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诗词名句

关键词: 名句 家祭 陆游 诗词

陆游的诗词名句(共13篇)

篇1:陆游的诗词名句

陆游的诗词名句

陆游的诗词名句

1、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春游》

4、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剑门道中遇微雨》

5、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钗头凤》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泪痕红浥鲛绡透。——《钗头凤·红酥手》

8、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临江仙·离果州作》

9、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卜算子·咏梅》

10、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好事近·湓口放船归》

11、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临安春雨初霁》

12、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13、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观村童戏溪上》

1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16、幽姿不入少年场。——《朝中措·梅》

17、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五首·其二》

1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19、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2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五首·其一》

22、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鹊桥仙·一竿风月》

23、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秋波媚》

24、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25、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秋思》

26、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卜算子·咏梅》

27、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关山月》

28、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29、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30、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临江仙·离果州作》

31、水流云散各西东。——《临江仙·离果州作》

3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

33、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34、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35、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3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7、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38、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

39、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40、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其二)

4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42、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

43、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4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45、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

46、叹流年、又成虚度。——《谢池春·壮岁从戎》

47、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48、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

49、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

5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51、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梅花绝句》

5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53、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

54、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

55、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庵中晚思》

56、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剑门道中遇微雨》

57、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58、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59、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

60、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篇2:陆游的诗词名句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壮志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千年精卫心平海,三日於虎气食牛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位卑未敢忘忧国。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以革固其常

醉觉乾坤大,闲知日月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篇3:古诗词名句积累的策略

首先, 要研究揣摩小学课本中古诗文的选文标准。

一般而言,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 都需遵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小学课本的选文标准一般是规范、简易, 富有童趣, 注重情感, 饱含教育意义。其实, 历代对于诗词教育都极为重视。孔子用《诗三百》作为教材, 以此激励、教育弟子。对此, 孔子的认识非常鲜明:“小子, 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现在的小学教材也是如此, 在编排中始终遵循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 年) 》的理念与要求, 注重启蒙式的教育。所以, 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韵律生动、朗朗上口、浅显易懂, 而且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去体会古诗词中深蕴的情思, 体悟独特的语言美、悠久的文化美、兼融和善的人文精神。为此, 我们在选择、拓展课外古诗文积累材料时, 也要向这个标准靠拢, 这样, 才符合小学学生的认知特点, 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积累更多的古诗词, 为人生积蓄情感, 为将来积淀思想, 为作文提供素材, 让源源不断的知识之流汇聚成情感、思想的大江大河。

其次, 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句篇的兴趣。

在《训蒙大意》中, 王阳明这样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 中必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故凡诱之歌诗者, 非但发其志意而已。”古诗词的教育功能非常丰富, 它涵盖智育、美育、德育等各个层面, 对语言表达、陶冶情感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独特的效果。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义理与深刻的教化并非现代文而能取代, 所以, 通过教师的选择和设计, 把古诗词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各种功能开发出来, 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最后方法是教师的声情并茂。教师能够把古诗词选好、教好, 教时声情并茂, 陶醉其中, 让学生身处其境, 感同身受, 那么, 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生。只不过, 教师要做到这一点, 除自身的情感积淀、教授方法之外, 所选内容是否与小学生认知特点相一致, 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因素。所以, 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句篇的兴趣, 首先要从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入手。这样, 选择了有学味、有教劲的句篇, 教师才能提高自身的设计, 在读、析、品、诵中让古诗词句的启蒙教育等功能毕现。

第三, 分类积累, 给学生以梳理、归纳的初步方法。

古诗词句中, 写景的情景交融, 状物的借物抒怀, 抒情的袒露胸臆, 寓理的议论至深。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分类积累, 形成初步的梳理、归纳印象。大体上,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类积累。一是文采斐然、意境优美的, 如:“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杨柳岸, 晓风残月”“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等等。二是意蕴深厚、回味无穷的, 如:“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三是情感沛然、撩人心绪的, 如:“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等等。

篇4:陆游以诗词教子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强调的是为学之要,一直为后人所推崇。实际上,陆游的诗词更侧重于教育后代做人之道,谆谆教诲、殷殷希望,很有参考价值。

孔子说过,君子固穷。饱受儒学经典熏陶的陆游虽然壮志难酬,“僵卧孤村”,但他认为德是做人的根本,不能因为物质环境的恶劣而降低道德标准。他这样教育孩子:“翁老儿穷不自支,此心幸与古人期”、“药杵无声工忍病,米囷可扫耻言饥”,意思很直白,就是要贫贱不移,自爱自重,自立自强。

被孔夫子极力称道的颜回更是陆游极力学习的榜样。“人生粗足耳,衣食不须宽”、“朱门莫羡煮羊脚,粝食且安羹芋魁”、“茆屋惟须补漏穿,家人衣食亦随缘”……在多首诗词中,他教育孩子要安贫乐道,过简朴的生活,只有不为物役,才能享受精神的自由。

为了增强说服力,达到教化效果,陆游巧用“名人效应”,引经据典,要求孩子们“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目前,你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要紧,不过要像圣人教导的那样,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要怕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自己发现了错误也不要掩饰,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坚决地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有德行的人。

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自然,陆游对子孙也注重善的教育。他在一首《示儿》中这样写道“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意思是:孩子们,倘若你们能够做一个有善行的人,就可以太太平平终老乡里,那些媚上欺下、只顾个人享受的家伙,我最瞧不起。你们看我,就是被罢了官也无怨无悔,正是应了那句古话,心存善念即极乐啊!他在给孙子陆元礼的一首诗中强调“但使乡闾称善士,布衣未必愧公卿”,就是说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平头百姓丝毫不比庸碌的达官显贵逊色。

他本人也是善的楷模。他在江西做官时,抚州地界旱涝急转,洪水肆虐,饿殍遍地。陆游“沉忧耿耿欲忘生”,心急如焚。由于擅自赈灾,他被人弹劾罢了官,但临行前,他仍把从各地搜集到的药方编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分发下去,造福人民。他这种“心忧天下,爱济苍生”的厚德懿行对孩子的美好心灵塑造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在老庄思想影响下,陆游也和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尤其重视“耕读传家”。如果说在“为贫出仕退为农,二百年来世世同。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 、“吾家世守农桑业,一挂朝衣即力耕。汝但从师劝学问,不须念我叱牛声”这两首诗中,陆游在引导孩子传承耕读家风,那么“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就是通过简单的比较告知孩子耕种的重要性,而“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显然是以自己的实践告诉孩子们劳动最光荣,勤劳能够满足一家人的口腹之需。

篇5:陆游的名句

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醉斩长鲸倚天剑,笑凌骇浪济川舟。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脱尽利名缰锁,世界原来自大。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成败极知无定势,是非元自要徐观。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蓬。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

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怀壁醉题尘漠漠,断云悠梦事茫茫。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

行遍天涯等断蓬,作诗博得一身穷。

归计未成留亦好,愁肠不用遶吴门。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人卷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银河半落露华清,南斗阑干北斗明。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以革固其常。

欲倾天上河汉水,净洗关中胡虏尘。

欲尽致君事业,先求养气工夫。

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丈夫贵不屈,成败何足论。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愿公思此宽羁旅,静胜炎曦岂易侵。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君看夏木扶疏句,还许诗家更道不。

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躬耕本是英豪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蘋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

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功名本是无凭事,不及寒江两日潮。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妒!

倚阑莫怪多时立,为爱孤云尽日闲。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

篇6:陆游的千古名言名句

乾坤大如许,无处著此翁。何当呼青鸾,更驾万里风。

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肺肝生崔嵬,吐出为长虹,欲吐辄复吞,颇畏惊儿童。

我饮江楼上,阑干四面空;手把白玉船,身游水精宫。

霜枫照茅屋,露菊插纱巾。今古无穷事,江湖未死身。

霜枫照茅屋,露菊插纱巾。今古无穷事,江湖未死身。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我疾多自愈,初非遇奇方;我生固多难,欲应忽已忘。

落托在人间,经旬不火食;醉後上江楼,横吹苍玉笛。

曩时对酒不敢饮,侧睨旁观皆贝锦;狂言欲发畏客传,一笑未成忧祸稔。

陆游的诗

有酒时剧饮,无酒徒浩歌。

庭花五六株,老子独婆娑。

谁云苦寂寞,在我亦已多。

管弦万二千,一笑谢天魔。

梦作青城去,翠磴扪松萝。

又为平羌游,素月沉烟波。

觉来抚几叹,奈此桎梏何!

流年不贷人,去去如飞梭。

峨嵋月入平羌水,叹息吾行俄至此。

谪仙一去五百年,至今醉魂呼不起。

玻璃春满琉璃锺,宦情苦薄酒兴浓。

饮如长鲸渴赴海,诗成放笔千觞空。

十年看尽人间事,更觉麴生偏有味。

君不见蒲萄一斗换得西凉州,不如将军告身供一醉。

庭中青松四无邻,陵霄百尺依松身,

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

古来豪杰人少知,昂霄耸壑宁自期?

抱才委地固多矣,今我抚事心伤悲!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

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

海内知心人渐少,眼前败意事常多。

问君底事浑忘却,月下菱舟一曲歌。

贵人玉带佩金鱼,忧畏何曾顷刻无?

色似栗黄形似茧,恨渠不识小葫芦。

个中一物著不得,建立森然却有余。

尽底语君君岂信,试来跳入看何如?

平生远游心,眦睨万里窄。

今年下三巴,放浪浮七泽。

菰蒲无远近,但觉风索索。

浪高星辰湿,天碧河汉白。

十年散醉发,未易著朝帻。

守符倘可乞,来作潇湘客。

羌胡忘覆育,师旅备非常。

南服更旄节,中军铸印章。

驰书谕燕赵,开府冠侯王。

赫赫今何在,门庭冷似霜。

相关推荐:

伤痕累累伤感经典语录

篇7:陆游名言名句

83、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84、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85、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篇8:新闻标题引用古诗词名句浅析

中国五千年来, 古典著作浩如烟海, 无数文人、墨客吟诵的浩繁的诗词名句, 流传甚广, 人们受益非浅。几年来, 在新闻实践中, 在编排与制作广播的新闻标题过程中, 我们认为:古诗词名句为我们制作广播新闻标题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同时活化了新闻标题的老面孔、老调子、老模式

新闻标题引用古诗词名句, 一般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就是把古诗词名句原封不动地拿来做标题。

比如:“春城无处不飞花”这是某家电台的一则消息的标题。它引自唐朝诗人韩翃《寒食》中的诗句, 起首两句是“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他描写春天的美丽风光, 到处都是绽放迷人的花朵, 而这则消息用它作标题, 是说城市街旁的杨树花纷纷扬扬, 构成一种自然风景, 比喻贴切。但作者对它造成了如阻挡视线, 影响环境卫生等弊端, 似乎又显得无可奈何。

一广播刊物上刊登一幅摄影作品, 用“小桥流水人家”作题。照片上, 农房前的一座小桥下, 小河在涓涓流淌, 遍野的鲜花、野草吐露着芳香, 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这里引用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画面色彩鲜明, 语言音节和谐, 平仄相间, 音韵抑扬之美, 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请听电台这样一篇通讯的题目, 《稻花香里说丰年》, 它引用了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的前半句。通讯说的是某县加大科技、物质投入, 在废弃的盐碱地里开垦出稻田, 那一望无际、长势喜人的稻浪, 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景, 作者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引用这句名句作题, 形象生动, 给听众形象上的启发。

直接引用古诗词名句的标题, 人们运用的最多, 不胜枚举。如“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引自曹雪芹的《红楼梦》、《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一枝红杏出墙来》引用宋朝叶绍翁《游园不值》等等。

运用古诗词名句作题, 就在于他文辞冼炼、辞藻优美, 富有诗情画意, 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既给主题增加色彩, 又可强化主题。另外古诗词名句为大多数人所熟悉, 一旦用它作标题, 可吸引听众听下去, 为文章增添魅力。

借鉴古诗词名句作题, 首先需要弄清原诗的意思, 然后再看它是否符合所表达的内容。千万不能生搬硬套, 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间接引用

间接引用就是不照搬照抄, 根据文章的内容, 在原诗上略有改动, 使之切合文意, 或使其富于一种新意。

如一家广播电台对河北恒利集团公司创名牌的述评报道, 题目用《业不惊人誓不休》, 就是间接引用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的诗句, 这首诗前两句是“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本是用来形容写作态度严谨, 精益求精的。这则标题把“语”改成“业”, 把“死”改成“誓”, 是说从乡镇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河北恒利集团, 为了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用不到目的不罢休的英雄气概, 创造了如“康必得”等许多大家熟知的名牌

“本是同鞋生, 相踩何太急”这也是某电台的一篇报道的题目。这则标题借鉴的是曹植七步诗中“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里把原文换成“鞋”和“踩”, 符合题意, 引用的很恰当。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悬念, 吸引听众听完全文, 之后, 才知道是作者由宁波鞋子大战引发的反思。

间接引用古体诗词名句作标题, 要善于推陈出新, 这样往往能够出奇制胜, 紧扣听众心弦。

请看这样一篇批评性报道的题目:

“易燃蜂窝煤千呼万唤出不来”

这里间接引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人家千呼万唤终于出来了, 而易燃蜂窝煤是出不来, 这则标题是反其意而用之, 把原诗意思彻底推翻, 势必使听者有听完全文欲望, 听完恍然大悟, 对官僚主义憎恨不已。

间接引用忌“滥引”, 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分内容, 为标题的形式美一概引诗入题, 导致牵强附会。二是为猎奇而使标题半古半今, 令人生涩难懂。三是把原诗改的面目全非, 甚至文不对题, 令人贻笑大方。

篇9:陆游千古名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剑门道中遇微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篇10:陆游名句原文鉴赏以及出处

1、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出处】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鉴赏】满怀的愁绪,几年来都在为我们的分离而心绪索然、沉痛。想到过去的分手,真是悔恨无穷,实在是错了!错了!太错了!凡是情场失意,或是当时因误会而与情人分手,如今却悔恨万分的人,常会对往日恋情十分眷恋;那么“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便是这种心境的最好写照。后人常喜欢用这段词句,来表达内心对往日恋情的怀念和悔不当初的伤痛。

【原诗】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相传唐婉见此词而感伤不已,和有一词曰:“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2、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蓬。

【出处】宋·陆游《东关》

【鉴赏】三更十分才从酒醉中醒来,只见残灯依然亮着;心情沉闷无聊,躺卧在船上,倾听潇潇的夜雨,不停地打落在船篷上。酒醒灯残,躺卧船中,倾听雨声潇潇,感叹天涯沦落,心情的愁苦与凄凉是可以想见的。如果单独看最后一句诗“卧听潇潇雨打蓬”那一种悠闲自在的意境,倒也是相当动人的。

【原诗】烟水苍茫西复东,扁舟又系柳阴中。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蓬。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

【鉴赏】原诗中的腊酒:腊月造的酒。浑:混浊,不纯。豚:小猪。重、复:一重重,一层层。暗:不亮,形容树荫很浓。春社:古代江南一带农民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祈祷年成,人们吹萧打鼓过节。“拄杖无时夜叩门”:拄着拐杖随时敲门过访。原诗中前四句的意思是:不要耻笑农家腊月酿的酒不纯,因为在丰年还有足够的鸡和小猪招待客人;走在山野中,只见前面山岭重重阻隔,水流交错纵横,本以为没有出路,等再转过去时,才发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绿柳成荫、百花盛开的村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是描写在一片荒野路中,突然发现一处好风景,或是突然发现了一座乡野小村,于是原本失望的心情,就一变而为欢欣、喜悦。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比喻:人在绝望中重获生机的喜悦之情;或喻指文艺作品情节的起伏变化,非常引人入胜。整首诗是描写农家款待客人的纯朴风尚与真挚感情的流露,以及农村秀丽的风光。“山重水复疑无路”一般人写成“山穷水尽疑无路”。

【原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出处】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鉴赏】在小楼中倾听一夜的春雨。翌晨天刚亮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在深巷里叫卖着杏花。“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诗描写春日雨后早晨的清雅怡人,闲静中洋溢着欢欣的春天气息。

【原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间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5、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出处】宋·陆游《夜吟》

【鉴赏】六十年来我妄想学诗,到如今作诗的工夫才算达到深处,这一点只有我自己知道。夜来独坐寒灯下,却有豁然通达之感,不由发出会心的一笑,整个人就像是服下金丹似的有脱胎换骨的舒适畅快的感觉。这首《夜吟》,可说是一首“悟道”诗。作者不是领悟禅道、仙道,而是领悟“诗道”。夜来一笑,是作者对诗道的豁然通达,也是对过去境界的突破与提升。

【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6、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出处】宋·陆游《诉衷肠·当年万里觅封侯》

【鉴赏】我的心还在天山,希望能立功边塞,成名封侯;我的人却已退居沧州,身体也已经衰老无力了。沧州:指作者退居时的鉴湖。有志者常用“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两就词,来发抒个人“身在草野,心存国事”的愤慨;只是报国无路,人又已衰老,空有满腔豪情,却只换得一声长叹而已。

【原诗】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出处】宋·陆游《示儿》

【鉴赏】原诗是诗人陆游写给他儿子的绝笔诗。此诗深刻地表达作者的爱国精神和对当政者屈辱投降政策的悲愤。原诗中的九州同:古时中国分为九州,九州即指中国。同:统一起来。意指将沦陷于金人的北方土地收复。乃翁:作者自谓。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至死不忘收复国土,此诗表达他在九泉之下,亦关心国事,充分流露作者伟大的爱国情操,读来颇能发人深省,十分感人。

【原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出处】宋·陆游《文章》

【鉴赏】作者认为写文章有一定的道理,一般好文章,都是自然天成的,完全在于诗人作家藉着高妙的技巧,捕捉那偶然中瞬间的灵感。妙手:是代表各人的文章造诣与技巧。偶得之: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灵感。

【原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9、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出处】宋·陆游《夜读有感》

【鉴赏】公卿:朝中的大官,指当时的主降派。宗泽: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帷幄:军营中的帐篷。岳飞: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原诗中的遗老:沦陷区的老人。此恨:指主降派误国,即诗开头两句所讲的事。汉节:指宋朝使者。解沾衣:懂得流泪。南宋初年,以宰相秦桧为首的主降派当权,抗战派宗泽和岳飞等被排挤和受到迫害,沦陷区的父老虽不知这些可恨的事,但他们看到宋朝使者也忍不住流泪。权奸当道,忠良受害,难伸匡复国家之志,成千古恨事。

【原诗】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10、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出处】宋·陆游《木兰花》

【鉴赏】今年又长大了一岁,是大家都一同添岁,并不是人间只有我一个人变老而已。这两句词在感叹岁月无情,一年痴长一岁,徒增无限感伤。“不是人间偏我老”惆怅无奈中,还带有几分自我解嘲的意味。

【原诗】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让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11、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出处】宋·陆游《幽居初夏》

【鉴赏】夏日雨后到处水满时,处处都可以看见飞落的白鹭鸶;水草深处是青蛙,没有一个地方听不到蛙鸣声。“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两句诗,描写夏日雨后的田野风光,鹭鸶飞翔,青蛙鸣叫,到处都充满着活泼的生机。

【原诗】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馀谁供一瓯茶?

12、功名本是无凭事,不及寒江两日潮。

【出处】宋·陆游《舟中感怀三绝句呈大傅相公兼简岳大用郎中》

【鉴赏】作者陆游宦途失意,独自泛舟江上,风雨飘摇,孤灯为伴,看着潮水的涨落,想到自己人海浮沉,一生遭遇变幻莫测,不禁感叹:人生在世,功名富贵实在是虚幻不可靠,还比不上寒江每天两次的涨潮和退潮,来得有规律。

【原诗】雨打孤蓬酒渐消,昏灯与我共无聊。功名本是无凭事,不及寒江两日潮。

13、世味年来薄似纱

【出处】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鉴赏】近年来,对于世事的兴衰,感觉上淡薄得有如轻纱一般。这一首诗表现出作者对世俗名利看得十分淡然,得失全不挂在心上,隐隐含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意味。

【原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间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4、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

【出处】宋·陆游《过野人家有感》

【鉴赏】在仕途宦海中奔波了十年,对人情世事的冷暖炎凉,早已看得太多太熟太厌了;远在万里之外的故国家山,却常在梦里隐约出现。原诗是作者陆游饱经忧患,历尽沧桑以后的作品,因此由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放达的人生态度及向往故园的情怀。

【原诗】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映荆扉?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躬耕本是英豪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15、白发未除豪气在

【出处】宋·陆游《度浮桥至南台》

【鉴赏】白发未变,豪气尚在,作者的雄心壮志坚定无比,老而不衰。现今常用“白发未除豪气在”这句诗,来形容那些年纪老大,却仍具有满腔豪情的人。这句诗也可用来鼓励缺乏雄心壮志的年轻人,应当向老而弥坚的人看齐,力求上进,做一番有意义的大事业!

【原诗】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般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16、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出处】宋·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画为节》

【鉴赏】寒夜里孤独地在灯下看书,不禁感叹满头的白发,无情地催人老去;只有眼前的青灯散发出的温暖光辉,令人兴味丛生,就好象又回到了儿时的情景。“青灯有味似儿时”常被写成“青灯有味是儿时”。一般年纪大的人最喜爱这句诗,回想儿时的欢乐往事,有着无限的甜蜜滋味;而抚今追昔之余,却不禁油然而生“时不我与”的慨叹。

【原诗】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17、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出处】宋·陆游《晚泊》

【鉴赏】已有半辈子的生活就像飞蓬一样,到处飘零,没有回到故乡去了,今年做梦竟然到了巴东。

【原诗】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万嶂中。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18、名山如高人,岂可久不见?

【出处】宋·陆游《夜坐忆剡溪》

【鉴赏】名山就像是一个高人,怎能长久地不去拜访会见他呢?高人:指才德修养高深的人。名山胜景,应该常去游赏,以开拓胸襟,增长见闻。而大自然的美景,更可帮助人忘却世俗的烦扰,像这种怡情悦性的乐事,我们怎可忽略它呢?

【原诗】早睡苦夜长,晚睡意复倦。敛膝傍残灯,拭眦展书卷。时时搔短发,稍稍磨冻研。更阑月入户,皎若舒白练。便思泛樵风,次弟入剡县。名山如高人,岂可久不见?

19、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出处】宋·陆游《夜泊水村》

【鉴赏】原诗中的“太息燕然未勒铭”:太息,即叹息。勒,刻石。铭,古时一种文体,刻于器皿或石上。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打败了北单于,登上燕山刻石记功而还。诗人在这里用此典故,表示自己抗金复国的壮志未能实现。“老子犹堪绝大漠”:老子,等于说老夫,诗人自称。绝大漠,横过大沙漠。泣新亭:新亭,在今南京市。据说,东晋初年,从洛阳逃到江东的文土,空闲时常到新亭饮酒赋诗。他们谈到半壁河山沦亡,往往相对而泣。王导(当时做丞相)训斥他们:“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因此,诗人借用这个典故,勉励大家振作起来,打败敌人,光复故土。“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两句是说诗人决心报国,万死不辞,但可惜鬓毛变白了,不再是年轻力壮之时了。此诗是陆游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诗中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与情操,给后代立志舍身报国者很大的鼓舞。

【原诗】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20、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出处】宋·陆游《示儿》

【鉴赏】九州:是指全中国。这两句诗意思是:人一旦死去,应知世上一切都是一场空幻;而我却深深地悲叹,不能亲眼见到全国九州的统一。这是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他一生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不幸壮志未酬,遗恨终身。即使如此,但他对胜利还是充满信心,所以他一再嘱咐儿子:将来国军队中平定中原时,你在家中祭礼上,可别忘了告诉你爹(指陆游自己)这个好消息!

【原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21、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出处】宋·陆游《剑门道中中遇微雨》

【鉴赏】剑门:在今四川省。古代由陕西入四川,必须经过剑门。诗人陆游风尘仆仆,带着些许酒意,在微风细雨中骑驴走进剑门,忍不住自己问自己:眼前风光是这样的美好,我在细雨中骑着驴自在潇洒地走进剑门,应该可以算是一个诗人吧!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贾岛都有骑驴的故事;而陆游也骑在驴背上,想起前人往事,不禁心有所感,于是写下了“此诗合是诗人伟?细雨骑驴入剑门”这两句诗。

【原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22、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出处】宋·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

【鉴赏】原诗中作场:即登场说唱。“死后是非谁管得”:人死后好坏由人家评论,谁还能自己作得了主?蔡中郎:东汉末年蔡邕,曾做过中郎将,后世便这样称呼他。蔡邕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学家,曾奏定六经文字,亲自书写刻石置太学问外,作为范本。他曾被董卓强拉去做官,王允诛董卓,蔡邕下狱死。他的经历很曲折,后世戏剧“琵琶记”演唱他和他妻子赵五娘离合故事,其实蔡邕并没有重婚的事。陆游此诗记载当时发生的一件事,并发出深深的感叹。“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显然是陆游对当权者的投降误国,所进行的讽刺和抨击。

【原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2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处】宋·陆游《书愤》

【鉴赏】写《出师表》的诸葛亮当真是留名千古,历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呢?这两句诗充分显露了陆游对这个量的尊崇。原诗感叹国家多难,因此作者陆游盼望有如孔明这样的绝代奇才能早日出现。

【原诗】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雨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4、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出处】宋·陆游《小园》

【鉴赏】我曾经走遍天涯海角,跋涉过千万里遥远的路程;到最后却回到家乡来,向邻居的叔伯们学习如何春耕播种。作者陆游描写自己志在天下,结果一事无成,只得回归乡里以耕读为生。“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这两句诗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看透世事后的返朴归真的心境。

【原诗】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25、早岁哪知世事艰

【出处】宋·陆游《书愤》

【鉴赏】年轻时缺乏人生阅历,哪里知道世事的艰难呢?作者陆游久经折磨,饱尝风霜,面对人世的艰难坎坷,忆起自己气盛好动的年轻岁月,不觉感慨万千,悔恨当年少不更事,如今却落得困顿多苦的下场。

篇11:陆游的诗词

1.《野兴》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涉涧穿林信意行,翠崖朱栈惬幽情。

关关幽鸟将雏语,簌簌幽皇解箨声。

藉草一壶消永日,出门几屐了平生。

川云正作遮山计,浩荡南风又快晴。

2.《渔父·石帆山下雨空濛》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石帆山下雨空濛,

三扇香新翠箬篷。

蘋叶绿,蓼花红,

回首功名一梦中。

3.《黄鹤楼》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手把仙人绿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4.《渔父》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千钱买一舟,百钱买两桨。

朝看潮水落,暮看潮水长。

持鱼换盐酪,县郭时下上。

亦或得浊醪,不复计瓶盎。

浩歌忘远近,醉梦堕莽苍。

玄真不可逢,悠然寄遐想

5.《破阵子·仕至千锺良易》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仕至千锺良易,年过七十常稀。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後声名不自知。营营端为谁。

幸有旗亭沽酒,何妨茧纸题诗。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不归真个痴。

6.《野兴》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早见高皇宇宙新,耄年犹作太平民。

虚名仅可欺横目,戆论曾经犯逆鳞。

原野暮云低欲雨,陂湖秋水浩无津。

萧条生计君无笑,一钵藜羹敌八珍。

7.《夏日》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吴中五月暑犹微,竟日南堂坐掩扉。

绿树露香莺独语,画廊风恶燕双归。

三千界内人人错,七十年来念念非。

投老万缘俱扫尽,从今僧亦不须依。

8.《乌夜啼·园馆青林翠樾》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园馆青林翠樾,衣巾细葛轻纨。好风吹散霏微雨,沙路喜新乾。

小燕双飞水际,流莺百啭林端。投壶声断弹棋罢,闲展道书看。

9.《秋思》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牙齿漂浮欲半空,此生已付有无中。

篇12:陆游的经典诗词

作者:陆游

原文: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篇13:陆游诗词的中心思想

人们常把宋词的风格分为两派,陆游则是兼具了婉约和豪放风格的优秀词人。“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同、贺方回之上。”(南宋刘克庄语)无论是哪类风格的作品,从内容上看,陆游的词与诗一样,爱国思想是贯穿的主旋律。在中国历史上,南宋是偏安江南的王朝,统治者苟且偷安,“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但从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俘,到宋末将士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殉国,抗金抗元的爱国呼声始终未绝,陆游以悲壮激昂、宏亮高亢之声吼出了南宋时代爱国御寇的最强音陆游一生立志恢复中原,“千年史册耻无名”,他发誓“一片丹心报天子”,但他坎坷多难,虽然高寿,生命中竟有60多年的时光是闲居在山阴故里,这对于一个爱国志士来说,无疑等同于光阴虚度。陆游这种抗金爱国的万丈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悲苦愤懑,在其词作中自然多有抒发和表露。

一、一腔热血,难酬爱国情怀

《秋波媚》一词开篇写道:“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不难体会,词中虽写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但并非哀愁悲伤的情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能见其昂扬奋发的动作和情怀。陆游曾有一段从军的经历,当年在陕西南部的军旅生活,时间不长,却是他生命中最意气风发的时候,而这段戎马生涯,也成了他未来日子里永远怀念反复回忆的内容。这首词前有小序“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作者身在边关遥望中原,烽火台上高歌击筑,收复河山似乎成功在即。虽然统治者偏安一隅,投降派文恬武嬉,但陆游仍然信心百倍,豪情万丈。“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极目北望,看到的想到的中原美景,仿佛都在盼望收复失地的官军早日到来。词中我们不难看出陆游抗金到底收复河山的热情、热望、信心、决心。然而残酷的现实,一次次的打击,不能不使作者陷入无法排解的忧愤之中。“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这种愤懑之情难以释怀,《诉衷情》是最典型的代表。“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作者感慨当年和班超一样离家万里寻求建功立业,却像苏秦一样功名无成落魄潦倒。“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都道男儿有泪不轻弹,陆游是在词作中流泪最多的人。他不是因闲愁最苦或肠断天涯而流泪,他流的是英雄泪、志士泪,是因山河破碎、民族危难而生的深沉的大痛大悲。这种感叹其他作品中也有:“塞上长城空几许,镜中衰发已先斑”,“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再读《诉衷情》词尾几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不难体会雄心壮志付之东流、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而压抑难言的痛楚。

二、屡遭挫折,持守高洁品格

统治者对残山剩水无态度,投降派一味地排挤和打击,陆游仍能做到坚持理想,收复中原无望时他还是大声疾呼,忠贞的人格,高洁的情操,这是他爱国思想的坚实基础。《卜算子•咏梅》是他自我人格的真实写照。陆游一生酷爱梅花,他曾在绝句诗中写过“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一个人对一物一生酷爱达到痴情、痴迷、痴狂的程度,足见其人的.情调、品格和志趣。诗作中“雪堆遍满四山中”的梅花和词作中黄昏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梅花,都是他冰雪情怀的写照。“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人生蹭蹬饱经忧患而志不获展,却始终固守节调情操,就像这风雨中的梅花,任群芳嫉妒也不屑争春,在其他山花烂漫时独自飘零凋落。联想到他另外一首咏梅词《朝中措》,“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话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梅花有冰雪之姿,自然是“冷淡”心肠,而这“冷淡”,不是铁血无情,而是冰心玉壶的高洁。陆词中还有“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和这首咏梅词比照,“凄凉”、“孤恨”、“寂寞”等字眼的出现,词的感情基调固然显得低沉,但品格基调绝不消极,这黄昏自愁是别有一番胸襟怀抱,即不趋炎随时,不同流合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与北宋林和靖疏影暗香的梅花诗极品相比,陆游的咏梅词堪称绝调。

三、深情挚爱,见其侠骨柔肠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陆游诗歌特点结合诗句 下一篇:陆游的古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