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刘中学禁毒基本知识宣传资料(精选5篇)
篇1:炎刘中学禁毒基本知识宣传资料
禁毒知识宣传资料(广播稿)
<德育处提供> 1.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008年3月2
5日宣传)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吸毒对人体的危害(2008年4月26日宣传)
(1)身体依赖性
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我国目前出现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3.青少年如何远离毒品(2008年5月5日宣传)
毒品危害的严重,从公安部门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出 2003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3万人 其中74%吸用海洛因,同比上升了11%。在吸毒人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72.2%以上。
青少年涉毒问题增多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目前毒品泛滥的大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据报导,去年我国警方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9.39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6.37万名,缴获海洛因9535公斤、鸦片905公斤、冰毒5827公斤,以及易制毒化学品72吨。一些毒品贩子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采取多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致使染上毒瘾,难以戒断,有些被送进劳教所劳教。据北京某劳教所统计,吸毒的成因,38%是好奇,12%是受亲友影响,26%是精神空虚、追逐时髦,24%是被引诱上钩。
二是社会、学校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力。毒品对青少年的引诱力是相当大的。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往往采取在饮料、啤酒中放置冰毒或摇头丸的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加上娱乐场所管理混乱,易为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薄弱,社区工作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单亲家庭的子女得不到亲情的关爱,因而造成青少年涉毒问题愈演愈烈。
三是受毒品暴利引诱,毒品犯罪分子猖獗。我国已处于毒品的四面包围之中。国内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与境外贩毒分子勾结,致使毒品犯罪呈现职业化、扩展化、武装化、国际化的趋势。毒品滥用多样化和制贩吸毒一体化,加大了禁毒工作的难度。如广东警方破获贩运冰毒一年竟达五吨之多,可见毒品犯罪何等猖狂。毒品犯罪分子的手段之一,是利用一些社会经验少、辨别能力差的青少年为他们走私贩运毒品,以他们年龄小,处于无刑事责任和只承担相对刑事责任及减轻刑事责任的年龄段,可以逃脱罪行为诱因,引诱他们参与犯罪活动。这样一来,一些青少年不仅仅自己成为毒品犯罪的受害者,同时也成为了毒品犯罪的“害人者”。
4.构筑拒毒心理防线--正确把握好奇心,抑制不良诱惑(2008年6月10日宣传)
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渴望拥有五彩斑斓的生活和精彩人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吸了第一根烟,尝试了第一口毒品,涉足了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一旦染上毒瘾,你的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
要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必须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
好奇是青少年的共同特点,对于没有体验的东西,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愿望,但是,一定要明辨是非,把握好奇心。面对毒品,一定要态度鲜明,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以好奇为由去尝试,自觉抑制不良诱惑,千万不要吸食第一口。
5.构筑拒毒心理防线--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2008年9月13日宣传)
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渴望拥有五彩斑斓的生活和精彩人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吸了第一根烟,尝试了第一口毒品,涉足了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一旦染上毒瘾,你的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
要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必须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考试成绩不尽人意、和朋友吵架分手、家庭生活遇到困难等都是正常的,要正确对待。遇到这类情况时,可以试着和父母、老师、同伴沟通,或者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等,分散你的注意力,排解烦恼,绝对不要用毒品来麻醉自己,逃避现实,回避困难。当别人用毒品来引诱你、安慰你时,一定要意志坚定,坚决拒绝。请相信:挫折和困难是暂时的,战胜挫折和困难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6.构筑拒毒心理防线--牢记“四知道”(2008年10月16日宣传)
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渴望拥有五彩斑斓的生活和精彩人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吸了第一根烟,尝试了第一口毒品,涉足了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一旦染上毒瘾,你的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
要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必须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牢记“四知道” :
一要知道什么是毒品;
二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
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
四要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篇2:炎刘中学禁毒基本知识宣传资料
1、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3、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一害自己,二害家庭,三害国家。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吸毒者易染上哪些疾病?
1、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2、呼吸道疾病。
3、各种传染性肝炎。
4、爱滋病与性病。
5、感染性疾病。
6、血管损害。
7、神经系统损害。性功能障碍、不孕。
8、精神病症状:人格改变和典型的精神病症状,幻觉冲动,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症等。
9、肾脏疾患。皮肤损害:皮肤斑点、溃疡,手部水肿,接触性皮炎、皮疹、紫斑、瘙痒等。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
5、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①无故旷工、旷课,学业成绩、纪律或工作表现变坏。②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朋友索要或借钱。③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④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崇。⑤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⑥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场合佩戴太阳镜。⑦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长袖衣服。⑧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⑨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⑩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6、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哪四点?
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四是远离毒品,不沾毒。
7、要真正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哪“四个意识”,构筑哪“三道防线”?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二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篇3: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何谓“国际禁毒日”(一)
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会议专门讨论了毒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通过了禁毒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禁毒要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吸毒有哪些危害(二)
(1)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2)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给家庭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吸毒贻害后代。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诱发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历年禁毒日主题(三)
199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
1993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实施教育,抵制毒品”。
199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女性,吸毒,抵制毒品”。
199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国际合作禁毒,联合国90年代中禁毒回顾”。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滥用毒品与非法贩运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后果”。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让大众远离毒品”。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无毒世界我们能做到”。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亲近音乐,远离毒品”。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面对现实,拒绝堕落和暴力”。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体育拒绝毒品”。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吸毒与艾滋病”。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让我们讨论毒品问题”(2中国“6・26”国际禁毒日的宣传主题为“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珍惜自我,健康选择”。
国际禁毒日“毒品不是儿戏”。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依法禁毒、构造和谐”。
国际tkhiyu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控制了你的生活吗?你的生活,你的社区,拒绝毒品。”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全球行动共建无毒品安全社区”。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国际禁毒日的主题:“珍惜美好青春,远离合成毒品、拒绝毒品,健康人生”。
吸毒有哪些危害(四)
(1)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2)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给家庭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吸毒贻害后代。
篇4:炎刘中学禁毒基本知识宣传资料
余庄小学“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资料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文根据英文全称(Acquired l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字头缩写“AIDS”,音译为“艾滋病”。
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可以了解艾滋病三个明确定义: 学校目标管理考评工作档案
艾滋病的潜伏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5年,亦有长达10余年者;艾滋病的窗口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形成抗体所需时间)一般为5周左右。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症状,可分为四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2)无症状感染期。常无任何症状及体征。但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
(3)全身性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
(4)艾滋病期。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一个月。慢性腹泻超过 4~5次/日,3个月内体重下降>10%。患者有突发的咳嗽、气短、血氧分压下降等肺功能衰竭症状,常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体虫病,隐球菌脑膜炎,以及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粘膜的Kaposi肉瘤,淋巴瘤等。
6、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
·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接受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
7、吸毒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如果其中有一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注射器就会被污染,那么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针具传染给其他吸毒者。
8、输血时怎样预防艾滋病?
如果输入了带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接受血液的人几乎无一幸免,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所以,保证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是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过血液传播的重要屏障。个人安全用血要做到: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学校目标管理考评工作档案
(2)如果必须输血,有权利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3)不要为了所谓“增加抵抗力”盲目使用血液制品。
9、怎样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
首先是要保护妇女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这样孕妇就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仍想要生育孩子,那么应该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的产前指导。生孩子时,可采用腹剖产。孩子出生后,要避免母乳喂养。
10、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一般的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进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咳嗽、打喷嚏、谈话。
11、怎样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
12、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多年来,我国政府以 “禁绝毒品 ”为根本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防范毒品危害、遏制毒品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对禁毒工作涉及的禁毒宣传教育、毒品管制、戒毒措施、学校目标管理考评工作档案
禁毒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彰显了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学校目标管理考评工作档案
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8、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哪四点? 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 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 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 四是远离毒品。
9、国际禁毒日:每年的6月26日。
10、要真正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哪“四个意识”,构筑哪“三道防线”?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二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篇5:禁毒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毒品? 新修订的《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里列举的六种毒品仅是国际上常见的,大量泛滥的毒品,但毒品却不仅限于这六种。
1996年1月16日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共列出被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计237种,其中麻醉药品118种,精神药品119种。
二、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三、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0、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1、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355条)。
四、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1、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强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五、毒品通常分为几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有哪几类? 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六、什么是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形成瘾癖的药品、药用植物及其制剂。1996年1月公布《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共列入118种药品。在这个目录中,就有我们比较熟悉的麻醉药品如海洛因、吗啡、鸦片、大麻、可卡因、美沙酮、二氢埃托啡、度冷丁等。
七、什么是精神药品?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药品。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1996年1月卫生部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共列入119种精神药品。其中第一类47种,第二类72种。我们比较熟悉的药品如咖啡因、安钠咖、去氧麻黄碱(即冰毒)就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巴比妥、安定、三唑仑等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
八、什么是鸦片?
鸦片,又称阿片,包括生鸦片和精制鸦片。将未成熟的罂粟果割出一道道的刀口,果中浆汁渗出,并凝结成为一种棕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物,这就是生鸦片。精制鸦片亦称“禅杜”,即经加工便于吸食的鸦片。另外还有鸦片渣、鸦片叶、鸦片酊、鸦片粉都是鸦片加工产品,均可供吸食之用。长期吸食鸦片可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引起体质严重衰弱及精神颓废,寿命也会缩短,过量吸食可引起急性中毒,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九、什么是海洛因?什么是“3号海洛因、4号海洛因”? 海洛因(Herion)通常是指二乙酰吗啡,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海洛因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是我国目前监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海洛因品种较多,其中较为流行的有西南亚海洛因、中东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所谓“3号海洛因”、“4号海洛因”即为东南亚海洛因中的两种。对海洛因的分号,联合国和我国均无特别的规定,而是香港、东南亚地区的一种习惯分法。3号海洛因的纯度一般为30-50%;4号海洛因的纯度为80%。吸食海洛因极易成瘾,且难戒断,长期吸食者,瞳孔缩小,说话含糊不清,畏光,身上发痒,身体迅速消瘦,容易引起病毒性肝炎、肺气肿和肺气栓塞,用量过度会引起昏迷、呼吸抑制而死亡。
十、什么是吗啡?
吗啡(Morphine)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在医学上,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但久用可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一旦失去供给,将会产生流汗、颤抖、发热、血压升高、肌肉疼痛和痉挛等明显的戒断症状。长期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大剂量吸食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十一、什么是大麻?
大麻产自地球上的温暖地区或热带地区,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法律所禁止的大麻的叶子、苞片和花朵中含有一种叫做四氢大麻酚的化合物。含这种四氢大麻酚的大麻主要产在印度、摩洛哥等地。今天世界上多数毒品大麻是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种植的。长期吸食大麻可引起精神及身体变化,如情绪烦燥,判断力和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妄想、幻觉,对光反应迟钝、言语不清和痴呆,免疫力与抵抗力下降,对时间、距离判断失真,控制平衡能力下降等等,对驾车和复杂技术操作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十二、什么是可卡因?
可卡因是一种最强的天然产中枢神系统兴奋剂,是从古柯属植物古柯灌木的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此类毒品主要有古柯叶、古柯膏、可卡因等品种。可卡因是具有高度精神依赖性的药物,可造成吸服者精神变异,焦虑、抑郁或偏执狂,身体危害表现为眼睛反应特别迟钝,耳聋、口腔、鼻腔溃疡,丧失食欲并导致营养不良,大剂量使用会造成严重合并症甚至死亡。
十三、什么是“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名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碱,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形似冰,故俗称“冰毒”。该毒品主要流行于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
由于该毒品可一次成瘾,其商品名称为SPEED(快速丸)。“冰毒”可造成精神偏执,行为举止咄咄逼人,并引发反社会及性暴力倾向,还可引起吸服者失眠、幻觉、情绪低落,同时严重损害内脏器官和脑组织,严重时导致肾机能衰竭及精神失常,甚至造成死亡。
十四、什么是“摇头丸”? “摇头丸”是甲基苯丙胺的衍生物,也是一种兴奋剂,又称“甩头丸”、“快乐丸”、“疯丸”等等,常制成颜色、图案各异的片剂。近两年,“摇头丸”在我国渐呈泛滥之势,其主要滥用场所为舞厅、卡拉0K歌厅等公共娱乐场所。“摇头丸”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服用后表现为情感冲动、兴奋异常、自我约束力下降、听到音乐后摇头不止,并有迷幻感觉和暴力倾向。使用数次即可成瘾,轻者出现头晕、乏力、体重减轻、失眠、恶心等症状,长期服用除导致产生精神分裂外,还导致死亡。
十五、度冷丁是毒品吗?
度冷丁系吗啡的人工代用品,具有与吗啡类似的性质。药理作用与吗啡相同,临床应用与吗啡也相同。度冷丁反复作用也可成瘾,不良反应与吗啡相似。所以,无论从其药理作用、成瘾性,对人体的危害来讲,还是从法律文件规定上讲,度冷丁都是一种毒品。
十六、安钠咖是一种什么样的毒品?
安钠咖是一种医疗上用作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属于国务院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
十七、罂粟壳也属于毒品吗? 罂粟壳俗称“大烟壳”,是罂粟植物开花后结的果实割取鸦片汁后的干壳,是国务院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近几年来,四川火锅风行于各地,一些不法商贩乘机在火锅中,在啤酒鸭的烹制或卤制品过程中掺用罂粟壳,使人吃几次后上瘾,这已成为一种欺骗他人吸食毒品的犯罪行为。
十八、可卡因是不是毒品?为什么有些镇咳药中也有这种成份?
可卡因是鸦片毒品中仅次于吗啡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也被列为国务院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从法律角度来讲,可卡因是毒品。因为可卡因具有较好的镇静止咳作用,且成瘾性相对比海洛因、吗啡小,国家允许在严格管制的情况下使用,但仅限于疾病的治疗而不能滥用。
十九、咖啡因对人体有害吗?
咖啡因是一种在茶叶、柯拉果、咖啡、可可豆叶和豆荚中发现的生物碱,它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兴奋。因为咖啡因能产生一定的精神依赖,而且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因此,咖啡因已被列入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范围。也就是说,纯咖啡因也是毒品。我们喝的咖啡、茶叶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咖啡因,但一般每天摄入咖啡因总量在300?50毫克以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对从咖啡、茶叶中摄入咖啡因的行为,应进行宣传,提醒人们注意它的不良作用。
二十、什么是制毒物品?
制毒物品是指用于制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物品。毒品,有些是可以天然获得的,如鸦片就是通过切割未成熟的罂粟果而直接提取的一种天然制品,但绝大部分毒品只能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取得。这些加工毒品必不可少的医药和化工生产用的原料就是我们所说的制毒物品。因此,制毒物品既是医药或化工原料,又是制造毒品的配剂。
二十一、怎样从外观上认识鸦片和海洛因?
鸦片为一种黑褐色膏状物,有一种特殊的呛人的气味,没有嗅过的人如果近闻,可刺激你不自禁地打喷嚏。仔细嗅之,其气味中包含蜜糖、烟叶及石灰水等杂味。
海洛因成品的包装为灰白色长方扁块,一般为塑料薄膜热封,外面通常用黄色不透明的胶带纸缠绕,有250克、350克等不同规格包装。零散毒品交易中的海洛因,一般用方形或长方形白纸包装,每包0.1克到1克不等。
如果发现这种特殊包装的小纸包,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十二、怎样初步鉴别海洛因?
海洛因毒品一般为白色或灰色块状、粉未状物质,也有棕色较潮湿粉未状物质,还有一些因掺入其他物质后呈浅黄色、灰色等。大多数海洛因毒品均有醋酸气味。
二十三、怎样识别火锅和食物中加了罂粟壳?近几年,一些不法商人在所经营的火锅、卤制品中使用罂粟壳作调料,甚至添加鸦片,严重地危害了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怎样来识别呢?
第一,从外观上识别。罂粟壳外形为枣核形,如鸽子蛋大小,一头尖,另一头呈9-12瓣冠状物。其壳体上往往有人为切割的多道刀痕。
第二,初吃加了罂粟壳的火锅和卤制品后,一般有心跳加快、脸微红、口感舒服,吃后不易入睡等感觉。
第三,如觉得吃的火锅和卤制品后可疑,要揭露这种犯罪,就需要留下不少于50ML的火锅汤(最好取下层含油少的汤),送到当地的毒品检测机构或公安局的刑事技术化验室进行成分分析。
二
十四、什么是药物滥用?
60年代中期,“药物滥用”一词开始普遍采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的定义,“药物滥用”是指持续或偶尔过量用药,这种用药与公认的医疗实践不一致或无关。具体说即(1)不论是药品类型,还是用药方式和地点都是不合理的。(2)没有医生指导自我用药,而是这种自我用药已经超出了医疗范围和剂量标准。(3)使用者对该药不能自拔并有强迫性用药行为。(4)由于使用药物,往往导致精神和身体危害以及社会危害。在我国,较通俗的说法,“药物滥用”即吸毒。目前我国的“药物滥用”(吸毒)现象也已经抬头,并不断发展蔓延。
二十五、吸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主要表现是什么?
毒品对人体的作用首先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其次是影响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吸毒者或其配偶生下畸形儿、怪胎屡见不鲜。吸毒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类疾病。这些人往往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严重的则丧失劳动能力,以至日渐衰竭而死亡。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轻者头晕、耳鸣,重者呕吐、涕泪交流、两便失禁、浑身打颤;这时,吸毒者往往是丧失人性,丧失理智。他们四肢痉挛,鬼哭狼嚎,或撞墙或自伤,弄得鲜血淋漓,甚至自杀。另外,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吸毒者后期往往靠吸食毒品不能满足要求,转而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他们共用未经消毒处理的注射器和针头,致使艾滋病传播。
二十六、毒品为什么能使人成瘾?
第一是生理因素。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吸毒者吸了海洛因、外来的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后,减少并抑制了自身吗啡肽的分泌,最后达到靠外界的类吗啡肽物质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完全停止分泌。那么,一旦外界也停止了供应吗啡肽物质,则人的生理活动就出现了紊乱,出现医学上说的“反跳”或“戒断症状”,此时,只有再供给吗啡物质,才可能解除这些戒断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上瘾”。
第二是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能否获得毒品,社会动荡不安对人的影响,社会文化背景决定哪些人易成为毒品的俘虏,社会法律对毒品的态度等等。
第三是个人的心理因素。研究结果倾向于认为在不同性格的人当中易冲动,对社会常规模式具有反抗性,以及对挫折忍受差者这三类人,有着相对较高的危险度,即具有较高的滥用药物成瘾的易感性。
总之,毒品成瘾问题,往往是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十七、“海洛因吸三次就会上瘾”的说法有根据吗? 海洛因毒品具有舒适和欣快感的药理学特征。吸食海洛因毒品初始有一种强烈的欣快感,实践表明,多数成瘾者第一次吸毒后就有浑身困乏、非常难受的感觉,而渴望第二次吸毒,从而导致成瘾。因人已适应了药物,从而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的依赖。因此说吸三次海洛因就会上瘾是有大量例证的,那些认为偶尔吸一下海洛因无所谓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二十八、染上毒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
1、好奇心的驱使
2、寻求刺激
3、摆阔显富
4、排除解愁
5、治病解痛
6、他人引诱、胁迫、教唆。
二十九、为什么医院要严格控制吗啡、度冷丁之类的强镇痛药物的发放? 癌症病人的晚期,由于癌细胞的扩散,会使病人产生极大的疼痛感。而吗啡和度冷丁之类的天然或合成药物,此时却能起到显著的止痛作用。从人道主义出发,为了减轻这些即将离开人世的病人的痛苦,医学上规定允许使用吗啡或度冷丁之类的镇痛针剂。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上瘾的后果已经不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了。但由于药物的发放存在着流入社会为吸毒者所用的可能,同时癌症病人也有治愈的可能。用多了会上瘾,将来癌肿消失,脱瘾便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因此国家卫生部门对这些药物的处方权及发放有着极严格的规定,严防药物流入非法渠道。
三
十、吸毒会导致哪些传染病?
吸毒不仅损害本人健康,还会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原因是静脉注射毒品者共用不洁注射器造成艾滋病感染率极高,特别是吸毒妇女,更是传播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这是由于吸毒者本身可以造成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此外,吸毒妇女为了获得购买毒品的金钱,不得不沦为卖淫女,而成为各种性病和感染传播的高危人群和重要感染源。
三
十一、吸毒对家庭会造成哪些危害?
吸毒导致大量的家庭悲剧,一旦家庭中出现一个吸毒者,就意味着贫困和矛盾围绕着这个家庭,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首先,吸毒耗费大量钱财,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靠变卖家中财产换取毒品,致使家徒四壁。一些丧尽天良者甚至卖儿卖女,逼妻卖淫;其次,吸毒会导致婚姻死亡,家庭破裂。因为一个人一旦染上毒瘾,就会失去义务或责任观念,做丈夫的不能尽丈夫的职责,做妻子的不能尽妻子的义务,最终必然导致离婚。再次,吸毒危及下一代。怀孕妇女吸毒将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有的致使新生儿先天畸形或染上毒瘾。
三
十二、吸毒者的平均寿命大约是多少?
据国外有关部门统计,吸毒者多数短命,一般寿命不超过四十岁。
三
十三、为什么贩毒吸毒经常和刑事犯罪联系在一起?
由于毒品走私和贩卖有着惊人的利润,黑市海洛因毒品的价格比同重量的黄金价还要高得多。一个吸毒者每天要消耗0.5?克毒品,这样每月的费用最低要在12000元以上,这是普通人所不能承受的。为了维持毒品的消费,出路就只有去贩毒或者通过从事盗窃、抢劫、卖淫等手段来获得购买毒品的费用。其次,吸毒之后,吸毒者的正常人性的束缚和对法律规范的敬畏消失了,他们觉得精力充沛,热血沸腾,或是在一块鬼混,或是出现精神失常,会去打架、抢劫。再有,由于毒品的贩卖都是成帮结伙的,吸毒者也只有加入他们圈中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毒品。这就导致犯罪团伙、黑社会的形成。这种由毒品粘合在一起的黑社会必然是刑事犯罪集团。美国、意大利的黑手党,无不参与贩毒。由于贩毒、吸毒人数的增加,这种黑社会也随之扩大,这是对社会威胁最大的一种刑事犯罪。
目前世界上作为毒品而滥用的主要物质有阿片类、古柯类、大麻类、兴奋剂、致幻剂、镇静催眠药和挥发性有机溶剂等。
(1)阿片类:自罂粟中提取的阿片、吗啡、海洛因及人工合成的度冷丁、可待因、二氢埃托啡等。
(2)古柯类:从占柯中提取可卡因、克赖克等。(3)大麻类:大麻饼、大麻烟,以及由大麻提取的大麻脂、大麻晶、四氢大麻酚、六氢大麻酚等。
(4)中枢兴奋剂:如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即冰毒)等。(5)致幻剂:如麦角酰二乙胺(LSD)、麦司卡林、裸盖菇素等。(6)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等。
(7)挥发性有机溶剂:汽车、打火机燃料,粘合剂、发胶等所含的溶剂,化工产品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如汽油、苯、二甲苯,三氯乙烯、氯仿、甲醇、乙醚、丙酮、己烷、石脑油等。
三
十四、防毒禁毒小知识
1、今年我国国际禁毒日主题:“依法禁毒,构建和谐”。
2、虎门销烟纪念日--------6月3日。
3、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4、常见毒品:
海洛因、摇头丸、度冷丁、K粉、鸦片、吗啡、可卡因、大麻、冰毒等。
5、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相关文章:
实验中学法制教育宣传材料02-18
中学防艾宣传活动方案02-18
大滩中学宣传材料文档02-18
坪头镇初级中学反邪教知识宣传活动总结02-18
道理作文02-18
XX中学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材料5则范文02-18
医学生暑期实践报告02-18
暑期普法宣传社会实践报告02-18
舞蹈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02-18
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