系人信息存储在系统自带的SQLite数据库中, 要获得联系人电话号码就要访问contacts.db数据库, 访问数据库前需要设置应用程序读取联系人权限

然后, 查询号码归属地信息。通过http请求访问远端的“webservice.webxml.com.cn”提供的国内手机号码归属地查询Web Service服务, 向其发送封装了电话号码的XML格式数据。Web Service服务提供了get Mobile Code Info方法, 通过执行它可以获得国内手机号码归属地省份、地区和手机卡类型信息, 并且将查询结果以XML形式返回。get Mobile Code Info方法需要数据输入参数, 参数包括:mobile Code, 字符串 (手机号码, 最少前7位数字) ;user ID, 字符串 (商业用户ID) 免费用户为空字符串。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返回数据, 包括手机号码, 省份, 城市, 手机卡类型等信息。

5.2 地图显示

Android平台上地图开发, 地图SDK可选择google地图、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Google Map是Google公司提供的电子地图服务, 采用的是gps坐标系, 具有稳定, 卫星地图精细的优势, 但手机必须要有Google Service Framework支持。高德地图, 采用火星坐标系 (gcj) , 支持全球定位, 但卫星地图不够精细。百度地图采用百度坐标系, 相对来说稳定性更好, 支持全球定位, 功能迭代较快, 地图数据加载快。所以本方案中选择百度地图SDK作为地图开发SDK。百度地图Android SDK是一套基于Android2.1及以上版本设备的应用接口, 可使用该套SDK开发适用于Android系统移动设备的地图应用。[2]通过调用地图SDK接口, 访问百度地图服务和数据, 构建功能丰富、交互性强的地图类应用程序。

百度地图SDK按功能可分为:地图功能、检索功能、LBS云检索、计算工具和周边雷达五个部分。地图功能提供了地图的展示和缩放、平移、旋转、改变视角等地图操作。本软件通过百度地图提供的API, 实现在地图上显示各个城市的联系人分布, 点击可查看联系人在地图上的详细位置。百度地图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设置布局文件权限、添加jar包以及显示百度地图的控件几个步骤实现[2]。具体介绍如下:

在使用百度地图之前, 必须先申请一个百度地图的API key。然后下载百度地图API开发包, 并在工程中引入。在Eclipse工程中, 将开发包里的baidumapapi_v X_X_X.jar拷贝到libs根目录下, 将lib Baidu Map SDK_v X_X_X.so拷贝到libsarme⁃abi目录下。在工程属性->Java Build Path->Libraries中选择“Add External JARs”, 选定baidumapapi_v X_X_X.jar, 确定后返回。通过以上两步操作后, 完成Android应用程序工程的配置。还需要在应用程序的Android Manifest文件中添加开发密钥、所需权限等信息。至此, 就可以利用SDK提供的接口, 获取地图数据了。

百度地图一些重要的类和对象见下表:

Map View继承于Android SDK的View Group类, 作为显示地图UI控件, 负责从百度地图服务端获取地图数据。Baidu Map, 通过Mapview的get Map () 方法可以得到百度地图最核心的组件Baidu Map[3,4], 它是一个地图控制器, 负责对地图、覆盖物以及图层进行渲染, 定义百度地图相关操作, 并对用户交互事件进行监听。这些监听接口包括了:地图单击事件监听接口, 双击事件监听接口, 地图绘制回调接口, 地图加载完成回调接口, 地图长按事件监听接口, 地图状态改变相关接口等, 通过实现这些接口就可以实现应用程序所需的地图功能。

5.3 位置定位

Android平台上定位的实现方案可以有多种选择, 包括GPS定位, 基站定位, WIFI热点定位。利用智能手机上的GPS或者移动网络可以轻松的得到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本方案采用基于百度地图的定位服务。百度地图Android定位SDK支持Android设备应用程序接口。通过百度地图API可以构建强交互性应用, 同时还可以实现定位、本地搜索, 路线规划等数据服务[5]。实现定位功能, 通过设备当前GPS信息、网络定位 (WIFI、基站) 混合定位模式, 返回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通过反地理编码功能, 解析当前所处的位置坐标, 获得详细地址描述信息。它与百度地图配合使用, 可以在地图上展示实时位置信息。其工作的详细流程如下图:

当应用程序向定位SDK发起定位请求时, 定位SDK会根据应用的定位因素 (GPS、基站、Wi-Fi信号) 的实际情况 (如是否开启GPS、是否连接网络、是否有信号等) 来生成相应定位依据进行定位[2]。然后定位SDK会根据生成的定位依据向定位服务器发送网络请求。定位服务器会根据请求的定位依据推算出对应的坐标位置, 生成定位结果返回给定位SDK。

定位服务客户端一些重要的类和方法如下表所示:

Location Client类是定位服务客户端的一个重要的类。Lo⁃cation Client类必须在主线程中声明, 它需要Content类型的参数。Content需要全进程有效的content, 推荐用get Application⁃Content获取全进程有效的Content。Location Client需要注册一个BDLocation Listener监听接口的具体实现类, 在这个实现类里, 可以自定义对返回结果的处理。在开启定位之前, 需要对定位客户端设置定位参数, 定位参数包括:定位模式 (高精度定位模式, 低功耗定位模式和仅用设备定位模式) , 返回坐标类型, 是否打开GPS等。Location Option对相关的定位参数进行了封装, 利用它提供的set方法进行参数设置。分别使用public void start () 和public void stop () 来打开或关闭Location Client, 调用public intrequest Location () 方法来发起定位。发起定位后, 定位客户端异步获取当前位置。定位结果在BDLocation Listen⁃er的on Receive Location方法的参数中返回。

6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Android智能手机通讯录管理方案, 并详细介绍了软件实现的过程和关键技术。方案将Android智能手机中的联系人信息按照号码归属地分类, 在地图上显示出各个城市联系人的具体位置。再通过定位功能, 定位自己当前位置, 并给出当前位置附近的联系人有哪些, 以及从自己当前位置到联系人位置的路线。实现该方案最主要的是基于百度地图和百度定位SDK进行二次开发。百度地图SDK提供了多种方法, 功能丰富, 具有较大的可扩展性。借助百度地图成熟的地图服务框架快速搭建自己的地图应用, 可以大大降低开发成本、开发时间以及对本地服务器的硬件要求, 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于自身的业务系统。在软件即服务的软件应用模式下, 百度地图SDK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个人和企业, 为移动应用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

摘要: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百度地图对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通讯录管理方案。该方案首先查询获得电话号码的归属地信息, 然后将通讯录按照相同归属地分组显示, 之后再利用百度地图位置定位功能, 在地图上显示出各个城市联系人分布, 并可进一步查看手机通讯录中联系人具体位置。通过定位功能, 随时获取手机持有者的当前位置, 并显示出通讯录中当前位置附近有哪些联系人。与此同时, 再给出智能提示, 并通过地图信息查看从自己当前位置到所要去的联系人位置的具体路线信息等。该方案对手机通讯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为手机用户好友间联系、聚会以及其他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关键词:Android系统,手机通讯录,百度定位,百度地图

参考文献

[1]杜传明.百度地图API在小型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 34 (2) :152-153.

[2]百度.百度地图API开发指南[EB/OL].[2014-06].http://lbsyun.baidu.com/index.php?title=an-droidsdk/guide/basicmap.

[3]朱根荣.百度地图API应用数例[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3 (23) .

[4]程志平.如何构建一个基础的百度地图页面[J].数字化用户, 2013 (28) .

篇5:手机考勤三大定位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手机用户数量大幅增加;根据手机用户使用习惯,手机一般都置于机主5m范围内,确定手机位置,也基本能确定被埋人员的位置,因此利用手机定位人员位置成为可能。由于震后被埋人员都处在NLOS(非视距)环境中,在蜂窝网络中利用TDOA技术对手机定位受到NLOS影响,会产生很大的定位误差。邓平 [1]和蔡永棋 [2]等人对NLOS环境下的定位技术做了深入的研究;刘懿 [3]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TDOA/AOA二次定位技术实现被困人员的定位。基于这些理论成果,该文提出了一种NNLLOOSS环境下的手机定位技术在震后救援中应用研究。

1 系统原理

1.1主动诱发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当手机位置更新(Location Update)时会主动发射发送随机信号接入码(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信号,向所在网络注册。手机从一个位置移动另一个位置过程中,当其接收到一个更强的广播信道时,解码广播信道消息获取位置区识别号(Location Area Identification,LAI),并与自身RAM中的LAI对比,如果LAI发生变化,则认为进入了新小区,需要向新小区发出RACH注册申请,此时小区基站可以检测到申请注册的手机 [5]。

对于被埋手机来说,能获得被埋手机信号利用定位算法就可以估计出手机的位置。利用上述手机位置更新原理,提出如图的主动诱发技术方案,在废墟周围架设广播信道与原基站不一样的伪基站,当被埋手机接收到信号功率Pb> Pa时,被埋手机误认为位置发生了变化,会主动向伪基站构成的小区发出注册申请,伪基站利用接收到的注册申请信号即可实现对手机的定位。

1.2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系统由至少4个伪基站(BS),1个定位数据处理中心,若干手持式移动定位终端(Portable Loca-tion terminal, PLT)以及若干需要定位的被埋手机(Mobile Station , MS)组成。

如图2所示的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系统由至少4个伪基站(BS),1个定位数据处理中心,若干手持式移动定位终端(Portable Loca-tion terminal, PLT)以及若干需要定位的被埋手机(Mobile Station , MS)组成。4个BS的功能是诱发被埋手机和PLT向BS发送消息,BS获得其与MS和PLT的距离数据;定位数据处理中心是用于汇总4个BS发来的定位数据,计算出MS和PLT的最终位置。

采用主动诱发技术,架设在废墟周围的伪基站发出更强的广播信道,诱导手机和PLT主动向新小区发出注册申请,4个BS根据收到的注册请求信号利用TDOA定位技术测出3组MS到BSi(i = 2,3,4) 与BS1的信号到达时间差值,并将时间差值数据传到定位数据处理中心。定位数据处理中心将所收到的数据进行融合、计算,并加入NLOS影响,估计出MS和PLT的位置。救援人员手持PLT在废墟上搜寻被埋人员,定位数据处理中心实时更新PLT与MS的位置,反映出MS被埋深度的三维坐标,为救援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系统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2 抗NLOS影响的TDOA三维空间定位算法

如图4所示,待定位MS坐标点 (x,y,z) ;第i个基站BS的位置坐标为 (x i,yi,zi) ,与MS之间的距离为Ri,则:

假设Li,1是NLOS条件下测得的MS到BSi和BS1的距离差= TDOA

Li,1= cτi,1,其中c表示电磁波传播速度,τi,1为TDOA测量值。

令Ri,1为MS到BSi和BS1的视距条件下的距离差,则:

考虑NLOS环境对测距的影响,Li,1一定大于或等于Ri,1,引入NLOS影响测距衰减因子αi,则:

9) 式是一个关于αi的二次函数,当该二次函数取最小值时,(7)式的解也取最小值,然后采用梯度算法更新αi,αi用公式迭代更新,αki表示第i个衰减因子的第k次迭代,其中μ为迭代步长,通常选小区半径的倒数。当迭代的终止条件为:,其中ε取一个很小的正数,如ε = 10-6,迭代满足终止条件即可消除NLOS影响

将更新后的αi代入(8)式,采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WLS)可解得MS的位置估计值为:

移动台的最终位置zp(x,y,z) 根据za的坐标符号一致性舍去其中的一个解,消除定位结果模糊性。

3 定位误差仿真

在震后实际搜救中,局部搜救范围一般都不会很大,选取小区半径为500m,假设TDOA测量误差服从N(0,102)的高斯分布。仿真比较 用Chan算法和本 文算法在NLOS环境下的 均方根误 差(RMSE)来衡量定 位性能。 其中 :,(x),y,z为MS的实际位置为MS的估计位置。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从仿真结果分析可知,图中LOS的定位结果为不受NLOS影响的定位结果,只考虑了TDOA测量误差,图中横坐标为NLOS衰减因子,表示NLOS对测量的影响程度,NLOS因子越小影响测距越严重,反之影响测距结果较小,从仿真结果来看,该文的算法和Chan算法随着NLOS衰减因子増大,定位结果越准确,但本文的算法的定位结果整体上都大大优于Chan算法。

4 结论

本文利用手机主动诱发技术和TDOA空间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在震后废墟NLOS环境下的被埋人员搜救系统。文章中提出的TDOA定位算法,可以直接计算出MS的空间坐标,不仅能定位MS的二维平面位置,还能估计被埋深度,对灾后被埋人员快速定位,实施救援有重要的意义。引入NLOS影响测距的衰减因子,利用梯度算法更新迭代衰减因子,减小NLOS的影响,从仿真结果来看,对比Chan算法和LOS环境下的定位性能,文章中的算法有比较好的定位性能。

摘要:震后人员被埋,确定人员被埋位置是提高救援效率、救援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手机主动诱发技术及TDOA定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手机的空间定位搜救系统。系统计算出目标手机的三维坐标,直接反映出被埋人员的二维平面位置及被埋深度,对救援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定位计算中,引入了NLOS衰减因子,通过梯度算法,迭代更新衰减因子,可以有效消除NLOS对测距的影响。最后仿真表明,该文定位方法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可以应用于震后人员搜救中。

篇6:手机考勤三大定位技术

1 手机定位技术

目前,手机定位技术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手机中放置GPS配置,利用卫星对其进行定位,此类技术的应用是最为普遍的。第二就是利用运营商等基站,对手机进行定位,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运营商定位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1 GSM网络基站定位

此类定位技术的应用,就是移动或是联通的GSM网用户利用手机接收相关运营信号,并且实施定位工作。首先,GSM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安装的软件实现定位功能,对所处基站进行测量,但是,运营商要想了解用户的实际位置,就要了解周围基站的位置,同时,还要重视周围完整GIS系统信息,否则,了解到的位置信息只有数据,并不能很好地使用数据。然而,周围基站的地理分布,与企业、公众等利益产生直接联系,虽然此类信息是免费的,但是,普通用户是很难得知的。其次,运营商所主导的定位系统,就是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一旦用户发起定位申请,运营商就会为用户提供其周围基站信息,进而获取用户的位置,反馈给相关用户。借助此类技术与GIS技术的结合,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实现一些简单的定位与导航功能[1]。

1.2 CDMA网络基站定位

在电信网络使用时,其是利用CDMA技术,由于此类技术的应用与GSM技术存在差异,在定位时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电信网络中的每个CDMA基站中都设置了较为良好的GPS定位系统,在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定位方式,也就是GPSONE。这种定位方式在实际应用时,是利用手机实现的,在一部手机中可以接受较多的基站信号,根据这些信号可以获得GSM定位效果,进而提升定位的精准性,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2 手机定位技术应用在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技术

手机定位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海洋渔业的发展效率,还能帮助其实现定位工作,使其可以做好应急报警工作。此类技术的应用,可减少海洋渔业渔民的安全问题,在监控的基础上,实施救援工作,并且提升渔政管理效率,加快渔业的信息化发展建设速度,保证能够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移动通信资源,相关技术人员在为大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其实际发展情况,重点研究手机定位技术,并且在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综合利用手机定位技术[3]。具体技术包括以下几点。

2.1 海洋渔业综合信息数据融合

海洋渔业综合信息数据融合,就是利用手机定位技术重点解决语音通话、短信等报警事宜,保证能够利用定位等功能做好应急报警工作,在信息融合的基础上,对海洋渔业进行综合监控,保证能够从各个层次上实现监控功能。但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点,其中最为关键的难点在于对各类信息进行统一表示[4]。

2.2 海洋渔业手机信息终端

在海洋渔业发展过程中,手机终端信息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是有几个关键的技术,就是要重点解决手机信息终端的电池使用情况,使其续航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同时,还要对三防功能加以重视,不断提升定位精准度,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5]。

2.3 海洋渔业综合信息系统架构

对于海洋渔业信息的应用,模型的构建是极为重要的,相关技术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要重视总体结构的需求,不断研究系统结构之间的关系,设计出系统软件平台,不断解决信息多元化输入问题,掌握难点技术,不断完善相关技术[6]。

3 手机定位技术在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手机定位技术在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对海洋渔业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都要对此类工作加以重视,不断完善技术应用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制度,使其可以更好地应用在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中。具体应用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3.1 海洋渔业综合信息数据融合方式

海洋渔业在信息融合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信息特征的提取,建立抽样化的模型,采取有效策略开展工作。此类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和海洋渔业的综合监控系统进行连接,还能有效定位船舶位置,使其在日常工作开展时,能够做好应急报警工作,也就是将手机定位与应急报警数据相互融合,进而形成完善的定位系统。

3.2 海洋渔业手机信息终端的使用

海洋渔业中的渔民在日常工作时,对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是较为重视的,利用较好的三防方式开展工作,然而,作为渔政部门,要想更好地执行管理工作,就要利用手机信息终端定位功能,提升定位的精确性,要与安全监管、应急救助等相互联系,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 手机定位技术在海洋渔业信息建设中的总体构架

海洋渔业技术人员要想更好地利用手机定位技术,就要重视其在渔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总体构架,完善构架信息,更新构架手段,使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提升渔业的技术应用质量,进而形成较为良好的发展系统。

4.1 构架系统的构成方式

在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系统构成的过程中,手机定位的应用是以公众移动电话网作为最为主要的沟通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库等技术,为渔民提供较为良好的导航定位技术,完善应急报警系统,进而提供较为良好的综合服务,使其向着较为良好的方向发展。

在构架系统中的监控中心功能中,通信线路、手机终端等功能都是由一个系统组成的,并且要通过扩充方式开展监控工作,保证不会因为系统问题对其实际发展造成较为不利影响

4.2 系统工作原理

在手机定位技术应用在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会形成较为良好的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以利用工作的通信网络向手机终端发送定位要求,并且接收到渔船的定位信息,将定位数据显示在监控中心中,最后会形成良好的终端监控。监控终端是根据所设定的报警条件,对报警进行判断并且处理,最后将数据存在数据库中,保证不会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监控中心在调查渔船情况时,会向手机终端发送中心定位呼叫,然后将渔船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在渔船情况较为紧急的情况下,监控中心必须要实时监控渔船位置,保证及时发现渔船位置,在遇到危险时,可以有效将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进而开展救援工作。监控中心可以利用网络连接,对渔船进行管理,避免渔民受到安全威胁。

4.3 系统主要功能

手机定位技术应用在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在此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对系统主要功能加以了解。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位置监控功能,就是监控中心在获取渔船位置的过程中,对渔船进行监控。第二,信息报告,渔船监控中心上报相关信息。第三,信息发布,就是监控中心向渔船发送气象信息,保证渔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第四,遇险求助,渔民在实际工作时,遇到危险求助监控中心。第五,信息互通,就是监控中心与渔船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信息。

5 结语

手机定位技术应用到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海洋渔业的发展效率,在利用手机定位技术开展监控工作的过程中,还能对渔船进行指挥,保证了渔民的安全性。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还要重视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阶段性地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可以具备先进技能,有利于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姜红德.城市应急中的“智慧”[J].中国信息化,2013(13):18-19.

[2]毛煦晶.基于CNSS的舟山临城渔业公司渔船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3]王玉秀.基于EXTJS的海事船舶审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镇江:江苏大学,2014.

[4]乌尼孟和.游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骆驼与草原生态的关系[A]//第十三次全国畜牧业经济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238-245.

[5]范道尔吉,武慧娟,那顺乌力吉,等.基于J2ME和GPS模块的手机定位系统设计[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3):334-33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监狱定位技术方案对比 下一篇:精确定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