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危机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 自学 社会 发展 考试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从1981年开始, 至今已经走过了28年, 总共培养了约700多万本专科人才,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举世瞩目。但是在新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自学考试面临着危机, 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历年减少, 有学者统计:2002年考试人数比1998年减少了60万, 2003年比2002年减少了50万。面对这样严峻的数字,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必须探索新路才能获得继续发展。

1 自学考试危机分析

(1) 最主要的冲击来自我国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扩招, 有资料表明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只有108万人, 到2002年5年之内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增长了2倍多, 增长到340万人;2003年, 本专科招生规模达到380万人;2004年为447万人;2005年为475万人;2006年达530万人, 2007年计划招收567万人。高校入学率不断上升, 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21%, 超过了国际公认的15%的大众化起始标准, 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比例达到了60%~80%, 这使得自学考试失去了很大一部分高中毕业生生源。

(2) 其他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冲击。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普通高校、自学考试、成人高校。在普通高校大扩招的同时, 成人高校的招生也在增长, 这主要是得益于其入学门槛低, 甚至有的学校实行先入学后考试的制度, 许多在职人员为尽快并且轻松获得文凭选择了这条脱产学习道路。函授教育采取交学费、不脱产、定期参加培训的形式, 通过考试即可获得毕业文凭, 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在职人员, 比如有不少中小学在职中年教师。

(3) 重考试组织, 轻社会助学。自学考试实行的是个人自学、国家考试、社会助学的制度, 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 国家组织考试非常正规、高效、公正, 但是社会助学不被重视, 主管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自学考试助学体系, 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体系, 社会助学自生自灭, 得不到健康发展, 一些地方自学考试机构没有建立及时向考生公布助学信息的畅通机制。很多自考生特别是身在农村的考生直到毕业也没有得到社会助学的帮助,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社会助学的存在, 大部分考生都在依靠自身力量自学, 难以抓住重点, 学习压力大, 相比成人高校和函授, 自学考试考生面临的压力要大得多, 通过率低, 不少考生丧失了信心, 但是又不想中途而废, 艰难维持下去。

(4) 重学历考试, 忽视职业证书考试。自学考试实行的是学历教育, 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仅凭一张本科文凭已经不能保证可以获得所期望的职业, 更谈不上专科文凭了, 因此“文凭热”不断降温, 相反, 职业证书反而热起来, 因为职业证书与某一具体职业紧密相连, 获得者容易取得理想的职业。尽管国家已经做出开展职业证书考试的规定, 但是自学考试开考该类型考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种类不够全面, 在整个自学考试中所占比例不大, 仍然是以学历证书考试为主, 对职业证书考试宣传不到位, 广大考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认同感, 职业证书缺乏学历证书所具有的权威性。

(5) 自学考试自身的原因。我国自学考试实行的是教考分离的原则, 为了减少争议, 统一标准, 自学考试试题大部分是客观题。这样虽然可以做到减少评分时的随意性, 评分准确, 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特别是文科类的科目, 考生必须要通过熟练记忆来考试, 考生只求死记硬背, 不求理解运用, 造成考生背诵任务过大, 对于那些有工作、年龄偏大的考生来说更是不堪重负。而且近几年来自学考试出现了一个另人愤慨的现象, 考试出偏题、怪题, 平时考生辛辛苦苦准备的重点内容不考, 考一些普遍不被重视的边边角角, 其结果是考生认认真真学习了半年、一年, 最终考试不及格, 所有辛劳、汗水付之东流, 比如说某省开考的师范类历史本科, 有一门课程叫“近代国际关系史”, 大部分考生都考了3~5次才通过, 以致再谈到这门课就后怕, 原因就在于考试题型基本是死记硬背型的, 而且相当偏, 不考主要内容, 专考细枝末节!一些考生仅仅是因为某一门课程屡试不过而放弃了这个学科!正因为自学考试自身这种考试出偏题怪题、难度过大的缺陷把很大一部分原本想选择自考的人给推了出去, 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 解决对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面临危机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 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促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新时期获得更大发展。

2.1 改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核模式, 加强素质教育

目前的自学考试注重考试形式, 忽视考试过程, 以分数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这与目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相违背, 今后应加强学习过程的考核, 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理工科加强实验操作、毕业设计的考核, 考试题型应力求侧重灵活运用;文史类尤其要避免目前基本上依靠死记硬背考试的局面, 避免出偏题、怪题, 这既与素质教育相违背又加大了考生的负担, 损害了自学考试的声誉, 考试中应加大考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考查, 真正反映出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2 积极开展各种非学历证书考试

党中央、国务院早就认识到非学历教育的重要性, 1993年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发展纲要〉实施意见》、1 9 9 3年1 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提出职业资格证书要和学历证书并重;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确立“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在法律上确立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性质与地位。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面对这种需要, 实现自身转变, 一方面继续坚持学历证书考试不放松, 另一方面要积极举行各种职业证书考试, 如岗位证书、资格证书、专业证书等。参加这种证书考试的主体将会是社会成人, 这项工作开展好了, 无疑又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育了一个新的巨大需求市场, 可以说是实现了自学考试的第二次大发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3 自学考试专业设置要紧跟社会发展, 紧密结合经济建设需要

自学考试要善于接纳新事物, 密切注意社会道德发展, 不断推陈出新, 开设一些社会需要的新专业。针对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需要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实际, 自学考试应该积极面向农村, 增开一些面向农村的考试科目, 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比如开设水产养殖、农作物种植、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机电技术教育等实用性专业, 以培养农村技术人才;开设财会、乡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与服务等专业培养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强调实用性, 课程设置要处理好基础和应用的关系, 基础理论服务于应用, 要突出实践环节, 体现培养实用专门人才的要求。

2.4 提高自学考试的档次

种种迹象都向我们表明,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向研究生教育转变, 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 招生人数连年攀升, 可以预见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崇尚高学历的社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合适的时候也应该开设研究生考试专业, 这将是自学考试的一次质的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中教师要逐渐达到硕士研究生学历, 而目前高中教师中具有硕士学历的是凤毛麟角,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广大高中教师将是参加这类考试的庞大主体, 一旦自学考试研究生专业开考, 必定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2.5 大力开展社会助学

为改变目前社会助学自生自灭的状态, 增强广大考生自学成才的信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机构应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公民通过电视、广播、函授、面授等多种形式对自学者开展助学活动。教育主管部门应对社会助学行使监督功能, 检查其是否具有正确的助学宗旨和为考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健全的领导班子和必要的专职管理人员、比较稳定的、能胜任教学的专兼职教师、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合理完整的教学计划及比较完善的教学、行政和财务管理制度等。各级自学考试机构在指导和监督的同时, 对社会助学组织要热情帮助, 积极扶持。

综上所述,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走过了20多年, 随着社会的变化, 尽管目前面临着一些危机, 但只要解放思想、转变思路, 采取适合时代发展的措施, 自学考试将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在社会进步当中扮演新的更重要的角色而绝不会萎缩。

摘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校一起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三大板块,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通过自学走向成功的人才, 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 然而在新时期自学考试面临着报考人数日益减少的危机, 改革自学考试考试模式、在坚持学历证书考试的同时积极开展非学历证书考试、大胆开设社会需要的新专业、自学考试向农村扩展、完善社会助学体系等成为解决危机的有效措施, 新时期自学考试不但不会萎缩, 反而会进一步获得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危机,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 潘东.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自学考试的生存与发展[J].高教研究, 2006, 12.

[2] 段云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困境与出路[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8, 24, 4.

[3] 任锦香.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4] 梁瑞瑶.浅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与创新[J].吉林商学院学报, 2006, 2.

[5] 么莉平.浅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目前存在的问题[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10, 5, 48.

[6] 唐新华.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困境及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8, 1.

[7] 崔立庄.自学考试的发展趋势及对策[Z].河北自学考试, 2006, 8.

[8] 张超然.自学考试在实现社会公平中的作用[Z].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中国考试, 2006, 9.

[9] 刘粤平.因地制宜, 扎实推进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Z].http://blog.sina.com.cn/lyp7989

[1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S].江苏省教育委员会,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苏教考 (1997) 1号.

[11] 施国.我国非学历证书考试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 2006, 3.

[12] 国家对自考毕业生的待遇的规定[S].http://www.jledu.com.cn/jxjy/zjgx/gxnr/kaoshijianjie.asp.htm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危机现象的学校教育 下一篇:浅谈文学教育中的功能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