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腹水(精选四篇)
胃癌腹水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20例晚期胃癌并发有恶性腹腔积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 (替吉奥联合静脉和腹腔化疗组) 60例, 对照组 (传统疗法组) 60例。观察组60例胃癌并发腹水患者中, 男33例, 女27例, 年龄51~78岁, 平均年龄 (59.42±10.57) 岁, 术后保守治疗患者42例, 未行手术治疗18例, 腹水中量39例, 腹水大量21例。对照组60例胃癌并发腹水患者中, 男31例, 女29例, 年龄50~80岁, 平均年龄 (60.34±11.47) 岁, 术后保守治疗39例, 未行手术21例, 腹水中量41例, 腹水大量19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患者比例、腹水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静脉和腹腔化疗的方案, 替吉奥胶囊每次根据患者表面积的不同给予相应的剂量, 当体表面积<1.25 m2时, 给药剂量为40 mg/次;当1.25 m2≤体表面积<1.5 m2时, 给药剂量为50 mg/次;当体表面积≥1.5 m2时, 给药剂量为60 mg/次, 每次早晚餐后给药, 一周期为d 1~14, q 4 w。多西他赛40 mg/m2, 静滴, d 1, 治疗前1 d起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15 mg/d, 口服2次/d, 一共口服3 d。腹腔化疗方法:于化疗周期的第1天开始进行, 腹腔置管在腹腔化疗之前的2~3 d进行, 缓慢并且持续的将腹腔内腹水放净, 同时取少量腹腔积液化验。腹腔内化疗药物配制:在恒温箱中将500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加温到40~42℃, 然后将顺铂 (60 mg/m2) +200 mg浓度为0.2%的利多卡因+10 mg地塞米松加入到加温后的氯化钠溶液中。配制好的溶液从导管中滴入, 灌注完毕后嘱患者经常变化体位;在第一次化疗周期后, 如果腹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第二次腹腔化疗可以在化疗的同一天置管, 从导管内将1500~2000 ml加温至40~42℃浓度为0.9%氯化钠滴入, 其余步骤同第1次化疗[2]。对照组给予DCP化疗方案 (静脉+腹腔化疗) , 给予200 mg CF (亚叶酸钙) , 于化疗开始前2 h静脉滴入, d 1~5;5-FU (5-氟尿嘧啶) , 500 mg/m2, 持续22 h微量泵静滴, 一个周期为d 1~5, q 3 w;给予多西他赛, 70 mg/m2, 用药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腹腔DDP化疗方案及用药的剂量与观察组相同。
1.3 疗效评价标准
CR:腹水治疗后消失完全, 持续时间≥1个月。PR:腹水治疗后减少一半, 持续时间≥1个月。SD:腹水经治疗后变化不显著, 持续时间≥1个月。PD:腹水治疗后增加超过1/4, 持续时间≥1个月[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水量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腹水量, 观察组4例 (6.67%) 腹水量为大量, 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2.2 疗效比较
比较两组胃癌并发腹水的患者治疗后腹水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5例疗效为CR+PR, 比例为7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在消化道的恶性肿瘤中, 胃癌的死亡率及发病率位居首位, 胃癌患者到晚期以后, 胃壁的淋巴管及浆膜层就会受到肿瘤的侵犯, 淋巴管堵塞造成淋巴回流受阻, 与腹水的形成密切相关[4]。在胃癌晚期的患者中, 恶性腹腔积液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此并发症导致患者纳差, 腹胀, 呼吸困难, 电解质紊乱, 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肺功能障碍, 恶液质,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5]。由于大量脱落癌细胞造成癌细胞在腹膜内种植, 腹水的程度进一步加重。目前治疗晚期胃癌比较公认的辅助治疗方法为全身联合腹腔化疗, 特别是对于并发腹腔积液的胃癌患者, 疗效更为确切。腹腔化疗利用腹膜原血浆屏障, 使浓度较高的化疗药物广泛并且直接的与腹膜腔接触, 通过渗透或者直接浸泡的作用发挥其杀灭癌细胞的作用, 同时还能够使淋巴循环得到改善, 能够起到控制腹水的作用[6]。
替吉奥胶囊 (TS-1) 是一种口服的抗癌药物, 属于氟尿嘧啶衍生物, 能够使胸苷酸合成酶的合成受到抑制, 将脱氧尿苷酸向脱氧胸苷酸转化的过程阻断, 进而影响DNA合成, 还能够使药物作用的时间延长[7]。药品中的氧嗪酸钾同时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口服替吉奥胶囊的同时行腹腔化疗, 不仅能够将全身剂量不足弥补, 还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及局部的药物浓度, 所以治疗效果更好[8]。本观察组研究了替吉奥联合静脉和腹腔化疗方案治疗胃癌并发腹水的临床效果, 结果证实该化疗方案确实能够有效的减少腹水量。在临床治疗当中, 可以推广此种化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邱国钦, 许丽贞, 王勇军, 等.替吉奥联合静脉和腹腔化疗方案治疗胃癌腹水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 2012, 20 (2) :341-342.
[2]李云东, 隋绍萍, 刘莉.应用FD方案腹腔灌注治疗胃癌腹水20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 (7) :83-85.
[3]吴清艺, 楚建设.顺铂腹腔内滴灌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胃癌[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7, 7 (1) :72-74.
[4]顾本兴, 孙晓南.进展期胃癌治疗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0, 27 (1) :93-95.
[5]王芳, 冯利, 杨霖, 等.顺铂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续贯腔内注射治疗消化道肿瘤癌性腹水的临床观察30例[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 3 (5) :10-11.
[6]吴清艺, 楚建设.顺铂腹腔内滴灌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胃癌[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7, 7 (1) :72-74.
[7]郭花, 朱金水.胃癌腹腔化疗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8, 28 (1) :9-l0.
胃癌腹水 篇2
关键词:顺铂,卡培他滨,中药,胃癌,癌性腹水,疗效
胃癌为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目前,胃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其和饮食、环境、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癌前状态等相关,目前研究显示为多因素综合作用后原癌基因被激活,抑癌基因失活,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动态平衡失调,导致肠化生和癌症发生[1]。胃癌患者确诊时多为晚期出现腹膜转移,多数患者伴随癌性腹水,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探讨了顺铂+卡培他滨化疗联合中药治疗胃癌腹水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并纳入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9月胃癌腹水患者68例,进行分组研究。所纳入患者均符合胃癌腹水诊断标准[2].经常规检查和细胞学检查等证实为癌性腹水,均为晚期胃癌患者.Karnofsky评分≥60,无严重内科疾病,均有化疗指征。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Ⅱ组和治疗Ⅰ组,每组34例。34例治疗Ⅰ组患者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在35-67岁,平均年龄为2.12±10.18岁。其腹围最小为82.12cm.最大为121.94cm,平均腹围为97.35±2.48cm。鳞癌、未分化癌、印戒细胞癌和腺癌分别为2例、4例、4例和24例。
34例治疗Ⅱ组患者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在35-68岁,平均年龄为52.18±10.28岁。其腹围最小为82.81cm,最大为121.59cm,平均腹围为97.18±2.13cm。鳞癌、未分化癌、印戒细胞癌和腺癌分别为2例、3例、4例和2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腹围、病理分型和性别、年龄等具有良好对比性。
1.2 方法
治疗Ⅰ组以常规腹腔穿刺引流和西药治疗。腹腔穿刺引流腹水后第二日采用腹腔灌注化疗.以生理盐水1000m和顺铂60mg混合后15分钟内注入腹腔,并注入10ml2%利多卡因预防粘连,同日起予卡培他滨片1g2次/日口服14日,
每21日重复治疗1次,共治疗3周期。
治疗Ⅱ组在常规腹腔穿刺引流和治疗Ⅰ组相同西药治疗同时辅以扶正祛邪方治疗。中药组成:鸡血藤、威灵仙、焦三仙、太子参、黄芪、薏苡仁、蛇舌草各30g;党参20g;白术、女贞子、鸡内金、枸杞子、茯苓、菟丝子、山萸肉、补骨脂各15g;砂仁10g,上述方剂用水煎煮后取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治疗疗程同治疗Ⅰ组。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Karnofsky体力评分变化、毒副作用情况。疗效评价方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肿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3]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缓解率为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之和,其中,病灶完全消失,症状消失并维持4周以上为完全缓解;病灶缩小幅度大于50%,症状缓解为部分缓解;病灶缩小50%或50%以内为稳定;病灶增大50%为进展。Karnofsky体力评分:包括病情、日常活动、自理情况等项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4]。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治疗效果、副作用属于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Karnofsky体力评分属于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缓解率比较
治疗Ⅱ组临床临床总缓解率明显高于治疗Ⅰ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Karnofsky体力评分对比
干预后治疗Ⅱ组患者Karnofsky体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Ⅰ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干预前对比,#表示P<0.05;与治疗Ⅰ组干预后对比,*表示P<0.05;
2.3 副作用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但治疗Ⅱ组骨髓抑制发生率(4例,发生率11.76%)明显低于治疗Ⅰ组(11例,发生为32.35%),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胃癌腹水为多数胃癌患者的最终转归,其形成原因为晚期肿瘤对胃壁浆膜层和淋巴管侵犯,导致淋巴管堵塞和病灶广泛转移[5]。腹水中有大量脱落肿瘤细胞,临床多通过腹腔穿刺引流后灌注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高浓度化疗药物直接接触腹膜,可发挥对肿瘤细胞的浸泡和渗透作用有效控制腹水,但因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耐受度低[5,6,7]。
胃癌腹水为中医范畴中“鼓胀”范围,主要病理变化在于血瘀、气滞和水结,其病理特点为虚实交错、本虚标实,多因肝肾脾三脏受损致使脾失健运、肝失疏泄和肾失开阖所致水、血、气于体内淤积而成腹水。本研究使用扶正祛邪方,方中黄芪可固表益肺,补中益气;山萸肉可补肝益肾填精;茯苓可宁心安神,温中健脾;白术可补血益气,燥湿补脾;太子参和党参均可养阴生津和补脾益肺;女贞子和枸杞子可补肝益血填精;补骨脂可滋补肾精,壮阳补肾;鸡内金、焦三仙和砂仁可健胃理气;鸡血藤可养血和血,补血行气;蛇舌草可清热解毒;威灵仙可止痛。诸药合用,可发挥清热解毒、健脾补肾、补血益气、扶正祛邪之功[8]。
本研究治疗Ⅰ组以常规腹腔穿刺引流和西药治疗,治疗Ⅱ组在常规腹腔穿刺引流和西药治疗同时辅以扶正祛邪方治疗,结果显示,治疗Ⅱ组临床临床总缓解率明显高于治疗Ⅰ组,Karnofsky体力评分明显优于治疗Ⅰ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Ⅰ组,说明顺铂+卡培他滨化疗联合中药方法治疗胃癌腹水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健康水平,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魏云平,王钱.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腹水一例临床体会[C].//第二届中华名中医论坛暨中西医优势互补治疗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01-102.
[2]朱尧武.晚期胃癌中医综合疗效标淮模型的构建[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3]李俊超.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腹水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3(3):337-338.
[4]王志明,庄荣源.陈勇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腹水[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1):28-31.
[5]王志明,刘天舒,李倩等.按需腹腔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胃癌腹水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4):462-464.
[6]邱国钦,许丽贞,王勇军等.替吉舆联合静脉和腹腔化疗方案治疗胃癌腹水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2):342-345.
胃癌腹水 篇3
关键词:腹腔灌注顺铂,恶性腹水,替吉奥,胃癌,疗效
胃癌属于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 其发病隐匿, 许多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 且将近60%晚期胃癌患者出现腹膜转移情况, 从而对其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1]。为此, 临床选取治疗胃癌合并恶性腹水的有效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82例该病患者分别行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予以回顾性分析, 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82例胃癌合并恶性腹水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38例) 与研究组 (44例) 。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 年龄38~67岁, 平均年龄 (49.21±6.57) 岁;研究组男32例、女12例, 年龄37~68岁, 平均年龄 (50.04±6.84)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中23例腹痛、35例纳差、24例腹胀。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口服替吉奥 (60 mg) 治疗, 共治疗1~2周;对照组行常规腹腔化疗, 首先将腹腔积液放出, 之后注入50 mg/m2顺铂+10 mg地塞米松至腹腔内;研究组行腹腔灌注顺铂治疗, 局部麻醉后将引流管置入腹腔内, 放出腹腔积液, 然后注入2500 ml温热生理盐水, 待穿刺针置入后连接好TRL2000型热灌注化疗仪, 温度设置45℃进行加热;之后加入50 mg/m2顺铂, 结束持续热循环前注射80 mg速尿+10 mg地塞米松;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定标准[2]:无积液, 且维持时间≥4周为完全缓解 (CR) ;积液降低≥50%, 且维持时间>4周为部分缓解 (PR) ;积液降低<50%, 或增加<25%为稳定 (SD) ;积液增加或死亡为进展 (PD) ;RR= (CR+PR) /总例数×100%。不良反应: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计数减少、腹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RR为63.64%, 高于对照组的39.47%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研究组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计数减少、腹泻发生率分别为6.82% (3/44) 、4.55% (2/44) 、4.55% (2/44) 、4.55% (2/44) , 均低于对照组的34.21% (13/38) 、23.68% (9/38) 、23.68% (9/38) 、26.32% (10/38) (P<0.05) 。
3 讨论
胃癌属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且腹膜转移为胃癌主要转移方式, 而出现恶性腹水为晚期胃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故临床针对该病治疗探寻有效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定的82例胃癌合并恶性腹水患者分别行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RR为63.64%, 高于对照组的39.47% (P<0.05) , 提示腹腔灌注顺铂联合口服替吉奥治疗胃癌合并恶性腹水可有效抑制腹水的产生, 杀伤胃癌细胞。分析原因可能为:高温可提高肿瘤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血管的通透性, 一旦肿瘤细胞内置入的化疗药物增多, 则可增强抗肿瘤作用;热化疗协同作用能够将肿瘤组织内的静息状态瘤细胞杀灭;热疗可减弱肿瘤组织的间隙液压, 从而促进抗癌药物的转运[3]。替吉奥是目前临床应用于胰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治疗中较为广泛的药物, 其是由吉美嘧啶、替加氟、奥替拉西钾根据特定比例配成的复方制剂[4]。其中替加氟为替吉奥抗肿瘤主要成分, 且其为氟尿嘧啶前体药物, 患者口服后经门静脉吸收入肝。于替加氟抗肿瘤期间, 氟尿嘧啶-磷酸脱氧尿苷产生毒性, 但奥替拉西钾能够对氟尿嘧啶磷酸化起到抑制作用, 进而发挥缓解患者不良反应等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计数减少、腹泻发生率分别为6.82% (3/44) 、4.55% (2/44) 、4.55% (2/44) 、4.55% (2/44) , 均低于对照组的34.21% (13/38) 、23.68% (9/38) 、23.68% (9/38) 、26.32% (10/38) (P<0.05) , 提示替吉奥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应用于胃癌合并恶性腹水患者安全性较高。究其原因可能为:因腹腔灌注化疗药物可于腹腔内有持久、较高及恒定的药物浓度, 且药物进入体循环少、药物分布均匀, 故不良反应自然降低[5]。本研究受环境、时间等因素制约, 未就两组疼痛改善情况予以分析, 待临床进一步研究加以补充。
综上所述, 替吉奥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应用于胃癌合并恶性腹水患者, 可有效抑制腹水的产生, 并杀伤胃癌细胞,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国兴.静脉用黄芪多糖联合顺铂腹腔化疗对胃癌恶性腹水的疗效研究.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4, 29 (2) :47-49.
[2]唐鸿生, 崔书中, 唐云强, 等.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消化肿瘤杂志, 2013, 5 (1) :26-32.
[3]毛丽伟, 管静芝, 廖国清, 等.S-1联合DDP腹腔循环热灌注治疗老年胃癌合并腹水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 (12) :2916-2918.
[4]温爱萍.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河北医药, 2013, 35 (18) :2814-2816.
胃癌腹水 篇4
关键词:胃癌,腹水,老年,D2根治术
从临床上来分析,胃癌在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于患者胃壁最表层的黏膜上皮细胞当中。随着胃癌的逐步恶化,患者胃壁被入侵的深度将会持续的增加,对胃壁所造成的破坏也将逐步的扩大,最终对患者的胃部器官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1,2]。对于老年胃癌患者而言,腹水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病情。D2根治术作为临床上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老年胃癌合并腹水的匹配度较高,能够将治疗效果最大限度的提升。文章针对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讨论了患者的病理特点和D2根治术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09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设定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老年胃癌患未合并腹水患者7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56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3岁±1.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年龄范围在58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3岁±1.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临床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本组患者根据胃癌的具体位置和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对患者有效实施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本组患者临床按照常规对老年胃癌患者实施化疗治疗,未实施D2根治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两组患者存活时间、术后5年存活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通过()表示;相关数据应用t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存活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5年术后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病理特点表现为疾病恶化速度快、并发症多等,针对患者实施D2根治术后,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命,降低疾病带来的痛苦。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D2根治术推广应用。
3 讨论
3.1 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癌症的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都必须承受较大的病痛和生理上的折磨。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看,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的病理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腹腔液体容量不会超过200ml,但由于老年胃癌患者的腹水为并发症,因此在腹水容量方面会非常高,必须不断的将腹水排出,否则将对生命造成严重的危险[3]。第二,老年胃癌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身体承受能力较弱,即便是应用了D2根治术,依然要考虑到患者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情况,否则很容易造成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在每一次治疗中,都必须对治疗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第三,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本身是比较危险的,且由于年龄的提升和身体素质的下降,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其他的疾病,这一点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特别的注意,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阶段性的改善治疗方案。
3.2 D2根治术对预后的影响
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在实施D2根治术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对预后情况进行考虑,目的在于延长患者的生命,减少患者的病痛。D2根治术在应用后,其对预后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用D2根治术治疗,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决定具体治疗方案,因此预后质量较高。第二,该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应适当的匹配护理手段、观察手段来完成,所以在治疗完毕后,必须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患者的各项变化,如果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则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来解除[4,5]。第三,D2根治术对患者的预后也会产生些许的影响,大部分的反应是正常情况,不过依然要进行记录和报告。
综上所述,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在接受D2根治术的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对患者的病理特点展开深入分析,同时还要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充分了解治疗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今后,将D2根治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将临床病理特点作为主要的依据,从而实施合理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张驰,胡祥.胃癌合并肝硬化病理生理特点及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03(04):247-250.
[2]杨世斌,许峰峰,肖隆斌,吴文辉,黎文峰,李明哲.胃癌同时合并腹水的临床病理特点及D2根治手术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08(09):1-6.
[3]王晓娜,梁寒.胃癌外科治疗中的若干问题[J]_癌症,2010,04(03):403-408.
[4]单留群,丁永斌,夏建国,王海宁,张苗,刘德林,吴昌德.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胃癌发病变化和手术预后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4(10):11361-11365.
相关文章:
超滤——反渗透02-03
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02-03
良恶性胸腹水02-03
腹水引流02-03
浸入式超滤膜技术02-03
胃癌合并腹水02-03
超滤和反渗透化学清洗02-03
血清-腹水白蛋白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