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性格优势干预心理危机的结构方程模型

关键词: 优势 美德 建构 引言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家建构起关于个性优势与人性美德的“行为价值分类体系”, 归纳了性格优势的六大美德, 分别是智慧、勇敢、人道、正义、节制和超越 (Peterson&Seligman, 2004)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培养良好的个性, 有助于个体更好的面对逆境而不至于出现心理危机 (Rutter, 1985) ;乐观的个性可以使应激事件的作用力减弱, 缓解应激导致的个体心身反应 (Achat, etc., 2000) ;具有开朗豪爽、乐观豁达性格的人即使遇到严重的生活压力, 也不会产生过度心理应激 (陈建文等, 2008) ;乐观主义对生活应激产生显著缓解效应, 并对心理危机产生显著干预效应 (郑林科, 2012) 。经国内文献跨库检索发现, 作为优良个性品德集中体现的性格优势, 对心理危机时的影响机制及干预作用, 目前研究的还不是很多, 特别是在高职学生群体中研究得更少。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 目地在于对高职学生群体性格优势对心理危机的影响作用有所探索, 为干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补充实证参数和工作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随机抽样陕西6所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 获有效问卷5573份。性别分布:男生3040人 (54.5%) , 女生2533人 (45.5%) ;年级分布:16级2769人 (49.7%) , 15级1946人 (34.9%) , 14级858人15.4%) ;专业分布:文科2487人 (44.6%) , 工科3086人 (55.4%) 。年龄分布20.74±2.827。

(二) 研究工具

(1) 学生性格优势量表采用郑林科依据积极心理学家赛里格曼价值在行动 (VIA) 理论编制的学生性格优势量表 (StudentCharacterStrengthScale, SCSS) 。该量表包括6个维度 (智慧美德、勇敢美德、人道美德、正义美德、节制美德、超越美德) 、24个条目。本研究陕西6所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 (N=5573) 样本量表信度α系数为0.911。

(2) 学生心理危机量表本文所探讨的心理危机主要是生活应激所致自杀危险。采用郑林科根据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量表编制的学生心理危机量表 (StudentMentalCrisisScale, SMCS) 的自杀倾向症状分量表 (自杀倾向症状5条:无价值感、晨重晚轻、自杀企图、自虐自伤、羡慕自杀) 。本研究陕西6所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 (N=5573) 样本量表信度α系数为0.924。

(三) 数据分析

使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预测分析, 使用AMOS18.0做结构方程模型 (SEM) 预测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 探索性线性回归模型:高职学生性格优势干预心理危机

以高职学生性格优势6维度为自变量, 以心理危机的晨重晚轻、无价值感、自杀企图、自虐行为、羡慕自杀以及自杀倾向等指标和为因变量, 以一般线性模型探索性多元回归分析为统计方法, 做多项参数估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1) 节制美德对晨重晚轻 (B=-0.113, p<0.001) 、自虐行为 (B=-0.057, p<0.01) 、羡慕自杀 (B=-0.043, p<0.05) 具有显著负效应即干预效应; (2) 超越美德对心理危机晨重晚轻 (B=-0.171, p<0.001) 、无价值感 (B=-0.258, p<0.001) 、自杀企图 (B=-0.267, p<0.001) 、自虐行为 (B=-0.228, p<0.001) 和羡慕自杀 (B=-0.252, p<0.001) 所有指标都具有显著负效应即干预效应; (3) 人道美德对心理危机的晨重晚轻 (B=-0.221, p<0.001) 、无价值感 (B=-0.239, p<0.001) 、自杀企图 (B=-0.24, p<0.001) 、自虐行为 (B=-0.207, p<0.001) 和羡慕自杀 (B=-0.206, p<0.001) 以指标都具有显著负效应即干预效应。

(二) 结构方程模型:性格优势干预心理危机预测

1. 验证性结构方程模型:性格优势干预心理危机预测

对上述探索性模型做验证性检验, 采用AMOS18.0软件拟合“性格优势—心理危机”结构方程模型, 结果显示:性格优势对心理危机产生显著负效应效应即干预效应0.42 (p<0.001) 见图1、和表2和表3。

2. 验证性路径效应分析:性格优势-心理危机标准效应分析

采用AMOS对“性格优势—心理危机”模型做路径分析, 结果显示: (1) 直接效应:性格优势对其超越美德、节制美德、正义美德、人道美德、智慧美德、勇敢美德等6因子的标准回归系数或标准直接效应分别为0.762、0.722、0.802、0.802、0.582、0.814;心理危机对其羡慕自杀、自虐行为、自杀企图、无价值感、晨重晚轻等5因子的标准直接效应分别是0.838、0.752、0.878、0.793和0.654;性格优势对心理危机的直接效应为-0.42。 (2) 间接效应:性格优势对心理危机的羡慕自杀、自虐行为、自杀企图、无价值感、晨重晚轻等5因子的等间接干预效应分别为-0.352、-0.316、-0.369、-0.333、-0.275。

四、讨论与结果

节制作为任何一种时代和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的美德, 是对生命冲动的主动调节。节制美德是帮助人们追求幸福生活和保持内心平静快乐的不可或缺的品德 (朱颖, 2011) 。本研究发现:节制美德对心理危机的晨重晚轻、自虐行为、羡慕自杀具有显著负效应即干预效应。可见节制美德是缓冲高职大学生生活应激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超越美德包含了:完美、感恩、希望与乐观、目标与信仰、宽恕、风趣幽默和热情等七种人格力量。培养这些良好的个性, 有助于个体更好的面对逆境而不至于出现心理危机 (Rutter, 1985) ;特别是希望和乐观的个性可以使应激事件的作用力减弱, 缓解应激导致的个体心身反应 (Achat, etc., 2000) 。

从本研究来看:超越美德对心理危机晨重晚轻、无价值感、自杀企图、自虐行为、羡慕自杀以及自杀倾向所有指标都具有显著负效应即干预效应。本研究还发现:人道美德对心理危机晨重晚轻、无价值感、自杀企图和自虐行为以及自杀倾向指标具有显著负效应即干预效应, 即人道美德具有缓解干预心理危机的力量。这是因为有人道美德的人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和仁慈善良这两种人格力量。对“性格优势—心理危机”结构方程模型, 结果显示:性格优势对心理危机产生显著负效应效应即干预效应 (0.42, p<0.001) 。

综上所述, 性格优势的节制美德、超越美德和人道美德是高职学生缓解心理危机的重要心理因素, 性格优势具有干预心理危机的效应, 高职学生的性格优势是预防心理危机和维护心理健康的积极力量和潜在心理资本。据此, 建议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性格优势特别是其中的节制、超越和人道美德是高职院校做好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摘要:目的:探索高职学生性格优势与心理危机的关系。方法:采用性格优势量表 (SCSS) 和学生心理症状量表 (SMSS) 抽样高职学生有效资料5573份, 通过SPSS拟合线性回归模型和AMOS拟合结构方程模型, 探索高职学生性格优势对其心理危机的干预效应。结果发现:性格优势的节制美德、超越美德和人道美德是高职学生缓解心理危机的重要心理因素, 性格优势具有干预心理危机的效应, 高职学生的性格优势是预防心理危机和维护心理健康的积极力量和潜在心理资本。

关键词:高职学生,性格优势,心理危机,结构方程模型

参考文献

[1] 李婷婷.大学生性格优势、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3.

[2] 郑林科, 李蓓.大学生乐观主义对应激和危机的干预效应[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1 (5) :96-102.

[3] 王璐, 赵静, 徐艳斐.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9) :139-141.

[4] 马丽莉.综合幸福感:对心理危机预警干预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 201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高职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下一篇:中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