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立教创新施教(精选3篇)
篇1:诚信立教创新施教
诚信为人 诚信施教各位评委,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演讲中的人物就是我自己-----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用我的真情交换学生的真诚。因此,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就是“诚信为人 诚信施教”。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义务是培养学生,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做真人,时时处处要自律,要把学生利益放首位,千万不能以不诚信去伤害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当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尽心尽责的时候,他最高尚的品格也就表现了出来。或许,他们缺少金钱,缺少财产,缺少权势,但是,他们依然拥有高尚的灵魂,拥有精神财富——诚实、正直、尽职尽责。2002年,本人响应上级的指导精神,服从学校的组织安排,到蒲庙镇中心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蒲庙镇中心小学又称龙岗小学,学生全部来自农村。这里的家长修养素质不高,大部分务农,还有相当一部分以偷、赌为生,“六合彩”赌博屡禁不止,学生欺负不会讲村话的新老师。好几次,我试图走近他们,都被他们冷漠地拒绝了,可我并没有气馁,更不会放弃。班上有位学生,他的父亲染上重病刚去世,得知情况后,我马上捐出100元钱,并组织学生捐款,解决了这位学生的欠交学费,也改掉了他小偷小摸的坏习惯。班上的男同学喜欢打篮球,尤其体育委员,可其家庭经济困难,母亲残疾,惟有靠父亲种田维持一家的生计,该生穿的衣服破旧短小,到了冬天脚上还穿着一双烂凉鞋,我就收拾家中的一些衣物赠于他,并亲自带他到商店买了一双新球鞋,现在他不再随便张口骂人,还成了班上的纪律委员。班上有位女生胆小爱流泪,不愿与别人说话,同学在学习上帮助她,她一边流泪一边骂同学,我就找机会多接近她,与科任老师经常找她谈心,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现在的她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甚至在学习上碰到不懂,还到办公室请教老师。我知道,这一切是坦荡无私的品行影响了他们,是真诚打动了他们。在今年抗“非典”工作中,我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学生测量体温,发现有学生体温在37.5℃以上要送回家隔离,还要随时进行跟踪检查,为了学生,我用班主任津贴为学生买药,买口罩。学生看着他们老师的一言一行,在作文中写道:“我们的班主任真好!她不贪钱,很有爱心,我们喜欢她”。班上的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学生自发组织班上的“学雷锋”小组,长期为新村坡一家五保户--杨新带老奶奶进行义务劳动。之前,老人的精神很差,腰背部经常疼痛,连走动都困难,中队长杨莹就拿出卖茉莉花所得的钱帮老人买药酒,隔一天就去为老人搓腰涂背,同学们知道以后十分感动,纷纷加入她所组织的“学雷锋”小组,每个月轮流去老奶奶家两次,打扫卫生、洗衣洗被、和老人聊天。记得一次,杨莹和班主任商量:要为老奶奶过生日。班主任很信任的说:“行,没问题,由你去组织这次活动”。随后她就发动全班同学要为老奶奶过一次有意义的生日,同学们你两斤面条我一斤鸡蛋,你唱歌我讲故事的准备开了。当杨莹手捧寄托着全班同学祝福的蛋糕来到老奶奶跟前,此时老人已是热泪盈眶,一边握住我的手,一边握住杨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如今的杨新带老奶奶精神面貌已有很大的改观,还能下地种菜,上街卖菜呢!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我把家长的电话号码记录起来,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班级的表现,同时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没有电话的,我就去家访,碰到家长不在的要等,农村干活收工很晚,有时候一等就是两三个小时,家长回来很是感动。碰上大小农村节日,家长、学生都会邀请老师到家中作客;有位卖菜的家长出价钱让我回家辅导他的孩子,而这些都被我一一婉言谢绝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班连续两次获得“优良学风、班风”荣誉称号,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本人因此也评上了南宁市优秀班主任。最后,我要说的是:只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起明礼诚信、情趣高雅的形象,以情操感染人,以作风影响人,以博学带动人,就能培养出二十一世纪的芬芳桃李。
篇2:诚信立教创新施教
一、以“学生自主探究”模式展开生物教学
受应试教育思想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双重影响, 部分初中生物教师往往会把学生单纯地看做储存知识的“容器”。因此, 在课堂上更倾向于将知识简单、粗暴地强塞给学生, 对于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却视而不见甚至刻意的忽略。这不但严重违背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一先进理念, 同时对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了。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对此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另外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但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特征, 将以往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为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实践的水平与能力, 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于是, 我积极的将“学生自主探究”这一教学模式充分融入自身的教学实践当中, 并且取得了极为不错的教学效果。
比如, 在学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这部分内容时, 我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将“生物圈很重要”“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保护身边的各种生物, 进而逐步构建起和谐的生态系统”之类的知识死板地灌输给学生, 而是要求学生在自由分组的基础之上仔细搜集有关生物圈的各种资料。如下, 即为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与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
1.农田系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所必需的食物以及食品, 没有农田系统的话, 我想我们人类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能满足因此, 农田系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2.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的行为生活, 我们都离不开淡水资源, 淡水生态系统与我们每个人都密不可分。
3.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土地荒漠化或者水土流失引发的环境危机, 这表明森林和草原等生物系统也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
4.经过对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我们小组发现, 生态系统不仅仅包括这几个方面, 还包括其他多方面的内容, 如, 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它们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及意义的, 因此, 我们不能将生态系统片面的拆解与分离, 而应该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 正确认识到它的意义。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课堂上进行着充分的沟通, 这不但有利于他们加深对“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关键还在于通过自主讨论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进一步锻炼了他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自主解决问题、多渠道获取新知识的水平与能力, 有利于满足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更高需要。
二、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引导, 以此作为改善学生学习情绪、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于这一精神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并实践于多种方式和渠道, 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比如, 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部分章节时, 我则利用有趣的课堂导入, 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学们, 我们每天都在持续做一件事,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睡觉”, 有的学生回答, “可是, 睡觉并不是持续性质的呀, 难道你每天无时无刻不在睡觉吗?”学生听到我这么幽默的回答, 笑成了一团。“老师, 是不是呼吸呀, 你看, 我们每分每秒都在重复吸气和呼气的动作。”“真聪明, 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那你们知道植物又是怎么呼吸的吗?”学生纷纷摇头表示不知道,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探清植物到底是怎么呼吸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绿色植物的世界吧……”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同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那节生物课自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先进教育理念符合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 因此,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 每位教师都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 摒弃落后的教育理念, 努力将新课标灵活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当中, 为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推行与实施无疑为仍继续沿用传统教学理念和落后教学模式的初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极大地冲击和挑战。因此,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优秀教师, 不但要做到摒旧扬新, 同时还要进一步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一系列优秀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融入自身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周建荣.新课程与生物教学论课程改革[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6 (01) .
[2]朱靖.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04) .
篇3:以学立教依标施教
在我们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随着知识的增多,视野的开阔,慢慢就会产生人生的困惑。比如,成绩差的学生,会产生我没有别的同学优秀的自卑感受,我来到这个学校能学到点啥的疑惑……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不是光依靠语文,也不是依靠数学和其他科目就可以解决或者缓解的,因为他们不解决这类思想上的问题。
学生的现实。目前,我们的学生所享受的物质条件丰富,使我们学生的成长期延长不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的话已经逐渐被“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少年”的话所代替。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这么讲吧,咱们目前的初中毕业生,离开了父母,恐怕连自己都照顾不了。
目前,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较上个世纪多了不少。很多学校都专门开辟了心理辅导室,进行心理疏导。这既表现学生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同时也表现了当前不少学生不坚强,即脆弱。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立足点正是这个上面。针对学生的个体成长,把成长中所要形成的一些特质概括提炼出来,以一种相对较高的标准来教导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想世界的构建。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为例(下同),课程包含这样几部分:自尊、自立、自信、自强,这是人生当中的正面表现。挫折以及磨砺是人生必经的曲折。法律法规则是生活当中行为要求的底线,也是保护自我的最后一道工具。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联系实际,深入发掘课文所蕴藏的内涵,使我们的学生能真正从课文当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理论和实例。
以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例。课文中有关于邓亚萍的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事例,对于此,“00后”的学生了解得不多,但是对于我们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的人来说,她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所以为了能够更多介绍邓亚萍,特意找她比赛的视频、成长的资料,让学生有比较深的认识。让他们看到邓亚萍即使在获取了世界冠军的时候,也不是顺顺当当的,不仅要战胜对手,还要战胜自己的伤病。再一次体现了课文当中的那句话: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学生对邓亚萍印象深刻了许多,其实就是对我们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认识深刻了。那样效果就达到了。
相关文章:
爱岗敬业务实创新02-19
诚信务实高效创新02-19
勇于创新敬业奉献02-19
省委会议学习心得02-19
诚信创新02-19
路桥施工创新管理措施论文02-19
冬季施工防护措施02-19
诚信为本创新为魂02-19
锐意创新谋求发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02-19
爱岗敬业 争创新业绩从我做起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