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与环保论文

关键词: 危性 物料 化工企业 化工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化工安全与环保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有极强的应用性。该课程能有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环保、安全意识。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同时避免该课程与其他先期基础课程的授课重复,才能在有限学时内实现最大化教学输出的教学效果。

第一篇:化工安全与环保论文

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意识提升策略

摘要:有些化工企业生产具有高危性,其所应用的化工物料以及生产的产品,常常对环境以及人身安全都存在威胁。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人员损伤,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为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则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与环境保护,做好相应的生产和环境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环保管理意识,以确保企业的稳定长久发展。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意识;策略;分析

1导言

近年来,我国在节能环保方面投入了极大的关注,要求积极的突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优化,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强调使用绿色节能技术和工艺等。化工企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其生产需要将“绿色、节能、环保”等理念融入全过程、各个环节,贯彻绿色发展、节能环保战略,对化工生产实施精细化、标准化的管理。实现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化利用、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提高化工生产的效率,降低化工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使化工生产的节能环保目标更好地实现,推进我国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的意义

对于所有企业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保护环境以及安全生产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化工企业来说,由于其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并且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化工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履行环保建设责任,才能实现自身持续、良性的发展。近几年,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化工企业想要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力推进绿色生产,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此外,为了防止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带来经济损失,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运营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使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促使化工企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3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安全环保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

当前,化工企业在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完善性,还需进一步健全。对于化工生产来说,缺乏统一标准管理制度的规范,导致安全环保工作无法根据相应的制度开展一系列工作。如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只对大方向的任务和责任进行了明确,而忽视了生产工作中的细节环节,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直接影响安全环保的工作质量。另外,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让整体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无法有序推进,管理工作较为分散,各个工作环节的管理者只专注于本环节的管理,而忽视了与其他环节的关联性,由此导致工作衔接之间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

3.2安全环保管理培训教育工作力度不够

化工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环保管理培训教育工作存在缺失的情况,包括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相应的应急演练都过于形式化,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因而当安全事故发生时,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应对,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实际上,化工企业在此方面的认识不够全面,片面认为安全环保排查工作会影响企业生产效率,拖慢企业的生产进度,所以对此方面的工作也只是简单实行即可,如:记录表格、记录数据等,导致一些隐藏的安全环保隐患问题得不到处理,容易演变为更加严重的事故。并且,化工企业对员工的安全环保培训也相对缺失,员工的安全环保能力不足,无法应对各种复杂问题。从化工企业实际生产工作中可以发现,由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是比较多的,而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员工缺少规范的安全环保培训教育,致使部分员工违规操作、违规处理污染物等,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

4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意识的提升策略

4.1建立完备的安全培训大纲,编写专业培训教材

一是成立专门的安全培训部门,负责安全培训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突出领导作用,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培训发展委员会,负责建立安全培训大纲、编制培训教材等前期工作以及后期培训实施的评价监督等。委员会成员应包括不同层级、岗位的优秀人才,尤其要增加一线优秀员工占比,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加入。同时,根据具体职能和个人专长,在委员会中设立多个分工小组,如调研组、设备安全组、工艺安全组、车间管理组等。二是综合不同诉求及实际现状做好大纲编制工作。掌握编制工作切入点,深入企业不同岗位、员工群体进行调研,从国内外安全管理现状,尤其是国内频繁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入手,编制内容全面、切实可行的培训大纲,经过专家评审、意见收集、再评审后正式发布。同时,每年组织安全培训大纲再修订,以保证培训大纲的合理性与先进性。

4.3拓展安全培训方式

一是建立网络学习平台。邀请内外部优秀讲师录制网络课程,利用多种媒体培训资料打造网络安全学习平台,便于员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此外,网络课程还可增加考核、意见反馈等内容,补充平台考核及跟踪管理不足的短板。二是制作安全短视频。利用当前热门的短视频方式,针对具体某个安全知识点或操作制作十分钟以内的短视频,便于员工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学习所需的安全知识。三是定期开展安全直播课。企业管理者或讲师采用直播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回答员工关心的各类安全问题,既能增加讲师与学员的互动,也能促进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互相理解,更便于企业管理者和讲师了解学员的所需所想,为后期培训改进提供借鉴。四是设立企业安全网络微信群。员工可在微信群内自由发表对安全的见解、分享安全信息或提出安全问题,由企业管理者或讲师给予解答,便于企业各层级更深入探讨安全方面的问题。五是增加现场培训及安全竞赛的频次。现场培训比面授培训具有更好的效果,如采用现场培训的方式讲解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方法等,讲解更生动具体。同时,还可以开展关键安全操作、重要安全知识的竞赛,既能增强娱乐性,又能加深员工对培训内容的理解

5结论

总而言之,推进化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安全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强化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节能环保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在保障化工产品的生产安全和质量、提升化工生产的效率的同时,降低化工生产过程的资源损耗和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资源和材料的利用效率。把握时代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推进化工行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创新和优化化工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引进和使用绿色化工技术;对化工生产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将“绿色、节能、环保”等理念融入全过程、各个环节,对化工生产的人员、资源、设备、材料、污染进行有效的管理,优化化工生产方案,强化化工材料质量控制,加强污染防治,促使节能环保措施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有效的运用,推进化工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其振.石油化工企业油品储运过程安全环保问题及对策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08):210-211.

[2]张生根,彭福林,卞剑锋,母玉林.探析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措施[J].化工管理,2019(29):84-85.

[3]韩超一.我国危化品与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现状研究[J].当代石油石化,2019,27(04):47-52.

[4]聂强.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8,24(06):38-41+10.

[5]周冬冬.加強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的意识和措施的分析[J].山东化工,2018,47(11):186-187.

[6]蒋龙波.浅谈加强安全环保工作在化工企业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0):150.

作者:宫振宇?肖楠

第二篇: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探析

[摘 要] 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有极强的应用性。该课程能有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环保、安全意识。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同时避免该课程与其他先期基础课程的授课重复,才能在有限学时内实现最大化教学输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化工环保与安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引言

化工行业产生的安全、环保问题备受关注,已经制约了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河套学院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该校开设了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承担着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焦化、氯碱化工、精细化工行业提供专业人才的教育任务。经调研,该地区所有化工企业均需要具备环保与安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因此开设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化工类专业开设了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但在学时、内容上略有差异[1,2]。总体来说,各高校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工行业产生“三废”的路径及其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方法,以及防毒、防爆、防火,设备安全、系统安全工程等化工环保安全技术。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工作中能将化工企业的“三废”控制和安全生产自动植入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设计、管理等各个环节。针对内蒙古西部煤化工行业的特点,结合学生学情特点,笔者对河套学院面向区域性产业发展设置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讨论。

二、教学内容探析

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将化工、环保、安全工程等专业知识交叉融合,是面向企业实际需求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国内一些院校开设的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与学生未来的专业就业岗位相结合,在规划、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将相关执业资格证考试大纲内容融入,主要有注册环评工程师、注册安评工程师等[3],体现了实践性,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知识内容上,选用的教材普遍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分为“化工环境保护技术”和“化工安全生产技术”两个独立的篇章。前者主要介绍化工行业“三废”治理技术,后者主要介绍防火、防爆、防毒、职业卫生等内容[4]。另外还有清洁生产、系统安全分析等内容,在教材设计上较为合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普通院校,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学情和区域产业需求在教材的处理方面下功夫,避免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简单分为两个模块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同时又要适应区域生产实际[5]。例如,内蒙古西部呼包鄂经济带已经形成了以氯碱化工、煤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体系,阿拉善地区又有全球最大的靛蓝染料生产基地。在教学内容设定的时候,应充分对上述产业进行调研,结合产业实际对教材进行处理,使教学内容符合应用性,并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例如,在化工环保教学中,以教材中“三废”治理相关理论为教学基础,考虑氯碱化工、煤化工、染料化工的实际,重点针对酸碱氯、电石渣、汞触媒、染料废水等污染物,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管理方面的内容,系统构建符合区域生产实际、应用性较强的化工环保课程内容体系。

三、教学方法探析

(一)理论教学

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技术特点提高理论教学的呈现性和趣味性,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在利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将文本与图片、动画和视频相结合,更贴近实践,更直观地展示授课内容。特别是动画和视频,可根据所讲授的知识点,制作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例如讲授废水治理相关知识点时,可利用视频、动画的形式将不同废水的产生、危害,在生产系统的转移、治理、排放全过程做一个动画。根据物理法、化学沉淀法、氧化法、生化法等各方法制作视频,使学生直观了解各方法处理化工废水所需的水处理设备。同时结合文本、图片等形式讲授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途径与形式,讲授各种方法处理废水中污染物的原理,避免了认识实习时走马观花的现象。

(二)案例教学

理论课堂上的案例教学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实践性,能同时实现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培养。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精心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案例,再次呈现事故现场,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例如,2016年7月27日宜兴化工厂爆燃事故、2018年9月19日恒源煤化工公司发生煤焦油储罐着火事故。在呈现现场的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事故原因、事故前兆、事故对环境的危害、事故救援措施、二次事故避免措施等。

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方面来说,这样的互动式教学能让学生全方位利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输出者。一旦知识能够准确输出,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对所学的化工安全、环保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素质目标来说,可提高自身的安全环保意识,从而在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后更加认真谨慎、负责担当,将素质理念继续输出。

(三)实践教学

化学化工类专业正面临着从“老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变,实践项目的研究必须面对新工科建设“新起来”的要求,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目前通用的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实践课程设计主要围绕设计计算、绘图等工程设计训练,仍然侧重于主体生产流程,少有侧重于环保与安全的事件设计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企业实践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在实践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进行“调研—设计—应用—反馈—修正—调研”的闭路循环探索,为学生量身定制实训实践课题,由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课程。同时,对实践课程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反馈,继续修正完善实践课程设计内容。

在先修基础课程已经安排相关基础理论的实践、实验教学的前提下,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可以结合专业的工厂实习来实现差异化实践,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化工企业“三废”、化工安全隐患排查等实际工作,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另外,可开展校内安全演习、急救演练、知识竞赛、技能大赛等仿真训练,也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掌握的一次考核。

四、结语

化工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安全、环保的支撑,需要具备环保与安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因此开设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在化工环保与安全教学中应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案例剖析,鼓励学生的知识输出;在实践教学中,要结合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探索,最终将安全生产、绿色环保的思想深植于学生的头脑中。

參考文献

[1]邱罡.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教学探讨[J].广州化工,2015,

43(21):226-227.

[2]翁艳英,王强.地方院校《化工环保及治理技术》课程教学初探[J].广州化工,2013,41(16):212-213+237.

[3]沈丽,罗胜铁,张志众.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研究[J].绿色科技,2014(06):323+325.

[4]王丽,韩冰.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实用教学法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13,27(02):74-75.

[5]周志强,郭丽,王玉峰,陈立钢,孙墨珑,王崇.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问题导向型教学改革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8,35(06):76-79.

[6]吴树国.案例教学在《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化工,2017,46(23):132-133.

作者:王岳俊 王秋卓 王彩虹

第三篇:基于石油化工安全和环保的分析

摘要:石油化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源动力。但是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化学用品,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要及时开展防护工作,从而提升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在当前时代下,为了顺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要推进环保工作。本文结合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石油化工安全和环保为切入点进行探析。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环保;分析。

引言:石油化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诸多行业的建设和发展都注入了持续的动力。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的迭代和生产设备的更新,石油化工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随着石油化工生产设备的复杂化发展,石油化工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石油化工安全和环保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推进安全生产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使得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建设也显得迫在眉睫。

一、推进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建设的必要性

不同于传统的企业类型,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流程较为復杂,涉及到的专业技术也比较多,不同的生产流程有着不同的生产特点,尤其是原油开采工作,危险系数比较高,保障生产安全是推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能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行业对生产工作人员生命健康权的尊重,是石油化工企业长远发展和建设的必然要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为石油化工企业的升级和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现安全生产一直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第一要务。

在当前时代下,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各类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自然资源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在无形中加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较为繁杂,再加上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污染物,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可能就会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不利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升级和转型,同时也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脚步。因此,结合当前时代下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与环保生产策略显得愈发重要。

二、石油化工生产的特点

(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需求,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呈现出扩大化趋势,再加上资源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面临全新的发展挑战。结合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石油化工企业的建设呈现出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得生产成本不断提升,推进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建设工作,能够节约大量的生产资源,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相关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

(二)发展环境复杂

在当前时代下,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在石油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生产中都面临很多挑战,再加上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譬如季节交替、特定规划等,也对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结合一些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受到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一些石油化工企业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并没有紧跟行业和时代的发展脚步,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管理效率,不仅引发了一系列施工安全事故,同时也对广大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加强了对新型生产设备和新型生产工艺的应用,如何实现对相关工艺和设备的有效利用,成为石油化工企业建设中的关键任务。

三、石油化工生产的主要隐患及危害

(一)环境污染

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石油原料的泄露,可能就会对河流、陆地等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如果水源受到了污染,不仅会影响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中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也会对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威胁,土壤在遭受石油原料的污染后,沉降作用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很难通过大自然的微生物进行分解,对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火灾与爆炸

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也在逐步提升,但是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比较高,一些生产企业为了减少工作量,忽略了日常的安全防护工作和安全生产技术,安全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也比较小,一些安全防护工作浮于表面,无法落实到日常的生产中。再加上一些员工受到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安全防护意识较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也比较薄弱,无法实现对安全生产技术的有效把握。易燃易爆物质作为石油化工生产的重要中间产品,如果出现泄露,没有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能就会发生爆炸,威胁到广大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在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也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四、我国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在一些石油化工企业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比较高,之所以会出现安全事故,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漏洞,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引发各类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到广大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石油化工企业的长远发展。

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要对一些关键点进行着重把握,从而提升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但是结合我国的一些石油化工企业来看,在生产过程中,一些员工在执行相关操作时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是引发工作失误和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相关企业要从管理角度出发,推进安全管理和环保管理部门的建设,安排专业的安全管理和环保人员,并对不同管理人员的管理任务进行细分,实现对相关生产风险的有效分析和控制。

五、石油化工生产的安全策略

(一)转变安全防护观念

科学的安全防护观念能够为后续的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结合我国一些化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固守传统的安全防护管理观念和安全管理模式,不仅对企业生产和建设造成了阻碍,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后期发展,因此推进安全防护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在安全防护观念的转变过程中,一方面要对以往的安全防护经验进行总结和整合,另一方面也要紧跟行业和时代的发展脚步,不断赋予安全防护工作全新的时代意义。安全防护观念的转变是一项长期工作,企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往往有着不同的发展和建设需求,企业管理人员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推进安全防护观念的转变。

(二)加强日常安全监管

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能够为石油化工企业的日常生产营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也是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任务。结合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发展和建设情况来看,生产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生产效率有了质的提升,开展安全监管工作显得愈发重要,在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重要工作:首先,结合企业生产需求,对员工福利制度进行优化,建立完善的员工晋升渠道,对于提升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保障后续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其次,推进安全生产标准的建设,尤其是管理制度的建设,更是其中的关键,生产管理人员要对以往的安全监管经验进行总结,同时结合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需求,对安全监管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三)应用新型防护技术

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應用,为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推进相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以下几项关键任务;首先,明确企业的安全生产需求,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薄弱之处进行把握;其次,推进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也有利于相关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第三,建立完善的监督系统,一方面对员工的日常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对于提高员工操作规范性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能够对不同的生产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把握,如果设备出现异常,能够在短时间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引发安全事故,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

六、石油化工生产的环保策略

(一)加强企业日常管理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往往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如何实现对这些资源的有效控制,是生产成本控制中的关键。结合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近几年来,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迅速发展,对于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把不断提升,尤其是管理型人才,但是在一些石油企业中 ,一些劳务人员并没有经历相关培训工作,缺乏专业经验的积累,就进入企业进行工作,是引发石油化工安全和环保问题的重要因素,再加上日常管理工作浮于表面,因此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难以提升,加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显得愈发重要。

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和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关键,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能够对工作流程中存在的一些隐患因素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对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环保生产的目的。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要对以往的管理经验进行积累,对复杂的管理流程进行简化,针对不同的环保问题,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二)应用新型生产设备

为了满足企业的环保生产需求,推进生产设备的更新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生产设备适应性比较差,生产效率也比较低,无法实现对多种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从长远角度来看,并不利于石油化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尤其是对生产废料的处理,传统的生产设备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率。因此加强对新型生产设备的应用显得愈发重要,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环保生产需求,明确企业生产中的漏洞和薄弱之处,对老旧生产设备进行更换。

加强对新型生产设备的应用,不仅能够达到理想的环保效果,同时也能大幅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对于提升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有着巨大帮助。值得注意的是,生产设备的更新和换代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相关企业在推进生产设备的更新时,要建立科学的设备更新计划,有针对性地推进生产设备的更新,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三)推进生产过程控制

石油化工企业的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会耗费大量的生产资源之外,还会产生一定的能量损耗,实现对这些能源和耗能的控制,对于推进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生产有着重要意义。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生产来看,想要实现对能耗比的有效控制,主要有以下两项途径:首先就是加强对新型绿色能源的利用,其次就是降低能源的消耗,从源头上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关企业要加强对石油泄漏问题的重视,在石油的不同开采阶段,采取不同的监管模式,实现对石油生产过程的动态监测,在出现石油泄漏隐患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案。

石油生产过程的控制,离不开专业的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因此相关企业也要推进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切实提升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质,为石油生产过程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优化资源利用计划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自然资源类型较多,推进对不同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推进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生产也有着巨大帮助。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建设和发展情况来看,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受限于传统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难以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当前时代下,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来看,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主要体现为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譬如在石油化工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冷却水,这些冷却水在应用过程中,会对石油生产过程中的能量进行吸收,冷却水会转变为热水,对这些热水进行合理处理,不仅能够为农业灌溉创造便利,对热水中的热能进行利用,还能为供暖工作创造便利。为了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建立整体观念,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石油化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在当前时代下,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和环保建设显得愈发重要,不仅是相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部门要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对相关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为石油化工企业的转型和升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石油化工企业则要不断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利用,秉持资源循环利用的观念,推进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孙明辉, 何亚楠, 潘智慧. 基于石油化工安全和环保问题的探究[J]. 当代化工研究, 2021(8):2.

[2]艾绍磊. 新环保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分析[J]. 生态环境与保护, 2020, 3(4):39-40.

[3]李海峰. 浅谈石油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策略[J]. 中国化工贸易, 2020, 012(002):30,32.

[4]黄晓龙. 浅析石油化工安全和环保问题及其应对方法[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29):1.

[5]邢珊珊. 探讨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管理方法[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1(29):3.

[6]宋雪微. 浅谈石油化工中心化验室的安全与环保设计[J]. 山东化工, 2021, 50(8):2.

[7]孙静囡. 石油化工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措施[J]. 工程建设(重庆), 2020, 3(11):2.

作者:杜大勇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安全检查情况分析 下一篇:化工环保材料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