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寒假语文测试卷(精选5篇)
篇1:初一寒假语文测试卷
初一寒假语文测试卷
一、为下列语句中加红字注音。(12分)
1. 沿溯阻绝
2. 绝巘多生怪柏
3. 飞漱其间
4. 猿鸣三声泪沾裳
5.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6. 怀民亦未寝
7. 艨艟数百
8. 如履平地
9. 倏尔黄烟四起
10.珠翠罗绮溢目
11.僦赁看幕
12.毳衣炉火
二、解释句中加红字词(28分)
1. 略无阙处
2. 晓雾将歇
3. 夕日欲颓
4.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6.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7.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8. 吞天沃日
9.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10.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11.虽席地不容闲也
1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三、根据原文填空。(22分)
1.郦道元为了说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特点,他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具体的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三峡的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对西湖雪景进行了白描,他是这样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6.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
7.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
四、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10分)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似中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五、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20分)
(一)阅读《三峡》选段,完成题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红词语意思。(4分)
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
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
清荣峻茂______________
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说选段中画线语句的意思(3分)。
3.选段都写了三峡的美丽景色,请你分别概括两段内容,再说说两段在表现三峡美景上有什么不同。(4分)
(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题目。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3分)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说画线语句的意思。(3分)
3.这篇短文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3分)
六、按要求填空或作答。(8分)
1.陶渊明、郦道元、陶弘景、周密、张岱这五人中,哪两人生活在同一时代?(2分)
2.请你默写两句描写西湖的诗(或词),并注明出自哪朝哪个诗人(或词人)的哪首诗(或词)。(6分)
附参考答案及简析
一、1.sù
2.yǎn
3.shù
4.cháng
5.qù
6.qǐn
7.chōng 8.lǚ
9.shū
10.qǐ
11.lìn 12.cuì
二、1.通“缺”,缺口。
2.消散
3.坠落
4.欣赏
5.农历十六日
6.当„„时
7.画着文彩
8.用水淋洗
9.岸
10.高
11.许、使
12.还
13.酒杯
14.客居
三、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夕露沾我衣
5.征蓬出汉塞
6.江入大荒滚
7.衣冠简朴古风存
四、1.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2.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3.(健儿们)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若隐若现。
4.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五、(一)
1.断 急流 茂盛 确实
2.中间相距一千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第一段写了夏天三峡水疾的特点,第二段写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景色。这两段分别表现了奔放美和清幽美。
(二)1.考虑,想到 于是 只是
2.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相互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3.北宋的苏轼。表达了他复杂的心情,既有赏月的欣喜,又有漫步的悠闲,更有贬谪的悲凉与无奈。
六、1.郦道元、陶弘景
2.举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之韵
初二(1)阮兆松
北京的秋天十分短暂,因此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往往万物都有极大的变化。这变化可能潜移默化,可能显而易见,可能突如其来,可能徐徐而行。而秋天的韵味,就藏在这变化中。
没有哪个季节的天气像秋天那样变化无常了。人们刚刚从夏天三十多度的气温里解脱出来,想在秋高气爽的天气中享受自然,放松自我。但接踵而至的冷空气让人猝不及防。气温在十度至二十度间作着跳跃运动,天气也仿佛在秋、冬间不断变化。而有些时候,时令已过立秋,而气候仍然酷暑难耐,“秋老虎”在抖擞精神,以它的神力“煎熬”着人们,使人们感觉夏天没有离开。这样,人们在秋天一季当中体会着三个季节的变化,虽让人们措手不及,但也有许多趣味。
随着天气的风云变幻,万物也都在变换着自己的姿态。一日下楼玩耍,惊奇的看到,有两棵树上结了一个个黄澄澄的、圆圆的果子,看上去像柿子,又像枣,但叫不出名来。看地上,一片片黄中带绿的叶子散落着,有的已经干枯。还记得去年高中部的那棵银杏,树上原本翠绿的叶子好像在一夜之间变成了金黄。这看似突如其来,即又在不经意间悄悄进行的变化让人们眼前一亮。
一天天气预报说有冷空气,妈妈让我加件衣服。我说:“班里还一堆同学穿短袖呢!”但还是磨不过妈妈的嘴,穿着风衣上学去了。到了学校,发现许多人也穿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衣、外套,与黑白分明的校服形成鲜明对比。到中午,就又是一副场景。毛背心、棉衬衫、套头衫、T恤,实在是风情万种。人们随着天气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穿着,本是为了保护身体,却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北京的秋天是短暂的,但又是变化多姿的。正是这变幻多姿,形成了秋天独有的韵味。
篇2:初一寒假语文测试卷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3分)
①wǔrǔ②kāngkǎi()
③zīxún()④juànliàn()⑤késou()⑥bàoyuàn()
2.用-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①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xuánxuǎn)涡中脱出身来。
②他用彩纸折(zhēzhé)了一只漂亮的小青蛙。
③星期天,我背(bèibēi)着妈妈买了两本书。
④我昨天看了一位艺术大师的肖(xiàoxiǎo)像。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3分)
①废()忘()②舍()为人
③同心()力④居()思()⑤万古长()⑥神机()算
4.请写出下列字的结构和笔画数。(2分)
汉字键丸囫淼
结构
笔画数
5.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面这些与看有关的成语补充完整。(4分)
①走看看,右看看--左顾右()
②站在高处往远处看--高()远瞩
③斜着眼睛看人--侧目而()
④看惯了,只当没看见--熟视无()
⑤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瞻前()后
⑥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一()无余
⑦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面相()
⑧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主意--()异思迁
6.仿写成语。(3分)
①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调兵遣将
②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同甘共苦
7.句型转换。(4分)
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
改:
②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改为陈述句)
改:
③这花真香。(改为夸张句)
改:
④树干上的枯枝败叶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缩句)
改:
8.选择填空。(4分)
①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封神演义》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西游记》
②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是()
A.赤壁大战B.草船借箭C.三顾茅庐D.负荆请罪
③《孟姜女哭倒长城》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里面提到的皇帝是()
A.刘邦B.秦始皇C.唐太宗D.乾隆
④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是()
A.梅竹兰B.松竹梅
C.梅兰菊D.松梅菊
9.蒲松龄从小勤奋好学,为激励自己刻苦攻读,他曾经撰写了一副对联抒发心志。请你试着补充出这副对联的下联。(2分)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
10.你喜欢诗歌吗,积累了多少?请用心整理一下写在下面。(4分)
①描写春天的诗歌。
题目:
。相认为将相和就会;将相不和就会。(3分)(课文《将相和》)
12.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的事物,都是小女孩的,符合小女孩的`处境和心理活动。作者写这些,进一步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更引起人们对她的。(3分)(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1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觉得非这样做不可。非这样做不可的意思是。心跳得厉害说明。(4分)(课文《穷人》)
(二)课外阅读(17分)
病人(董黛)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的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会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地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人照样人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是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她真是太正常了。
14.她被电梯中其他人认为行为不太正常表现在哪些内容里?(用自己话概况)(8分)
15.你从文中读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16.文章以《病人》为题的作用?(3分)
17.如果你是医生,你能诊断病人身上的病因吗?(3分)
三、作文(40分)
18.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人写一篇作文。要求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合理使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品德。题目自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答案详解:
1.答案:①侮辱②慷慨③咨询④眷恋⑤咳嗽⑥抱怨
评分:本题共6分,每答对一个得0.5分。
2.答案:①xuán②zhé③bēi④xiào
评分:本题共2分,每答对一个得0.5分。
3.答案:①寝食②己③协④安危⑤青⑥妙
评分:本题共3分,每答对一个得0.5分。
4.答案:键:左右13;丸:独体字3;囫:全包围7;淼:品字形12
评分:本题共2分,每答对一个得0.5分。
5.答案:①盼②瞻③视④睹⑤顾⑥览⑦觑⑧见
评分:本题共4分,每答对一个得0.5分。
6.答案示例:①无边无际、门当户对、斩钉截铁②头重脚轻、前赴后继、自始至终
评分:本题共3分,每答对一个得0.5分。
7.答案: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②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③这花香气扑鼻,十里之外都能闻到香味。④枯枝败叶吸收雨水。
评分:本题共4分,每做对一个得1分。
8.答案:①C②D③B④B
评分:本题共4分,每选对一个得0.5分。
9.答案: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评分:本题2分,符合对联的要求即可。
10.答案示例:①咏柳贺子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②赠汪伦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评分:本题共4分,每小题2分。
11.答案:将认为相光凭一张嘴却爬到了屡立战功的自己头上使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攻打
评分:本题共3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幻想悲惨同情
评分:本题共3分,每答对一空得1分。
13.答案:必须这样做或不这样做不行她非常紧张
评分:本题共2分,每答对一空得2分。
14.答案:A:电梯超载,她礼让、助人。B:走出电梯送农民大伯到要去的楼层。
C:主动帮对要去的地方犹豫不决的小伙子指点。D:急忙下电梯的姑娘掉了一枝花,她迅速捡起,追击电梯送还。
评分:本题共8分,每答对一个得2分。
15.答案:她热心、助人。
评分: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得2到3分。
16.答案:病人表面指生病却热情关心帮助别人的她,更是指那些认定她有病的自私自利的人,这样,含蓄贬斥了人际之间的病态畸形的思想。
评分: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得2到3分
17.答案:自私自利,冷酷无情
本题共3分,答出性格即可得2到3分
评分:本题共4分。
18.思路点拨:要求通过一件或两件事例,写清楚事情的过程,充分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展示人物的高尚品德。特别注意的是文章中有细节刻画。
篇3:初一寒假语文测试卷
4.找出成语中意思相反的词。
扬长避短()——()
自始至终()——()
转危为安()——()
阴差阳错()——()
5.选字、词填空。
着了过
中国人民志愿军罗盛教正好走()这里。他听到叫声,知道出()事,就急忙向河边跑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下去。冰下的流水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去()。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给飞机装上雷达,()飞机在夜里飞行十分安全。
()爸爸的回头只发生在一瞬间,()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日积月累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
2.用动物的名填空,补充成语。( )视眈眈 画( )点睛 老( )识途
3.名人名言填空。
______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梁实秋多责备_______,多原谅_______。——谢觉哉
快乐读书屋
1.选择人物填空:
本册书第一篇课文就讲述了爱国将领邓世昌的故事,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些人物,他们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
吉鸿昌宋庆龄华罗庚贝多芬
选择人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从小就深知对人要讲信用的_____________
死也不倒下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
才华出众不畏权势的音乐家_____________
冲破阻力回国工作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
2.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溪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描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季的美丽景色。分别描写了树木、融化的积雪、_______、溪水、_______五种景物。
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像______。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按_______顺序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四个季节的美丽景色。
3.读短文,回答问题。
爸爸告诉小华
( )爸爸告诉小华:“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像这样的服务电话还有很多,如110是匪(f5i)警(jing)电话,119是火警电话。 114是查号电话,121是天气预报电话,122是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部电话。
()小华问爸爸:“真奇怪,怎么一打电话救护车就来了______”
()一天,爷爷病了,爸爸连忙拨(b6)打120,救护车很快就到了。
()听了爸爸的话,小华觉得电话的作用可真大。
按顺序重新排列上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 )里。
在_______上中填标点。
遇到下面的情况,可以拨打什么电话?你知道吗?
(1)小华想知道少年宫在哪,可以拨打______查问少年宫的电话号码。
(2)小华的妈妈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可以拨打________查问。
(3)小华爸爸在路上看见一起车祸,可以拨打_______报警。
以《我喜爱的________ 》为题写一篇习作。
篇4:初一语文期中测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全卷共三大题,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尽管电脑的普及为人们处理文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能够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好字,依然会让人对你刮目相看。来!我们也来写一写。现在写不好没关系,只要努力,相信你一定能够把字写的很漂亮!(2分)
我面对国旗宣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希望你继续保持卷面文字书写的清晰、工整,让人一看就赏心悦目!
2、用横线画出每组中字形或注音有错的一项,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4分)
A、濯(zhuó)洗厄(è)运嬉(xī)戏蜕(tuò)变()
B、风韵(yùn)扒(pá)窃庸(yō ng)人姊(jiě)妹()
C、蹂躏(lìn)奢(shē)望金窖(jiào)湛篮(lán)()
D、寂寥(liáo)猝(cù)然点辍(zhuì)堕(duò)落()
3、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4分)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b.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
c.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d.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4、仿照示例写句子。(2分)
示例: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境;
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
仿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填空。(10分)
①、《<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余忆童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时有物外之趣。④、《西游记》有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如大闹天空、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请你用四五个字概括,再写出其中两个故事: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部分(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时:_________说:__________愠:__________
三省:__________信:__________故: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从这几则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b.这种观点是否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相矛盾?(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4--8题(11分)
走一步,再走一步
⑴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⑵“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⑶“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⑷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⑸“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⑹“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⑺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⑻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⑼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⑽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⑾“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⑿“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⒀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⒁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4、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2分)
瘦骨嶙峋:
头晕目眩:
5、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6、这段文字中的哪些语句表现了我胆小怯弱的特点?请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来。(2分)
7、第9自然段中的“蹲”字可否改成“站”、“靠”或其他的词?为什么?(2分)
8、第13自然段写“杰利看来好象有点不放心”,请展开想象,用两三个句子描写他当时的表情。(3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3题(10分)
《没有钓到的大鱼》
⑴他家在岛上有一所美丽的小房子。
⑵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
⑶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
⑷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⑸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打开手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了——但距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说。
⑺“不,妈妈!”孩子哭了起来。
⑻“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⑼“再没有那么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⑽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的脸色中知道她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于是,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回水中。
⑾夜色中,那鲈鱼抖动它肥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⑿孩子回想起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⒀这已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⒁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那天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那个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晚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9、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他妈妈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2分)
答:
10、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2分)
答:
11、在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上,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答:应选(),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他环视了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答:
13、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2分)
答:
三、作文(50分)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有很多人给了你关怀、帮助和爱,对于他们每一个人,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请以“读懂 ______ ”(父亲、母亲、爷爷、老师……)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二)、人生是多姿多彩的。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等候把小鸟孵出来,第一次上网,第一次挨批……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给你留下的印象一定是永生难忘的。请你将题目“第一次……”补充完整,写下你第一次的难忘的经历与感受。
要求:
1、围绕中心选材,叙事完整。
2、文章要有真情实感,力求创新。
3、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
一、1、略
2、tuìzǐ蓝缀
3、a.拟人 b.设问 c.比喻 d.排比
4、如: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见识;
感谢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5、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③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④略
二、(一)
1、时常;通“悦”,愉快;生气,发怒;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真诚,诚实;旧知识。
2.a.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b.几个人在一起行走,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3.a.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b.不矛盾。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他的优点,都值得学习。
(二)、4、形容人瘦削;头发晕,眼发花。形容看东西不清楚。
5、亨特冒险爬上悬崖。
6、(1)二十几米高的悬崖,在我的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2)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向上爬,心在咚咚直跳;(3)我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看其他孩子向石架移动;(4)他们要下山,我软弱地哀求:“我没法下山。”
7、不行。“蹲”字有重心下移的意思,表现了我的胆小怯弱,“站”、“靠”显得很从容,很镇定,不能体现我胆小的特点。
8、A杰利神色黯然,眉头紧锁。走一会儿回头看看我,走一会儿又回头看看我,不时向我招手。B杰利的脸上出现了无可奈何的表情。好像在说:“只能靠你自己了。”
(三)、9、湖里还有其他的鱼可以钓。
10、钓竿的另一头沉了下去。
11、①这句话中的“得”字表明母亲的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12、写周围的环境更好地体现了母亲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篇5:初一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积累及运用(25分)(1—8题,每题2分;第9题每空1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嫉妒(jí) 魁梧(wǔ) 模样(mú) 鲜为人知 (xiǎn)
B. 脑髓(suí) 归省(xǐng)哺育(bǔ) 呕心沥血(ǒu)
C. 发酵(jiào) 重荷(hè) 沮丧(jǔ) 戛然而止(jiá)
D. 纤维(qiān) 潜水(qián) 狭隘(ài) 一蹴而就(c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懊悔 鉴赏 锲而不舍 小心冀冀
B. 怪涎 蓦然 来势汹汹 肆无忌惮
C. 震撼 嗔视 兴高采烈 语无伦次
D. 抵御 余暇 姗姗来迟 不可思意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阵轻风拂过,枝头的果子津津有味,令人垂涎。
B、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C、柜台里的点心有二十几种,真是不计其数。
D、全校同学聚精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回味?
A、有多少“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
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D、难道没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吗?
5.对诗歌《木兰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B.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八句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
C.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
D.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运用拟人手法,别具一格,语气中充满了对木兰的赞美和歌颂。
6.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人们心目中的“勇敢的化身”,最具有反抗性格的人物。
B. 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因为心中有梦想,勇敢地战胜挫折,不断拼搏,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C.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个博学多才,知恩图报的人。
D. 《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于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人视为“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欢,然而它是害虫。
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迪是:
8.你在商店买了一件羊毛衫,回家一试,太瘦了,你去商店退换。对着一位30多岁的女售货员,你这样说:
9.按课文原文填空。(9分)
⑴江山代有才人出, 。
⑵ ,崔九堂前几度闻。
⑶苍苍竹林寺, 。
⑷ ,青草池塘处处蛙。
⑸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
⑹《木兰诗》中写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⑺《夸父逐日》中表现夸父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口技》,回答10-13题。(8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0.解释文中加点词。(2分)
少: 名: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2.选文重点描写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两个场面?(2分)
13.选文第3段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找出一个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分)
(二)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14-18题。(11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多,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4.选文主要写了 和 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了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有 和 。(4分)
15.选文描写先生时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3分)
16.“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句中的“拗”展示了先生怎样的读书神态?(2分)
17. 孩子玩耍本应是动态的热闹的,作者为什么却说是静悄悄的没有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阅读《夏日原野上的追赶》,回答18-22题。(13分)
①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目。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当然是有意义的。然而,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到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②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③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里放羊。山坡下有一块瓜地。________(A. 热烈 B. 酷烈 C. 和暖)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把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着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
④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虽然他的大喝带给我极大的恐惧,但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他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
⑤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追赶我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着。我跑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耳边的风掠过我的头发,像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轻柔而舒适。我的奔跑将深藏于绿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起来了,野鸡、麻雀、鸽子也从草地上翔起。整个田野更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⑥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⑦在夏日的炎阳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身上。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赶。看得出来,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他丢失的不是一个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里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个追赶者。
⑧我开始困惑了,他要追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尽头呢?但有一点我很明白,只要他不放弃,就会追上我的,一定会追上我的!
⑨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的云彩投下的阴影_______(A. 阻挡 B. 影响 C 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我害怕起来了,人一害怕骨头就酥了。我不得不放弃。我将瓜放在了路上,跑到远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他一步一步逼近,最终到达西瓜跟前。他抬起头看看我,然后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首级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又将西瓜放回原地,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
⑩他归去的样子颇有些凯旋的意味。
⑾这件事已经很遥远了。这些年来在社会上东奔西忙,我会时不时想起那场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想起看瓜老人那永不放弃的一瘸一拐的身影。
18. 根据文意,从第③段、第⑨段的括号内为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将所选字母依次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 根据选文,可以理出“我”在被追赶中心理、行为的主要变化过程。请你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的三项,填写在括号中
备选答案:A. 充满自信 B. 轻柔舒适 C. 跑不出去
D. 开始困惑 E. 选择放弃 F. 得胜而归(3分)
( )→轻松快乐→支持不住→( )→害怕起来→( )
20. 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限25字以内)(2分)
21. 品味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语境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2分)
22. 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从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4分)
(四)阅读《我记得她》,回答23-28题。(13分)
(1)二十五年了。
(2)如同二十五年前,我叩响了她的房门,我是她的学生;而今我带着我的学生来到这所中学实习。我的学生肃立在我身后,我肃立在她门前。
(3)七十六岁的她,苍颜白发,眯眼打量着来客。我含笑摘下呢帽;我的学生也满怀敬意:“靳老师!”
(4)她当然认不得我的学生——她的“徒孙”;却也似乎认不得我了。
(5)啊,老师,我要唤醒你的记忆。……
(6)“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7)如歌的行板,悦耳的清音,发自你的内心——那旋律,构成一个美好的梦。这梦,并未远逝,至今缭绕在我心潮的上空,现在我常给学生讲:优美的朗读,能拓展含羞不语的文学所蕴藏的意境。而当时的我,只有惊异;我怎么会听见童话中小天使那银铃般的歌声?
(8)“孩子们,想想,小朋友们看戏后划船回家,那船头的激水声为什么更其响亮了呢?”
(9)“因为夜深了……”
(10)“不,是因为他们肚子饿,想急着回家,就划得快些……”
(11)对同学们的回答,我不以为然,举起了小手。我是在家乡的小河中长大的。
(12)“那是因为逆……逆水行……行舟。”
(13)而课文中并没有写明顺水逆水的问题。也许没有必要写。也许静静的河汊,无所谓顺水逆水……总之,我的回答是她始料未及的。
(14)她笑了,一如当时的笑容。
(15)“有很多聪明的孩子……”她说,显然记不得我是其中的一个了。……
(16)那么,老师,你总记得困难时期吧?你带着我这个年纪最小的寄宿生到这里来,点燃小炉,一点盐,一点油,熬了一锅粥,叫我吃……滚烫的、醇香的粥,跟妈妈做的一样;你的叹息,也像妈妈爱怜的目光一样。
(17)“孩子,你太瘦了……”
(18)她再一次笑了,没有了叹息:“熬粥的日子,不少……”
(19)她依然记不得我。
(20)我和我的学生告别了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21)我的学生不无惆怅:“怎么会记不得你呢,老师?”
(22)“我记得她。”我说。
23、第(2)自然段加点的两个“肃立”,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 _ 和 的感情。(2分)
24、第(3)自然段加点的“打量”一词能否换成“端详”?为什么?(2分)
25、第(7)自然段划线句与前文的叙述关系密切,说明了什么?(2分)
26、第(15)自然段中“显然记不得”与前文 相呼应,又同下文的 和___________________ 相呼应。(3分)
27、第(19)自然段中写到“我”又说了这个铭刻心肺的故事,靳老师却“依然记不得我”,这说明了哪两层意思?(2分)
28、本文答非所问的结尾寄寓了哪些含义?(2分)
答:
三.作文(50分)
(一)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拥有财富,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获得地位,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享有荣誉……也有人认为拥有财富未必拥有幸福,也有人认为获得地位未必获得幸福,也有人认为享有荣誉未必享有幸福……
请以“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和话题相关。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二)一只老鼠整天被猫追得不得安宁,它深感自己渺小,希望能变得“伟大”起来。它来到神面前,苦苦哀求给予帮助。神动心了,令老鼠变成猫;可猫怕狗,它又经哀求变成了狗;不料狗是怕狼的,它又变成了狼……就这样,老鼠一路变下去,最终变成了动物群体中最高大魁梧的大象。可它还没来得及享受大象的“伟大”,便发现大象原来最怕的是老鼠。于是,它最终求神把它变回了原来的老鼠。是的,我们渺小平凡,但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阅读上面的材料,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
2、题目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一、1、C 2、C 3、B 4、B 5、D 6、D
7、不要以貌取人。(意对即可) 8、略
9、(1)-(5)略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弃其杖,化为邓林。
二、(一)10、少:稍微 名:说出 11、略
12、深夜惊醒,深巷火起
13、如:“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好处:以宾客的反应来衬托表演者技艺的奇妙。
(二)14、玩耍 读书 静悄悄 人声鼎沸
15、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16、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17、因为孩子们是偷着出去玩的。这样写突出了孩子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说明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的个性。
(三)18、B C 19、A D E
20、对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产生恒久影响的事。
21、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在老人的追赶下奔跑,“我”尽管比老人跑得快,但永远摆脱不了他执着的追赶。(意对即可)
22、第一问:(2分)①履行看瓜的职责。②以行动对偷瓜的孩子进行教育。
第二问:(2分)①认准目标,执着追求,不畏困难,永不放弃。②做事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第二问只要答出一个要点,即可得分。)
(四)23、崇敬、爱戴(词序不分先后)
24、不能改换,“打量”是粗略地看;“端详”是仔细地看,对来访的客人仔细地看,显得不礼貌,所以只能用“打量”。
25、说明了“梦”的美好和“我”记忆犹新的原因。
26、“似乎认不得我了”;“你总记得……”“她依然记不得我”
27、①说明她的学生太多,桃李满天下;②.说明靳老师对很多学生都很关怀,而且不图报恩。
相关文章:
(沪教版)初一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02-16
2015年初一上学期地理寒假作业答案02-16
苏教版历史初一暑假作业参考答案02-16
四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02-16
初一语文下册暑假作业02-16
初一暑假政治作业练习题及参考答案02-16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02-16
2023初一语文寒假作业02-16
浅论栏目剧中典型人物的宣传论文02-16
语文的情感教学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