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百什么的成语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动车 规定 驾驶

一什么百什么的成语(精选14篇)

篇1:一什么百什么的成语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演讲稿: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五四运动形成的“五四”精神,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由向下沉沦、转折为向上奋进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五四”精神,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如果没有“五四”精神,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新中国。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有人片面强调“民主”、“科学”,认为这些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就是“五四”精神。这不能不说是舍本就末,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是对五四运动性质的曲解。重温历史,让后人真正明白什么是“五四”精神?进一步了解“五四”精神的具体内涵,这对当今继承、发扬“五四”精神,无疑是不无意义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五四”精神?笔者以为,主要的有以下三条:反帝爱国精神;反封建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精神。一、反帝爱国精神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帝国主义压迫、霸凌中国的产物;它是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精神的集中表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德奥)集团的失败告终。1919年1月,战胜了的协约国(英法美意日等)集团,在巴黎召开帝国主义分赃会议,史称“巴黎和会”。中国虽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但北洋政府受美英法的唆使,在1917年8月曾参与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出动14万华工赴欧洲战场支援英法作战,战后除有3000多人留居法国,返国时仅为11万人),因而成了“一战”中的战胜国,也派代表团出席了“和会”。在国内人民的压力下,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了三个要求:一是要求从战败国德国手里收回山东的权利(1998年起被德国强占);二是要求废除对日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三是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七条“希望”要求:废弃“势力范围”;撤除在华军警;裁撤在华邮政及电讯机构;废除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结果,这三个要求全被否决。“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理由”是:1918年中国政府曾对日本取代德国攫取山东权益表示过“欣然同意”);“二十一条”问题不予讨论;不接受七条“希望”要求。一句话,“战胜国”的中国,受到的却是不折不扣的“战败国”待遇。5月3日,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当晚北大校园群情激昂,该校与其他10余所学校学生代表,在法科礼堂集会,一致决定:联合各界力争;通电巴黎专使,拒绝和约签字;举行反帝抗议示威游行。5月4日,北京3000多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他们打出横幅、标语,高呼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巴黎和约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抵制日货!”要求惩办三名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订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时为交通总长)、陆宗舆(订二十一条时的驻日公使,时任币制局总裁)、章宗祥(继陆宗舆的驻日公使,经手对日大借款,并签署“欣然同意”把山东权益转让给出日本的官员)。游行队伍包围了曹汝霖的住宅,学生们上演“痛打章宗祥”、“火烧曹家楼”一幕。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当天逮捕了32人。为营救被捕爱国学生,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成立学生联合会,发通电、撒传单,进一步开展斗争。天津、保定、上海、南京、湖南、武汉、两广、福建、山西、陕西、浙江、西、四川、东三省学生,纷纷响应。7日,北洋政府一度释放被捕学生。然而,在英、法、美、日驻华使馆的压力下,6月3日起,军阀政府又强化了对学生的镇压。仅两天内就逮了1000多人!压迫愈甚,反抗愈烈。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终于越出了青年学生运动的范围。6月5日起,上海工人阶级参加战斗,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最早起来罢工的是日商内外棉三、四、五厂,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工人,随后上海各行各业工人相继响应。最终实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继上海工人阶级投入斗争,京汉铁路的长辛店工人也相继罢工。济南、南京、长沙、九江、汉口、杭州、芜湖、无锡等城市的工人,也都以罢工或示威游行的方式参与斗争。反帝爱国运动迅速扩及22个省的150多个城市。在巴黎的华工和留学生也行动起来,围困代表团住处,强烈要求拒绝和约签字。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终于向帝国主义喊出了如下的呼声:“山东不保留,和约不签字!”为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敢于对帝国主义说“不!”。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反帝爱国精神。二、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什么是封建主义?封建主义就是权力的世袭与变相世袭,就是权力的专制、阶级的固化,它是历史发展的阻力。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长期来缺乏应有的民主机制——封建主义严刑峻法的高压统治,必然形成“百姓怕官”、不敢反抗的积习、陋习。一般说来,只要不是到了“活不下去”——“逼上梁山”的地步,百姓就不愿反抗。由于平时缺乏“民主”渠道宣泄民怨,结果造成不反则已,反则就是改朝换代式的社会大动荡,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大破坏、历史的大倒退。改朝换代后,封建专制主义的制度不变,一切依旧,历史陷入再一次的轮回。如此往复不断,形成中国特有的历史周期律。到了近代,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征服了封建统治阶级,但征服不了中国人民。结果,变成了“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的政治局面(诸如三元里抗英斗争与义和团运动)。封建主义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代理人(成了地地道道的“汉奸”、“卖国贼”)。就此,帝国主义通过控制封建官僚阶级对中国人民进行残暴的统治与奴役。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冲击了封建主义,但并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五四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后,期间历经了1915年起的民主主义性质的“新文化”运动,后又受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其时,“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已成了思想界的一股潮流;马克思主义的“劳工神圣”思想方兴未艾。正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五四运动时期各界人们(从学生到工人,从知识分子到普通市民)摆脱了“百姓怕官”的陋习,敢于起来投入反抗北洋政府的斗争。五四运动无疑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然而,更确切地说,它更是一场反对封建军阀卖国政府的斗争。首先,是北洋军阀政府出卖了一系列国家权益,积聚了巨大的民愤。1915年,袁世凯为了称帝,出卖国家主权,换取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这才签订了“亡国的二十一条”。1918年段祺瑞政府一再出卖国家主权,与日本订立《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协定》和《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协定》。同年秋,再向日本举6000万日元大借款,把我国铁路、矿产及其他权益出让给日本;还“欣然同意”日本政府占领济南、青岛和控制山东的要求。其次,1919年巴黎外交失败后,北洋政府就准备彻底妥协,接受帝国主义的宰割。它甚至提出过妥协卖国的“理由”:如不签字,“有害六端”,妄图以此糊弄人民。只是因为全国人民起来开展斗争,特别是“六三”以后“三罢”斗争声势越来越大,且镇压不了,这才不得已而退却,作了让步:6月6日、7日,释放全部被捕学生,并公开道歉;6月10日,下令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随后,国务总理钱能训辞职;6月13日,宣布保护学生的命令。即便如此,就在6月28日——和约签字日,北洋政府仍电令巴黎中国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足见北洋政府卖国立场之顽固。最后,巴黎代表团迫于强大的民意压力,才自行“拒绝签字”。北洋政府在客观上只是不敢否定,这才成为既成事实。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北洋政府的斗争,它的直接目标是: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至此,三个目的全部实现,斗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敢于反对北洋政府卖国罪行与专制反动统治,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反封建的革命精神!造反精神!三、马克思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同时又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亦称“五四新文化运动”)。它高扬了反帝爱国精神和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最为可贵的,它还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精神。正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精神,才让中华民族这一古老的民族重新焕发了青春。何谓马克思主义?不就是阶级斗争的学说?不就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们反抗剥削、压迫的理论?不就是建立公有制,建设公平、公正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庆祝斯大林六十诞辰大会上的讲话》)同辛亥革命相比较,五四运动具有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场运动自始自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精神。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这场运动得到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领导。“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当时中国尽管尚未形成共产党,但已涌现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他们不仅参与、领导这场政治运动;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们所创办的《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觉悟》等刊物,都发挥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与引领作用。第二,工人阶级在斗争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受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影响,经过李大钊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宣传、鼓吹(如1918年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9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其时社会上“劳工神圣”思想兴起,极大地促进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促使它们能以自觉的战斗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从而由“自在”的阶级成为“自为”的阶级。没有马克思主义精神,就不会有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第三,知识分子开始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五四运动是由青年学生掀起来的,最后是由工人阶级参加战斗而胜利的。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精神,爱国知识分子才完成了由爱国到革命的升华。正是有了革命知识分子与工农的结合,五四运动才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干部条件和阶级基础——在实质上孕育、催生了中国共产党,让古老的中国走上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路。回顾五四运动的历史,只有实事求是地厘清这一运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总结出其内在的精神力量,这才是后世值得继承、发扬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万岁!

篇2:一什么百什么的成语

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由汉族建立的南方正统王朝,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延续宋统,国号“宋”,史称南宋,与北宋都是宋朝的一部分,共传七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公元1138年,宋室迁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此后,金国几度南下都未能消灭南宋,南宋数次北伐也无功而返,双方逐渐形成对峙局面。南宋中后期,政治腐败,奸臣辈出,漠北草原的蒙古部开始崛起。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临安府被攻占,1278年,时年9岁的宋端宗于碙州岛病逝,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彻底战败,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

南宋在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沿袭北宋。在中央地方权力、官僚机构、司法、军权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军事上在招收溃兵和勤王之军等基础上,开始军事重建之路,最终形成几支较强大的军事力量,于是有了岳家军、韩家军的出现。南宋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昌盛,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农业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

南宋国号

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中兴宋朝,建庙称帝,由于疆域相对于北宋而言位置靠南,史称南宋。

篇3:一什么百什么的成语

一、从历史的角度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影响深远。

(一)政治上。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迈出了民主、法制的第一步。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使其无法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二)经济上。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辛亥革命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在实业救国思想的指引下,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浪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三)思想文化上。

辛亥革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和张勋所导演的复辟丑剧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其在人们的唾弃中走向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教育改革顺应了共和国宗旨理念。

(四)社会生活上。

辛亥革命提倡“自由、平等、有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等,改良了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的文明发展。

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意义尤为重要。

(一)纪念辛亥革命是向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表示敬意,向为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们表示敬意。

辛亥革命所体现的自由、民主、文明、富强、进取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当今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的本身就是对这种精神的弘扬和肯定,铭记辛亥革命伟大功绩,能激发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爱国热情。

(二)纪念辛亥革命可以沟通海峡两岸人们情感,增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加强国共两党认同感,有利于两岸关系的改善和祖国的统一大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近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性进展,两岸实现了几十年来大家梦寐以求的全面、双向、直接“三通”,大陆同胞可以自由入台观光,两岸全方位大交流格局已经形成。以纪念活动为契机,近期海峡两岸专家学者相聚一堂,以学术研讨的方式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探讨两岸关系发展前景。2010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晤时说,明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他觉得两岸纪念孙中山殊途同归,都归于中山先生的精神、思想、主义与事功,这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广泛邀请海外华人华侨、各界代表人士及辛亥革命参加者后人,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全世界华人华侨在促进祖国统一和全面振兴中华目标下的大团结。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在各种媒体上开展对辛亥革命的宣传,营造好纪念气氛。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前后,将集中推出一批反映辛亥革命波澜壮阔场景、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影视、文学作品。同时,国家邮政、金融部门将发行中国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邮品、纪念币等,逐步把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篇4:医院院长收百套房产说明了什么

从表面上看,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王天朝收受的巨额贿赂是由行贿者“出血”,而实际上,这些腐败资金与房产、停车位等,最终都会以高额医疗费用形式转嫁到患者头上,由患者承担。而在当前部分地方医疗领域腐败依然严重的情形下,看病贵现象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缓解,甚至出现加重的态势,也就并不令人感到奇怪。

需要看到的是,王天朝收受3500万元现金与100套房产、100个停车位,不会是“一口吃成个大胖子”,而是在一段时期内分多次收受贿赂。经查,王天朝的腐败行为发生在2005年至2014年之间,跨度长达九年。而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当地纪检监察部门与检察机关都未发现王天朝的腐败行为,直至其收受的贿赂达到天文数字,这无疑折射出对医疗领域腐败存在监督、监管不严与打击不力的问题。

此外,为防止腐败出现,包括医院在内的国有单位基建与商品采购均须进行招投标。如果招投标制度真正是完善的,也就能够有效防范基建与商品采购领域腐败出现。而在已经建立基建与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情形下,王天朝依然能够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医院基础工程建设、医疗设备采购等方面谋取利益,无疑表明当前基建与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存在漏洞,从而给了包括王天朝在内一些蛀虫实施贪腐的机会与空间。

另一方面,王天朝作为一名医院院长,贪贿所得之所以能够达至天文数字,一定程度上也与医疗资源过度集中有关。当前不少地方的医疗资源都向着少数大医院集中,从而导致部分大医院腐败高发,且贪腐金额高企。而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现象能够得到改变,医疗资源更多地向着基层医院与农村医院倾斜、分散,医疗领域腐败也就不至于会如此高发,且制造出类似王天朝这样的巨贪。

篇5:无什么无什么的成语_成语

成语介绍

无边无际: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无穷无尽: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无千无万:指不计其数;极多。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无依无靠:形容孤苦无依。

无G无碍:没有任何牵挂。

无拘无束: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无了无休:没完没了,没有终了。

无偏无党:偏:不公正;党:偏私。形容处事公正,没有偏向。

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无偏无陂:不偏向;不邪曲。

无尽无穷:没有止境,没有限度。同“无穷无尽”。

无偏无颇:不偏向;不邪曲。同“无偏无陂”。

无偏无倚:指笔直而无偏斜。

无拘无碍:没有拘束,没有阻碍。形容悠然自得。

无牵无挂: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无亲无故:没有亲属和故旧。形容孤单。

无情无彩:犹无精打彩。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

无拘无缚: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同“无拘无束”。

无颠无倒:犹言颠颠倒倒。指精神错乱。无,语助词,无义。

无党无偏:形容处事公正,没有偏向。同“无偏无党”。

无大无小:①无论大小。指举国上下。②不分年长年幼、辈份大辈份小。

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同“无边无际”。

无边无沿: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同“无边无际”。

无法无天: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无父无君:孟轲斥责墨翟、杨朱之语。后以讥刺无伦常者。

无根无蒂:蒂: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比喻没有依靠,没有牵累。

无挂无碍:没有任何牵挂。同“无G无碍”。

无拳无勇:拳:力气,力量。没有武力,也没有勇气。

无尽无休:没完没了(含有厌恶的意思)。

无声无臭: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相关阅读

有无字的成语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若无其事: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肆无忌惮: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万无一失: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杳无踪迹:一点踪迹都没有。谓不知去向。

言无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

体无完肤: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事无大小: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野无遗贤: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市无二价: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将无作有:把没有的事情当作有。

门无杂宾: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形容交友谨慎。

贫无立锥:穷得连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

计无返顾: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

计无所出:计:计策,办法。想不出什么办法。

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案无留牍: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别无二致: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惨无人道: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别无他物: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东西。同“别无长物”。

兵无常势: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兵无常形: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指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兵无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不无小补:补:补助,补益。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

暗无天日: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策无遗算: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惨无天日:犹言暗无天日。

无字开头的成语

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无动于衷: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无孔不入:孔:小洞。比喻有空子就钻。

无可救药: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无米之炊:炊:做饭。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无奇不有: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

无所不包: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无中生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无懈可击:懈:松懈,引伸为漏洞、破绽。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无妄之福:不期望获得而得到的幸福。

无妄之祸:犹无妄之灾。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

无足轻重: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篇6:什么义什么什么的成语

2、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貌。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3、大义灭亲: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4、重义轻生: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5、道义之交: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忙,互相支持的朋友。

6、以义割恩:义:道义。用大义割断私恩。指秉公办事,不殉私情。

7、重义轻财:指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8、瘠义肥辞:资料贫乏而辞句堆砌冗长。

9、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10、仗义执言:执言:说公道话。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11、气义相投: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12、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13、高义薄云天:原指文章表达的资料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同“高义薄云”。

14、见义敢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同“见义勇为”。

15、高义薄云: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资料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16、仁义之师: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17、见义当为:指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同“见义必为”。

18、弃义倍信: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19、见义必为:指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

20、不义之财: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当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21、背义负恩: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我的恩德。

22、取义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23、负义忘恩:忘记别人对自我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24、精义入神:精研事物的微义,到达神妙的境地。

25、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26、仁义之兵: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27、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28、礼义廉耻: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29、仁义君子: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忙别人的人。

篇7:一什么百什么的成语

一模一样:样子完全相同。

一成一旅: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一觞一咏: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一心一德: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一步一鬼: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个鬼。形容遇事多疑。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一鳞一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一吟一咏:指吟诗作赋。

一举一动: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一棒一条痕:比喻做事扎实。

一草一木: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疑神疑鬼:这也怀疑,那也怀疑。形容非常多疑。

有头有尾:有开头,有结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有棱有角:比喻为人方正。也形容脸色严峻。

溢美溢恶: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有条有理: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有血有肉: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内容。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

予取予求: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

有勇有谋:勇:勇气;谋:计谋。既有胆量又有计谋。

有来有往:指对等行动。所指因文而异。

一班一级:犹言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一弛一张: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古时常以比喻施政宽严相济;现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同“一张一弛”。

一班一辈:谓同等,不相上下。

一悲一喜:既悲伤又高兴。《平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

一步一个脚印:比喻做事踏实。

一步一趋: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一倡一和:①《诗・郑风・[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

宜嗔宜喜:意思是不论生气,还是高兴,总是很美的。

一搭一档:谓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意。

篇8:心什么意什么的成语

【心劳意攘】: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心劳意冗】:心里着慌,乱了主意。同“心劳意攘”。

【心领意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同“心领神会”。

【心满意得】:心中满足,洋洋得意。

【心忙意急】: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心忙意乱】: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心乔意怯】:指心神不定,感到害怕。

【心慵意懒】:情思倦怠,精神萎靡。

【心烦意乱】:意:心思,

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心灰意懒】: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心灰意冷】: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心回意转】: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

【心满意足】: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心猿意马】: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心低意沮】:指情绪消极低沉。

【心烦意冗】: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同“心烦意乱”。

【心孤意怯】:指心虚而胆气不壮。

篇9:能什么善什么的成语

能谋善断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能说善道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能文善武能:能够,信任。指人文武双全。能什么善什么的成语

能言善辩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篇10:又什么又什么的成语

前俯后仰 前呼后拥 前赴后继 前因后果 前歌后舞

前覆后戒 前仆后踣 前仆后继 前目后凡 前危后则

前街后巷 前挽后推 前因后果 前倨后恭 前瞻后顾

前什么后什么的成语:前仆后继

【解释】: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出自】: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示例】:~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前什么后什么的成语:前因后果

【解释】: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出自】:《南齐书・高逸传论》:“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

【示例】:振德说完~,深叹一声。◎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

篇11:无什么无什么的成语

1、无大无小:①无论大小。谓举国上下。②不分年长年幼、辈份大辈份小。

2、无根无蒂:蒂: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比喻没有依靠,没有牵累。

3、无忧无虑: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4、无声无臭: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5、无拘无束: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6、无法无天: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7、无G无碍:没有任何牵挂。

8、无了无休:没完没了,没有终了。

9、无靠无依:依:依靠。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

10、无声无息: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11、无毁无誉:既无毁谤,也无称誉。形容很平常。

12、无穷无尽: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13、无边无际: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14、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15、无情无义: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16、无父无君:孟轲斥责墨翟、杨朱之语。后以讥刺无伦常者。

17、无怨无德:既没有怨恨,也没有恩德。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

18、无时无刻: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19、无偏无倚:谓笔直而无偏斜。

20、无明无夜:犹言不分昼夜。

21、无思无虑:没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形容胸襟开阔,也形容无所用心。

22、无千无万:谓不计其数;极多。

23、无影无踪: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24、无始无终:没有开始,没有结尾。

篇12:柳什么花什么的成语

【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柳暗花遮】: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

【柳宠花迷】:形容媚人的春景。

【柳花娇】:柳丝柔垂,花朵娇妍。比喻女子貌美。

【柳户花门】:旧时称妓院。

【柳昏花螟】: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胧情景。

【柳娇花媚】:形容女子娇娆妩媚。

【柳街花巷】: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同“柳巷花街”。

【柳陌花丛】: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陌花街】: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陌花衢】: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暖花春】:指花柳荣茂,春意正浓。

【柳泣花啼】:形容风雨中花柳憔悴、黯淡的情景。

【柳衢花市】: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弱花娇】:形容女子苗条妍美。

【柳圣花神】:喻指风流女子。

【柳市花街】:指妓院云集的地方。

【柳啼花怨】:形容景象凄凉,心境凄恻。

【柳巷花街】: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烟花雾】:形容春色迷鞯木跋蟆

【柳腰花态】:形容女子婀娜娇美的体态。

【柳莺花燕】:指柳上莺歌,花间燕语。指美好的春景。

【柳营花市】: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营花阵】: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柳影花阴】:指男女幽会之处。引申为男女情爱之事。

篇13:万什么千什么的成语

【万恨千愁】:千、万:形容多。指忧愁怨恨很多。

【万户千门】:指众多人家。也形容屋宇深广。

【万苦千辛】: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万岁千秋】: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

【万万千千】:形容数量极多。

【万绪千端】:绪:丝头。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

【万绪千头】:绪:丝头。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

【万语千言】:许许多多的话语。

【万载千秋】:指经历年代极久远。同“万代千秋”。

【万古千秋】: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万缕千丝】:千条丝,万条线。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篇14:如什么如什么的成语

【如痴如狂】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如痴如梦】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如璋】:玉器;璋:古代贵重的礼器。比喻人品质高尚,气宇轩昂。

【如圭如璋】圭、璋:古代非常贵重的玉制礼器。象圭和璋一样。比喻人的气质高雅或仪表轩昂。

【如花如锦】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如饥如渴】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

【如胶如漆】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如渴如饥】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同“如饥如渴”。

【如梦如痴】形容处于不清醒、糊里糊涂的状态中。

【如梦如醉】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如狼如虎】形容勇猛、猛烈。

【如切如磋】比喻互相商讨砥砺。

【如漆如胶】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如诉如泣】像在诉说,又好像在哭泣。形容声音悲切。

【如手如足】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如荼如火】荼:茅草的白花。象荼那样白,象火那样红。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如埙如篪】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如埙如}】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如兄如弟】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碎如狂】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如醉如狂】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如醉如梦】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如足如手】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亲密无间。

更多如什么如什么的成语:

如兄如弟 如痴如梦 如火如荼 如切如磋 如埙如篪 如醉如梦 如梦如醉

如埙如} 如手如足 如胶如漆 如痴如醉 如履如临 如泣如诉 如醉如痴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什么然什么动成语大全 下一篇:针药结合治疗不寐7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