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作文六年级600字(精选6篇)
篇1:写景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一滴滴滑落在脸颊,划过一阵清凉。我却没有清醒,一直呆在雨天里,淋雨。
我希望有这样的一阵雨,能把迷失的自己淋洗清醒。可是,雨天,总是暗暗的。雨,总是小小的。那就是我的忧伤。
我喜欢淋雨,弄的自己很狼狈,然后,等雨停。因为我明白在雨天里,我不会勾起那些比我还狼狈的回忆,我的眼里,只有上帝的泪水,那是寒到心底的悲凉。雨,就赋予了我这样的意境。
我喜欢雨天的意境。暗暗的天幕,阴阴的厚云,稀疏的人群,我这时候只属于我自己。我想大声喊,总没有声音。我想哭的时候,泪水总会被雨水掩盖,没人看见。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再想,让大脑停止去想我的负担,我的责备,我的难过,我的悲伤……
我还喜欢雨滴在手上的微凉。手指尖的一阵乍凉,带走了我不想要的伤痛,我不想要的后悔。
我的青春就注定了这样的雨天,像雨滴“啪啪”打在水洼里的清脆而又沉重的声响。
每一次下雨,我都是一个人淋雨,直到雨停下。我却忘记了在一旁一直想给我打伞的人,他们举着伞,劝我过去,在雨的淅淅沥沥中,我没有听见。然后,忘记了。
雨停了,我看见了一直站在我身后的人。我看见了他们身后的彩虹,是那么美丽。正好映衬了他们的笑脸,照的我暖暖的。
只是,雨,下起了我的多愁善感;带走了我的放不下;冲走了我的伤痛;淋洗了我的回忆。
2019六年级写景作文600字(二):夏夜美景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各的景色,各有各的美丽,也各有各的诗情画意。夏夜,恬静而优雅;夏夜,幽美而迷人。你若在七月的夏夜静静地坐在外面闭上眼睛,用心去体会夏夜,感受夏夜。你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夏天,永远是如此的炙热。
在一天晚上,之所以天气太热了,闲来无事的我拿了把扇子坐在坪里乘凉,享受着大自然的风景,听着清脆的青蛙声伴着蝉叫声一起唱和着,好比一首生动的音乐,心里竟然感到一丝的凉爽。我一边扇扇子,一边欣赏起夏夜的美景来。放眼望去,黑色的天空中,悬挂着弯弯的月亮,旁边点缀着无数的星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犹如是一颗美丽的钻石,瞧,他们那灵巧的身躯,东躲,时隐时现,弄得我们眼花缭乱。
一阵微风拂过,就仿佛是空调般的清爽,若是在城市,虽然灯火通明,但必然不会有这种美丽的夜景,在城市的夏夜,会感到一股闷热,因为高楼大厦挡住了清凉的微风,或许城市会比较富裕,家家户户都会有空调,虽然让人感觉舒适,但远远不及大自然的微风那么舒适、那么恬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我便陶醉在夏夜的诗情画意中了。
不知过了多久,乌云从月亮掠过,月亮影藏了自己的光辉,我从坪里走了进去,不禁感叹,啊!夏天的夜,真美啊!夏天的夜,让你无法忘怀。
2019六年级写景作文600字(三):倾听大自然
大自然滋养了万物,大自然哺育了人类,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大自然的美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有弯延曲折的线条美,有直流千尺的瀑布美,大自然的一景一物使我陶醉在其中。“滴答滴答……”瞧,雨露是多么晶莹剔透呀!“叮咚叮咚……”听溪水的缓缓流淌声,这都源于大自然。
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大自然的声音是要用心灵去倾听的。
侧耳倾听春的交响曲,“哗啦啦哗啦啦……”春雨悄悄习临,春雨的声音清翠而缓慢,春雨似是一个淘气的娃娃,常常与娇艳的花儿玩“变脸”,恰巧遇上了彩虹姐姐,染上了斑斓的缤纷彩,花儿成了五彩花……
“沙沙沙……”我再草坪上躺着聆听着,我细细地欣赏着大自然的奇妙,雨后大自然散发着股股淡雅的清香,和泥土的泥泞,大自然的声音是各具不同的。
静静地聆听夏之歌,在树梢旁、小径边、草丛中,只听见知了的尖叫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知了家族也不时哼着夏日之歌,“知了知了知了……”在寂静的夏日里充满了喧哗,随着一阵雷声,邀来了秋之歌。
落叶飘飘洒洒,万物丰收,在田园间洒脱了农民伯伯的欢笑声,“叮叮咚咚沙沙……”我在田园里听着,陷入了沉浸。
冬日皑皑飘雪,“哗哗哗……”纷纷下起,冬日弥漫在寂静之中。
倾听大自然的美,聆听大自然的奇特,大自然是一曲无境界的歌曲,大自然是我永远启航点。
2019六年级写景作文600字(四):春天的小河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春天的小河,更是焕然一新。
瞧!清澈的河水很静,没有一丝波纹,宛如晶莹剔透的水晶镶入深深的河床,又像一面明镜,被丢到了群山绿水之间。河水清澈无比,就连河底的景色都毫无保留地映入我的眼帘:嫩绿的水草静静地长着,随着水流轻轻地摇晃。一块块小石头陷入河底湿润的软泥里,被河水抚摸的光滑无比。有的旁边还可见一片片绿色的青苔,仿佛在河底演绎着春天的序曲。小鱼和我们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一会儿又隐藏到一块大石头之后,向着我吐着小泡泡。突然,一阵春风吹来,打破了河面的平静,也打破了这个水晶之梦。这时,一直潜藏在水底的鱼儿也探出了头,仿佛也想看看这悸动是认证弄出的。
看!小河两岸种着一排柳树。长长的柳枝随着春风舞动,像少女顠舞的长发,婀娜多姿。嫩绿的叶子此刻也不再害羞,以春风为曲,扭动着曼妙的腰肢,跳起了“春天华尔兹”。
再看那柳树边的草地,真是翠色欲流,仿佛真的能滴出水来。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野花: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白的……争相绽放,五彩缤纷,好像是在绿色的地毯上绣上了漂亮的图案,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
清澈的河水,自在的小鱼,婀娜的柳树,秀美的野花,把这个春天装饰的美丽无比。
啊!美丽的春天!美丽的小河!
篇2:写景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天的公园600字写景-六年级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夏天的旅行结束了,秋天便追寻了夏天的脚步来临了。
今天,我们来到塘栖村公园。天空灰蒙蒙的,太阳公公好像也怕冷了,把白云当做自己的被子盖在身上。有些树叶被雨打到了,毫不犹豫地跳了下来,像一个个小伞兵:还有一些树叶,不论怎么被雨打它们都不下来,好像不想离开大树妈妈,还在撒娇呢!
进入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吊桥,我小心翼翼地走上吊桥,生怕掉下去。我走过吊桥,来到另一边的草地,枯黄的草地踩上去发出一阵“莎莎”的响声。草地旁边还盛开着各式各样的菊花;有红色;有黄色的;还有白色的……朵朵傲霜吐艳。竞相开放。千姿百态。使人眼花缭乱。这些菊花的叶子翠绿欲滴,花朵很大,那金丝绒般的花瓣,有细长的花瓣向上卷的,有的向外打开侧面伸长的;还有花瓣一层一层叠加的……形态各异,美不胜收。
走过枯黄的草地,就到一座假山上。假山上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有梧桐树;有银杏树;有枫树;还有桂花树……我站在假山,远远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走到桂花树下,一阵秋风吹过,桂花树上的桂花都纷纷飘落下来,像秋夜里闪闪发光的星星,远远望去,银杏树的叶子飘了下来,像一个个金黄的小扇子落在大地上,给大地铺上了一条金黄色的“地毯”,踩上去,“地毯”发出“嚓嚓”的.声音。我拣了一片最好最美的银杏树的叶子,当做自己的书签。一阵秋风吹过来,枫树火红火红的叶子,像一个个红通通的小巴掌落在地上,给原先大地的“地毯”加上了一点点缀,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假山旁还有一个人工湖,人工湖静的像一面镜子,湖水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在湖面上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下一点痕迹。
篇3:写景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纵观当前作文教学, 学生生活经验缺乏、观察能力薄弱、作文题材单一、写作内容空洞, “无话可说”、“无从说起”的写作现象显而易见, 尤其在写景作文中更为突出。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写景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近两年执教第二学段的教学实践及参与《利用网络视频提高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策略研究》全国课题的研讨经验 (下面简称为“课题研讨”) , 认为小学中年级写景作文教学可利用视频指导辅助课堂, 逐步突破、提升。
一、引入视频, 激发写作兴趣
翻阅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四年级教材, 不难发现, 小学中年级的习作内容主要包括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等几类。对于小学生来说, 写景作文是常见的文体。然而, 笔者在本校中年级学生中开展的一次关于“选择你最想写的习作类型”自由选题调查发现 (如图1) :小学阶段, 三、四年级学生均喜欢写人、记事类的文章, 三年级写人、记事类选择所占的比重为76.1%, 写景类为8.8%;四年级写人、记事类选择所占比重为60.7%, 写景类则为17.9%, 比三年级稍高9个百分点。从图1数据中可以看出, 不管是三年级还是四年级的学生, 写景类作文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写人、记事、其他类作文。可见, 小学中年级学生普遍不擅长或不乐意写写景一类作文。
学生不愿意挑选写景一类作文, 归根到底——兴趣仍未激发出来。特别是农村地方的学生, 生活天地不够宽广, 阅历不够丰富, 视野不够开阔, 自然感受不到教材描景语句的优美, 体会不到作者爱景深切的感受, 即便写出来的文章大多不是记流水账就是言之无物, 索然无味。要想改善这种问题现象,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自2013 年9 月参与课题研讨以来, 笔者十分注重把视频这种新型教学资源引入习作指导课堂, 利用崭新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景物”指导课上, 笔者先后采取传统教学与视频指导两种授课形式进行对比实践。前者主要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范文指引, 全班46 篇习作有27 篇仿照范文按照四季变化顺序进行描写, 部分本地学生甚至写出“冬天下雪、堆雪球、打雪仗”等与珠三角冬季特征不相符的内容, 千篇一律。后者则把金斗湾水乡怡乐园、皇爵音乐喷池广场、坦洲山公园等本地标志性建筑景物拍录成视频引入课堂, 勾起学生熟悉的回忆, 打开话匣子, 进而引导学生把自己身边熟知的景物写下来。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浓厚起来, 并能结合自己亲身体验过的回忆和感受展开写作。从后者学生完成习作的情况统计看来, 笔者惊喜地发现, 全班46 篇学生作文, 大部分作文篇幅由原来约300 字增加到400 字不等, 原来27 篇按四季顺序描写的作文减少至14 篇, 学生的写作兴趣明显提高, 写作效果略有改善。
由此可见, 兴趣是促进学生进行写作的动力源泉, 把视频引入习作指导课堂, 是培养学生乐于写作的良好催化剂。
二、活用视频, 优化写作技巧
写景作文在选材方面无非是蓝天白云、花草树木、高山流水、虫鱼鸟兽, 写作对象鲜明, 应该是比较容易写的文章。但学生面对这些美景却时常写不出美的感觉来。笔者认为, 灵活运用视频指导习作, 可以直接、清晰地帮助学生优化写作技巧, 提高写作能力。
(一) 按照一定顺序, 有序观察
按一定顺序进行细致观察, 是写好写景作文的重要前提, 分为按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来写, 采用定点写景或移步换景等方法。
一般来说, 传统的习作指导课能让学生基本掌握按时间或空间顺序对景物进行有序观察, 习作中可以经常看到“春、夏、秋、冬”、“早晨、中午、傍晚”、“从近处看……眺望远处……”等字眼。但是, 在指引学生掌握如何采用定点写景或移步换景的方法进行写景时, 新型的视频指导法略胜一筹。
在执教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校园一角”中, 笔者在自己所任教班级分别采用传统教学与视频指导两种教学方式进行实验对比。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学生作文反映部分观察顺序杂乱、东拼西凑的问题, 即便有序观察, 文章总体也表现出过渡生硬的现象。为此, 笔者特意准备三个视频力争改善前面所出现的情况:一是站在学校正门定点拍摄教学楼及两旁升旗台、花坛的视频;一是从学校正门开始向教学楼、足球场、篮球场等进行移步换景的镜头汇编;二是杂乱景物的拼凑拍摄。实验课上, 笔者先后播放三个视频让学生对比感受“哪一个视频更吸引你, 为什么?”通过图像、声音的动态展示, 视觉、听觉的直观体验, “教师能够更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 并说出观察的顺序, 更有计划地帮助学生从无意注意观察转换到有意注意观察”[2], 就这样, 学生强烈感受到按一定顺序观察与描写的重要性, 并能较快区分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的异同。在此基础上, 教师借机指导学生如何使用鲜活的过渡语把观察到的景物接连起来形成一篇文章。翻阅对比实验后的学生作文, 笔者发现, 学生作文观察顺序杂乱的现象有所减少, 48 篇习作仅有3 篇仍需改进;移步换景时所写下的过渡语较为灵活了, 48 篇中有26 篇达到预设的理想要求。
(二) 紧抓景物特点, 主次分明
虽然每处景物描写都离不开山水、花草、小桥、溪流等, 但每处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作文大部分出现景物特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叙事多于写景的现象, 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 千篇一律, 无法感染读者。
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结合课题研讨实际, 尝试利用视频指导寻求转变。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秋天的图画”指导为例, 笔者搜集大雁南飞、水果成熟、稻谷丰收等素材制成视频资源, 通过播放视频, 引导学生打开话题“秋天来了, 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哪个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什么?”接着明确写作不需要把所有看到的景物都写入文中, 如同观看视频, 只要抓住一两种景物的突出特点让读者留有深刻印象, 就是成功的。在这个过程中, 如有发现学生说话欠缺具体或情绪高涨要求再次观看时, 笔者会重复播放视频, 让学生再次感受, 加深印象, 激发说话的欲望, 进而达到“先会说, 后会写”的预期目标。
通过反复试验, 笔者记录了2013、2014 学年所任教班级从三年级到四年级以来写景习作训练的测试评价数据。从图2 折线图显示, 自开展视频指导写景习作以来, 学生一、二类作文呈逐渐上升趋势, 虽中间略有起伏, 但总体表现与实验起点相比呈持续增长走向;三、四类作文则出现人数缓慢递减现象, 总体沿下滑走向发展。
实验证明, 学生景物特点描写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等问题现象转变明显, 略有收效。可以说, 这离不开传统习作指导课堂的变革与新型视频指导写作的创新与坚持。
(三) 抒发个人情感, 注入活力
不同的人看不一 (2同类作7-3或文0分相) 同的景色, 心情和感觉都 (会一类27-各作文30分不相同。而小学三二、类四作文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只懂得把自二类然作文界的景物像照相机三 (一类24-2样作文6分复) 制到他们的作文之中, 没 (有三类24-自作文26分己独特情感的流露四 (和类18-抒作文23分发) , 缺乏活力。四类作文 (18-23分
审阅学生习作 (<, 17我分) 们经常可以看到“我的家乡 (风<17景分) 优美, 四季如画。”、“家乡的景色真美呀!”、“我爱家乡的景色!”等抒发情感的语句, 情感生硬, 难以给人真实、感动。学生笔下的文字缺乏生命力, 源于课堂对亲身体验实际生活的限制和过去体验情感再现的忽视。这种情况下, 视频是课堂中展现实际生活与再现旧时回忆的重要媒介, 是活跃学生情感神经系统的良好刺激物。因此, 笔者平时注意用视频积累学生学习的点滴生活, 以便在课堂上可以发挥一丝作用。就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校园一角”指导中, 除了前面提及做法, 笔者还独立制作了一段关于学校木棉树及学生在树下玩耍的视频, 作为拓展训练引进课堂。课上, 熟悉的镜头为学生带来了木棉树枝干、叶子、花朵、小刺的景色展示, 还再现了学生往日在树下乘凉、玩耍、捡木棉花等情景, 学生情绪迅速高涨, 情感汹涌而至:“我们的学校虽然陈旧, 但是正门旁边的那一株木棉树, 却是我的最爱。”、“橙红色的木棉花共有五片花瓣, 我最喜欢捡起一朵一瓣一瓣地数, 一片、两片、三片、四片、五片。”、“木棉树的枝干上还冒出许许多多的刺儿, 远远看去, 就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十分有趣。”……
总的来说, 灵活发挥视频直观、具体的最大优势, 对于学生写景习作的启发有一定的帮助, 运用视频指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尝试是有效的。
三、利用视频, 拓宽写作思维
学生掌握写作新思维是写好作文的重点。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用心体验生活、表达生活外, 还要充分利用视频新资源, 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 打开写作新思路。
怎样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自四年级以来, 笔者主要以仿写、续写、拓展为切入点着手开展教学, 尝试创新。如播放一段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直观视频, 让学生模仿作者描写一个全新的桂林的水的段落;植入一段家乡旧时的景色片段, 要求学生对比旧时与今日的景色异同, 与旧时家乡的景色描写相结合, 续写现时家乡的景色, 合二为一;引入一段外国农家风光视频, 开阔学生对于国内、国外不同景色的认识视野, 拓宽学生的认识……0510152025三1三2三3四1四2四3写人记事写景其他
经过一个多学期培养训练, 笔者的实验班在与同年级常2025规班 (四年级重新分班 (一, 优秀类作各) 文班作测试文1:水家平乡的相景物当) 的比照测15试中, 作文水平略有提 (二升良好类作。) 文如下测试面2:图_ (三__3_年级__的下_变扇了册) 形对比可以10清楚得知, 实验班一、 (三二达标类作类) 文作文测试所3:写一处自然景观占 (三百年级分下比册) 分别比常规5班略多1.11%、3.49%; (待四类三达作、文标) 四类作文 (四所年级占上册百) 分比分别比0常测规试1班测略试2少测试33.测58试4%、1.02%, 即实测试验4:校园一角班 (四作年级文下册写) 作水平比常规班稍高。由此得出, 实验班利用视频拓宽学生写作思维的尝试运用是值得肯定的。
四、结束语
在小学中年级写景作文教学中灵活运用视频引导, 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直观、具体、形象、生动, 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新型教学方法中激发写作兴趣, 优化写作技巧, 不断总结经验, 为写景作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应结合教学实际, 多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改革创新, 多尝试探究新型教学方法, 以增强教学的主动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篇4:写景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关键词】写景作文 专题小练笔 小学四年级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四年级的学生在写景作文方面存在着描写顺序混乱、内容不具体的两大通病。一方面,这与四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观察事物漫不经心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他们缺乏有效的作文训练有关。因此,我们设计了“扩写比喻句”“多角度观察”“从整体到部分”“词语积累与运用”四个专题小练笔,在单元习作教学时进行综合训练,采用“读——说——写——评”的小练笔教学模式,由点到面,从简到难,试图提高四年级学生写景作文的水平和层次,收到了一定成效。
一、专项训练一:扩写比喻句
我们以教材为蓝本,挖掘写景小练笔的训练点,让学生从课文当中进行模仿,学习将事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比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中使用了“按时间顺序叙述”“从远到近地观察”和“比喻”等手法。教师首先让学生齐声朗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个句子,然后出示三个被删减过的句子,引导学生逐一与原句进行对比,总结出从颜色、形状、数量、动作等各个角度去观察、描写事物,可将比喻句写具体写生动。接着,教师出示荷叶图片和对应的比喻句式“荷叶像圆盘”,让学生运用法宝集思广益,得出了一个具体的比喻句:“池塘里一个个碧绿的荷叶像浮在水面上的、大大的圆盘。”在学生初步掌握“扩写比喻句”法宝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出示有关花的图片和“花儿像……”句式,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写一写花的比喻句,要求把比喻句写具体生动。
二、专项训练二:多角度观察
学生在写景作文上出现困难很多时候还与学生的观察角度过于局限、视野不够开阔有关,因此,第二个专题小练笔着眼点就放在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去观察身边的植物,并填写“温馨提示卡”,要求学生记录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树干和叶子、花的颜色和形状等。课堂上,教师仍然是以教材为学生模仿的蓝本,以《鸟的天堂》为例,让学生总结出巴金先生重点刻画了榕树的枝干、根和树叶等多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记录卡,通过下面的句式“我可喜欢______啦!你看,__________ ”进行练写,再进行点评修改。课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校园、公园或家里的植物,并用观察记录卡记录下来,大大丰富了写景的素材。
三、专项训练三:先整体后部分
描写顺序混乱也是四年级学生在写景作文上的通病。比如有学生在描写大榕树时这样写道:“……近近的(地)看榕树像一个巨大的蘑菇,从远处看榕树像一个非常小的绿房子。从低处看榕树像一个巨大(人)站在那里,从高处看榕树像在我的脚下!”虽然他绞尽脑汁地去形容榕树的样子,但一会从近处,一会从远处,一会又是低处,观察顺序混乱,榕树的样子在读者的脑中依旧模糊,令人摸不着头脑。
在专项训练中,教师选取了《鸟的天堂》中描写百鸟欢闹的场面,请学生先读读描写“鸟多”的句子,总结出作者运用的句式,比如“到处……,到处……”,“……的,……的,……的,……的,有的……,有的……,有的……”,让学生明白作者先写了鸟多的整体景象,再具体写其中的一只画眉鸟,这种写法叫做“先整体后部分”。然后展示“鲜花”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练习从整体到部分的仿写。
如李旌宇同学在“先整体后部分”小练笔中这样写道:“公园里的鲜花真多呀,到处都是花香,到处都是花的踪迹。黄的,白的,红的,紫的,有的全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似乎还没睡醒,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呀!”他的这段文字巧妙地运用了“整体描写”这个法宝对公园里的鲜花进行了整体描写,赢得了同学们的喝彩。
课后他按照老师的要求对公园里的一朵花儿进行了“部分描写”:“其中,紫盈盈的喇叭花是最可爱的,它像一只巴掌大的小喇叭。走近这些‘小喇叭’,你似乎能听到它们吹出来的优美乐曲声。” 于是,一段优美具体的文字、一幅美丽的画面便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四、专项训练四:词语积累与运用
词语积累少、词汇匮乏也是写景作文中的大问题,不少学生的语言不够丰富,读来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因此,这个专项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积累描写颜色、形状、大小等高级词汇。
教师以《火烧云》为例,让学生积累几类描写颜色的词语:ABB、半……半……、植物+它们的颜色……,通过“背诵擂台”等游戏环节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再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加以运用。
五、总结
小学4-6年级的学生对抽象言语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本组小练笔的针对性和专题性,我们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向单元习作指导课看齐。专题小练笔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景手法,提高了学生的写景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写景作文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实践证明,运用专题小练笔提高四年级学生写景作文的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唐懋龙.教好“教材里的作文”:小学作文常规课教学的探索[J].小学语文教师,2010(11).
[2]胡正宏.如何拓展写景作文的思路[J].语文天地,2006(08).
篇5:六年级写景作文600字精选
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人间时,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生机。你瞧,那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蓝色的,还有叫不出的颜色的野花会让你眼眼花缭乱,成群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劳作,彩蝶也扇动着翅膀在翩翩起舞,也会让你应接不暇!
当夏蝉高唱时,村西清凉的小池塘被晨雾缠绕得飘飘渺渺,犹如蓬莱仙境,一位老大爷悠闲地哼着小曲儿,突然,池塘掀起了波纹,浮萍动了一下下,几片鱼肚白一闪而过,池塘里荷花淀里飘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淀周围坐着芦苇,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摇晃晃仿佛是在跳舞一样。
当秋风飒飒,金风时,山上的景色更是诱人。特别是山洼里那一片桃林,老远就闻到一股浓郁的桃香味。近眼一瞧,一棵棵树上结满了桃子,像小朋友的一张张笑脸,格外喜人。要是轻轻咬上一口,甜蜜的果汁会顺着下巴往下淌。
当冬天来临时。你看,下雪了,纷纷扬扬的雪花飘飘悠悠,漫天飞舞。不一会儿,整个乡村变成了雪的天地,银色的世界。地面成了“雪毯”,远远望去,房屋上铺了一层“绵花”,桐树上开满了“梨花”,柏树上挂满了一个个“雪球”。
篇6:六年级写景作文600字:小草
春天,春天姐姐用她那动听的歌声把我早早的叫醒,我拼命的征脱泥土,探出头来!我伸个懒腰。我终于逃脱了黑暗的世界。我终于来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中,我好奇的看着外边的大世界。我闻见花的芳香,我看见了花朵的美丽,我听见风爷爷把树叶吹的“沙啦啦,沙啦啦”的声音,我被这迷人的声音陶醉了。太阳公公出来了,他用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我和兄弟姐妹们争着要晒太阳,因为我们想茁壮成长。
记得有一次,开始下大雨,坡上的泥土塌下来压在我和兄弟姐妹们身上,我以为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完了,看见兄弟姐妹们都没放弃希望,我和兄弟姐妹一起顶开泥土,终于顶开了,这才让我知道什么是团结力量大。
夏天,夏天也是我们长高的季节,我我和兄弟姐妹们努力的撑开了一张绿色的毯子,孩子们踢完足球可以在我们身上休息一会儿。我给他们提供了舒服和娱乐,我很高兴…我计得有一次下雨,下了很长时间。我们为了不让土地变成沼泽,我多少同伴被水泡腐烂了,变成了肥料。第二年,我们又发出新芽,继续为人类做贡献。
我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我活的非常有意义,非常精彩!
相关文章:
六年级快乐的童年作文600字02-14
身边的英雄初中一年级作文600字02-14
北京冬奥会文章200字02-14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02-14
初二作文 身边的感动02-14
成长的快乐六年级600字作文02-14
身边的艺术六年级550字作文02-14
六年级作文身边的艺术02-14
湖水的作文六年级600字02-14
土地复垦管理体制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