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光苗圃

关键词: 生态 转型 提出 发展

生态观光苗圃(精选三篇)

生态观光苗圃 篇1

一、南京伊刘苗圃的现状

1.南京伊刘苗圃创建于1956年, 是建国后成立最早的全国知名的国有苗圃之一。苗圃建成初期, 因为地处边远的郊区, 地理位置偏僻, 交通极为不便, 交通条件阻碍了苗圃的发展。随着城建发展的步伐, 现在的伊刘苗圃南傍玄武大道和沪宁高铁, 紧邻经五路立交桥, 客、货运交通都十分方便, 成为名符其实的南京东大门。区位条件的改善为伊刘苗圃转型升级提供了便利条件。

2.苗圃内地形属于丘陵地形, 山地、缓坡地和平坦地都有, 因此属于复杂多样的地貌。土壤大部分为下蜀系黄土, 这一类型的土壤肥力不高, 物理性状差, 遇水粘性大, 因此虽然土层深厚但土壤容量较大, 遇旱易板结。苗圃内只有少部分土壤为结构较好的砂壤土。

3.苗圃占地面积106公顷, 现有育苗面积40.7公顷, 各类苗木15万株, 约160个品种, 圃值450余万元。苗圃现有在册人员224人, 在岗人员60人, 在岗人员只占在册人员的27%, 大多数为退休人员, 导致了以少养多的局面。退休人员的增加必然会使得苗圃的经济压力越来越重。而苗圃的经济收入来源有限, 只有三种形式:苗木经营销售、承担园林工程施工、三产场地租赁。而现实中, 本应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前两种收入却越来越少, 逐年下滑, 反而三产场地租赁成为主要经济来源。这种辅助形式成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状况, 已经不能推动苗圃的正常发展。

二、存在问题与发展瓶颈

1.产业形式单一, 缺少核心竞争力。国有园林苗圃经营产业主要是园林苗木销售与园林工程施工。长期以来, 在计划经济时代, 南京伊刘苗圃作为国有园林生产基地, 承担着政府园林工程项目所配套的苗木生产基地职能。所承接的园林工程依赖于市政府重点工程, 市政园林工程伸手可得。只要有了政府工程的庇护, 苗木销售也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随着市场经济的来到, 工程市场的规范化, 政府所有工程一律采取招投标形式, 国有园林苗圃的竞争优势明显不足, 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

2.经营管理机制落后。多年来, 老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根深蒂固, 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带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苗圃的苗木品种存在多而杂, 缺少精品苗与特色苗, 与市场所需严重脱轨。苗圃的职工队伍老化, 人员包袱重, 富余人员多, 苗圃的收入与经营成本出现倒挂。

3.苗圃用地受到城市建设的影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苗圃所在处逐渐具备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但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苗圃正常用地。沪宁城铁两条线的建设, 从苗圃腹地内穿行, 苗地被切割成不规则地段, 苗圃内的土壤, 也因为工程的建设施工被破坏, 工程施工还损坏了苗圃内的水系和道路, 严重地影响了苗圃的生产和经营。

苗圃原来的三种经济来源之一, 就是三产场地租赁。但是工程建设中, 导致大部分自建经营房被拆除, 给企业这部分的获利带来重创。

三、打造园林生态园的设想与探索

(一) 争取政府相关政策, 以政策保障来推动苗圃转型升级

南京市十二五规划主要建设任务中明确提出, 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 积极发展都市型生态高效农业。着力打造以果树、花卉、蔬菜、渔业等为特色的多功能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园林苗圃要以此为契机, 积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 为园林生态园的建设提供土地、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功能定位等政策保障。

(二) 园林生态园的规划原则以及形成自身特色

1. 因地制宜与适度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在生态园建设规划上, 要从苗圃自身实际出发, 尽量减少人工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花卉苗木、生态资源, 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于生产用地之中点缀园林景点, 这样既能节省大量投资, 又能体现深厚的地方色彩。同时适度开发相配套的园林景观、休闲设施。利用水体、山顶、山坡等不可耕地进行景观改造。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与适度开发相结合, 从而大大提高园区的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2. 产业投资与公司化经营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园林生态园要转变经营管理模式, 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生态园的经营管理模式要改变过去传统模式, 走公司化经营模式, 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坚持“政府支持, 企业运作, 市场导向, 科技支撑”的思路, 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 形成核心竞争力。对经营模式上要采取多种方式, 对苗木生产、观光休闲娱乐项目可采取自营、租赁、合作、承包等多种经营模式。对一些项目可以招商引资, 逐步开发。

3. 生态多样性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生态园的建设一方面要坚持原有的生态原貌, 保持生态多样性, 又要兼顾生态园的经营与开发, 确保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一原则, 生态园就具备以下五种功能, 生态氧吧功能:要充分利用自身园林植物、植被, 形成山水成林的天然氧吧。让游客进入园林生态园犹如进入到生态氧吧的感觉, 回归自然, 亲进自然。园艺花卉观赏功能:通过深入挖掘园林苗圃优势资源, 提高园林园艺观赏效果。对现有的苗木、花卉、盆景进行美化、优化, 推进生产与观赏相结合。园林科普研发功能:在园艺园林观赏基础上, 要通过与园林科研单位、农林相关大中专院校的紧密联系, 加大园林科普研发功能, 让园林生态园成为园林科普研发的教育基地。休闲娱乐功能:通过引进、增设休闲娱乐项目, 增加生态园的娱乐性、趣味性。会务推广功能:生态园要通过园林行会举办各类园林园艺、花卉交流、果蔬研发等会务, 来增加园林学术交流, 起到交流推广特色。

(三) 园林生态园的布局构思

1. 园林生产功能区:

功能区是园林生态园的核心功能区, 也是发挥主业资源优势的关键所在。要在现有苗圃生产结构上, 进行优化、提档、升级、结构调整。要加强同园林科研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协作, 以市场需要来指导生产。要大力开展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相关技术研究, 包括园林工程、园林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 形成苗圃自身竞争优势。

园林生产功能区要对原有的育苗区重新规划、布局:包括播种区、繁殖区、移植区、引种驯化区、母树区、大苗区。新增花卉生产大棚区、鲜果蔬菜区。

(1) 播种区

播种区是培育播种育苗的区域, 规划面积为应选择全园在土质等自然条件和方便管理等经营条件最好的地段。

(2) 营养繁殖区

该区是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 要求与播种区基本相同。主要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灌排方便的地方。

(3) 移植区

由播种区和营养繁殖区繁殖出来的苗木, 移植到移植区中进行培育。规划面积6.15公顷, 约为育苗面积的10%-15%, 一般设在土壤条件中等、地块大而整齐的地方。同时依据苗木的不同生态习性, 进行合理安排。低矮而较小的苗木, 应安排在较干燥、土层深厚、土壤条件较好且靠近管理区的地方;反之则远离管理区的区域。

(4) 引种驯化区

用于栽植从外地引进的园林植物新品种, 经过观察其培育过程, 从中选育出适合本地栽培的新品种。规划面积为1.23公顷, 约占育苗面积的2%-3%。对土壤、水源条件要求较严, 应安排在最好环境条件的地区。

(5) 母树区

母树区是为了获得优良的种子、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而设立的采种、采条的区域。对栽培条件、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规划面积为0.82公顷, 占育苗面积的2%左右。可利用,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位较低的零散地块。

(6) 大苗区

是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规格苗木的区域, 规划面积为30.75公顷, 占育苗面积的75%左右。大苗区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 培育出的苗木大、规格高, 根系发育完全, 可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

(7) 花卉生产大棚区、鲜果蔬菜区:

规划面积为1万平方米, 该新增区域, 要紧密依托有关农林院所技术专家, 搭建园林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打造观光采摘休闲与农家超市相结合的模式。要以产品多样化、精品化、品牌化开拓市场, 不断打造园林生态园自身特色。同时, 要引进全国名特产品、拉动周边城市的知名产品进入园区。

2. 娱乐休闲功能区:

功能区是园林生态园相配套的功能区域, 也是体现生态娱乐、观光休闲的重点区域。

(1) 生态餐饮区:规划建设面积为1200平方米, 其中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可同时接待游客400人。按照原始、生态、绿色环保的建筑风格, 营造农家乡情。菜肴以新鲜蔬菜、当地土菜、农家菜为主;

(2) 垂钓区:规划面积为900平方米。利用苗圃现有的蓄水池, 改造成鱼塘。在鱼塘边设垂钓台, 撑起遮阳伞, 提供垂钓相关用具。

(3) 无污染、低污染烧烤区:规划面积为500平方米。引进无污染烧烤器具, 如充电式、太阳能式无明火烧烤器具, 开展烧烤活动;既倡导环保节能又增加娱乐性;

(4) 园艺、农趣体验区:可以组织游客参观苗木、花卉生产养护过程, 并结合生产适当为游客提供生产工具, 鼓励参与栽植养护活动或认养认植活动;

(5) 健身休闲区:依据生态园内变化的地形, 设计爬山等健身活动;以及建造一些适合儿童活动的健身娱乐器具。

国有园林苗圃的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 本文提出的园林生态观光园的建设是结合园林生产发展与旅游生态开发的需求, 提出的初步设想, 相信在园林工作者的努力下, 国有园林苗圃一定能走出一条生态发展之路。

摘要:观光农业园林是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 是旅游事业朝向生态旅游发展的产物, 也是当前生态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 本文通过对南京伊刘苗圃的现状与困境的分析, 结合走转型发展, 生态园林观光园作出探索与建议。

关键词:南京伊刘苗圃,瓶颈,探索

参考文献

[1]崔霞.山西大禾农业园发展模式探究[J].经济师, 2013.

[2]胡明辉.关于观光农业园林规划设计的研究[J].2012.

[3]吴桂昌.关于积极推进园林行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思考[J].2012.

生态观光苗圃 篇2

可比性原则 评价结果应具有系统自身在不同时段的纵向可比性及相同层次的不同系统在同一时点的横向可比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3个方面:(1)采用同一种评价方法计算综合功能和效益;(2)指标体系的设置要为综合功能效益评价服务,指标体系的分类设置要便于进行权衡分析,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给同类指标以相应的权重,进行综合评价;(3)要对各种指标进行统一量纲和无量纲处理,使综合评价的结果具有相同的意义。

构建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般倾向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简洁性和实用性,可将一些量化困难的定性问题 在严格数学运算基础上定量化;将一些定量、定性混杂的问题综合为统一整体进行综合分析。

留民营:以观光生态农业为特色 篇3

留民营是在中国最早实施生态农业的试点单位,自1980年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曾在1987年6月5日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全球环保五百佳”。

几十年来,留民营一直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维护了生态平衡,为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重视环境保护与农村发展

留民营的生态模式是:以沼气站为能源转换中心,促进各业的良性循环,达到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几十年来,留民营围绕上述所倡导的生态循环模式,遵循生态学原理,进行全方位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大力植树造林,从单一的种植发展成为一种、二养、三加工,产、工、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在种植区内,现有基本农田1 600亩,其中600亩蔬菜温室,所产有机蔬菜全部销往北京、天津等各大超市。1 000亩粮田,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所产粮食除村民口粮外,其余的全部加工饲料。在养殖区内,蛋鸡饲养量达到20万只,年出栏商品猪2 000头,奶牛饲养量达120头,这些蓄禽的粪便送到沼气站发酵沼气。配合种、养业,留民营先后建起了乳品、饲料、面粉、蛋液、蔬菜、食品、肉食、旅游制品、汽车制品等16家加工企业,加工完好的优质农副产品销往北京、天津、深圳等地的各大超市,每年可向市场提供有机蔬菜1 000万公斤、鲜蛋260万公斤、乳制品25万公斤、肉类90万公斤、各种鲜活家禽20万只,既活跃了市场,又富裕了村民。

有机农业带来多种效益

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延伸,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有机农业倡导的是在农业生产中不施用化学肥料、农药,不使用转基因产品,无激素、无污染、环保、节能。因此,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实施有机农业大有可为,2003年,留民营的蔬菜通过国家环保总局验收,各项指标达到了有机食品标准,荣获国家环保局颁发的“有机农场”认证证书。今春,经北京市发改委、大兴区发改委、农委批准投资2 600万元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基地将建成:有机农业观光、有机农业畜禽养殖、有机废弃物处理、有机农业示范、有机农业生物能源转换、有机农业体验和技术辐射共7个功能,示范基地将瞄准21世纪农业发展总趋势,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将为京郊乃至全国有机生态农业技术进步和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通过实施有机生态农业建设,对太阳能、生物能和有机废料的综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去年,工业、农业、旅游业总产值达到1.6亿,人均收入10 500元,劳均16 000元。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污水、粪便得到有效处理,水质、土质的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因为村民做饭、取暖、用电的大部分能源来源于沼气和太阳能,所以,每年可为国家节约煤炭2 200吨,由于不烧煤炭和柴草,村内的空气更清新了,环境也更美了,2004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来留民营参观视察有机生态农业,对我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我们又荣获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北京市民俗旅游村、北京市发展旅游先进单位、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诸多奖项。

农业观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为了充分发挥有机生态优势,农业观光和有机生态旅游成为留民营新的经济增长点。

留民营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已有20 年的历史,其旅游资源的开发较为成熟。根据区域内资源的特点和旅游活动行为特征,将以上各旅游资源、设施进行整合,采取功能分区的开发模式,设计留民营的生态农业旅游模式如表1。

新建的留民营生态庄园、农业公园、农业观光采摘园、垂钓、娱乐、餐饮、会议等设施又为留民营聚集了人气。结合这些设施,留民营组织了生态农业观光游,让游客在参观沼气太阳能的同时充分了解、感受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通过实施有机生态农业取得的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品牌效益。我们还组织了采摘品尝吃住在农家二日游、民俗田园采风周末游、春华秋实浪漫之旅一日游、灿烂季节金秋风情游、三十包饺子过大年、正月十五闹花灯游园会、娃娃农庄一日游等活动,具体活动有:采摘、垂钓、摸鱼、沙雕、手工、植树、种菜、喂养动物、原始农机具展示、自制农家菜肴等。针对中、小学生组织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特色活动,比如: 有机生态农业观光、讲座、培训;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环保知识讲座;废弃物利用、能源再生节能知识讲座;并到实地参观、体验、考察。让同学们真正了解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循环利用的根本所在。结合生态游,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旅游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和中外游客一起组织了“保护生态环境,爱我绿色家园”主题晚会、“与您相约,分享快乐”公民道德知识讲座、文明礼仪知识讲座、快乐星期六歌舞晚会、48人的秧歌队、小车会和游客一起联欢等,这些活动不但使村民结识了许多朋友,而且增长了许多知识,促进了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受到中外游客和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的好评,去年共接待游客近10万余人次,中小学生占总数的40%,为游客和同学们了解“有机生态”农业、“环保节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参与、体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基地。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旅游观光式 下一篇:农业休闲观光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