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上海某社区儿童保健门诊中出生于2011—2012年的儿童系统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浦东新区康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87名出生于2011—2012年已满3周岁儿童的保健体检卡,对其系统管理情况、迟检1个月以上的原因进行分析。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论文 篇1:
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中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早期生长发育中应用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与干预组(采用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均组450例,所有儿童均于2020.7-2021.03前往我院接受常规体检,对比两组应用不同管理模式的实际效果。结果 在两组临床指标比较中,干预组身高比参照组高,体重比参照组重,P<0.05;在两组各项临床参数对比中,干预组环境适应、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交流得分均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中开展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提升其体重与身高水平,促进其早期生长发育,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儿童保健护理;早期生长发育;系统管理;精细运动
儿童早期生长发育是临床幼儿时期正常的生理发育阶段,且据相关研究表明,家长缺乏保健护理意识以及科学营养理念是导致儿童出现发育不良与营养性疾病问题的主要诱因,同时也是造成儿童体格发育不良或发育迟缓的主要问题[1]。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意识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水平不断提升,家长们逐渐重视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相关问题的重视,并通过对儿童合理开展健康管理措施,提升其幼儿早期阶段的生长发育质量,促进其健康正常发育[2]。随着临床学者不断研究发现,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作为近几年较为新兴的一种管理模式,将其应用于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管理中,通过开展各类护理管理措施,能够促进幼儿健康发育,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鉴于此,本文为分析将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实施于儿童早期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特纳入900例健康体检儿童展开研究,现将研究结果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我院2020.7-2021.03开展常规体检的900例儿童,按照随机抽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均组450例,参照组男女各220、230例,年龄0.5-18个月,平均(7.18±2.31)月;干预组男女各225例,年龄0.5-18个月,平均(7.15±1.15)月。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所有儿童家长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1)研究样本齐全;(2)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与先天性疾病;(3)年龄0.5-18个月。
排除标准:(1)近期接受过药物治疗者;(2)存在意识不清或精神异常者;(3)研究中途自行退出者。
1.2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对儿童家长指导并宣传相关健康知识,主要包括言语引导与饮食护理、感知觉引导、体检引导等,同时做好相关体检结果的记录工作。
干预组则开展儿童保健护理管理系统,主要涵盖以下几点:(1)相关健康档案的建立: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生长发育表、活动申请表、智能评测表、体检检查表等,同时需结合儿童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予以儿童全面且科学的体查,主要包括整体发育水平与营养指标、躯体指标的评测。(2)营养支持: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循以下原则开展营养支持:每千克体质量所摄入的蛋白质与热量分别控制在1.8-2.4g、25-40kcal,而维生素方面需着重与维生素A与维生素D的摄入,矿物质方面则需要着重摄入铁质。对于6个月到180d的婴儿,应当建议其采用纯母乳或配方奶的方式进行喂养,在婴儿6个月后可视情况添加辅食进行喂养;(3)智力与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在做好营养支持的同时,还需做好智力与功能训练,建议2个月的月龄婴儿可开展俯卧与踢腿练习;而3个月的月龄婴儿可开展转动头部与抬头、抓握物体等练习,并适当引起其使用手部支撑躯体;对于4个月的月龄婴儿,可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与婴儿进行简单的对话,同时可呼唤婴儿名字;5个月的月龄婴儿则可开展行靠坐等练习;8个月的月龄婴儿可进行爬行与转身等练习;12个月的月龄婴儿便能够适当与其进行言语交流,以此提升其对言语的感知力。(4)信息化管理平台:除院内开展保健外,还可建立院外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微信等社交软件,创建儿童健康保健的公众号,由专业保健室定期在公众号内发布有关儿童的健康保健知识,以及儿童生长发育阶段极易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便于家长时刻阅读。1年后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身高、体重)。
(2)比较两组各项临床参数(环境适应、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交流)。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在两组临床指标对比中,干预组身高均高于参照组,体重均重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兩组各项临床参数对比
在两组各项临床参数对比中,干预组得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生理功能训练与营养摄取是临床儿童在早期生长发育阶段中主要的两项刺激因素,当生理功能训练与营养摄取能够充分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求后,便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与提升儿童的健康生长发育[4]。
本文通过实施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临床护理儿童生长发育的工作质量,充分实现护理工作的合理化与科学化。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儿童保健护理系统干预一年后,干预组身高比参照组高,体重重于参照组,在两组各项临床参数指标对比中,干预组得分均比参照组高,P<0.05。进一步证实儿童保健护理系统对于儿童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其健康成长,同时还能够明显促进儿童运动功能与言语交流的提高,提升儿童的适应能力。分析其原因在于,研究所开展的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通过采用合理的营养配比管理,根据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补充适当的营养元素以及膳食搭配,为其日后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有效预防不同种类的营养缺乏性疾病,避免疾病对生长发育带来的不良影响[5]。同时通过开展智力与功能训练,锻炼儿童认知能力与语言功能、肢体功能,促进其生理功能发育,达到提升综合性功能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其健康发育。另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借助微信平台传递儿童护理保健的相关知识,确保保健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与便捷性,便于家长在掌握儿童保健知识的同时,还能够通过阅读新的科普知识,强化儿童保健管理效果,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良好保障[6]。
综上所述,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中开展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能够从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感知觉运动以及营养支持等方面提升儿童的早期护理工作质量,有助于儿童的大脑与身体发育,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太花,孟生华,曹秀英. 儿童保健对早产儿生长和智力发育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7):3253-3257.
[2]夏彬,王洁,汪洁云,等. 早期专科化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贫血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8):894-897.
[3]李娟,郭婷. 儿童保健干预对促进婴幼儿早期生长、运动及智力发育的临床影响观察[J]. 贵州医药,2021,45(8):1321-1322.
[4]张艳香. 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护理干预对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9,33(1):172-174.
[5]乔秀芸,徐雁,王君霞.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保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5):358-362.
[6]刘利君,狄江丽,宋波,等. 我国2975名0~6岁儿童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21,37(4):312-317.
作者:韦永菊
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论文 篇2:
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摘 要 目的:对上海某社区儿童保健门诊中出生于2011—2012年的儿童系统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浦东新区康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687名出生于2011—2012年已满3周岁儿童的保健体检卡,对其系统管理情况、迟检1个月以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1 687名儿童中,按时、按频次体检者占7.59%;中途转出者占26.67%;迟检1个月以上者占65.74%。迟检总人次数为626人次,原因以家长忘记为主,占29.23%;其次为儿童暂居其他社区,占19.81%;因家长工作繁忙而迟检者占10.06%。结论:应加强对儿童保健工作重要性的宣教工作,医院应完善儿保体检及预防接种的预约制度,提高儿童保健门诊医护人员责任心,政府也应加大对各方面的支持和投入,加强儿童保健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质量。
关键词 儿童保健 系统管理 影响因素 措施探讨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systematic management in the child health clinic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ountermeasure
GU Yanmin
(Kang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13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ystematic management of children born from 2011 to 2012 in the child health clinic to fi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xplore its response measures. Methods: Child health examination cards of 1 687 children under 3 years old born from 2011 to 2012 were collected in the Kang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of Pudong New District, and their systematic management and the reason of medical examination delayed for a month or more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1 687 children, the examinees who had the medical examination on time and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y accounted for 7.59%, the ones midway transferred out accounted for 26.67%, the ones postponing the medical examination for a month or more accounted for 65.74%. The total number of delayed examination was 626 person times, and the main reason was that parents forgot, accounting for 29.23%, the second was that the children temporarily moved to the other place, accounting for 19.81%; and the third was the busy work of the parents which delayed the examination, accounting for 10.06%. Conclusion: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work of the importance of child health care work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hospital should improve the child medical examination and vaccination appointment system, impro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health care workers in the children’s health care clinic,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support and investment in all areas to strengthe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ld health ca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hild care system management.
KEY WORDS child care; systematic management; influential factor; countermeasure and exploration
我国儿童占全国总人口的1/3,儿童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发展,保证儿童健康是对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投资[1]。儿童保健正是一项致力于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工作,而系统管理是儿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正处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婴幼儿,各器官功能发育需要得到及时的监测。保健措施不力,家长的保健意识薄弱,全社会儿童保健工作一体化不健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儿童系统管理的连续性和整体质量。在此,作者统计分析了出生于2011和2012年,且在我中心建册体检的儿童的系统管理情况,寻找影响因素,探讨相应措施,以提高儿童定期体检率,保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出生于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且满月即在我中心建册体检的儿童的健康体检卡1 687张(一人一卡)。按系统管理情况和迟检1个月以上者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当时对迟检1个月以上者给予过电话催访,并将原因记录在健康体检卡上)。
2 结果
2.1 系统管理情况
1 687名婴幼儿中,按时按频次体检者(在管辖区内,0~3岁者每人分别在1、2、4、6、9、12、18、24、30、36月龄进行过10次体检)占7.59%,中途转出者占26.67%,迟检1个月以上者占65.74%(表1)。
2.2 迟检1个月以上原因统计
迟检总人次数为626人次(逐人统计迟检次数并计算总和),原因以家长忘记为主,占29.23%;其次为儿童暂居其他社区,占19.81%;儿童身患疾病占17.09%;因家长工作繁忙而迟检者占10.06%;就诊环境差占9.75%等(表2)。
3 讨论
3.1 系统管理情况
由表1可见,迟检1个月以上者占比最高(65.74%),其次为中途转出,原因主要是搬家;按时按频次来体检者反而占比最低。
3.2 迟检1个月以上原因
3.2.1 家长方主观原因
在各个月龄的体检中,均存在因家长主观因素而延迟儿童体检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①该月龄没有疫苗接种,导致家长忘记带儿童去体检,此项突出体现在30个月龄的体检;②儿童身患疾病,家长认为不适合进行体检;③家长被工作所牵绊,没有休假,无法前来;④儿童暂居其他社区,不方便按预约日期前来体检。
3.2.2 服务提供方因素
儿童保健医护人员配备少,日工作量大,导致信息传递效果差,家长不能及时有效的掌握儿保体检要求;环境设施等不尽如人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主动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体现在①宣教效果差,在初诊时,未告知儿童保健卡的使用方法及下次体检日期;语言差异,尤其是外地的祖辈家长,不能完全理解普通话,而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繁忙,有时说话语速较快,达不到有效交流。②就诊环境差,预防接种及儿童保健门诊的空间设置及辅助人员配备有所欠缺,导致家长及儿童舒适度下降,影响到其参与儿保体检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门诊面积小,常常人满为患;环境嘈杂,缺少维持秩序的辅助人员,导致体检室变成候诊室,秩序紊乱;缺少预检人员,导致大部分对预防接种有疑问的家长,直接到儿保体检室询问儿保医生,引起其他体检儿童家长的不满。③体检与接种时间不一致,家长更愿意执行接种任务,而不愿意择日再来体检。
3.3 措施
3.3.1 做好儿童保健工作重要性的宣教工作
保健服务的开展离不开宣教,儿童保健工作重在社会效益[2]。应凭借各类途径(电视广播传媒、短信微信网络、孕妇课堂、公共卫生信息员等),向全社会全覆盖地宣传儿童保健的时间、内容以及必要性与重要性,这需要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参与。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加入健康教育内容,进行一系列相关专题讲座、义诊;定期更替宣教栏宣教内容;发放宣传资料等,将儿童保健的信息充分传递给每一位家长[3],提高家长的儿童保健意识以及寻求保健服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3.2 计划免疫与儿童保健相互协调
建议在日常门诊中将计划免疫与儿童保健的预约日期统一起来;对于新生儿,妇幼保健人员上门随访时,一并预约满月建册体检及预防接种事宜,提高工作效率和家长对于体检工作的积极性、依从性。有资料显示,某社区将儿保体检与计划免疫的日期安排在同一日,历经一年半后,其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5.26%[4]。此外,一次就诊解决接种和体检两个问题,可有效提高接种率和健康体检率,也更易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服务模式[5]。
3.3.3 儿童保健管理实行信息一体化
本市某区近几年来开展了儿童保健网上预约及付费项目,这样的举措让家长在儿保体检上由被动变主动。在此呼吁政府能出台相关软件系统,将全市乃至全国的儿童保健,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通和一体化,使广大儿童无论在何时何地均能享受到可及性、延续性的儿童保健服务。在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协调下,健康档案的建立、查询和调档工作更加灵活、便利,更加综合信息化,更方便于日常管理和综合统筹管理工作[6]。
3.3.4 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儿保门诊质量
医护人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服务意识。在建册时详细告知儿保体检的时间、儿童保健卡的使用方法等事项,体检后及时清晰地向家长反馈儿童各项体检数据、五病的发生状况与程度、儿童近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发放营养处方等。
3.3.5 政府给予政策配合,加大财政投入
按照本市的儿童保健工作常规要求,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人员配备远远达不到要求,工作环境也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及二胎政策的放开而变得捉襟见肘。儿童保健是一项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工作,政府应摒弃任务观念,加大财政投入,配备数量合理的儿保工作人员,建设并营造宽敞舒适的门诊环境,加强对公共卫生信息员的管理。同时呼吁各用人单位能给予学龄前儿童家长相应的假日,为其携带子女完成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提供便利。
儿童保健工作是一项关系着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项目,应提高重视,加强宣教,重视管理,加大投入[7],社会各阶层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从根本上促进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主动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以保证儿童保健工作高质量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湘云, 陈荣华, 赵正言. 儿童保健学[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1.
[2] 黄美琴. 提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19): 272.
[3] 陆金如. 提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的有效措施[J]. 中外医疗, 2013, (3): 126-127.
[4] 于源秀. 关于基层儿童保健的现状、原因及措施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询, 2012, 3(23): 79.
[5] 吴文忠, 蔡明蔚, 陈昱刚, 等. 预防接种“绑定”儿童体检的效果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4, 20(2): 87-88.
[6] 高宁. 社区儿童保健电脑化管理初探[J]. 全科医学杂志, 2003, 8(1): 51-52.
[7] 马晓兰. 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母婴世界, 2015, (6): 55-56.
作者:顾燕敏
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论文 篇3:
幼儿园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及系统管理措施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世界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口号,这一提议从此保障了全球女性和儿童的安全工作,如今这也是我国在妇幼保健工作上的基本方针之一。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妇幼保健工作逐渐完善,在各级卫生部门的領导以及全国妇幼保健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儿童健康保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妇幼保健;管理措施;健康水平
儿童是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关注[1]。好的成长环境、好的保护措施、好的养育方式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一、国家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管理各个层次的妇幼保健工作,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各级卫生部门开设了妇幼卫生行政组织,妇幼保健院、妇产医院等机构也在县级以上的城市设立。这些机构在2006年以前就有4300余个,现在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一个比较健全的儿童保健管理体系慢慢形成,给更多的儿童提供系统、有效的保障服务。
二、关于幼儿园保健工作的调查研究
1.研究目的
为了提高儿童保健工作的管理水平,更系统地分析研究幼儿园里孩子们的身体状况,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来进行研究工作。针对某一区域的幼儿园进行抽样调查,抽选了一部分3到6岁的孩子,其中男孩54个,女孩50个,一共104个孩子参与本次检查。通过研究这些被抽检的孩子是否容易出现肥胖、视力不良、龋齿等健康问题,然后定期进行分析检查,以便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从而保障儿童能够健康发展。
2.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儿童肥胖,特地查阅相关资料,如刘湘云等人编写的《儿童保障学》,根据相关标准来进行评价;视力方面,则是根据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测试方式,4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儿童视力表”,4岁以上的儿童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来进行测试;龋齿标准,参考使用了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中的相关诊断。检查完以上三项,再对孩子们的血色素、肝功能等身体情况进行综合性的体检。
3.结果
(1)关于肥胖状况
根据检查的结果来看,男孩的单纯性肥胖率是6.35%,而女孩的则是3.42%,总体来看约为10%,而以前的调查是8%,这一次的比值相较之前有所提高。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营养过剩、缺乏运动”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2)关于视力状况
根据检查的结果来看,5到6岁的儿童出现视力不良的比率较高,通过对比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儿童视力不良的发生率不断提高,近视问题凸显。造成视力不良的原因主要有遗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用眼习惯不当、户外活动过少等,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们注重孩子进行各种特长班的学习,使得孩子过度使用眼睛,由此可见,视力问题与我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3)关于龋齿状况
本次检查中儿童患龋齿的几率为32%,上次检查的数据比例为39%,根据检查的结果来看,龋齿的患病率有了很不错的改善,这一改善应该归结于家长对孩子食用甜品的控制以及对孩子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
(4)其他方面
从儿童身体其他方面的检查结果来看,血色素、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这些方面都处于正常状态,并不会引发相关的疾病。
4.结果分析
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是极其有效的。从以上的所有调查结果来看,我国的儿童健康状况基本良好,营养不良和其他重大疾病的概率很小,儿童良好的健康状况与保健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目前儿童一些常见的疾病和缺点,发病的概率比较大,这会对儿童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对儿童定期进行检查分析在保健工作中尤为重要,也需要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
(1)营养膳食均衡
“民以食为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如今“营养过剩”在我国已是常见问题。有效地改善膳食营养,合理搭配膳食,是儿童身体健康发育的关键。所以,要根据相关标准合理制定儿童食谱,对儿童缺失的补充,过剩的减少,尽量避免儿童食用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减少儿童肥胖症的产生。
(2)保护视力
改正不正确的用眼习惯,保护好孩子的视力。幼儿时期是视力矫正和治疗视力疾病的最佳时间,有效地做好视力保护,定期对儿童的视力进行检查,在幼儿这一保护视力的关键时期预防视力疾病的发生[2]。
(3)预防龋齿
过量摄取甜食是引发儿童龋齿的主要原因,有效控制儿童对糖类食品的摄入,教给儿童预防龋齿的知识,家长要控制孩子摄取糖类食品的量,预防龋齿的产生。对于已经出现龋齿的儿童,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
(4)户外运动
科学研究证明,适量的运动对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极为有益,每天进行两个小时以上的身体锻炼来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开展游戏等来起到锻炼身体和调节儿童心理的效果。
三、结语
保障幼儿园儿童的健康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要一环,幼儿园保健工作要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保健管理系统,严格执行保健保障职能。
参考文献:
[1]梁琴.浅析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现状及措施[J].好家长,2017(34):43-44.
[2]袁慧霞.坚持用“严、细、实”对幼儿园卫生保健进行管理[J].好家长,2018(14):53.
作者: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