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财政金融》考试大纲
第一章,财政总论 1,财政的概念 2,财政的起因 3,财政职能
第二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概念与构成2,财政收入的规模 3,财政收入的形式 4,财政收入的原则 第三章,国债 1,国债概述
2,国债的负担与偿还 第四章,税收 1,税收概述
2,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3,我国现行税制
(1)增值税(2)消费税第五章,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概念与构成2,财政支出的规模 3,财政支出的原则 4,购买性支出 5,转移性支出 第六章,国家预算 1,国家预算概述 2,我国现行的分税制 第八章,金融总论 1,金融的概念与作用 2,货币和货币制度 3,信用、利息、利息率 4,金融机构
3)营业税4)所得税
((第九章,金融业务 1,商业银行业务 2,中央银行业务 第十章,金融市场 1,货币市场 2,资本市场
第十一章,货币流通 1,货币流通规律 2,通货膨胀
第十二章,国际金融 1,国际收支 2,外汇和汇率
第十三章,财政与金融的宏观调控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篇2: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建筑工程概预算》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建筑工程概预算》是高等教育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它是一门解决有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造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方面实际问题的专业综合技能课。本课程的学习对工程造价领域中的各学科知识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
本课程是在介绍了建筑工程造价组成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两种编制方法与应用。考生在有关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可以达到熟练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标底,并结合报价策略与技巧编制投标报价以及工程概预算,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概预算的组成、编制依据及编制方法,掌握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以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投标报价。
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熟悉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以求达到掌握建筑工程数量与资源消耗量之间的关系;
2、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中的内容要求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凡本教材有关章节中的部分内容与该文件不同时均以该文件为准)。
3、掌握《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中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4、熟悉工程概预算的组成内容,编制依据及编制方法;
5、掌握建筑工程费用的组成,掌握建筑安装费用的计算方法与建筑安装工程计价程序,要求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去;
6、掌握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两种计价方式,并能结合实际
编制出工程量清单、招标标底,投标报价以及工程概预算。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要求考生具有初步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并有较强的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先修课程为: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施工技术等。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建设工程概预算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本建设的相关程序、概预算的概念和概预算的分类及作用,了解建设产品的特点、建设工程项目的划分和建设概预算文件的组成,最终对建设工程概预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基本建设(识记)
2、建设工程概预算概论(识记)
第二章 工程建设费用构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工程建设费用的构成,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会计算相关的费用项目,懂得建筑安装工程建设费用项目的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概述(识记)
2、设备、工器具购置费(识记)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识记)
4、预备费用(理解)
第三章 建设工程定额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定额、施工定额、预算定额和概算定额的概念,了解施工定额和预算定额及概算定额的差异,熟悉预算定额的编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建设工程定额概述(识记)
2、施工定额(识记)
3、预算定额和预算基价(理解)
4、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理解)
第四章 工程量计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工程量的一般原则和一般方法,会正确计算建筑面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工程量计算概述(识记)
2、建筑面积的计算(理解)
第五章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建筑工程量的一般规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土石方工程(理解)
2、桩基与基坑支护工程(理解)
3、降水工程(理解)
4、砌筑工程(理解)
5、脚手架工程(理解)
6、现场搅拌混凝土工程(理解)
7、预制混凝土工程(理解)
8、钢筋工程(理解)
9、构件运输及安装工程(理解)
10、木结构工程(理解)
11、屋面工程(理解)
12、大型垂直运输机械使用费(理解)
13、高层建筑超高费(理解)
第六章 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装饰工程工程量的一般规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楼地面(理解)
2、天棚(理解)
3、墙、柱面(理解)
4、隔断(墙)、装饰板墙面和柱面装饰(理解)
5、门窗及金属结构(理解)
6、油漆、涂料、裱糊(理解)
7、其他装饰、装修项目(理解)
8、脚手架(理解)
9、垂直运输及高层建筑超高费(理解)
第七章 建设工程概预算的编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设计概算的分类和设计概算的编制,掌握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编制,了解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的相关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概述(识记)
2、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编制(理解)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识记)
第八章 建设工程预算的编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施工图预算的概念和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的编制方法,熟悉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和原则,了解“两算”对比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理解)
2、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的编制方法(理解)
3、“两算”对比(识记)
4、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运用)
第九章 工程概预算的审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审查内容,了解审查的依据和步骤。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设计概算的审查(识记)
2、施工图预算的审查(识记)
第十章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计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一般特点,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原理、基本方法和程序,了解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目的和意义及工程量清单的标准格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概述(识记)
2、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理解)
3、工程量清单计价(理解)
4、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运用)
第十一章 工程竣工结算和决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工程结算的概念、作用、竣工结算的原则和程序,了解竣工决算的编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工程竣工结算(识记)
2、工程料款的预收和抵和(识记)
3、建筑工程变更价款和施工索赔价款的结算(识记)
4、竣工决算的编制(运用)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之间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关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建设工程计价应用与案例(建筑与装饰工程)》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书号:9787507429961。
三、学习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学习过程中,即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以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该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时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为“识记”为35%,“理解”为35%,“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较易、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
五、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广东省建筑与装修工程综合定额(2010年)》是完成单位工程量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和必要的施工措施费的计量标准,它反映了广东省()。
A.社会平均先进水平B.社会平均水平C.行业平均水平D.行业平均先进水平
(二)简答题
定额计价模式和清单计价模式的区别?
(三)案例分析题
篇3: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适用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是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中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的一般规律;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的研究对象是建筑工程专业领域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各工种的施工工艺、基本施工方法、施工技术要求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使学生具有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计划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和管理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
1、了解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初步掌握拟定施工方案的基本方法;
2、具有分析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基本知识;
3、对施工学科的发展有一般了解,对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标准有所了解。
4、能够完成一般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与许多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联系密切,特别是结构力学、土力学、测量学、工程材料、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钢结构设计原理,房屋建筑学等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
上篇《专业工种工程施工技术》
第一章 土石方工程
1、了解土方工程施工特点;掌握场地平整施工中的竖向规划设计、土方量计算、土方调配和施工;
2、掌握基坑开挖施工中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边坡稳定及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3、了解常用土方机械的性能和使用范围;
4、掌握填土压实和路基填筑的要求和方法;
5、熟悉土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与方法。第二章 基础工程
1、了解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预制、起吊、运输及堆放方法;
2、掌握锤击法施工的全过程和施工要点,包括打桩设备、打桩顺序、打桩方法和质量控制;
3、掌握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和干作业成孔灌柱桩的施工要点。
4、了解沉管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过程; 第三章 砌体工程
1、了解砌筑材料的性能及选用;
2、掌握砖砌体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
3、了解石块和中小型砌块的施工工艺;掌握砌块排列组合及错缝搭接要求;
4、了解砌体冬季施工方法。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1、了解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特点及施工过程,掌握为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在施工工艺上应注意的问题;
2、了解钢筋的种类、性能及加工工艺,掌握钢筋冷拉、冷拔、钢筋连接工艺及钢筋配料和钢筋代换的计算方法;
3、熟悉各种常用模板的构造、要求、受力特点及安拆方法;了解工具式模板的构造、施工要求和安拆方法;掌握模板的结构设计、复核计算方法;
4、了解混凝土原材料、施工设备和机具性能;掌握混凝土施工工艺原理和混凝土配制、运输、浇筑成型、养护等过程的施工方法、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5、了解混凝土冬期施工工艺要求和常用措施;
6、了解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7、熟悉先张法,后张法以及电热张拉法的施工工艺及预应力值的建立传递的原理,了解建立张拉程序的依据及放张要求,掌握张拉力的计算和校验。
8、了解预应力筋张拉的台座,锚(夹)具、张拉机具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正确计算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
8、了解电热设备的选择,掌握电热伸长值的计算。第五章 结构安装工程
1、了解各种起重机械及索具设备的类型、主要构造和技术性能;
2、了解单层混凝土结构工业厂房结构安装的工艺过程;掌握柱、吊车梁、屋架等主要构件的绑扎、吊升、就位,临时固定、校正、最后固定方法。熟悉结构吊装方案;
3、了解装配式框架和大板建筑结构的安装方法;
4、熟悉钢结构吊装的一般方法及大型钢屋盖的结构安装方法; 第六章 脚手架工程
1、了解脚手架工程的材料、种类及搭设的基本要求;
2、熟悉扣件式、门式、升降式脚手架的构造及搭设的要求;
3、熟悉里脚手架的结构特点及搭设要求; 第七章 防水工程施工
1、了解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及各层作用,掌握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和刚性防水屋面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标准;
2、了解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卷材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层、冷胶料防水层的构造、性能和做法、掌握沥青胶、冷底子油和冷胶料的配制。掌握普通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要点。
第八章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
1、了解抹灰的组成、作用和做法,掌握抹灰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2、了解喷涂机械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要点;掌握装饰抹灰面层的常用做法;
3、了解装饰工程的新材料、新技术及发展方向;掌握喷涂、滚涂、弹涂、板块饰面、壁纸裱糊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4、了解油漆和涂料的种类及性能,掌握油漆和刷浆施工要点。下篇《施工组织原理》 第1章 施工组织概论
1、了解基本建设程序,建筑产品的特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2、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任务及内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原则,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第2章 流水施工原理
1、理解流水施工的概念和组织方式,2、掌握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及其确定方法,3、掌握流水施工等节拍专业流水、成倍节拍专业流水、无节奏专业流水组织方法。
第3章 网络计划技术
1、了解网络图的基本概念、计划技术的特点;
2、掌握双代号网络计划网络图的绘制和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
3、掌握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网络图的绘制和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
4、掌握单代号网络计划及搭接网络计划网络图的绘制和时间参数的计算;
5、掌握网络计划的调整和控制,网络计划的工期、资源、成本的优化方法。第4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和依据,单位工程施工方案选择的主要内容,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及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等主要内容;
2、熟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方法、内容和步骤,掌握单位工程的施工流向、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的选择方法,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以及单位工程平面布置图的的设计,能够正确地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设计和调整。
第5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
1、了解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的程序和依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的原则,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2、掌握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的方法及步骤,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步骤及方法。能够合理地进行施工部署。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了解”“熟悉”“掌握”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之间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了解: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最低层 次的要求。
熟悉: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关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掌握:在熟悉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
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
[1]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李华锋、徐芸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书号9787301216934,2017年2月
三、学习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学习过程中,即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以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该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时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为“了解”为20%,“熟悉”为40%,“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单题、计算题、案例 5
分析和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五、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以下能综合使用于铲土、运土、卸土、填筑、整平的土方机械有()A、推土机
B、铲运机
C、挖土机
D、蛙式打夯机
2、砖墙留斜搓时,其留搓长度应不小于留搓高度的()A、1/2 B、1/3 C、2/3 D、3/5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错选、不给分,漏选则每选对一项得0.5分)
1、框架结构中主、次梁与板筋位置说法正确的是()。A、次梁筋在主梁筋上 B、次梁筋在主梁筋下 C、板筋在梁筋上 D、板筋在梁筋下
2、旋转法吊装柱子到杯形基础时,形成共圆弧的有()。
A、起重机停机点 B、杯口中心点 C、绑扎点 D、柱顶中心点 E、柱脚中心点
(三)简答题(每题4~6分)
1、混凝土结构出现蜂窝或露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时若发现此质量缺陷应采取哪些技术处理措施进行补救?
2、简述套管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四)计算题(每题10~15分)
场地平整后的地面标高-0.5m,基坑底的标高-2.2m,边坡系数m=0.5,已知基础底部尺寸为20x60m,基坑四边留工作面0.5m, 四边放坡。试画出基坑上口放线尺寸平面图和宽度方向断面图并标注尺寸。要求计算:
开挖基坑的土方量;若基坑内基础占体积为1500m3,留下回填土后需外运的土为多少?(KS=1.25, =1.04)
(五)案例分析(10~15分):
某办公楼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埋设深度为-2.10m,地下水位深度为-1.4m,施工地质条件为:第①层为杂填土,平均厚度1.84m;第②层土为粉土,平均厚度为4.05m。施工单位土方开挖时选用放坡开挖,并采用集水井降水的方法进行施工。在开挖到基坑设计时,出现了边坡塌方现象,不得不停止施工,处理基坑边坡塌方问题。
问题:1.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的原因有哪些?
篇4: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素描》考试大纲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头像默写来考察考生的绘画综合能力,素描头像默写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解剖知识的理解能力,内外部形体结构的把握能力,以及考生对素描技法的合理运用和表现能力。着重理解头部骨骼的构造,熟悉头骨各部位的名称及正确位置。
通过景物默写物体的形体、结构、比例、运动、空间位置、明暗关系等造型手段来塑造形象。通过素描考试,考查考生的造型能力。要求考生在考试时间内,明确的表现视觉感受和对造型的理解。做到画面完整,形神兼备。(二)考试范围(选取其中一门)
1、默写人物素描:限头像、胸像,原则上不考全身像。
2、默写静物素描:内容以日常用品为主。(三)工具和材料:
1、铅笔(不能用炭笔、炭精棒等);
2、自带画夹(或画板);
3、纸张:8开素描纸(由学校提供);
4、画面上不得喷洒任何固定液体。(四)考试时间
180分钟(五)评分
满分为100分(六)评分标准:
A类卷(90~100分): 1.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画面构图完整、造型准确,有较强的表现和塑造能力(包括比例、动态、结构透视、特征、神态、空间关系等);
3.正确理解对象结构及体面关系,并能完整地表现;
4.画面色调对比明朗,素描关系准确,表现生动,形体刻画深入,画面整体效果好。B类卷(75~89分): 1.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造型比较准确(包括比例、动态、结构透视、特征、神态、空间关系等); 3.对对象结构及体面关系理解比较正确,并能较好地表现;
4.画面色调对比比较明朗,素描关系比较准确,表现比较生动,具备一定的形体刻画能力,略有缺点,但画面整体效果较好。
C类卷(60~74分): 1.基本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基本具备造型能力(包括比例、动态、结构透视、特征、神态、空间关系等),但把握欠准确;
3.对对象结构及体面关系有基本认识,但理解和表现上有欠缺;
4.画面色调对比不够明朗,素描关系基本准确,表现缺乏生动,形体刻画能力不够,存在某些缺点,画面整体效果一般。
D类卷(59分以下): 1.不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篇5: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将大致稳定,试题形式多种,具有对学生把握本课程程度的较强识别、区分能力。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1.英美文学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英美文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内容涉及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重要作家、作品、流派以及文学现象等。同时考查学生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赏析和解读,借以了解学生的批判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翻译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的翻译能力,内容涉及英汉、汉英段落的翻译。重点考查学生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借以了解学生的语言技能、专业知识、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专题一 英美文学
一、考核知识点
1.英国文学
篇6: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注重考查考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及其运用,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连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解和把握,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现阶段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对本课程有关名词、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正确记忆。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和解释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现象,运用有关理论说明现实问题。《政治理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党的十九大精神、时事政治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部分。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与十九大精神不一致的,以十九大精神为准。
(一)党的十九大精神
1.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意义。2.全面准确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1)、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7)、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9)、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战略规划。(10)、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11)、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12)、加强港澳台工作,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13)、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部署。
时事政治考试范围是: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的知识范围如下: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考核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历史进程;(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理解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6)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7)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8)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3.应用
(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3)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性质和主要矛盾;(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基础;(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领导权和前途。
2、理解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3、应用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和重大意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过渡时期的概念及其社会性质;(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成分;(3)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性;(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内容;
(5)我国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7)“四马分肥”。2.理解: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4)正确评价历史变革;(5)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3.应用:
(1)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2.理解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4)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3.应用
(1)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2)正确认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主要特征及其提出的重大意义;(4)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理解
(1)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5)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3.应用: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的关系;(2)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本质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3)“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取得的成就;(5)“中国梦”的提出及其思想内涵。2.理解: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3.应用:
(1)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坚持科学发展;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3)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4)对外开放的格局。2.理解
(1)改革开放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2)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要求;(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4)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5)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6)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3.应用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考核知识点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5)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6)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7)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及其根据;(9)人民民主专政;(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1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5)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6)生态文明建设。2.理解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2)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3)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6)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8)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9)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0)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1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2)保障和改善民生;
(13)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新的要求;(14)创新社会治理体制;(15)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16)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3.应用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形成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3)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4)全面依法治国;
(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7)社会建设的目标及重点;
(8)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3)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4)“一国两制”基本国策;
(5)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实质和成功解决的实践过程;(6)“九二共识”。2.理解(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3.应用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政策的演变;(2)新形势下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考核知识点
(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时代主题及重要性;
(2)毛泽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论断;(3)邓小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新判断;(4)战略机遇期;(5)和平发展道路;
(6)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及其发展;(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理解: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3)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4)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据、宗旨和基本原则; 3.应用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一、考核知识点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四)强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6)党的宗教政策; 2.理解
(1)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仍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3)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5)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6)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7)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8)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9)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10)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3.应用: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2)党在新形势下建军治军的总方略。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全面从严治党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党的性质和宗旨;
(2)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和行动指南;(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党执政的成功经验。2.理解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和选择;(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4)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6)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7)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8)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9)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10)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3.应用
(1)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3)全面从严治党及其重大意义。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本科目使用答题卡。
二、试卷内容比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连理论体系概论》占90%,时事政治占10%。
三、试卷题型比例
题型有单向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选择题占40%,非选择题占60%
四、试题难度比例
容易题约占30%,中等题约占50%,难题占20%。
Ⅳ.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连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Ⅴ.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是一个脱胎于殖民和半殖民地的社会主义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B.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C.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D.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觉醒
三、辨析题
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四、简答题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
五、论述题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篇7: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I.考试性质与目的
本科插班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本考试的目的是检测考生是否达到本科插班所要求达到的英语语法水平以便择优录取.II.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基本英语语法.重点掌握英语语法的核心项目,并能在综合运用中做到概念清楚,形式正确.二、考试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1.识记: 能理解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2.理解: 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则,能掌握有关概念、规则的区别与联系.3.应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在上下文中恰当应用英语语法的基本概念、规则,并提高运用英语的准确性.第一章: 句子结构
(略)第二章: 主谓一致(一)、(二)一.考核知识点: 主谓一致的原则和应用.二.考核要求:
1.某些并列结构作主语的主谓一致
2.关系分句、分列句、what-分句、存在句的主谓一致 3.某些以-s结尾的名词的数
第三章: 名词和名词词组
一.考核知识点: 名词分类、名词的数和单位词 二.考核要求
1.抽象名词、专有名词、物质名词的数 2.集体名词的数
第四章: 名词属格
一.考核知识点: 名词属格的构成,意义和用法 二.考核要求
1.-s属格的各种意义和用法 2.独立属格和双重属格
第五章: 限定词(一)、(二)一.考核知识点
1.限定词与三类名词的搭配.2.限定词与限定词的搭配.3.冠词的习惯用法.二.考核要求
1.限定词与限定词的搭配关系.2.限定词 some, any, no 等的用法.3.冠词的习惯用法.第六章: 代词
(一)、(二)一.考核知识点
1.代词及其先行项的人称、性、数一致 2.代词的格和代词照应. 二.考核要求
1.反身代词作动词宾语的用法.
2.不定人称代词one, they, we, you , he的用法.第七章:动词和动词词组
一.考核知识点 1.动词的分类
2.动词的各种时、体形式 二.考核的要求
1.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 2.词组动词
3.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
第八章:动词的时和体
(一)、(二)
一.考核知识点: 动词的时和体 二.考核要求
1.一般现在时,瞬间现在时,历史性现在时,表示将来时间,表示过去时间,在关系分句,宾语分句等句中的用法.2.过去时的委婉用法.
3.进行体和动词词汇意义的关系;进行体的委婉用法.
4.现在(时)完成体以及过去(时)完成体和since分句的连用;过去完成体表示过去未曾实现的希望、打算、意图。
第九章:将来时间表示法 一.考核知识点: 表示将来时间的多种结构和过去将来时间表示法 二.考核要求
1.各种将来时间表示法的比较. 2.过去将来时间表示法的用法.
第十章:被动态
(一)、(二)
一.考核知识点
1.主动句变被动句的转换规则. 2.词组动词、非限定动词的被动态. 3.两种被动句型的转换. 二.考核要求
1.多词动词的被动态. 2.Get-型被动态. 3.非限定动词的被动态. 4.两种被动句式的转换.
第十一章:虚拟式
一.考核知识点: be型虚拟式和were型虚拟式 二.考核要求
1.be型虚拟式在附属分句中的使用.2.were 型虚拟式在附属分句中的使用.第十二章:助动词
(一)、(二)
一.考核知识点. 1.情态意义表示法
2.情态助动词的推测性和非推测性用法 3.半助动词的类型 二.考核要求 1.情态动词用法比较
2.情态助动词的推测性和非推测性用法
第十三章:不定式
(一)、(二)
一.考核知识点 1.不定式结构形式
2.不定式符号的单独使用及省略 3.不定式符号to与介词to的辨别 4.不定式与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搭配 二.考核要求 1.带to不定式和不带to不定式 2.在SVC结构中不定式和形容词的搭配 3.不定式和副词too, enough 的搭配
第十四章:-ing分词
一.考核知识点
1.-ing分词与动词的搭配关系
2.既能直接带不定式又能直接带-ing分词的动词 二.考核要求
1.能带-ing分词而不能带不定式的分词
2.用作动词宾语的-ing分句的逻辑主语,被动态作介词宾语
第十五章:-ED分词
一.考核知识点
1.-ed分词作前置修饰语和补语 2 悬垂分词 二.考核要求
1.-ed分词作前置修饰语和补语 2.悬垂分词
第十六章:形容词和形容词词组
一.考核知识点 1.形容词分类 2.形容词与分词 3.形容词作名词修饰语 二.考核要求
1.形容词组作后置修饰语 2.补语形容词
第十七章:副词和副词词组
一.考核知识点
1.副词和副词词组的主要用法 2.兼有两种形式的副词
二.考核要求: 兼有两种形式的副词的主要用法
第十八章: 比较等级和比较结构
一.考核知识点
1.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和规则形式 2.比较结构 二.考核要求
1.比较结构的相互转换 2.比较结构中名词的位置
3.某些比较结构的用法: no more ….than, no less…than, not any more…than, not so much…as等
第十九章:介词和介词词组
一.考核知识点
1.介词和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搭配 2.复杂介词 二.考核要求
1.介词和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搭配 2.介词词组和限定分句的转换 3.复杂介词的使用
第二十章: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一.考核知识点 1.附加疑问句 2.祈使句 二.考核要求
1.附加疑问句的各种结构形式和主要用法 2.各种人称祈使句的用法
第二十一章: 存在句
一.考核知识点: 存在句谓语动词的多种形式及时、体 二.考核要求
1.存在句动词的非限定形式
2存在句动词的限定形式, be以外的其它动词
第二十二章: IT-句型
一.考核知识点 1.“虚拟it”和 “先行it” 2分裂句引导词it 二.考核要求
1.“虚拟it”和 “先行it”的用法 2分裂句引导词it与先行 “it”的用法
第二十三章: 并列结构
一.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并列结构的各种形式 2.并列连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十四章: 从属结构
(一)、(二)一.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自身带有主语的非限定分句(独立结构)2.无动词分句
3.非限定分句和限定分句的转换 4.并列连词、从属连词的主要用法
第二十五章: 关系分句
一.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关系词的选择 2.双重关系分句
3.关系分句和其它分句的转换 4.限定性关系分句和非限定性关系分句
第二十六章: 条件句
一.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真实条件句的动词搭配形式 2.条件分句的独立形式 3.条件分句的倒装形式
4.以providing that, no condition that, in case等引导的条件分句 5.其它条件概念表示法
第二十七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一.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间接引语 2.各类句子混杂使用时的间接引语
第二十八章: 修饰
一.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修饰性状语的种类、位置及使用 2.评注性状语的种类、位置及使用 3.连接性状语的种类、位置及使用
第二十九章: 替代(略)
第三十章: 省略
一.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并列结构中的省略 2.主从结构中的省略
第三十一章: 后置、前置、倒装
一.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末端中心和末端重量 2.后置
3.前置与倒装: 全部倒装和局部倒装
第三十二章: 从句到篇
(略)
III.考核形式及试卷结构
1、本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2、试卷中各部分的占分比例是: 第一题占40%, 第二题占20%, 第三题占20%, 第四题占10%, 第五题占10%.3、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识记占20%, 理解占40%, 应用占40%.4、试题难易占分比例是: 易约占30%, 中约占50%, 难约占20%.5、本科目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改正错误题、填空题和改写题等
IV.参考书目
英语语法考试的参考书目为章振邦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四版)以及该书配套的学习指导.V.题型示例
一.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选择一个正确答案)I like ____two records.A.these both B.both these
C.all these
D.these all 二.Correct the errors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改正下列句中的错误)Donna is a classical music fan, but her business obligations prevent her
A
B from attending at the concerts she would like to hear.C
D 一.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proper forms of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用括号里所给出的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He left without ______.(notice)二.Fill in the blanks with proper prep.adv.determiner, coordinator or subordinator.(用适当的介词、副词、限定词、并列连词或从属连词等填空)
篇8: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Ⅰ考试性质与目的
本科插班生考试是针对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我院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育、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
测试学生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日常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一些错误的技能。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1.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必须有透彻的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述。
2.理解:在识记基础上,能系统、全面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对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能进行正确的解释。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去说明、分析和解决现代汉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分析语言的能力。
绪
论
一、考核知识点:
1、语言的性质和功能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方言
3、现代汉语的特点
4、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 语言
识记:语言;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功能。
第二节 现代汉语
识记: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七大方言简况
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第三节 现代汉语规范化
理解:现代汉语规范化;
第四节 现代汉语的特点
理解:汉语语音的特点;汉语词汇的特点;语语法的特点。
第五节 现代汉语的整体性(略)
第六节 现代汉语学科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略)
第一章
语音
一、考核知识点:
1、语音的性质
2、全面掌握“发音器官示意图”
3、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4、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认识与现代汉语有关的国际音标 5、21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声母辨正;39个韵母的分类、发音原理、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韵母结构分析、韵母辨正;调值、调类及声调辨正;
6、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声韵配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 语音概说
识记:音素;音节;音位;元音;辅音
理解:语音三大性质,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四要素及其作用;音素、音节、音位、元音、辅音等之间的关系
应用:汉语拼音方案 第二节 声母
识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分类
应用:21个辅音声母的描述; 第三节 韵母
识记:韵母的分类
理解:韵母的结构及发音特点 第四节 声调
识记:声调;调值;调类;调号
理解:声调的性质;调值、调类、调号间的关系 第五节 音节
识记:音节结构特点
应用:音节结构分析;声韵调的配合;音节的拼写;纠正错误音节 第六节 音变(略)第七节 语调和朗读(略)第八节 语音规范问题(略)
第二章
汉字
一、考核知识点:
1、汉字的特点
2、汉字的结构系统和结构方式
3、汉字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4、汉字的简化和标准化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 汉字的形成
识记:文字;字体;汉字字体演变过程;
理解:汉字字体和形体的区别
第二节 汉字的特点和结构
识记: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汉字是记录音节的文字;汉字是方块字;笔画;偏旁;部件;部首
理解:笔画、偏旁、部件、部首的联系与区别
应用:掌握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分析汉字的构造方式;说明现行汉字中形声旁的表音作用和形旁的表意作用的局限性。
第三节 汉字的现状(略)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标准化和用字规范化
识记:汉字整理的内容;汉字的标准化
应用:使用规范字,不写错别字,不写已被废除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不生造不规范的简体字。
第三章
词汇
一、考核知识点:
1、语素和词
2、词义的性质和构成3、多义词和同音词
4、同义词和反义词
5、词汇的构成系统;熟语
6、字典和词典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 语素、词和词汇
识记:什么是语素;什么是词
理解:语素的分类;语素和词与汉字和音节的关系。
应用:分析联绵词的语音特点;语素、词的判断。
第二节 词的构造
理解:单音词和复音词、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区别。
应用:合成词构成方式的分析。
第三节 多义词和同音词
理解:词的理性意义、感性意义和语法意义;多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应用: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判断。
第四节 同义词和反义词
理解: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别;同义词的作用;同义词的辨析方法;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反义词的作用。
应用:同义词辨析。
第五节 词汇的构成部分
识记:基本词;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社会惯用语;熟语;词汇吸收各种成分的原则。
理解:基本词汇的特点、性质;成语的特点;成语的来源和构造。
应用:防止成语的误读、误写、误用。
第六节 词典和字典
理解:字典和词典的区别;字典和词典的编排和查检;词语释义的要求和方式;常用的几种字典、词典。
第四章
语法
一、考核知识点:
1、现代汉语语法和语法学
2、划分词类的依据标准
3、现代汉语的实词
4、现代汉语的虚词
5、词的兼类
6、词组的结构分类
7、词组的功能分类
8、复杂词组的层次分析
9、句子的结构分类
10、句子的特殊成分
11、常见句式
12、单句的分析
13、复句
14、常见的语法错误
15、句子的语气分类
16、标点符号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体系
识记:语法;语法学
第二节 词的分类(上)
理解:词的语法功能;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各类词的语法特点。
应用:词的归类和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第三节 词的分类(下)
识记:虚词的语法分类;介词的语法性质和类别;连词的语法性质和类别;助词的语法性质和类别;语气词的语法性质和作用;叹词的语法性质和类别。
理解:词类与词性的区别;什么是词的兼类
应用:介词和动词的判断;连词与关联副词的判断;助词与语气词的判断。
第四节 词组和句法分析
识记:词组的八大结构类型;词组的功能类别
理解:偏正词组和结构助词“的”;联合词组和连词“并”、“而”、“和”、“或”;复杂词组的分析方法。
应用:词组结构类型的判断;复杂词组的层次分析。
第五节 句子和句子分析(上)
识记:什么是句子;主谓句;非主谓句。
理解:句子主语和谓语的构成;施事主语和受事主语。
应用:主谓句的下位类型的判断;非住谓句的判断
第六节 句子和句子分析(下)
理解:双宾语;施事宾语和受事宾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宾语和补语的区别;补语的类型。
应用:连动谓语句、兼语谓语句、“把”字句、“被”字句的判断。
第七节 句子的特殊成分
识记:全句状语;提示语;独立语。
理解:独立成分的表义作用。
应用:句中独立语作用的分析。
第八节 句式的变换及其应用(略)
第九节 复句(上)
识记:复句;关联词语
理解:复句与单句的区分;复句与关联词语的联系;联合复句的类型;分句间关系的确定。
第十节 复句(下)
理解:偏正复句的类型;偏正复句的紧缩形式。
应用:多重复句的分析;改正句子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第十一节 语气和口气
识记:语气;口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理解:语气与语气词的关系;语气与口气的关系。
应用:肯定和否定的分析。
第十二节 标点符号
识记:标点符号;标号和点号的种类名称
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标点符号和语气的关系;标点符号的相互关系。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本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卷中各部分的占分比例是:绪论占5%,语音占15%,汉字占10%,词汇占20%,语法占50%。
3、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20%,理解占30%,应用占50%。
4、试题的难易占分比例大体是:易约占30%,中占50%,难占20%。
5、本科目考试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分析比较题、改错题、简答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式样可以参见本大纲《题型举例》)。根据考核的要求,适当安排各种题型数量的比例,达到考生 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应用的水平和能力。
Ⅳ参考书目
本科目的考试参考书目为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
Ⅴ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其选出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汉字偏旁组成方式都是上下结构的一组是()。
A、意
华
变
庇
B、基
譬
磊
察
C、材
礴
廷
部
D、同
医
围
凶
二、名词解释:
1、基本词汇:
三、判断题
1、jī、zī、zhī三个音节中的“i”是同一个韵母。
四、改错题:
1、把下列词语音节拼写中有错误的改正过来
棉袄miánǎo
优秀yiōuxìu
对于duèiyū
胳臂gēbèi
五、分析题:
1、辨析同义词:局势——形势
六、简答题
篇9: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Ⅰ 考试性质与目的
本科插班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我院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会计核算方法,能运用本科目知识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基本理论体系”、“基本处理方法”、“提升应用能力”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1.基本理论体系:能理解中级财务会计所涵盖的六大基本会计要素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则。
2.基本处理方法:能掌握财务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程序和方法。3.提升应用能力: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和方法对实际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并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
第一章 总论
一、考核知识点
1、会计的概念和目标
2、会计的基本假设与理论基础
3、会计要素及计量属性
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二、考核要求 1.理解
会计的概念和目标、基本假设和理论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2.识记
(1)会计要素的概念及特征(2)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和运用
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一、考核知识点
1、货币资金的范围
2、库存现金
3、银行存款
4、其他货币资金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货币资金的性质及范围(2)银行转账结算(3)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2.理解、应用
(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2)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第三章 存货
一、考核知识点
1、存货概述
2、存货收入及发出计价方法
3、原材料的核算
4、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5、周转材料的核算
6、存货的期末计量
7、存货清查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存货的范围、特征及分类(2)存货发出计价方法
(3)原材料计划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核算的基本原理(4)存货清查的方法(5)可变现净值的含义
2、理解、应用(1)原材料的核算(2)周转材料的核算(3)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4)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第四章 金融资产
一、考核知识点
1、应收及预付款项
2、交易性金融资产
3、持有至到期投资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金融资产的定义(2)金融资产的分类(3)应收票据的内容
(4)不同金融资金之间的重分类
2、理解、应用
(1)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的核算(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5)金融资产的减值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一、考核知识点
1、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掌握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含义
(2)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含义(3)掌握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新设合并的含义(3)掌握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原理
2、理解和应用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核算
(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核算(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的核算(4)企业合并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5)企业合并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6)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的核算(7)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权益法的核算
第六章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一、考核知识点
1、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概念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初始确认与计量
3、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增加
4、固定资产的折旧
5、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6、固定资产的减少
7、固定资产的清查
8、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9、无形资产的处置
10、其他资产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概念(2)无形资产的内容(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4)无形资产的摊销
(5)区分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6)其他资产的内容
2、理解、应用
(1)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初始计量及核算(2)固定资产的增加的核算(3)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4)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核算(5)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
第七章 投资性房地产
一、考核知识点
1、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与特征
2、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特征、范围
(2)能够熟练判断一项资产是否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2、理解、应用
(1)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成本模式(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公允价值模式 第八章 流动负债
一、考核知识点
1、流动负债的分类
2、短期借款
3、应付票据
4、应付款项及预收款项
5、应付职工薪酬
6、应付股利
7、应交税费
8、其他应付款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流动负债的内容(2)职工薪酬的范围(3)应交税费的内容(4)其他应付款的内容
2、理解、应用
(1)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2)应交税费的核算
第九章 长期负债
一、考核知识点
1、长期负债的特点及分类
2、长期借款
3、应付债券
4、长期应付款
5、借款费用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长期负债的内容(2)借款费用的范围
2、理解、应用(1)长期借款的核算
(2)长期应付款的核算——融资性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3)应付债券的核算(4)借款费用的计量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一、考核知识点
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特征
2、股份有限公司
3、实收资本
4、资本公积
5、留存收益
二、考核要求
理解、识记: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的区别、留存收益的形成与作用、弥补亏损的方法。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考核知识点
1、收入
2、费用
3、利润及利润分配
4、所得税
二、考核要求
1、理解
(1)收入的特征、内容、确认条件(2)费用的内容、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区别(3)利润的构成(4)暂时性差异
2、识记、运用
(1)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分期收款、委托代销、销售退回
6(2)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考核知识点
1、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和构成
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作用
3、利润表的编制与作用
4、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作用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2)财务报表的种类及分类
(3)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2、理解、运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Ⅲ
考核形式及试卷结构
1.本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2.试卷覆盖各章节的内容,知识、能力、素质及创新各占的比例大致是20%、20%、20%、40%。
3.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识记占20%,理解占40%;应用占40%。3.试题难易占分比例是:易约占30%,中约占50%,难约占20%。
4.本科目考试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
Ⅳ
参考书目
《中级财务会计》,2016年8月第五版,刘永泽、陈立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Ⅴ 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不会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的是()。A.盘盈固定资产
B.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 C.以固定资产对位投资
D.计提减值准备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是()A.企业自创的商誉
B.企业接受投资者投资的专利权 C.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
D.企业持有并准备增资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E.从外单位购入的专利权
三、判断题
1、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四、计算分析题
1、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0年对乙公司股票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09年5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00万元(其中包含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6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股票,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8万元。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2009年5月27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6万元。
(3)2009年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跌至每股26元,甲公司预计乙公司股价下跌是暂时性的。(4)2009年7月起,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下跌;至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跌至每股20元,甲公司判断该股票投资已发生减值。
(5)2010年4月26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1元。(6)2010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万元。
(7)2010年1月起,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上升;至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升至每股25元。(8)2010年12月24日,甲公司以每股28元的价格在二级市场售出所持乙公司的全部股票,同时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68万元。
假定甲公司在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并进行减值测试,不考虑所得税因素,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逐笔编制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相关文章:
2018年韩山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数据结构》考试大纲02-0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新年贺词02-03
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历史)专业考研指导02-03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专插本《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02-03
恒大报学习心得02-03
2018年集美大学各院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02-03
2018年国立大学 本科专业02-03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的读后感150字作文02-03
北京交通大学 2018年 本科《金融学》第一次作业02-03
2018清华大学五道口考研考试大纲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