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护理美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有其独特的哲学基础和艺术表达,它侧重体现生命之美,崇尚人“高、远、静、淡”的精神气质,追求平稳、和谐、适度的心态。护理美学是护理与礼仪文化的美学思考,中国传统美学在培养护士职业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方面,是得天独厚、相应相契的优秀资源,应成为护理美学教学的主要侧重方向。
第一篇:护理美学论文范文
护理美学在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美学在神经科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按入院时间(随机)将160例神经科住院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以护理美学的应用护理,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及和谐的人文环境。结果:两组病人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美学应用在创优质护理服务中可以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病人病情的好转及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适合创优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 态度;观念;内在和外在美;创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美学是将美学基本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践中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观点[1, 2]。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从一般技术护理,转变成服务护理,再转变成美学护理。所以护理美学已成为护理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应用护理工作中的美学问题既是顺应护理学的发展潮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3, 4]。临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把美与工作完美的结合起创造美的环境,提供美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5],从而产生战胜疾病的勇气。为积极谈论护理美学在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我院神经科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对160例患者进行护理美学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我院首批“创优”病区神经科住院患者160例,男110例,女50例,年龄在45~70岁,平均年龄55岁,文化程度:本科2例,大专30例,高中38例,初中42例,小学20例,文盲28例。脑梗塞60例,脑出血30例,面神经炎4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种、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美学护理,对护士实行护理美学的实质培训,由科室护士长组织每月一次学习护理美学的理念,同时发放学习资料、观看录像。外用晨会讨论和交流,统一认识,自觉行动,充分认识护理对象不仅是生物个体,而是有思想感情的工作对象。
1.2.1 转变观念 美学的根本目的使人们懂得如何审美做人,懂得如何用自己所追求和创造的美来改造人、教育人、美化人、塑造人美的灵魂,把一个动物性的人转变成一个审美性的高尚的文明人。通过对美学思想内涵的研究,塑造人们美的思想灵魂,转变和提高人们的审美精神素质,在护理工作中,将护理美落实到事事处处,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在研究美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护理是一门艺术,如何在护理中发现美和创造美,如何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1.2.2 形体美 护士的制服与帽子,代表了护理专业的特征,体现了护士特有的精神风貌,象征着护士的自信,凝聚着护士的骄傲和希望。因此,护士的妆饰要适度,头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领,淡妆上岗,不佩戴首饰及粗大的耳环、项链,与护士角色相适应,自然、大方、健康、高雅,使患者感到亲切、和蔼、可信。
1.2.3 语言美 语言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的最基本的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美的语言,可以使患者欢乐、怀念、轻快、得意等,还会使患者感受到关怀、被尊重,解除心理上的疾患[4]。主动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请您配合一下”等文明用语,语调轻柔亲切,使患者感到亲切可信赖。如果工作中有失误,如输液穿刺失敗,要及时道歉,就会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宽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倾听和解释。
1.2.4 操作美 护理技术操作的娴熟美:在护理操作中审美要求是:在护理操作中的一举一动都要体现稳重、准确、轻柔和敏捷;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抢救患者时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执行各种医嘱来体现技术娴熟美与业务精确美。如注射法、导尿法、输液输血法等种种无菌技术操作,絶容不得半点含糊,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如给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能一针见血,做肌内注射时做到两快一慢,即进针、拔针快,推药液慢,使患者能真正体会到无痛注射的美感。
1.2.5 思想美 热爱护理事业,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树立正确的医德功利观念,对患者一视同仁、真诚相待,及时了解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为患者排忧解难。当个人利益与患者以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应该服从患者及集体利益。体现护士的高尚医德和仁爱之心,树立完美的白衣天使形象。
1.2.6 自信美 不同疾病、不同心理素质的患者,都承受疾病带来的一系列的压力,自信心下降,感情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要求护士不仅要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护士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患者的病情,一个自信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不仅给患者增添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也提高了自己的影响力。
1.2.7 心灵美 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均来源于心灵美[3]。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里的美主要是指心灵美,心灵美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美,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心灵美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情操,才能忠实于护理事业,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不论患者的出身、职业、地位、性别、外貌如何,都应一视同仁地给予同情和帮助,使他们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失望中得到鼓励。
1.3 问卷调查
160例患者在出院前1天均接受了护理服务满意书面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护士的服务态度、语言、仪表;入院介绍是否及时;护士能否主动到床边巡视;当病人需要帮助时,护士能否即使解决;做各项检查和治疗前护士能否说明注意事项;护士能否指导病人康复锻炼方法和讲解预防保健知识及出院后注意事项;护士的注射技术等。每份问卷总分为100分,85分以上为满意,60~85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实施护理美学护理前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护理美学在创优质护理服务中更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密切护患关系.
本研究在创优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以护理美学为指导的人文护理,可为提高创优质护理服务的的宗旨,提供有效的依据。由表1可见:病人对护理满意度由对照组的72.5%提高到观察组的91.25%,不满意度由5%降至1.25%。
3.2 护理美学更适合创优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
创优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神经科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思想,以病人的需求为起点,以病人的满意为结果,开展五、四、三、二、一满意工程活动,即五比:比服务好、比形象美、比素质高、比技术强、比贡献大;四心:对病人充满爱心、治疗细心、解释耐心、工作有责任心;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抢救处理及时;二满意:病人满意、社会满意;一创优:创优质护理服务。强调护理美学在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注重服务内涵,坚持以质量为本的原则,不断完善质量标准,所以护理美学有助于创优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使“创优”之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吴春梅。护理美学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4: 20-16.
[2] Wainwright P. Towards an aesthetics of nursing. J Adv Nurs. 2000; 32(3):750-756.
[3] Northington L, Wilkerson R, Fisher W, Schenk L. Enhancing nursing students'' clinical experiences using aesthetics. J Prof Nurs. 2005; 21(1):66-71.
[4] 李少棉。护理美学在现代医学模式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杂志,2007(11): 4-33.
[5] 李欣,贺清明,杨瑞。从护理美学角度谈构建和谐护患关系[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9:6-5.
作者:陈良英 李小艺
第二篇:偏重中国传统美学修养的护理美学教学创新
[摘要] 中国传统美学有其独特的哲学基础和艺术表达,它侧重体现生命之美,崇尚人“高、远、静、淡”的精神气质,追求平稳、和谐、适度的心态。护理美学是护理与礼仪文化的美学思考,中国传统美学在培养护士职业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方面,是得天独厚、相应相契的优秀资源,应成为护理美学教学的主要侧重方向。本研究对护理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革新、教材的更新以及师资的培养方向等,有很好的启发。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护理美学;护生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儒家和道家,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十二章);这一阐述导向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主要方向,即着重体现平淡素净,简洁醇厚的气质,以广泊宁静的心包容万象,洗净铅华,收敛虚浮,回归自然。且中国美学重视美育与德育的统一,强调审美的教化[1]。从医德角度看,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其神志,无欲无求。”这一要求,与中国美学的精神是一致的。
护士要具备自制、从容、娴静的心态,沉着、进取、忍耐的素质,以及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职业道德。成为集外在美与内在美于一身的白衣天使。并将自身的美德修养运用到对患者身心的治疗和护理上。中国古典美学对培养护士职业人格和心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中国美学的理论来源
中国哲学重在对生命的感悟,视宇宙和人生为浑然一体的大生命[2]。周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这一精神内涵,与医护人员以保护生命为神圣职责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一致的。儒家美学强调人与宇宙、与自然、与群体以及与自身的和谐,在和谐的基础上建立适度的原则,力求使人情感舒适、情绪稳定,将“安、定、静、止”的工夫充其极[4],儒家之美,即追求这种个人与社会、宇宙、自然和谐宁静的天下大同。道家美学强调自由奔放的精神气。庄子痛感生存的不自由,欲望的蛊惑和知识的羁绊,使人丧失了真实的生命意义。他追求“天放”于宇宙和自然之中,浑然忘却物我对立的自在境界,在超脱、博大中体验游鱼之和乐[6]。同时,道家倡导的饮食休息和锻炼的方法,以及从琴棋书画、茶道以及畅游山水之法,也能直接用于护理养生之中。禅宗美学展现物我两忘的圆融之境,即“自在圆成”的审美境界。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大量禅味浓厚的作品,欣赏之,在一片安详宁静中,便能抚平紧张、动荡、烦躁与疲惫的心神,还生命以能量。
2?护理美学的产生和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1?护理美学的产生
南丁格尔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护理学,并将其自身独有的人格魅力转化成护理美学理念渗透到护理理论与实践中,在20世纪80年代,大众对审美的逐步深入追求,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关注与研究,很多临近学科也在其中不断的或多或少的联系起美学概念,现在人对健康标准的重新认识也使得社会对护理中美学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追求,护理美学应运而生。
2.2?护理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关系
美学属感觉认知学,美育是在感性直观和情感体验中培养性情与操守。相比指令式、规范化的伦理教化,更具感染性和有效性。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将美育与德育更有效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护理教育之中,以及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欣赏运用到对患者身心的治疗之中,也是医学护理人员面对现代化医学模式转变需要及时调整并掌握的综合素质。随着现代化医学护理的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有了更高的期望,患者入院后,首先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抑郁、消沉等心理情绪,有些甚至无法控制自身情绪,易怒、暴躁、凡事迁怒于他人等极端态度,护理工作者在传统的基础护理程度往往不足以应对各类患者,因此,护理美学不仅可以及时有效的调节护理人员自身情绪,也会感染患者。有研究显示,对住院病人进行相关调查,结果病人对护士形象美中满意率最高的为仪表(90.18%),最低为人文关怀(60.94%);语言美中患者对心理沟通满意率仅51.23%。这就要求护士不能用传统的生物医学观点把患者当作单纯的自然人。护士不仅要具备娴熟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操作技巧,良好的美学素质会很大程度挺高服务治疗,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快速恢复。
2.3?护理美学的临床应用
整洁健康的外在形象是护理美学的第一扇窗,可以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抵触情绪,增加亲和力和安全感,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外在仪表,在服饰,仪容,姿态,风度等方面多加锻炼,仪容以古典淡雅为主,中国传统美学中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诗境为灵魂,融书法、诗歌、绘画与金石篆刻为一体。其中以山水画陶冶性情最佳。国画擅用笔与墨,在挥毫之间,利用线条的流动飞舞,来展现个体生命遨游于天地之间的空灵、自由与淡泊,护理人员可在观赏过程中,感受从画面中流淌出的蓬勃生命力,胸揽万物的豪情,沉静崇高的意境,回归自然的安定纯朴等,这一特征也被李泽厚称为“人的自然化”[7]。中国山水画、诗歌、书法,很多都注重表达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意识[8],都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在欣赏中做到真正亲近自然,身心安顿、天人合一,继而开阔胸襟,感悟生命的蓬勃生机和舒展心性的空灵自由。久而久之,护理工作者可从内而外展示出恬静,淡雅,大气,文中等优秀品格。
语言是护理美学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简洁的、节奏适宜的谈吐也有助于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十分强调音乐在塑造性情上的重要作用。人们在自由自在的音乐天地里遨游,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身心的纾解和满足,并在音乐的欣赏中完成性格的塑造和人格的提升,沟通自然,是培养人安定静止气质的最佳途径,思维清楚,表达才会流利,语言善于变化,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采取足够的时间来倾听,不急不躁,在了解患者自身特点后,采取因材施教,构思谈话方式,技巧,适当提问等方式,让患者有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灵活多变的沟通技巧是每个护理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
护理过程中,娴熟的专业技术是一切美学得以致用的基础,必须科学严谨的操作,护理工作者的精湛技术水平往往更能让患者信任,病区的环境是患者心理情绪的又一重大影响因素,上述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各种运用,同样也可以用于患者,比如在病区展示中国山水画、诗歌、书法,适时的播放传统音乐,从环境到个人,让患者充分感受五官的审美需要。
3?本科及以上护生的护理美学教育
这部分护生须掌握艺术欣赏背后的美学理论,了解中国思想精髓。艺术鉴赏还可增添书法、古典舞和诗词等,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论基础和渊源,更好的把握艺术表达的精髓,并自觉将审美修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起来。尝试去思考中国传统美学和伦理道德培养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在护理专业教育中的运用。
美学属感觉认知学,美育是在感性直观和情感体验中培养性情与操守。相比指令式、规范化的伦理教化,更具感染性和有效性。但是一切美学护理应用的前提还是足够娴熟的护理技术做依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时时不断充足自己。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将美育与德育更有效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护理教育之中,以及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欣赏运用到对病人身心的治疗之中,如音乐治疗、书画治疗和养花鸟的自然疗法等,还有待广大的护理专家和医疗专家们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司庆燕.浅论中国美学的特色[J].岱宗学刊,2004,8(3):50-51.
[2]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77.
[3]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7,24.
[4] 袁曦.论中国哲学与护理伦理学的融合——以慎独为切入点[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50-351.
[5]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7:75.
[6] 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8:268-269.
[7] 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79-187.
[8]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5-118.
(收稿日期:2012-05-22)
作者:袁曦
第三篇:护理美学在放疗科病人护理工作中应用的体会
[摘要] 目的:探索护理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通过提高护士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以及创造优美的环境来开展护理工作。结果:病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享受了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扩大我院的知名度。结论:将护理美学渗透在放疗科病人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使患者得到美的护理与享受,使病人产生愉悦的心情,激发其良好的生理、心理效应,增强其治病信心。
[关键字] 护理美学;放疗科;护理工作
美的领域和世界一样浩瀚,美的步履与人类的历史证明同样漫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等不断探索的历史证明,人类在孜孜不息追求着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孜孜不息追求着美的享受。[1]现代护理模式要求体现“以人为本”,人们对护理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等全方位照顾,满足患者的需求以外,还提出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和美的需要。大多数放疗科病人就医时病情属于中晚期,均需行放疗及化疗,头颈部放疗会出现色素沉着,严重的会出现放射性皮炎,化疗会引起脱发,病人不仅忍受疾病的折磨而且还要忍受肉体上的痛苦以及容貌上的改变,因此护理美学在放疗科病人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护理美学在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使病人在得到护理治疗的同时也能满足病人美的需求。通过感知促进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改善,对疾病的转归起到积极作用。我科于2011年以前和2011年入住我科的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应用护理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在护理工作中是提高护理质量、营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2011年以前和2011年入住我科的200例患者,男110例,女90例,年龄35-65岁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200份﹙放疗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病人对护士的评价分为很满意、满意、尚可、不满意,回收195份,应答率为97.5%。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通过对我科护士进行护理美学培训及改善病区环境,护士将护理美学知识指导临床工作,将美学知识渗透在放疗科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使病人在与癌症作斗争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唤起病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使他们更好配合治疗及护理,获得优质的护理,早日恢复健康。
1.2护士美的内在体现
1.2.1专业的责任心及同理心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敢于承担责任,对病人一视同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放疗科多数是恶性肿瘤患者,很多病人刚被确诊时均处于否认期,难以接受生病的事实,对治疗和预后感到无助。对刚入院患者介绍医院、病区环境和同类治疗的开朗的病友或成功病例,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尊严及权力,指导病人在不同的治疗过程中美的体现方式。
1.2.2全方位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技能理论知识扎实,对病人提出有关疾病康复知识的问题时,能做出及时合理完美的回答。中晚期癌症患者均需要放化疗,尤其是头颈部放疗病人,由于放化疗会引起口腔黏膜反应、咽喉疼痛及放射野皮炎,放疗病人会引起张口及颈部活动受限等后遗症,这需要护士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指导患者如何应对副作用及减轻后遗症,还需要护士具有营养学方面的知识给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护理操作是护士素质水平能力的最具体、最集中的体现,护士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动作干净利索,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审视每个细节、环节,使每项操作的每一个动作符合标准。放疗科多数病人须同期行化疗及支持治疗,为保护血管、防止化疗药渗漏一般须给患者留置PICC管,这需要护士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不仅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同时可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给放射性皮炎患者处理伤口时操作熟练、动作轻柔,给病人行导管维护等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表现出和谐有序、规范娴熟、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一切都表现得稳重、准确、轻柔和敏捷,充分体现技术娴熟与业务精练,使护理对象产生信任感,愉快地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对于女性病人颈部的色素沉着,可指导病人外出使用真丝丝巾进行遮挡,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1.2.3有主动性及进取心现代社会科学突飞猛进,病人对健康知识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护士不断的接受继续教育,吸收新的技术和技能,在护理专业领域中不断地创新及开拓,随时以最新的方式护理服务对象。健康教育知识能带给病人更多的信息,也使病人对护理工作人员更多的信赖。
1.2.4良好的观察及评判性的思维能力护理实践过程中,护士需要应用科学思维来分析解决护理问题。患者化疗加同期放疗,副作用会加重,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病情,比如鼻咽癌病人咽喉疼痛高峰约在放疗30-36戈瑞左右出现,化疗病人白细胞降低约在7-10天左右降至最低点,因此护士必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复杂临床现象进行观察,独立思考,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报告主管医生,使病人的病情变化得到及时处理。
1.3护士美的外在体现
1.3.1有端庄的仪表及表率作用规范护士仪表、行为,要求着装统一,合体整洁,表情自然,面部略施粉黛,给人一种自然美的感觉。护士好的形象,会给新入院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对因放化疗而食欲不振身心疲惫的患者,看到护士美好、简洁、健康的形象,会让他们有一种赏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的感觉,可增加其食欲,促进病人康复。
1.3.2掌握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护士个人应注重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人际沟通技巧,重视人际关系在护理关系中作用。和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时采取倾听、重复、提问等方式,让病人更好掌握宣教内容。护士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及时满足服务对象的身心需要,使服务对象真正接受科学的整体的全方位的现代护理服务。鼻咽癌属于恶性肿瘤,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对于涉及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等方面的问题,护士则须使用诚恳礼貌、科学严谨、有理有据的语言,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促进双方良好的沟通,此外,鼻咽癌患者住院时间长,有时难免觉得无聊,护士在与他们聊天时适时恰当的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使护患关系变得愉快、亲切,改善患者情绪,有利于身体康复。
1.4.营造美的病房环境癌症病人住院时间长,病区设有休息区,备有象棋、扑克、书报、杂志等让病人娱乐。布置温馨优雅整洁的护理环境也是美的体现,注意病房的颜色、声音、光线的调节,使环境既协调统一,又富于变化。鼻咽癌放疗病人常规予鼻咽冲洗,保持病房无臭味,放疗加同期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重,出现恶心呕吐时工作人员应及时予清理呕吐物,保持病房清洁无气味,并协助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对放射野皮炎患者,渗液多者及时给予清洗,暂停放疗者选择合适敷料覆盖,保持被服清洁,让病人感到舒适,也可避免影响同室病友情绪。放化疗病人食欲差,病房应设微波炉并做好使用指导,保证病人能随时进食温热食物,保持营养充足,提高抗病能力。工作中要做到动作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病房阳台摆设鲜花盆景,令病室美观,增添生机,非休息时间适当放一些轻音乐,陶冶病人性情,排除患者心中的孤寂和消沉,提高生活的情趣和乐趣。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应用护理美学后,病人满意度较应用前明显改善,我科护患纠纷率明显减少,结果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表1护士在工作中应用护理美学对患者的影响
通过1年的调查和研究,将护理美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应用于鼻咽癌病人护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护患纠纷,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4]。
3.结论
南丁格尔强调“护理的工作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片和纸张,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士必须区别护理患者与护理疾病之间的差别,着眼于整体的艺术”。[1]通过探讨护理美学对鼻咽癌病人的作用,结果显示,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学会应用护理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来指导护理实践,同时,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可使患者得到美的护理和美的享受,产生愉快的心情,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使病人获得优质护理,从而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1]姜小鹰,主编.护理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1,105﹚.
[2]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3]李欣,贺清明,杨瑞.从护理美学角度谈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护理实践与研究,2004,6(5):82.
[4]郎静,裴小玲,徐娟.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的应用和作用.临床合理用药,2010,3(2):56-57.
[5]冉秀丽.护理美学在烧伤科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819.
作者:唐菊花 朱艳仪 廖志伟 范丽莉 刘炽华
相关文章:
生存困境02-09
励志文章:为生存而生存——不赶时间的路客02-09
生存境况02-09
生存需要02-09
预后生存02-09
护理美学下的手术室护理论文02-09
护理美学护理学论文02-09
浅谈护理美学02-09
护理美学基础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