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关键词: 管理水平 石油 企业 评价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共11篇)

篇1: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以西北某灌区为例,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首先将总体生态环境评价作为最高层次的`评判对象,将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3个子系统作为第2层次评判对象,将生态环境组成要素如土质、地表水文等8个要素作为第3层评判对象,将水质、植被等15个要素作为第4层次评判对象.模型建立后,对各因素的权重进行了分析,对灌区最后的综合评价是很好,模型分析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

作 者:刘俊民 杨平方增强 马玉峰 作者单位:刘俊民,杨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方增强,马玉峰(安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22)

刊 名:人民长江 PKU英文刊名:YANGTZE RIVER年,卷(期):38(11)分类号:X82关键词:水利工程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判断矩阵

篇2: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施工活动逐年增多,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保证施工质量,务必具体落实工程监理工作。工程监理评标的过程中,应用新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施工质量、划分施工质量等级,以便为后续工程监理以及实际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本文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改进的必要性,最后重点分析,新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监理评标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论题探究如下。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工程监理;应用分析

前言

现如今,工程监理对象以及方式不断改变,为获得客观工程监理评标结果,针对模糊综合评估方法适当改进是极为必要的,这对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施工活动稳定推进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该论题具体分析,能为工程监理人员提供参考,同时,能够扩大改进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范围。

1相关理论介绍

1.1模糊综合评价法

所谓模糊综合评价法,指的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具体落实的综合评价方法,这一方法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转换方面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借助模糊数学完成对象以及事物的整体分析和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特点为:系统性、清晰性,该方法在非确定类问题处理中有较强适用性,能够提高非量化问题解决效率。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步骤为: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指标→建立权重向量→建立评价矩阵→建立矩阵与权重的合成。

1.2工程监理评标

工程监理评标具体包括五方面内容,第一方面即监理单位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在监理单位经验、资质、诚信度、业绩、信誉度、服务水平等方面体现。第二方面即监理人员聘用、分配情况,具体内容指的.是,监理组织以及结构合理性;监理员工数量、分配适应性;监理人员年龄合理性;监理资源投入是否符合要求;监理人员配备情况能够与施工计划协调。第三方面即制定监理大纲,这部分内容是监理评标的关键内容,重点分析监理大纲内容,观察其是否全面;针对监理大纲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仔细识别、详细分类;了解监理大纲执行顺序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监理措施,以及保障措施。第四部分即成立质监项目,针对工程设备以及招标人员参照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能力检验。第五部分即分析监理费用报价情况,针对保价费用组成以及调整条件进行完整性分析。

2模糊综合评价法改进必要性

近年来,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了确保工程又快又好的建设,务必完善工程监理市场,尽最大可能发挥监理制度的应用作用,在此期间,优选投招标单位。现如今,较多研究学者分析工程监理评标方法,其中,适用性较强的工程监理方法能够全过程监督工程质量,在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同时,参照相关质量评定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定量客观评价,细分工程质量等级[1]。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有较强适用性,该方法能够高效处理综合评价模糊性问题,并且在多层次、多评估因素的系统构建中发挥监督作用。对比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传统方法凭借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信息获取,然而信息丢失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最得到的分析结果准确性会大大降低。因此,传统方法应用务必进行有效性检验,在传统方法应用经验总结的前提下,有依据的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以此提高评价结果准确性。从上述内容总结中能够看出,模糊综合评价法改进是极为必要的,这不仅能够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而且还能客观、全面评价工程施工质量,最终得到的评价结果能够为工程监理评标工作有序推进提供可靠支持,同时,工程质量能够得到可靠保证,这对工程建设单位经济效益提高有促进作用。下文重点探究工程监理评标中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能在积累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效率。

3工程监理评标中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分析

3.1建立指标体系

影响工程监理评标的因素较多,为分析各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应建立指标体系,并细分评价指标级别。其中,一级评价指标具体包括公司实力、业绩、监理方案、投标报价、人员配备、信誉度等内容。二级评价指标在上述指标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其中,公司实力指的是设备配备、监理资质、公司荣誉、财务状况;业绩指的是公司业绩;监理方案包括质量控制措施、合同与资料管理、进度控制措施、合理化建议、组织协调、投资控制措施、安全环保监督;投标报价指的是总结以及报价构成;人员配备包括总监及其代表、监理人员、监理人员框架;信誉度指的是社会信誉。

3.2建立权重向量

一方面,建立模糊评价集。所谓模糊评价集,指的是监理单位综合实力评价指标集,它在综合实力等级判断中提供依据,其组成因素较多,细分两种类型,类型一即评价指标集合,类型二即评价等级集合。另一方面,应用熵权法完成因素权重的客观评价。以往权重确定的过程中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进而导致权重确定结果失去客观性,基于此,应用熵权法度量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排序,接下来针对熵进行数学计算,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即权重,在这一过程中,参照指标数值,分析各指标数值间存在的差异,据此了解熵权大小。据经验总结可知,二者成反比例相关,即差异越小,熵权偏大;差异越大,熵权偏大。熵权法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了解系统信息排序情况,同时,还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效用。熵权法利用评价指标数值建立判断矩阵,基于此,获取指标权重,最终获得的评价结果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减少人为干扰现象发生。需要注意的是,熵权法进行权重确定,应遵循相关步骤,具体步骤为:首先,设立评价矩阵,针对评价指标以及评价专家分别用不同字母表示;然后,针对矩阵标准化处理,应用标准化处理方法对比分析效益型、成本型指标,准确确定评价对象的标准数值;接下来对矩阵归一化处理,并利用熵定义确定熵值;最后,计算获得熵权以及熵权向量[2]。

3.3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以往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时,遵循评价指标集合成立→权重集确定→等级评价集确定→单因素评价模糊矩阵确立→模糊综合评价系列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借助最大隶属度原则完成工程质量评价任务。传统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包含较多主观因素,即利用片面获取的信息得出分析结论,最终得到的评价结果未进行有效性检验,导致结果失效处理。因此,应适当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此提高评价结果准确性。针对各因素评判的过程中,应以原始数据矩阵建立为依据,最终获取模糊评价矩阵,需要说明的是,Qij代表i个评价因素对j个评语的隶属度,从中能够看出,改进后的模糊评价矩阵能够直观反映因素与评价等级的隶属关系,在此期间,专家人数以及专家总人数能够计算获知。熵权权重确定的过程中,参照这一公式,同时,依据综合评价模型即模糊关系矩阵与权重之间的合成关系进行运算,即,综合得出综合评价值。

3.4案例分析

某建筑项目建筑面积30000m2,建筑层高共七层,建筑高度为25m,建筑结构为框剪式,建设资金投入数量共八千万。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投标建立单位有A、B、C、D四家。应用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完成工程监理评标任务,具体分析如下:首先,应用熵权法获取客观的指标权重值,具体操作为:参照上述介绍的指标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处理方法,同时,依据指标量化细则,由专业评标专家借助编程计算方法――获取熵权值。然后,专家针对指标客观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在此期间,应用指标量化细则获取模糊关系矩阵。最后,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在此期间,合理构建模糊关系矩阵,并对熵权合成运算,最终获得评价结果以及监理单位评价等级,据此完成各监理单位的排序[3]。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工程监理活动的不断增多,工程监理评标重要性逐渐突显,为了提高工程监理评标准确性,确保评标活动客观、公正进行,针对模糊综合评价法改进是极为必要的。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工程监理评标工作,既能保证信息全面性,又能推进监理评标工作有序进行,进而为建立评标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除此之外,我国学者应深入探究,以此完善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熵权模糊评价模型,尽可能发挥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优势,这对建筑工程顺利施工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建筑工程以及监理单位应以此为借鉴,提高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秦华康.基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综合评价[J].科技创新与应用,(31):239-240.

[2]吴高岗,高玉丽,张翼.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监理评标中的应用[J].工程经济,2016,26(03):73-76.

篇3: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教师业绩考核是高校教学评估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一个主要依据。但在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模糊性等不确定性因素,评价结果似乎也有些“模糊”,有失合理性和公正性。利用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虽然也可得到较好的评价效果,但评价的准确度仍有待提高,为让教师业绩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系数,利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评价结果。算例结果表明,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教师业绩可以得到良好的评价效果。

1 模糊决策中的模糊综合评判过程

模糊理论的研究最早始于模糊数学,是文献[1]中美国科学家L.A.Zadeh于1965年提出,它主要研究定量描述、模糊处理等问题。建立在模糊数学基础上的各种模糊理论、模糊技术不仅在自动控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等自然学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决策、管理等社会学科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模糊决策是模糊技术与决策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它由模糊化、模糊推理和去模糊化三个部分组成[2],可用图1表示。

模糊综合评判步骤如下:

(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论域;

(2) 确定评语等级论域;

(3)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4) 确定评价因素的权向量;

(5) 合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6) 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进行分析。

2 利用AHP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AHP方法是文献[3]中美国科学家T.L.Saaty提出的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它把复杂问题中的各因素划分为互相联系的有序层使之条理化,根据对客观实际的模糊判断,就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定量的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全部元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系数。

2.1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用随机的方法构造500个样本矩阵,构造方法是随机地用标度以及它们的倒数填满样本矩阵的上三角各项[4](一般采用1-9数字及其倒数来标度)。主对角线各项数值始终为1,对应转置位置项则采用上述对应位置随机数的倒数。即得到判断矩阵S=(uij)p×p

2.2 计算判断矩阵

用Mathematica软件计算判断矩阵S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A,此特征向量就是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也即是权系数的分配[5]。

2.3 一致性检验

样本矩阵一致性指标值计算[6]:CΙ=λmax-nn-1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计算:RI=(CI1+CI2+……+CIn)/n

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CΙRΙ<0.10时,权系数的分配是合理的;否则,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重新分配权系数的值。

3 算例验证

3.1 教师业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指标

3.1.1 评价定量分级标准的确定

本文以高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为例,主要围绕着教学效果、教学工作量、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师社会实践与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科研项目、教师获奖等六个方面进行。根据测评数据确定4个测评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待努力,另增加一个否定级,即教师在一年中发生一次以上的教学事故就定为不合格。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将主观评价进行量化,并依次赋值为4、3、2、1。所设计的评价定量标准见表1。

3.1.2 教师教学工作业绩两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从教学效果、教学工作量、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师科研、教师获奖情况设定6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18个二级业绩评价指标构成体系[7,8]。所构成的业绩指标体系见表2(表中权重的分配由层次分析法求出)。

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1 确定评价对象集

P=高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

3.2.2 构造评价因子集

u={u1,u2,…,u6}={教学效果,教学工作量,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师社会实践与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科研项目,教师获奖}。

3.2.3 确定评语等级论域

确定评语等级论域,即建立评价集V

V={v1,v2,v3,v4}={优秀,良好,合格,待努力},对于本年度出现过教学事故的,按一票否决来执行,一律规定为E级。

3.2.4 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对于6个一级指标因子权重,我们采用AHP方法求出指标权重。构造判断矩阵S=(uij)p×p即:

用Mathematica软件计算判断矩阵S的最大特征根得λmax=6.00589。

一致性指标:CΙ=λmax-nn-1=6.00589-66-1=0.001178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1.24。

随机一致性比率:CR=CΙRΙ=0.0011781.24=0.00095<0.10

因此认为层次分析排序的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即权系数的分配是非常合理的。

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A0=(1.544515,0.933893,0.646541,0.975798,0.610622,1.275123)。

归一化处理后得:A=(0.258,0.156,0.108,0.163,0.102,0.213)。

3.2.5 计算二级指标权重

同理,我们仍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来求出指标权重。分别对各个二级指标构造其各自的判断矩阵,再用Mathematica软件计算最大特征根和一致性检验。得出合理的权系数。

教学效果评价五个指标的权重,其特征向量为:

(1.70915,1.75125,0.858786,1.80176,2.29851)。

归一化得:(0.203,0.208,0.102,0.214,0.273)。

教学工作量指标的权重:(0.874,0.126)。

教学研究与改革指标的权重:(0.165,0.119, 0.356,0.360)。

教师社会实践与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指标的权重:(0.591,0.409)。

科研项目指标的权重:(0.467,0.305,0.228)。

教师获奖指标的权重:(0.473,0.563)。

3.3 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3.3.1 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的加权平均模糊合成综合评价

利用加权平均M(•,⊕)模糊合成算子将AR组合成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B,计算公式为:

bi=i=1p(airij)=min(1,i=1pairij)j=1,2,,m

式中,biairij分别为隶属于第j等级的隶属度、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和第i个评价指标隶属于第j等级的隶属度。

3.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将来源于某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的数据代入建立的模型中,计算各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向量。

3.3.2.1 教学效果的评价向量

学生网上评价模糊集合的构建,由学生在网上测评的结果进行统计,现得到某教师的数据为:68%的学生评定“优秀”,27%的学生评定为“良好”,5%的学生评定为“合格”,评定不合格的学生人数为0,则可得学生网上评价模糊集为R1=(0.68,0.27,0.05,0.00)。

同理,可得到教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教研组评价、考评组评价等因素评判模糊集合为:R2=(0.59,0.26,0.11,0.04),R3=(0.61,0.25,0.11,0.03),R4=(0.54,0.32,0.06,0.08),R5=(0.49,0.35,0.11,0.05)。权重α取前面计算值,这样,因素集与评判集之间的关系矩阵为:

A1=a˚R=(0.203,0.208,0.102,0.214,0.273)˚(0.680.270.050.000.590.260.110.040.610.250.110.030.540.320.060.080.490.350.110.05)=(0.57231,0.29834,0.08712,0.04215)

归一化后的教学效果评价向量:(0.572,0.299,0.087,0.042)。

3.3.2.2 教学工作量的评价向量

B1=(0.874,0.126)˚(0.0580.6770.1560.1100.1600.5890.2100.041)=(0.08105,0.66591,0.16280,0.14780)

归一化得:(0.079,0.659,0.158,0.141)。

3.3.2.3 教学研究与改革评价向量

C1=(0.165,0.119,0.356,0.360)˚(0.160.230.520.090.090.310.490.110.140.220.490.150.180.210.560.05)=(0.15175,0.22876,0.52015,0.09934)

归一化得:(0.152,0.228,0.520,0.099)。

3.3.2.4 教师社会实践与学生毕业设计指导评价向量

D1=(0.591,0.409)˚(0.0490.4170.4410.0930.0240.2240.4830.270)=(0.038775,0.338063,0.458178,0.066006)

归一化得:(0.043,0.376,0.509,0.073)

3.3.2.5 科研项目的评价向量

E1=(0.467,0.305,0.228)˚(0.0220.2770.4930.2080.0310.3200.4990.1500.0250.2960.5430.137)=(0.025329,0.194062,0.50623,0.174222)

归一化得:(0.028,0.216,0.562,0.194)。

3.3.2.6 教师获奖评价向量

F1=(0.437,0.563)˚(0.0340.2030.5320.2330.0250.2960.5430.137)=(0.028933,0.255359,0.461062,0.178078)

归一化得:(0.026,0.232,0.418,0.162)。

3.3.2.7 综合评价向量

A=(0.258,0.156,0.108,0.163,0.102,0.213)˚(0.5720.2990.0870.0420.0790.6590.1580.1410.1520.2280.5200.0990.0430.3760.5090.0730.0280.2160.5620.1940.0260.2320.4180.162)=(0.191719,0.337306,0.332579,0.109717)

归一化得:(0.197,0.347,0.342,0.113)。

3.3.2.8 对综合评分值进行等级评定

VA=4×0.572+3×0.299+2×0.087+1×0.042=3.401

VB=4×0.079+3×0.659+2×0.158+1×0.141=2.719

VC=4×0.152+3×0.228+2×0.520+1×0.099=2.431

VD=4×0.043+3×0.376+2×0.509+1×0.073=2.391

VE=4×0.028+3×0.216+2×0.562+1×0.194=2.078

VF=4×0.026+3×0.232+2×0.418+1×0.162=1.798

由上述计算可知,对照表1的评价分级标准可得某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的“教学效果”、“教学工作量”二个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为“良好”属于B级,“教学研究与改革”、“ 教师社会实践与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和“科研项目”三个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为合格,属于C级,另外教师获奖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为“待努力”,也就是该教师本人没有获奖也没有指导学生竞赛获奖,属于D级。按照各个指标的评分等级的大小可以对其排序,其中“教学效果”最好、“教师获奖”的评价最差。 而对总体的综合评判分值为:

V=4×0.197+3×0.347+2×0.342+1×0.113=2.626

说明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为“良好”,属于B级。

4 结 语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判,可以避免许多主观因素的干扰,一方面能将定性分析问题转化为定量分析,并且可利用计算机编程计算;另一方面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公正,为指导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对于权重的确定,目前大多由专家凭经验给出,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导致评判结果的出入。本文在模糊综合评价中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 此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并能准确地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本文采用加权平均原则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可对多指标进行比较排序,结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吴力士.通俗模糊数学与程序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40-161.

[2]欧阳绵.模糊理论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98-218.

[3]朱小雷,吴硕贤.大学校园环境主观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城市规划,2002,26(10):57-60.

[4]袁甜甜,接励,郜焕平.多级广义模糊综合评判在高校人才评价中的应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2):76-80.

[5]刘元高,刘耀儒.Mathematica4.0实用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65-68.

[6]滕居特,顾幸生.研究生教育评估的多级变权模糊综合评判[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9):1121-1125.

[7]付巧峰.模糊综合评判在水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2):187-191.

篇4: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是人们进行选择或判断的一种思维活动,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需要决策,有些决策是简单容易的,有些决策是复杂困难的,它们常常困扰着人们。决策是是科学也是艺术,说它是科学因为人们进行着选择和判断应当尽可能的符合客观实际,这就要求决策者尽可能真实的了解问题的背景、环境和发展变化规律,尽可能详尽的占有资料,尽可能广泛的掌握正确的决策方法和各种辅助工具。说它是艺术,因为各种选择和判断最终是有人作出的,决策的正确与否优良可劣,与决策者的素质、经验、才能有很大的关系

数学工具在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复杂的决策问题面前,人们往往需要利用数学模型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简化,进而对实际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决策过程中利用数学模型的优点在于:分析问题容易,目的性强,可进行模拟计算,便于应用计算机等先进手段。由于人们的选择和判断往往是在某种思维下进行的,在这个标准下做出“好的”决策,这就促成了决策有关的应用数学分支;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多准则决策……的迅速发展,最优化技术几乎成了决策分析的代名词。到了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最优化技术发展的越来越抽象,使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望而生畏,数学模型的规模越来越大,对计算机内存与运算速度越来越高,一项复杂的系统分析耗资巨大,以至形成了一种数学模型的“泥潭”。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远见的运筹学家开始冷静地看待和正确的评价复杂的数学模型对决策分析的作用,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人们无法忽视或回避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选择的判断所起的决定作用。数学模型并非万能的工具,决策中有大量的因素无法定量表示。问题的答案几乎在明确不过了,运筹学家们必须回到决策的起点和终点——人的选择和判断上来,认真的研究决策思维的规律,也就是人们进行选择和判断的规律。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1)确定目标和评价因素。

(2)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元素相对重要性的认识,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但当相互比较因素的重要性能够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比值说明时,判断矩阵相应元素的值则取这个比值。即得到判断矩阵S=(u)。

重要度判断矩阵需要将每个元素作两两比较,可能的取值是1,2,…,9及其倒数1,1/2,1/3,…,1/9。以前者相对后者的重要度为例,标度的具体含义如表所示。如果后者比前者重要,则取成对应的倒数。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不需要9级的标度,也可以仅采用1,3,5,7,9的5级标度,不采用2,4,6,8的过渡值。

(1)计算判断矩阵。

计算判断矩阵S的最大特征根λ,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A,此特征向量就是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也即是权系数的分配。

(2)一致性检验

为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需计算一致性指标CI=,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RI是用随机的方法构造500个样本矩阵,构造方法是随机地用标度以及它们的倒数填满样本矩阵的上三角各项,主对角线各项数值始终为1,对应转置位置项则采用上述对应位置随机数的倒数。然后对各个随机样本矩阵计算其一致性指标值,对这些CI值平均即得到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0.10时,认为层次分析排序的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即权系数的分配是合理的;否则,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重新分配权系数的值。

平均一致性指标RI可以预先计算好,作为参数表备用。论文预先计算了n从1到30的 值(如表2.2所示),最多支持进行30个指标属于同一层次的重要度排序。实际使用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n<10。

模糊综合评价:模糊集合理论(fuzzysets)的概念于1965年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L.A.Zadeh)教授提出,用以表达事物的不确定性。这种方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1)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论域。

假设同一个层次共有p个评价指标,u=

(2)确定评语等级论域。

(3)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矩阵R中第i行第j列元素rij,表示某个被评事物从因素ui来看对vj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一个被评事物在某个因素ui方面的表现,是通过模糊向量(R|u)=(r,r,......,r)来刻画的,而在其他评价方法中多是由一个指标实际值来刻画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模糊综合评价要求更多的信息。

(1)确定评价因素的权向量。

(2)合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利用合适的算子将A与各被评事物的R进行合成,得到各被评事物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B。即:

其中b是由A与R的第j列运算得到的,它表示被评事物从整体上看对vj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

(3)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进行分析。

本文使用实际中最常用的最大隶属度原则来确定最后的评价等级。

上述两种数学方法在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如下:

AHP模块:遵循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AHP同样被设计成一个类,单独存放在文件extensions/AHP.php中。这里仅给出部分的具体实现的代码。其中矩阵特征值的计算采用的是PHP版本的JAMA库。此外,为了保持精度,AHP重要度矩阵的浮点数取值,如1/9,1/7等,采用字符串的形式存储入库。所以在此处,需要把这些字符串转为相应的浮点数后再计算。

//采用PHP版本的JAMA库的特征分解函数,直接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模糊综合评价模块:遵循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模糊综合评价同样被设计成一个类,单独存放在文件extensions/FuzzyEval.php中。这里也仅给出部分具体实现的代码。

//data是二维数组,表示原始数据(或求值后的数据),行数为叶子结点数,列数为分级数(或采样点数)

//weight是二维数组,表示权重,weight[i]是i级指标权重数组,weight[0]总是只有一个元素,weight[0][0]总是1

//itemcount是二维数组,表示需要每一级需要汇总的元素行数(下级元素个数),itemcount[i]是i级指标的下属元素个数数组

//systemtype是一个数,取值0表示定性分级评估,取值1表示定量评估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data,$weight,$itemcount,$systemtype){

$this->weight=$weight;

$this->itemcount=$itemcount;

$this->systemtype=$systemtype;

$this->row=count($data);

$this->col=count($data[0]);】

本文分别阐述了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了AHP的相关概念以及具体的步骤;对模糊综合评价决策的数学模型做了详细的描述,给出建模的步骤以及运用这两种方法在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中起到的作用,并给出了实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运用到这两个模块的相关代码,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有效利用我们可以实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些相关技术应用。辅助决策系统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决策从而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M].中国安全科学.

[2]储敏.层次分析法忠判断矩阵的构造问题 [J].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9,12.

[3]许雪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西南石油大学,2012,1,16.

篇5: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结合目前煤矿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建立了煤矿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首次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建立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来确定煤矿安全评价的指标权重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作 者:房其贤    来志伟    徐杨    FANG Qi-xian    LAI Zhi-wei    XU Yang 作者单位:房其贤,FANG Qi-xian(淄博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岱庄煤矿,山东,济宁,27)

来志伟,LAI Zhi-wei(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内蒙古,鄂尔多斯,017209)

徐杨,XU Yang(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

期 刊:能源技术与管理 Journal: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2) 分类号:X913.4 关键词:煤矿    安全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篇6: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针对卫星入轨段,如何从多组初始轨道中选择一组最优轨道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卫星初始轨道选优算法.首先对确定卫星初始轨道的数据源及定轨原理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初始轨道的特点,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初始轨道选优的.评价指标体系,成功利用被评对象作为评价专家,解决了评估矩阵的生成问题;最后以一颗典型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例,验证了其数学模型和选优算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作 者:杨永安 席政 冯祖仁 刘圣 孙林岩 YANG Yon-gan XI Zheng FENG Zu-ren LIU Sheng SUN Lin-yan 作者单位:杨永安,YANG Yon-gan(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陕西西安・710043)

席政,XI Zheng(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083;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陕西西安・710043)

冯祖仁,刘圣,孙林岩,FENG Zu-ren,LIU Sheng,SUN Lin-yan(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

篇7: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贡献的综合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根据全面性、可测性、客观性、层次性以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经过调查研究和专家讨论,建立评价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贡献的综合效果的指标体系,并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其评价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

作 者:孙红 孙锐 Sun Hong Sun Rui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804,北京,100083刊 名:航空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年,卷(期):“”(5)分类号:V268.7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 信息技术 传统产业

篇8: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近年来, 伴随着国家的“走出去”战略,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项目大量开展, 对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水平是提高国际形象, 实现企业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 也是海外石油项目招投标的重要考核指标。如何提高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降低各种事故的发生概率是中国石油企业急需研究的课题

油气管道工程在海外石油项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其中的油气管道跨越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所带来的安全、环保事故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各项效益。油气管道跨越工程科学、高效的风险管理, 对保障企业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风险管理的出发点是预防为主, 及早识别隐患、评估风险是管理的关键, 核心内容是风险的识别和评价[1], 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评价, 得出项目运行中风险类型和大小, 为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传统风险管理多借助于专家的主观判断, 不利于实现定量化管理的要求。模糊数学法近年来在风险评价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方法结合专家意见, 利用层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 通过模糊计算弥补层次分析的不足, 保证评价结论的科学、准确。

本文针对油气管道跨越工程进行风险识别, 应用模糊数学法对工程进行风险评价, 为项目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风险识别的结果是目前管道跨越工程较为详尽的成果。选用的模糊数学法在油气管道跨越工程风险评价领域也是创新应用。

2油气管道跨越工程简介

管道跨越工程是指采用架空敷设方式通过河流等地段的管道线路工程。工程多用于河岸冲刷严重、冲淤变化无规律、流速大、河床开沟困难等河道。除有些管道附挂在公路桥梁上以外, 大部分的管道跨越都是既利用管道来输送油品或天然气, 又用管道自身作为支承结构[2]。工程施工难度相对较大, 容易产生各种安全、环境事故。

3风险分析

将管道跨越工程作为一个整体, 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 判明各种情况下存在风险的特点及其可能导致的灾害性事故, 从而做出预测和评价, 并采取综合方法消除危险, 将事故降低到最低可接受程度[3], 是管道跨越工程风险分析的最终目的。

本研究采用节点分析的方法对管道跨越工程进行风险识别。所谓节点分析就是将管道跨越工程层层剖析为若干个环节, 分析每一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潜在隐患[4]。

对管道跨越工程而言, 整个施工过程可以分为以下6个关键节点:前期施工、设备装卸和运输、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制作安装、跨越索系 (管线) 制作安装、无损探伤。经分析各节点存在的风险因素如表1所示。

4模糊综合分析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 利用模糊数学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以下计算过程均按照模糊数学计算法中的经典公式法进行。

4.1评价等级集合V的建立

依据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危害程度等从整体上建立了6级风险评估体系, 即V=[最不安全、很不安全、较不安全、中等安全、较安全、很安全], 分别为各个级数赋值如下:V=[0, 0.2, 0.4, 0.6, 0.8, 1]。

4.2评价项目的确定

针对施工过程的6个单元, 即U=[前期施工、设备装卸和运输、混凝土浇筑、无损探伤、钢结构制作安装、跨越管线和索系制作安装], 邀请专家依据其风险大小, 按层次分析法规定的9级标准, 进行成对比较, 列出一个6×6的判断矩阵R[5]。

undefined

4.3层次分析

4.3.1 归一化处理

按照方根法求特征向量并归一化得到各单元权重系数:

undefined

4.3.2 一致性检验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检验步骤, 经计算:层次分析的一致性比例指标CR=0.0156<0.1, 故检验合格, 判断矩阵赋值合理。咨询专家及施工人员意见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得到管道跨越工程评价指标量, 结合统计资料, 微调分值, 最终专家确定的管道跨越工程各单元安全级数见表2。

4.4模糊矩阵分析[6]

4.4.1 确定隶属度矩阵

首先, 确定每个指标的隶属度。设指标集X={xl, x2, …, x6}, 各指标取值如表2所示, 公式中v取值为:v1=0, v2=0.2, v3=0.4, v4=0.6, v5=0.8, v6=1, 由隶属度函数计算各个指标的隶属度:

undefined

按照经典公式法步骤计算6个单元隶属度, 综合可得模糊矩阵为:

undefined

4.4.2 模糊合成

Bi=Wi·Ri= (wi1, wi2…win) ·

undefined

计算合成后的隶属矩阵得:

因此, 设备等装卸和运输x1的标准集为{0, 0, 0, 0, 0.5, 0.5}, 表示有50%的可能属于“较安全”级别, 50%属于“很安全”级别;混凝土浇筑x2的标准集为{0, 0, 0, 0, 1, 0}, 表示该指标符合“较安全”指标;无损探伤x3的标准集为{0, 0, 0, 0.5, 0.5, 0}, 表示该指标有50%的可能性属于“中等安全”, 50%的可能属于“较安全”级别;钢结构制作安装x4的标准集为{0, 0, 0.25, 0.75, 0, 0}, 表示有25%的可能属于“较不安全”级别, 75%的可能属于“中等安全”级别;跨越管线和索系制作安装x5的标准集为{0, 0, 0.5, 0.5, 0, 0}, 表示有50%的可能性属于“较不安全”级别, 50%的可能性属于“中等安全”级别;前期施工x6的标准集为{0, 0, 1, 0, 0, 0}, 表示该指标符合“中等安全”级别

4.5评价等级的确定

采用加权平均原则确定评价等级:

将bj代入上式得B′=3.3448

将所得的B′转换成V中建立的评价等级即:undefined

计算可得:系统安全级数=0.5575, 故管道跨越工程安全等级在中等安全和较不安全之间。

5结语

油气管道跨越工程的风险等级在“中等安全”和“较不安全”之间, 对其中安全系数比较低, 权重系数较大的单元, 需要重点进行改进, 加强管理, 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油气管道跨越工程进行的风险评价, 得到工程及其各组成单元的权重系数和安全级数, 为项目有针对性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该方法弥补了传统管理过多倚重主观意见的弊端, 充分将主观和客观结合, 且易于系统化, 软件化, 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总之, 风险管理要坚持“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层层负责, 同时应用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 就可以大大降低项目风险, 从而实现安全、环保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娟, 邵超峰, 张余.关于环境风险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3 (2) :171~174HUANG Juan, SHAO Chao-feng, ZHANG Yu.Research on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Risk Assessment[J].Environment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08, 3 (2) :171~174

[2]李建波, 刘聪, 宋日祥, 等.悬索管道施工技术[J], 2007, 9 (12) :44~45LI Jian-bo, LIUCong, SONG Ri-xiang, et al.Suspention Pipeline Construction[J], 2007, 9 (12) :44~45

[3]杜锁军.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 5 (12) :193~194DUSuo-jun.Abroad Environment Risk Assessment Progress[J].Environment Science and Management.2006, 5 (12) :193~194

[4]李争锋.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的应用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2005, 21 (3) :3~5LI Zheng-feng.Application of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Techniques[J].Oil Chemical Safety Technology, 2005, 21 (3) :3~5

[5]王莲芬,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WANG Lian-fen, XUShu-bai.AHP Introduction.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1989

[6]李美求, 周思柱.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钻井作业安全性评价[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2006, 22 (6) :14~16LI Mei-qiu, ZHOUSi-zhu.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n Drilling Safety Evaluation[J].Oil Chemical Safe-ty Technology, 2006, 22 (6) :14~16

[7]黄韬, 汪诗咏.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液氯运输过程安全性评估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7, 3 (3) :58~64HUANG Tao, JAING Shi-yong.Apply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n road transport system of liquid chlorin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3 (3) :58~64

[8]彭伟, 肖国清, 刘鹏举.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煤气站安全现状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 (2) :93~100PENG Wei, XIAO Guo-qing, LIU Peng-ju.Application of AH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n coal-gas station safety statu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 (2) :93~100

篇9: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 优序图法 评价指标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更加有效,技术贸易壁垒更加森严。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就会灭亡。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判, 对于企业科学地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 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 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中所包含的事物往往具有多种属性,为多层结构,层次难以界定,是一个典型的模糊性问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存在也许多不确定性,可从不同角度去评价。建立科学、合理、严谨、量化的评价模型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能将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的数学模型,使定量评价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并直观地指出关键的评价问题所在,使评价更有实用性。

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首先是根据项目的实际特点, 建立评价因素指标体系, 将所涉及到的诸因素按照某些属性划分为几类, 从低向高层次的顺序,先对每一类进行初层次的综合评价, 在此基础上再对每类所得的评价结果进行类间的更高层次的综合评价, 从而得到一个既定量化又较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 同时在多层次评价过程中, 应用优序图法来确定各因素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1.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结合技术创新的本质内涵、特点、创新过程特征和中国企业的创新实际,本着科学性、完备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原则,针对企业的创新特征设计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建立各因素的评价集V

评价集是对各层次因素评价结果的直接描述和表征形式。显然, 对每一层次的每一个因素都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集。确定模型中各个因素的评价结构均为4个等级, 即V中的元素为4个(m=4)表示为={优,良,中,差}。对第二层次各因素(共22个)而言, 它们是综合评价的基因素, 即直接调查评判的因素。而第一层次的因数和总目标因素是若干基因素评判结果的综合反映。评价集是以隶属度的形式来表征综合评价结果的。它能全面地反映评价的情况。在实际运行中, 为了使评判结果更加直观,往往要对评判结果给出具体的分数,因此设优,良,中,差分别为95分,85分,75分,65分。

3.建立因素的权重集

根据每一层次中各个因素对上一层次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以相应的权数。第一层次因素权重集,第二层因素权重集(n为第一层次各因素中分别包含二次因素的个数,)。权重集的确定由多种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本文, 权重集的确定采用优序图法。其基本步骤是: 在因素层次划分模型的基础上, 由若干专家根据经验得出各层次、各因素的权重数。简单优序图是一个棋盘格式的图式, 在两两比较中,用“1”表示两两比较中相对“重要的”、“大的”、“优的”, 用“0”表示相对“不重要的”“小的”“劣的”, 用“0. 5”表示两两对比中同等重要。将每人所得的权重数按上法比较填入优序图中, 并进行优序图的互补检验。然后将所有人的优序图进行汇总综合得到各层次、各因素的权重数。

4.计算模糊评判矩阵R

(1)建立单因素模糊评判矩阵R~i

这是对每一个基因素分别作出特定的等级评判的过程。通过现场调查获得全体评判者认为因素属于评价等级的程度,让各专家或各用人单位在评价集={优,良,中,差}上针对各因素打分。例如:有n个专家对指标在V上打分,4个等级选择的频数分别是,则指标的隶属度为:。从而R~i可表示为:

,其中

其中:R~i的行数n决定于各中所含基因数的个数;R~i的列数m决定于评价集V中元素的个数。

(2)多层模糊综合评判对于多层次的综合评判问题

模糊综合评判过程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进行的。首先,根据及R~i,有第二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集:,其中(j=1,2,…n;i=1,2,3;m=1,2,3)它表示二层次中,对决定中的因素(j=1,2,…n)进行综合评判时, 评价对象Ui对各元素的隶属度。并对进行归一化处理。在上面的基础上, 再进行第一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此时, 模糊综合评判是按第二层次的评判矩阵综合而成的。即:

5.计算模糊向量

6.计算评价的结果C

三、应用实例

针对某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绩效,现对其进行档案评价.邀请0位专家对起进行评价,采用优序图法确定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绩效评价中所有指标在评价集上的评定频率以及利用前文所述的权重确定方法得到的各指标因素的权重系数.评价结果如表2:

表2 10位专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绩效的评价结果

于是,可得到一级综合评判为:

同理计算得到:

因此,可得到二级综合评判为:

综合评价结果为:。

因此,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绩效的综合评分为87.7分,属于技术创新能力好的企业。

四、结论

本模型因素权重集的确定采用了优序图法, 极大地消降了传统权数确定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成分。该方法建立在分层次、单目标、单准则两两对比判断基础上, 最易区别优劣高低, 并容易检验, 避免了繁杂计算的错误。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采用模糊线性加权变换的方法处理, 避免了按“最大”“最小”运算法则只突出隶属度很大, 或隶属度很小的项的作用的不合理现象。汇总了各类人员的意见, 较全面地反映了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 因而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客观性, 评价者可通过该方法发现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中的薄弱环节, 为加强环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档案提供了依据,也为定量评价开辟了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常玉刘显东: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9(24):125—127

[2]姜炳鳞谢廷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多级模糊评价方法[J].商业研究,2004,18(302):77--79

[3]王青云饶扬德: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层次灰色综合评判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5:55--62

[4]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86—91

[5]张曙光李伟:层次分析法在建设决策方案信息处理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06,3,302—305

[6]蓝顺碧阕向红赵甫哲:《高等医学院综合实力评估研究》权重系数的确定与程序设计.[J].医学信息学教育, 1998, 11 (4):30~33

[7]杨伦标: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234—235

[8]何新贵:模糊知识处理与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198--200

篇10: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利用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对封丘试区曹岗湖水质进行了评价,在计算相对综合隶属度时采用了不同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封丘试区曹岗湖水质为Ⅲ类,这种方法克服了单因子极值评价的片面性,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作 者:冯峰 许士国 周志琦 马德龙 作者单位:冯峰,周志琦(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辽宁,大连,116024;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许士国(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马德龙(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

篇11: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在工程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在企业所有管理者中处在重要 和关键地位。因而, 中层干部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它 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完成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优选与替换。

1中层管理者绩效考评的难点与维度 1.1中层管理者绩效考评的难点 我国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考评目前存在诸多问题,除了没有建 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之外, 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本身具有的难 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 难点主要表现在: 1.1.1绩效难以表现 中层管理者以完成部门管理任务为主要 工作内容。他们的工作结果大多要通过下属或相关人员的努力间接 体现出来, 能直接量化并以结果表现出来的工作绩效相对较少, 即使 有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中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绩效,这是由管理人员的 工作性质和内容决定的。这种现象在企业职能部门经理的工作中表

现更加明显。因而, 中层管理者的绩效大都是间接绩效, 绩效隐藏而 难以直接、即时表现出来, 能观察到的绩效不明显。

1.1.2绩效难以控制 中层管理者处于高层和基层主管之间的 一个特殊位置上, 工作环境极为复杂。不但要参与高层管理者的决 策制定, 还要指导基层人员工作, 处理部门内部事务, 同时还要配合

同级部门工作, 有的还要代表企业与客户沟通, 处理外部事务。因此, 中层管理者工作绩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自己难以完全控制。1.1.3绩效难以衡量 正是由于中层管理者的绩效难以表现、难 以比较和难以控制的特点, 在客观上致使中层管理者绩效难以衡量, 考评十分困难。同时,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中层管 理者绩效考评理论与技术方法。由于中层管理者绩效难以客观可靠 的衡量, 部分企业自然也就不重视中层管理者绩效考评, 致使其实际 绩效得不到及时、客观地反馈, 绩效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中层管理者绩效考评中存在种种难点,企业对中层管理者的绩 效考评也就缺乏激励性, 不利于企业中层管理队伍的培养

1.2中层管理者绩效考评的维度

对中层管理者进行绩效考评,也就是要明确中层管理者绩效考 评的维度。明确了考评的维度, 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考评指标, 也便 于考评者和被考评者对工作绩效的理解。从企业需求角度看,我们 可以把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维度化为两个基本的方面:任务绩效 和非任务绩效。因此中层管理者绩效考评的维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 面进行划分: 1.2.1部门目标绩效 部门目标绩效体现了中层管理者负责部 门的整体工作目标的整体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般以结果形式具体 体现。企业要实现总体战略目标, 就必须要先把目标分解到企业的 各个部门, 而中层管理者的特殊地位, 决定了他们必须为部门目标完 成情况负责。这是企业对他们的基本任务要求,明确了中层管理者 的努力方面和需要达到的目标, 中层管理者只有完成了这个任务, 才

能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部门目标结果直接体现了中层管理者 对企业目标的贡献程度。因此, 部门目标绩效是中层管理者工作绩效 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该作为绩效考评维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层管理 者的部门目标绩效可以从本部门职责分解、部门目标的实现、部门业 务的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评。

1.2.2管理任务绩效 人是组织中最活跃的因素, 如何有效管理 下属员工, 维护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行, 并带领他们完成部门目标是企 业对管理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要求,这也是企业赋予管理者管 理权力的最主要原因。结果必须由行为活动来产生,管理任务绩效 体现的是中层管理者为完成管理任务、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表现出 的行为状况。在这一纬度, 我们主要从管理者的职能角度来考评, 以 体现中层管理者的间接绩效水平。由于管理任务是中层管理者相对 较容易控制的,因此把管理任务绩效单独作为工作绩效的一个维度 也是符合客观公平性的。管理任务绩效可以从组织协调能力、重大 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四方面进行具体的考评。

1.2.3自发行为绩效 自发行为是指中层管理者为了更好的完 成企业规定的工作任务而自发表现出来的个人行为特征,这种行为 特征不是企业必须要求却又是高绩效中层管理者必须具有的,自发 行为主要体现在中层管理者在与相关部门与员工工作接触中的自发 行为状况。自发行为虽然是非规定性任务, 但是它能对任务绩效产生 重大直接影响, 因此我们把自发行为绩效定义为非任务绩效, 反映了

中层管理者工作绩效的特色。

自发行为绩效可以从对新知识的学习、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提高工作主动性等方面进行考评。

2模糊评价法的应用 2.1模糊评价法的原理

模糊评价法又称模糊判断, 是在建立各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运 用扎德法则作模糊矩阵乘法, 然后, 根据 “ 最大隶属度原则 ” 给出综合 评价结论。在模糊综合判断时, 所需用的主要数据是各个指标的权重

因数和指标的评定等级。

作为一般情况考虑, 模糊综合判断可分为以 下 4步。第一 :给出评价的因素集 F={f1, f2, … , fn};

第二 :给出评语集 E={e1, e2, … , en};

第三 :根据评语集给出评估表, 获取模糊信息, 建立 模糊矩阵;第四 :得出评定结果 [2]。

2.2安徽路港工程有限公司实例

本文以安徽路港工程有限公司职能部门领导作为企业中层干部 绩效考核的实例, 通过企业人力资源部和相关专家给出的考核权重, 对路港工程有限公司现有的中层管理队伍进行考核,使得该公司的 中层管理队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

2.2.1给出评价的因素集 F={f1, f2, … , fn}设 F 为对企业中层 干部绩效评价的因素集,由 F1部门目标绩效;F2管理任务绩效;F3自发行为绩效。即 F={F1, F2, F3}。

而 F1, F2, F3又由若干个因素组成。因此, 对各个指标的评价就 是对其因素集的评价。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 :吴子稳(1956-, 男, 安徽庐江人,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储剑琪(1981-, 男, 安徽安庆人, 硕士研究生。模糊评价法在企业中层干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in Enterprise Middle-leve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吴子稳 Wu Ziwen;储剑琪 Chu Jianqi;井伟 Jing Wei(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合肥 230009

(School of Management ,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Hefei 230009, China 摘要 :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的核心人才, 本文运用模糊评价法对企业中层管理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从而完善企业中层管理队伍, 更好

地适应企业的发展。

Abstract :The middle-level managers are core talents in an enterprise.This paper made a relatively systemstic analysis using fuzzy evaluation to middle-level managers to improve the corporate middle-management team, to adapt well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关键词 :管理;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Key words :management;indicators;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 :C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0 02-0057-02 ·57· 价值工程 0引言

电力生产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安全生产 在电力企业中的积极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 好时期, 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 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 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 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

1市场经济下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电力企业是公用事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电力供应的依赖

性越来越强,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安全可靠供电 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电力企业的安 全生产, 对促进电力企业良性循环, 努力构筑和谐用电环境更有着积 极的作用和意义。

1.1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已与经济社会发展、人 民生活改善、构建和谐社会等息息相关,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 定,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

1.2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它是电力企业生 存和发展的基石, 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 的安康, 影响着电力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 :张涛(1980-, 男, 山东东营人, 东营区供电公司。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建议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for Strengthening Safe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Electricity Enterprise 张涛 Zhang Tao(东营区供电公司, 东营 257061(Dongying District Electricity Commpany , Dongying 257061, China 摘要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涉及的范围广泛,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关系着国家能源安全可靠、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

活起居等问题。文章分析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原则,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Abstract:The safe production of electricity is a complex system.It involves a widespread scope.It has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sustaine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daily life of people and so 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ean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safe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electricity enterprise.It also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关键词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原则;对策 Key words:electricity enterprise;safe production;principle;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 :F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0 02-0058-02 2.2.2给出评语集 E={e1, e2, e3}令 E 为评定集。

即 E={很好, 一 般, 较差 }。其具体模拟结果见表 1。2.2.3给出评价项目的模糊矩阵和约定的权数

(见表 1 对物流发展因素指标进行评价 : W f1= 〔 0.580.360.06〕 R 1=0.750.150.100.800.100.100.650.250.1!“ 02.2.4给出评定结果 S 1=Wf1·R 1=〔 0.580.360.06〕 0.750.150.100.800.100.100.650.250.1!” 0=〔 0.760.140.10〕 将计算结果归一化得 S 1=〔 0.760.140.10〕。由计算结果可知, 在物流因素评价体系中, 交通指标体系适合为 0.76, 一般为 0.14, 不 适合为

0.10。所以, 按照隶属度最大的原则可以判断出, 安徽路港工 程有限公司部门绩效目标能很好的实现。同理可知, S 2= 〔 0.680.220.10〕 说明安徽路港工程有限公司管 理任务绩效目标能很好的实现。S 3=〔 0.720.220.06〕 说明安徽路港 工程有限公司自发行为绩效目标能很好的实现。

把上述所得的单因素评价矩阵综合起来, 可以得到 F 与 S 之间 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R=0.760.140.100.680.220.10 0.720.220.0!“ 6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制度的规定,把人力资源考核中的部门绩效 目标、管理任务绩效目标、自发行为绩效目标的权数定为 0.52、0.28、0.20[3]。W F =〔 0.520.280.20〕 所以:S=W F ·R= 〔 0.520.280.20〕 ·0.760.140.100.680.220.100.720.220.0!” 6 =〔 0.730.170.10〕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说明安徽路港工程有限公司目前的中层管理队 伍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3结束语 通过分析上表中的各指标所占权重,能够更加正确客观地分析

中层干部绩效的关键指标所在,从而按关键指标进行排序或加权, 再加以适当分析,即可看出企业中层管理干部队伍的优劣。中层管

理干部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 并完成企业中层管理干部人力资源的优选与替换。参考文献 :

[1]韩永江.1AHP 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应用分析 [J].当代财经 ,2007,(2:67-75.[2]巩艳芬 , 等.1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判断 [J].大庆石油学报 , 2003,(4:96-98.[3]欧阳斐 , 周永生 ,1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评测中 的应用 [J].科技经济市场 ,2007,(9 :48-501.注:此表格内数据由路港公司及相关专家给出。

表 1安徽路港公司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指标及具体数值

二级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权重 部门目标 绩效 0.52部门目标的实现 本部门职责分解 部门业务开拓创新 0.58 0.360.06 0.750.800.650.150.100.250.100.100.10管理任务 绩效

0.28组织协调能力 管理者的人格魅力 0.43 0.320.25 0.650.700.700.250.200.200.100.100.10自发行为 绩效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模糊综合评估法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下一篇:声波透射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