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替代(精选十篇)
无可替代 篇1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2元
【内容简介】
《建筑无可替代》不是一本建筑历史书、一本建筑风格指南,也非一本建筑词典,它包含了这三类书籍中的各种元素。保罗·戈德伯格通过举例,向我们展示了这一过程,从科德角式小屋到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宽广而平滑的大草原房屋,从林肯纪念碑到高度雕像化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和罗马的圣伊科大教堂,在这些建筑中,简单的几何体创造出了包含人类想象力深度复杂性的建筑作品。
无可替代诗歌 篇2
流光叫嚣着
只为笑靥突破一个方向
洄游于星尘下的你,不是欲爱中的蝴蝶
你受奚落,墒情在土壤内
你的脸隔着一堆篝火
有着
旷世的莹白
好想让夜开出七堇的花来;好想让泥之河,摧响昨日的水声
你款款步姿
带来青涩的苹果、飞蛾畅想,以及一个双手合什的梦
平安的午夜
你还会来,来恩示我
你花冠下臻首、瞳眸中冷冽
像擦亮的风吹过我生平
千江的涌起,都无可替代
没能安排一间广厦,来给你居住
塬上的`夜宴,也没有我们的座席
只有,只有你的歌声
蓝穹里激起变幻的光
而星边弯月,在九点钟的方向
其夺魂的锐利
如七火镜,如木琉璃
从此、永恒,是畅快的燃烧
无可替代的梵高 篇3
江老师:同学们,这些画你们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学生:有!画册里看到过,有时候电视上也有,那幅《向日葵》经常看到。
学生:对,有的广告牌里就有。
学生:我们家装修买建材的时候,在建材市场看到过装饰画《向日葵》,好像就是这幅。
江老师:没错!从前,你们可能不会想到这幅《向日葵》竟然是世界名画吧?它经常被人们拿出来用,给我们一种错觉,似乎这幅作品已经“烂大街”了。但是,这个画家梵高,在绘画史上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可以说他开创了一种绘画流派。
学生:印象派!
学生:印象派大展———梵高!广告都这么说的!
江老师: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可也不完全准确,现在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画家,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梵高算是一个大器晚成的画家。早年间他的理想是做一名传教士,希望用宗教的力量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他的确当过一段时间传教士,然而教会黑暗,他的理想很难实现。
大约27岁他才拿起画笔画画,跟那些从小接受绘画训练的人相比,他起步太晚;在那些专业人士看来,他的基本功太差。但他却非常勤奋,从开始画画直到去世的十年间,他创作了两千多幅作品,平均不到两天就要画一幅画。
这幅绘于1885年的《吃马铃薯的人》,代表了他早年的绘画风格:线条粗糙、色调阴暗,画家的眼睛瞄准底层人民,画下这些人无奈、麻木、悲凉的状态。这样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不吃香。
学生:他的画都没人买,那梵高靠什么生活啊?
江老师:问得好。梵高的弟弟提奥经营一家画廊,他是哥哥坚定的支持者。提奥供养着梵高,定期汇钱给梵高以维持生计。梵高的作品摆放在提奥的画廊里,提奥也不遗余力地宣传哥哥的绘画风格。
学生:那梵高是什么时候开始出名的呢?
江老师:遗憾的是,梵高生前仅有一幅作品卖出。提奥因为家庭负担较重,对哥哥的资助也偶尔中断,梵高生命的最后几年深受精神疾病折磨,他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于1890年7月开枪自杀。过度悲伤的弟弟提奥,也在半年之后病逝,葬在哥哥的旁边。
梵高使用“点彩”画法,成熟期作品色彩丰富,色调明亮,充满强烈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感情。不管是大自然的星空还是眼前的植物,或者一间屋、一个人,在梵高的笔下都变形了、扭曲了、变色了。梵高按照自己的意愿绘制所见的一切,给绘画作品附加了浓厚的个人感觉。他的绘画受到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影响,而又比“印象派”走得远。“野兽派”从梵高的画中拿走了夸张、变形,“表现派”拿走了强烈的情感表现,梵高因此在现代派绘画史上占有了无可替代的位置。那么,你通过这一幅幅作品,体会到梵高的感情世界了吗?
秋风,凉凉的,轻轻地从阿尔的咖啡馆吹过,把一股带着咖啡和酒香的味道送向远方。
我坐在咖啡馆前,要了一杯咖啡,望着神秘的天空。风再次轻轻地从树顶吹过来,一阵“沙沙沙”的声音伴随着树叶的清香,从快要凝固了一般的空气中涌了过来。不知哪栋楼里传来悠扬的摇篮曲,我听着,听着,顿时有点困乏。
一阵马蹄声传来,我睁眼一看,原来是一辆马车驶来。马车在月色里走着、走着,最后走进了房屋的阴影,消失在了月色中。它如果一直这样走下去,该走到星空里去了吧。
“先生,咖啡来了。”我接过咖啡,用小勺轻轻搅了几下,一股浓浓的苦香飘入鼻孔。一道流星照亮了夜空,像梵高的生命一样,短暂却照亮了整个画坛。
在流星瞬间的光亮下,我发现墙角蹲着一个人,脸上的表情有些疯狂。他会是梵高吗?
——周云轩
无可替代 篇4
音乐是高层次的语言。音乐有它独特的功能, 人头脑深层的内涵语言是无法完全表达出来的, 而音乐却能以它独特的形式将其抒发出来。音乐能讲述人们的情感与追求, 反映社会的现实和人们对人生、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领悟。音乐是一种诠释心灵的语言, 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 融入了生命。
音乐能净化人的心底。人们钟爱音乐, 是因为音乐激起了人们心底的沉淀, 与音乐产生了共鸣。当你用心去聆听一曲音乐, 用情去领悟每个音符时, 音乐会折射出埋藏在心底的潜在意识, 显现出心神的向往追求无奈与遗憾, 冲刷心怀沾染上的尘埃, 带走心间的忧闷和烦恼, 医治心髓的撞伤。让心扉沉浸在悠扬婉转的旋律里憧憬未来, 焕发出心间的灵感和朝气, 唤起心底对生命的感怀。
音乐是熔炼心灵的熔炉。音乐蕴含着比语言强大的威力, 蕴藏着悄无声息的震撼, 能熔炼心灵、激起大众的共鸣、唤起社会的正义。其优美的旋律、悠扬的节奏, 以别无替代的魅力陶冶人的情操, 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的品格意志道德与素养。洗涤玷污的心灵, 唤醒麻木的心灵;抨击堕落的心灵, 抚平受伤的心灵;拯救泯灭的心灵, 告慰在天之灵;炼制心绪冶炼心胸, 共振灵魂容纳世界。
音乐能拨动人的心弦。一曲天籁之音, 能绽放出虚无缥缈的仙境, 浮想联翩唤醒人生;一曲抒情音乐, 能呈现出镜花水月的幻境, 令人陶醉畅想人生;一曲委婉音乐, 能带来舒适畅快的意境, 心旷神怡遐想人生;一曲柔情音乐, 能让你醉入甜蜜的梦境, 荡涤凡尘洗礼人生;一曲忧伤音乐, 能带来凄美忧郁的伤境, 想入非非感慨人生;一曲激情音乐, 撞击心境让你为真理自由人权而奋斗震撼人生。享受音乐是对心魄的悄然叩问, 是对灵魂的默默纯化。
音乐审阅着人的素质。音乐要通过人的心神感悟出来, 同样的音乐不同的人因文化底蕴、艺术品位、道德水准的高低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反响。同一个人面对同一曲音乐, 在不同的时空中因处境和心情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感悟。一个懂音乐的人, 顺境时会感到音乐带来的甜润, 逆境时会利用音乐帮你排解忧愤。当心灵扭曲人性变态时, 就失去了辨别音乐的理智。
音乐伴随着人生。音乐无处不在, 凡是具有节奏和旋律的声音都可视为是一种音乐。大海的波浪翻滚海涛阵阵、林海的绿波翻涌松涛萧萧, 那形象贴切的比喻“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和书声朗朗、流水潺潺、秋风瑟瑟、麦浪滚滚, 都会给你带来乐感和美的享受。有了音乐就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 当你走进了音乐就会忘怀一切。音乐是生命之精灵, 生命就是一曲音乐。
那人,叫无可替代美文 篇5
那年、见你,感觉、好美。 思绪不由控制的飞去了那已逝去的年月,在那里我已变成了天使,拥有了翅膀。苍白的脸庞,无色的身体,轻轻的挥舞着翅膀,引来了几丝发梢,看到了你的脸庞。天使的翅膀挥舞着,辗转的回到了你的身旁,静静的看着你,轻抚你脸庞,那年,你很美,美的不可一世;那年,我很傻,傻的一直放不下。那年,它很漂亮,带起了一圈又一圈属于春天的蒲公英,柔弱,美丽,温柔………
骄阳似火,闷热的天气,燥热的火元素,毫不留情的烧烤着我们白皙的`皮肤,只为看你,留恋人间。那天的你,一身白色连衣裙,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繁华如它,如此美丽,羡煞世人,流转人间,顶着骄阳,徘徊在你身旁,只为看你一笑,得你一吻,奈何,奈何,未渡渭河。某年某月某日,看你嫣然一笑,霎时间,天地失色,只留一道光,照耀着我心目中的女神,那灯光,贪恋着她的身影,迟迟不移,我诧然,她平静。我心动,如火,强烈;她素然,如水,轻柔。我只知世界因她而失色,为她陪衬;她只知世界因我而火动,为我平抚。夏天如斯,清凉如水,鬓角垂落的发梢,水珠顺它滴落、………
我从万千人中寻找你,寻寻觅觅,几生几世,繁华丛中,释然而过,于千万人中遇到你,于千万年中轮回,直到与你在枫叶树下邂逅。你淡漠如秋,我热情如夏。千万中的轮回,你已忘了你,我却记得我,是上天的捉弄?是命运的讽刺?我已寻你千万年,为何你却已忘故人。我悲凉一笑,你淡漠一视,俯首轻语:如何你才能记得我?我只知:千万年来寻佳人,佳人却笑不识得。待得花开烂漫时,我已悲痛赴黄泉。那时,你痛哭;那时,我欣慰。实乃:我知君未知,君知我已死。怎一个悲字了得………
白,出现视线里的除了白依然是白,这是哪里?摇头凝思:我知君未知,君知我已…懵懵懂懂,记得前世,忽而怅然,忽而释然。怅然凝重,释然坦荡。前世今生,孰是孰非,化为尘土,一别而过。追寻你千百世,却放弃这一生。只道一声:尘归尘,土归土,罢了罢了。起身行走,包袱脱掉,昂首挺胸,坦然面对。行走路上,喧闹。独想:原来黄泉路上也如此。忽然…一股熟悉的味道传到鼻中、发梢,还是那样,味道没有消散。猛然回头,颤抖着声音喊出你的名字。回头看,容颜,依旧是那个容颜,只不过略显苍白,当时只知你的美,瘦小的身影,为什么?你为什么又让我再次见到你?不是已经离开了你的世界了吗?怎么还会见到你?脑中空白,娇躯已入我怀中,“为什么不等我?难道黄泉路上你想独走吗?我已记起千万年的种种”………“不要下来”挣开双眼,原来是梦,但是却是如此真实,真实的让人不敢不相信。那人,轻舞,那人,痴迷。她笑,我痴。身袭白衣,舞动身姿,那样美丽,那样妖娆。“知道吗?此舞为你独跳,舞名伤情。”继而转身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一身白衣飘飘,身前雪花围绕,好一个诗情画意………他坐她倚,她舞他痴,他唱她喝,只道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你不是无可替代的 篇6
到公司后,老板果然没有食言,没过多久,魏铱就因业绩优秀而提前转正。不到两年,魏铱就被任命为客户部的副经理,负责拓展客户。由于魏銥工作认真,再加上扎实的专业知识,他逐渐为公司打开了局面,魏铱拓展的客户占了公司新增客户的一半还要多。
老板非常高兴,对魏铱非常赏识,经常邀他去喝酒。公司里的同事私下里告诉魏铱,只要公司有人事变动,他肯定会升为经理。甚至有人预言,经理算不了什么,公司的副总经理位子都有可能是魏铱的。魏铱也踌躇满志,老板的器重让他觉得自己对于公司很重要。公司里除了老板,再也无人能和自己相比。
果然没过多久,公司出现了人事空缺,客户部经理离开了公司,这下公司里的同事都说魏铱肯定是新一任的客户部的经理,而魏铱也以为自己会接任客户部经理。可是当结果揭晓的时候,魏铱愣住了,老板并没有让他任客户部经理,而是高薪从别的公司挖来一个经理。
魏铱非常失望甚至不满,这算什么?可是魏铱又不好直接表达,但他又不甘心放弃,于是魏铱向老板提出要休假,魏铱想自己这一休假,公司肯定要乱套,到时候,老板一定会主动请自己回来的。
一个月后,当魏铱回到公司的时候,公司一切正常。魏铱觉得更加不解,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以前感觉自己很重要,而现在却感觉自己可有可无了呢?
魏铱在网上碰到了大学的好朋友小柯,魏铱向小柯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小柯耐心地听完了魏铱的叙述,说道:“你真是糊涂哇!我们学金融学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什么呀?”魏铱说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小柯说道:“是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你怎么不明白呢?老板怎么可能会让你一个人把公司的命脉控制住呢!”魏铱恍然大悟,对啊,自己怎么忘了这一条呢?是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么简单的道理老板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说“替代”与“代替” 篇7
1.“代替”[动]以甲换乙, 起乙的作用。 (1) 交替, 轮流。 (2) 取代。
如用国产品代替进口货/你不能去, 你代替他去一趟吧!
2.“替代”[动]代替, 替换。 (1) 代替。唐·王梵志《用钱索新妇》诗:“我老妻亦老, 替代不得住。” (2) 替身。《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薛媪为去了女儿琼琼, 正想没有个替代, 见此女容貌美丽, 喜不可言。”鲁迅《朝花夕拾·琐记》:“只可惜那两个淹死鬼失了池子, 难讨替代, 总在左右徘徊。”
二.具体情境中的“代替”与“替代”
1. 歌词中多见“代替”, 而不见“替代”
(1) 容祖儿《代替》:
曾经听你讲出心内的记挂?/那个她?很久也没有给你打电话?/你仍然爱她?将她当作童话?/你可知道我?在这一刹那?/有多么羡慕她?很想去代替她?
(2) 梁大海《代替》:
告诉我/是谁把我代替/而我却没有勇气/我陪你走了好远又回到了原地
(3) 韩真真原创歌曲《代替》:
我不知道这种感受/有什么能代替/爱能让时间寻觅/延伸我的呼吸/在这里没有什么能代替/在这里永远没有什么能代替
从中可知, “代替”可用来指人, 指某人无法代替, 多用于句末, 具有内向性, 不以某种事物为对象的动作行为, 不带宾语, 或者不能带对象宾语, 即行为自动词, 如“旅游、结婚、休息、醒”等。但是, 这类行为自动词, 有时不能带宾语或者不能带对象宾语, 这时是自动词;有的能带对象宾语, 这时是他动词。如“代替”, 在“你来代替我做这份工作”中带了宾语, 是他动词;在“在这里没有什么能代替”中没有宾语, 是自动词。还可以看出, “代替”带有委婉的感情, 而“替代”有点强加。如与爱情有关的句子多用代替, 若用“替代”, 则给人以“替代品”的感觉, 恐怕歌曲没人听了。
2.“代替”可表示用一物质
代替另一物质 (多为强者取代弱者的地位) , 含有“取代”之意, 也可表示两事物间平等的交换与代替。如:
(1) 凭着他的踏实肯干, 他代替了老总那不务正业的儿子。
(2) 张明敏:没有歌能代替《我的中国心》给人的记忆
(3) 图片代替文字, 相机代替嘴巴
3.“替代”多用于一般短语中, 和其他词组合成短语使用。下面是笔者搜集的在不同场合使用“替代”的情况:
(1) 《扬子晚报网》健康栏目:素食者要会吃替代食品。如, 用大豆蛋白替代猪肉, 用五谷杂粮替代动物血……
(2) 家居-瑞丽女性网:17种有毒家居用品替代方案。替代方案:用自然方法清新空气, 如养盆栽植物……
(3) 李极明:替代发展是禁毒人民战争的有效手段
(4) 试试用“这些”替代“那些”
(5) 您为什么不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用高收益的新产品替代低收益的传统产品, 来增加理财收入呢?
(6) 替代品永远无法真正代替。
(7) 液化气替代品、可替代性、替代方案、替代能源、替代发展、替代行业、替代品、替代效应、边际替代率、替代号、替代人
三.综述几点认识
1.从两词的解释可知, 两者有不同也有相同, 即在一定情况下, 替代和替代可互用。若要细分的话, 即代替多用于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关系, 替代多用于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替代在某种情况下可作名词, 而代替在一般情况下不行。
2.代替具有完全性, 如某人代替某人, 那就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完整的替换关系, 而用某物替代某物, 则有可能只是一种临时的变通的且不完整的替换关系。故“代替”表示只是暂时性的代表, “替代”是永久性的。如
(1) 甲代替乙表示:最终结果, 乙被取消了, 顶替位置的是甲。
(2) 甲替代乙表示:暂时的情况, 好像足球比赛场上, 乙很疲劳, 现在让甲暂时替代他, 可能乙休息好了, 再让乙上。
3.“代替”有很强的主动性, 有故意取代或代表之意。
“替代”则没那么强的主动性, 而且还有一定的被动性, 可能是上级指派或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而为之。总之, “替代”比“代替”温和了许多。另外, “替代”在某些场合显然不能用, 如接一些连语时, “代替”不能用:~~主席讲话, ~~朋友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替代”极不礼貌, 又有故意越位之意。
“慢就业”无可厚非 篇8
点评:对“慢就业”持批评态度的声音认为, 这是在为那些不努力的年轻人开脱。比如有人犀利地指出, “慢就业要么是懒, 要么是啃老”, 认为这部分年轻人缺乏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况且, 在就业行情并不乐观、就业焦虑弥漫的情况下, 一味提倡“慢就业”容易被人理解为站着说话不腰疼。据估算, 201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在700万人以上, 这个数字再加上留学归国人员和往届毕业生, 求职人数将更为庞大。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 递简历的动作慢一步都有可能错失良机, 再提倡“慢就业”, 岂不是把人往坑里带?
事实上, 与其说“慢就业”是一种主动选择, 毋宁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的客观趋势。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 部分大学生“错峰就业”, 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积蓄力量, 或者四处走走、多看看就业市场, 这本身无可厚非, 也应当是一种多元选择的权利。有些主动“慢就业”的毕业生, 在就业理念方面可能比想象中更成熟。比如, 他们会更加看重专业是否对口、薪酬是否合理, 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宁愿再等等看, 毕竟“入错行”的代价可能会很大。还有一些毕业生选择继续考研、考公务员, 或者准备各种资格考试, 提升自己的就业含金量等。这些选择都很正当, 也大都值得支持。和“拣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就业心态相比, 这其实是成熟、理性的表现。
英语替代词用法归纳 篇9
一、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的区别
在强调句中, 如果去掉It is (was) 和that剩下的词仍能重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这便是强调句型的it。否则便是引导词it的句型。例:
(1) It was in the street that Isaw Tom and Mary. (强调句)
(2) It was this morning that Isaw Tom and Mary. (强调句)
(3) It is because he wants to improve his spoken English that he comes to oral class every day. (强调句)
(4) It is natural that you don't understand it all. (引导词)
二、it, that, one的用法比较
1.it和that都可用来代替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 而one则不能。其中it指同一事物, 而that只能指同类事物。例:
(1) There is air all around us, though we can't see it.
(2) His attitude to us is that of a comrade.
(3) Your question is one of great importance.
分析:句 (1) it替代同一事物air。句 (2) that替代attitude, 是同一类的。句 (3) one替代可数名词question。
2.it, that, one都可用于代替可数名词。that和one只是代表上文提到的某一个名词, 不一定代表同一事物。其中one表泛指, 代替a/an+名词 (可数名词) ;that表特指, 代替the+名词;it也表特指, 但它代表上文提到的名词时, 是指同一个事物。例:
(1) ———Do you need my pencil?
———No, thanks.I have got one myself.
(2) ———Where is my book?
———I have lost it.
分析:句 (1) one不是上句提到的我的pencil, 而是另外一支, 表泛指;句 (2) it就是指上句提到的我的那本书。
3. one前面可有冠词、代词、形容词修饰, 后面可有介词短语、定语从句修饰, 而it和that前面则不能。one的复数形式为ones。例:
(1) I don't want a new car.I want a second-hand one.
(2) The book is one about English study.
(3) Our era is one in which a great number of heroes emerge.
(4) Here are two pens.Which one do you prefer?
(5) ———This is very beautiful.
———Yes, at least it is no worse than the one I bought last week.
(6) Modern farms are larger than old-time ones.
(7) In Britain the villages are becoming small towns and the small towns large ones.
4. it和that可用来代替前面整个句子的意思, 而one则不能。例:
(1) I would like to give him a hand.It is my duty.
(2) During the next ten years we both worked night and day.That is why you see this old woman before you now.
5.在比较状语从句中, 一般用that代替不可数名词。若是特指的单数可数名词, 用that one;若是特指的复数名词, 则用those代替。
(1)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Japan.
(2) No bread eaten by man is so sweet as that earned by his own labour.
(3) We like this computer better than that one.
(4) The people in this place are more hardworking than those in that place.
下面, 是本人总结的一些强化练习, 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it, one, that三个词:
1.He has one blue pen and two red____.
A.one B.ones C.once D.one's
2.This kind of bread is different from____.
A.that one B.that
C.those one D.it
3.What kind of watch shall Ibuy?Get____.
A.one Swiss B.a French
C.a Japaness one
D.some American one
4.The culture and customs of America are more like____of England than of any other country.
A.that B.those
C.what D.which
5.____took me three hours to find Jackson's house.
A.One B.That C.This D.It
6.The population of Wuhan is larger than____of Changsha.
A.this B.it C.that D.one
7.____is a fact that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very fast.
A.There B.This C.That D.It
8.———Shall we meet next week?
———Yes, let's make____next Thursday.
A.that B.one C.it D.time
9.———Do you want to buy a ball pen?
———No.I bought_____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A.one B.that C.it D.the one
10.I hate____when someone points his finger at me.
A.it B.that C.someone D.him
电能替代助推绿色转型 篇10
1 电动公交零排放
6月12日,80辆纯电动公交车稳稳停在咸宁枫丹公交公司停车场,加上此前购回的20辆,该公司首批100辆纯电动公交车全部运抵咸宁,7月中旬起,将在1路、2路和6路3条线路投入运营。
去年以来,咸宁供电公司多次向有关部门提交“绿色公交”议案,积极配合公交公司“以电代油”巴士运营体系建设。公交公司投资1亿多元建设11座电动公交充电站,上马300辆纯电动公交,今年内实现公交全电气化运营。
各县市“绿色公交”项目同步实施。去年9月,赤壁市启动电动公交“以电代油”改造,首批30辆电动公交车运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山、崇阳等县也将于今年投运电动公交车。
公交车“以电代油”,不仅为公交公司节约80%的能源成本,更有利于城市空气质量的提升。以赤壁为例,“以电代油”前,占该市车流量5%的公交车,尾气排放量却占总量的13%以上,是碳排放大户。全部使用电动公交后,每年减少汽油消耗1750吨,减少碳排放量5300多吨。
2 以电制茶品质高
一块块像豆腐一样的湿砖茶,经3个小时烘干,变成又硬又香的干砖茶,车间内外没有一点点煤烟和粉尘……
5月26日,赤壁市万亩茶园,一场精彩的砖茶电锅炉烘干工艺演示活动正在举行。活动组织者是赤壁供电公司和茶叶发展局,思庄茶叶、洞庄茶叶、羊楼洞茶叶等37家茶叶加工大户参加了这个活动。
“车间内外都很洁净”“温控更精确,成品品质更高”……大家交口称赞电锅炉烘干工艺。各茶企负责人由此初步达成更换烘茶专用电锅炉的意向。
据估算,该项目共涉替代燃煤锅炉8蒸吨,一年用电量达2100万千瓦时以上,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84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多万吨、粉尘排放5712吨、二氧化硫排放630吨。
赤壁市是欧亚万里茶道起点、中国青砖茶之乡,青砖茶销量占国内外砖茶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过去,作为绿色食品,青砖茶制作过程的杀青、烘干等环节却使用燃煤,造成大量碳排放,也因此成为政府和企业的一个困扰。
去年以来,难题得以破解。赤壁市供电公司推广“以电制茶”,茶叶加工由传统手工制作向电气化生产转变,机械化代替手工,用电代替燃煤。
2015年7月,赤壁咏峰茶业率先实施茶叶杀青“煤改电”改造。企业投资5.3万元安装电炉型茶叶杀青机设备。制茶时的温度、湿度得到很好控制,大大提升了茶叶品质。而且,企业因此每年能节约燃煤30吨,减少废气排放27吨。今年,全市26个茶叶初级加工企业的电制茶项目先后启动,将在杀青环节初步实现全电气化。
不久的将来,随着电烤烘干工艺的推广,青砖茶制作的11道程序有望全部实现电能替代,青砖茶的品质将更纯正,赤壁“砖茶之乡”的品牌将更响亮。
3 电气厨房饭喷香
38千瓦的电炒锅2台,24千瓦的“鸿厨”电蒸锅3台,30千瓦的多功能液态导热锅1台,还有切菜机、洗菜机、绞肉机、消毒柜……咸宁通城县南门小学的电气化大厨房让人眼前一亮。
副校长赵昌明介绍,学校厨房最初是用木柴烧火,烟多灰大。后来改用煤,一天只做一顿饭,经济上不划算。前年改用液化气,一顿饭要换几坛子气……而且这些燃料有一个共同的毛病:碳排放量大,污染环境。
“用电,是我们学校最好也是最终的选择。”赵昌明脸上写满笑意,“45分钟就能把3000人的饭蒸好、菜炒好、汤煨好,很方便,很清洁,很安全!”他用一连串形容词描述电能替代的好处。
让学校老师们更开心的是,环保课有了一个鲜活的事例:学校大厨房进行电能替代后,碳排放量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