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思想汇报:诚信做人踏实做事(通用4篇)
篇1:2024年4月思想汇报: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fwjia精心整理了《2014年4月思想汇报范文:诚信做人踏实做事》,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敬爱的党组织:
孔子曰:“人无信不立”“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华,诚信做人,踏实做事是社会正在提倡的良好的道德风尚。通过最近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体会是:
1、诚为天,信为人胸中的那颗知己秤。
只要人掌控好知己的天平,把诚端端正正高高顶在头顶,那这个人就可以够称为诚信的人了,诚信的人做事,自然是脚踏实地的,所以说踏实做事的条件是要先诚信做人。
2、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要求必须做老实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讲诚信关键要求实效。诚信最基本的要求是言与行的同一,表与里的同一。看一个人不光听他怎样说,更重要的是看他怎样做,是否是讲求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精力用在办实事上,其次,讲诚信必须要守规则,重承诺。遵遵法律法规,依照规则办事。履行承诺不但是保持个人形象的需要,也是建立单位进取、诚信、负责形象的需要。
3、诚信为人,踏实做事。
还要求我们坚持刻苦学习,反对浮躁懒惰,坚持诚信取信,反对见利忘义,坚持苦干实干,反对夸夸其谈,坚持艰苦奋斗,反对奢糜浪费。诚信为人,踏实做事是四个坚持四个反对的中心。过去,大学毕业生被称为“天之骄子”,而今天有些人拥堵在大城市就业竞争市场上,能找到两千元一个月的工作就很不轻易了,这部份大学生也深感弱势。而如我们这样的在校大学生,无疑这些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大山。那我们如何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生存?如何更好地面对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各种题目?这题目需要我们思考。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假如那细小的事情都没有坚持,没有做好,哪能做成大事呢?所以我们做人就应当如水般的顽强不怕前阻,对自己无时无刻都要布满自信。做事的时候,就该有着泰山般的陡然不动,坚持不懈。不管现实有多少困难,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有英勇地坚持去做,终究会具有希望。
在工作中我们要牢记四个坚持和四个反对的理念,做一个老实取信的社会人,做一个踏实干事的社会人。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也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乃至说有着可怕的教训。但经常做事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总会出现一些浮躁懒惰、夸夸其谈、见利忘义、奢糜浪费等不良行为。近段时间,通过四个坚持、四个反对的学习,更加深了我对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理解和熟悉,对照四个坚持和四个反对的要求,仔细审阅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不可或缺的存在一些题目。
就我而言,诚信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气力,只有诚信做人踏实做事,才会让我们的人生走的更踏实、更坦荡。就企业而言,诚信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只有老实做人诚信做事,才会让我们的企业走的更远,变得更强。
篇2:2024年4月思想汇报: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对于诚信,我想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诚信究竟是什么呢?对于懵懵懂懂、活泼可爱的三岁顽童,诚信也许就是两根纤细的小手指,拉过钩儿便不能反悔;对于意气风发、豪气万千的有志青年,诚信也许就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信誉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而对于苍苍白发、垂垂暮年的老者来说,诚信也许就是一本厚厚的日记,一张不容打折的人生契约。可见,随着年龄增长、岁月更迭,对于诚信便有不同的理解。
泱泱华夏,以诚为美;炎黄子孙,以信为金。从立柱为信的商鞅到一诺千金的季布;从曾子杀猪到尾生抱柱;在悠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岁月冲淡了几乎所有的浮华,留下的却是古人像金子一样闪烁的诚信:秦国的强盛离不开商鞅变法的成功,而商鞅的成功便又离不开诚信的力量;季布的一诺千金换来的是无价的人生;曾子与尾生的举动虽然质朴,但却是那样的令人触动。所以被誉为圣人的孔老夫子曾感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诚信是为人处事的之本,是成事立业的之基,是最基本的素质与道德要求,是人际关系得以维系的准绳。
作为教师而言,不仅要自己诚信做人,踏实做事,教育孩子如此。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天真无知的孩子,告诉孩子怎么做,孩子就能怎么做。故事:记得那是新接五年级的孩子,孩子和我还没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天发现缺3本作业,当时就是为了了解谁没完成作业,以便下课督促完成,做到心中有数。于是我就问:现在不管作业写完没,作业带着没……只要作业本不在老师这儿,你们就举手示意我。等了几分钟,没人举手。我就又强调一次:我现在只是想知道谁没有交来作业,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我想讲新课呢。我认为:我已经把我的想法说清楚,五年级的孩子应该理解。可是等了一阵,还是没人举手。作为一名老师,当时我想:虽然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但教育孩子做人更重要。于是我停下课,继续又说:没有完成作业不要紧,关键是要有勇气承认错误,知错改错就是好孩子,诚实更是每个人的做人原则。尽管我这么耐心劝导,3个孩子还是坚决不承认。经过一番折腾,3个孩子在证据面前低下了头。我抓住时机,和全班同学说:如果你们能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养成诚实做事的好习惯,我们这么宝贵的时间就不会白白浪费掉。经过这次教育,后来再没有孩子因为没完成作业而说谎。
教师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在平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培养孩子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品行。
再如:小孩子爱听表扬是非常正常的,不仅小孩爱听,大人也爱听。比如,当太太辛辛苦苦做完晚饭,丈夫一吃,说什么,太咸了,这不好,那不好…太太肯定火大,什么!嫌不好,别吃,自己做去.
如果孩子付出了努力, 她应该得到表扬。 表扬就是这一时期孩子的动力。有的孩子很懂事,为了得到表扬,很多事情都很自觉的去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的要求很简单,就是为了得到父母老师的关注,让父母老师高兴而表扬自己两句。所以,对这样的`孩子,多让人怜爱呀。做的好的时候,就一定要鼓励表扬,没做好的时候, 或是做的有不足的时候,我先肯定孩子为此付出了努力,然后跟孩子说,“如果你要是能把…再改进一点,那就更好了。老师知道你做的很认真,老师很喜欢你的认真劲…”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坦荡做事的好习惯。
诚然,在人际交往中,不免会接触到一些耍小聪明、占小便宜之人。然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得逞于一时一事,却输掉了一生一世。虚伪、奸诈为人处事,终会落得名誉扫地、众叛亲离。如山中流水,初时为高,日有所降。
篇3:2024年4月思想汇报: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早上好!在这春雨绵绵的季节,让我们重温诚信的话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做人
踏实做事》。
我们一起来分享一则《宋濂求学》的故事。有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的老师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大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现在不出发就会耽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古人尚如此,今人将如何呢?其实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同学中,也有讲诚信的榜样。比如捡到东西及时上交,不占为己有,这叫拾金不昧。有同学捡到钱、文具或者钥匙等,会马上交给老师,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东西不是自己的,不该拿,而且他们也知道,丢的人该多么着急啊!同学们,虽然捡到东西上交是件小事,但这种举动却是这些同学美好心灵的折射,而且,他们不仅做到了诚信,还学会了换位思考、会为别人着想,这是多么难得品质。再比如,我们每个班级都制定了班级公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骂人,不打架,不乱扔垃圾,爱护班级、校园的一草一木„„这些大家约定好的事情,做到了吗?讲诚信不在于事情的大小,把细小的、平凡的事情做好,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你就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同学们,就让我们从身边事做起,从每天的学习做起。和要好的伙伴约定一个好的习惯,相互监督下去,你将会有大的收获,因为只有坚持才能赢得精彩。到那时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精彩。
篇4:2024年4月思想汇报: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大家上午好!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探讨求知与做人的道理。
知识改变命运,我相信这句话大家都已经很熟悉并且也有不少同学把这句话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是的,知识是我们成长、成熟的助推器,是它让我们不断的去认知未知,不断的获取新知。
可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在很多拥有高水平知识的人那里,我们无法看到他们因为拥有知识而让人敬佩的表现。我们不能忘记大学生把硫酸泼向黑熊,马加爵把利刃伸向舍友,初中学生围攻同学并将打人视频上传到网上……他们的行为让人发指,他们的行为也让人深思。他们掌握的知识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学会求知,学会做人!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标。
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
通过求知让我们明白人之为人的价值,通过求知让我们知道人之为人的意义。
我们常说,德才兼备是圣人,无才有德是贤人,有才无德是小人,才德俱失是庸人。苏格拉底也说:“真正的知识是道德”。因此唯有在道德指引下获取知识,才是正确的知识,只有在道德规范下运用知识,才是正义的知识。
求知而无做人之原则,则学不能正,知不能深;做人而无求知之精神,则道无以崇,德无以进。由此可见,求知与做人,是车之两轮,是鸟之双翼。少一则无法前行,缺一也不可高飞。
因此,我们在这里有必要深刻体会百年六中“德以启智,学以养德,德智导行”的育人原则,其和目的不正是如此吗?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让知识促使我们向善,促使我们向有益于社会他人的方向发展。而这,就要求我们心中有道德,心中有责任!有责任者成事,有大责任者成大事,有崇高道德者成伟大之事!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一切知识不过是把人生的本质纳入理性法则之下罢了”。我们要通过我们不断的学习,把做人的标准自觉的纳入到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让它们指导我们做正确的事,指导我们正确的做事!
我们要明白做人的道理,这是求知成才必须明确的可靠理念。如果不注重如何做人,其它任何知识都有可能会对自身和社会带来害处。
“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不可战胜的是得人心者,顺历史潮流者。历史发展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必然是:正义者胜,仁义者存;缺德者败,无德者亡。希特勒如此,日本帝国如此,国民党反动派也是如此。
历史如此,个人更是如此。
走进我们古色古香的济美楼,我们无不在感受着李振声院士的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伟大的人格魅力。他严正而不失温和,衣着朴素而精神矍铄。当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李院士毅然决定把50万元的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困难学生的助学基金,助经济困难学生一臂之力。在荣誉面前,李院士显得很淡定恬然,他告诉记者,他对物质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平常就是粗茶淡饭,生活上很知足,他的捐款决定孩子们也都同意了。谦逊和蔼的微笑一直挂在脸上,他的淡泊严正深深感染了记者。
钱财对于李院士来说就是身外之物,这么多年来他得的奖已经数不胜数,此前所有的奖金他都是和同事、学生一起平分。他的道理很简单:“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大家都付出劳动,报酬理应每人都有。”而李院士的生活非常节俭。在实验站调查时,他与大家吃在一处,从不搞特殊,他深知农民种田不容易,从不浪费粮食。身教重于言教,与他一起工作的许多同事和学生身受感染,最终也把节俭朴素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李院士以身传教,给我们这些莘莘学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当我们遍寻那些步入高等学府熠熠生辉的名字时,发现他们无一不是有着深厚底蕴,良好品德修养的人。
生活困窘,无法动摇其学习的信念,无法改变其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身份卑微,无法撼动其心灵的追求,无法遏制其求知的欲望和思想。其实,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榜样不胜枚举:在学习生活中,他们发愤图强、勤奋刻苦,不为周遭的诱惑所动容,不为一时的坎坷所羁绊,专心致志于学业;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谦逊善良、勤俭节约,不有负于父母的期望,不愧对自己的理想,全身心的投入奋斗。因为他们深知:知识是一顶皇冠,而只有加上做人的原则这颗明珠,才会更加光彩照人;求知是一场跋涉,而只有加上做人的原则这个坐标,才不会误入歧途。
同学们,让我们背上行囊,向梦想出发,在知识的殿堂里,勇敢地站起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我们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志存高远、只争朝夕!我们要作为完整的人站在六中百年荣耀边,把青春之歌唱得更加嘹亮!
相关文章:
诚实做事诚信做人感悟02-17
做事不做人 做人不做事02-17
培根随笔论逆境概括02-17
诚信守信爱岗敬业内容02-17
三基汇报02-17
学会做人做事02-17
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班会记录02-17
大学生活如何诚信做人诚信做事02-17
讲诚信务实做事02-17
诚信做人真诚做事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