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祖倡议书(共15篇)
篇1:文明祭祖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在春节、正月十五、清明节等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以各种文明方式祭奠逝者、寄托哀思。但是,还有部分市民仍然延续传统习俗,上坟烧纸、燃香烛、放鞭炮。这些祭扫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还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近年来,因祭祀引发的森林火灾就多达10起,造成了近千亩山林的损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为有效预防因祭祀用火引发森林火灾,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祭祀的良好风尚,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林业局、市民政局、市环保局联合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文明祭祀
大力提倡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奠、公祭悼念等多样式、现代式祭扫活动。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进行表达。
二、环保祭祀
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和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改变传统的祭奠习俗,自觉做到不在林区、重要交通干线及路口、不在城乡大街小巷或主要通道等公共场所烧纸钱、燃香烛、放鞭炮,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
三、安全祭祀
祭扫活动中要严格遵守殡葬管理及相关法规政策,到指定场所祭奠,低碳祭扫,严禁毁林建墓。严格遵守有关森林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做到不在山头、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点燃蜡烛、燃放鞭炮,杜绝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
四、科学祭祀
自觉开展文明祭奠,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机关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崇尚科学,倡导文明祭祀,积极参与“网上祭英烈”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居民。
五、节俭祭祀
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尊老传统美德,提倡在先辈墓前鞠躬,进行严肃而简洁的祭扫仪式,重温先贤的生平事迹,增进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用低碳健康的方式来表达缅怀之情。
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华美德的践行者,争做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带头人,共建文明和谐的美丽青岛!
倡议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篇2:文明祭祖倡议书
广大青少年朋友们:
清明节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民族传统节日。受各种封建观念、陈旧习俗的影响,一些人在清明节仍采用烧纸钱、燃香烛、放鞭炮等方式进行祭扫活动。这种祭奠方式,既充满着封建迷信色彩,又严重污染环境,还可能酿成交通事故,引发森林火灾。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现代文明意识,树立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文明祭祖的新风尚,在2010年清明节到来之际,共青团彬县县委向全县青少年发出如下倡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文明祭祖新风。要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移风易俗,从俭祭祖,不借清明节祭祖之机摆阔气、讲排场。要破除扫墓祭祖焚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摒弃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动。大力倡导种植纪念树、敬献鲜花、清扫墓碑、宣读祭文、召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健康安全的祭祖方式。
二、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尊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老人在世时家庭多孝敬,做到老有所养,老
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从俭办丧事、文明祭祖,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保护森林资源,遏制森林火灾,维护生态安全,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义务。人人都应关心支持森林防火工作,坚决与危害森林资源安全行为作斗争,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共同呵护绿色家园。
四、广大团员、少先队员和广大青年志愿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保护环境,文明祭祖”的先行者、带头人,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
五、各青少年一旦发现森林火灾,应立即向防火指挥部或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报警。
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祖的实际行动,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爱护环境,倡导新风,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为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期待,今天的中国人能够以新风过清明!
共青团彬县县委
篇3:文明祭祖倡议书
一、严格遵守国家林业局《毛皮野生动物 (兽类) 驯养繁育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 (标准修订后按新标准执行) 。
二、善待动物, 在养殖过程中为动物提供符合其天性的舒适的生长环境, 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干净的水、食物、空气及适宜的周边环境。
三、对生病的动物及时治疗, 禁止给动物使用干扰其生长发育自然规律的药物。
四、严禁虐待动物, 严格执行电击、药物及窒息等不会给动物带来巨大痛苦的方式进行屠宰。
五、建立相互监督机制, 对虐待动物的行为积极检举揭发, 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篇4:物业公司清明文明祭祖倡议书
尊敬的业户们:
您好!2022年清明节祭扫高峰即将来临,当前,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暴发态势,已波及很多省份,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避免清明期间因集中祭扫活动,引发输入性和聚集性疫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倡议外地人员今年暂不返乡祭扫,避免人员扎堆聚集,防止交叉感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清明,人们祭奠过去,也催护新生,“行人折柳寄相思,又见春风换故枝”。时至春季风干物燥,是火灾多发季节,为了广大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要巩固小区的消防工作。物业真诚希望广大业主提高消防安全意识,自我检查,及时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严禁在楼道内燃烧锡箔、纸钱,保持楼道内空气流通及楼道整洁。
二、严禁在园区内燃烧祭祀物,更不能靠近车辆、绿化带、易燃易爆物品边等地方焚烧,避免引发意外事故。
三、倡导业主通过居家追思、网络祭扫、书写寄语等方式缅怀先人。
实现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目标。四、安全使用电器,定期检查使用电器的线路是否老化,发现情况及时整改,对长期不用的相关电器,请切断电源,避免因长时间待机造成火灾隐患。
五、安全使用燃气,经常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使用燃气时要有人看管,避免因人离开造成锅灶烧干引燃造成火灾;
经常检查燃气管道是否老化,发现异常请及时拨打燃气部门电话。六、请自觉维护小区内的各种消防设施,不随便动用消防器材,发现损坏现象请及时向服务
七、保持小区各消防通道畅通,切勿占用及停放各类车辆。
八、住户内作公司或仓库使用的,请按相关规定配备好消防器材,并经常检查消防器材的使用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九、商铺严禁液化气、天然气混合使用,避免发生意外,配备消防器材并处于良好状态。
十、发现火情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并通知物业服务中心。
十一、请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勤洗手、勤通风,尽量减少聚集、减少会餐、减少外出。
2022年清明节活动倡议
一、理性追思,减少聚集。
清明时节逢疫情,大家可通过网络发文、书写文字等形式,缅怀先人,寄托思念。减少出行和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染风险,确保家人安全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二、积极向亲朋好友和身边群众宣传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监督和制止集聚性祭祀行为。
在这个特殊时期,首要的是保护好自己,希望大家在疫情未完全解除前尽量暂缓远行,遵守法规,安全祭祀。禁止在小区大门、山体公园、广场、绿地、园区、楼道以及楼层大堂、天面等公共场所焚烧香蜡纸烛。遵守社会公德,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
乌云总会消散,万物终将向阳,开展文明祭祀、网上祭祀既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需要,更是文明生活的“关键小节”。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身体健康,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篇5:消除隐患,文明祭祖
消除隐患,文明祭祖
——热烈庆祝文学院1002班青年志愿者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清明节的来临,为了避免因祭祖而引发不便,消除安全隐患,我们开展了本次志愿者活动,提倡全校同学在表达对亲人的哀思的同时,勿忘安全问题。本次活动通过制作海报和绘制宣传画传达文明祭祖的理念,防止因祭祖而引发森林火灾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大斋公山,小斋公山等植被覆盖多的地方,张贴了宣传单,提醒大家做到文明祭祖。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既宣传了有关清明节的相关知识,同时更向大家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保障了校园基本安全,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2)活动心得:
消除隐患,文明祭祖。在本次的志愿者活动中,志愿者们为了给同学们营造良好的环境,宣传相关的知识,让更多的同学们对清明节有所了解,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相关的工作。
通过这次活动,使青年志愿者们更加了解清明祭祖的传统习俗,增加的了社会责任感,也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在“文明祭祖”的倡议下,呼吁注意校园安全。
青年志愿者们秉承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从点滴入手,从身边的入手,完成了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情。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校园安全的一次维护,也是对志愿者精神的一次弘扬。可以借此机会,引导更多同学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来,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共创美好校园!
篇6:文明祭祖发言稿
但是,在缅怀的同时,也不能忘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各地正在大力倡导文明、环保、健康的祭奠方式,那些封建迷信的祭奠陋习正在逐渐消退,我们要以一种文明环保的方式,纪念那些革命烈士与亲人。
大家可利用这次清明节祭祀活动,走进广阔大自然,亲切拥抱大自然,去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勇于探索,一定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去用心感受阳光的柔媚、清风的拂面、溪水的歌唱、花草的芬芳,陶冶情操,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过清明节,也有一定的规矩,而我们又该如何过清明节呢?
我们要追思过清明。我们可还记得,在锦州这片土地,有多少英雄的灵魂在静默,有多少先烈的英风在飘荡。我们倡议,重温入团誓词,颂扬先烈精神,培养健康科学的节日生活方式。
我们要节俭过清明。我们要同家长一起参加清明节祭祀祖先活动。送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栽上一棵绿树,表达缅怀;点上一首歌曲,吐露真情;留下一段祭文,书写思念……
我们要绿色过清明。清明节又名“踏青节”,除祭奠先人外,还有一些放风筝、荡秋千、春游等习俗。在祭奠先人、外出踏青时,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减少鞭炮燃放、焚香烧纸,不抛撒冥币,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共同保持清洁卫生,共同维护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
篇7:文明祭祖倡议书
天等县是位于广西西南部一个小县城, 农历三月初三前几天, 这里的集市热闹非凡, 街上摆满了三月三各种祭祖用品, 包括一些象征物、食品、供香等物件。上街购置祭祖用品是这个隆重节日的第一步准备工作, 第二步是扫墓, 扫墓的工作十分重要, 到了墓地, 首先烧一些火, 在坟前上供香, 然后放一些鞭炮, 这是一种沟通方式, 跟祖先打一声招呼, 表明子孙前来打扫墓地。坟墓的前面一般是一块比较大的平整的土地, 一年的时间, 这块土地上有很多杂草和落叶, 扫墓的人需要锄掉这些杂草并且把落叶堆在一起并将其焚烧。这些工作之后, 还要在坟墓及其周围的石头撒上白色的石灰水, 这种石灰水是平时建房子或装修所用, 扫墓之前的几个小时用水把石灰泡在水桶里, 以便扫墓的时用上。撒完石灰水后, 整个墓地焕然一新, 一看俨然一个“家”的模样。这里的人说, 每个步骤都要做得认真、仔细, 他们认为祖先们住得好了, 子孙才能享受安宁的生活。
初三清晨, 家族里的妇女会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植物和浸泡好的糯米蒸成五色糯米饭。她们把糯米饭捏成一团一团, 装在碗里捏成一个凸凸的小山丘模样, 装得满满的。然后准备一只煮熟的土鸡, 另外弄好猪头、扣肉、酸肉等日常生活食品, 把其他祭祀用品一起装好, 放在平时用的箩筐或菜篮里, 就可以前往墓地扫墓了。
二、隆重的仪式过程
到了墓地, 首先要生火, 然后在坟前点上供香, 随后摆放祭品。祭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食物, 包括土鸡, 烤乳猪、扣肉、酸肉、五色糯米饭和米酒等等, 这些食品有一些是壮族传统节日的特色食品, 比如酸肉, 五色糯米饭、米酒。还有一类祭品是白色消费品, 如鞭炮、供香、冥币、锡箔做的元宝、纸质器皿等。按照壮族人的观念和信仰, 他们认为这些东西能够方便祖先在阴间使用。这些祭品中, 比较有特色的是纸质的铜钱串子, 有些学者称为“清明吊子”, 当地人则称为“纸钱”, 其制法和用法是由各种颜色的沙纸折叠、裁剪成串状, 祭祀的时候按一定步骤一串串慢慢撕开, 它就会变成树杈型蓬松的一长串一长串, 然后绑在一根树枝的顶端挂着举起来, 就像旗幡一样, 插在坟头后面, 除了在石头上泼洒的白色石灰, 这种纸钱也是坟地的标志之一, 也表示今年的节日该家族有子嗣前来祭拜, 以向当地人表明家族后继有人。
整个仪式过程, 约一炷香的时间, 期间祭祀者会时不时在坟地周围燃放鞭炮, 每隔五或十分钟还要往摆放的五个或者七个陶瓷调羹上洒一些米酒, 洒米酒时有些人也会用方言对祖先说一些话, 大致意思是“来来来, 祖先 (方言读音“公佐”) 喝个够, 喝醉了保佑我们”等等祈福之类的话语, 祭祀者敬酒时的态度要真诚, 敬酒一般由家族的晚辈执行, 表示对先人的敬意, 也代表传承之意。
祭祀结尾, 年长者口中振振有词念叨“祖祖先快来领钱和衣服, 吃好穿好保佑子孙后代”等祝祷词, 然后将祭拜的纸质物品焚烧, 焚烧的纸质物品中不包括“清明吊子”, 它常年挂在那里, 作为坟墓的一种象征。焚烧纸质物品完毕, 代表祭祖仪式结束, 随后所有人聚在坟地共同分食祭品, 也有些家族回家后才共同分食祭品。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祖先赐予的恩泽, 同时相聚分食祭品, 也增进了家族和谐, 进一步巩固家族关系。
三、丰富的文化内涵
壮族三月三隆重的祭祖仪式, 献祭的场所、祭祀用品和祭祀过程三个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供解读。
首先是献祭的场所。坟墓的设置十分讲究, 这里实行的是二次葬, 墓地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初葬时的坟墓, 这种坟墓设置在平坦的农田里, 死者的尸体埋得比较浅, 其上方隆起土堆, 并且盖上竹片、草席或者草泥混合物之类的东西, 表示为死者造房建屋, 以免风吹日晒, 也表示对死者的尊敬。第二种坟墓在山上, 即初葬三年或五年后进行捡骨葬, 遗骨会被装进称为金坛的瓮中, 然后搬到山上, 用石板围成一个小屋的模样, 上方有一块石板, 左边和右边各自一块石板。整个坟地周围会有一些比较大石头, 旁边有一棵或几棵大树, 表明这里水土肥沃, 象征着生命的栖息和繁衍。捡骨葬后的墓地位置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这是风水问题, 坟墓一般面向大山, 据说是有龙脉可以滋养, 保佑家族繁荣, 运势昌盛。
其次, 祭祀用品。这个节日的祭祀用品中, 首推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的来源, 传说有好几个版本, 一说以前有个当官的壮族人韦达桂, 十分关心壮族百姓疾苦。有一年大旱他因劝谏皇帝免征粮赋, 皇帝怀恨在心下令把他抓起来。韦达贵逃回家乡山上的一个枫树林里, 官兵找不见他便放一把火烧山就走了。那天是三月初三, 乡亲找到他的尸体, 把他葬在枫树旁并用酒和糯米饭等祭奠, 顿时狂风大作, 枫叶、红兰草等纷纷落在祭品上, 糯米饭就呈现了红、黄、蓝、白、紫五种颜色。后来壮族人民在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就用这种五色糯米饭纪念韦达贵, 表达他们心中的感激之情。也有说五色糯米饭深得仙女们的青睐, 她们降甘霖于人间, 也有说是为纪念三圣母与沉香的故事, 总之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 而这些说法的主题都是感念祖先的功德或者孝敬父母、祈求丰收之意。
第三, 祭祀过程。火, 是生命的一种符号和象征, 烧火、燃放火堆一直贯穿着整个祭祀活动, 如仪式前的扫墓过程, 祭祖的子孙会用坟墓周围的一些枯枝、落叶等燃起一场大火, 他们认为用大火可以把所有不干净的东西焚烧掉, 把过去一年的时间里积累下来的晦气冲走。火的作用还可以点供香, 在献祭的结尾还要焚烧祭品。火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火本身也具有原始崇拜的意义, 火象征着热烈的生命力, 壮族人祭祖时在坟墓周围燃放着强大的生命火焰, 可见他们对火的崇拜和对生命的珍爱。
又如放鞭炮, 这个节日, 放鞭炮有它独特的意义。放鞭炮用当地的话来说叫做点炮仗, 在壮族人眼里, 放鞭炮除了是要给整个村的人听的, 表示某某个墓地的祖先有他的子孙前来拜祭, 表示后继有人, 同时, 鞭炮也是和祖先沟通的媒介。祖先生活在无形的空间, 在遥远的天上, 可能在美丽的远方旅游也可能在坟墓中熟睡等等, 三月三这一天借助点炮仗的巨大声音通知或唤醒祖先来享用祭品。而整个祭祖过程, 伴随着轰隆隆的鞭炮声, 也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彰显隆重和家族的兴旺发达。
摘要:本文以广西壮族天等县三月三祭祖仪式为例, 通过对其传统祭祖风俗, 包括祭祖仪式准备过程、仪式用品、仪式过程等进行深入解读, 从而挖掘出这种祭祖仪式丰富的文化内涵。
篇8:文明祭祖使清明真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对已故之人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放烟火以慰亲人。大田街道逆旧迎新,开展“四配四力”措施,使大田范围内能够文明祭祖,安全上坟。
第一、配备人力,定岗定责定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人员,结合村居的人员,对大田街道的四个划片分别对待,将人力集中在山区较多的岭外工作片,务实做到每一座山都有人看管,每一个坟墓集中地都有人负责,领导不定时查看工作情况,对看管不力失职的人员给予警告,对因此造成损失的给予处分。
第二、配置物力,实行“换购”措施。对于携带纸钱及鞭炮的人员,我们的工作人员都会对其耐心教育劝其将纸钱或者鞭炮留在工作人员之处,在上坟回来以后再重新取回,或者在工作人员处实行换领,将所带的鞭炮、纸钱换领成纸花,用新式的方式怀念亲人,防止森里火灾,避免损失。
第三、配齐宣传,加强群众文明上坟的意识。在各坟墓聚居地挂宣传条、分发宣传册,通过移动宣传车进村入林宣传文明上坟的好处,提醒村民文明用火。
篇9:共同祭祖倡议书
“壮族三月三”起源于古骆越民族的祖母王祭祀习俗。古骆越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壮族、侗族、黎族、布依族等壮侗语民族和南方汉族的共同祖先。古骆越民族最早发祥于大明山地区的古骆越水流域(即邕江和郁江流域),在这一地区创造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稻作文明、医药文明、纺织文明和水事文明,并在这里走向海洋,开发了南海,开辟了闻名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因此古骆越民族称大明山为祖山,称古骆越水为母亲河,并在珠江的重要源头大明山下的罗波潭边兴建了祭祀骆越祖母王的祖庙,于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在罗波庙举行隆重的祭祀祖母王大典,纪念骆越祖先对中华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
骆越祖母王祭祀大典后来演变形成了武鸣壮乡每年盛大的“三月三”民俗活动,迁移各地的骆越后裔民族也按照祖居地的习俗在各地举行隆重的“三月三”民俗活动。骆越祖母王祭祀是骆越后裔各民族文化的根,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经过各界人士多年的倾力支持和打造,近年来骆越祭祖大典活动已成为XX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吸引各方游客的著名旅游品牌,成为全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亮点。
今年是农历羊年,羊年祭祖,三羊开泰,大美吉祥。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活动领导小组经研究决定于20XX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二)举办骆越祖母王祭祀大典。本次祭祀大典由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活动领导小组主办,由XX骆越文化研究会和武鸣县罗波镇政府、罗波社区承办,祭祀大典在武鸣县罗波镇社区戏台和罗波庙举行,从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二)上午9时开始,祭祀大典内容有祖母王巡游、公祭仪式、参拜罗波庙、千家宴、文艺汇演等。
本次活动经费以社会捐献为主,我们希望得到各单位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凡单位和个人参加活动捐助:
(一)1000元以上者,可进入主祭席前排成为公祭敬献花篮单位和主祭活动嘉宾,芳名刻入功德碑并参加千家宴(3人);
(二)500元以上者,可进入主祭席前排成为活动主祭嘉宾,芳名刻入功德碑并参加千家宴(2人);
(三)200元以上者,可进入主祭席成为活动嘉宾,芳名刻入功德碑并参加千家宴(1人)。
(四)100元者,可进入主祭席成为活动嘉宾并参加千家宴(1人)。
筹备办公室欢迎社会各单位和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和踊跃参加本次公祭活动。
联系人:
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
骆越祭祖大典筹备办公室
XX骆越文化研究会
武鸣县罗波社区居民委员会
篇10:家族祭祖捐款倡议书
我大冶地区蓝姓后裔,为了增进族谊,共谋发展,曾于公元20xx年发起倡议,联络萍、浏、醴、莲花、上栗等地宗亲,联合续修了家谱,从此以后,加强了各地宗亲的相互连系和往来,增进了族谊。
近年来,全国各地为民族性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在各姓氏中,联修族谱,修建家祠,已是蔚然成风,而我们蓝姓同样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中的.核心人物,我们蓝氏宗族的每一位宗亲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振兴我们民族而努力。
现经我萍乡地区部分家族宗贤一起坐谈商议,根据我族的实际情况,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特点,又没有一个比较集中的联系具体位置和方式。决定以我们江西赣西北地区为
篇11:文明祭祖倡议书
10点整,祭祖大典的主祭人在礼仪、依仗、通赞、执事、舞生等人的引导下,遵循传承几千年的祭祖活动议程,先后祭拜古大槐树处、天地人三皇,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10点30分,万人祭祖广场内,“洪洞做大槐树景区乙未年中元节祭祖大典”在通赞浑厚的主持声中正式开始。
经过庄严迎请神主、敬香通神、典帛安神、敬献供品、奠酒献礼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相关议程之后,大槐树景区副总经理焦琛珀代表后裔向移民先祖敬致祝文,祈求移民先祖庇佑九州大地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景区表演人员向先祖敬献精心编排的舞祭、歌祭、鼓祭,将整个祭祖活动推向高潮,随后所有人员起立,鞠躬辞神。在景区高层领导向嘉宾和游客发放特色供品——“石头饼”的饮福受胙环节中,“洪洞大槐树景区乙未年中元节祭祖大典”圆满落下帷幕。
中元节祭祖大典围绕“追怀祖恩、为民祈福”的主题,传承大槐树祭祖习俗,追思六百年前移民先祖开疆拓土的奋斗精神, 进一步弘扬了华夏古老的祭祀文化,向世人展示了大槐树根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篇12:清明节文明祭祖宣传标语
2.鲜花祭故人,春雨现哀思。
3.致富千日功,火烧当日穷。清明节防火标语。
4.清明节上坟不用火文明祭祖保平安。
5.清明时节寄亲人,默哀三分告亡灵。
6.火苗背后就是荒漠。
7.烧香烧纸皆陋习,文明祭祀应牢记。
8.共享森林美景,严防森林火灾。
9.野火无情防为主大意成灾法必究!
10.小小烟头不算大,森林景观它吞下。
11.文明祭祀,防火保林!
12.冬春草木干,防火要当心!
13.清明祭奠先人,不忘环保消防。
14.烟火污染环境,鲜花环保芬芳。
15.身在绿海中,防火记心中。
16.上坟不烧纸,献花表哀思。文明搞祭祀,无火过清明。
17.关爱生命,文明祭祖。
18.清明时节祭祖坟,鲜花百绫告天灵。忧心之时莫玩火,注意环保与文明。
19.物燥风大,上坟莫烧纸;怀亲念友,献花寄哀思
20.清明祭祖不用火珍爱生命保平安!
篇13:清明节祭祖倡议书
倡导科学祭祀
大力提倡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讲一段往事等健康时尚的方式来怀念先人,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以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表达,告别祭祀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营造文明祭祀的社会氛围。党政机关、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以及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带头人,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
篇14:殷店镇中心小学文明祭祖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
安全清明 文明祭祀 争做文明小学生
二、活动目的
清明时节,人们都会外出扫墓,采用烧纸钱等传统方式来祭祀祖先,既容易引起火灾,更影响环境。那么作为学生有必要了解清明文化及传统的祭祀方式的危害性,用文明的行动带去我们的思念与祝福,进行文明祭祀。
三、活动方式
1、利用晨会、班会课做好“安全清明 文明祭祀 争做文明小学生”活动的宣传和教育,激励学生了解清明文化,激发学生“参与“安全清明 文明祭祀 争做文明小学生”的自主性。
2、以集会形式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清明 文明祭祀 争做文明小学生”的活动仪式。
四、活动地点
教室、大操场
五、活动时间
2016年3月30日—4月1日
六、活动内容
(一)宣传、教育
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在晨会、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自主查找关于“清明文化”和“文明祭祀”的资料;并鼓励学生带动家长为“安全清明 文明祭祀”活动出谋划策。
(二)启动、宣誓
以全校为单位,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清明 文明祭祀 争做文明小学生” 活动启动仪式。
1、前期准备:做好场景布置;
2、仪式时间:2016年3月30日(周三)下午班会课(下雨顺延)
3、仪式过程:
①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
②学生代表宣读“安全清明 文明祭祀 争做文明小学生”倡议书。
③全校师生宣誓。
(三)拓展、延伸
请学生将学校的倡议和自己的承诺“带”给自己的家人,请自己的家人也能“了解清明文化,做好文明祭祀”。
篇15:国旗下讲话主题:清明节文明祭祖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且清明影响相对更大更广。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草绿野恣行事,春入处州碧四周。又到了清明节,“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情感,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今年是清明节被确定为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二年,再加上双休日,我们就将在这个周末迎来三天的“小长假”。如何过好这个传统节日,“安全、文明”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我们还要倡导文明过节,树立殡葬祭扫新风。清明祭祖扫墓,已经成为“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已故亲人和朋友的追思之情。不过,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愚昧攀比的祭扫陋习陈渣泛起。纸扎的轿车、别墅等祭祀用品粉墨登场,一些不法商贩借机牟取暴利。这不仅造成铺张浪费,还从根本上背离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败坏了社会风气。
哲学家冯友兰说过,“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我们的祭扫,应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而不是以物质来衡量。当前,植树祭扫、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现代文明祭扫方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应该大力予以倡导。献上一束鲜花,寄托一份哀思,于逝者而言是纪念和慰藉,于社会来说,也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相关文章:
新生儿科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02-20
安全演讲材料02-20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报告制度02-20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及措施02-20
医疗设备检修制度02-20
文明河南主题道德讲堂02-20
河南省级文明单位名单02-20
河南省卫生厅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总结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