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需要的增加, 高职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高职教育正式被纳入到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后, 许多热门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得以开设, 而计算机专业就是其中较为显著的专业之一。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技术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 既要求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又要求学生能够富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就给当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挑战。而任务驱动法就是高职计算机教学为满足专业需求所常用的教学方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 就是以特定任务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 并将需要教学的知识和内容隐含在任务中, 在兼顾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情况来检验教学效果,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任务驱动法在反映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学习效果方面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计算机的教学效果。从老师的角度来看, 任务驱动法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方式, 通过具体的任务为教学主导线, 构建了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协作和积极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从学生角度来看, 任务驱动法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任务驱动法应用于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 可行性
计算机专业知识相对复杂, 逻辑性要求高, 涉及面较广, 学生只有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而传统教学模式所涉及到的知识面较窄, 课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部分老师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无法很好的延伸知识, 学生学到的知识较为有限, 以至于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任务驱动法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主要是将整个教学活动分解为一个个小任务, 学生在逐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学习到其他相关的知识, 并且可以现学现用,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难度, 学生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树立了自信心, 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来。所以, 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推行任务驱动法是可行的。
(二) 必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更加强调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 师生互动较少, 老师难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导致教学内容不具有针对性。而任务驱动法应用于高职计算机教学中, 可以帮助师生明确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出学生自主探索和老师的监督引导作用, 学生只有相互交流沟通, 通过团队协作才能完成任务, 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强调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管理沟通能力的培养, 这些能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岗位竞争力。
二、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一) 明确任务目标
明确任务目标是开展任务驱动法的首要环节, 必须要确保任务选取内容能够体现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学习到相关知识, 并且锻炼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明确任务目标后, 就需要对任务进行分解, 将需要教学的知识渗透到具体的任务环节中, 确保任务能够涵盖相关章节内容的各个小知识点。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 需要紧紧围绕该任务来制定教学计划, 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驱动情景中带着问题去学习, 从而降低教学难度, 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
(二) 做好任务分析
在教学任务制定后, 就需要做好任务分析工作。老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新学到的知识来分析任务, 并适时对新知识进行分析, 帮助学生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比如, 在教授计算机组装和维修一课时, 可以把主机装卸和配置组装等任务进行分解, 让各个小组在相互交流后进行分工合作, 逐个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必要时, 老师可以在旁指导或亲身示范, 让学生了解该任务所涉及到的知识和关键注意事项, 在激发学生动手欲望的同时, 让学生在具体的任务中不断摸索和成长。
(三) 教学任务完成
教学任务完成是开展任务驱动法的核心环节, 只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才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学生为主体, 即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自我展示的机会, 而不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 代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所以, 在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老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监督和引导的作用,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索, 当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 老师要及时给予意见和建议, 确保任务能够持续进行。
(四) 完善任务评价
任务评价主要是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为目标, 实现对整体教学活动的效果评价, 并且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和学生。所以, 任务评价的指标需要具有一定的价值性和可操作性, 这是确保任务驱动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比如, 除了老师评价和学生的自评外, 还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互评, 以真实反映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老师在对学生整体表现、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的整体把握后, 才能更好为下阶段的任务制定提供方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任务驱动法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 老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法时, 需要做好任务目标、任务分析、任务完成和任务评价四个方面的工作, 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充分发挥出监督和引导作用, 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摘要:科技的发展使计算机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 希望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但是,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教学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 老师教起来事倍功半。而任务驱动法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 既满足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又寓教于乐, 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本文主要就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做出分析, 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丁玉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 2015 (12) :147.
[2] 黄碧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信息通信, 2015 (6) :278-279.
相关文章:
项目化教学法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运用02-17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2-17
微课教学在高职教改中的运用02-17
2018湖南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02-17
复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02-17
浅析微课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02-17
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探析02-17
在线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02-17
体育游戏在高职网球教学中的简单运用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