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均属于免疫系统调控异常导致的内分泌疾病,两种疾病存在共同的遗传学基础,可共同存在或前后发病[1]。糖尿病主要是由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功能出现障碍引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发的。根据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当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液中的甲状腺素能够加快肝糖原的进一步合成与分解,促进葡萄糖吸收,从而进一步增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2]。目前,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3]。为研究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确诊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为(43.4±5.7)岁;病程为2.2~6.1年,平均病程为(2.7±0.4)年。观察组患者男22例,女20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为(43.1±5.5)岁;病程为2.3~6.3年,平均病程为(2.9±0.6)年。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指导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多进行运动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在进食前30 min和睡前30 min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00 U/mL,可根据患者的具体血糖变化调整剂量,观察并记录患者三餐前后的血糖变化。
1.3 临床观察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血清总甲状腺素(TT4)、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P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糖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Alc、2 hPG、FPG等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Alc、2 hPG、FPG等指标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T4、TT3、FT4和FT3等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T4、TT3、FT4和FT3等指标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显著少于对照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两种最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大部分临床症状表现相似,如乏力、多尿、消瘦、多饮食、心悸等[4,5]。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能够相互影响,使得症状叠加,甲状腺功能亢进会促进糖尿病进程,糖尿病患者若血糖失控也会加重甲亢病情,诱发甲亢危象[6]。因此,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引发误诊、漏诊等现象,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7]。
临床认为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注意两病兼治,既要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也要抵抗甲状腺功能亢进,提高治疗效果。常规的胰岛素治疗主要是皮下注射胰岛素,其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不能在不同时间短准确控制胰岛素剂量,不能良好控制血糖水平,效果欠佳[8]。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主要通过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治疗,能够模拟正常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9]。
该研究可以发现,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对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bAlc、2 hPG、FPG等指标分别为(7.11±0.65)%、(7.56±0.51)mmol/L、(5.22±0.43)mmol/L,其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T4、TT3、FT4和FT3等指标分别为(147.32±17.62)nmol/L、(4.97±0.53)nmol/L、(20.48±6.17)pmol/L、(9.74±4.30)pmol/L,其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甲状腺代谢紊乱和恶心、呕吐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显著少于对照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程国强[10]的研究结果相似,充分显示出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和甲状腺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PG)、空腹血糖(FPG)、血清总甲状腺素(TT4)、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A1c、2 hPG、FPG、TT4、TT3、FT4和FT3等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A1c、2 hPG、FPG、TT4、TT3、FT4和FT3等指标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显著少于对照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和甲状腺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
参考文献
[1] 曹健.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2):165-166.
[2] 周兆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6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5):136,138.
[3] 翟胜春.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4.
[4] 祁瑞环,黄有媛,聂庆东.中老年人群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289-4291.
[5] 谭明灯,陈忠琼,杨雁,等.药物综合疗法治疗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95-97.
[6] 李秀,姜军.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胰岛素抵抗和脂联素的相关性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34(2):122-124.
[7] 王小英.降糖药对糖尿病及合并甲亢临床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5):28-29.
[8] 姜妍芳,陈超,陈若平,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糖耐量状态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变化[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3):271-273.
[9] 林秀雯.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疗效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1):26-27.
[10] 程国强.胰岛素泵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的应用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8):1178-1179.
相关文章:
会计管理法治化探讨02-19
行政管理法治化分析论文02-19
工商行政管理与场监督管理法治建设02-19
农村法治化建设研究管理论文02-19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冠脉CTA病变差异探讨02-19
4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效果观察02-19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02-19
均衡城乡初中英语教学的思考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