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校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于1939年7月。建校七十多年来, 几代育才人秉承陶行知的优秀教育思想, 继往开来, 创新发展, 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铸造了一个有着伟大传统的历史名校。
陶先生以他崇高的人格、杰出的教育成就、精邃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整个民族, 乃至为世界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永远值得后世纪念的贡献”, 成为“重庆育才”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近年来, 学校正抓住发展机遇, 不断夯实发展的基础, 着眼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明确提出“努力把育才中学办成重庆最具品牌, 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 在国际有较高水准的中华名校”的奋斗目标, 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走生活教育之路、走特色办学之路, 大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育才中学品牌、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指数。育才中学这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超常规发展的举措, 使办学成绩十分显著, 教学质量大大提升。中考、高考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傲人成绩。北大、清华等全国重点大学上线率位居全市前列;学校特色品牌教育之一的体育更是繁星点点, 奖牌数之多足以照亮重庆天空。两年来, 学校有近60人次夺得国际赛事和国家级比赛冠军, 有两名国象同学晋升为国家体育健将, 4名排球主力队员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足球示范学校。
缤纷的艺术教育点染校园, 舞姿妙曼, 衣袂飘飘, 青春之声, 舌绽优美华章, 艺术之花香飘渝州。近两年来。学校艺术特长生共有近300人次夺得国际、全国和市级竞赛金奖。获得的奖牌80多个, 其中一等奖38个。金光闪闪的奖牌, 成为育才中学校园新时期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亮点。
深秋时节, 正是金灿灿的丰收季节, 巴渝大地的校园里不断传来艺体竞赛的喜讯, 时逢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艺术节举办之际, 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的东风, 我们总结学校近两年来开展艺体教育的成绩和经验, 展示艺体教育的丰硕成果, 回报那些关心支持重庆育才中学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 励志学子, 追逐梦想, 实现重庆育才中学新的腾飞!
一、生活教育, 打造特色鲜明的当代名校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在陶行知看来, 教育蕴含于生活之中, 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学校继承和发扬陶行知教育思想,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模式, 打造“生活教育”的办学特色。在学校的办学宗旨中, 我们明确提出“面向生活, 激发创新精神”。如今, 课堂教学“生活教育模式”已提炼总结为四句话:第一, 知识生活化。即把知识点设计为生活中的问题。第二, 问题活动化。即将问题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去。第三, 过程互动化。即师生在活动中通过探究、讨论、互动等过程去了解、理解、认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最终掌握这些知识。第四, 知识能力化。即把已掌握的知识再运用到更高层次的生活中去。2011年10月, 重庆市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体现“生活教育”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校13个学科的授课教师向全市教育界代表们展示了我校新课改理念下的“生活教育”模式的课堂教学过程, 受到了重庆市教委、市教科院领导及专家们的高度赞扬。2012年4月, 重庆市初中“解读新版课标, 打造生活教育高效课堂”培训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我校语文、数学、美术等12个学科的教师展示了精彩纷呈的“生活教育”研讨课。在我校召开的两次研讨会有来自全市各区县的代表1700人参会,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把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作为推动生活教育的重要课题。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知识是生活的源泉。一个人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 就不可能有丰富多彩的生活。通过组织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不断增长新的知识, 丰富生活教育的内容。自2012年底以来, 我们先后多次举办读书节, 校园里不断掀起一股股读书热潮, 真是书声琅琅, 其乐融融!
书, 是人的精神佳粮, 是人类文化的标志。为了营造读书氛围, “创造学问之气候”育才中学为全校学生打造文化盛会——读书节。每届育才读书节主题鲜明, 指向明确, “五个字的中国”“读遍美国”“解读日本”……读书节集建 (荐) 、读 (讼) 、思 (辨) 、创 (行) 四位一体。学校把图书馆建在年级, 同学们把自己推荐的图书摆在楼道、食堂“行知之窗”、“致雅书橱”、“状元轩”、“文渊阁”、“墨韵”书橱、“书香盈杯”……全校近50个书橱各具特色, 师生捐书、荐书。同学们自取阅读, 自主管理, 锻炼着育才人真诚无伪的真人品质, 展示着育才人的文明素养。荐新书, 读经典, 颂名篇, 每项活动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听“行知 (中国) ”名家讲堂的故事, 参与“行知杯”辩论赛, 也都传递着育才人追求真理, 崇尚真理, 勇于为真理而奋斗的真人理念;写心得、发微博。每一届读书节都把同学们点点滴滴的感悟汇成一本书——《育才学子心灵之花》。读书节是育才学子的文化盛宴, 是育才学子培育改造社会生活力的锻炼舞台。
为了深入推动学校读书节持续有效发展, 我们举办了“行知 (中国) 讲堂”, 给学生宽广、高端的文化视野。
行知 (中国) 讲堂于2012年9月创办, 其主旨是:透过讲堂, 让学生走进名家的世界, 了解时代潮流, 扩大知识视野, 强化人生抱负。其方式是:以“读书节”和育才艺科的教学需要为依托, 每年邀请20位以上国内、国际名人到校举行讲座, 与学生接触交流, 以更强大的能量引导学生确立非凡的人生目标。我们相信, 同样的话, 从不同人嘴里说出来, 其影响力是不同的;我们也相信, 成功具有普遍法则, 早一点让学生听闻, 一定比晚告诉或不告诉好;我们相信, 一个有分量的人, 有时只言片语也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正确的。
进校名家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国兴、著名音乐家吴华、著名作家野夫、著名作家曹文轩、著名导演李杨、奥地利版画家柯礼、著名诗人赵野、著名诗人石光华、著名报人何房子、画家周南平、青年作家徐鹏、作家李达武、演员仇小豹、电视主持人龙勇、文化名人杨一、北京大学教授冯支越、清华大学教授邓景康等。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教授和文学艺术界名人, 就各自的成长经历、阅读和创作及研究问题进行了讲解, 并回答了学生的提问。
“五个字的中国”是重庆育才中学读书节的主题词。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以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诗书礼仪乐”“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等阐释道德文化、教育课程文化、哲学文化、地理方位文化的五个字文化为依据。
人生的成长和万物一样, 吸收的养分越多越出类拔萃, 越能通透明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并让这一习惯贯穿学生的一生, 是教育最伟大的成果, 也是学校通过读书节已经播散且必将天天散播的最珍贵的种子。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鼓励学生追求卓越。从2012年9月起, 学校设立了各种学生单项奖, 对学生进行奖励。奖励种类有:“育才骄子”奖、“行知英才”奖、“感动育才优秀人物”奖、“三好学生”奖、“优秀学生干部”奖、“校长收藏”奖、“进步学生”奖、“育才明星”奖、“优秀毕业生”奖、艺体奖等。
同时, 学校还设立了若干集体奖, 分别为:先进班集体奖, 文明礼仪示范班奖, 艺体竞赛先进班集体奖, 优秀寝室奖, 创卫先进集体奖。
学校还实行奖学金和助学金制, 设有隆鑫奖学金和行知奖学金。助学金主要用于帮助家境困难、品行端正、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学生。
“育才骄子”奖为学校授予学生个人的最高荣誉。以奖励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体育锻炼等方面表现突出, 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受到同学公认和好评的突出学生。具体条件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对国家、社会、学校做出特殊贡献, 为学校赢得荣誉或积极的社会影响;在科技创新、艺体活动或 (学科) 竞赛中取得重大突破, 如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学习异常优秀, 对学校其他学生产生重大带动作用, 产生特别重大的社会影响。
“育才争光”奖奖励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表现突出, 获得公认与好评的优秀学生。具体条件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在科技创新活动、艺体、各种竞赛等中取得优异成绩, 获得省级一等奖;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在社会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感动育才优秀人物”奖奖励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表现突出, 在勤学、励志、助人为乐、奉献等方面对周围师生产生积极影响, 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受到群众公认和好评, 感动育才的学生。
“三好学生”奖奖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勇于与不良倾向作斗争, 积极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品行端正, 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学习态度端正, 学风严谨, 学习成绩优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 体育达标、成绩优良的学生。
“优秀毕业生”奖奖励思想政治素质好, 品行端正, 团结同学, 遵纪守法;在校学习期间, 在各方面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校期间曾三次或三次以上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习优秀奖、学习进步奖, 或曾一次获得育才骄子奖、育才争光奖、感动育才优秀学生奖, 或曾一次被评为市级以上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学习目的明确, 态度端正, 认真刻苦, 各科成绩优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身体健康, 达到并保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方面的优秀学生。
二、健康成才, 体育担当, 精彩纷呈
作为“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 学校打造男排和田径队, 多年来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多次在全市乃至全国的体育比赛中获得佳绩。如今的重庆育才中学, 体育真是繁星点点, 获奖人数之多, 奖牌之多, 足以照亮重庆的天空。
1. 排球:
学校男排分别获得2014年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和中学生排球比赛的冠军。2014年以来校男排共21次获得市级比赛冠军。在市青少年排球比赛中, 有4名队员被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 有6名队员被评为国家二级运动员。校男排在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中有4名主力队员荣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2015年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中, 我校男排获得第五名, 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同时, 荣获2015年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2. 田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上, 育才田径队聂银同学以7.22米的优异成绩夺得男子跳远第四名;在2014年重庆市田径锦标赛上, 校田径队聂银, 李坤志, 李健行, 文君, 李曼丽, 肖又文, 陈翰, 杨皓, 万吉程等九名同学夺得第一名;另有六名同学获得第二名。其中, 李坤志同学以13.27M的成绩打破了保持8年的市中学生男子铅球12.77M的记录;聂银同学以跳远7.36M的成绩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在2014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 我校高一10班聂银夺得跳远金牌, 初二10班雷皓然夺得3000米铜牌。我校田径队为九龙坡代表团在2014年重庆市田径冠军赛上夺得少年乙组团体第一名、青年组团体第二名、少年组团体第三名做出突出贡献。其中李坤志 (破市记录) 、李曼丽 (破市记录) 、李磊 (破市记录) 、聂银、龙鹏展、唐明灿、肖又文、孟雅鑫等八人夺得个人第一名, 另三人次获得第二名、七人次获得第三名。2015年重庆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 以我校田径队为主组成的九龙坡区代表队夺得少年乙组团体第二名, 我校队员共夺得8个单项比赛冠军, 并打破三项比赛市级记录。2015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 我校十名队员顽强拼搏, 在全国192所顶级中学中, 我校队员共斩获2枚金牌、4枚银牌、一枚铜牌, 并取得该比赛全国男子少年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 大团体总分第七名的好成绩, 在重庆十一所参赛学校中, 金牌总数排名第一, 奖牌总数排名第一。
在2015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比赛上, 我校田径队员努力拼搏, 再创佳绩, 斩获四金一银的好成绩。列全国14-15岁男子组金牌总数第一名, 奖牌总数第一名, 团体总分第三名。为重庆代表团夺得该比赛全国团体总分第一名立下汗马功劳。
3. 游泳:
在中国体育彩票水务杯2015年重庆市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中, 我校队员奋勇拼搏, 共获得5个单项比赛冠军和2个接力比赛冠军及2个第二名和2个第三名的好成绩。在2015年重庆市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中, 我校运动员共夺得2个第一名, 8个第二名和3个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并打破女子96—00组50米蛙泳市纪录。
4. 健美操:
我校健美操队在第三届全国中学生健美操、啦啦队锦标赛中, 获得啦啦操规定套路比赛一等奖。
5. 射击:
我校知名校友、国家射击队主力队员王涛, 在国家射击队2016年巴西奥运会组队选拔赛中, 以男子气步枪总积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进军该届奥运会资格, 成为重庆进军该届奥运会第一人。
6. 高尔夫球:
我校高尔夫球队队员张俊斌、庄主、金蔓入选新一期中国国家业余高尔夫球集训队, 并作为正编队员备战2018年亚运会。我校高尔夫球队在2014年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队际锦标赛中荣获冠军。其中, 金蔓同学获女子组个人冠军, 张俊斌同学获男子组第二名。在2015年全国业余高尔夫球希望赛海宁站, 我校运动员张俊斌勇夺冠军, 并获得了2015希望赛浙江海宁站“希望之星”奖项。在2015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冠军赛南京站中, 我校运动员张俊斌夺得冠军。在2015中信银行中国业余高尔夫球巡回赛东莞站比赛中, 我校高尔夫球队队员金蔓勇夺冠军。2015年中国女子职业高尔夫于巡回赛“SRIXON XXIO女子公开赛”的三轮54洞比杆赛中, 代表重庆出战的我校高尔夫球队队员金蔓凭借出色的发挥, 打出总成绩205杆, 低于标准杆11杆的好成绩, 最终获得该项目并列第三名, 同时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最佳业余奖。
7. 国际象棋:
2014年全国国际象棋青少年团体锦标赛中, 我校10名选手参加了其中4个组别的争夺, 共获得了2个组别的金牌和一个第三名。其中张岚琳、蒋丹怡以五胜四和积14分的成绩获得了女子甲组团体冠军, 并且同时晋升为国家运动健将。刘言、聂心洋、彭雄健以八胜一负积16分的成绩获得了男子乙组团体冠军, 同时获得了一级运动员称号。在国际象棋世界青少年冠军赛中, 我校刘言同学勇夺国际象棋世界青少年冠军赛14岁男子组冠军, 这是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唯一获得一块金牌。2014年国际象棋中俄对抗赛 (团体赛) 比赛中, 我校学生刘言代表中国国家队出战, 帮助中国队获得团体冠军, 并荣获最佳棋手称号。在2015全国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中, 我校队员再创佳绩, 其中肖依依夺得青年女子组冠军;张岚琳夺得16岁女子组第三名。在2015年重庆市国际象棋锦标赛中, 我校运动员张岚琳夺得女子组冠军;刘言获得男子冠军;彭雄健获得男子组第二名;肖钧元、邹馨怡分获男子组和女子组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其微博上感叹道:“中国是世界第一?至少在女子国际象棋领域是。无论如何,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比尔·盖茨称赞的是谁?正是夺得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中国16岁“天才少女”侯逸凡。《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纪思道特撰文:假如有一张面孔可以代表中国崛起, 那么这个人既不是某一位政治人物, 亦非互联网大亨, 而是16岁的侯逸凡。她代表着东方青春和智慧的形象。
三、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重庆育才中学有着深厚的艺术底蕴, 创建之初更是中国艺术教育家和艺术家的聚集之地, 如任光、水华、戴爱莲、陈烟桥等。育才更是众多艺术家成长之地, 如陈贻鑫、杜鸣心、伍必端等。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缔造育才时, 就为她灌注了引领中国艺术风尚的不朽艺术气质, 这定然不会是一个伟大教育家的偶然所为, 也不是任何的机缘巧合所致。是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决定了他的这一选择:知识与生活相互结合, 知识才可能成为人生的“强力引擎”, 才能驱动发现与创造之舟驶向所有未知领域;艺术与人结合, 人性才能减少粗鄙, 步入美丽的精神殿堂。做一个一般的人不难, 做一个有知识的也不难, 但要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美感、有内在精神气质的人, 很难。
因此, 育才中学在狠抓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 致力于“创造艺术之环境”, 培育学生艺术的生活力。2014年, 学校艺术教育专家顾问组的成立为育才现代艺术教育增加了内力;学校高中艺科的开设, 再度聚集起众多国际国内文学艺术家走进育才, 与学生交流并举办讲座, 增强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提高了艺术鉴赏品味, 开阔了艺术眼界, 也破除了名人的神秘感, 减少了盲目的“追星”冲动, 让学生真正了解艺术以及艺术精神与个人气质养成的关系。
针对升学和牢固艺术基础而开展的艺术教育, 是育才走特色教育之路的选择和重要内容。学校高中三年制美术、书法、表演、播音主持班的设立和推进, 为学校的艺术气质增加了新内容, 注入了新风采。校学生艺术团的民乐分团、合唱团、舞蹈分团、及戏剧队、管乐队等专业团队以及街舞社和拉丁舞社等学生社团也为更广大的同学发掘艺术天赋构建了更精彩平台。学校每年精心打造的艺术节, 更为全校同学展示艺术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每年5月的艺术节都集鉴、展、唱、演、创为一体, 音乐鉴赏、影视鉴赏、书画鉴赏、美术书画校长收藏奖选拔、“我能我秀”才艺展示、世界顶级品牌德国施坦威钢琴音乐会、十佳歌手大赛、“舞动奇迹”舞蹈大赛、“寻找星主播”主挂人大赛、芭蕾舞卖场表演、时装秀、课本剧等艺术项目层出不穷, 是一场难得的精神盛宴, 更是学生的狂欢节。
作为重庆市定点招收艺术特长生的学校, 学校艺术团被重庆市教委授牌为“重庆市学生艺术团器乐分团和舞蹈分团”。学校强化艺术素质教育, 使该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多年来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多次在全市乃至全国的艺术比赛中获得佳绩。学生艺术节目《三峡新校我们的家》荣获全国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金奖, 并受邀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汇报演出。校园剧《山城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参加全国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比赛荣获金奖, 同时荣获最佳创作奖, 被列入了教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项目。学校开办了书法、美术、播音主持、影视编导等艺科班。
育才中学自创立以来, 一直秉承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 一切以学生为本, 不把学生局限于课堂进行“填鸭式教育”, 而是有计划、针对性地给学生自主创造和学习的空间,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为数众多的学生社团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学校目前有学生社团52个, 被称为52个“世界”, 学生在那些文化艺术的天地里快乐生活, 健康成长。学生社团主要分五大类:体育、文艺、科学、文化和艺术。全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创办。学校制定了社团管理办法, 规范社团的活动。各个社团都会定期举办多姿多彩的活动, 丰富同学们的生活。
近几年, 我校举办了3届育才校园文化艺术节, 根据重庆市基础教育工作要求, 为响应全市减负提质“1+5”行动, 我校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 提高学生创新、演讲、书写能力和阅读、英语水平。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激发广大同学热爱艺术、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的热情和动力, 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校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 发展个性, 启迪智慧, 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艺术节期间, 举办了“育才好声音歌手大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育才杯﹒舞动奇迹舞蹈大赛”、“施坦威钢琴比赛”。艺术节闭幕式晚会, 展演了各项比赛推选出的和艺术团的精品节目, 深受学生的喜爱和追捧。
参考文献
艺术教育培训了大批优秀人才, 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艺和技能跨入了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殿堂。目前, 我校学生通过艺术特长考入的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舞蹈学院、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服装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特长生们用优异的专业素养考入了专业艺术学校或非专业的理想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 为艺术特长生们创设了更高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祖国建设输送了更多优秀人才。
相关文章:
育人艺术02-07
高效育人02-07
全员育人导师表02-07
全员育人工作经验总结02-07
全员导师育人制02-07
强化班级管理全面育人02-07
创新发展 用心育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02-07
立德树人 全面育人 创新机制要点02-07
育人规划02-07
临空产业发展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