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精心整理了《国际贸易术语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重要章节、难点章节,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取得至关重要。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分层归类、案例贯穿、对比解析、图画辅助四招以攻克这一个教学难关。
第一篇:国际贸易术语论文
贸易术语选择探讨
摘 要: 选择合适的贸易术语对于国际贸易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这要求买卖双方进行较为全面的考虑,并作出最适合的选择。主要从运输、风险等方面着手,结合实例,归纳选择贸易术语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贸易术语;国际惯例
1 国际惯例及其版本
目前,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有關贸易术语的惯例有三种:一是《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二是《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三是国际商会所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不同的国际惯例中,有些贸易术语的表示方法是相同的,但各自的含义、规定却有所不同。比如FOB,在《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中都有这个贸易术语,但其解释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的解释是“在运输工具上交货”,而后者的解释是“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因此,在贸易合同中必须注明所采用的贸易术语属于哪个国际惯例。否则,有可能使合同难以履行。
另外,适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时,还应注明所使用的版本。国际商会在上个世纪末对《通则》进行了最后一次修订和补充,其中带有实质性内容的变动涉及三种术语,FCA、FAS、DEQ,并于2000年1月1日起颁布生效。实务中,应尽可能地采用《2000年通则》,以适应时代发展之需要。合同中要明确采用这一版本,如注明“CIF INCOTERMS 2000”等。否则可能因为双方使用不同的版本,对各自的权利义务的理解不一致而引起纠纷。
2 货物的性质及特点
国际贸易中的货物品种很多,不同类别的货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在运输方面有不同的要求,故安排运输的难易不同,运费开支大小也有差异。而且成交量的大小,也直接涉及到安排运输的难度和经济上是否划算。
如果货物需要特定的运输工具,如性质特殊的商品、危险品,而出口企业无法完成时,宜选用F组术语,交由进口商负责安排运输。如果成交量太小而又无班轮直达运输时,负责安排运输的一方则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并承担较大的风险。所以最好选用由对方负责安排运输的术语。
3 运输因素
3.1 地理条件
进出口双方在考虑贸易术语的选择时还不能忽略自身的地理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贸易术语的使用有其自身规范。适用于水上运输的贸易术语后往往跟的是港口名称,不能为内陆城市,如FOB加德满都或CIF满洲里可能造成合同履行受阻。
实务中,由于各国港口装卸条件不同,运费水平也不一样,有些港口还有一些习惯做法,所以选择贸易术语时,应考虑好国外装卸条件和港口惯例。一般来说,进口货物时,若国外装运港的条件较差,费用较高,则可考虑选用CIF或CFR,若采用FOB术语时,则应争取采用FOBS或FOBT,以便由对方承担装船费用;出口货物时,若目的港条件较差,费用较高,则可考虑用FOB,若选用CIF或CFR,则应争取选用其变形CIF Ex Ships Hold或CFR Ex Ships Hold,以便由买方承担卸货费用。
3.2 运输成本的控制
货物的运费是商品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宗货物,其运费在价格中所占的比重更大。因此选用贸易术语时,应考虑货物经由路线的运费收取情况和运费变动趋势。
如果进出口双方中的一方有足够的能力安排运输事宜,且经济上又比较划算,在能争取最低运费的情况下,可争取采用自行安排运输的贸易术语。
3.3 贸易术语的变形
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应考虑到贸易术语的变形。在《2000年通则》中,对贸易术语变形的形式未作出具体的规定,但在实践中,买卖双方已形成了一些常用的贸易术语变形,特别是FOB、CIF和CFR术语。
进出口商应明确贸易术语变形只在租船运输方式下使用,不宜在班轮运输下采用。其中,FOB贸易术语变形是为了解决装船费用由谁承担的问题,在上述FOB的四个变形中,前两个由买方承担装船费,后两个由卖方来承担;贸易术语变形是为了解决卸船费用由谁承担的问题,在CIF(CFR)的四个变形中,只有第二个是由买方承担卸船费,剩下的三个全由卖方承担。所以,我方在进口时采用FOB术语,应尽量采用FOBS和FOBT,在出口时采有CIF(CFR)术语,应尽量采用CIF(CFR) Ex Ship ’s Hold。
4 风险因素
4.1 违约风险
选择贸易术语应考虑到客户的资信状况。不同的贸易术语对买卖双方的风险是不同的,良好的资信状况是保证按时正常收汇的前提条件,对于资信不好的客户,尽量避免使用FOB条件出口。少数外商与承运人勾结,采用承运人先无单放货,后宣告破产的伎俩骗取我方货物的案件曾屡有发生,使我出口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4.2 船货衔接的风险
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应考虑到船货的顺利衔接及货物的安全。出口时宜采用C组的贸易术语,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是由我出口商与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订运输合同,这样便于我方根据自己组织货源的情况及时办理租船订舱,尤其采用CIF或CIP时,在出口方负责的国内运输中遇到风险时可获得保险索赔。
4.3 运输途中的风险
国际贸易中,货物一般要经过长途运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特别是当遇到战争或遭遇人为障碍与破坏的时期和地区,运输中的风险更大。实务中,应考虑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以及不同运输路线的风险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贸易术语。出口时应谨慎选用D组术语,进口时谨慎选择EXW术语。
5 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2000年通则》的13种国际贸易术语中,有些是卖方负责保险手续的办理和保险费用的缴纳,有些则是由买方负责;有些是由卖方办理货物运输并承担运费,有些则由买方办理。各国为了保护和发展本国的运输业和保险业,无不鼓励本国进口采用FOB和FCA术语,出口采用CIF和CIP术语。我国入世以来,服务行业也逐渐对外开放,本国的运输业和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所以,我国进出口商在选用贸易术语时,出于发展本国的运输业和保险业的考虑,应力争进口采用F组的贸易术语,甚至EXW,出口宜采用CIF和CIP术语,甚至D组术语。对于我方出口采用CFR和CPT术语,因为保险由对方办理,但运输合同由我方与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订,故可以发展我国的运输业。选择在我国投保的贸易术语可以增加保险收入,而且一旦发生贸易纠纷,解决起来对我方也会比较有利。
6 与结算方式的搭配
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应考虑到支付方式的选择。严格地说,只有F组和C组的贸易术语才适合信用证的结算方式。因为信用证处理的是纯单据。而在EXW术语下,卖方没有提示运输单据的义务,信用证失去了处理的对象;在D组的术语中,卖方若仅提示运输单据,并不能证明其履行义务完成,卖方还需把货物运往目的地,即交单还需交货,在这种条件下使用信用证结算方式,会导致与信用证规定的买卖双方应的义务发生矛盾;对于C组和D组的术语,因为卖方向买方提示有关单据后,责任即告终结,这正好与信用证的规定相吻合。
在不同的支付方式下选好合适的贸易术语,还有利于资金的融通和周转。比如,若使用的是远期信用证或远期付款交单,我方是买方的话,宜采用CIF或CIP术语,因运费由卖方负担,而买方付款却是远期,有利于资金的融通;若使用的是即期信用证或即期付款交单,我方是买方的话,宜使用FOB术语,因运费到付,买方可以减少开证金额和费用。另一方面,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采用CFR或CIF术语对卖方有利。因为由卖方租船订舱(或代理),可及时将货物装运,以便迅速押汇加快资金周转,如果采用FOB术语,若是买方指定船舶迟到,将严重影响卖方的资金周转,同时会加重利息包租负担。
7 进出口手续的办理难度
在国际贸易中,办理货物的通关手续是进出口双方的重要责任。通常由进口商负责进口通关,出口商负责出口通关。但是按照《2000通则》的规定,EXW术语进出口通关工作都由进口商负责,而DDP术语项下进出口通关工作都由出口商负责。所以,当选用这两个术语时,负责通关工作的一方必须对对方国家通关工作的政策规定、手续和费用负担等事宜详细了解,如果没有能力完成此项工作,应尽量选用其他的术语,例如,进口商可将EXW改为FCA。
8 政府政策和习惯做法
在国际贸易中,各个国家为了保护和发展本国的航运与保险业,节省运费、保险费的支出,无不鼓励其商人原则上进口采用FOB条件,出口采用CIF条件。多数发展中国家甚至以立法的形式做出明确规定。因此,我们在选择贸易术语时,应考虑双方国家的政策。一般做法是,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口宜采用CFR或CIF术语,进口采用FOB术语。对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可采用FOB或CFR术语,进口则采用CFR或CIF术语。
另外,某些国家和地区有使用某种贸易术语的习惯做法,例如美国习惯采用FOB术语,中东地区的国家则习惯采用CFR术语。为了保证顺利成交,在适当的情况下要尊重对方的贸易习惯。
参考文献
[1]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大鹏.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2,(3).
[3]冯智慧.透析国际贸易术语的选用[J].北方经贸,2005,(3).
[4]马艳华.试论贸易术语的正确使用[J].商场现代化,2006.
[5]周婷.贸易术语的正确使用[J].进出口经理人,2008,(4).
作者:张 璐
第二篇:巧解“国际贸易术语”教学四招
摘要: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重要章节、难点章节,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取得至关重要。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分层归类、案例贯穿、对比解析、图画辅助四招以攻克这一个教学难关。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贸易术语;教学方法贸易术语又称价格术语,它是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的核心内容,也是贯穿整个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体系的基础,在《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中属于重要章节。由于贸易术语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且内容繁复,加上专业性强,学生学起来总是感到特别茫然,而教师教起来也比较吃力,因此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探索出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摸索出攻克“贸易术语”教学四招,分别为分层归类、案例贯穿、对比解析和图画辅助,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成效,在此与同行共磋商。
一、分层归类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曾指出教学中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并掌握知识,也是实现知识的创新与发展的基础。而分层归类就是在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它将知识分门别类地归集到一起,并形成不同的层次。它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个个看似分离的知识片断有机地串联起来,透析纵横向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使他们达到触类旁通、上下贯通的能力。
具体到贸易术语这一整章的知识点,仔细梳理下就会发现可以划分为下表中的三个层次、四个部分。有了这一知识结构图,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就不会被众多细小的知识点弄得晕头转向,从而构建起该部分的知识框架与体系,也能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主要知识点,见表1。
二、案例贯穿
对贸易术语的学习实质上是对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2000年通则)的详细解读,性质上类似于法律条款,理论性强且枯燥无味。因此为了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用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其具体化、生动化。具体做法如下:
1.以自编案例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与好奇心
以讲解贸易术语的含义与作用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首先不要讲解什么是贸易术语,贸易术语它有什么作用,而是通过自编案例如广东顺风家具进出口有限公司近日与中东某公司商谈出口办公家具的交易,顺风家具指派业务员江先潮进行交易磋商,请问江先潮应当和中东客商洽谈哪些主要的交易条件?以案例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继而引导他们考虑为了保证我方的利益,洽谈必须要涉及到该批办公家具如何报价?在何地交接?运输、保险、通关、风险应当由谁负责等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磋商内容多、程序复杂,进而提出有没有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可以简化交易手续,缩短磋商的时间,节省磋商的费用。这样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一同来认识贸易术语。经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与感悟后所获取的知识印象会非常深刻,同时这与传统的讲授方式相比,它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讲解中深入剖析案例,让案例真正服务于知识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过分追求用生动的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注重对案例的深入讲解,使案例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这是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和克服的。教师只有对案例认真剖析,才能引申出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起案例和知识点的联系,才能让学生通过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比如在讲解CFR贸易术语时,引入如下案例:我方向英国出口一级茶叶一批,双方签订CFR合同,装船时货物经公证人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同时我方于装船后及时向英方发出了装运通知。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风浪过大,部分茶叶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英方要求我方赔偿损失。请问我方对此是否应该承担责任?案例虽然表面上只是在考虑我方是否需要承担风险责任的问题,但实质上却引申着另外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CFR术语的性质是象征性交货,即完成交货义务的依据不是看货物本身是否达到,而是凭全部合格的运输单据来完成交货义务,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对比实际性交货与象征性交货的区别。
3.课堂练习注重案例训练,课后作业放手让学生编写案例,不断巩固消化知识点
除了在导入与讲授环节外运用案例,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也可以贯穿案例。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分层次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可由易到难,让学生深入理解贸易术语中买卖双方的义务规定,不断牢固知识并灵活运用。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尝试着编写合理的案例,要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通过举一反三,亲自动手实践来内化知识点。编写案例的过程不仅可以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和书面表达技能。
三、对比解析
十三种贸易术语教师如果一个一个地详细介绍会花费很多时间,教学进度上不允许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因此应选取有代表性的贸易术语FOB进行重点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解析来完成CFR和CIF贸易术语的教学,继而通过FOB、CFR和CIF这一组与FCA、CPT和CIP这一对应组的对比解析完成最常见的六种贸易术语的教学。具体的做法如下所示:
(1)FOB、CFR与CIF的比较
风险上:FOB=CFR=CIF;
费用上:CFR=FOB+运费;
CIF=FOB+运费+保险费
(2)FOB、CFR、CIF与FCA、CPT、CIP两组六个术语比较,见表3。
表3
术语不同点1FOB、CFR、CIF1FCA、CPT、CIP适用的运输方式1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承运人一般为船公司1适用于各种运输,承运人因运输方式不同而不同交货点和风险转移点1装运港船舷1因运输方式不同而有多种情况租船运输时装卸费用负担1要采用贸易术语变形加以确定装卸费用的负担1运费中包含装货费或卸货费,无需用术语变形运输单据1提交“清洁已装船”提单1因运输方式不同而有多种情况
同时,当13种贸易术语全部介绍完毕后,也可以及时地利用对比法进行系统总结,使学生对各种贸易术语的联系与差异都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将13种贸易术语所对比的具体项目通过表格表示出来(见表4),对比的结果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分析得出,从而达到检测教学效果的目的。表4
四、图画辅助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个术语的含义、风险的责任划分情况,可以充分借助图画来辅助教学。具体的操作方法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直接给出图示,根据图示进行讲解,如讲FOB术语买卖双方风险的责任划分界限时,可以直接借助下图来进行说明,让学生一下子就能清楚地认识到风险界限在船舷,非常清晰,容易理解。第二种方式是让学生自己绘图,根据教材中关于贸易术语的规定义务自主探究绘制出以下类似的图形来。这样一方面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内容有具体可感的印象,把形象性与互动性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五、取得的教学成效
采用新教法的班级和同质的其他两个班级相比,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主要反映在:
1.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课堂表现更积极
虽然在另外两个班级也运用案例来进行教学,但案例的来源更多的是书本案例,教师介绍理论知识,学生分析讨论,但现在改变了案例教学的形式与流程,先导入案例,特别是一些由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生活实际情况自编的案例,课堂的气氛明显活跃许多,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在课后作业布置上让学生尝试编写案例,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我对贸易术语的理解来绘制图画,学生比较喜欢,能积极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主动上台展示创作作品。
2.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准确,单元测试成绩明显
采用新教法的班级关于贸易术语这一章节单元测验的平均分明显要高出另外的两个班 3.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减少
采用新教法的班级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用了6节课,而其他两个班级用了8节课。虽然在刚开始因为重点讲解FOB、进行自编案例和绘图展示等占用了一些教学时间,教学进度要慢一点,但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后续的贸易术语的讲解就明显速度加快,教师只需对学生不懂或理解有误的知识点进行点拨即可,教起来轻松,学生学得也愉快。
(作者单位:佛山市乐从镇陈登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陈志红主编.国际贸易业务流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殷磊夫.讲授开放教育“国际贸易术语”的教学方法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8).
[4]凌军,刘玉.对于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思考[J].文教资料,2006(15).
责任编辑何丽华
作者:艾丹
第三篇:浅析《国际贸易实务》课中常用国际贸易术语
摘 要:本文以六种常用的贸易术语为基础,分析了含义、特点和区别。
关键词:贸易术语;特点和区别
国际贸易术语就是用英文缩写字母或简短的概念或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交易地点、确定买卖双方的费用、责任、风险划分等问题的专门用语。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课程内容中贸易术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六种常用的贸易术语,即FOB、FCA、CFR、CPT、CIF和CIP,因此我们在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时候要掌握对这六类术语的特点和彼此之间的区别。
1、FOB(装运港)贸易术语, 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使用FOB贸易术语,由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派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由卖方转移至买方。在FOB条件下,卖方要负担风险和费用,领取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负责办理出口手续。
2、FCA(指定地点)贸易术语,FREE CARR IER(Named
place),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使用FCA贸易术语,买方必须自负费用订立从指定地或地点装运货物的运输合同,并及时通知卖方有关承运人的名称及向其交货的时间。交货地点的选择对于在该地点装货和卸货的义务会产生影响。
3、CFR(目的港)贸易术语,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即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CFR价=FOB价+运费。
4、CPT(目的地)贸易术语,CARR IAGE PA ID TO(Named p
lace of destination),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使用CPT贸易术语,卖方必须自负费用订立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输合同,提供通常的运输单据,并负责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将货物交给约定地点的承运人。
5、CIF(目的港)贸易术语,COST INSURE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有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
6、CIP(指定的目的地)贸易术语,CARR IAGE INSURAN
CEPA ID TO(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运费、保费付至(指定目的地)使用CIP贸易术语,卖方要负责订立运输契约并支付将货物运达指定目的地的运费。此外,卖方还要投保货物运输险,支付保险费。
FCA、CPT、CIP三种贸易术语是分别从FOB、CFR、CIF三种传统贸易术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买卖双方责任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都是象征性交货,属于装运合同性质。第二,均由卖方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买方负责进口报关。
两组贸易术语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FOB、CFR和CIF术语只适用于海洋运输和内河航运,其承运人一般仅限于船公司;而FCA、CPT和CIP术语则适用于包括海洋运输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以及多式联运方式,其承运人可以是船公司、航空公司或多式联运的联合运输经营人。
二、风险转移地点不同
FOB、CFR和CIF三种贸易术语的风险转移点在《2010年通则》为只强调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开始起的一切风险。而FCA、CPT和CIP术语的风险自货物交付给承运人接管时转移。承运人接管货物的地点可以在其提供的运输工具上,也可以为约定的运输站或收货站。
三、装卸费用负担不同
采用程租船运输时,FOB 术语下需要明确装船费用由何方负责,在CFR 和CIF两种术语下需要规定卸货费用由何方负担。而FCA、CPT 和CIP术语同样采用程租船时,卖方将货物交付承运人时所支付的运费(CPT 和CIP),或由买方支付的运费(FCA),已经包含了承运人接管货物后在转运港的装船费用和在目的港的卸货费用,所以买卖双方一般不需要在合同中规定装卸费用的负担问题。
四、运输单据不同
FOB、CFR和CIF三种贸易术语下,卖方应提供与海洋运输有关的运输单据,如可转让的海运提单、不可转让的海运单或内河运单等;而FCA、CPT 和CIP术语,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运输单据由运输方式定。 FCA、CPT和CIP这组贸易术语比
FOB、CFR和CIF术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尤其在出口的业务中,以集装箱船、滚装船或多式联运方式运输货物的情形下:一是减少了卖方承担的风险范围;二是提前获得运输单据,从而提前了卖方交单结汇的时间,有利于卖方的资金周转。因此,随着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的广泛运用和发展,FCA、CPT和CIP三种贸易术语将会替代FOB、CFR和CIF三种传统的贸易术语。
参考文献:
[1] 俞毅.国际贸易实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易贤军.常用国际贸易术语的异同.北方经贸.2012年第8 期
作者:玛依努尔·阿不力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