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试题解析

关键词: 失分 行测 资料 公务员

202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试题解析(精选8篇)

篇1:202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试题解析

了解更多公务员等公职类信息请点击:http://gz.huatu.com/

最新最全的公考资料下载及招考信息发布请关注@华图教育贵州分公司的微博:weibo.com/guizhouht 2014年国考备考:资料题是最后的攻坚战

华图教育 李雪娇

资料分析是行测中失分比较多的一个模块,主要是其位置处在行测中的最后,而考生做到的时候一般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因此如何选择恰当方法解决资料分析中快速计算的常见题 型成为本模块备考的关键。而比重就是其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题型之一,本文对其计算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希望能在广大考生的成公路上尽一份微薄之力。

比重的计算常见形式为现期比重和基期比重,另外还有两期比重比较的稍显复杂,真题中偶有出现。下面详解公式和方法。

一、现期比重

常见于

部分A的形式,一般是一步运算,相对简单。

基本公式为:现期比重。

总体B若条件给出比重计算部分或总体一般选择逆向计算,部分=总体*比重,总体=部分/比重。

例: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975.5亿元,比上年增加159.3亿元,增长19.5%,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2003年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为()A.24387.5亿元

C.3979.6亿元

B.5002.6亿元

D.816.3亿元

解析:本题中给出数据为2003年的比重求2003年的国家财政支出总额,属于给比重计算现期总体,根据总体=部分/比重,975.5÷4.0%,直除首位得2,因此答案为A选项。

例:2010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量158.7万吨,进出口总额4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29.0%.其中从美国进口量为6.88万吨,进口总额1.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9.3%和42%;出口美国量为10.72万吨,出口总额4.6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5%和8.76%。2010年一季度,我国与美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约为: A.7.8%

B.12.7%

D.17.6% C.14.2%

解析:本题本题中给出数据为2010年,问题也是2010年的比重为现期比重。我国与美国

了解更多公务员等公职类信息请点击:http://gz.huatu.com/

最新最全的公考资料下载及招考信息发布请关注@华图教育贵州分公司的微博:weibo.com/guizhouht 的水产品贸易额包括出口与进口,1.13+4.66=5.79,根据现期比重=部分÷总体,=5.79÷40.9,直除前两位为14,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二、基期比重

基期比重是比重和增长率结合考察的一种方式,其计算公式稍显复杂,常见于A1b的形式,其中a、b分别表示部分和总体的增长率。其推导过程如下,即:B1a基期比重基期部分现期部分(1部分增长率)现期部分1总体增长率基期总体现期总体(1总体增长率)现期总体1部分增长率

例:2011年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增长0.4%,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下降0.4%;养殖水产品产量4026万吨,增长5.2%;捕捞水产品产量1574万吨,增长1.9%。2010年,我国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约为? A.43%

C.64%

B.53% D.84%

解析:本题为2013联考题,条件给出2011年数据,问题求2010年比重属于基期比重计算,根据公式得:505310.4%,计算式看起来相对复杂,但是后半部分795710.4%10.4%比1略大

10.4%一点而选项差距较大,因此可以忽略不计,直除

三、两期比较

5053得首位为6,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7957

两期比重比较的题型难度较大考查相对较少,表现为两个比重直接相减的形式,即:AA1bA1bAab即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的差值小于其增(1)ab。BB1aB1aB1aA1长率的差值,又0且0,故其符号主要取决于a和b的大小关系,a若大于b,则B1a为正值,反之则为负。

例:2010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为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约:

A.增加了10个百分点 B.减少了10个百分点

C.增加了0.1个百分点D.减少了0.1个百分点

解析:本题问2010与2009年的比重之差,根据公式可得比重差值小于增长率差值

了解更多公务员等公职类信息请点击:http://gz.huatu.com/

最新最全的公考资料下载及招考信息发布请关注@华图教育贵州分公司的微博:weibo.com/guizhouht 31.3%-30.7%为0.6个百分点,排除A、B选项。又部分增长率30.7%小于总体增长率31.3%,故比重减小,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文章来源:贵州华图

篇2:202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试题解析

2018年上海公务员备考行测考试题资料分析重难点之判断题目讲解

在上海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资料分析怎么解题?其实,如果面对综合判断题仍能像面对其他题目一样平和的心态,会发现有些题目只要将我们之前学习的有关资料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熟练,有些问题也会迎刃而解,难度也没有那么大。下面上海华图以一道国考真题为例进行讲解。2018上海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重难点之判断题目讲解。综合判断题在资料分析中算是让大家最头疼的一类题目,因为它的命题会根据整个资料进行出题,不仅位置不定,表述晦涩难懂,而且短短一句话还涉及到一些列式和求解。所以对于题目多、时间紧的行测考试部分,很多人会选择放弃掉资料分析中的综合判断题目。

【例题】2012年第三季度全国100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643.3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610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上年同期这100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77.9万人。

2012年第三季度,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8.8%,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4.2%(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51.4%),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3.4%,其他失业人员占11.2%;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41%,外来务工人员由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组成,其中本市农村人员为95.2万人。

(注:表格:2012年第三季度全国十个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信息--在此不做陈列)

从上述资料能够推出的是:

A.2012年第三季度在全国100个城市,进入市场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所占的比重

【解析】

对于上述真题中的125题的A选项,考察的就是我们之前学过的基本概念--比重。

知识回顾:

比重=,强调的是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所以这里的整体一定是包含部分的。

针对选项分析:

若能求出进入市场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所占的比重,就必须明确知道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外来务工人员有多少,而所给材料的第二段虽提及二者,但未给出我们所需条件,所给的有关外来务工人员并非明确与新成长失业青年的关系,所以无法推出,可以很快判断此选项为错误。

上述例题说明,对于资料分析中综合判断题,有些文字性叙述且无需计算的选项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繁琐,如能调整好,综合判断题也会多得多收:

在任何时候,心态都不可否认的决定着一件事的成败,所以面对综合判断题目仍能像面对其他题目一样平和,其中的“易”有时便会显而易见;上海华图

根据上述例题可以发现,知识掌握的扎实和运用的熟练会给考试和做题带来很多方便,省时省力,所以大家必须要做的就是扎实理论基础,灵活应用。

篇3:202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试题解析

2018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备考-行测判断推理常考重点例题解析 还一个月多点时间2018上海公务员考试笔试 了,怎么解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答案怎么选,上海华图结合例题讲解2018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备考-行测判断推理常考重点例题解析,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常考重点。笔者今天要带大家剖析的是行测中判断推理模块的三个常考重点——加强论证、数推图形、包含及属性关系

一、加强论证:

1.何为论证?何为加强论证? 所谓的论证就是指由一些独立或者相互之间存在内在关联的事例(理由),去论证,得到一个总结性的观点(结论)。因为它的上述特有属性,决定了论证本身存在合理性、不合理性、充分性、不充分性,也由此进一步衍生出了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论证类题目。这类题目会首先给出一个看似合理的论证文段,然后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答案让题干的论证变得更加充分合理,或者选出一个答案,能推翻题干中的论证,使其成为不合理的、不充分的谬误。而加强论证则是论证类题目中的一类。

那么,如何去判定加强论证类题目呢? 首先,题干需要是一个论证类的形式,其次,题干问法中应当存在“支持”,“前提”,“假设”这三这个关键词之一。例如:

研究人员在观察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数千颗太阳系外行星后,发现银河系内拥有大量的行星,几乎每一个恒星周围都存在行星。许多恒星系统内存在两至六颗行星,其中约三分之一的行星处于宜居带上,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合液态水存在,这可能意味着银河系内几乎处处有宜居的星球。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只要存在水资源,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但不一定能完成进化

B.许多宜居带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小于地球和太阳的间距,恒星释放的耀斑可能扼杀生命 上海华图

C.“恒星系统内存在两至六颗行星”这一结论是根据200多年前的提丢斯-波得定则推算而出,非实测结果

D.银河系内2000~4000亿颗恒星中80%是红矮星,超过一半的红矮星周围环绕的行星与地球类似,并存在水喝大气层 2.加强论证的解题方法及原理

1)分析材料,读明白题干,找到题干中的论点与论据

论点:结论性的语句,核心的观点;论据:围绕论点服务的语句,证明论点的语句

2)看选项,结合加强方式,选择加强力度最强的为答案 加强方式:加强论点、加强论据、加强论证

加强原理:找出一个最能顺着题干说的选项,与题干中的论点越接近,越像越好,并且该选项必须满足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谈论的话题和题干的话题保持一致。3.加强论证的常见加强方式及强弱力度剖析 论证方式:

1)加强论点:肯定论点

是指选项把题干中的论点重复了一遍,或者换了一种说法又说了一遍,肯定论点的真实性,可信性。通过加强题干中论点的部分进而加强题干。

1、六朝时期的清代名家刘惔话很多,但他也欣赏不说话的人。他见江权不常开口,非常欢喜,说:“江权不会说话,而能够不说,真叫人佩服。”江权知道自己不善言谈,但他懂得藏拙。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好为人师夸夸其谈者不计其数。能说话而爱说,情有可原;很多人明明不大会说话,偏偏说个不停,自暴其短,往往令人生厌。因此可以说,江权这样做,其实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能言而能不言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 上海华图

B.不能言而能不言是一种自知的聪明 C.不能言而言其实是一种浮夸之举 D.不能言而不言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答案:B 解析:论点是江权这样做,其实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论据是前面刘惔的话。B选项直接肯定了论点,不能言而能不言是件聪明的事,从而加强论点,加强题干;A选项能言而能不言不是江权的做法,属于无关选项;C选项的“浮夸”,D选项的“无奈”是题干中没有提到的,属于无关项。2)加强论据:肯定论据、补充论据

肯定论据:选项肯定论据样本的充分性,代表性,科学性

补充论据:选项能补充到题干中充当论据的成分,使论据更饱满,更充分 上述两种方式都是通过加强题干中论据的部分,进而加强题干。

2、为了孩子的综合发展,解放孩子的天性。南京市随机分层抽样调查了该市20所小学的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最终得出结论,南京市小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随机分层抽样调查的方式很科学,样本具有广泛性,代表性。B.南京市很多小学生家长反映孩子课业负担重 C.南京市小学经常举办各类学习竞赛

D.据了解,南京市有几所小学刚刚被提升为重点实验小学 答案:A 解析:论点是南京市小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论据是南京市随机分层抽样调查了该市20所小学的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A选项肯定了论据的代表性,说明调上海华图

查方式科学合理,肯定论据,加强论据;B选项属于削弱题干;C选项属于无关选项;D选项属于无关项。

3、某科研机构提出潮湿的沙子是古埃及人在沙漠中搬运巨大石块和雕像的关键,研究人员指出,古埃及人将沉重的石块放在滑撬后,先在滑撬前铺设一层潮湿的沙子,再牵引它们,这种搬运方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流变仪测试沙子的硬度,以证实需要多少牵引力才能使一定数量的沙子变形,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牵引模型,从中发现将潮湿的沙子铺在滑撬前能更容易移动重物,而且沙子所含水分决定了沙子的硬度和牵引力。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在一幅古埃及墓室壁画中,一名男子站在滑撬前方,似乎正在浇水 B.滑撬牵引力与沙子硬度成反比,潮湿沙子的硬度是干燥沙子的两倍 C.实验证明,铺设在滑撬前的潮湿沙子容易堆积,形成较大的滑动阻力 D.一个实验室版的埃及滑撬被成功建造,能够模拟古埃及工地的实况 答案:B 解析:论点是潮湿的沙子是古埃及人在沙漠中搬运巨大石块和雕像的关键。论据是“古埃及人将沉重的石块放在滑撬后....决定了沙子的硬度和牵引力。”B选项能充当论据的成分补充到题干中去,解释说明为什么要用潮湿的沙子牵引石像;A选项属于无关选项,因为壁画上有人浇水不代表就跟潮湿的沙子相关;C选项在削弱题干,阻力不利于牵引石像,D选项属于无关项。3)加强论证:建立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

是指题干中论据与论点之间明显缺乏有效的内在关联,论据推出论点显得很突兀时,有一个选项能够起到关联的作用,把题干中论据与论点搭建联系,使论据能够顺理成章的推出论点。通过加强题干中论据推出论点的整个论证过程,进而加强题干。上海华图

4、近日,火星车在加勒陨坑拍摄的图像发现,火星陨坑内的远古土壤存在着类似地球土壤裂纹剖面的土壤样本,通常这样的土壤存在于南极干燥谷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这暗示着远古时期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地球沙漠土壤中存在土块,具有多孔中空结构,硫酸盐浓度较高,这一特征在火星土壤层并不明显

B.化学物质分析显示,陨坑内土壤的化学风化过程以及粘土沉积中橄榄石矿损耗情况与地球土壤的状况较为接近

C.这些火星远古土壤样本仅表明火星早期可能曾是温暖潮湿的,那时的环境比现今更具宜居性

D.土壤裂纹剖面中的磷损耗特别引人注意,因为地球土壤也存在这种现象,这是由于微生物的活跃性所致 答案:A 解析:论点是这暗示着远古时期火星可能存在生命。论据是火星陨坑内的远古土壤存在着类似地球土壤裂纹剖面的土壤样本。A选项属于削弱题干;B选项属于补充论据,但是并没有提及生命的问题,力度较弱;C选项含有“仅表明”,意在说明题干的论据不具有权威信,属于可能性选项,即使有加强力度,也很弱;D选项属于搭建论据与论点的联系,将土壤裂纹剖面与生命(微生物)建立关联,即火星存在着裂纹剖面,推出火星曾经存在生命,加强论证。论证力度:

加强论点>加强论证>加强论据

肯定论点>建立联系>肯定论据、补充论据

二、数推图形:

1.数推图形题型判定及解题方法 上海华图

题型判定:给出的几幅图元素组成较为零乱,含有某个共性元素数量变化比较明显

篇4:202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试题解析

行测资料分析题目,是对考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测试,在公务员考试中也一直是考生的弱项。那如何才能在行测上拿高分,就需要各位考生掌握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根据近历年行测试题的出题趋势,希望参加公务员的考生了解下面几个问题:

2015湖南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课程新鲜上线!8-18人内超级小班!授课效果更好,学习质量更高!考上机会更大!更多最新备考资料搜索:育政公考!

(1)复合型材料考察依然是考查重点

复合型材料的试题,已经由原来的崭露头角变成了重点内容。这种类型的材料,有两大难点,一是难读,需要大家快速读出每一部分信息;二是数据信息分散,题目中涉及数据可能有的来源于第一段的文字,有的来源于最后的图形,考生要找到所需数字,将会花费更多时间,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难度。因此,考生需要在备考阶段,大量练习,学会快速阅读复合型材料并找到数据。

(2)题量不变,难度持平,区分度加大

资料分析部分预计仍然是4篇材料,20道题目(个别地方3篇材料、15道题目),难度与以往持平,但是区分度加大。简单题会特别简单,难题可能短时间里很难做出。这就要求考生在考试的时候,注意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做题,所以,考生在备考阶段需要学会判断题目难度。

(3)高频考点仍然比较集中

篇5:202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试题解析

(五)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的计算技巧,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而且有的还比较麻烦,即使看教材看懂了,但是在应用的时候,还是无从下手,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家对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解题技巧的原理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做题的数量不够。

资料分析的计算技巧从大类来说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比较通用的方法,如上面的放缩法、直除法,这两种方法基本可以解决掉资料分析计算性题目50%左右的试题,但是这两种方法还是有一定的计算量,有时需要结合一些其他技巧,我们来看下面一道例题。******************************************************************************* 据行业统计,2010年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0963万吨,同比增长12.5%。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6.3%和9.2%。

例:2010年上半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了约多少万吨?

A.1009B.1218C.1370D.1787

【分析】这个是求增加量的试题,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列出10963×12.5%/(1+12.5%),12.5%可以快速的想到是1/8,所以可以化为10963/9,这会我们只需要直除一下,得到前两位就行了,前两位为12,选B。

这道题就结合了百分数转为分数这一技巧,将计算量大大的降低。

******************************************************************************* 另一个则是相对特定的技巧,如给出了我们四个指标的具体值以及增长率,让我们比较这四个指标增加值的大小,此时我们就需要采用绝对值、相对值模型来分析,这样基本上不用计算就能得到答案。

再如,已知一个整体中包括两个部分,同时知道整体的具体值、增长率,其中某一部分的具体值、增长率,让求另一部分的增长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十字交叉估算法来快速得到答案。看下面这个例题。

******************************************************************************* 2008年,某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出口额为5.02亿美元,增长22.1%;进口额为2.13亿美元,增长33.2%。

例:2008年,该省农产品外贸顺差比上年增长了()。

A.5%B.15%C.25%D.35%

【分析】由于出口-进口=外贸顺差,所以整体:出口;部分:进口、外贸顺差;根据“整体增长率在部分增长率之间”,22.1%<33.2%,所以外贸顺差的增长率小于22.1%,排除C、D;

2008年外贸顺差为5.01-2.13=2.88,由于增长率小于22.1%,根据比例、比重模型,2007年的比重大于2008年的2.88/5.02,大于50%,所以增长率偏向于外贸顺差,也就是外贸顺差的增长率应大于22.1-(33.2-22.1)=11,即11%,选B。

*******************************************************************************

篇6:202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试题解析

1.【答案】D。解析:根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有: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因此,选项D符合。选项ABC都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

2.【答案】B。解析:领导正确用权的原则是慎重用权、公正用权和例外处理。应该正确理解权力运用中的例外原则。例外处理是指为了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出的特殊决定,但例外处理不是为了破坏规章制度,而是为了使规章制度更加合理,用权更加有效。因此,例外处理必须有充分的正当理由,必须坚持组织的基本工作原则,并符合合法性原则,而用公费为处里副科级以上干部配备手机的做法显然属于以权谋私,不符合廉洁从政的行政伦理和道德,不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所以说处长曲解了例外原则。

3.【答案】A。解析:政府派出机构是指有关政府或政府部门在一定区域内或组织内设立的,授权实施某方面行政管理职能的代表机关。它分为一级政府派出机构和政府部门派出机构。故A项正确,B项不正确。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情况下,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因而其管理活动的后果也就不直接归属于自身,CD项不正确。

4.【答案】C。解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5.【答案】A。解析:按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27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辞职,由大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辞职,由常务委员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常务委员会决定接受辞职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辞职,须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6.【答案】C。解析:《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7.【答案】D。解析: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8.【答案】A。解析: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车内乘客的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像混淆。故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

9.【答案】C。解析: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氧气,二是水分。将种子放在塑料袋中就不具备上述两个条件了,不利于种子的萌发。同时,因为塑料袋不透气,会使种子和空气隔绝,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而且,种子呼出的二氧化碳也无法排出,时间长了,袋子里的二氧化碳积累过多,造成二氧化碳中毒;另外,种子本身的水分和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造成种子发热霉变。

10.【答案】B。解析:该句出自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全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1.【答案】D。解析:“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出自唐代孟郊的《游子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12.【答案】A。解析:飞行记录器并非黑色。“黑匣子”并不是根据其本身颜色命名的,而是人们视它为空难的不祥之物,此外,当事故发生后人们需要了解其中的数据,因具有神秘色彩而定名为“黑匣子”。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14.【答案】C。

15.【答案】B。解析: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青年杂志》是《新青年》的前身。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篇7:202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试题解析

某调查公司以不同年龄段市民为调查对象开展了黄金周主要休闲方式的抽样调查工作。下面的三角形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在采取五种休闲方式之一的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三角形顶点表示100%,相对应的基线表示0。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某调查公司以不同年龄段市民为调查对象开展了黄金周主要休闲方式的抽样调查工作。下面的三角形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在采取五种休闲方式之一的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三角形顶点表示100%,相对应的基线表示0。

A.代表外出旅游 B.代表上网

C.代表朋友聚会 D.看书休闲 E.代表和父母一起逛公园

1.黄金周期间,选择上网休闲方式的人群中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约是()。A.12.5% B.25% C.37.5% D.62.5% 2.哪一种方式青年人和儿童的参与比例相同? A.看书休闲 B.和家人一起逛公园 C.朋友聚会 D.没有这种方式

3.哪一种休闲方式,青年人所占的比例最少? A.看书休闲 B.朋友聚会 C.和父母一起逛公园 D.上网

4.采取外出旅游休闲方式的市民中,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人数比约是()。A.7∶2 B.7∶6 C.1∶1 D.无法计算 5.根据材料,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采用和父母一起逛公园方式休闲的儿童比例大约是20% B.和朋友聚会是大多数中老年人最喜爱的休闲方式 C.儿童采用看书休闲的人数大于青年和中老年人数的总和

D.在被调查的青年人和儿童群体中,各有50%选择了和朋友聚会的休闲方式

2009年前三个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扭转了上半年下滑的势头,但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以上。重点产品增长面逐步扩大。9月,重点监测的27个产品中,14个产品产量出现正增长,比上半年多了3个产品;其中计算机、显示器、彩电、数码相机继续保持增长,手机、集成电路扭转上个月下降的势头,分别增长2.4%、4.7%。1-8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18亿元,同比下降4.8%,实现利润892亿元,同比下降21.5%,二者降幅分别比1-5月缩小3.7、19.5个百分点。电子信息11个行业中实现利润增长的行业扩大为4个,其中通信设备、视听产品行业分别增长28.1%、6.4%,计算机、电子元件行业分别下降35.5%、29.4%,电子器件行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35亿元。2009年1-9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0329亿元,同比下降10.6%。1-9月全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57.6%,比去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1-9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8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2.1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制造业增速11.5个百分点。

6.2008年1-9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约为: A.20329亿元 B.22061亿元 C.22739亿元 D.31223亿元

7.2009年1-8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约为: A.2% B.3% C.4% D.5% 8.2008年1-9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 A.2396亿元 B.2502亿元 C.2618亿元 D.2808亿元

9.2008年1-9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全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约为: A.51.9% B.57.5% C.63.3% D.72.8% 10.根据以上资料,无法推出的是:

A.2009年上半年,在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监测的27个产品中有11个产品产量出现正增长 B.2009年1-9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超过10%,增速低于去年同期

C.2009年1-8月,电子器件行业的利润超过30亿元

D.2009年前三季度,在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监测的产品中仅计算机、显示器和彩电保持增长 1.【答案】B。解析:B点到中老年人所在顶点对应的边的距离大约是25%,故选择B。

2.【答案】D。解析:没有任何点到青年人和儿童所在顶点对边的距离相等,即没有任何方式青年人和儿童的参与比例相同。

3.【答案】C。解析:到青年人所在顶点对边距离最短的点为E,即和父母一起逛公园的休闲方式中青年人所占比例最少。

4.【答案】A。解析:由图形可知,采取外出旅游休闲方式的市民中,青年人约占70%,中老年人约占20%,人数之比约是70%∶20%=7∶2,应选择A。

5.【答案】C。解析:A项,和父母一起逛公园是E点,儿童所占的比例为75%,A错误;B项,和朋友聚会是中老年人在五种休闲方式中占比最高的,但是各种休闲方式的人数不定,所以无法确定和朋友聚会是否是大多数中老年最喜爱的休闲方式,B无法判断;

C项,儿童、青年、中老年人数占看书休闲方式的比重之和是100%,看书休闲方式是D点,儿童占比超过50%,则必然大于青年和中老年人数之和,C正确;D项,C点表示的是和朋友聚会这种休闲方式中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所占的比例,而不是被调查的人群中选择这种休闲方式的比例,D无法判断。

综上,答案为C。

【考点点拨】本题属于很有特点的一种图形型的资料分析题,考生需要理解这种三角网状图中“三角形顶点表示100%,对应的基线代表0%”。

6.【答案】C。中公解析:由“2009年1-9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0329亿元,同比下降10.6%”,则所求为20329÷(1-10.6%)≈20329÷0.9=225XX亿元,故正确答案为C。

7.【答案】B。中公解析:由“1-8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18亿元„„实现利润892亿元”,则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892÷29618≈900÷30000=3%。正确答案为B。

8.【答案】A。中公解析:由“1-9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8亿元,同比增长17.2%”,则所求为2808÷(1+17.2%)≈2800÷(1+1/6)=2800×6/7=2400亿元,最接近的选项就是A。

9.【答案】C。中公解析:由“1-9月全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量的比重为57.6%,比去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则所求为57.6%+5.7%=63.3%。正确答案为C。

篇8:公务员行测之资料分析1

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8410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1527亿元,增长16.9%;房地产开发投资6952亿元,增长32.l%。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2680亿元,同比增长14.8%;地方项目投资25730亿元,增长27.0%。

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320亿元、12512亿元和155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6%、25.9%和24.9%。

从行业看,煤炭开采投资339亿元,同比增长47.0%;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投资1785亿元,增长4.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447亿元,增长14.5%;铁路运输业投资498亿元,增长18.5%;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785亿元,增长43.5%;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782亿元,增长25.2%;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440亿元,增长40.8%。

从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24986亿元,同比增长26.8%;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分别为1435亿元和1866亿元,分别增长16.1%和20.3%。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截止到4月底,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137876个,同比增加15209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1715亿元,同比增长16.9%;新开工项目59676个,同比增加7993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299亿元,同比下降5.1%。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城镇投资到位资金37183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国内贷款增长18.2%,利用外资下降5.5%,自筹资金增长28.1%。

1.城镇投资到位资金37183亿元,同比增长()亿元。

A.11008

B.11232

C.7002

D.4532.内资企业投资同比增长量是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同比增长量的几倍?

A.10

B.12

C.3

D.7

3.到4月底,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同比增加()%。

A.12.4

B.11.1

C.12.8

D.l4.6

4.从行业看,行业投资同比增长数量最大的是()亿元。

A.158

B.238

C.426

D.305.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同比增长低于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同比增长

B.港澳台商投资同比增长量低于外商投资同比增长量

C.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同比增加15209个

D.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量大约是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量的1.3倍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37183-37183÷(1+23.2%)=7002亿元。

2.A【解析】内资企业投资同比增长量24986-24986÷(1+26.8%)=5281亿元,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同比增长量1435-1435÷(1+16.1%)+1866-1866÷(l+20.3%)=514亿元。5281÷514=10倍。

3.A【解析】15209÷(137876-15209)=12.4%。

4.B【解析】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同比增长数量最大,增长785-785÷(1+43.5%)=238亿元。

5.C【解析】截止到4月底,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l37876个,同比增加15209个,C错。

2012年12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0.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2012年全年全国非金融领域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406家,同比增长16.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扭转了2011年下降2.6%的局面。从结构来看,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较快发展主要得益于服务业以及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28.6%和27.6%。

2012年全年,服务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905家,同比增长21.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7.1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同期全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企业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重为50.7%和46.1%;制造业新设立企业11047家,同比增长13.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5.9亿美元,同比增长6%,占同期全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企业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重为40.3%和46.9%;外商投资农林牧渔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29家,同比增长3.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33.8%。

2012年全年,东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992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8.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7%和15.8%;中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56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4%和28.6%;西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58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3%和26.9%。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5%、6.5%和8.5%,分别比去年同期降低1.2个百分点、增加0.6个百分点和增加0.6个百分点。

1.2012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2010年约增长了()。

A.11.4%

B.14.3%

C.15.6%

D.20.2%

2.2012年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2011年增长了约()亿美元。

A.4.2

B.4.5

C.4.8

D.6.3.2011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是西部地区的多少倍?()

A.10.9

B.8.4

C.14.8

D.9.6

4.假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全由新设企业贡献,在下列各项中,2012年全年平均每家新设企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最高的是()。

A.制造业

B.东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2年一定有一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7.4%

B.2011年服务业外商投资新设企业数大于制造业

C.2011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非金融领域的比重超过一半

D.2011年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大于西部地区的77%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求隔年增速。由文字材料第一段内容“2012年全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同时扭转了2011年下降2.6%的局面”可得,2012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比2010年同比增长了(1+17.4%)×(1-2.6%)-1≈14.3%。故选B。

2、C【解析】求增量。由文字材料第二段内容“外商投资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9.12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可得,2012年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2011年增长了1+33.8%(19.12×33.8%)≈4.8亿美元。故选C。

3、A【解析】求基期倍数。根据文字材料第三段内容“2012年全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8.5亿美元,同比增长15.8%……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2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可得,2011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是西部地区的1+15.8%(898.5)÷1+26.9%(90.2)≈10.9倍。故选A。

4、D【解析】查找比较题。由材料内容可知,2012年全年平均每家新设企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情况如下:A项制造业为11047(495.9)≈0.045亿美元、B项东部地区为22992(898.5)≈0.040亿美元、C项中部地区为3056(68.6)≈0.022亿美元、D项西部地区为1358(90.2)≈0.066亿美元,因此,最高的是西部地区。故选D。

5、D【解析】综合分析题。A项正确,由材料“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可得,2012年一定有一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7.4%;B项正确,2011年服务业外商投资新设企业数为13905÷(1+21.3%)≈11463家,制造业为11047÷(1+13.1%)≈9767家,前者大于后者;C项正确,2011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非金融领域的比重为1+6%(495.9)÷1+17.4%(1057.4)≈52%;D项错误,2011年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28.6%(68.6)≈53.5亿美元,西部地区为1+26.9%(90.2)≈71.1亿美元,前者约是后者的53.5÷71.1≈75%,不到77%。故选D。

广东省教育厅9月25日公布了2006年省内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据统计,2006年省内普通高校参加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共19728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69699人,专科(含高职)毕业生127589人。截至9月1日,2006年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36%,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0.42%,专科(含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87.15%,实现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多,其中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同期增加7566人,已就业专科(含高职)毕业生比去年同期增长27170人,顺利实现我省制定的就业工作目标。广东重点本科院校就业率排名居前五名的学校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它们的就业率分别是96.05%、94.43%、93.83%、93.40%、92.63%。

1.2006年广东省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专科(含高职)毕业生就业人数少()。

A.47713人

B.47523人

C.48172人

D.48273人

2.2005年广东省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

A.89.33%

B.90.15%

C.89.67%

D.无法确定

3.2006年广东省本专科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共有()人。

A.169325

B.174216

C.174325

D.169315

4.2006年广东省重点本科院校就业率排名第一的与第五的相差()个百分点。

A.3.42

B.1.62

C.2.22

D.3.85.下列表述一定正确的是()。

A.2006年广东省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未达90%

B.2006年广东省已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4736人

C.2006年广东省重点本科院校的就业率均达到93.4%以上

D.2005年广东省完成了制定的就业工作目标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2006年广东省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是:69699×90.42%≈63022(人),2006年广东省专科(含高职)毕业生就业人数是:127589×87.15%≈111194(人),两者之差为48172人。本题正确答案为C。

2.D【解析】材料给定条件不足,无法计算。本题正确答案为D。

3.B【解析】2006年广东省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是69699×90.42%≈63022(人),2006年广东省专科(含高职)毕业生就业人数是:127589×87.15%≈111194(人),两者之和为174216人。本题正确答案为B。

4.A【解析】2006年广东省重点本科院校就业率排名第一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其就业率为96.05%,排名第五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就业率为92.63%,两者之差为3.42个百分点。本题正确答案为A。

5.B【解析】2006年广东省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42%,达到90%以上,与A选项表述不符,故A选项不正确;广东省重点本科院校有许多,不只有就业率排名前五的学校,故C选项也不正确;材料中未提到2005年广东省的就业工作目标,D选项为无关项。本题正确答案为B。

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

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

1.该市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约多少亿元?()

A.124

B.126

C.129

D.132

2.该市2010年粮食平均产量约为每公顷多少吨?()

A.4.6

B.5.2

C.5.8

D.6.3.该市主要农副产品与上年相比,产量变化绝对值最小的是()

A.肉类

B.禽蛋

C.水产品

D.牛奶

4.该市种业收入增长速度()

A.高于观光园总收入增长速度

B.高于设施农业收入增长速度

C.低于民俗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

D.低于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增长速度

5.以下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2010年该市粮食产量不到蔬菜产量的1/B.2010年该市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均有所下降

C.2009年该市观光园数量为1312年

D.2010年该市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本题属于基期量的计算。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加增加值约为124.3÷(1-1.6%)≈124.3+124.3×1.6%≈124+1.24×2

2.B【解析】本题为平均数计算。2010年粮食平均产量约为115.7/22.3≈5.2。

3.B【解析】核增长量,减少量的比较。根据现期量小,增长率、减少率小,则变化量最小。排除A、D项,比较B、C项,15.1÷(1+1.7%)和6.3÷(1-9.0%)做比较。因此,答案选择B项。

4.C【解析】本题属于直接读数类。该市种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为13.5%。A选项中观光园总收入增长速度是16.7%,B选项中设施农业收入增长速度为20.1%,民俗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为20.7%,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增长速度-2.3%。选C。

5.D【解析】本题属于综合分析题,考核直接读数类A选项,粮食产量115.7,蔬菜产量303.0,粮食产量超过蔬菜产量的1/3。A选项错误。B选项,水产品增长,所以并非均有所下降。B选项错误。C选项,2009年该市观光园数量为1303-9=1294(个)。C选项错误。选D。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1-5题。

初步核算,2008年,某省生产总值为21486.92 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4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580.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811.16亿元,分别增长3.9%、9.4%和11.8%。人均GDP为42214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6078美元),增长8.6%。

1.根据材料分析,2008年该省人口数量约为()万。

A.509

B.5089

C.354

D.353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Ⅰ.2004至2008年间,生产总值较上年增加额最少的是2008年。

Ⅱ.与上一年相比,只有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增加值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

Ⅲ.2004年与2007年该省生产总值的增速基本持平。

A.1项

B.2项

C.3项

D.0项

3.2004-2008年该省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

A.16.9%

B.12.3%

C.11.4%

D.13.2%

4.2007年,该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A.56.4%

B.53.9%

C.49.3%

D.61.7%

5.2003年该省生产总值比2004年约少()亿元。

A.1789

B.1689

C.976

D.1475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2008年该省生产总值为21486.92 亿元,人均GDP为42214 元,由此可以估算,2008年该省人口数量约为21486.92×108÷42214≈0.5089×108(人),故本题答案应选B。

2.B【解析】在2004年至2008年间,生产总值较上年增幅最小的是2008年,但增幅最小不代表增长量也最低,通过估算可知,生产总值较上年增加额最少的是2005年,Ⅰ说法不正确。2008年该省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1%,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3.9%、9.4%和11.8%,只有第三产业的增幅超过平均增幅,由此可知,只有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增加值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Ⅱ说法正确。2004年该省生产总值增速为14.5%,2007年该省生产总值增速为14.7%,两者基本持平,Ⅲ项正确。由此可知,本题答案应选B。

3.D【解析】根据图中数据可知,2004-2008年该省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4.5%+12.8%+13.9%+14.7%+10.1%)÷5=13.2%,本题正确答案为D。

4.A【解析】2007年该省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580.33÷(1+9.4%)≈10585.3(亿元),又根据图中数据可知,2007年该省生产总值为18780亿元,由此可以计算,2007年,该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585.3÷18780×100%≈56.4%,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5.D【解析】2003年生产总值为11649÷(1+14.5%)≈10174(亿元),比2004年少11649-10174=1475(亿元)。故答案为D。根据下图完成1~5题:

“十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速度

1.图中打“X”的数值是()。

A.10.5

B.10.1

C.9.1

D.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最快的一年与增长最慢的一年的零售总额差额是()。

A.24122亿元

B.7676亿元

C.6985亿元

D.4381亿元

3.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是2000年的多少倍()

A.1.2

B.1.4

C.1.5

D.l.7

4.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十五”时期整个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约为()。

A.13.7%

B.24.5%

C.35.5%

D.47.2%

5.若按照该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计算(保留一位小数),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A.64835亿元

B.74835亿元

C.87256亿元

D.98392亿元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52516÷48135-1=9.1%,所以选择C。

2.C【解析】59501-52516=6985。

3.D【解析】67177÷[43055÷(1+10.1%)]=1.7倍。

4.B【解析】67177÷(43055+48135+52516+59501+67177)=24.8%。

5.B【解析】43055×(1+X)4=67177,1+X=1.12,所以20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7177×1.12=75238,取最接近的值,选择B。根据下列表格资料,回答1~5题。

1.下列哪条河流流经里程最长?()

A.尼罗河

B.亚马逊河

C.黄河

D.长江

2.下面哪条河流长度最接近?()

A.亚马逊河长江

B.黄河额尔齐斯河

C.黑龙江勒拿河

D.澜沧江-湄公河刚果河

3.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A.流经国家越多的河流,它的长度越长

B.长江是世界上最长的外河流

C.长度越长的河流的流域面积越大

D.刚果河是一条全流经非洲国家的河流

4.流经我国及东南亚的河流为()。

A.额尔齐斯河

B.澜沧江-湄公河

C.黑龙江

D.勒拿河

5.勒拿河约为尼罗河长度的()。

A.35%

B.45%

C.65%

D.80%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尼罗河长度最长,为6671千米,选A。

2.C【解析】选项A中,亚马逊河和长江相差6480-6397=83千米;选项B中,黄河和额尔齐斯河相差5464-5410=54千米;选项C中,黑龙江和勒拿河相差4370-4320=50千米;选项D中,澜沧江-湄公河和刚果河4650-4500=150千米。故选项C为本题正确答案。

3.D【解析】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流经国家都是非洲的,尼罗河是非洲乃至世界上的最长河流,刚果河流经的国家全部在非洲。

4.B【解析】本题较为简单,很容易选B。

5.C【解析】勒拿河的长度约为4320千米,约为尼罗河的4320÷6671×100%≈65%,故选C。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5题。

据初步统计,2008年我国全年水资源总量25567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8.9%,比常年减少7.7%;人均水资源量1945立方米,比上年减少9.3%;全年平均降水量615.5毫米,较上年减少4.5%,比常年减少4.2%。年末全国465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2109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128亿立方米。

全年总供水量571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81.4%,地下水源占18.2%,其他水源占0.4%。全年总用水量571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83亿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水472亿立方米,生产用水5150亿立方米,生态与环境用水94亿立方米。与上年比较,生活用水增加2.2%,生产用水增加1.4%,生态与环境用水增加1.0%。在生产用水中,第一产业用水3720亿立方米,第二产业用水1335亿立方米,第三产业用水95亿立方米。全国人均用水量为435立方米,比上年略有增长。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273立方米,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减少8.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144立方米,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减少9.8%。

1.2007年我国全年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

A.27700

B.28065

C.25567

D.28 102

2.2008年初我国每个大型水库的平均蓄水量约为()立方米。

A.4.81

B.4.54

C.481000000

D.454000000

3.2007年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态与环境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为()。

A.9.8%

B.10%

C.10.3%

D.8.7%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2007年全年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平均降水量高出3%

B.2008年全年总供水量中,地下水源比其他水源多1017亿立方米

C.生产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超过九成

D.2008年全国人均每月生活用水量大约为36立方米

5.2007年万元GDP用水量比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多()。

A.129立方米

B.89.6%

B.140立方米

D.86.8%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2008年我国全年水资源总量为25567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8.9%,则2007年水资源总量为25567÷(1-8.9%)≈28065亿立方米。

2.C【解析】2008年末全国465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109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128亿立方米,则2008年初蓄水总量为2109+128=2237亿立方米,每个大型水库的平均蓄水量为2237÷465≈4.81亿立方米=481000 000立方米。

3.A【解析】只需先求出2007年生产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再用100%来减去这个比例即可得到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态与环境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2008年全年总用水量571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83亿立方米,则2007年总用水量为5716-83=5633亿立方米;2008年生产用水5150亿立方米,与上年比较增加1.4%,则2007年为5150÷(1+1.4%)≈5079亿立方米,则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态与环境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为1-5079÷5633=9.8%。

4.B【解析】2007年全年平均降水量为615.5÷(1-4.5%)毫米,常年平均降水量为615.5÷(1-4.2%)毫米,则全年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平均降水量高出[615.5÷(1-4.5%)]÷[615.5÷(1-4.2%)]-1=(1-4.2%)÷(1-4.5 %)-1=0.3 %A,A项错。2008年全年总供水量中,地下水源比其他水源多5716×(18.2%-0.4%)≈1017亿立方米,B项正确。2008年生产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为5150÷5716≈90.1%,从上题的分析可知2007年该比例也大于90%,但不能确定每一年的比例都大于90%,C项无法确定。按人均用水量计算,2008年全国人均每月用水量大约为472÷(5716÷435)÷12≈3立方米,D项错。

5.D【解析】2008年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273立方米,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减少8.3%,则2007年万元GDP用水量为273÷(1-8.3%)≈297.7立方米;2008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144立方米,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减少9.80,则2007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44÷(1-9.80)≈159.6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比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多297.7-159.6=138.6立方米,多出138.6÷159.6×100%≈86.8%。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1-5题

国家助学贷款目的是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圆一个大学梦;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撑起一片天。但这种帮助不是无偿的,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有法律的规定和约束。迄今为止,国家助学贷款已实施了近8个年头,总计资助金额超过200亿元,资助学子高达240多万人。

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起至2006年6月底,全国申请贷款的人数累计高达395.2万人,银行审批通过的人数为240.5万人;全国申请贷款累计总金额达305.6亿元,通过银行审批的金额达201.4亿元。其中,自2004年6月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施以来至2006年6月底,全国申请贷款的人数为211.1万人,通过银行审批的有154.3万人;申请贷款的金额为171.8亿元,通过银行审批的有131.7亿元。

到期贷款学生违约致使助学贷款发放不良是国家助学贷款管理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据统计,江西省老机制共发放助学贷款5448万元,12785人,截止到2006年6月底,逾期金额占贷款总额的9.84%,违约人数占贷款总人数的7.8%,个别高校违约率比较高,达到了36%。

1.自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施起至2006年6月底,全国申请贷款人数的银行审批通过率为()。

A.72%

B.73%

C.74%

D.75%

2.新机制实施以来,截至2006年6月底,银行审批金额的通过率较旧机制实施时()。

A.低24.57%

B.高25.47%

C.高24.57%

D.低25.47%

3.截止到2006年6月底,江西省共有()。

A.987人违约,逾期金额为1718.97的贷款

B.997人违约,逾期金额为536.08的贷款

C.逾期金额为1728.27的贷款,967人违约

D.逾期金额为1698.57的贷款,977人违约

4.新机制实施以来,截至2006年6月底,银行审批贷款人的通过率较旧机制实施时()。

A.高26.27%

B.高25.17%

C.低26.27%

D.低25.17%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资助政策,它的目的是不使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B.国家助学贷款对大学生的提供并不是无偿的,而是要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有法律的规定和约束

C.大部分违约逾期未还贷款的大学生主要是因为继续读研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

D.新机制的实施加大了对申请人实际情况和申请金额的考核力度,同时也加大了对学生还贷的督促力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违约率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全国申请贷款人数的银行审批通过率=通过银行审批的人数全国申请贷款的总人数×100%=154.3211.1≈73%。本题正确答案为B。

2.C【解析】在新机制下,银行审批金额的通过率=新机制下银行审批的金额新机制下申请贷款的金额×100%=131.7171.8×100%≈76.66%;旧机制下银行审批金额的通过率=旧机制下银行审批的金额旧机制下申请贷款的金额×100%=累计银行审批的金额-新机制下银行审批的金额累计申请贷款的总金额-新机制下申请贷款的金额×100%=201.4-131.7305.6-171.8×100%≈52.09%;两者之差为24.57%,故在新机制实施下,银行审批金额的通过率较旧机制下的通过率高24.57%,本题正确答案为C。

3.B【解析】截止到2006年6月底,江西省共有12785×7.8%≈997(人)违约,逾期金额高达5448×9.84%≈536.08(万元)。本题正确答案为B。

4.A【解析】计算方法与第117题相似,即154.3/211.1×100%-(240.5-154.3)/(395.2-211.1)×100%≈73.09%-46.82%=26.27%。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5.C【解析】材料中未提及贷款大学生违约的原因,故C选项错误,而其他选项表述均正确。本题正确答案是C。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比上年增加355所,成人高等学校400所,比上年减少1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6个;其中高等学校479个,科研机构317个。

全国招收研究生44.64万人,比上年增加2.78万人,增长6.64%;其中博士生5.98万人,硕士生38.67万人。在学研究生128.30万人,比上年增加8.80万人,增长7.36%;其中博士生23.66万人,硕士生104.64万人。毕业研究生34.48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增长10.58%;其中博士生4.37万人,硕士生30.11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比上年增加41.74万人;在校生2021.02万人,比上年增加136.12万人,增长7.22%;毕业生511.95万人,比上年增加64.16万人,增长14.33%。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2.56万人,在校生548.29万人,毕业生169.0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988.82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19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平均规模为8679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05.10万人,比上年增加7.6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3.75万人,比上年增加6.92万人。生师规模比为17.2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8.99万人,比上年减少4.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万人,比上年减少2.7万人。

1.2008年全国本科院校占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总和的比例为()。

A.47.7%

B.52.3%

C.40.5%

D.44.5%

2.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总数为()所。

A.2675

B.2321

C.2309

D.2250

3.2008年下列数据增幅最大的是()。

A.普通高等学校数量

B.招收研究生人数

C.在学研究生人数

D.毕业研究生人数

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通过率为()。

A.48.9%

B.10.1%

C.32.6%

D.5.6%

5.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人高等学校中专任教师的数量不到教职工数量的一半

B.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多于其招生数

C.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平均规模约为500人

D.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中,高等学校所占比例不到60%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本科院校的总数为1079所,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故所占的比例为:1079÷2663×100%≈40.5%,故选C。

2.B【解析】普通高等学校增加了355所,成人高等学校减少了13所,故总数增加了355-13=342所,故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总数为:2663-342=2321(所),故选B。

3.A【解析】只有A项的数据需要计算,其他数据可以直接从原材料中得到,普通高等学校的增幅为:355÷(2263-355)×100%≈18.6%,为最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D【解析】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988.82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19万人”可得,通过率为:55.19÷988.82×100%≈5.6%,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5.C【解析】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8.9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万人,故专任教师在一半以上,A错;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五百多万,招生六百多万,故B错;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平均规模约为:8679÷17.23≈500(人),故C正确;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中,高等学校所占比例:479÷796×100%≈60.2%,故D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5题。

1.根据表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高低工资行业之间职工工资的差额曲线,与最高工资行业的曲线几乎同步上升

B.1995年-1997年,由于社会平均工资相对较低,差额曲线上升速度相对较慢

C.1998年开始,高工资行业平均工资大幅上升

D.低工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逐年上升,但上升缓慢

2.根据表2,1995年-2003年间,工资增幅最大的行业是()。

A.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B.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C.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3.根据表2,下列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增长速度最高的行业是()。

A.农、林、牧、渔业

B.采掘业

C.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D.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4.根据表1、2,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行业之间工资差距逐年扩大

B.全省各行业职工工资水平的差异总体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缩小

C.各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呈现高者更高的趋势

D.较高、较低工资行业的分布变化不大,前者基本集中在技术含量高的新兴行业或垄断行业,后者则一直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5.2003年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最快的行业与1995年相比,平均工资增长了多少倍?()

A.1.32倍

B.2.07倍

C.2.40倍

D.3.42倍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D【解析】观察表中数据,两种曲线数据都逐年递增,接近同步上升,A说法正确;观察表中数据,1995年-1997年增幅较低,差额相对也较小,故曲线上升速度较慢,B说法正确;观察表中数据,1998年后增幅越来越大,C说法正确;观察表中数据,1998年、2000年同比均为下降,D说法错误。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2.A【解析】由材料可知,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增幅为239.26%,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增幅为194.75%,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增幅为180.56%,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幅为152.71%,显然增幅最大的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故正确答案为A。

3.C【解析】根据材料,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和增长速度为6.7%,采掘业年平均工资和增长速度为7.4%,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年平均工资和增长速度为13.8%,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年平均工资和增长速度为4.4%,显然最高的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正确答案为C。

4.B【解析】根据表一最后一行可知行业之间的工资差逐年扩大,选项A正确;B选项以农林牧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为例,农林牧渔业1995年工资为4956元,年均递增6.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1995年工资为10755元,年均递增12.5%,可知两者间差距增大,B选项错误;C选项与B选项说法相反,因此正确;对比行业跟工资后可以看出D选项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B。

5.C【解析】年平均工资增长最快的是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2003年和1995年相比,平均工资增长了35232/10385-1≈35÷10-1=2.4倍,故正确答案为C。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5题。

某省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明显快于乡村。2007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091.4万人,增加3.4倍,年均增长6%;所占比重达到43.5%,上升23.8个百分点。全省乡村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 020.2万人,增长40.8%,年均增长1.2%;所占比重为56.5%,下降23.8个百分点。

非农产业成为就业的主导产业。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 574万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长7.1%,所占比重达到了34%,上升16.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减少85.7/万人,所占比重下降了37.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增加1 623.3万人,所占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

非公有经济的就业比例迅速上升1978年全省个体经济就业人员仅有2353人。2007年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达到了397.8万人,所占比重为6.4%;私营企业就业人员达到522.7万,比重为8.4%;港澳台企业就业人员27.4万人,比重为0.4%;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108.3万人,比重1.7%。

1.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为()。

A.1762.0万人

B.2500.5万人

C.2 967.8万人

D.3 520万人

2.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所占比例为城镇就业人员的多少倍?()

A.1.3

B.4.1

C.8.7

D.无法计算

3.如果增长趋势等于年均增长速度,预计2008年该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为()。

A.403.6万人

B.542.8万人

C.2 116.8万人

D.2 267.1万人

4.1978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

A.16.6%

B.17.4%

C.34%

D.50.6%

5.2007年全省非公有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比1978年增加多少百分点?()。

A.56.7

B.37.6

C.16.9

D.无法计算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由“省乡村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 020.2万人,增长40.8%”算出: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为1020.2÷40.8%≈2500.5万人。

2.B【解析】由“2007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091以万人,增加3.4倍”算出1978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为2091.4÷3.4=615.1,根据106题,2500.5÷615.1≈4.1倍。所以选B。

3.D【解析】由“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 574万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长7.1%”可算出2008年该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为(1574+1574÷29)×(1+7.1%)≈2267.1万人。

4.B【解析】由“所占比重达到了34%,上升16.6个百分点”可算出1978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34%-16.6%=17.4%。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2018廊坊农信社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二——统计图 下一篇:资料分析方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