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迈克学院毕业生去向(通用3篇)
篇1:圣迈克学院毕业生去向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圣迈克学院坐落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市,是一所男女同校高中。该学校的学术成就享誉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均有机会参加学校的各种课程,而且该学校的AP课程是整个加拿大最强的,包括24门不同科目。
简介
立思辰留学介绍,学校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融入多样的教学课程,如独特的体育项目、表演艺术、户外教学、课外培训和领导力培训等。因此,来到圣迈克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各个方面激发他们的最大潜力。我校同样招收寄宿学生。独特的校园环境使得寄宿学生既可以享受大城市的繁华又能享受“小地方”的便利和安全。
校园情况
学校七栋主要的建筑于1988年落成,包括三栋宿舍,一栋设有音乐及美术教室的中学大楼,一个能容纳1,000人的体育馆,一个设备完善的健身中心,及一栋科技大楼,这些新建筑与学校原始的建筑非常协调,目前学校正在兴建室内游泳池、回力球场、活动中心、表演剧场、演讲厅等。
基本信息
校园地面: SMUS拥有两个校园,占地19英亩
学生总数: 923
学制: 8-12
国际学生比例: 46%
寄宿生总数: 251
篇2:圣迈克学院毕业生去向
院校概况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圣迈克尔学院是一所私立的文科天主教大学。学院紧邻佛蒙特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完美的大学城----伯灵顿,440英亩(1.8平方公里)的校园位于科尔切斯特。圣迈克尔学院成立于1904年,一直努力“作出贡献,通过高等教育,提高了人的进步和人类文化鉴于天主教的信仰。” 学校有来自38个州和13个国家的2000多名本科生。学校为学生提供舒适且方便的住宿条件,吸引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在校内居住,学校相信这样更能让学生每天感受到强烈的学术气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
地理位置
佛蒙特州(英语:Vermont)是美国第14个州,以其美丽的景色、奶制品、枫糖浆和激进的政治而著称。佛蒙特州是新英格兰地区的一部分。它东邻新罕布什尔州,西邻纽约州,南邻麻萨诸塞州,向北是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其面积约为25000平方公里。康涅狄格河是它的东部边界。绿山山脉从南向北纵贯全州。全州约77%的面积是森林,其他的是草地、高原、湖泊、池塘和藻泽湿地。佛蒙特州的春季短促多雨,夏季凉爽,秋季多色,冬季非常寒冷。尤其北部异常寒冷,往往比同州南部地区冷十度。佛蒙特州是美洲东海岸地区的滑雪圣地。秋季,佛蒙特州的山丘被糖枫树叶染成红色、橙色和金色。这些不同的颜色不是由不同的树种形成的,而是由不同的土壤和气候导致的。
留学360-A股上市留学机构,连续8年常青藤大满贯获得者,公司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爱尔兰、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教育机构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协
篇3:圣迈克学院毕业生去向
本文以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变化的趋势为例,对建筑学专业的本科就业进行整体评估,为创新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提供分析基础和若干建议。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1. 近几年我校建筑学专业本科学生的考研就业率分析
由表中可以看出近几年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招生人数在逐步缩小,出国考研的比例在全国考研热的影响下从2009年到2013年呈稳步上升趋势,到2014年略有下降。对于全国的考研热潮,考取研究生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另外一方面是为了避开就业压力。建筑学专业本身是个实操性非常强的专业,在大多数就业单位,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工作内容与本科生直接就业的工作内容基本一致,此外,建筑学专业就业形势较为良好,越早工作实际经验越丰富,因此2014年出现了考研比率下降的趋势。学生本身也对考研有较为明朗的态度,对考取的学校有较高的要求,不再像前几年盲目考研热影响下只要考上研究生就可以了。而建筑学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一个非常良好的状态,上下波动较小,这也符合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市场行情。
2. 近几年我校建筑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分布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建筑学专业学生考研的人数虽然在2014年减少,但是出国申请研究生的人数从2009年到2014年一直保持稳定的上升趋势。这也从侧面证明考研的同学不再盲目,对学校的选择有较高的要求,继续求学的原则是能够进入专业水平较高的院校,如果由于个人原因无法进入相关学校学习则选择就业。
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时大多数同学选择的就业去向为设计单位,从2009年至2014年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设计院工作的比例基本持平,略有下降也是由于考研率的升高。其他与设计相关的行业如房地产、设计管理部门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比例也非常稳定。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点,部分对自己在专业上职业理想要求不高的同学会选择就业。而设计管理部门由于门槛高对毕业生的要求高、每年招生人数有限的特点,进入管理部门就业的毕业生每年也持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还有一些学生选择进人学校、咨询公司或者家里面给安排的其他工作,但是随着这几年建筑行业较好的发展行情,这一部分学生越来越少了。整体来看近几年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去向上变化较小,发展平稳。
3. 我校建筑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去向分析
表3中可以看出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大致特点:由于长安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学生有一部分是陕西生源,因此近几年留在陕西的毕业生较为稳定。整体来看毕业生去向大体上集中在“北上广”和东南沿海地区。这是由于这些城市相对内地而言经济更为发达,城市建设需求更大,对于建筑学专业人才需求量也较内地而言更多。但是从表中可以看出选择去“北上广”这三个城市的学生从2009年到2014年呈抛物线性的变化趋势,这样的变化趋势与国家整体的发展重点变化的趋势相吻合。还有一些同学选择去生源所在地或者与生源所在地距离较近的省会城市。
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1.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出现的问题
(1)就业与升学
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提出的工作分层理论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后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高校毕业生将主要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因此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将导致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相对机会减少。[2]虽然建筑学专业招生一直在控制中,并没有出现因为行业就业形势良好而产生的行业爆炸,但是在全国高校扩招的大形势影响下,部分高校也增开了建筑专业,还有一些其他专业的学生在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下转而在建筑学专业领域寻求就业机会,并且在全国考研热的影响下各大用人单位也对学历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大背景下的市场需求促成了每年报考研究生的比例稳居高位,这也是学生们在择业过程中主动考虑专业职业理想和实际市场需求的差异,并积极向市场需求靠拢的一种方式。对于能够进入专业领域学术水平更高的学校继续研究生学习,对很多同学来说确实是提升找寻工作竞争力的一种方式。但是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盲目地考研并不是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方式。对于建筑学专业实操性很强的专业特点,越早就业对实际经验的积累越有利,还是有部分学生找不到自己的职业定位,盲目跟随考研热的脚步选择继续求学,不管所考取的学校是否在专业领域中具有较高水准,甚至在毕业时考不上研究生也不就业,选择待业在家继续复习,为了文凭选择升学。
(2)就业流向
过去几年由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不同的地区行业或者户籍等体制性的分割,这就意味着在保障、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发展机会等方面存在现实的差异,因此,毕业生首选的理想就业地区是沿海城市、“北上广”这样的大型省会城市。随着国家整体发展重心的迁移,就业政策的干预促进下,进入县城、西部地区的同学在2014年开始有明显增加,这表明了学生们的期望值在调整,就业重心在下移。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基层和西北地区能提供的就业环境和福利待遇与学生本身的期望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还是有很多同学面对就业执著地坚持着自己盲目的认同感,坚决不去西部城市甚至是南方二、三线城市。
(3)职业定位
纵观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2009年至2014年的就业情况,绝大多数同学进入了设计单位工作,在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很多同学表达出非设计单位不去的态度。其实在学校专业的设置上,建筑学专业是向多学科方向发展的,在就业时同学们可以从传统的设计单位进入到其他很多类型的单位中去,一方面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一直保持稳定,学生们不需要过多考虑就会有设计单位愿意接收,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设计理想较为坚持,造成了设计单位去向最为稳定。
2.对策及建议
近几年来在建筑学行业特点的驱动下,以及就业政策的促进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良好,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步影响下企业用人数减少,就业岗位会进一步减少,因此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形势会越来越不容乐观。当前大学生就业动机上成就欲望和发展动机需要占主导,根据赫茨伯格双因素需要动机理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维持因素,包括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社会福利和职业安全等;另一类为激励因素,如成就、认可、责任、发展等因素。[3]从目前的就业层次和就业的区域来看,学生们就业时已经不是单纯需求工资水平等的一些维持因素,对工作岗位的发展空间、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的追求渐渐成为主导因素,这反映了学生较高的进取精神和成就自我的欲望。但是,就目前的就业趋势来看,就业期望值高的情况还将维持,虽然去往县以下和西北地区的学生有所增加,但是涨幅较小,在地区选择上学生们仍然表现出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强烈偏好,在短时间内不易改变,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要增加对学生的宣传,鼓励学生发掘自身进取精神,引导学生体会公平的城乡就业机会,加入到公共就业服务中,到基层去,到西部去。
其次,升学并不代表高质量的就业,很多学生面对全国整体严峻的就业形势,将解决的途径落在考取研究生上,建筑学专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学生核心竞争力在于对专业的可操作性。而且随着研究生人数的扩张,就业时研究生对本科生的挤压也会造成本科生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增大,因此在对建筑学本科生的培养上应加大实践教育的力度。培养时具备以下特点:(1)知识结构应该是围绕设计一线的实际需要,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观点,对学科体系的追求和前沿性未知领域探索的高度关注应该相对忽略。(2)学生能力的培养应以设计一线的实际需要为目标,在能力的培养中体现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对科研行为不作更高的要求。(3)实际培养中强调与工程一线实践的相结合,教学环节注重工程意识的培养,同时加强创新性实践意识的激发,提高创新性实践的能力。
另外,同一专业方向在不同高校的培养方案中还可以因各自的学科背景、自身优势、地域特色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以上几个方面协同互动,共同保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各校优势,培育和促进高校专业办学特色,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多样化。[4]
参考文献
[1]潘莉莉:《“扩张”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及其绩效研究》,《就业与创业》2011年第6期。
[2]Cain,G.,"The challeng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y to Orthodax Theory:A Surve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 6(3).
[3]Herzberg,"Fredrick.Herzberg on Motivation,"Penton Education Division,1991(12).
相关文章:
励志故事:迈克尔·乔丹的牛逼童年02-15
麦当娜纪念迈克杰克逊8分钟演讲02-15
迈克尔乔丹中英文版介绍02-15
迈克尔杰克逊碑文02-15
迈克尔的歌声02-15
相关干涉仪02-15
关于迈克尔杰克逊的作文02-15
写给迈克的一封信二年级作文02-15
迈可尔逊干涉02-15
干涉仪论文题目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