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生物绵阳“一诊”考试成绩分析(通用2篇)
篇1:2022年高三生物绵阳“一诊”考试成绩分析
2012年高三生物绵阳“一诊”考试成绩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由于全市统一命题,网上阅卷可信度较高,市均分55.29,我校均分51.41,比市平低3.88,这体现了我校与绵阳的各大型学校的差距,同时各阶段成绩学生人数都较上期有所下降。生物优生情况是:A--114、B1--509、B21--718、B22--754、B23--865;其中有效优生情况是:A--
32、B1--290、B21--
524、B22--576、B23--705;同时和上期期末比,各阶段优生都有所下降。
二、整体存在的问题
年级中进入优生的人数不多,在面上没有为大盘作多大贡献。其主要原因是:
1、大量补习生的参考;
2、学生第一次参加高三大型考试,都很重视,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从而造成很大学生想考好,但事与愿违。
3、对理综时间安排,及试卷做题顺序安排都存在问题。
4、在平时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三、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1、最主要是不能正确理解理综
(1)、对自己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理综大概能得多少分,能否做完题;(2)、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有对理综的取舍问题,即他们一定要丢一部分题,那到底丢哪些分啦,他们无法正确分析。(3)、在心理上没有真正理解到理综考试目的是要做完题,还是得高分。
2、其次审题能力不足
学生不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审题能力不足,也一个较为是普遍的问题。现在无论是高考还是各地区大型考试理综,都有大量的信息,这些大家不很熟悉的信息学生一看就如当头一棒,以致后面都是不解题意,乱做一通,所以得分率很低,其实这些信息都是高起点低落点,最终都落实在教材中;同时在做题时,还有相当多的限制条件,让人防不胜防,总是在不经意间就错了,即使自己都懂也得分率低。如果考试时是老师给他读题、分析,他就大多能做了,所以学生都懂知识也未必能做题。另外还表现在学生读图、绘图和图文信息转换的能力较差,各类考试都有大量的图文信息转换的题型,学生就是不能正确观察,分析正确作答。
3、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分析部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答题情况可以发现,学生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即使仅是记忆知识也有相当多的出错。如选择题第1、2、3题,填空题9、10题的部分题。
4、解题速度较慢,时间应用不合理
许多学生前面花的时间过多,以至于后面题目来不及做,该能得到的分数没有得到。
5、还有错别字多,不能准确作答。
四、后期教学措施
1、全面分析每个学生,分别找到他们存在问题,制定好后期教学的改进思路
2、正确引导学生理解理综
让学生平时多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总结出有一定的做题经验。根据理综各学科特点及不同学生的各科的情况,给学生分析、引导,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作答顺序,正确的时间安排。让学生在心理上上能正确的做到取舍,明白舍得来源有舍才有得,舍是为了更好的得的道理,让理综不是为了白忙活,而是为了得高分。
3、落实双基,把握主干,强化知识的加工和提炼,构建知识网络
(1)夯实双基是高考取胜的保证。(2)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3)抓好重点知识、重点章节的复习,这是备考的重中之重。
4、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
高考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在复习过程中要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思想,更多地给予学生获取知识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逻辑思维、概括归纳、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在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线进行复习的同时,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全面、完整地理解所学知识,真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这第一轮复习中,特别要重视教材重要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生产实践。
5、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
在一轮复习中要加强审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强选题,注意对于知识情景的灵活转换,在教学中加强变式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6、加强解题答题的规范化训练及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
生物备课组 2012、11、10
篇2:2022年高三生物绵阳“一诊”考试成绩分析
2011级绵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在市教体局的领导下,通过市教科所的具体指导、精心组织和各个学校的积极参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校生物单科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从本次诊断性考试中诊断出了不少的问题。
我校生物学科高三“一诊”考试后的一些反思和下一阶段的复习安排如下:
一、高三“一诊”考试生物学科的情况
我校生物学科在绵阳市“一诊”考试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卷Ⅰ平均分27分,卷Ⅱ平均分21分,全卷平均分48分。卷Ⅰ平均分、卷Ⅱ平均分、全卷平均分均超过市平均分。
二、分析“一诊”,发现问题,明确方向
我校生物学科第一轮复习计划明年三月中旬结束,经过前阶段的复习后,大部分学生能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对于考查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方面的试题,得分率较高,但通过分析本年级一诊考试卷和成绩,我校本年级第一轮复习中存在以下一些不良现象。1.不重视第一轮复习的现象
少部分学生将第一轮复习看作平时新课教学的简单重复,只满足于对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概念的掌握上,不注重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通过第一轮前阶段的复习下来,虽然各个知识点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然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决综合题(如高考题)时失误比较多。2.不重视课本解读的现象
部分学生在复习中关注的重点不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而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忙于做题、核对答案、对疑难问题的提问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高
一、高二的能力水平。对概念的理解仍然是想当然,在解决考查概念的变式题型时,错误率较高。3.解题能力不足的现象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习题训练,做的题多,但对失误的地方不够重视,不清理巩固,不仔细的分析过程,只关注答案,出现相同问题或类似题型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出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等问题。4.答题规范化、正规化不够的现象
比如“一诊”考试卷中,学生不能准确理解题意,找不到题中的关键字词,不懂得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等,导致答题不规范、文字表述不清晰、答非所问、条理混乱等,这些可能与我们老师平时强调规范答题的力度不够,细节的要求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5.综合训练不够、学生应试能力差的现象
进入高三,学生才第一次接触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拼盘式综合到一张试卷中的测试方式。学生对考场上答题时间的安排,答题的先后顺序,难易题的取舍,总分意识等还缺乏全局观念。这种理科综合应试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我们从方法和技巧上不断给予指导和引导,还需要不断地通过适应性考试来训练,来吸取教训,来积累经验。6.部分学生存在轻视生物学科的现象
由于生物在“3+综合”的高考理综试卷中所占的分值少,语、数、外三科由高二的全卷100分增加到150分,物理学科由高二全卷的100分增加到110分,化学学科由高二全卷的100分增加到100分,而生物学科到了高三,不但没有增加分值,反而从高二的全卷100分减少至90分,所以,学生乃至家长潜意识地不重视生物这门学科,于是,学习就显得被动,花在生物上的时间也相对就少得多。又加之我校开设的生物学科的课时有限,高二和高三分别是每周开设三节课和四节课,我们都知道,生物科的内容多,任务重,每节课的课堂知识容量大,讲课的速度就不得不加快,况且我校每个班的生源差异较大,班额也大,教师上的班又多,客观上就导致对学生跟得不紧,也就导致有的学生没有跟不上,从而就更不重视生物的学习。
总之,分析一诊,我们发现了以上这些问题,也明确了在第一轮后期复习中的复习教学方向。
三、针对问题,落实措施,减少失误
针对“一诊”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我校高三所有生物老师,认真的开了一个扎实的、务实的、深刻的学科分析会,每个教师都在认真分析了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答卷的基础上发了言。在会上再次强调并统一了高三复习的指导思想:立足高考,钻研高考命题特点与趋势,正确把握高考趋势,高考题年年在变,但考纲和大纲相对稳定,教材没变,而教材是依据之根本,很多高考试题高于课本,但一定都源于课本,所以必须强化课本在高三总复习,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中的重要地位。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精心编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资料,以能力立意,知识为载体,夯实基础,减少失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应试能力。结合“一诊”,特制定了详细的后期复习计划和落实的具体措施。
1、明确第一轮的复习任务。
按大纲、考纲要求,系统复习,夯实基础。按单元复习,既按全书每章节的顺序进行。把每个单元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在高
一、高二所学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突出重点,加深理解,攻破难点;在此基础上,再把重点相关涉及到的知识点前后联系起来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拓宽拓活(夯实基础,落实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运用知识能力的综合化、实际化,将书变“薄”。复习时要把《考试说明》上对学生的五个能力要求贯穿落实.在复习中要切记“不要过快,要讲求实效;要避免“重练轻讲,重文轻图,重记轻能,重难轻易,重量轻质”等倾向;要避免第一遍复习跨度太大,喧宾夺主。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基础、重点、关键所在,复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考,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2、正确处理“纲”和“本”的关系。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生物命题的基本依据,“考纲”是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制的,它体现了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内容,但“考纲”又必须反应时代发展的变化,体现当今生物学科的特点,所以应正确理解其“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这句话的精髓。复习时,要以“大纲”为标准去对照和理解“考纲”,注意“事在纲外,理在纲内”类型试题的训练,要明确重要的知识考点,正确把握学科内综合的“度”和能力考查的标准,充分发挥“两纲”的正确导向作用。
3、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
高三生物组全体教师在暑假的时候就进行了10套高考题的研究(近3年三套四川、全国高考题三套,山东、江苏近2年的高考题三套),并于高三年级开学第一次教研会上进行研讨,通过对高考题和考纲的研究,找出考纲微动、试题的变,考纲的不变、试题的变化,考点的不变、试题的变化。找准特点,把握要点,面对高考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有效。
4、复习过程突破“四个关键”。
(1)过基础关:通过第一轮复习,依据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夯实“三基”,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
(2)过消化关:通过记忆、理解、巩固,实现现有知识的有效储存。(3)过简化关:通过对知识的加工、整理,实现主干知识的信息转换和浓缩。(4)过优化关:通过寻找规律、整合联系、优化解题途径,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5、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让学生明白“坚强的自信心给人带来顽强的毅力,可以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蔑视困难和失败”。
(1)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信心。教师认真将每一节课上得精彩、生动、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就能得到学生的信服。同时注意将许多新的信息、新科技、以及引起人们关注的生物学热点问题,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而且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去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和生命现象,既丰富了他们的生物学知识,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生物的信心。课堂上精心创设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发表各自的见解,寻找问题的答案,让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所以杜绝了思维偷懒的现象,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全情投入,自然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关心、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稳定信心。
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谈心、聊天,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甚至生理状态,及时给予关心、帮助,同时也通过接近学生,及时得到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学好生物的信心,使学生稳步提高生物学科的成绩。
6、注重学法指导,培养主体意识,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形成学科知识网络,回归教材,从细节着手,提高解题能力。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最鲜明的特点是基础性和综合性,同时强调和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因此,夯实基础成为日常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科综合则为教学目标。认真完成本学科内的基本概念、原理的复习,并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联系,抓住教材的主线,注重细节,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立知识网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阅读理解题意的能力,书面表达的能力,图、表信息的准确收集和转化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临场应试的能力,科学实验的能力等。
7、注重知识与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的联系与应用。
与科学、技术、社会联系密切的情景材料,强化了知识的应用,突出了能力的考查。故在生物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生物科技进展、社会热点、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重大事件、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等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后面复习“遗传和变异”时,要注意与育种(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航天育种)、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和克隆等结合起来。
8、充分重视实验的复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解题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重视实验、实习等的教学,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传授。在实验复习教学中要求掌握大纲和教材规定的实验,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会控制条件,会使用相关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并得出正确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即图示实验观察分析能力、文字实验说明能力、过程实验补充能力、现象实验描述能力。我们只有在实验教学中教会学生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的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骤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的依据,懂得完成任何一个设计实验,都要注意三条基本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设置对照原则。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灵活而科学地答题。
9、我们备课组的一些具体的措施。
(1)复习时合理分配时间,回归教材,以教材为中心,详略得当,重点出击,构建知识体系,总结规律。
(2)统一教学进度,复习资料,包括课堂例题的选择,课后作业题的增删,绝不允许单干蛮干,做到共进退,发挥团队的强大作用。
(3)备课组各位老师分工明确。备课组长负责周末检测、月考试卷的安排和平时所用小练习的审核工作,其余的老师每2人一组编制课时复习资料,要体现主干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力争做到重组真题,分类训练,举一反三。
(4)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认真做好试卷整理和收集,不折不扣的做好改错,将试卷复习少,教材复习薄,强化复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每周必须检查一次改错本(或叫错题积累本),由各小组的组长负责抽查核实。
(5)根据学校所分目标任务,必须落实好人头工作,不论是采用作业的面批面改,还是课间的单独交流和沟通,都要建立人头工作档案,要提交名单,落实责任,最后还要考核。
(6)认真上好评讲课。组上每人必须上一堂组内公开示范课,加强交流和学习,配合学校教学技能大比武提升课堂复习效率,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本期12月份以前必须完成。
(7)认真做好月考试卷分析,开好组内月考分析会,成绩优异的交流经验,成绩较差的组内说明原因和情况。
相关文章:
2022年年度公司安全总结02-17
2022年暑假安全告家长书02-17
2022年综治安全工作汇报02-17
2022年学校安全教育计划02-17
事业单位员工正式辞职申请书报告02-17
2022年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02-17
2022年安全活动月安全宣传标语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