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修复

关键词: 口腔 牙齿 修复 功能

牙齿修复(精选九篇)

牙齿修复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0例, 收治于2011年2月~2013年9月, 其中男91例, 女109例, 年龄23~73岁, 平均年龄 (46.3±3.5) 岁。牙齿缺失:1~23颗, 平均损失 (4.2±6.2) 颗, 其中磨牙区损失最多, 损失牙齿较多者多为老年人,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缺失数量不断上升。牙齿损失原因:龋损61例, 牙周病50例, 病情不明48例, 其他41例。

1.2 方法

首选需了解患者具体需要, 常见需要为牙周病致牙齿缺失修复、全口义齿修复、牙齿不美观等。开展专科检查, 拍摄X线片, 部分患者需制模型诊断, 若合并牙周病, 先行牙体、牙周诊断与治疗, 评估基牙情况, 必要时行全口洁治。详细询问患者需求, 询问经济承受能力, 据病因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 以埋伏牙、前牙突出为例, 需要行固定矫治或固定烤瓷修复, 以恢复牙齿正常形态。在治疗前, 需配合镜子, 与患者进行探讨, 引导患者说出需求, 从专业角度告知患者基本的修复策略, 若仅为恢复正常咀嚼功能行全口义齿修复则可省去探讨环节[3,4]。

单个或邻近少数牙齿缺失, 缺失牙、散在间隙牙等病变, 一般无需制取诊断模型, 可据牙周情况, 拟定固定矫治术、义齿修复术。若为牙列严重不齐、对美观度 (多见无明显错颌、牙列缺失病变) 要求较高、缺失牙齿较多患者, 需制作诊治模型, 同时据模型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探讨, 调整修复方案, 向患者充分解释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优劣, 讲解不同方案方法、安全性、适应性、价格, 制定修复方案。

据拟定的修复治疗方案, 预备牙体, 制作模型, 进行比色、选色, 注重与邻近牙体间相互协调, 注重渐进色, 选色应考虑患者肤色、性别、具体需要, 制作暂时性修复体, 进行多次口内调整, 达到满意效果后, 制作模板。

牙齿修复方案主要包括义齿修复、种植牙。义齿修复需要试戴、调整, 自然光线测试协调性, 待达到满意效果后, 黏结, 后进行咬合实验, 评价咬合能力, 术后禁食2 h, 24 h内避免咀嚼, 宜进流食。种植牙修复主要针对青中年患者, 因牙周病、外伤的原因所致单个牙缺失, 主要通过手术种植, 种植体通过局部手术完成, 并以中央螺丝连接种植体与基台, 3个月后复查, 评价种植效果, 并祛除黏膜、尘垢。

1.3 疗效判定

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 功能, 咀嚼功能, 有无塞牙; (2) 舒适度有无不适, 如牙齿受压、疼痛、刺激以及过敏反应等; (3) 美观, 光洁度, 隐蔽性等。

2 结果

种植体修复75例, 固定义齿修复24例, 活动义齿修复101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疼痛等不适、功能障碍以及美观不佳, 修复后改善率均在90%以上, 患者满意率99%。种植牙不适症状发生41例, 改善38例, 改善率92.68%, 以 (38/41, 92.68%) 表示, 则功能障碍改善率 (31/31, 100.00%) , 美观不佳改善率 (24/24, 100.00%) 。固定义齿改善对应数据为 (18/18, 100.00%) 、 (13/14, 92.86%) 、 (3/3, 100.00%) 。活动义齿改善对应数据为 (10/10, 100.00%) 、 (89/94, 94.68%) 、 (31/31, 100.00%) 。合计对应数据为 (66/69, 95.65%) 、 (133/139, 95.58%) 、 (58/58, 100.00%) 。

3 讨论

牙齿修复主要包括种植牙、固定义齿、活动义齿三种方法, 修复方法的选择应据患者病理改变类型、具体需求、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牙齿修复按照修复的目的主要可分为改善功能、减轻疼痛等不适、改善美观度;具体病变可分为牙齿缺失、牙列不齐等, 牙齿缺失的个数可多可少, 多个牙齿单个牙缺失多见牙周病、创伤者, 多个牙缺失多见年老、自然缺失者[5]。过去, 进行牙齿修复患者多为牙齿龋损者, 儿童、青少年多与细菌侵蚀、矿化有关, 老年人多与牙菌斑聚集有关, 残冠、残根、牙根暴露比重较高, 牙齿龋损数量可多可少, 多数未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治疗, 行牙齿修复者, 病情已较重, 治疗目的以恢复功能、减轻症状为主, 义齿修复比重较高, 医疗操作集中在义齿制作、适配上, 医护活动缺少互动, 患者对牙齿修复要求也较少。但近年来, 随着社会大众对口腔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 牙齿修复的目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多数患者在行牙齿修复时, 对美观要求较高, 甚至有单纯以美观要求、无牙齿病变者行牙齿修复者, 多见牙列不齐、前牙突出, 此类患者治疗难度稍大、治疗程序繁琐, 不仅需要在治疗方案选择、适配过程中征求患者意见, 还多需正畸治疗, 有条件医院还需要开展计算机口腔建模、3D模型制作, 花费较大, 可以说牙齿修复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种植牙齿、固定或佩戴义齿那么简单。

牙齿修复应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兼顾疾病治疗目的, 当然患者需求也可能与具体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如单个牙齿缺失者, 多见前门牙, 不仅影响咀嚼功能, 还严重影响美观性, 就诊患者均有美观需求。牙齿修复方法的选择, 应从整体效果、疾病治疗效果、价格等多方面考量, 对于牙齿意外缺失者, 可采用价格低廉、美容效果好、操作简单的种植牙;对于完全以美观需求就诊者, 则需要从正畸、牙齿清洁、牙齿排列等角度, 制定整体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 以达到患者满意效果;对于牙齿缺失较多老年人, 进行义齿制作还应充分考虑患者实际需求、经济承受能力, 对于需手术者, 还应充分掌握适应证、禁忌证。本组患者从整体效果上看, 不同修复方式整体改善率均在90%以上, 其中美观度改善率在100.00%, 满足了患者疾病治疗、美容、功能恢复等多方面需求, 不同方案改善率基本无差异, 提示不同方案整体效果均较好。不同修复方式患者需求分布存在差异, 提示方案面向的人群存在一定差异, 这与不同人群口腔疾病流行病学分布、社会与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有关, 也证实了不同方案适用性。

参考文献

[1]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85.

[2]傅民魁.口腔正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85.

[3]麦志辉, 卢红飞, 黄晓, 等.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治疗露龈笑.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2012, 6 (6) :250-255.

[4]罗旭, 谭建国, 陈立.前牙美学参数喜好度的网络调查研究.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 10 (3) :177-180.

牙齿中间有个洞如何修复 篇2

因此发现疾病后要采取治疗,治疗的情况如下:

1、窝沟封闭主要用于牙萌出1至2年内,还未发生龋齿的六龄齿和一些其他有深窝沟的乳牙和恒牙。窝沟封闭是一种防龋的方法。是用一种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涂在牙点咬面的窝沟隙内。材料硬固后,可长期保留在窝沟隙中,隔绝了食物和细菌进入窝沟内引起龋齿的发生。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2、如果洞比较浅,也就是浅龋,在去除腐质以后,可以-次充填。中龋去除腐质后,如果没有敏感症状可以-次充填,如果有敏感症状,则可以放氧化锌加丁香油调拌成糊剂垫底,观察7-10天,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做永久充填,对于深龋去除腐质后,要以氧化锌加丁香油做暂时充填,观察7-10天后,如果没有症状则去除部分暂时充填物,再做永久充填。

3、如果对冷热敏感说明窝洞距牙髓较近,可能窝洞底距牙髓仅有薄纸之隔或有肉眼发现不了的小洞通到牙髓,牙髓已有感染出现牙髓炎症状,那就需要做牙髓治疗,做牙髓治疗后再按常规充填。

牙齿美容和修复的浅议 篇3

【关键词】:牙齿 美容 修复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87-02

一、造成牙齿形态改变因素

(1)牙齿排列异常:是指颌骨及牙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骨量与牙量差异。如骨量大,出现牙齿间隙形成,牙量大于骨量则出现牙齿排列拥挤不齐,另外,多生牙或先天性牙缺如也可出现拥挤或间隙。

(2)龋齿:是造成牙齿缺损破坏的常见病因,也是人类多发病之一,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位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临床特征为牙齿的色、形、质变化。龋病早期为牙齿脱钙而呈白垩色,逐渐转为棕色或黑褐色。牙本质松软、腐烂而成窝洞。发生于前牙者常几个牙同时龋坏,张口时呈现出一排不完全缺损的变色牙。继续发展,牙髓坏死,牙齿变为黑褐色或黑色,龋洞继续破坏,最终成为无牙冠的残根,极不美观。

(3)外伤性牙齿折断:由于颜面部是机体暴露部分,是外伤最易发生部位。而上颌前牙在面部外伤发生时最易受损,造成损伤后多以冠折、根折及牙齿脱落多见,形成部分及全部缺损。另外,损伤后牙齿未发生折断也可因外界暴力造成牙髓坏死,变为棕色或黑褐色,出现牙齿错位导致牙齿排列不齐等均可影响美观 [1]。

二、造成牙齿色泽改变的因素

(1)釉质发育不全:指在牙胚发育时,受到有害因子作用而引起的病变。特征:轻度者釉质表面呈白垩色或黄褐色,无光泽;重者则出现牙齿表面缺损,甚至无釉质覆盖,色泽呈深棕黄色。

(2)氟斑牙、四环素变色牙,两者均由在牙齿发育过程中摄入过量的氯化物及四环素类药物引起。氟斑牙多为地区性饮水含氟量过高,四环素牙是人为服用过大药量造成。特征:氟斑牙多为牙齿表面呈黄色及黑褐色或不规则形斑块,重症可出现点窝状或线条状缺损;四环素牙表现为牙齿表面为灰褐色而无光泽,无牙齿缺损[2]。

三、医学牙齿美容的主要治疗方法

(1)牙齿脱色漂白治疗:随着现代科学发展,人们对牙齿美观的重视,很多学者对变色牙齿的脱色及漂白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深受病人的欢迎。目前最常用的脱色剂是酸性制剂(如18%~36%盐酸或35%磷酸)、强氧化剂(30%双氧水)。作用机理:采用酸性制剂是使牙釉质表层脱钙溶解而祛除色素。再经较强的氧化剂进行漂白后,再以矿化剂再矿化而恢复正常牙齒色泽及天然的光泽。在目前临床工作中是采用磨除加以酸蚀增白再矿化联合方法,效果更佳。但此方法应用酸制剂,该制剂液对牙釉质及牙髓、口腔内膜有强腐蚀作用。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仔细,以免发生不良后果,更不能让非专业人员进行该治疗。

(2)复合树脂涂层修复:该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新形粘接技术。我国从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该方法是以超微填料复合树脂加可见光进行固化,使牙齿表面涂层来覆盖,从而改善牙齿色泽及外形。此方法操作要求严格,需要步骤,方法明确,方可取得好的效果。否则短期内就可出现覆盖物脱落而失败。但是,该涂层覆盖物可以反复修复。

(3)口腔外力矫治及外科手术矫治术:此两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牙齿排列畸形,前者用于20岁以下青年,其优点是:矫治效果好,无损伤痛苦;其缺点是:口内戴有矫治器有不适感,时间长,就诊次数多等。外科手术矫治用于20岁以上病员。其机制是:采用医源性牙槽骨骨折的方式,重新排列固定来达到正常的牙齿排列。该手术矫治时间短,见效快,但病人需要承受手术的痛苦。

一、牙齿修复学的审美特性:

(1)直觉性:患者修复体的直观包括修复体外形灵巧,表面光洁,色彩自然的修复体,直接影响美观效果的实现。

(2)情感性:审美具有情感色彩,人们戴上灵巧美丽文齿,使人想起牙齿完好时的情景,会更加爱惜义齿。

(3)社会性:许多门诊患者就诊的目的很明确,为了应招公关人员和参加社会活动。

(4)主观性:文化,种组合个人偏爱,我区许多患者到门诊就诊前牙有黄色金属壳冠。他们认为是富有美丽的特征[3]。

二、牙列缺损修复:

(1)正确的正中关系和正中牙合,总义齿的牙合关系只有建立在正中关系位才是稳定可重复的,也是自然美的表现。

(2)牙合平面应处于平分颌间距离的位置,从美学角度考虑唇齿关系

(3)排牙对男性常排成较近方圆,尖牙颈部凸出较显得轮廓分明,对女性应排成较近椭圆,尖牙不明显凸出,呈现柔和的线条。牙弓曲线非常对称圆滑。

(4)最终形成的总义齿轮廓清晰自然,色泽晶莹。形态逼真的美学效果。

三、牙齿修复后的保健

患者在义齿修复后,会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对于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活动义齿戴入后,基托会有不适感,具体表现如异物感、发音不清、甚至恶心。对于这种表现绝大多数病人都可以短期内逐步适应。 义齿修复后更需要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固定义齿与真牙一样需要认真清洁,活动义齿需要每日取出后清洁浸泡,除特殊医嘱外,夜间都要从口内取出,清水(需冷水)浸泡。 如果患者戴入义齿后不适需要与口腔修复科医师联系。对于活动义齿,戴后疼痛很常见,经过调磨义齿,绝大多数的疼痛都是可以缓解消失的。

参考文献

[1]胡文杰,彭 东,张 豪,牙齿美容与修复.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42(11):668-670.

[2] 徐君伍.口腔修复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8~133,233~243.

牙齿修复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门诊牙齿楔状缺损患者85例, 患牙256颗, 年龄30~60岁, 其中无系统性疾病, 牙位从尖牙至第一磨牙均无明显龋坏, 无充填体, 无牙周病, 无牙髓及根尖周病变, 楔状缺损达到牙本质层。随机分组A、B、C组, A组82颗为GU-II玻璃离子, B组86颗卡瑞斯玛树脂, C组88颗AP-X树脂修复。

1.2 材料

GU-II玻璃离子 (而至齿科 (苏州) 有限公司) ;卡瑞斯玛树脂及配套的粘接系统 (贺利氏固莎齿科有限公司) ;AP-X树脂及配套的粘接剂SE-BOND:KELEL (可乐丽医疗器材株式会社) 。

1.3 方法与步骤

清除洞壁内及周围牙石、菌斑, 清洁、隔湿、吹干, 均不作洞型制备, 如病损接近髓腔则近髓处用Dycal自凝氢氧化钙垫底, A组玻璃离子按厂家说明书粉及液按1量勺粉对1滴液体, 先将一部分加入液中混合10s, 再将余下的部分混合15~20s, 用水门汀充填器填充至洞内, 注意避免气泡, 凝固后6min用常规法在水喷雾下修整充填物。B组比色, 用酸蚀凝胶酸蚀冲洗, 隔湿吹干, 涂粘结剂, 用中等气流吹匀, 光照20s固化, 充填卡瑞斯玛树脂, 分层固化, 每层不超过2mm, 光照40s修整外形和龈缘, 抛光。C组比色、隔湿、吹干表面, 将BE-BONDA液 (粘合用处理剂) 均匀地涂布在组织表面并静置20s, 经过A液处理的表面要吹干, 在吹干后将B液均匀地涂布在表面, 静置数秒后用较弱的气流将粘结剂吹成均匀的一薄层, 在进行光固化10s使用AP-X树脂, 分层固化, 减少聚合收缩, 修型、抛光。

1.4 疗效评定比较

成功:充填物形态完整, 边缘密合, 无裂隙, 无脱落, 无龋坏, 冷热诊无敏感, 牙髓活力正常。失败:充填物明显缺损或全部脱落, 边缘不密合, 冷热刺激敏感, 有牙髓及根尖周病变, 出现任何一项均为失败, 随诊24个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修复牙牙龈出血指数无改变, 无继发龋发生。3组患牙修复后24个月复查, B组和C组均高于A组, 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楔状缺损的患病率高, 患牙以双尖牙为好发部位, 前牙次之, 磨牙最低, 这与横刷牙及牙颈部结构亲密关系, 有学者通过调查楔状缺损患者的咬合习惯与牙位, 认为咬合应力集中及侧方牙合早接触是楔状缺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2]:GU-Π型玻璃离子比常规玻璃离子抗磨耗, 其热膨胀系统接近牙体硬组织, 封闭性能好, 粘结性好, 对牙髓刺激性极小, 生物相容性好, 可释放氟离子, 预防继发龋, 这些优点使其非常适用修复楔状缺损, 本文显示GU-Π组仅有2例脱落, 5例充填体磨损, 说明其硬度和耐磨性较光固化树脂低, 且色泽较单一, 美观效果不如光固化树脂。卡瑞斯玛树脂与牙体接近, 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较好, 耐磨性强, 其作用机制通过酸蚀技术原理, 其对酸蚀后的牙釉质粘结性能较好, 而对牙本质的粘结性较差, 此外, 牙面酸蚀所形成的微孔容易使细菌侵入牙本质后牙髓易越敏感及牙髓反应。AP-XTM复合树脂是一种高强度树脂, 优点是固化前是有良好的调整适应性, 易于放置不粘器械, 因此具有较好的弹性特征, 不易碎裂, 抗破损, 耐磨性能高, BE-BOND是牙质粘合用处理剂含有磷酸酯类粘合性单体 (MDP) , 亦可溶解切削微粒子层, 自身扩散透浸到牙质, 然后使牙釉质和牙本质产生树脂含浸层, 树脂含浸层同粘合剂结合成一体, 自身酸蚀粘合体系, 替换传统方式而使用的磷酸蚀水洗处理方法, 对牙釉质、牙本质有高度的粘接持久性和边缘封闭性, 另外对牙髓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是修复楔状缺损修复的一种理想修复材料, 对楔状缺损有良好的修复性能[3]。

摘要:选取我院收治的牙齿楔状缺损患者85例256颗患牙, 分别采用GU-Π玻璃离子 (A组) 、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 (简称卡瑞斯玛树脂) (B组) 、AP-X光固化复合树脂 (简称AP-X树脂) (C组) , 随访24个月。B组和C组均高于A组, 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楔状缺损修复中AP-X树脂比卡瑞斯玛树脂及GU-II玻璃离子的疗效好。

关键词:GU-Π玻璃离子,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AP-X光固化复合树脂,牙齿楔状缺损

参考文献

[1]吕红, 左书玉, 刘君, 等.DyractAp复合体修复牙齿楔状缺损50例报告[J].山东医药, 2005, 45 (25) :82.

[2]王守仁, 孙立政, 乔风真, 等.玻璃离子与光固化树脂联合修复牙齿楔状缺损[J].中国乡村医药, 2003, 10 (4) :37.

牙齿修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牙齿缺失患者8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男28例, 女12例, 年龄15~48岁, 平均年龄 (18.6±5.7) 岁;对照组患者男25例, 女15例, 年龄17~53岁, 平均年龄 (32.4±6.3)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的牙片拍摄, 初步了解患者牙槽骨的骨量, 之后进行拔牙, 拔牙后要对拔牙窝内的软组织等进行清洁, 采用即刻种植牙齿方式进行种植。用向导钻对牙槽窝进行加深, 用扩大钻从小到大对种植床进行扩大后植入种植体。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植入方法, 拔牙后6个月左右在牙槽嵴上植入种植体进行义齿修复。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种植体稳定性 (ISQ值) 进行患者的近期疗效评价, 患者治疗后2年对种植体有无松动、牙龈组织红肿情况及溢脓情况进行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患者ISQ评分:术后1个月 (58.6±5.1) 分, 术后3个月 (60.5±6.1) 分, 术后6个月 (62.6±5.3) 分;对照组患者ISQ评分:术后1个月 (65.5±5.2) 分, 术后3个月 (68.5±6.1) 分, 术后6个月 (69.6±5.5) 分, 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2.832, P<0.05) 。

2.2实验组患者术后24个月随访出现牙龈炎1例, 牙齿松动1例, 没有患者出现脓肿症状;对照组患者术后24个月随访出现牙龈炎6例, 牙齿松动7例, 脓肿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由于口腔组织的稳定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因此, 牙周病变的发生率现在正在逐年增加, 最终就会导致患者牙齿缺失。牙齿缺失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齿不完整、咀嚼功能减退下降以及常见的下颌关节病变等。给患者的外形美观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牙齿种植是目前医学临床上解决患者牙齿缺失的主要方法, 牙齿种植具有一定优势, 主要表现为种植牙提高了患者的咀嚼功能, 并且提高了美观程度。同时可以拥有和自然牙一样的功能, 同时清洗方便, 稳定性高。常规的牙齿种植方案延长了患者的康复周期, 因此目前大部分临床采用即刻种植手段。与普通牙齿种植方式相比, 即刻种植优势在于:拔除患牙后立即进行植入体的种植, 有利于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 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次数, 缩短了治疗周期[2]。同时, 即刻种植能够有效的预防牙槽嵴的吸收, 从而降低牙槽骨损失。并且可以确保拔牙创面的新鲜度与种植体的位置, 使种植牙齿形成植入床;这种牙齿种植方法下患者龈乳头更加明显, 牙齿弧度更加自然[3]。当然, 对于即刻种植中牙齿感染的预防等问题仍需注意。其中包括牙床表面发炎、牙齿创面无法闭合以及植入初期种植体不稳定等问题。因此,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 应根据患者的治疗体征以及牙齿病史等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 确保种植体的完整性和洁净程度。并要求医生进行精细操作, 注意拔牙的力量和角度。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防感染处理。医护人员应提醒患者时刻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临床上的牙齿植入床扩充应采用扩充钻进行,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扩充, 扩充的同时要合理控制扩充速度。确保植入床的宽度与植入体保持一致。本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经即刻种植方式治疗后牙齿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长期观察实验组患者牙齿的稳定性变化小并且并发症较少 (P<0.05) 。

即刻种植是目前医学临床上常见的牙齿缺失修补方式。它要求医护人员在行种植之前充分做好患者的治疗指征的了解工作, 做好口腔清洁工作。临床实践证明, 即刻种植具有常规种植无法实现的效果, 其可以在患者牙齿拔除后立即进行, 解除了患者治疗时间过长的困扰, 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牙周感染的几率, 且痛苦较小,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卓凡.上颌前牙区的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治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0, 45 (12) :730-733.

[2]于英.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9) :148-149.

牙齿修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09年3月-2014年3月因牙齿重度磨耗合并多个牙列缺损来我院就诊的68~82岁患者12例, 共修复患者的18付加铸金属合垫的铸造可摘局部义齿的治疗修复过程, 其中单纯抬高后牙合面的3付, 切合面均抬高15付。

1.2 治疗前检查及准备

患者如果对合牙存在, 在咬合时, 牙列缺损间隙的垂直距离小于5 mm。通过测量口腔颌面的垂直距离来判断牙齿切合面的磨耗程度。我们采用二分法来测量, 即患者鼻底至颏底的距离约等于眼外眦至口角的距离[1]。也就是用眼外眦至口角的距离减去鼻底至颏底的距离, 若得出大于5 mm可行。余留牙的检查。若出现牙齿切合面磨耗严重, 并且出现牙齿敏感, 遇冷, 热, 酸, 甜, 物理刺激非常敏感的疼痛感觉, 可先行根管治疗后再做修复治疗。

1.3 方法

首先就缺失牙的位置及数目进行铸造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再进行基牙预备。在此要着重注意义齿的固位, 去除倒凹, 较一般我们临床上常规的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尽可能多的设计卡环固位。用红膏和藻酸盐印模材料二次取模, 如果缺失牙过多, 可采用制作个别托盘再取模。用超硬石膏灌注模型。因为采用的是金属合面修复, 所以为了更好地让患者适应, 避开患者的个体差异, 每个患者在测量数值出来后再用数值减去2~4 mm。 (即用眼外眦至口角的距离减去鼻底至颏底的距离) 。所得数值在0.8~1.5 mm。用此来做金属合垫的厚度。再用烤软的牙用红蜡片在患者口中咬合, 直至取得所需厚度为止。送义齿加工厂制作, 给患者试戴, 完成。

2 结果

对13位牙齿切合重度磨耗合并多发性牙列缺损的患者, 采用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加余留牙金属切缘及合垫的方法治疗, 共18付义齿, 缺牙数量最少7颗, 最多13颗, 金属合垫厚度0.8~1.5 mm, 修复后无不适, 咀嚼功能恢复完好, 无颞颌关节不适等症状, 患者满意。

3 讨论

牙齿切合重度磨耗合并多发性牙列缺损多发于老年人, 可见面下1/3变短, 余留牙牙冠明显缩短, 牙齿敏感, 严重的还可能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症状, 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缺失牙比较多, 多无法行固定义齿修复, 恢复牙列的完整性和正常的咬合垂直距离就是摆在我们口腔修复科医师面前的最大挑战。一定在患者适应范围内恢复合间距离, 适当的咬合抬高不仅降低了咀嚼肌的张力以及颞颌关节内压, 完善调合后还减弱余留牙所受的侧向力, 减轻牙周组织负荷, 对轻微松动的牙齿有一定改善作用[2]。在此开辟修复间隙为目的的患者, 以在息止颌间隙内提供修复材料所需最小空间为原则[3]。采用金属切合面比采用树脂颌垫更薄更轻更结实, 不易折断。

适应证的选择一定要谨慎, 切合面要有严重且明显的磨耗, 咬合垂直距离明显低于正常垂直距离, 咀嚼食物费力, 有的时候可能甚至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症状。在与患者沟通达成一致治疗意见后方可实施。另外, 余留牙若以后重度磨耗的严重症状可同时进行根管治疗。

采用此方法治疗既能使余留牙隔绝再次磨耗的刺激, 终止继续磨耗, 又能使患者通过活动义齿的修复, 改善前牙的面容的美观和后牙的咀嚼功能, 使广大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此类患者在设计基牙预备时一定要增加此修复体的固位, 抬高的金属合垫增加了修复体的重量, 所以要比一般的活动桥增加固位体。本文采用了一次性抬高咬合垂直距离合并牙列缺损修复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减少老年患者的就诊次数, 缩短修复治疗周期, 降低治疗费用, 患者满意。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加金属合垫修复牙齿切合面重度磨耗并发多发性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过程及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采用特殊修复的方法, 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修复后患者无不适, 咀嚼功能恢复良好。讨论 此方法既解决患者面容外形, 又解决了咀嚼食物功能的问题,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度磨耗,牙列缺损,垂直距离,抬高

参考文献

[1]冯海兰, 徐军.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口腔医学系列.口腔修复学, 2005, 8:320.

[2]刘学慧, 杨新波.可摘局部义齿及固定修复对重度磨耗或伴牙列缺损的咬合重建临床分析[D].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2, 28 (2) :64-66.

牙齿修复 篇7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7例行牙齿冠桥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 临床确诊为小牙急性或部分缺损者;因磨耗、蛀牙导致牙冠缺损或变短者;少数牙缺损者。排除难维持口腔卫生者,合并有牙周炎及牙周损伤的患者。使用简单数字法把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中男性为18例,女性为15例;年龄分布为26-45岁,平均为(35.3±2.3)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分布为28-49岁,平均为 (35.5±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

1.2 方 法

患者牙齿缺损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制模,采用色彩比对的方式,利用激光或计算机技术进行核准,制作出患者满意的义齿。全瓷冠使用的材料为二氧化锆,金属烤瓷冠的材料为镍铬合金。 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全瓷冠及金属烤瓷冠进行修复,试戴一周后如无异常情况发生,则可进行固定, 对照组采用无酸水门汀进行固定,观察组给予双重固化树脂固定。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随访半年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治疗效果分为:显效:牙龈恢复正常, 未出现红肿及出血的现象,牙齿冠桥无裂纹,具有较高的美观性;有效:牙龈恢复较好,但出现轻度出血或红肿的现象,冠桥处出现细微的裂纹,不影响使用; 无效:牙龈回顾不良,发生大出血及红肿的现象,冠桥美观度不够,出现大量裂纹,影响正常使用。总有效病例为显效例 + 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进行检验,P < 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意义(χ2=6.7926,P =0.0092),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

2.2 不良反应对比

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出现4例裂纹及断裂,占11.76%;对照组出现11例裂纹及断裂,占33.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显著(χ2= 4.4835, P =0.0342)。

3 讨 论

在使用过程中,义齿极易出现纵裂现象,在使用时易出现松动、牙痛及语言障碍等。为了改善患者使用义齿的主观感受,提高义齿的使用效果,在修复时可根据患者牙槽嵴、感觉及面部肌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义齿选材上需对患者的意愿进行考虑。烤瓷牙至出现后被广泛应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牙体缺损中, 此外,对牙齿残根、残冠患者给予根管治疗后,如患者对外观不甚满意,也可采用烤瓷牙对牙齿外观进行改善,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金属烤瓷牙的内冠为金属材料,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纯钛烤瓷冠、钛合金烤瓷冠、金铂合金烤瓷冠及镍铬合金烤瓷冠等,并将瓷材料进行高温烧结后使其熔附在金属的表面,如患者对这类金属过敏,则可对患者的牙周组织产生严重损伤。相关研究表明,对金属烤瓷冠义齿使用无酸水门汀可影响义齿处牙龈的色泽,外观效果不佳[2,3]。本组研究中,对照组采用金属烤瓷冠进行修复,材料为镍铬合金;修复后,采用全瓷冠的观察组出现4例裂纹及断裂,采用金属烤瓷冠的对照组出现11例,与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致[4]。由于全瓷冠的内冠为非金属材料,金属烤瓷冠与全瓷冠的主要差别在于两者的内层材料上,全瓷冠多采用树脂剂进行粘结,具有极佳的修复效果及较高的仿真度, 色泽较好,对牙周处的组织伤害较小。本组研究中, 采用全瓷冠修复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使用金属烤瓷冠的69.70%,差异显著(P <0.05)。

金属烤瓷冠可对断牙、氟斑牙、缺牙等症状进行有效的治疗,且制作周期较短,在操作过程中无任何创伤,安全性较高。与传统牙齿修复相比,全瓷冠的优点在于坚韧度及密合性较强,美观性较高,且可使用较长的时间。全瓷冠的内层为非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的害处较小,对牙龈基本无刺激,不易引起过敏;冠体的边缘处密合度较好,较难出现牙龈灰线或牙龈炎。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全瓷冠制作材料为与天然牙极为相近的二氧化锆,具有高强度、美观性较高的优势。与金属烤瓷冠相比,全瓷冠制作更为简单,在制作修复体时,出现误差的概率较小,精密度较高,且具有极强的抗压能力。相关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牙冠修复时,需重视其年龄因素[5]。患者年龄较小时,因恒压尚未发育完全,且髓腔较宽,备牙可能对牙髓产生较大的刺激; 如患者年龄过大,则可能出现心理状态不佳、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等现象,不适合行牙冠修复手术。因此, 在行瓷冠修复时,需选择合适的患者,对操作进行规范, 尽量减少或避免并发症。

牙齿修复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法国PIERRE ROLLAND公司生产的Expasyl排龈膏。

1.2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门诊就诊68例龈上、龈下颈部楔状缺损患者,共138颗,前牙102颗,后牙36颗。

1.3 临床操作方法

隔湿,将Expasyl排龈膏以针管样注射器在缺损区注满龈沟,2 min后以汽水枪冲洗膏体,常规牙体预备,缺损深者用VOCO产的Calcinol LC垫底。酸蚀、冲洗、吹干,在牙釉质、牙本质区分别涂牙釉质牙本质粘结剂,光照20 s,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

2 结果

68例138颗患牙用Expasyl排龈膏排龈,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1年后复查,134颗牙修复体完整,无自觉症状,无牙龈炎,效果满意。2例4颗患牙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其中1例2颗患牙,由于患者唾液分泌较多,吸唾不及时以及隔湿不当,造成充填物脱落,另外1例2颗患牙,由于患者易恶心、呕吐,配合不好,使充填物与牙颈部边缘不密合,有自觉症状。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牙齿的周围有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1]。牙龈部分又分附着龈和游离龈。当有外力作用时,游离龈的边缘可被推开少许,一旦撤去外力,游离龈又返回原来的位置。基于此生理特性,临床上可通过排龈术推开游离龈,以便于牙体修复的牙体制备、充填、取模等[2]。

Expasyl排龈膏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具有排龈方便、省力省时,不损伤上皮附着,不产生疼痛,止血效果明显,牙龈收缩快,生物相容性好,无副作用等特点[3],临床上常用于口腔修复中的牙体制备、取模,很少用于口内充填。经临床应用,排龈后可使局部视野清晰,便于牙缺损区制备,特别是龈下缺损,避免车针对牙龈组织的损伤,防止牙龈出血和渗出,使洞面保持干燥,便于酸蚀、充填、磨光等操作,提高充填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Expasyl排龈膏在牙齿楔状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68例138颗楔状缺损患牙,应用Expasyl排龈,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38颗患牙用Expasyl排龈膏排龈后修复,修复后134颗牙效果良好,4颗效果不佳,有效率达到97.10%。结论 Expasyl排龈膏排龈,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牙齿楔状缺损效果肯定。

关键词:楔状缺损,排龈膏,光固化

参考文献

[1]高学军.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43(3):187-189.

[2]俞海英.湿性粘接技术修复牙颈部缺损的疗效观察.口腔医学, 2003,23(6):352-353.

牙齿修复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牙齿修复患者78例, 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 男20例, 女19例, 年龄22~76岁, 平均年龄 (47.54±18.78) 岁;试验组39例患者, 男19例, 女20例, 年龄23~73岁, 平均年龄 (46.88±15.32) 岁。入选诊断标准:①患者上下颌间隙较窄, 义齿不易戴入;②义齿基托下方牙槽嵴存在严重的突出;③前牙牙槽骨过分前突, 前牙个别牙错位, 建立正常牙齿会影响美观;④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性别、年龄及其疾病的类型等方面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 均给予全身检查, 确认无手术禁忌后, 对照组行牙冠修复术。在此基础上, 试验组患者进行牙龈、牙槽嵴修整术, 手术步骤如下:进行麻醉处理, 对口腔进行清洁和消毒, 用染色剂标记要处理的牙龈, 详细记录牙龈的形状、长度、大小等。麻醉起效后, 将翻瓣切开同时切除牙龈, 牙槽嵴、牙颈缘部位的处理用涡轮钻, 保持大约3mm的距离与已经拟定好的金属烤瓷冠。用涡轮钻去除牙槽嵴, 修复根部, 使其处于平稳状态, 完全清除牙周膜纤维, 所有工作完成后, 进行冲洗、复位和缝合, 在一个星期后拆除线。拆除线后, 要注意口腔卫生, 用漱口液进行漱口, 每天3次以上。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恢复正常后即可实施冠修复术, 对调整不整齐的牙齿, 提高美观程度。

1.3 评价标准[4,5]

临床治疗情况评价标准:修复后牙龈的形状、颜色、协调性均正常, 牙龈未发生增生和萎缩, 不存在牙周袋、牙槽嵴形态为基本痊愈;修复后牙龈的形状、颜色、协调性均正常, 牙龈存在轻微的红肿和充血, 不存在牙周袋、牙槽嵴形态为显效;修复后牙龈的形状、颜色、协调性存在小小差异, 牙龈存在一定的红肿和充血, 存在轻微牙周袋、牙槽嵴形态为有效;牙龈未恢复甚至发生恶化为无效。基本治愈、显效与有效之和为总有效。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 通过对修复后牙龈的形状、颜色、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评分, 非常满意在95分以上 (修复后形状、颜色均正常, 修复体的形状、颜色、与周围牙齿协调无差异, 牙龈可以与牙齿和面型达到协调) , 满意在85分以上 (修复后形状、颜色存在微小不同, 修复体的形状、颜色、与周围牙齿协调存在稍稍差异, 牙龈可以与牙齿和面型达到协调) , 不满意低于60分 (修复后形状、颜色存在异常, 修复体的形状、颜色、与周围牙齿协调存在差异, 牙龈可以与牙齿和面型不能协调) , 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总和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 用 (±s) 表示计量资料, 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用t检验比较组间,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 (97.44%) 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 (74.36%) 相比明显较好,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情见表1。

2.2 比对两组患者对牙齿修复的满意程度

试验组的满意度 (94.87%) 显著多于对照组的满意度 (69.2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上进行牙齿修复时, 不能保证患者的牙齿的位置、形态完全符合使用冠修术标准, 对牙周组织修复不在意, 导致牙周疾病的出现, 造成牙龈萎缩, 不进行相关调整会很容易影响义齿固定修复效果, 甚至影响修复后牙周的美观[6~8]。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 既能保护牙龈组织, 也能在保证美观的前提下维持牙龈的正常形态, 同时对牙齿后期的固定起着关键性作用[9,10]。

牙龈和牙槽脊修整手术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修复工具密切相关, 使用高频电刀可以对不要的牙齿和周围组织进行精确的切除, 不会因为切割原因而影响到手术效果, 将手术带来的创伤降到最低, 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即刻修复操作可以加强冠桥的固定性, 稳固牙龈, 使牙齿稳定性更为突出, 进一步提升修复效果。牙槽嵴修复使用涡轮钻完全符合建立生物学宽度的观点;手术完成, 在邻牙龈缘与龈缘之间存在一定的连续性, 更利于牙齿修复的作用效果。开展手术前后, 切口的宽度的控制也十分重要, 过宽过窄, 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创伤, 不仅影响术后恢复速度, 还会影响口腔整体协调性, 进而影响美观度。在进行手术前后, 也要加强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易于配合护士工作, 利于术后的康复;同时也要保持口腔卫生, 这样对修复体稳定性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也保证了临床修复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 牙槽嵴、牙龈修整术在冠修复术之前实施的必要性。本文研究证实,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 (97.44%) 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 (74.36%) 相比明显较好;试验组的满意度 (94.87%) 显著多于对照组的满意度 (69.2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在牙齿修复中应用牙龈和牙槽脊修整手术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8例牙齿修复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9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冠修复术, 实行牙龈和牙槽脊修整手术的患者设为试验组, 未实行牙龈和牙槽脊修整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 (97.44%) 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 (74.36%) 相比明显较好;试验组的满意度 (94.87%) 显著多于对照组的满意度 (69.2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牙龈和牙槽脊修整手术在牙齿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进一步完善牙齿, 显著地提高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牙齿修复,牙龈和牙槽脊修整手术,临床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璇, 李玉芳, 马传杰.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 (8) :663-665.

[2]WANG WY.Clinical esthetics evaluation on anterior residual roots restoration using surgical crown lengthening[J].CHINAMODERN DOCTOR, 2012, 50 (2) :35-37.

[3]高鹏元, 贾平.医学美学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 (12) :1005-1007.

[4]杜雅, 黄克强, 芦琳, 等.四种烤瓷基底冠金属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分泌前列腺素E2和环加氧酶2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2, 47 (7) :431-434.

[5]倪莹, 张晓明, 惠敏, 等.三种排龈线对体外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毒性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29) :5396-5400.

[6]朱坚强.高频电刀在口腔修复临床的应用效果与价值[J].口腔医学, 2012, 32 (5) :284-285;300.

[7]张军君.观察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46例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1) :205-206.

[8]浦恩泽, 李鹏, 张建明, 等.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27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4) :710.

[9]张小刚, 高翔, 杨萍, 等.对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手术的临床分析和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3) :62-6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金属烤瓷修复体固定修复后的常见问题分析 下一篇:舌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