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的街灯明了(共4篇)
篇1:远远的街灯明了
清晨六点十五分。白兔仔闹钟准时地细尖地叫,我拍拍白兔仔的脑袋,它就乖乖地不叫了,慵懒地伸伸腰,下床,穿上奶黄色的毛毛鞋吧嗒吧嗒叶走出房门。
很是奇怪,每次醒来,我都习惯于先到阳台站一会儿,再去梳洗。我觉得清晨里的阳台干净,清新,迷惑。
我趴在阳台上。已入十二月,空气冰凉冰凉的。风灌进来,呼啦地兜着我转圈,缭乱了我的齐肩的发丝。雨还在下,从昨夜到如今。风吹得雨细,雨洒得密密。邻边长河的大街,鲜有言语,清冷萧瑟。河在黑夜里或微亮的早晨里远看很是有味道,影影绰绰地透出几许秘色来。街灯点上,淡黄在火光们,夹在茂密树木间,照得被雨水冲洗一夜的叶子绿绿发光,色调不再凝重,而流于忧郁。街灯下一条影子时短时长,晃晃动动,影子是属于那个穿着旧衣服裹着小围巾的男生,他双手插在裤袋里,低着头行走……此时此刻,我黑色的瞳孔里有一幅画,有长河,街灯,街灯里绿绿发光的树木,雨以及那个落寞男生。
奶黄色的毛毛鞋又吧嗒吧嗒地响起来,我从房间取出去年买的照相机。可到阳台,男生已不见踪影了。没关系,调好焦距,对准,“咔嚓”一声就将一幕景活生生地摄入照相机里去。去年,现在。我忆已经拍下了一些关于清晨里于阳台所看到的景致,我数过,二十三张。无聊的时候,拿出来细细地看,就会觉得生活是藏着点什么的。
六点四十五分,我穿好鞋,走出家门上学去。
风吹得雨细,雨洒得密密,几许细细密密的风雨里。我打着蓝色的雨伞,打着哆嗦,踩着车。我的心是肯暖暖,我知道是刚在阳台上看到的那盏街灯照耀着我,一直。
篇2:远远的街灯明了
独步街巷,白天的喧嚣繁华只是一粒微尘。孤独和失落,恐惧和凄楚被街灯洋洋洒洒开了,渴望左手拉着右手的温暖,浓缩在心中的只有温馨和浪漫。
我的心情钟爱这诗意的表达,寂寞黑暗里独自盛开的悒郁花朵,总是凝聚着苦涩的芬芳。习惯一个人寂寞的行走在这欲望都市,不再去称量自己的情感有多深,人世间的痛苦和挣扎,无奈和忧伤使残缺变的圆满,失败也溢满甘甜。
我只能用这清清浅浅的句子装点我的行程,心绪纷纷扬扬,心中太多的花期和允诺还原成朴素和自然。有时候记忆鲜活如昨,有时候却会面目模糊,叫人失落以至辨别不出过往和曾经。
夜幕渐渐的加重,红尘中的奔波也宣告结束,我静静的呼吸,静静的漫步,静静的放飞心事。城市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微红的光,这是一个无人打扰的完全属于自己的夜晚,我可以随心所欲地进入这个玫瑰色的梦境。
篇3:只求问心无愧是远远不够的
那一年,新学年刚开了个头,一个孩子转到了我班。孩子来自离异家庭,坏毛病一大堆,家里也没有人能管得了他。
一位既是班上的科任老师同时也担任着年级领导的同事私下好心地劝我,这样的学生是万万不能留的,留下他,不仅会影响一个班的纪律,还会影响到班上所有任课老师的教学考核。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逼走他。
我知道这位领导是好心,在我们这样一个看重高考质量的重点中学里,有谁会愿意自己三年才有一次的教学成果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一个孩子毁掉呢?
可是,我考虑再三,还是执意留下了他。
“你会后悔的!”提醒我的年级领导摇着头离开了, 我的决定让他很失望。
那孩子来了,果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一周里,我就找他谈了三次话,但是作用都不大。因为他,我完全成了“以校为家”的典范。
但是,我对自己的选择依然不后悔。
又过去了二个月,好在我跟班跟得勤,加上班里的孩子们的心思都在高考上,他对整个班的影响还不算太大。
还好, 这时的他, 也总算是闹够了,在没有找到新的事做之前,歇手了,他开始趴在教室的桌子上睡觉。
“找个借口,逼他走。”先前劝过我的领导来了,这次来的还有班上另外一位科任老师,看着整个班级多了这样一个不学习的孩子,他们心急。
我是不愿意让他走的, 我知道我不能后悔, 我也不后悔。
不过就在这时,在我并不希望他走的时候,他却因为和他爸爸斗气,竟主动来告诉我他不想读书了。
孩子站在教学楼的走道上,在等他的爸爸来接他.这是我在他决定走之前要求他做的,只是我是真没想到这次他竟然这样听话地在那里等着他爸爸来接他,这真的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让他走吧,强留下来也没有意思。”人还没走, 这次来劝我的老师却已经不止一个了。而楼道上,不知情的他在东张西望着。
我有瞬间的犹豫,虽然他在班上没有闹出什么名堂,可是,又有谁会喜欢一个不学习的孩子,更何况还是在重点中学高三的教室里的这样一个学生呢, 而他趴在课桌上已经开始影响整个教室里的士气了。无论如何, 我总不能不顾及班上其他老师的感受吧。
况且,这样的孩子,留下其实也真的很伤老师的心,如果他真的要走,我现在倒是完全可以说这事我完全没有责任的。
可是,我真的能这样做吗?
楼道上的他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安,此刻,他又怎么会知道,怎么明白我这个做班主任的苦衷呢。
让他走吧,一个声音对我说;而同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对父子离开学校的身影来。
即使是最后一丝希望,我也不能放弃他,我对自己坚定地说道。
我向他走过去。
“你真的想走吗?”
“我……”他把脸侧向了一边。
我明白了,先前他说要走,只是在吓我们,更是在吓他的爸爸。
“把书放在教室吧,先学着,等你爸爸来了再说好了,再或者,以后真不愿意读书了,再说走也不迟。”我回到办公室,给他爸爸打了电话,把我看到的情况告诉了他爸爸。
“老师,实在不行的话,让他走吧,给你们添麻烦了。”电话里,他爸爸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失望味。
“我希望他可以留下来,好好学习。”
“真的还可以吗?”电话那头,竟突然传来了孩子父亲激动的声音。
那个声音提醒了我,我知道,这一生,我再也不能让一个做父亲的人失望了。
“我想,我们应该给他一次机会,他,应该可以的。”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心里那块悬着已久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那,老师,学校那边就全交给你了。这孩子,从小跟着我,没有妈妈在身边,惯坏了,现在我拿他也没有办法。幸好有您!幸好有您!”电话那头,他的爸爸感激着。
我看着先前热心地向我建议的那位科任老师,此刻他和我们班上那位年级领导正失望地走出办公室。其实我很能理解领导的难处,现在有哪位家长不看学校的升学率呢?又有哪个学校愿意把精力放在一个明明就不学还在捣蛋的孩子身上而不去抓升学率呢?
但是我相信,我此刻的决定是没错的。
“你这样做不会后悔吗?”他们走出办公室的大门,有老师好心地提醒我。
后悔吗?如果可以,我真的好希望从我一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已经这样做了。我甚至为自己先前那瞬间的犹豫感到有些惭愧。
孩子留下来了,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我给了他台阶下而感激我,他仍然不爱学习。不过我很快发现,留下来的他对我的态度似乎有些改变了。
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开始了,他告诉我他要去参军,但是他爸爸不准。
“您让他去吧,不要否定他的自信。”我在电话里这样对他爸爸说。
他回来了,因为人家不收城镇户口却没有高中毕业证的孩子。
他回来其实是在我的意料之中。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招飞报名了。招飞的通知下到了学校,他告诉我他要报名体检,他要去报考空军。但是他也告诉我他爸爸叫他别去,因为空军要求的条件高,他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能考上。而且他爸爸认为,即使他的儿子体检没有问题,成绩也是过不了,所以他爸爸非常不支持他体检报名。
他告诉我他爸爸说这些话的时候他有些不服气。
“他凭什么这样看我呢。”他对我这样说。
“您让他去吧,不要否定他的自信,要相信他。”
他站在我身边,面无表情地听着我在电话里这样对他的爸爸说。在挂上电话的瞬间, 我看见他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 似乎想要对我说什么, 但终于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回来了,在体检的最后一个关口,他被淘汰了。招飞体检毕竟不容易过,我和他的家长事先其实都想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的。
他又站到了我面前。
“你是不是觉得,你其实并不比别的孩子差,你看,你能在那么多的体检学生中走到最后一关,真的很不容易呢,老师真的很为你感到骄傲。”
说完这话的时候, 我看见他睁大了眼睛, 而他眼里竟有泪。
“我哪也不去了,我要高考。”盼了半年的那句话,我终于听他说了。
“那你得保证好好学习,有不懂的地方你可以来问老师,我相信老师对问问题的学生肯定都是欢迎的。”我说这话的时候,似乎有点激动,虽然心里,我不断在提醒自己,一定不能在这个时候表现得太积极。
他竟破天荒地向我行了礼,然后,他走出了办公室。
他变了,在最后的一个月里,我明显地感觉到他变了。高考来了,我知道,那场考试对他而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我相信,至少他不会让我太失望。
那个夏天,一个让老师从来没有想到会考上大学的孩子竟真的考上了大学,虽然那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大学。看着手中的成绩通知,我突然想哭。
填志愿的时候,他爸爸带着他来到我的办公室。
“老师,还是请你看看孩子的志愿填得怎么样,这孩子,相信你的话。”做父亲的人眼里是掩饰不住的喜悦,而他却带着羞涩躲在做父亲的人的身后,不敢看我。
天空一片晴朗,半个小时后,父子俩愉快地离开了学校。
“他们要是知道当初是你一个人坚持留下他,知道你为他们所做过的事,他们一定会更感激你的。”同办公室的一位老师在我身后说。
“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我的眼眶湿润了,眼前,我似乎又看到了多年前的那个我……
小刚
那年秋季,也是在一个刚开学不久的日子里,一个孩子打架,赌博,偷东西……在没有别的班主任想要他的情形下,校长做出决定,转到了初为人师, 初为班主任的我的班上。
对小刚,我做了我能做的一切:和他谈心交心,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可是,我的苦口婆心并没有换来他的改变,一个月后,他的老毛病还是犯了:吸烟、偷窃、旷课……
学校把他开除了。
我去为他求情。
“你以为我们没有给过他机会吗?是他不珍惜。”校长站起身来,叹了口气。他的手里正拿着那个孩子的保证书。
“那后来呢?”同事问我。
“后来?如果没有那样的后来,多好!那时的我,太年轻,那时我竟以为,我已经尽了做老师的人该尽的本分, 可以问心无愧了。”
三天后,孩子的父亲从山上下来,接走了他。
如果不是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了小刚的近况,我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一件怎样的让自己自以为问心无愧的事。
“那孩子,我们都知道的,他爸爸那个时候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了保证他每周5角的饭钱,你不知道……”一位家长无意间提到了他。
5角!这是我完全想不到的。虽然那个时候我班上有不少的困难学生,我甚至还把自己的供应粮给过他们,可是,我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孩子,而这孩子甚至还是我最不喜欢的孩子中的一个,一个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尽量去帮助的孩子!
每周竟只有5角钱,此刻我似乎弄明白了孩子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去偷同学的饭钱了。
“老师,你不知道,他爸爸对他,真的是不错了,吃的饭是自己家的粮食,带到学校蒸,就只给几分钱的饭钱,剩下的每天还可以吃一份小菜。你说那样的地方,找一分钱都是不容易的。他爸爸供他读书也真不容易的。”
我的眼前晃动着小刚父亲光着的那双脚,那脚上甚至连一双草鞋也没穿,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也就是那次他来接走小刚的时候看到的情形。
“我记得小刚在学校的时候,他爸爸一次也没有来看过他。”我想起了每一次小刚犯错的时候,他爸爸都没有来过。我自言自语道。
“你怪他爸爸不来,他能来吗?家里那么多的事,再说,那地方下山来赶次集,要天不亮就起身呢。”
“没有车吗?”
“有是有,不过不能直接到那里,半路就没有到那里的了,就是坐车,也要走好长的一段路呢。再说,谁愿意坐呢,能省一个钱是一个嘛。”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是我错怪了一个从来不曾为自己的行为做一次解释的家长,我曾经以为,这个做父亲的人下午才到学校,是他故意的。甚至,他不来学校配合我们的教育,都是他不该的。现在,我明白了,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真的做不到。
而此刻,想到当年他们父子俩在雨中是怎样走了整整5个小时的路回家的,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
“可惜,那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还那么好,我们那里的人当时都以为……”
“那孩子要是留下来多读一点书的话,他现在不会这样的。”来人还在自言自语。
送走了家长,家长的话语却还在我的耳边久久不去。那孩子,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却因为一事无成连家也安不上;那孩子本打算出去找事情做的,可是因为连初中都没有毕业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工作,那孩子还是那么瘦小,家庭的贫穷让他和高大健壮永远无缘……
如果不是这位家长的出现,我永远不会知道,那个本可以因为遇到我而从此改变命运的孩子,就是因为我自以为自己问心无愧而毁了一生,和他一起被毁掉的,还有那个望子成龙的父亲,那个属于他们父子俩的家庭。一个本来因为小刚曾经充满希望的家庭。
而现在,我已经不可能为那孩子做些什么了。
年轻时的我错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对我现在的学生好一点,再好一点,不仅做到问心无愧,还要做到即使真的是已经问心无愧了,我还要为他们尽我的全力付出。
“我是在赎罪!”我对身后的老师说,“我希望我们的存在,可以让这个世界上的更多的家庭可以多拥有一些希望。”
我这样说,并不是否认我们做老师的辛苦。想一想,无论是听话的孩子还是不听话的孩子,老师一管就有几十个、有的甚至是上百人,从周一管到周五甚至是周六周日,不仅要管一学期,一年,甚至还是三年、六年,要管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还得管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的品行的不断转化,倾注了满腔的心血,全身心的爱,一生积累的经验还不敢奢望太多太大的回报,这是怎样凝重的一份爱心啊!这份付出是多么不简单,这样做的老师,他们所做过的事,若是能做到问心无愧,其实真的是不容易了。
可是,就因为我们不容易,我们就可以因为我们的问心无愧就觉得我们做的已经足够了吗?
谁不为人父母,谁又能保证子孙无过?面对着这些被人叫做“差生”的孩子们,这对学校而言仅不过千分之零点几的失败率却很可能铸成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悲剧,你是否想过,就是这些不被看好的孩子,当初他来到学校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亲友甚至是邻居,都是对他(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的,想一想我们的家长吧,当他(她)被赶出校园之后,他的家长,他的亲友们会多么地伤心,难道我们的良心就真的不会拷问自己吗?
篇4:永远的街灯
小的时候,住在金殿璐一幢公寓里,公寓位于一条长长的斜坡上。读下午班,放学时,背着大大的书包,眼巴巴地看着永远挤满着人的公共汽车一辆一辆地开走,心焦焦地看着灰沉沉的暮色一点一点地向自己聚拢。
终于挤上车子时,到处都是灰蒙蒙的。在斜坡下边的车站慢慢地朝家门走去时,整个人,好似一尾不小心落进一缸浊水的鱼,在那明明熟悉但看似陌生的环境里兀自作窝囊地挣扎,迈出去的步子,迟缓笨重。街灯,就在这时“霍”地亮了,那原本褪了色的街景,在电光石火之间,重新披上了七彩的华裳、髹上了熠熠的釉彩。仰头上望,那一座以红砖砌成的公寓,浴在初上的华灯里,有一种属于童话的美丽。酸累的双腿,忽然来了劲道,连跑带跳的,不一会儿,便抵达家门了。
好似是从那时起,便爱上了一盏一盏瘦高个儿的街灯。
童年时代,父母亲细心织成的那一张网,是小鱼儿的安乐窝;然而,日日成长的小鱼儿,老想挣脱那网,在辽阔的海洋另外寻觅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新世界。
在缤纷的约会里,我开始了迟归的日子。有一千零一个迟归的好理由,而每回迟归,街灯,总是不累不老地伫立于家门外,温柔地俯视、忠实地守护。奇怪的是,不论回家多迟,屋子里,总是亮着的灯,灯下,也总有两个鬓发初白的人,默默无言地等着乐不思蜀的孩子。在那种年轻得眼中只有自己、没有旁人的日子里,总幼稚地以为“倚门盼儿归”是父母应尽的天责,就像是“傍晚一到、街灯必亮”一样的天经地义。
在许多个旖旎的约会之后,披上了婚纱。
婚后,有好几年的时间,我是奔波于采访线上的“无冕皇帝”。
采访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许多星光灿烂的夜晚,当人人在家安享天伦之乐时,我还在外头为工作奔波。
夜深,一整排街灯无怨无悔地为我照亮归家的道路,看到自己沉沉地拖在地上那瘦瘦的影子,心头总难以遏制地掠过一抹淡淡的凄凉。
不喜欢这种“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感觉,而这,在几年之后,也成了我离开报界的其中一个理由。
孩子诞生后,我以爱为绳索,为我的“小鱼儿”编织美丽而安全的网,让他们在网里安心地成长。
鱼儿渐渐张大,开始把头探向网外的世界。
一日,初上中学的长子外出访友,傍晚已过,街灯已亮,而他,人影不见。我在屋里,坐立不安。几次探头屋外,看到的仅仅只是街灯无力地投在地上的几圈晕黄。感觉上好似等了一个世纪,才在万籁俱寂的宁静里听到脚车那细细碎碎的声音隐隐约约地由远而近、由近而更近。拉开大门,骑着脚车的,正是我在心里千呼万唤的孩子。马路上那两排街灯,好似庄严的守护神,以亮光铺出一地的金黄,脚车的轮子压在上面,也染成了亮晃晃的金色。
进了家门,孩子黝黑的脸上,还恋恋地残留着刚才与朋友欢聚的愉悦,对于母亲脸上的那一份焦灼,他视而不见。
我站在厅里,目送他飞快地钻进房间内的身影,忽然想到,天下的母亲,不正像是一盏一盏任劳任怨的街灯吗?
一生一世,亮着自己,照着孩子;鞠躬尽瘁,永不言悔!
相关文章:
说女人的诗句经典02-19
父亲说儿子说的短文散文02-19
简单明了的检讨书怎么写02-19
河道整改通知02-19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实验课说课稿02-19
席勒的游戏冲动说02-19
我说女人的散文02-19
说不尽的离别范文02-19
简单明了的工作励志文章02-19
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