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安全静脉采血

关键词: 关键步骤 采血 静脉 小儿

规范安全静脉采血(共12篇)

篇1:规范安全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操作规程

一、检验科采血人员上岗必须佩带好胸牌、帽子、口罩及手套、做好个人生物安全防护及无菌操作准备。

二、热情接待每位患者,并掌握〝急诊优先〞的原则。

三、认真审对申请单,按照申请单查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检验目的、检验项目。

四、根据检验项目准备采血管并在采血管上标记病人信息。

五、准备采血

1、用0.5‰消毒灵液浸泡手(戴手套的手)或用湿手帕擦手(戴手套的手),做到一针(一次性针头)、一管(一人一管)、一带(一人一根压脉带)、一张(一人一张纸)。

2、使用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器之前检查包装是否完整,负压管是否破损。

3、患者取坐位,手臂伸直,平放在采血台上,暴露穿刺部位,距采血部位5厘米处绑上止血带,止血带要松紧适宜,约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同事嘱患者紧握拳头,若此时静脉扔不易见,可嘱患者反复握拳数次,使静脉易于怒张,止血带捆绑时间不易过长,否则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穿刺前须询问患者有无碘过敏史,有碘过敏史需用75%消毒。

5、打开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针,用左手固定患者前臂,拇指按住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使之固定。右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先以约30度的角度穿刺静脉前2-3毫米处的皮肤,然后再穿刺静脉壁而进入静脉腔,待见有回血后,将针头顺势而进入少许,以防止采血时针头滑出静脉,但不可太深,以免刺穿静脉。

6、将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针的另一端插入带有病人信息的真空负压管内,待抽至所需血量后,先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拳头放松,再以无菌棉签按住伤口,拔出针头(抗凝血真空管须立即颠倒混匀6次)。

7、采血完毕后应嘱患者紧压伤口至止血5分钟(血液病患者应延长压迫止血时间)。每位患者采血前应换纸,换止血带。

六、静脉采血意外情况处理方法

1、局部血肿:嘱患者压好穿刺针口,24小时后可热敷使其消散吸收(血液病患者除外)。

2、晕血:若采血未结束应立即停止采血,让患者平卧并解开衣领,大声呼叫患者苏醒,必要时通知急诊科抢救处理。

篇2:规范安全静脉采血

1、患者准备:采血前向患者耐心解释,以消除疑虑和恐惧心里如遇患者发生眩晕,应让其平卧休息,心要时可嗅芳香氨酊、指压从中和合谷穴,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可立即让患者口服糖水,并及时找医生;

2、检查注射器:要仔细检查针头是否牢固,针筒内是否有空气和水分。所用针头应光滑、锐利、通气、不漏气。

3、消毒:先用30g/L碘酊棉签自所选静脉穿刺处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待碘酊挥发后,再用75%乙醇棉签以同样方法拭去碘迹。

4、穿刺: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拇指和中指持注射器针筒,食指固定针头下座,使针状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30度角斜行快速刺入皮肤,然后以5度角向前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探入少许,以免采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造成血肿,同时去掉压脉带。

5、抽血:针栓只能外抽,不能内推,以免静脉内注入空气形成气栓,造成严重后果。

6、放血与混匀:取下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试管,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如需抗凝,则注入抗凝管中,要注意轻轻混匀。

临床:静脉抽血规范

1、戴帽子、口罩。

2、重翻一层消毒布垫,更换压脉带,用消毒毛巾擦手。

3、扎好压脉带。

4、仔细选择暴露、较粗、位置好的肘部静脉。静脉不暴露者,用指甲划上划痕。

5、先用3%碘酒棉签从里到外消毒直径约5厘米大小范围,再用75%酒精棉签从里到外脱碘消毒。

6、消毒完成后,切不能再用手指去摸找静脉,穿刺有困难者,摸找静脉后应该再消毒。

6、准备好针头、负压试管穿刺。

7、先抽血常规、凝血系列等抗凝血,及时松开压脉带,拔针以后,用镊子夹取消毒干棉球,按住病人的针孔,并嘱咐病人用三个手指按住针孔及上面的静脉孔3-5分钟,直至不再出血。

注意保持台面、布垫、压脉带、毛巾清洁并及时更换。

10、保证针头、有血液废试管等感染源全部回收到专用保存罐中。

11、保证消毒液、棉签、棉球清洁。及时更换、加盖。

12、注意压脉带不能扎太久。遇静脉不好,也不能长时间扎压脉带。

13、遇静脉不易抽者,请经验丰富同志抽。

14、遇婴幼儿需要颈静脉穿刺时,注意要请科室同志帮助,动作轻巧。

15、颈静脉穿刺要注意婴幼儿呼吸及表情,发现有异样改变,及时停止操作。

16、颈静脉穿刺后切不能用力按压穿刺孔和静脉孔(因附近有颈静脉窦)。

17、作股动脉穿刺时,请科室有穿刺经验的同志操作。

18、发现有晕针、晕血病人,要注意安全,做好保护工作。

提高静脉抽血成功率的体会

【关键词】 门诊

作为一名门诊综合治疗室的护士,每天要做大量的静脉抽血工作,这是一项技术性、服务性、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作。操作时要做到既准确又迅速,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静脉抽血是护理工作中最基础、最普通的一项技术操作,如何高质量地进行静脉抽血,高效率地完成日常抽血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始终是每一位护士关心和探讨的问题。下面是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抽血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具体措施

1.1 体位 患者取合适的体位,一般为坐位,凳子与桌面的高度要适宜,以患者舒适为宜。

1.2 充分暴露采血部位[1] 嘱患者脱一只衣袖至肘上,肘上的袖口不宜太紧,以免采血后血管仍然充血,引起出血。

1.3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特殊患者必要时可选择腕部静脉。

1.4 选择合适的进针手法 根据年龄、性别、体态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手法进针。

1.4.1 老年患者 皮肤松弛,血管脆而坚硬、无弹性、弯曲度大、回血缓慢,进针前应拉紧皮肤,针尖直对血管快速刺入,将针栓固定,即刻进行采血。如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抽血速度宜慢。

1.4.2 小儿患者 血管细而浅,进针角度要小,速度相对要慢,动作要轻而稳,沿皮肤表皮轻轻刺入。

1.4.3 营养不良性血管(棍血管)患者 这种患者血管的特点是血管比较细而直,进针时要掌握浅、直、平,见到回血后,停止不动,固定针栓进行采血[2]。如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时,拉针栓时肉眼所见血管逐渐变瘪,此时一定要注意拉针栓的速度要缓慢。

1.4.4 瘦弱患者 这种患者皮肤松弛、血管滑,抽血时可采用两根止血带,选择好血管后,将止血带上、下两根系好,上边止血带起止血作用,下边一根止血带起固定血管的作用。然后,用左手食指将血管的位置、方向、深浅摸准确,对准血管快速刺入。

1.4.5 肥胖患者 这种患者皮下脂肪多,血管深而细,看不见、摸不着。遇到这样的患者,操作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凭手的感觉、思维的判断力以及患者血管细微的弹性来选择穿刺点[3],穿刺要准确,速度要快,角度要大,见有回血后,随进针角度稳定地固定针栓,以免抽血失败。

讨论

现在采血一般使用真空采血的方法。但遇到血管较细的患者,建议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血,以免由于穿刺失败造成患者痛苦;而且可以控制采血速度,以免抽血失败。

篇3:规范安全静脉采血

低钾血症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 血钾低于3.5mmol/L即称为低钾血症, 低于2.5mmol/L称为重度低钾血症。临床轻者仅出现全身肌肉无力, 重者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重症肌无力、呼吸麻痹、肾功能衰竭以及神志不清等, 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2]。治疗方法:患者均采用口服补钾与静脉补钾同时进行, 进行心电监护, 观察尿量和复查血钾。每天输入的10%氯化钾不得超过15g, 每2小时检测血钾1次。

临床护理工作中, 低钾血症患者需反复多次采血检测血钾。常规采血费时费力, 为了减轻反复穿刺抽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减少感染机会,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护士针刺伤, 为补钾治疗提供依据。本课题旨在研究采用密闭式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针采血与同一时间自身的同侧肢体 (非输液侧肢体) 常规采血, 检测患者电解质K+Na+CL-Ca2+水平, 探讨静脉留置针采血的可行性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3月1日~2015年4月1日急诊科门诊的患者20例,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2例, 年龄22~80岁。纳入标准1) 选择重度低钾血症患者;2) 签署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知情同意书;3) 所有患者血管条件较好, 静脉穿刺均一次成功;4) 所有患者检测肾功能均正常;5) 所有患者血标本无溶血。

1.2 材料

留置针选用贝朗公司生产的20G~22G英全欣TM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 敷料选用3M公司生产的6CM×7CMHP无菌透明贴, 正压接头选用贝朗公司生产的凯赛特分隔膜透明无针正压接头。注射器选用山东威高公司生产的2毫升和5毫升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采血管选用积水医疗公司的ST系列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 (内有促凝剂和分离胶) , 采血针选用天津哈娜好公司的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配套用针 (积水医疗真空采血系统专用) 。封管液是0.9%氯化钠注射液0.4ml。检验项目为干生化电解质K+Na+CL-Ca2+。

1.3 方法

1.3.1 静脉的选择

选择非输液侧肢体前臂粗、直、弹性好, 避开静脉瓣、疤痕、硬结、炎症的血管。如果一侧肢体已有静脉通路, 则在对侧肢体前臂单独留置静脉留置针以便抽血。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定为24小时。

1.3.2 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方法

6步或7步洗手法后, 选择穿刺静脉, 常规消毒皮肤, 在穿刺点上方8~10厘米处扎止血带, 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持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穿刺进针, 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 嘱患者松拳, 缓慢撤出针芯, 送外套管入静脉, 用HP无菌透明贴固定留置针。用无针正压接头接在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的末端。常规消毒后, 使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0.4ml正压封管。无菌透明贴应注明穿刺日期、时间、护士签名。患者卧位均为平卧位。

1.3.3 抽血的方法

A组采用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针采血法, B组采用常规采血法。采血时患者卧位均为平卧位。

1) 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针采血卸下无针正压接头, 放入无菌盘中, 接上2毫升注射器, 先抽取1ml的血液 (其中含封管液0.4m l) 弃去, 再卸下真空采血配套用针的末端, 紧密接在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的末端 (注意无菌操作) , 接真空采血管留取所需血样。采血后用无针正压接头接在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的末端。常规消毒后, 使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0.4ml正压封管。采血后将血液与抗凝剂轻轻颠倒5~6次混匀后专人立即送检验科。

2) 常规采血在同一时间同一患者的同侧肢体 (非输液侧) 肘部静脉常规采血。采血后将血液与抗凝剂轻轻颠倒5~6次混匀后专人立即送检验科。

1.3.4 操作人员的培训

选取急诊科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进行培训, 使其熟练掌握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技术及从留置针处采血的关键技术问题, 包括对留置针的维护和管理。

1.3.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输入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士标准差 (x軈±s) 表示, 自身评定用配对t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时间段检测患者的干生化电解质K+Na+CL-Ca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至表4。

3 讨论

1) 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优点:自动激活安全夹使操作简便, 无需静脉按压减少出血风险;双回血技术可以帮助护士快速辨别穿刺针和导管是否进入静脉, 提高穿刺成功率。

2) 经研究发现静脉留置针采血先弃去含封管液1m l的血液后, 再取血标本, 不影响病人检验结果[3]。

3) 操作的注意事项:a.注意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b.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 告知患者避免穿刺侧肢体过度用力, 不弄湿无菌透明贴, 不在穿刺侧肢体量血压。c.注意无菌操作。

4) 密闭式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针采血, 可一次穿刺多次采血, 减轻反复穿刺采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减少感染机会, 减少护士针刺伤, 使操作更加安全方便, 患者也易于接受, 解决了急危重症患者反复采血问题。此法可推广至其他需要反复穿刺抽静脉血的检验项目。

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针采血和常规采血对电解质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密闭式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针采血与同一时间自身的同侧肢体 (非输液侧肢体) 常规采血, 做配对对照, 检测干生化电解质K+Na+CL-Ca2+值有无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各时间段检测患者的干生化电解质K+Na+CL-Ca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密闭式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针采血, 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感染, 减少护士针刺伤, 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密闭式安全静脉留置针,采血,电解质

参考文献

[1]张新超.电解质紊乱与心脏骤停风险.临床误诊误治, 2014.

[2]冷文婷.急诊低血钾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吉林医学, 2014.

篇4:规范安全静脉采血

【关键词】新生儿梅毒;静脉采血;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19-02

近几年随着性传播疾病的增加,梅毒的发病率有了上升趋势,尤其是新生儿梅毒的发生率有所上升。新生儿梅毒又称先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的感染。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静脉采血完成实验室检查为新生儿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如何做好安全防护,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交叉感染很重要。现将静脉采血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1 安全问题

1.1 穿刺难度大 新生儿静脉穿刺一直是棘手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新生儿梅毒一般多为早产儿,低体质量,发育、营养不良,皮肤苍白、萎缩、弹性差,有皮疹(脓疱疹、脱皮、斑丘疹),静脉充盈度差等[1,2],这些是影响新生儿梅毒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的因素,比一般新生儿的静脉采血难度大。穿刺难度影响穿刺次数,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1.2 操作者心理压力大 梅毒是性病的一种,感染者会被认为私生活不检点,容易受歧视,护士因工作中不慎感染梅毒也同样害怕不被家人和社会接受。梅毒螺旋体存在易变异、易耐药、易复发、疗程长等,操作护士的心理压力极大。操作中因心理压力大容易导致穿刺失败和手忙脚乱造成针

刺伤,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1.3 自身防护意识不够 新生儿静脉穿刺成功和手感有一定的关系,穿刺习惯的改变是影响穿刺成功的一个因素。不戴手套穿刺時感觉手灵活自如,穿刺成功率高;戴了手套穿刺手变得笨拙了,进针的深浅也随着改变,容易导致穿刺失败。在繁忙的工作中为了尽快完成采血任务部分操作者觉得自己的手部皮肤完好无破损,抱着侥幸心理穿刺时不戴手套,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

2 防护对策

2.1 选择合适的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 新生儿梅毒的病理特点增加了穿刺的难度。根据患儿血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头皮静脉穿刺选择清晰、粗直的血管,保证采取足够的血标本;颈外静脉穿刺选择上1/3合适穿刺点,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股静脉穿刺在股动脉搏动内0.5cm处垂直进针,应避免误穿股动脉。采血时都应该避开皮肤皮疹(脓疱疹、脱皮、斑丘疹)部位。有研究表明,真空采血器首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3],血液从血管直接到真空采血器里,减少操作环节。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2.2 双人协作,减轻操作者的压力 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静脉采血工作一般由夜班护士单独完成,夜班护士工作劳累,精神欠佳,单独操作时存在心理压力大,家属固定患儿配合程度差等因素容易导致穿刺失败。将采血工作安排在白班完成,减少家属的参与,护士双人协作。一人穿刺,另一人固定新生儿,在穿刺过程中给予提示和鼓励性的语言,可以减轻操作者的心理压力,增强信心,从而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2.3 合适的手套,双层防护 戴手套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与任何可以引起感染的物质接触,采血时选择合适的手套防护是非常必要的。有戴手套习惯的人皮肤黏膜被医疗器械损伤和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的机会均明显小于不戴手套者[4]。而戴用双层手套可使血液接触率由戴用单层手套的11.84%降4.69%,且内层手套的穿孔率仅为0.52%[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戴双层手套的重要性,可见为新生儿梅毒患儿静脉采血戴双层手套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 纪敏,于秀荣,李龙芳.反折输液管法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36.

[3] 曾云兰,赵德菊.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在新生儿头皮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8):90-91.

[4] 钟秀仪,陈琼芳,黄龙淳.护士职业损伤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2005,5(11)):156.

篇5:静脉采血技术

1.护士在操作前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接到采血医嘱后核对化验单.2.核对无误后至床旁进行评估.包括: a 注意采血环境的安静,光线充足.b 了解病人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皮肤及血管情况。c 询问病人是否按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如:禁食等.d 告诉患者采血的目的,方法,指导病人配合。3.洗手,戴口罩 4.准备用物: 治疗车上层: 治疗盘(盘下垫浸泡过0.25‰的健之素湿毛巾),安尔碘(检查安尔碘的生产日期、有效期、开瓶时间),棉签,一次性采血针,(检查包装完整性及有效期),针持罐中取出的干净针持,止血带,一次性治疗巾,试管架.化验单,根据化验项目准备真空采血管,消毒洗手液;

治疗车下层: 污物碗,试管架.5.认真核对化验单,将患者姓名及病案号写在真空采血管的条形码上,并请另一位护士核对.6.推车到病人床旁,再次核对病人姓名,床号,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

7.协助病人松解衣袖露出手臂,注意保暖。将一次性治疗巾垫于患者手臂下,将污物碗放于患者手臂外侧治疗巾上,在距穿刺部位上方六厘米处扎紧止血带选择血管,(常用的血管包括:肘部的头静脉、正中静脉、贵要静脉以及腕部及手背部表浅静脉)。观察局部血管情况,选择充盈,弹性好的血管,避开皮肤瘢痕,红肿,溃烂处。选好后松开止血带,准备第一次消毒.9.检查棉签包装有无破损、漏气、有效期,取出一根棉签垂直蘸取安尔碘,手持瓶盖翻转向上,安尔碘以占湿棉签三分之二为宜,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皮肤,直径大于五厘米。10. 此时,将针头安装在持针器上,连同真空采血管放于治疗巾上,扎止血带进行第二11. 次皮肤消毒,方法同第一次皮肤消毒,消毒后将棉片放在治疗巾上备用.拔下采血针帽,一手拇指绷紧皮肤,嘱病人握拳,手持针沿血管走形穿刺,针头斜面与皮肤呈25°-30°进针,进入血管后一手固定针持,另一手将真空管插入采血针,采血至所需量时拔出采血管,松开止血带,同时嘱病人松拳,用无菌棉片按压穿刺处迅速拔针,单手复帽,棉片按压2-3分钟至不出血为止。

12. 13. 按压同时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需抗凝血标本应倒转采血管8-10次,处理完毕后将血标本放于治疗车下层试管架上。

出血停止后,将棉片放于污物碗中,把污物碗放回治疗车下层。再将一次性治疗巾、止血带放于治疗车下层,协助病人穿衣,取舒适体位。最后将治疗盘放于治疗车上层消毒湿毛巾上。

用洗手液消毒双手,在化验单上注明采血时间,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将采血管及化验单一并放入治疗车下层的采血架上。

15. 回治疗室, 先将血标本交外送人员送检,将采血针头放入利器盒中,针持和止血带放入0.5‰的健之素中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针持清洗晾干后放于针持罐中备用,棉片、棉签及治疗巾弃入医用垃圾袋中,穿刺针帽弃入生活垃圾袋。操作完毕后,护士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在临时医嘱后签字,做好记录。14.

16.静脉采血技术操作/ 2

问题:

1、静脉采集血标本原则?

答:(1)按照医嘱采集标本。(2)采集前做好充分准备。(3)严格执行查对制。(4)掌握正确采集标本的方法。(5)及时送检。

2、采集血培养标本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一般血培养取血5ml。对亚急性细菌心内膜炎病人,为提高培养阳性率,采血10-15ml。

(2)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3)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抽血,最好在对侧肢体采集。3.采集血标本前后为患者做哪些指导?

答:(1)按照检验的要求,指导患者采血前做好准备。(2)采血后,指导患者采取正确按压方法

篇6:静脉采血操作流程

静脉采血操作流程

目的: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 评估:

1、询问患者是否按照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如:是否空腹等。

2、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静脉充盈度和管壁弹性。准备:

1、要求: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2、备物:核对医嘱,化验单及联号,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

1)治疗盘;2)无菌棉签;3)0.5%碘伏;4)5-20ml 注射器;4)一次性手套;5)弯盘;6)止血带;7)垫巾;8)检验单;9)试管架;10)标本容器(干燥试管、抗凝试管或血培养瓶或真空采血管);11)浸泡桶;12)洗手液;13)锐器盒;14)医用垃圾袋 操作:

1、推车携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2、取舒适卧位,铺垫巾,在穿刺处上部约6 ㎝系止血带、选择合适的静脉、松止血带。

3、以穿刺点为中心用0.5%碘伏棉签常规消毒2 次,扎止血带于穿刺点上约6 ㎝处。

4、嘱病人握拳,操作者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20°角进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抽出适量血液。

5、松止血带,松拳,以干棉签置穿刺点处迅速拔出针头,按压局部片刻。

6、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将血液标本置于不同容器内。

7、采全血标本时,取下针头,缓慢注入抗凝管中,轻轻转动试管防止血液凝固。

8、取采血清标本时,取下针头,缓慢注入干燥凝管中,勿将泡沫注入,避免震荡,以防红细胞破裂而造成溶血。

9、采取血培养标本时,注入密封瓶时应常规消毒瓶口,更换针头后将抽出的血液注入瓶内,轻轻摇匀;注入无菌试管时,取下塞子,迅速在乙醇灯火焰上试管口,注入,轻轻摇匀,再将试管在乙醇灯火焰上试管口后塞好。

10、如戴手套者脱去手套,洗手。

11、整理用物和环境,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12、标本连同化验单及时送检。整体要求:

1、如果患者正在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2、在采血过程中,应避免导致溶血的因素。

3、需要抗凝的血标本,应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篇7:静脉采血操作流程

静脉采血操作流程

1询问患者姓名,查对检验单与采血管是否相符,检查采血管的质量及有效期。如需空腹的询问患者是否进食,在哪只手采血。洗手,戴口罩。铺治疗巾,评估患者穿刺处的情况,消毒(范围直径超过5厘米),戴手套,检查采血针头,系压脉带,嘱患者握拳,进行操作中查对,呼唤患者姓名,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成15-30度进针见回血后再进少许,连接采血管。3 采血完毕,松压脉带,嘱患者松拳,轻压穿刺部位拔针。4 如为抗凝管轻摇采血管7-8下,避免血液凝固。5操作后查对。

6取下治疗巾及压脉带,脱手套,洗手取口罩。7向患者交代取检验报告的时间。

篇8:规范安全静脉采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需采血患儿,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3例, 女27例;年龄6个月~3岁, 平均年龄 (2.1±0.6) 岁。对照组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4个月~3岁, 平均年龄 (2.0±0.7) 岁。纳入标准:患儿家属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患儿无血液感染;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严重血液感染;凝血功能障碍。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股静脉采血法, 患儿取仰卧位, 使其腿呈青蛙状, 将其腹股沟展平, 对患儿上臂及下肢进行固定。常规消毒后, 右手对针头固定, 左手回抽法进行穿刺, 抽取需要血量, 完成采血后, 使用棉签压迫止血。观察组行颈静脉采血法, 患儿取平卧位, 并在肩下垫一薄枕, 将其头偏向对侧, 将穿刺部位充分暴露, 将患儿上臂与下肢固定。常规消毒后, 右手持一次性真空采血针, 以15°~20°角沿静脉方向进针, 有回血后将真空采血针另一端直刺入真空采集管, 抽取需要血量后, 使用无菌棉签压迫止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 若进针一次可抽取所需采血量, 即为穿刺成功;同时记录2组患儿采血所需时间及采血后止血压迫时间, 作对比分析。在采血完成后通过我院自制量表对患儿家长满意情况进行调查, 量表采用100分制, 分值>80分为非常满意, 60~80分为满意, <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采血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采血时间及采血后压迫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2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9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小儿静脉采血作为儿科中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 在患儿诊治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 特别是年龄<3岁的幼儿, 沟通较为困难, 易产生恐惧感, 在采血过程中多数不配合, 且会进行挣扎, 从而增加采血难度。因此, 对采血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目前, 小儿静脉采血具体方法包括股静脉采血法、头皮针穿刺采血法、肘静脉采血法以及颈静脉采血法等。以往临床多采用传统的股静脉采血法, 但有研究表明[2], 股静脉穿刺疼痛明显, 且主要依靠触摸寻找穿刺点, 采血时间较长, 易增加患儿痛苦。另有学者表示[3], 在采血过程中, 患儿出现哭闹、扭动时, 易出现错位, 使穿刺失败, 严重者甚至会损伤动脉及神经。有报道还发现, 在进行股静脉采血时皮肤暴露面积较大, 易使患儿受凉。

由于颈静脉血管较粗, 暴露明显并且更易固定, 若小儿出现哭闹, 可使血管更为充盈, 暴露更为明显, 因此, 颈静脉是较为理想的采血部位。近年来, 医疗技术的进步及真空采血针的出现, 使得颈静脉采血法在小儿静脉采血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疼痛感小等优势, 可有效提高采血成功率, 保障采血质量。有学者传统股静脉采血法与颈静脉采血法进行比较后发现, 后者一次性成功率明显较高[4]。本文中, 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采血时间及采血后压迫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 (P<0.05) , 提示颈静脉采血法不仅可提高采血质量, 且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节省时间。有报道指出[5], 儿科是医患纠纷高发科室, 在采血过程中减少患儿哭闹, 缩短操作时间, 保障采血顺利进行, 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减少纠纷。本文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颈静脉采血法在提高医护质量方面也有重要价值。虽然颈静脉采血法优于传统股静脉采血法, 但在采血过程中仍需注意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 防止感染发生;且为提高穿刺成功率, 需在采血前做好患儿的固定工作[6]。

综上所述, 在小儿静脉采血中应用颈静脉采血法, 安全快捷, 成功率更高, 效果更为显著,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瑶, 谢秀珍, 李昃, 等.两种小儿头皮静脉采血法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31) :95-96.

[2]吴生美, 梁琴, 杜双, 等.三种小儿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采血方式的对比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 (3) :118-119.

[3]王钧芹, 王增淑.小儿外周浅静脉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在静脉采血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 2012, 20 (6) :37-38.

[4]周林娟.门诊小儿股静脉采血失败61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31) :97-98.

[5]陈小娘.小儿静脉采血成功率影响因素与对策[J].全科护理, 2012, 10 (36) :3428-3429.

篇9:规范安全静脉采血

采血化验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依据,一般股静脉的采血方法为:用一次性注射器在股静脉穿刺点垂直穿刺股静脉采血,此方法不易固定,容易导致失败,经常反复穿刺损伤静脉,引起血肿,而且导致标本质量下降。使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在急诊抢救中掌握好股静脉的解剖位置,采用正确的方法,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在抢救过程中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现总结如下。

1 穿刺方法

1.1 部位选择

选择股静脉为穿刺部位(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干,为下肢静脉向上的延续,行径股三角,至股三角上部位于股动脉内侧。),穿刺点选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段交界点下方2-3cm 处。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0.5-1cm。

1.2 操作方法

备齐常规采血无菌用物, 患者取仰卧位,脱去穿刺侧内外裤,双腿分开呈蛙状,并将穿刺侧下肢外展30-45°稍外旋,垫高穿刺处,使腹股沟表面充分暴露,用安尔碘以穿刺点为中心做环形消毒2 次,消毒直径为8cm,左手消毒后绷紧皮肤并固定穿刺侧下肢,右手持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采血针朝股静脉走向,与皮肤成30-45°角,在定位点下方1-2cm 处斜面刺入,见回血后即固定,立即将胶塞穿刺针刺入真空试管中,如进针后不见回血,可先连着真空管,在轻轻上下提插针头,寻找股静脉,直至有血液流入真空管,采集所需血量。但需注意,在寻找股静脉针头上下提插时,不能将针拔出皮肤外,否则真空管进入空气,丧失吸力而失效。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按压穿刺点及上方1.5-2cm 处5-10min 至不出血即可, 切忌一压一松,防止出血及局部血肿。

2 注意事项

2.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皮肤要彻底,面积要大,防止感染。若穿刺失败,不宜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

2.2 采血前应选择所需的真空管,并检查真空管有无裂痕,管盖有无松动,

2.3 股静脉穿刺开始时不可先将真空管先接在采血针上,以免空气进入管内而失效,待针头进入软组织或股静脉内再接上真空管。

2.4 采集血标本时,应将真空管倾斜45°,采血针头斜面靠近试管壁,使血液缓慢流入管底,以防止机械性红细胞破裂造成溶血。

2.5 穿刺后检查局部有无活动性出血,无出血方可离去。

2.6 有出血倾向凝血机能障碍及穿刺部位皮肤有伤口、糜烂、感染时不宜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

3体会

3.1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可以体会到用注射器针头抽血见回血后,因手臂悬空不易固定、患者体位移动、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或心理紧张等因素,使针头的方向与血管深浅度很难保持一成不变,从而针头容易脱出血管,易造成采血量不够,或者造成溶血,为了抽取所需血量往往需再次寻找股静脉。这样,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并且耽误了患者的抢救时间。而我们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则可以改进上述不足之处。

3.2 急诊常有病情危重的患者,如各种创伤所致的失血性休患者有效循环血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组织供血不足,缺氧,及时扩容是抢救的首要措施,除了快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外,能否快速、有效采集血标本交叉配血,直接关系到抢救效果及患者预后。而此时患者外周静脉痉挛收缩甚至衰竭,四肢静脉采血困难,不能满足配血需要,我们使用静脉采血针股静脉一次采血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血标本凝血少,且患者血肿发生率低,为患者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3 急诊抢救中常有老年患者,其血管弹性差,血容量相对减少,病情骤急,在内科老年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为明确诊断及治疗,常常静脉采取血标本以协助诊断。通常我们采血一般选择周围静脉进行,当外周静脉采血困难时而选择股静脉采血以保证采血的成功率。

3.4 急诊抢救中常有心理衰竭患者,该患者四肢水肿,因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静脉压增高,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通透性增高。血管穿刺时寻找血管困难.感觉无突破感,容易穿刺进入皮下组织而造成穿刺失败。而股静脉管腔较四肢静脉管腔宽大,血流快、血量充足、无泡沫。我们使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易于触摸穿刺部位,可以避免或减少标本溶血和凝血,对提高化验的准确性起决定性作用。

3.5 急诊抢救中婴幼儿采血也较困难,于婴幼儿周围静脉细、血流量小、加之小儿不配合,家长要求高等特点使穿刺难度大,采血量难以满足检验项目的需要,因此,我们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成为婴幼儿常用的采血方式。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较注射器灵活,且采血针与采血管直接连接,管内带有负压能及时看到回血而盲目性小,故穿刺成功率高。

综上所述使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行股靜脉采血在急诊抢救中掌握好股静脉的解剖位置,采用正确的方法,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高标本合格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在抢救过程中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邵素花,曾趁枚,唐忠志.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1,17(17):94-95.

[2] 杨芳,华雨,任红地,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在心力衰竭病人股静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09,2,7(2):517.

篇10:静脉采血技术流程

场景描述:护士衣帽整洁,按要求着装。接到医嘱单及条形码后与主班核对(一床,李红,078456,全血细胞分析),携医嘱单及止血带去病房核对床号、床头卡(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核对腕带,向患者解释(由于您是剖宫产术后第一天,昨天术中出血有点多,我需要给您抽个全血,看看有没有贫血),争得患者同意后系止血带选血管(您觉得抽这根血管怎么样),您先休息一会儿,我去准备一下东西。

评估患者:七步洗手法洗手,评估患者及血管情况(患者李红,女性,30岁,神志清楚,剖宫产术后,穿刺部位皮肤无红肿、无硬结,血管粗、直、弹性好,经过解释后可以配合),戴口罩。

物品准备:医用棉签、安尔碘、采血针、采血器、医用输液贴、止血带、一次性垫巾、采血架、手消夜、利器盒(医用棉签在有效期内,安尔碘余量充足,在有效期内,采血针在有效期内,采血器完好,医用输液贴在有效期内,止血带弹性好,手消夜在有效期内,利器盒在有效期内),另备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根据医嘱取采血管(二人核对:床号、姓名、病案号、采血项目、采血管颜色并请核对者签字,核对采血管质量、有效期),贴条形码(避开刻度)。

篇11:静脉采血患者须知1

一、门诊一楼大厅化验室静脉采血时间:每周一至周六早上8:00——9:00。

二、如患者有传染病(甲肝、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结核病等)请您提前告知临床医生和采血人员。

三、采血前准备:

1、受检者抽血前1周内保持正常饮食,采血前三天内禁饮酒、用药,采血前晚素食,禁饮食8—12小时。假如病人有饮酒、进饮食、用药等情况时,请提前告知开单医生和采血人员。特殊检查时请按医嘱。

2、受检者应在相对安静和情绪稳定状态下采血,剧烈运动的病人应至少休息15分钟后再抽血。

3、采血时请您尽量放松,与采血人员配合,若有晕针、晕血病史者需提前向医务人员说明。

四、采血后须知:

1、采血后应按压棉签5分钟到15分钟,确认止血后将棉签扔进黄色的医用垃圾袋内,请勿随意丢弃!

2、报告单的领取。常规检查的患者三十分钟后到常规室领取报告单。生化检测和免疫检测、血流变检测患者采血后于当天下午14:30后凭检验单收费凭证到一楼门诊大厅化验室领取检验报告(特殊检验、特殊情况除外)。细菌培养(包括尿、便、分泌物等)一般于留取标本后三天出报告单。如仪器出现故障或停电等特殊情况除外。

篇12:牛尾静脉采血技术摘要

一、牛尾静脉采血要领与体会

在日常工作中,牛的血样一般由牛颈静脉采集,在对牛进行颈静脉采血时,往往存在诸多不便因素:采样者接触牛的头部,容易引起牛发惊,难保定,牛角容易伤人,危险性大,特别是奶牛应激强烈,产奶量减少,容易引起流产,造成经济损失。牛尾静脉采血法采集,接触牛尾部,牛不惊,牛尾神经相对迟钝,疼痛轻,保定省力,只须一人将牛牵好即可,无应激。

1、尾静脉采血部位

牛尾静脉位于牛尾腹侧面的中心线皮下位置,因离尾根大约20cm处,静脉较粗且较浅,所以此处为采血最佳部位。

2、采血过程

助手将牛牵好,采血者左手托起牛尾巴,右手对采血部位消毒后,持带有5号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右手食指控制针头深度,由下向上垂直刺入牛尾腹侧中心线位置约0.5cm见有回血即可抽血,一般采用5ml即可,拔出采血针,用酒精棉球压一下针孔防止出血。

3、注意事项

3.1做好保定 保定后,牛不要左右活动,采血者左手托起牛尾巴,与水平线成45度角左右。

3.2找准部位保定后选择最佳采血点,即为牛尾根约20cm处牛尾腹侧面中心线位置,此处进针时要掌握好方向、角度、深度,当出血不流畅时要调节进针深度。

3.3做好消毒卫生采血前要清理牛舍粪便、尿液,保持圈舍、牛体干净卫生,以免污染采血部位和血样;采血部位要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防止感染。

3.4注意人身安全卫生 在进行尾部采血时,采血者要上身前倾,腿后移,以防被牛踢伤;要穿工作服,高筒水鞋,防止牛粪飞溅身上。

二、牛尾静脉采血方法

1、牛尾静脉与牛尾中动脉的解剖部位。牛尾静脉与牛尾中动脉的解剖部位在牛尾腹侧中线处并行,浅部位的为尾静脉,深部的为尾中动脉。进行牛尾采血的具体部位为离尾根10厘米左右,第 4、5尾椎骨交界中点凹陷处,静脉血颜色暗、量少,动脉血颜色鲜红、量多。

2、牛尾部采血所用器械。牛尾部采血所用器械为动物用一次性连试管采血器。一次性连试管采血器是专用于牛进行采血的一次性使用器械,它集采血、试管、保存管三位一体,一器三用。使用动物用一次性连试管采血器可避免交叉感染,减少了将血液注入试管这道程序,采血后直接放入试管架即可,携带方便,避免了操作人员受到感染。

3、牛尾部采血的操作步骤。

1.一人用手抓住牛尾巴往上翘,要从尾根处弯曲,不能从牛尾中间,要不牛疼痛不安。与背平面垂直45厘米以上,手离尾根部约30厘米。

2.在离尾根10厘米左右中点凹陷处或在4.5关节窝处,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动物用一次性连试管采血器针头垂直刺入。

3.针头触及尾骨后再退出1毫米进行抽血。

4.抽血完成后,旋出拉杆,装回针头保护套,放到试管架上适宜的温度即可析出血清。

4、采用动物用一次性连试管采血器对牛进行尾部采血与传统的颈静脉采血方法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对牛只应激反应微小,牛只不需要保定,减少了牛只的应激反应,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2.操作简便,采血人员容易掌握。

3.避开了颈静脉采血法必须先用针头刺破牛皮这道初学者较难掌握的一道程序。4.使用一次性连试管采血器,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接触血液受到病原菌感染,具有安全、卫生、规范的优点,保障了血清的质量。

5.降低了颈静脉采血法对牛只保定要求,操作简便易学,减少了将血液注入试管等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来自

http:///Portal/Detail.aspx?InfoID=10345698&FormID=2920

三、牛尾部采血效果好

1、采血部位

牛尾采血的具体部位为离尾根l0cm左右,第4、5尾椎骨交界中点凹陷处,里面对应的为牛尾静脉与牛尾中动脉。牛尾静脉与牛尾中动脉的解剖部位在牛尾腹侧中线处并行,浅部位的为尾静脉,深部的为尾中动脉。

根据牛只个体情况也可考虑第3、4尾椎骨交界中点凹陷处和第5、6尾椎骨交界中点凹陷处。

2、牛尾部采血所用器械 牛尾部采血所用器械为动物用一次性连试管采血器。一次性连试管采血器是专用于牛进行采血的一次性使用器械,它集采血、试管、保存管三位一体,一器三用,可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根据具体情况,用7号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也可。

3、牛尾部采血的操作步骤

3.1一人用手抓住牛尾巴往上翘,手离尾根部约30cm。

3.2在离尾根l0cm左右中点凹陷处,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动物用一次性连试管采血器针头垂直刺入(约lcm深。)

3.3针头触及尾骨后再退出lmm进行抽血。采集到的如果是动脉血颜色鲜红,量多,如果是静脉血颜色暗,量少。

3.4抽血完成后,旋出拉杆,装回针头保护套,放到试管架上适宜的温度即可析出血清。

4、牛尾部采血的优点

采用动物用一次性连试管采血器对牛进行尾部采血与传统的颈静脉采血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4.1减轻应激反应 采用牛尾部采血法,对牛只应激反应微小,牛只不需要保定,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4.2操作简便易学采用牛尾部采血法,操作十分简便,采血人员很容易就能掌握。尤其避开了颈静脉采血法必须先用针头刺破牛皮这道初学者较难掌握的程序。

4.3整个操作过程规范、卫生

由于此法应用的是一次性连试管采血器,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血液,使采血人员不至于受到病原菌感染,相对于传统颈静脉采血法,具有安全、卫生、规范的优点,同时血清的质量也得到保障。

4.4提高了工作效率此法降低了对牛只保定要求,操作既简便易学,又节省了将血液注入试管等程序,因此,基层防疫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要点:

一、牛尾抬起的部位很关键,参考图

二、在尾椎的两个椎窝处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临床静脉采血规范 下一篇:跟踪通道数字信号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