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探析 财务管理 企业

摘要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尤其是中小企由于少了政府政策支持等种种原因,面临企业倒闭的危险,中小企业必须在绝望中寻求出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建立企业良好形象提升竞争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篇1:

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探析

摘 要 金融危机下,企業在财务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为了更好的解决金融危机下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本文从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企业财务管理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1.财务管理的概述

财务管理是对资金流动、使用和分配的管理。通过对企业或者部门进行财务活动的管理,可以分析企业或部门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动态,规避企业或部门发展中的风险,从而引导企业或部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可以说,财务管理是协调各生产活动参与者之间关系的最佳手段,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因此,对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探析是非常必要的。

2.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不完善的财务管理同样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目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1)企业融资困难。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银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借贷成为普遍的一种缓解金融危机的方式。这就是使得企业在融资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难,进而使企业财务管理失调。

(2)投资风险加大。金融危机下,很多企业经不起经济风暴的冲击而倒闭或者面临着倒闭,使得资金流动线发生间断,不能很好的保证资金的投入与回收,因此各企业在投资中面临的损失风险加大。一些企业面临着订单急剧减少或者有单不敢接的现象,往往就是基于金融危机下财务管理中的投资风险加大的原因。

(3)企业现金流量风险加大。金融危机下,企业存在订单少、订单贷款回收困难以及融资困难现象,这些都致使企业的现金流量中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往往企业在接受订单后存在着无法及时完成订单或者订单完成后,订购企业已经倒闭,资金回收困难等现象,这些都会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损失;同时,金融危机下企业在融资上不仅面临着银行走不通的困难,也面临着民间融资的困难,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现金流量的风险。

(4)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理念不足。很多企业并不能很好的利益财务战略管理,在面对各种金融危机时,不能及时判断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方向和应对策略,并尽早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都是企业中缺乏相应的财务战略管理理念,不能根据市场动态,及时感知财务危机,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企业摆脱或者弱化金融危机的干扰。

3.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当前,金融危机给全球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更好的应对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各国金融学者做了一系列研究。针对以上所述的财务管理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所述的解决对策:

(1) 增强企业融资能力。金融危机下,企业要从自身寻找原因,努力争取国内外资金融合,促进自身发展。其中,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定,完善财务管理机制,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至高点,进而使其融资能力也得到提升。

(2)降低企业投资风险。金融危机下,企业在资金投入后的回收上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前,要对投资风险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尽量规避风险较大的投资。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中,企业对市场动向的把握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却可以根据市场动态尽早预测投资风险,及时调整资金流向,尽量减少企业投资损失。

(3)降低企业现金流量的风险。企业现金流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因此降低企业现金流量中面临的风险是势在必行的。增加企业资金的循环速度,调整资金的借贷数目,尽量将资金的流向、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要优化资金管理系统,使资金的负债、流转数目能保证企业的稳步持续发展,进而保证企业可以经得起金融风暴的冲击。

(4)加强财务战略管理。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状况的财务管理战略,以便及时根据市场动向进行战略调整。另外,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要满足企业发展动向的需求,可以促进企业长期稳步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将制定的财务战略管理理念和计划付诸实际,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完善,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及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5)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使得繁复复杂的财务管理更加精细化、具体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高效性、简便性。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管理衔接在一起,有效地促进了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进程。计算机可以实现对财务管理数据的存储、监督和管理,使得企业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解决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流记录等问题。

4.结束语

金融风暴影响下,一些企业因为财务管理不善而倒闭或者面临着倒闭。为了更好的应对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中元.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对策研究.中国商贸.2012(11): 65-66.

[2]宋先树.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09(10): 240-241.

[3]姜雨婷.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科技致富向导.2012(32): 75,174.

邮寄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解放路38号汾酒宾馆507室 冯慧彬 收

邮编:030002

电话:13099007230

邮寄方式:圆通、申通、中通、顺丰、天天快递

作者:冯慧彬

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篇2:

金融危机下企业对财务管理的思考

摘 要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尤其是中小企由于少了政府政策支持等种种原因,面临企业倒闭的危险,中小企业必须在绝望中寻求出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建立企业良好形象提升竞争力。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金融危机 财务管理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中下企业的影响

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库存商品积压严重,产品出口率低等困难。“在“2009年《USP亚洲商业监察》”发布会上,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陈乃醒表示,中国社科院正在进行的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的调研”,发现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收到影响。”[1]

二、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经营者财务管理意思薄弱

由于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经营者即使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通常他们比较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却缺乏相应的管理理念知识。

并且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对会计的看法就是“记账”,而且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最常的做法是用自己的亲属担任。直接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直接表现在,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比如说有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薄弱,物质购销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责任不明确,导致不发人员内外勾结,各种劣质甚至是不能使用的物质流入企业,存货的发出不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无限制措施,车间想领多少领多少大大加大了不必要的成本。

(二)缺乏高素质高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

高素质的人才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持续经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对于会计人才的不重视,并且认为会计就是有亲属担任的这种错误的意思直接导致了再中小企业中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缺失。认为会计就是只能记账的职能,导致企业的会计人员只会做些流水账,管理库存等最最基本的会计实践。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且也不能给管理者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

本生企业内部会计设置也不合理,高素质的人才的才能很难在高度集中的管理中发挥其作用,自然企业也很难留下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三)融资难,政府支持少

政府的支持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很多小企业是靠自己奋力生存,政府对小企业的政策支持比较少。发行债卷是企业快速得到资金的一种方式,但是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并不具备发行债卷的能力或偿还债卷的能力。即使可以发行债卷但是由于本身的信誉度不强,也很难给企业带来资金。还由于 “中小企业的风险高,规模小,直接导致应该很难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業在商品交易中也很难进行赊销活动,不得不支付现金,那么就失去了用现金透支的机会成本。”[2]

三、中小企业避免财务风险的途径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的生产经营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收到了重重的影响,使企业面临着融资难,库存积压等问题,企业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对策否则难以在这么恶劣的环境在生存下去。

(一)增强经营者的财务管理意识

企业的经营者是一个企业的支柱,企业经营者可以通过参加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加自己的管理意识,增加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视,做出正确的决定。“中小企业应该养成财务管理得以重视的习惯,重视财务运算,控制财务等等工作。在财务管理中要特别树立风险意识,善于预测控制,降低亏损到最低点。在采购方面,应该和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降低。”[3]

(二)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成本控制是企业最有效,最快速的减轻企业压力的方法,严格加强对成本的控制,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方式。“优化管理流程和业务,推进预算管理,强化各项预算定额和费用标准的约束力,重点对原材料的采购管理,和采购部门的严厉管理是减少费用的方式之一。”[4]

(二)内部控制管理控制

“中小企业的会计设岗和企业内部监督必须按个按照会计法律执行,真实的反应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规制性,合法性。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不必要的支出与费用。[5]”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使其独立于其他经营管理部门才可能有效的对企业内部进行审计。

四、总结

我国中小企业以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灵活的机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的动力。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走在钢丝上面临着快要倒闭的危险,有其自身的特征融资难,赊销难,现金少,投资机会少。要想在如此恶劣的坏境下生存必须选择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的道路,比如:加强内部审计管理,降低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意识,加强风险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视等等。

参考文献:

[1]王秀芳,王秀萍.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甘肃科技纵横.2005.2.

[2]彭善利.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9期.

[3]王露.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山东经济.2005.11.

[4]翁晓梅,郝超峰.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模式转型的思考.中国会计师.

[5]徐燕,李红湘.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分析.商场现代化.

作者:江黎

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篇3:

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

【摘要】 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企业因为财务的问题而倒闭,但是也有许多企业因为对财务管理进行了改革,使自己在这场危机中得以保全,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财务管理;企业

一、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当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企业最终追求的目标。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包括五个方面: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回收和分配。这些与投资者、经营者、员工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可见,居于核心地位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目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应该采取措施来应对这种冲击,在市场上站稳脚步。

二、我国财务管理现状

企业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很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受到对外贸易受限、市场萎缩、货物积压、成本费用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的三大伙伴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额明显下降。据2008年我国海关总署报告,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7.8%,比上年回落了5.7%;出口1428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2%,比上年回落8.5%。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增长速度首次低于20%。2009年5月12日海关总署报告,截止到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5994.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4.3%。出口下降了20.5%。这些数据表明,金融危机还在不断的扩张,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于货物积压问题,许多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囤积大量的货物,形成存货,但由于市场的萎缩和对外贸易的下降,导致产品的价格下跌,货物周转缓慢,盈利额降低,存货贬值严重,企业由于对危机形势分析的不足,使得货物大量积压,产品滞销,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出现了企业资金运转不足而濒临倒闭的现象,这严重威胁了企业的发展。

成本费用的上涨主要体现在人工的成本上,2008年1月1日,我国开始正式实施新制定的《劳动合同法》。新法的出台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除了员工的工资外,还有各种保险,福利待遇等等。但是在全球的经济危机影响下,市场需求降低,许多企业不得不减小生产规模,从而不得不进行裁员,但是裁员要按法律规定进行经济赔偿,在无形当中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三、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

1.资金的匮乏。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首要的问题。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大企业情况较好,有一些直接融资的渠道,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它本身不具备向公众发行债券和偿还的能力,直接融资渠道几乎没有。且中小型企业规模小,风险高,效益低,诚信度不高,大多是非国有企业,导致许多的银行根本不愿意向他们贷款,供货商也不愿意赊给他们货物,中小型企业只能用现金来支付,如此以来,中小型企业的流动资金一直处于匮乏状态。这就严重制约的这些企业的发展。

2.人才稀少。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想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新产品的开发和设备的更新来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由于中小企业专业人才稀少,人员业务素质欠佳,并且对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吸引力不大,就导致企业因缺乏投资的正确分析而造成投资失误。除此之外,有些中小企业风险意识不强,资金的管理不严格,造成资金闲置或者资金回收困难,货物积压,资产浪费等问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四、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1.树立信心,应对金融危机。要认识到任何市场都会有它萧条的时候,任何的企业也有它走势下滑的时候,危机不是意外出现的,而是一个周期性爆发的。即使没有金融危机,还会出现其它的危机,企业都是在这些危机中,经历重重考验,逐渐成长起来的。既然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就应该勇敢的去面对它的冲击。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具备应对危机的信心。信心是关键,是员工振奋、开拓、创新、奋斗,帮助企业渡过困境,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和强大的动力。

2.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实质就是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在同企业当中增强竞争力。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建立在科学的成本分析基础之上的。在成本控制上,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比如在產品成本、人力成本、营销成本、资金成本等方面的控制上,要对各个成本进行分析,寻找成本的可压缩空间,明确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点,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重点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管理,防止货物积压,规范企业员工的薪资制度,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薪资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人力成本。

3.消除货物积压。经济的衰退和外需的降低,导致企业库存的压力不断的增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要采取有效地措施,缓解库存压力,降低货物周转时间。对市场的走向进行深入的分析、预测,以便科学合理的组织生产,对产品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要充分发挥营销网络的优势,拓展国际和国内的营销区域,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开拓,重视农村的发展,开辟农村的消费市场。

4.加强货款回收。目前,大部分企业面临着货物收账逐年增加的问题,货款收不回来,资金就失去了应有的流动性,对应收帐和应付款的管理,要采取集中和分散相集合的办法对账务进行清欠。一般的货款可以通过电话或者邮件的方式进行催还,对货款债务比较多的客户,要详细列出账目清单,以便核对,并进行集中的清欠,防止资金收不回来。对于货款的回收,要建立一套清欠工作奖罚制度,鼓励执行清欠业务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资金的回收效率,以确保本企业的流动资金数目。

5.提高资金效率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要尽量减少现金的流出,增加可控制的现金,在采购的环节上尽可能采取赊购的方式,并进行多种渠道的融资,在不断扩大销售的同时,要重视货款的回收,加大催收货款的力度,保证现金流量的稳定,平衡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的关系,这样才可以确保企业长期具有稳定支付的能力,这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良好的策略。

6.关注了解政府政策的变化。宏观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经济实力不强的企业要适时的与当地政府沟通,让政府感觉到此企业对于当地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企业相关政策的活动,以便为自己争取到有利的法律法规。特别要注意在市场上的形象,不要偷税漏税,并且企业要做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

综上所述,在金融危机到来之际,要意识到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意义,企业的发展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安全平稳的发展,让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站稳脚,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晓东.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5(1)

[2]唐红珍.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改进方法[J].企业经济.2005(6)

[3]何敏超.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8

[4]陈晓冬.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77~78

作者:武锡明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金融危机现象 下一篇:金融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