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治疗(精选十篇)
超滤治疗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的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 其中肝炎肝硬化84例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74例, 慢性丙型病毒型肝炎肝硬化10例) , 酒精性肝硬化32例, 血吸虫性肝硬化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男46例, 女14例, 年龄38~72岁, 平均51.2岁。对照组中男50例, 女10例, 年龄37~74岁, 平均52.4岁。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并发症、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腹水性质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予以限水、限钠、利尿、补充白蛋白等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应用WLFHY-500型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机进行腹水超滤浓缩并回输:严格无菌操作下按腹腔穿刺方法将腹水从左下腹引入导管内, 腹水流速150~250ml/min, 腹水经超滤浓缩后由导管自右中腹回输腹腔, 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一般情况。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尿量、血浆白蛋白、肌酐、尿素氮、水、电解质变化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腹水消失或仅有少量, 在利尿剂帮助下维持3个月以上;有效:腹水明显减少, 在利尿剂帮助下维持2~3个月;无效:腹水量明显减少, 在利尿剂帮助下维持时间不足2个月。显效加有效率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与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情况
治疗组60例患者平均每次抽查腹水 (5028±1025) ml,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腹围、尿量、血清生化指标等情况比较见表1。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2例患者在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后穿刺针眼渗漏少量腹水, 经加压包扎后2d渗出停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
3 讨论
肝硬化晚期由于肝、肾神经反射能力降低, 水、钠潴留, 门静脉高压, 低蛋白血症, 周围血管与肾血管舒缩性差异, 肝脏局部的特殊生理解剖因素, 隐匿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内毒素血症等因素作用产生腹水[1]。经限钠和利尿剂潴留无效, 或经大量腹腔穿刺、放腹水等治疗后利尿剂未能防止复发, 4周内腹水快速回聚者为顽固性腹水, 约占肝硬化腹水的5%~10%[2]。
常规内科治疗行腹腔穿刺放腹水未对抽放的腹水进行有效利用, 放液后缓解症状时间短 (72h恢复症状) [3], 长期治疗效果欠佳, 导致蛋白丢失、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腹水浓缩回输腹腔设备简单、经济实用, 短期缓解症状, 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核素示踪证实, 回输腹腔的蛋白部分被重吸收入血[4], 对提高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减少腹水形成及改善肝肾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观察, 治疗组患者腹水浓缩回输前、后腹围、尿量、血浆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 血钾、钠、氯、钙无明显变化 (P>0.05) ,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取得良好效果。除少数病例出现穿刺部位渗液外, 未发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除肝硬化外其他原因导致的顽固性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已有报道[4]。本组病例无其他原因导致腹水并胸水患者, 今后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范开春, 程留芳.肝硬化腹水发生机制[J].中华肝病杂志, 2003, 11:180.
[2]谢渭芬.肝硬化腹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华肝病杂志, 2003, 11:181.
[3]胡大荣.顽固性腹水的治疗[J].中华肝病杂志, 2003, 11:182.
超滤治疗 篇2
【关键词】生脉胶囊;斜线超滤;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气阴两虚
【中图分类号】R54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086-02
Observation curative effect of Shengmai Capsule and oblique line ultrafiltration profiling treat intradiaytic hypotension
LIANG Yim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rology department in Foshan city,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WTHZ]Objective[WTBZ] Observation curative effect of Shengmai Capsule and oblique line ultrafiltration profiling treatment intradiaytic hypotension t. [WTHZ]Method[WTBZ] The 30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ion for deficiency Qi and Yin, from 2012.1 to 2014.2,which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5 cases treat with straight line ultrafiltration profiling. Another 15 cases treat with oblique line ultrafiltration profiling and Shengmai Capsule.[WTHZ]Result[WTBZ] The averag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averag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oblique line ultrafiltration profiling and Shengmai Capsul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straight line ultrafiltration profiling group,total effective rate of intradiaytic hypotension of oblique line ultrafiltration profiling and Shengmai Capsul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straight line ultrafiltration profiling group,P<0.05,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THZ]Conclusion [WTBZ]The Shengmai Capsule and oblique line ultrafiltration treatment hemodialysis patients,which should stable blood pressure,which should decrease intradiaytic hypotension.
Keywords:Shengmai Capsule;oblique line ultrafiltration profiling;intradiaytic hypotension
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尿毒症的常用治疗措施,是维持患者生命最为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接近40%,给患者的心输出量、血管张力等带来不良影响,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在透析过程中脱水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降低[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有效的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方法,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血透室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长期透析患者,并且参照文献[1]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符合气阴两虚并且反复出现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透析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2.5±10.6)岁;透析时间3~10年,平均透析时间为(3.6±2.1)年;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13例,多囊肾2例,高血压肾病3例,高尿酸肾病3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直线超滤组、斜线超滤模式联合生脉胶囊组,每组各15例。纳入标准:选取患者依据《血液净化学》标准,血透中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比透前下降30mmHg或收缩压低于90mmHg,即判定为低血压。排除标准:排除超滤量≥5%干体重例次,排除有明显感染、肿瘤、心律失常、心梗及营养不良患者。兩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照3次/周透析频率进行,每次透析4h,每个患者观察15次透析例次。采用费森尤斯血透机,威高F14透析器,血流量200ml/min,采用流量500ml/min碳酸氢盐透析液,设置透析液温度36.5℃,钙1.5mmol/L。超滤量为透前体重-干体重+0.2L。两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均没有饮食和输液,透析前注意停服血管活性药物。直线超滤组采用钠140mmol/L匀速超滤,斜线超滤组起始阶段采取直线超滤(相同超滤量下)1.33倍超滤率,然后呈斜线下降至透析结束。而Na浓度呈斜线,从145mmol/L 降至135mmol/L结束。斜线超滤模式联合生脉胶囊组透析的各项参数和斜线超滤组相同,治疗观察期间每日服用生脉胶囊(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33021036,0.3g/粒, 成分: 红参、 麦冬、 红参)3粒/次,3次/日。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透析患者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情况和疗效。疗效评价标准[2]主要对所有患者15次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次数进行评价。显效:透析患者低血压发作次数减少50%及以上者,有效:透析患者低血压发作次数减少20%~50%者,无效:透析患者低血压发作次数减少20%以下者。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透析患者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情况斜线超滤模式联合生脉胶囊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优于直线超滤组(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斜线超滤模式联合生脉胶囊组的总有效率均优于直线超滤组(P<0.05)。具体见表2。
表1两组患者透析患者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情况(x±s)
组别例数
平均收缩压(mmHg)平均舒张压(mmHg)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直线超滤组15133.3±10.195.1±9.883.5±9.162.2±8.8
斜线超滤模式联合生脉胶囊组15136.4±12.2134.2±11.1*80.3±9.280.0±8.5*
注:与直线超滤组,*P<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直线超滤组152 13.3%2(20) 11(66.7)4(33.3)
斜线超滤模式联合生脉胶囊组154(26.6)8(53.3)3(20)12(80)*
注:与直线超滤组,*P<0.05。
3讨论
透析过程中相关性低血压是透析过程中主要的并发症,其机制为透析后期患者超滤出体内大量水分的条件下,降低循环血量,而透析机保持着匀速的超滤速率,超滤速率大于组织间液对于血浆进行再次充盈的速率,进而造成循环血量进一步的降低,出现低血压的症状。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是重要的并发症,在中医学中属于“厥脱”、“怔忡”、“眩晕”的范畴。其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逐步发展,病程长,脾肾亏虚、心阳受损,患者主要是由于虚实交杂,虚主要以脾肾亏虚,心阳不足,标实则以水湿瘀为主。中医病因病机上,患者原已有脾肾衰败,气阴两虚,加之血透时脱水过快过多,短时间内阴液量流失,气随血脱失,进而出现“厥脱”、“怔忡”、“眩晕”而为本病[3]。为解决此临床常见难题,笔者采取中西并举的方法,一方面采用斜线超滤模式维持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有效循环,另一方面采用服用生脉胶囊以起益气养阴、回阳固脱之功。
斜率超滤模式在透析的初始采用的是高超滤率,超滤率是匀速超滤时的1.33倍,呈现直斜线下降到透析结束,进而促使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提高,进而促进血管内再次充盈,保持血管内有效的血液容量。在透析后段随着毒素的清除,血浆渗透压降低,血管再次充盈率明显降低,低超滤率可以有效的避免血容量降低过快,将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4]。生脉胶囊依照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名方“生脉散”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而成。生脉散是由人参、 麦冬、五味子组成,人参甘温,益气生津以补肺,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麦冬甘寒,清热养阴,润肺生津;五味子酸收,敛肺止汗,生津止渴。纵观全方一补、一清、一敛,能“收拾虚脱之阴”,达到 “气复津生,益气复脉”之功效[5]。生脉胶囊可以使虚脱得固,阳气得复,对证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病病机[6]。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资料显示[7]生脉胶囊主要含有人参皂苷、多糖、麦冬皂苷、五味子素等成分,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之功效。其中君药人参含多种两萜皂苷,可以兴奋心肌细胞,提高心肌收缩能力和回心血量,有效的改善心脏功能,可清除氧自由基, 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微循环,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使血压回升从而起到升压效果。五味子有抑制心肌 Na+- K+-ATP酶活性、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从而产生改善心功能作用。
综上所述,斜线超滤模式联合生脉胶囊,一方面可通过斜線超滤模式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间隙水分重新吸收进入血管,而提高血管再充盈率,保持了透析中有效血容量的稳定。另一方面通过服用生脉胶囊增加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机体耐受缺氧能力。通过以上两种方法,中西并举双管齐下,增加了患者回心血量、心肌收缩力及心脏输出量,达到升压稳压作用,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保证了透析及超滤能够顺利完成,提高了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5.
[2]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4.
[3] 高俊.中医药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8): 763-766.
[4] Donauer J,Kolblin,BekM,et al. Ultrafiltration profiling and measurement of relative blood volume as strategies to reduce hemodialysis related-side effects.[J]. Am J Kidney Dis, 2000,(36):115-123.
[5] 王绍华,邱模炎,李葆青,等.邱模炎应用生脉不同剂型防治透析低血压的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4): 634-636.
[6] 刘小娟,苏丹,路秀云,等.生脉胶囊的临床应 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9):2467-2468.
[7] 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3-480.
超滤治疗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分会联合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收治199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例30例 (男28例, 女2例) , 经休息、限盐、限水、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7~10 d无效的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 均除外腹水感染及腹腔肿瘤, Revolt试验阴性。年龄在33~65岁, 平均32岁, 其中乙肝后肝硬化例16, 丙肝后肝硬化5例, 酒精性肝硬化9例。
1.2 方法
应用北京伟力新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WLXGX_888型伟力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先用0.9%氯化钠将超滤管路预冲, 继而按腹腔穿刺常规操作。患者排空尿液后取平卧位, 在无菌条件下, 常规消毒左下腹及右下腹, 铺双洞无菌巾, 以左下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为第一穿刺点, 用8GA多侧孔留置针避开血管刺入腹腔, 然后与超滤器上输出端连接, 腹水借动力泵经导管转流, 设置泵Ⅰ流速为100~150 ml/min, 使超滤器装置中的中空纤维外保持负压。腹水流经滤过器, 第二穿刺点在右下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 刺入一单孔留置针, 接回输端, 流量 (泵Ⅱ) 为泵Ⅰ的1/3~2/3, 形成环路连续腹腔回输, 将水及中、小分子等物质滤出。如此反复转流超滤, 治疗2.0~3.5 h/次, 平均每次超滤腹水 (5800±1402) ml, 消毒、无菌包扎, 术后用腹带捆帮腹部。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体征变化, 如食欲、腹胀、体重、腹围、尿量变化;治疗前后腹水常规-生化指标变化。
1.4 疗效判定
显效:腹胀明显减轻, 呼吸困难缓解, 尿量增加500 ml/d以上, 食欲增加, 下肢水肿消失, 病情改善, 腹水消失或余少量, 维持3个月以上;有效:腹胀减轻, 食欲改善, 尿量增加, 腹水1个月后又逐渐增多者;无效:腹胀减轻, 食欲增加, 4周腹水恢复原水平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0例患者, 1次治疗12例, 2次治疗14例, 3次治疗以上4例, 治疗2.0~3.5
h/次, 平均每次超滤腹水 (5800±1402) ml, 显效16例, 有效10例, 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0%。有患者体重下降, 腹围减少, 尿量增加 (P<0.1) , 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均升高 (P<0.05) , 血尿素氮, 肌酐下降 (P<0.01) 。而且血中电解质除血氯略降低外, 治疗前后无显著变 (P>0.05) 。
2.2 症状、体征变化
多数患者原有症状如胸闷、腹胀、呼吸困难等明显改善, 尿量明显增加, 食欲增加, 体重减轻,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腹围、体重、尿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本组腹水回输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见表1。
注:●P<0.05, *P﹤0.01
2.3 不良反应
30例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是通过腹腔穿刺将腹水引出, 经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机过滤、浓缩, 将废水和肌酐、尿素等有毒物质排除掉, 把腹水中的白蛋白及有用物质留下, 回输入患者体内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可迅速消退腹水, 减轻症状, 又不致于大量白蛋白丢失和电解质紊乱, 对于循环血容量不足的尤其重要[1]。而且可缩短患者住院天数, 减少药物用量,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该方法安全可靠, 禁忌证少, 能提高血浆蛋白量, 显著改善肾功能, 对消除水肿及腹水吸收有良好作用[2]。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 其副作用可有发热、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凝血机制障碍、电解质紊乱等, 但本组患者未观察到上述严重副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选择30例顽固性腹水患者, 采用WLXGX888型伟力血液透析机及其配套血液管路, 按无菌操作规范将患者的腹水引入透析器超滤浓缩后回输至腹腔, 共治疗46次。结果 30例患者中, 显效16例, 有效10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86.60%。结论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疗效不巩固。
关键词:顽固性腹水,腹水浓缩,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0, 19 (1) :56-62.
超滤治疗 篇4
关键词:超滤技术;环境工程;应用
目前超滤技术在我国的自来水厂中逐渐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有一大批超滤膜自来水厂不断地涌现,在提高水质,降低能耗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超滤膜技术具有独特的优点,特别是其投资比较小,而且占地面积小等,在多个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常见的城市水处理之外,在我国农村常见的饮用水工程中,其应用就非常普遍。超滤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膜净水处理技术
双膜净水处理技术是通过双层过滤膜或者应用反渗透与过滤膜进行净化处理的技术,双膜净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水中硬度过高和盐度过高的问题。双膜净水处理技术目前在我国多个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盐度比较高的沿海地区,或者水污染的地区,水的硬度比较高,可以应用双膜净水处理技术。在我国传统自来水生产中应用的纯净水处理技术已经难以解决现在的水污染问题,其水质难以达到城市饮水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双膜净水处理技术,双膜净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的净水处理技术相比,增加了超滤和反渗透处理工艺。在抽取的水原料经过超滤设备处理之后,能够直接地进入到清水池中,一部分水经过反渗透处理之后进入到清水池中;将处理之后的水进行混合以及加工之后,所提供的饮用水水质比较好。传统的净化技术在去除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离子比较困难,导致了出水的水质质量难以达标。双膜法工艺的应用,改善了水质的口感,同时也保持了出厂水的硬度。例如在广东省肇庆市高新区自来水处理的过程中,原水是江北水,自来水厂存在着工艺落后、设备老化等问题。经过分析研究之后,在改造方案中保留了原自来水厂的相关设施,拆掉了无阀滤池,建立了新的超滤膜过滤车间。在改造完成之后,膜池和清水池之间的液位差在3米左右,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应用虹吸的方法来出水,减少了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
二、短流程净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围绕超滤进行的短流程净水处理技术是将多个流程的净水处理工艺集中到一起来进行的净水处理方法,在我国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得到了比较多的应用。在应用短流程净水处理技术时,对于取水源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在处理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自来水处理厂规模的影响,可以对旧的自来水厂进行改造,也可以建设新的自来水厂。在具体应用该处理技术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净水处理技术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当某地水源水质质量比较高,但是由于水中含有比较多的微生物时,会影响到自来水厂出水的水质。在这种情况下下,可以用考虑应用混凝加超滤膜净水短程处理技术,可以对原来的自来水厂净水处理设备进行改造,减少净水的流程。由于在该净水处理技术中使用的超滤膜通水量比较低,超滤膜一侧的水压差比较低,能够有效减少超滤膜对于水的污染。而且超滤膜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长期不清理,这样就增加了的使用时间,提高了超滤膜的使用效率。这种净水处理技术能够直接对自来水厂出水设备进行改造,减少了设备的投资,对于降低自来水的生产成本,提高净水处理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帮助。
三、超滤技术代替过滤处理技术的应用
应用超滤技术可以直接代替的传统过滤处理技术,从而满足了水净化处理的需要。超滤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自来水出厂水的质量,但是对于水源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情况下原水中的有机物应当比较少,氨氮物质含量少。当新建的自来水厂原水中的浑浊物质比较少,但是含有比较多的藻类植物时,自来水厂在对原水处理的过程中受制于外在条件的限制,其处理结果往往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超滤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净水处理过程中设备的占用面积,而且减少了净水处理的流程,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中实现对原水的处理,提高了净水处理的效率,也提高了水质的质量。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水质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相应的处理方法。例如当原水的温度比较低,水质浑浊时,就可以考虑超滤技术和高密度沉淀凈水处理技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比较少,能够在低成本下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最终提高了供水的质量。超滤技术在环境工程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综合性效果,例如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異味,而且缩短了净水处理的流程,减少了自来水厂的占地面积,降低了水处理的成本,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超滤膜深度处理技术的应用
当引用水源受到污染,一般的处理技术难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以及氨氮等污染物时,需要综合应用活性炭等深度处理方法才能达到出水的标准,在深度处理之后,应当用超滤膜进行过滤。在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应用传统的处理工艺,然后用深度处理方法,最后用超滤膜过滤。常规处理方法主要是为了去除水中的颗粒物、悬浮胶体等物质以及大分子有机物等;深度处理工艺主要是去除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和氨氮等,超滤技术主要是为了确保水中微生物符合标准。目前这一技术在我国的一些净水处理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运行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结束语:超滤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虽然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膜污染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在目前水污染比较普遍的今天,对于超滤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比较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地改善现有的水处理工艺,不断地提高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减少水污染的影响,满足饮用水的需要。目前开发出了比较多的新技术,实现了对传统水处理工艺的整合和升级,对于提高超滤技术的应用效率带来了帮助。
参考文献
[1]朱国军.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管窥[J]. 生物技术世界,2014,08:15-16.
[2]宋静.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J]. 北京农业,2015,17:209.
超滤治疗 篇5
关键词: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
顽固性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 顽固性腹水患者往往腹水量大, 症状明显, 且常合并有肾功能不全、稀释性低钠血症, 对多种利尿剂敏感性差, 治疗十分困难。作者自2008年1月以来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60例, 临床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3年6月本科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08例, 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 对照组48例, 其中男72例, 女36例, 平均年龄 (44.7±12.6) 岁, 肝病病程6个月~28年, 平均病程 (6.6±4.8) 年;腹水持续时间 (14.5±11.6) 个月。顽固性腹水为药物治疗后腹水消退不满意或经排放腹水治疗后不能防止腹水的早期复发, 不能耐受利尿剂治疗者也归为顽固性腹水[2]。所有病例治疗前均无肝性脑病、腹水感染、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其中治疗组合并肝肾综合征4例, 对照组合并肝肾综合征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
WLFHY 500 (北京伟力)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 YT120型丙聚腈中空纤维滤过器。
1.3 操作方法
治疗组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方法, 每例最少1次, 最多4次。为确保腹腔穿刺的安全性, 术前行腹部彩超检查。安装好超滤管套件, 连接各软管接头, 接通仪器的电源开关, 按动设置键;患者取半卧位或平卧位, 取左下腹和右中腹为穿刺点, 穿刺成功后, 穿刺针连接泵软管, 形成腹腔闭合回路。一次性滤出液体3000~5000 ml, 治疗时间为1.5~3 h。术中心电监测脉搏、心率、血压, 术后腹带加压包扎腹部72 h, 并给予保肝、利尿、预防感染治疗, 静脉注射血浆200~400 ml或人血白蛋白10~20 g。对照组予以腹腔穿刺放液, 1~2次/周, 每例至少4次, 每次放液1000~3000 ml, 术后给予保肝、利尿、预防感染治疗。每个月随访1次, 连续3个月后对其精神状态、食欲、腹胀、尿量、体重、腹围、肝肾功能、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腹胀显著减轻, 食欲增强, 尿量增加, 腹水完全吸收或仅有极少量腹水, 3个月未再出现腹水。有效:腹胀减轻明显, 食欲改善, 尿量增加, 腹水明显减少并持续1个月以上。无效:腹胀短期减轻, 尿量短期增加, 腹水明显减少后2周内未能继续减少或又恢复到原有水平。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注意事项
术前测腹围、体重, 记尿量, 化验血、尿常规、腹水常规、肝功、肾功、血电解质、凝血功能;治疗中监测生命体征及心、肺功能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
治疗组所有患者治疗后精神、食欲改善, 腹胀明显减轻, 呼吸困难减轻。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减轻。
2.2 体征
治疗组腹围显著减少, 体重明显下降, 24 h尿量明显增加 (P<0.05) 。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白蛋白、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指标变化
对照组血中的白蛋白较治疗前轻度升高 (P>0.05) , 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无明显变化 (P>0.05) ;治疗组患者血中的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 (P<0.05) , 尿素氮、肌酐有明显下降 (P<0.05) , 总胆红素无明显变化 (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白蛋白升高, 尿素氮、肌酐下降,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4 两组治疗前后电解质变化
对照组血清中钾、钠、氯浓度明显下降 (均P<0.05) , 治疗组血清中钾、钠、氯浓度无明显变化 (均P>0.05) 。
2.5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 (43.33%) 和总有效率 (81.67%) 均优于对照组 (25.00%和58.3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其中治疗组60例中合并肝肾综合征4例, 每例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3次, 1个月后肾功能明显改善, 尿量增加。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注: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a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bP<0.05, cP>0.05;与对照组比较, d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6 不良反应
治疗组60例中,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 电解质紊乱1例, 低血压2例, 穿刺处渗液2例。对照组48例中, 并发腹水感染5例, 肝性脑病3例, 电解质紊乱20例, 上消化道出血2例, 肝肾综合征2例, 穿刺处渗液5例。治疗组在腹水感染、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及总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在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方面,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顽固性腹水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之一, 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花费较大。本文显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在缓解临床症状、消退腹水、改善肾功能、升高蛋白方面疗效优于腹腔穿刺放液治疗[3]。腹水超滤回输放腹水量大, 迅速缓解大量腹水所导致的腹胀、呼吸困难, 同时减轻对肾动脉的压迫, 肾小球滤过率提高使尿量增加, 肾功能改善;其将有害物质完全过滤掉的同时回输对人体有益的白蛋白, 避免了白蛋白的丢失, 省去了补充白蛋白的高额费用。腹水超滤治疗后, 腹水浓缩液中由于利钠激素的存在, 产生利尿作用, 增加尿量, 使肾功能得以改善[4]。本文同时证明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所发生的并发症 (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腹水感染) 明显少于腹腔穿刺放液[5]。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 安全性好, 疗效显著。本文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体会: (1)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住院时间显著缩短。 (2) 具有改善肾功能、增加利尿的作用, 有益于预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3) 利于防治腹腔感染。 (4) 缩减住院费用。 (5) 安全性高, 副作用少。
综上所述,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腹腔穿刺放液治疗, 安全、有效、疗程短、花费少、无依赖,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0, 19 (1) :56-62.
[2]崔焱, 贾继东.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关于肝硬化腹水治疗的推荐意见.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 (9) :572-573.
[3]黄义泽, 宋有良, 叶珍珠, 等.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32例临床分析.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9, 12 (2) :128-129.
[4]陈俊飞, 姚玉华, 蒋丽芳.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48例.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9, 2 (12) :46-47.
超滤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难治性腹水诊断标准:按国际腹水协会定义,难治性腹水是指药物治疗不能消退或经排放腹水等治疗后用药物不能有效防止近期复发的腹水[1]。包括2种亚型:(1)利尿剂抵抗性腹水, 对限钠(<50mmol/d)和大量利尿剂治疗(用至最高剂量,螺内酯400mg/d加呋塞米160mg/d持续4d)缺乏反应(体质量减轻甚微<200g/d,尿钠排泄<50mmol/d),而不能消退的或不能防止近期内(4周)复发的腹水。(2)利尿剂难治性腹水, 由于出现利尿剂的并发症, 使利尿剂不能达到最大有效剂量, 腹水不能消退, 或不能防止近期内腹水复发。
1.2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2年6月-2011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62例肝硬化患者,诊断符合难治性腹水诊断标准,排除心肺疾患、肝性脑病、腹膜炎、近期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中有肿瘤细胞者。男54例、女8例,年龄26~70岁,中位年龄46岁。乙型肝炎肝硬化48例,乙醇性肝硬化1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例,柏查综合征伴肝硬化1例。均经B型超声波探查证实为大量腹水。腹围98~114cm。肝病病程2~21年,中位数12年;腹水持续时间8个月~2年,中位数1年。44例表现为少尿,3例无尿,15例有明显呼吸困难、腹胀难忍等压迫症状,6例并发脐疝。4例腹水为渗出液,58例为漏出液。入院后均经应用3种以上(螺内酯、呋塞米、氢氯噻嗪)利尿剂,限钠、限水、多次补充白蛋白等综合治疗效果不佳, 腹水均不能有效减少,腹水压迫症状明显。改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
1.3 治疗方法
采用WLPHY-500型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北京伟力公司)。患者取平卧位,左下腹、右中腹常规消毒,将穿刺针与导管连接固定,腹水自左下腹导管引入动脉导管内,设置正压泵流速为150~250ml/min,腹水经滤过器时在负压泵的作用下形成超滤,将水及中、小分子物质滤出,浓缩后的腹水经静脉导管自患者右中腹回输入腹腔。全过程为密闭无菌操作,每次滤出液体3 000~6 000ml,每次治疗时间为1.5~3h,每1~2周超滤1次。
1.4 治疗效果的监测
观察体重、腹围、24h尿量,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钾、血钠水平。
1.5 疗效评定标准
腹水测定参照WHO标准,完全缓解(CR):腹水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消退率达50%及以上为有效;无变化(NC):腹水无变化或消退率低于59%为疗效不明显;进展(PD):取腹水增多为进展。CR+PR为治疗腹水有效。患者采用半卧位,B超专人操作,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后2周患者腹水量的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疗效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一般情况的水平变化 见表1。
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P<0.05。
2.2 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水平变化 见表2。
注:治疗后与治疗前肾功能和血清白蛋白比,P<0.05。
2.3 疗效
腹水回输有效率(CR+PR)87%,其中CR 21例(34%),PR 33例(53%),NC 8例(13%)。
2.4 不良反应
浓缩腹水腹腔回输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仅1例出现低热,未做处理,次日自行热退,未发生血压下降、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3 讨论
难治性腹水是肝硬化的临床终末期表现之一,约占肝硬化腹水的16%,其发生为肝硬化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标志。患者生存质量差, 往往死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或腹水感染[2,3]。肝硬化患者窦后梗阻使肝窦门脉系血管压力升高,致容量增加,而使全身有效血溶量不足,肾灌注量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后者参与体内水钠潴留。同时由于肝脏蛋白合成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等多种原因的存在,致腹水形成,腹内压增高,膈肌上升而使心脏受压,心排量下降,肾灌注量更加减少,在其他液体因素作用下使RAAS 激活而加重腹水,形成恶性循环。腹水浓缩回输后,能清除腹水中钠离子,消除钠潴留[4],同时患者体重、腹围明显降低,减轻了腹水张力,从而肾静脉压下降。另外,血浆白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有效血溶量增加,减轻了腹水对肾血管的压力,从而提高肾血流量,抑制RAAS,使尿量增加,血肌酐下降[5,6],对防治肝肾综合征起到了一定作用。腹水内电解质与血液基本相同,特别是蛋白含量较高(每1 000ml腹水相当于10g白蛋白),腹水放出后可缓解腹腔压力,自体腹水回输后自体腹水白蛋白可纠正低血容量,使有效循环血量及胶体渗透压增加,改善血液循环及肾血流灌注,使利尿剂(呋塞米)得以发挥作用。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增加,费用明显降低,并避免了因输入异源蛋白而引起的过敏反应、传染病等缺点[7];虽然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尿素氮无明显改变,但24h尿量和尿钠均增加,此与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肾脏血管压迫缓解、肾小管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密切关系;也可能与心脏压迫减轻、心输出量增加等有关[7,8]。笔者通过本组病例的治疗效果观察,体会明显: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有效、安全、简便、副作用少。
摘要:目的:探讨腹水超滤回输腹腔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2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在左下腹、右中腹进行腹腔穿刺,连接导管,通过滤过器,在负压泵作用下形成超滤,浓缩后的腹水经静脉导管自右中腹回输入腹腔。结果:超滤后患者体重下降,腹围缩小,尿量增加,血肌酐下降,白蛋白上升(P<0.05)。腹水回输有效率(CR+PR)87%。结论:腹水超滤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有效、安全、简便、副作用少。
关键词: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
参考文献
[1]Arroyo V,Gines P,Gerbes AL,et al.Defini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refractory ascites and hepatorenal syndrome in cir-rhosis.International Ascites Club(J).Hepatology,1996,23(1):164-176.
[2]邵杰,魏来,王豪,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60例自身抗体检测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5):351-353.
[3]刘东屏,张丽,傅宝玉.血、尿、腹水Ⅲ型前胶原肽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6):354-355.
[4]夏启荣,何峰.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4-265.
[5]徐晓光,蔡洪培.肝硬化低钠血症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9):560-561.
[6]徐列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20(1):3-5.
[7]Albalate M,Lopez Garcia MD,Vazquez A,et al.Concentrated ascitic fluid reinfusion in cirrhotic patients:a simplified method(J).Am J Kidney Dis,1997,29(3):392-398.
超滤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例均来自收集2009年3月~2011年12月确诊的心肾综合征患者21例, 均符合心肾综合征的分型标准[3]。其中男13例, 女8例, 年龄22~81岁, 平均35.6岁。原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冠心病心肌梗死1例, 扩张性心肌病1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 糖尿病肾病4例,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应用金宝AK200ULTRAS进行缓慢连续超率治疗, 根据病情决定治疗时间, 8~10h/次, 共6~10次, 配合间断血液透析治疗。所有患者采取右侧颈内静脉置管作为血管通路。血流量150~200 m L/min, 每小时脱水200~300 m L。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心功能改善达II级;有效:心功能改善达I级;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进一步恶化。
2 结果
21例患者经过治疗21例患者显效11例, 显效率为52.4%。有效5例, 有效率为23.8%, 无效5例, 无效率为23.8%, 总有效率为76.2%。本组死亡5例, 死亡率为23.8%。
3 讨论
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心、肾功能相互影响, 心力衰竭致使肾脏灌注不足和 (或) 肾淤血, 使肾脏损害;肾功能下降导致患者更难清除水、钠, 使心力衰竭加重;随病情进一步发展, 心输出量明显减少, 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 致使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管加压素增加等, 增加心脏前后负荷, 使心力衰竭加重, 进一步使肾脏受损, 对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常用药物反应差[4], 而且这部分患者多伴有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高容量负荷, 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由于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患者耐受性差, 限制了传统的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而连续性血液净化能缓慢、连续、渐进的清除体内水分和溶质, 并能清除一些不利的神经体液因子, 使患者心脏前后负荷减轻, 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 增加了射血分数, 从而改善心功能;同时可使肾间质水肿减轻、肾血流量增加, 恢复肾小管对利尿剂的反应性, 使肾功能改善[5,6], 并能使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得到纠正、机体对血管活性药物的敏感性恢复, 稳定内环境, 并升高血管紧张素、去甲肾上腺素和醛固酮水平, 从而使血流动力学异常得到纠正, 改善预后。
总之, 我们通过应用延时缓慢连续性超滤配合间断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征,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安全有效, 为基层医院的临床治疗增加了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Himanshu Sekhar Mahapatra.Robert Lalmalsawma, Narendra Pal Singh, et al.Cardiorenal syndrome[J].Irani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009, 3 (1) :61.
[2]叶智明, 史伟, 梁馨苓, 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瘙痒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06, 22 (15) :1740.
[3]温德良, 刘卫江, 古英明, 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 2008, 5:260-262.
[4]曾春艳, 多景华, 郭丽娟, 等.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 9 (9) :813.
[5]韩国锋, 张金元.急性心肾综合征的血液净化治疗[J].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9, 8:348-350.
超滤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均为笔者所在医院感染科2007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共76例。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73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炎肝硬化2例。男53例,女23例,年龄33~65岁。所有患者诊断符合国际腹水协会1994年对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定义[1]。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37例、对照组39例,两组在病程、病情、年龄及性别方面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限制氯化钠摄入、保肝、利尿、对症、支持、防治感染等常规治疗,疗程4周。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仪器为DX-10型戴博瑞克人工肝支持系统,分离器为金宝LR 8中空纤维超滤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方法如下:术前常规行彩超检查了解肝脏、脾脏位置及腹水情况。患者取平卧位,分别于患者左下腹、右下腹避开血管行腹腔穿刺放入穿刺针,流出端穿刺针为8孔,流入端穿刺针为单孔。然后将两个穿刺针分别与超滤器上下两端的管路端口连接,输出端腹水借动力泵经导管转流,速为50~90 ml/min,腹水通过滤过器时在负压泵作用下将水及中、小分子等物质滤出。腹水经超滤后再经回输端输回腹腔,形成封闭腹腔回输。每次超滤5000~9000 ml,术中监测生命体征,结束时从管路静脉端注入抗生素。每周1~2次。对照组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以腹腔穿刺放液治疗,每次排液量1000~3000 ml,每周1~2次。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测定体质量、腹围、尿量变化,动态检测电解质、尿素氮、肌酐、胆红素及白蛋白。注意观察有无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腹水感染等并发症。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腹胀明显减轻,呼吸困难缓解,尿量增加500 ml/d以上,食欲增加,下肢水肿消失,病情改善,腹水消失或少量维持3个月以上;有效:腹胀减轻,食欲改善,腹水减少,尿量增加,维持4周;无效:腹胀无减轻,食欲无改善,4周腹水无减少或增多[2]。
1.5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见表1。
注: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在腹围、体质量、尿量等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方面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表3。
注: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4、表5。
注: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也未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病例。
3 讨论
顽固性腹水患者常因大量腹水造成腹压增高,使心排出量进一步减少,肾灌注量减少,同时腹压增高使得肾血管受压,肾灌注量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使腹水形成更多,此时用常规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分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和回输静脉两种方法。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是将患者体内的腹水引出,通过透析超滤后,将小分子的物质如水、尿素等滤出,而腹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等被收集、浓缩,然后输回腹腔内的方法,适用于各期肝硬化患者,包括Child-paugh C期的患者[3]。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消除腹水,减轻症状,同时回输浓缩的自身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腹压,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对利尿剂的敏感性增强,使尿量增加。由于浓缩后的腹水又回输入腹腔,不存在静脉回输致热原等反应,因此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同时由于超滤过程中腹腔内压力是缓慢降低的,可以预防因腹腔内压力急降所致的并发症。此外,腹水白蛋白浓缩回输能够避免蛋白丢失和患者营养不良[4,5],为患者降低了输注外源性白蛋白的费用,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本文研究组治疗后在体征缓解、腹围、体质量、尿量等临床症状、血清白蛋白提高及血清肌酐下降方面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该方法使用安全,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顽固性腹水提供了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技术治疗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治疗性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腹围、体重、24 h尿量、肌酐、血清白蛋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为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内科对症治疗措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腹水超滤浓缩
参考文献
[1]夏启荣,何峰.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65-267.
[2]彭忠田,康衡湘,阳丽华,等.难治性腹水的超滤浓缩回输治疗及经济学评价.临床荟萃,2005,20(12):689-690.
[3]魏伦收,苏红.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治疗现状.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9,29(2):94-96.
[4]Itami N,Kimura J,Ohira S,et al.Management of refractory ascites by using a peritoneal dialysis system with extracorporeal ultrafiltration by hemodialysis dialyzer.Perit Dial Int,2003,23:170 - 174.
超滤治疗 篇9
【关键词】 血透患者;中药内服;泡足;血透超滤
【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090-02
晚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通常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可以将身体内潴留的水分与废物清除,改善患者症状[1],每次血液透析超滤量主要视患者透析期间因水钠潴留而增加的体重而定[2]。本文主要分析血透患者中药内服并泡足和血透超滤间的相关性,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7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3例,年龄在27~63岁间,平均年龄(43.19±5.63)岁,病程在1~10年间,平均病程(5.29±3.36)年。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在28~63岁间,平均年龄(42.83±5.23)岁,病程在1~10年间,平均病程(5.15±3.22)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食用优质蛋白食物,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要给予对症治疗,控制血糖与血压。在透析治疗前,要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脉搏、体质量等指标,了解其身体状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及泡脚治疗。每次取中成药益气固肾丸6g给予患者口服,每天3次,于餐后30min后服用。每天用中药泡足1次,泡足中药组成为:桂枝、麻黄、紅花、细辛、羌活、鸡血藤、苍术、艾叶、独活、花椒、羌活各25g,上药煮沸后取药液倒入足盆中,待温度降至40℃后,让患者泡足至周身出汗,持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
1.3 评价标准 ①治疗效果[3]:对比两组患者血透平均超滤量,显效:平均超滤量降低率超过20%;有效:平均超滤量降低率在10%~20%间;无效:平均超滤量降低率低于10%。②血浆指标分析: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分析患者血浆指标,空腹采集血液标本后,检测患者的血浆IL-6(血浆白细胞介素6)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有3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中有2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53.8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浆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其体重的增加决定了下次透析治疗的透析量。在日常生活中,因个人习惯存在差异,体内聚集的毒素增加后,会致使患者体重明显上升[4]。以往主要采用单纯血液透析对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欠佳。
而在以往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与泡足治疗,则取得明显疗效。尤其是泡足中药物中的桂枝、麻黄、红花、细辛、羌活、鸡血藤、苍术、艾叶、独活、花椒等,对血液循环有着促进作用,可起到活血通络的效果,同时对血压控制有着辅助作用,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而足浴液体中的花椒可起到降压作用,细辛、桂枝、麻黄、苍术均具备发汗功效,艾叶可以散寒除湿,鸡血藤、红花可以活血,上述药物联合使用,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与泡足联合治疗后,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血浆指标有明显改善,表明在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和泡足,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俊林,谢建民.足浴发汗与血透超滤量的相关性研究[J].光明中医,2013,(05):945.
[2]蔡浙毅,葛缘仁,费秀丽,等.血透超滤量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18,22.
[3]夏群.低温透析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血透相关性低血压临床观察[J].中国厂矿医学,2007,(04):379.
[4]王咏梅,郭建楠.长期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8):29-31.
超滤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篇10
超滤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在所有膜分离手段如微滤、超滤、反渗透、渗透、电渗析及气体膜分离中。超滤的应用最为广泛,也最为成熟。自1977年HeztherbaH等人利用超滤进行苹果汁的澄清研究以来,该项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1,2]。
超滤是膜分离技术类型之一,当用膜将直径小于0.3 μm的粒子与其它低分子式量组分或溶剂分开,这种膜分离过程即称为超滤。它是一种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膜孔在常温下对溶液进行分离的膜技术,其膜孔径范围一般为1.5~50 nm,所用静压差一般为100~500 kPa,料液的渗透压一般很小可忽略不计。超滤是一种超精密的过滤。它的核心是用特殊工艺制成的超滤膜。超滤膜的厚度约有0.1 mm,大致可分为三层。表层厚度约占总厚度的1%,有10 nm左右的小孔,表层下是支撑层,孔径就大得多底层是山海绵结构和1 000 nm以上的大孔组成。在一张超滤膜中,只有薄薄的表层能起分离作用,其它部分只是达到增加强度的作用。由于其有这种特殊的结构,使超滤膜的分离精度极高,过滤阻力也较少,且不易堵塞。
目前超滤设备已有多种,但基本结构相似,均由四大部分组成:(1)超滤部分,包括超滤 器、超滤膜组件;(2)预滤部分,包括精滤器、压力表;(3)动力部分,包括电动机、离心泵、调速器;(4)其他,包括贮料罐、滤液收集罐、控制阀、导管等。超滤设备的核心部件是超滤膜组件。西德沙多利斯(Sartorius)公司产品SowtoconⅡ过滤系统是采用组合板框式膜组件,特点是可供做两种过滤系统,即装上微孔膜组件时是一个微孔过滤系统,而当装上超滤膜组件时就成为超滤系统;一个滤器中同时可放1至7块膜组件板,每块膜板有效过滤面积为 0.7 m,故最大过滤面积可达4.9 m,可根据生产量的大小自行调整。滤速快。滤膜不易堵塞,可反复使用是超滤的最大优点之一,这除与膜组件有效膜面积大 有关系外,更主要的它是一个切向流过滤系统(CrossflowSystem)。即液体通过膜面时成切向流过,小于膜孔的小分子物质借助流压透过膜孔而被分离;大分子物质及颗粒、杂质等随溶液体流向而被冲洗出去。从而避免了膜面得浓度极化或拥挤堵塞膜孔[3,4,5]。
2 超滤的特点
2.1 操作条件温和
由于在超滤中,某些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膜,所以渗透差小于同种物料在反渗透中形成的渗透压,所需的工作压力较小,温度也比较低。超滤的工作温度在30~40 ℃,也可达50 ℃,压力一般在1~10 Pa,最高不超过10 Pa。对膜片影响很少。
2.2 分离环境密闭
分离过程在常温密闭环境下进行,对蛋白质等热敏性物质以及一些挥发性物质几乎没有损害,而且清洁卫生,避免了加工中的再污染;绝大多数细菌等微生物被截留,极大地减轻了杀菌除菌的负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利用超滤进行浓缩除去水分,不发生相变化,大量节省能源;且只是以压力作为推动力,所以装置简单,操作容易,易于控制与维修。
2.3 超滤膜材料
超滤膜一般为非对称膜,要求具有选择性的表皮层,其作用是控制孔的大小和表状,而聚合物膜的化学性质对膜的分离特性影响较小。超滤膜具有各向异性,其分离功能主要是靠膜两侧的表面活性层实现的。超滤膜已发展了数代,第一代为醋酸纤维素膜;第 二代为聚全物膜如聚矾、聚丙烯膜、聚乙烯薄膜、聚醋酸乙烯膜、聚酰亚胺膜等,其性能优于第一代膜,应用较广;第三代为陶瓷膜,强度较高,其膜组件型式为片型、管型、中空纤维及螺旋型等。
3 超滤技术应用[3,4,5,6,7,8]
3.1 在饮料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市场上提供的大宗饮料有两类:澄清型饮料(如柠檬汽水)和混浊型饮料(如高橙、可乐)。这类饮料多为糖、香精其它添加剂兑水充以二氧化碳而成。在所有的原料中使用量最大的是水,而许多饮料广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所用的水中含有较多的胶体物质,一般的分离方法很难除净,用这种水配制的澄清型饮料,贮存时间较长时,容易出现胶体沉淀;而用这种水 配制的混浊型饮料,水中的胶体和加入的胶体会发生反应,可能产生沉淀。采用超滤技术处理饮料用水,可以去除水中的全部细菌病毒和胶体。用这种水配制的饮料,质量更高,且贮存时不易沉淀。国内有些饮料厂家已采用超滤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可口可乐在我国的罐装厂,采用超滤技术处理饮料用水,从而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目前,国际上流行天然饮料,而我国则只有少量混浊型饮料生产,这主要是缺乏生产澄清型饮料所需要的果胶酶。利用超滤技术也能生产出澄清型饮料,而且生产工艺简单,又能回收果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2 在低度酒生产上的应用
含酒精40度以下的酒称为低度酒。低度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蒸馏方法生产的低度白酒,另一类是发酵后未经蒸馏的黄酒、啤酒和葡萄酒。低度酒含酒精量低,粮食消耗少,营养丰富。有些酒类还能利用各种天然资源。因而国家提倡发展低度酒。低度白酒是用我国传统的白酒,经兑水降度、调香、澄清等步骤制成的。白酒降度时,酒的溶解能力下降,析出白色的混浊物,这种混浊物的颗粒极细小。普通的过滤对它几乎没有作用。为了去除这种混浊物,生产厂家多采用加药絮凝。吸附或冷冻等手段,再经过多次过滤,这些方法成本高、操作复杂,有的还会给低度酒带来异味。而采用超滤澄清低度白酒极为简单方便。超滤过的低度酒质量极高,即使降温至0 ℃下,也不会出现混浊,而且超滤能把低度白酒中的混浊物浓缩,用于普通白酒的生产,提高普通白酒的品质。
黄酒、啤酒、葡萄酒是采用不同原料经发酵自然澄清,再过滤调配而成。在发酵过程中,酒中 悬浮着大量的酵母菌,必须长期存放才能沉淀。通常黄酒需要存放1年,沉淀后原酒要达到出厂要求,澄清处理仍复杂,常采用加热加药、沉淀、硅藻土过滤等方法。用超滤处理这类非蒸馏酒、无相变、时间短、有利于保存酒中的营养物质和保持各自独特的风味,不仅酒的质量高而且稳定性极好。
3.3 在生物酶制剂、微生物制品工业中的应用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能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促进某些特定的反应。随着科学的进步,酶 的优异性能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酶制剂的品种和产量也日益增加。生产酶制剂首先制取一种含酶的混合液,然后在溶液中投加大量的硫酸铵等盐,这时作为蛋白质的酶就会变性沉淀下来,这样就得到了浓度较高的酶沉淀。要想得到纯度较高的酶,还需对酶进行透析,去除盐类。这套工艺要消耗大量的盐、透析过程时间长,一般需要数天时间,因此受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也较大。由于酶的分子量通常在5万左右,而杂质的分子量则很小,因此用超滤来浓缩、精制酶就很方便。对含有酶的混 合物进行超滤,酶被浓缩,而杂质则透过超滤膜。用纯水将酶冲稀后再超滤,如此反复数次,就可将杂质全部去除,同时得到高浓度酶溶剂。整个超滤过程可以在封 闭的条件下快速完成,不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因此酶制剂的质量也明显提高。
我国最大的酶制剂生产厂,无锡酶制剂厂已采用超滤作为精制、浓缩淀粉酶的手段。从而减少了原料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避免了高浓度盐溶液的排放污染。采用超滤浓缩、精制的淀粉酶,产品中的杂质含量减少,产品等级从化工级提高到食品级。
3.4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分离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纯物质的制备、各类产品的深度加工、资源合理利用、严格环境治理等,大大促进了分离技术进步。在众多的分离技术中,膜分离被认为是具有极强竞争力、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分离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环保等方面。以超滤在环保中的应用为例。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伴有污水排放。现在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是生化法和物化法。 前者是利用细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后者大都投加某些物质入污水中,与污水中的杂质共同沉淀,从而达到澄清污水的目的。但这些方法只能去除污水中的污物,并不能加以利用。运用超滤技术可以用来处理某些污水,从而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4 超滤膜污染及其新应用的探讨
制约超滤技术产业化应用的主要障碍是膜污染。膜污染是指被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和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的现象。
4.1 研究合理的技术参数
利用膜分离技术来保证以上高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加工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分离、浓缩是可行的,关键是膜的选择、安装及解决膜的污染的问题。在现有的机械工程技术条件下。如何通过优化压力、温度等技术参数,在确保产品品质、质量与规模生产速度。
4.2 超滤膜改性
针对污染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膜材或进行膜材料的改性,是防止膜污染的有效途径。超滤膜 改性方法有多种,有物理共混改性、化学改性、等离子体改性、辐照改性及光化学改性等。其中共混、等离子表面照射、溶剂预处理等方法由于简便易行,已被较多地采用。这些方法都能在膜表面引入极性基因或亲水性大分子链,使膜的亲水性得到改善,而不影响膜本身的性能。实际应用中还要针对工业生产的可行性,寻求超 滤膜改性的适用方法。
4.3 膜的生物化
根据被分离物质的分子量大小选择合适孔径的膜,或者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对膜进行切割或嫁接对某类物质具有较强亲和力的某个集团,改变膜的性质,不仅能提高分离效率,而且能够减轻膜的污染,这将是膜分离纯化的一大研究方向。
4.4 酶膜反应器
无机膜是一个理想的酶反应器,一些水解酶在水解大分子物质时,水解产物为小分子可以通过一定孔径的膜,而反应物不能透过膜。从而不断加速反应朝正方向前进。大力开展酶膜反应器的研究,可以开发新的食品加工工艺。
摘要:简要介绍了超滤分离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食品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超滤是一种流体切向流动和压力驱动的过滤过程并按分子量大小来分离颗粒。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一种微孔过滤膜。超滤膜采用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最后对超滤膜污染的预防和避免提出了解决的意见。
关键词:超滤膜,应用
参考文献
[1]郑领英,王学松.膜技术[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0:4-5.
[2]王湛.膜分离技术基础[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0:261-262.
[3]高福成.食品分离重组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442-449.
[4]王熊,等.膜分离技术在食用天然色素提纯浓缩加工中的应用[C].大连:全国第一届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A]1,989:532-53.
[5]印运仁,张启修.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共混超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现代化工,2001,21(10):28-31.
[6]陈颖.超滤技术及其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J].黄牛杂志,2003,29(3):35-37.
[7]王熊,郭宏,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02,1(12):178-180.
[8]李存芝,李琳,郭幅远,等.超滤膜改性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3,24(10):161-165.
[9]刘茉娥.膜分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相关文章:
顽固性性腹水02-03
超滤质谱法02-03
胶团强化超滤02-03
肝硬化腹水护理02-03
超滤净水器的工作原理02-03
肉鸡腹水症诊治02-03
超滤膜分离02-03
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论文02-03
超滤自动控制系统02-03
超滤净水器使用说明书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