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的演讲稿20

关键词: 双盲 乙肝疫苗 接种 演讲稿

质量安全的演讲稿20(精选4篇)

篇1:质量安全的演讲稿20

缅怀先烈

勤奋学习演讲稿

四(2)队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又是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忘不了,雪山草地上,每一个脚印写着真诚,每一颗红星闪亮着希望,每一声枪响寄托着革命的信念。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啊,气壮山河!

忘不了青纱帐里,中华儿女出奇兵,枪头凝聚着民族的仇恨,向着侵略者发出怒火。奔腾的黄河,为他们高奏凯歌!

忘不了,少年英雄林森火、王二小,机警地侦察敌情,用自己少年的生命,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留下血染的风采。

丰碑长在,英魂永存。我们这些成长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的少先队员,将庄严宣誓:发扬革命传统,继承英雄业绩,牢记人民期望,立志报效祖国。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真知,锻炼意志,培养品德,全面发展,成为继往开来、大有作为的新一代!让我们在春天里播种理想,在秋天里收获辉煌!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竟的事业;

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势,宣布了蒋家王朝的灭亡,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 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

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告别了漫天的飞雪,告别了凛冽的寒风,我们迈步走进春天的校园。当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都感到万分的自豪,无比的幸福。然而,这美好的生活来得多么不易啊!

战争的年代照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先烈们永垂不朽!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2年4月1日 四(2中队

篇2:质量安全的演讲稿20

1 空气质量分析

1.1 概况

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要求,对空气质量的评价共有6项监测因子,分别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南昌市共设有9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由于从2013年开始按新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开展六项因子监测,依据国家空气质量的计算标准,并方便进行比对,故只参照这三年的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

1.2 优良率分析

根据南昌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2013~2015年期间每年8月、9月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得知,2013年8月和9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0%以上,2014年8月优良率为100%,9月相对较低为83.3%,2015年均达到100%。与一年中其它的时间段相比较,8月、9月整体空气质量优良率高。经分析是由于每年8月、9月正值夏季,空气湿度高,雨量充沛,各项污染物容易得到稀释和净化,特别是颗粒物浓度偏低。

1.3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析

根据2013~2015年8月、9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可以看出,2013年8月、9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相对最高,分别为4.40和5.16,其次是2014年,8月、9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4.06和4.80,2015年最低分别为3.94和3.70。另外除2015年8月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略高于9月外,其它年份均是9月高于8月,这是由于每年的9月份恰逢中秋节,节假日污染物浓度相对偏高。2013~2015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整体呈下滑趋势,说明南昌空气质量逐年好转。经分析研究认为,2013~2014年南昌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特别是地铁的开挖、棚户区改造工程造成扬尘污染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浓度偏高,2015年后由于政府加强了施工工地的处理,以及各类工程的陆续完工,污染程度有所减弱。2016年南昌各类大型市政工程、拆迁工程都告一段落,故空气质量会比2015年有所改善。

1.4 污染物浓度分析

2013~2015年8月、9月南昌空气质量六项监测因子浓度显示,所有监测项目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二氧化硫化月均浓度逐年下降幅度最大达20%,其它监测项目2013~2014年几乎持平,2015年略有下降。近几年南昌市加紧实施以城市扬尘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工业企业废气治理等为重点的“蓝天行动计划”,对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2016年为保障G20峰会顺利召开,南昌市政府联合其它各相关部门加大了各项环保治理工作力度,所以排除其它意外因素,2016年南昌空气会继续保持良好的态势。

1.5 气象资料分析

根据南昌市气象局提供的南昌十年气象资料可以得知,南昌市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多发生在冬季,夏季盛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3米/秒。南昌市静风频率较高。主导风向及静风频率高的气象特征是影响南昌市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杭州处于南昌的东北方向,G20峰会又是在夏季,即杭州不处于南昌的下风向,南昌的空气质量好坏对杭州几乎无影响

2 结论

根据2013~2015年8月、9月南昌空气质量数据的分析,通过空气质量优良率,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各项污染物浓度的对比分析,结合历年南昌的气象资料,可以大致预测出2016年8~9月南昌市空气质量应可维持在优良状况。由于杭州不处于南昌的下风向,即使南昌空气质量出现污染状况,也不会对杭州产生不良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南昌市政府为了加大空气质量的保障力度,制订了一系列有效的应急保障治理措施,如发生意外污染事故时,关停南昌大型发电厂,同时对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冶炼、玻璃等行业进行限产或停产。在多重措施的保障下,相信杭州G20峰会期间,南昌的空气质量一定会更加良好。

参考文献

[1]金米娜.江西省讯期气候特点[J].气象与减震研究,2011,(04).

[2]余锡刚,等.灰霾天气与大气颗粒物相关性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

篇3:安全护理20年工作体会

【关键词】安全护理;职业道德;观察病情;差错事故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20-0134-01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获得身心安全的最佳护理。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安全护理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疏忽大意都可酿成严重后果,临床上不乏因护理工作失当导致治疗效果功亏一篑的血的教训,因此安全护理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1 安全护理是职业道德和素质修养的体现

安全护理不仅是护理质量和水平的调理也是护理道德的基本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素质水准,更要有责任心使命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把职业的责任感贯彻在工作当中的每一个环节,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使病人获得安全感和信赖感,护理行为往往是一个人独自进行,服务对象是千差万别的病人,护理的意义就是针对不同的病人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且能够认真的全面系统的实施计划,使病人得以最佳治疗效果和身心康复。与医生配和默契给病人的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昏迷病人的翻身、吸痰、口腔护理、配药剂量的准确,各种监测数据的时间性和准确性,完全依靠护理人员的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这就全凭护士的道德、良心和责任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病人健康利益为中心,工作态度要始终如一尽心尽责,经得起道德和良心的检验,护士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护士本身应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无论何种情况下要能控制自身的情绪变化,保持心理平衡,做到急事不慌、纠缠不怒、悲喜有节,始终保持情绪的稳定性。这样才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的工作,这是确保安全护理的基本保障。

2 审慎负责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安全护理的关键。审慎负责是要求护士住工作当中周密而谨慎、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得有误。护理操作规程是长期临床工作的总结,甚至是用患者的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科学性和技术性,稍有大意就可能铸成大错。因此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做到审慎无误,切记六不可。①不可随意简化操作规程;②不可存有侥幸心理;③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三查七对要条条查清;④不可凭主观经验和估计行事;⑤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⑥不可唯医嘱是遵。无论任何情况下操作前要严格亲自查对,把好最后一关,严格查对确保准确无误是安全护理的关键。

3 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技能是安全护理的保障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发展,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对每项治疗、护理、医嘱操作规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盲目工作,往往会铸成大错,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增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高超的操作技能是千锤百炼、辛劳刻苦才能炼就的本领,遇到急、危、重病人要做到心不慌、气不急、手不抖、腿不软,头脑清醒,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保障。

4 严密观察病情使不安全因素尽早排除是安全护理的重要措施

要求护士要充分了解病情,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及时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勤查房勤汇报,随时与医生沟通。执行医嘱时对每项医嘱要知其所以然,并提醒医生医嘱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坚持班班核对医嘱,把好医嘱关。书写交班报告要详细认真,准确反应病性及护理要点,要做到三清: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边看清。严密的观察病情变化,常常是最早发现一些危险信号。为病人赢得抢救时机。

5 强化安全护理教育

篇4:质量安全的演讲稿20

关键词:重组乙肝疫苗,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安全性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1],使用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疫苗是预防并最终控制乙肝的最有效手段[2]。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接种儿童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性[3,4],目前对成人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成人中接种20 μg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为成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柳州市2009年部分大中专院校入学新生,健康且无乙肝疫苗接种史和疫苗接种禁忌证,经实验室筛检乙型肝炎标志物HBsAg、抗-HBs及抗-HBc均阴性、丙氨酸转氨酶正常者,为接种对象。符合本项目对象入选条件者按知情同意、自原参加为原则,告知乙肝疫苗的接种条件、方法和血清采集要求,选择接种对象。共观察分析15岁以上人群1 60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0人;其中男776例,女824例。

1.2 疫苗种类

试验疫苗:重组乙肝疫苗由大连汉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剂量为20 μg/0.5ml。16~25岁人群使用疫苗,批号:20070602-20D;有效期:20100801;批签发号:SZ200803375。25岁以上人群使用疫苗,批号:2010113320;有效期:20131118;批签发号:SZ201100731。

对照疫苗:重组乙肝疫苗由大连汉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剂量为10 μg/0.5 ml。16~25岁人群使用疫苗,批号:20070602-10D;有效期:20100801;批签发号:SZ200803363。25岁以上人群使用疫苗,批号:20101133-10;有效期:20131118;批签发号:SZ201100739。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10 μg重组乙肝疫苗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同一目标人群,通过疫苗编盲,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即试验和对照人群来自同一总体人群,具有可比性,不设不含任何有效成分的安慰剂对照组。

1.3.2 分组方法

在征得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书后,按筛选先后顺序给每位受试者一个序号,对符合入选/排除标准的受试者按登记的先后顺序分配随机号(研究号),被接种者完全随机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

1.3.3 观察指标与观察时间

1.3.3.1 安全性指标

安全性观察内容包括临床试验观察期间受试者发生的所有预期和非预期、与疫苗接种有关或无关的任何医疗事件。

局部反应:接种部位疼痛、发红、肿、硬结、化脓、瘙痒及其大小程度和机体活动障碍。

全身反应:在排除偶合病例后,观察发热、变态反应(皮疹)、头痛、乏力、厌食、呕吐、腹泻等。

其他事件:除上述以外的任何医疗事件,如急性疾病、意外伤害等。

疫苗接种后的全身和局部等反应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预防用疫苗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分级标准指导原则》进行判定。

1.3.3.2 观察时间

所有受试者注射后于现场观察30 min,在疫苗接种后6、24、48、72 h,研究人员对受试者全面系统性地进行全身和局部接种反应观察。从接种疫苗后第4天起至第30天止,每周定期随访1次。

1.3.3.3 安全性评价标准

观察期间对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的征集和非征集不良反应发生率、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e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遍录入数据并逻辑校对后,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1.1 受试者人口学、基线情况及组间可比性分析

1 600名受试者中,男女比例为1 ∶1.06。试验组男女之比为1 ∶1.08,对照组为1 ∶1.05。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1.2±7.9)岁和(21.2±7.8)岁,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7,P>0.05)。

2.1.2 人群和依从性

1 492人完成全程免疫观察,脱落率9.3%,接种疫苗的受试者每针次均进行了系统安全性观察,安全性观察依从性100%。

本试验共采集免疫前样本1 470份,免疫后血样1 466份,完全依从率为91.63%;其中试验组为92.12%(737/800),对照组为91.13%(729/800);试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采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安全性指标分析

2.2.1 不良反应发生率

2.2.1.1 受试者不良反应情况

见表1。试验组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人数分别为463和437例,反应率分别为57.88%和54.63%。2级以上反应率9.25%(74/800)和8.25%(66/800)。局部反应率为42.50%(340/800)和36.007%(288/8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级以上局部反应率为5.00%(40/800)和3.25%(26/800),两组间2级和3级局部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身反应率为37.38%(299/800)和35.50%(284/800),2级以上全身反应率为4.63%(37/800)和5.63%(45/800),试验组和对照组全身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收集到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2.2.1.2 受试者各针次不良反应情况

见表2。试验组1、2针次总不良反应和局部反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以轻微(1级)反应为主,2、3级局部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针次局部反应未见随针次增加反应的趋势。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全身反应率均以首针高于第2、3针,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两组局部反应率比较,a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剂量分别为20 μg/0.5 ml和10 μg/0.5 ml。

2.2. 2 不良反应症状分析

2.2.2.1 局部反应

见表3~5。导致局部不良反应产生差异的症状主要为接种部位1级疼痛,试验组局部1级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例次3级反应均为接种部位发红或肿胀,未观察到烧灼、化脓等症状和导致肢体障碍的反应。

2.2.2.2 全身反应

见表6~9。本试验中观察到的全身反应主要为发热、乏力和头疼,试验组1例发热3级和对照组1例恶心3级反应。未收集到与疫苗接种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注:两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aP<0.01,两组局部反应率比较,b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重组乙肝疫苗的剂量分别为20 μg/0.5 ml和10 μg/0.5 ml。

注:两组疼痛发生率比较,a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重组乙肝疫苗的剂量分别为20 μg/0.5 ml和10 μg/0.5 ml。

注:两组疼痛发生率比较,a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重组乙肝疫苗的剂量分别为20 μg/0.5 ml和10 μg/0.5 ml。

注:两组肿胀发生率比较,a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重组乙肝疫苗的剂量分别为20 μg/0.5 ml和10 μg/0.5 ml。

注: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重组乙肝疫苗的剂量分别为20 μg/0.5 ml和10 μg/0.5 ml。

注: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a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重组乙肝疫苗的剂量分别为20 μg/0.5 ml和10 μg/0.5 ml。

注:两组腹泻发生率比较,a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重组乙肝疫苗的剂量分别为20 μg/0.5 ml和10 μg/0.5 ml。

注: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重组乙肝疫苗的剂量分别为20 μg/0.5 ml和10 μg/0.5 ml。

2.2.3 合并用药和其他不良事件

见表10、11。两组合并用药和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观察到使用违禁药物病例。

注: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重组乙肝疫苗的剂量分别为20 μg/0.5 ml和10 μg/0.5 ml。

注: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重组乙肝疫苗的剂量分别为20 μg/0.5 ml和10 μg/0.5 ml。

3 讨论

乙肝疫苗问世已近30年,但HBV感染仍是一个全球性难题。美国学者认为全球HBV感染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乙肝高危成人未纳入免疫计划[5],由此对乙肝高危成人进行免疫是必要的。有研究表明,成人免疫接种,3针20 μg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3针10 μg组[6]。欧美国家推荐的成人标准剂量是3次20 μg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7]。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很少发生不良反应且一般较轻微[8,9],极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大量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安全、可靠,全身不良反应少见,发热(体温>37.70 ℃)的发生率为5%以下,且基本上为低热,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疼痛[5]。此次研究表明,在成人中接种20 μg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并与接种10 μg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进行了比较。局部反应症状主要为疼痛和发红,全身反应症状主要为发热,不良反应极其轻微。仅个别观察对象出现轻度体温升高,均于24 h内恢复正常,未发现与疫苗接种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20 μg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具有10 μg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相同的安全性,显示加大疫苗剂量后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免疫应答优于10 μg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证明接种20 μg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总之,成人接种20 μg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是安全、有效的。在成人中的使用将降低人群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率,减少接种次数,提高及时接种率,对提高人群整体保护屏障具有积极作用。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群,建议成人接种20 μg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和感染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62.

[2]时景璞,李征远,郑力国,等.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安全性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2):105-107.

[3]龚晓然,刑玉兰,刘立荣,等.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3):185-187.

[4]李荣成,龚健,农艺,等.新生儿大规模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的免疫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4):483.

[5]Young MD,Gooch WM 3rd,Zuckerman AJ,et al.Comparison of a tripleantigen and a single antigen recombinant vaccine for adult hepatitis Bvaccination[J].J Med Virol,2001,64:290-298.

[6]Rendi-Wagner P,Kundi M,Stembergsr H,et al.Antibody-response tothree recom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s: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multi-center travel-chinic based experience[J].Vaccine,2001,19:2055-2060.

[7]Keating GM,Noble S.Recom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Engerix-B:a re-view of its immunogenicity and protective efficacy against hepatitis B[J].Drugs,2003,63:1021-1051.

[8]Farb C,Gddfard J,Medendorp SV,et al.Comparison study of 5-and10-microgram dosages of a recom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 in healthyinfants[J].Pediatr Infect Dis J,1996,15:764-76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商品质量安全责任书 下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