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逐步一词的造句

关键词: 哲学 方式 造句 思维

关于逐步一词的造句(精选6篇)

篇1:关于逐步一词的造句

1、采取措施逐步改变我们的世界,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2、我们应该有耐心、有信心,逐步去改变他们的精神状态。

3、这样,当前的一些混乱状态一定可以逐步改变。

4、相对于那种逐步改变不利于结婚人的税收法的做法,我们应该现在就行动起来。

5、从那时开始,她逐步将她的事业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

6、这一要求将在未来逐步扩展到包含更小的国有公司。

7、已经逐步构造了从实验、检验、分析、提取、鉴别鉴定、工艺流程、药理药效研究等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

8、人类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除了大脑的进化速度发生改变以外,身体的内在潜能和运动组织细胞被逐步退化。

9、财政体制在逐步改变,其他体制也决定了逐步改变的试行办法。

10、从此以后,逐步改变了中国镍、钴及铂族金属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11、他们是面向目标的,但是仍然依靠逐步去实现那些目标。

12、这些改变有的将立即实现,还有的则将在几年内逐步实现。

13、这些法律在14、15世纪逐步改变了。

14、首先使人民币汇率通过渐进升值逐步回归到相对合理均衡的水平,从而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减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大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15、我们正在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改变这种状况,相信问题可以逐步得到解决。

16、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

17、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就是为他们提供与社会交往和沟通的条件,在工作中人们的交流,会促使低保对象认识自身价值,逐步回归社会。

18、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

篇2:关于逐步一词的造句

2、提倡环保,其实就是为了拯救我们居住的地球。

3、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拯救地球。

4、他为找出拯救病人生命的好方法而苦思冥想。

5、如果你不争气,神仙也拯救不了你。

6、我做了个梦,我长大了要拯救世界。

7、医生的职责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挽救每个病人的生命。

8、当叔叔看见一位儿童正在与死神搏斗时,他就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拯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

9、群众自发组成了“拯救大熊猫”的活动小组。

10、为了及时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战士们不管黑夜白天,不管刮风下雨都奋斗在第一线上!

11、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

12、我的任务就是拯救世界,保护人类。

13、地震中子弟兵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生命,还有大家伤痛的心!

篇3: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通信

我觉得“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际工作中似乎并没有彻底地解决。一个时期它似乎完全清楚了,一个时期又觉得还存在一些疑问需要回答。看来今天还有对它系统地进行研究的必要。当然大量的工作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所提出的问题,但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也要研究一下“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发展的历史。从这样的想法出发,我注意到了你十二月四日在《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上的文章,觉得那怕只是讨论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对上述研究也是有用处的。

我看过马克斯·比尔著的《英国社会主义史》,其中有《“社会主义”这一名词的来源》一节。在这一节内比尔写道,社会主义一词是一八二七年十一月出版的正统欧文主义的定期刊物《合作杂志》(1826—1830年)中第一次出现的。在《合作杂志》一八二七年的第509页的脚注中写道,主张资本应归公有的人则是“公有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你在《人民日报》那篇文章中说,法文的社会主义一词是一八三二年第一次使用,英文的社会主义一词则在一八三三年《贫民卫报》上使用。这个说法和比尔的说法不一样,即要晚五、六年。我没有再作什么考证工作。你能不能再查一查,在报刊上再作一个补充?比尔的话见上述他所著书商务印书馆译本第168—171页中。

于光远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日

光远同志:

感谢你在百忙中对拙文的关注。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才能加快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的确是许多同志都在悉心钻研的重大课题。我也是本着这个意向去探索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

社会主义一词究竟何时开始见诸史书?真是众说纷纭。就我查阅过的中外文资料来看,竟有九种说法。据说最早是在一八○三年由意大利传教士贾科莫·朱利阿尼提出的,他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上帝安排的传统的社会制度。这与后来空想社会主义者使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的含义不同。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一词起源于一八二七年;或者一八三一年至一八三七年,逐年各有其说。可见,除个别外,大多数都认为起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其说不一的原因在于不同的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或者是以个人的管窥蠡测作为定论,缺少细致的调查研究。

来信中提到社会主义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一八二七年十一月出版的欧文主义的《合作杂志》中。据我所知,英国欧文派的信徒早就提出过这种看法,德国人比尔写于一九一四年的《英国社会主义史》沿用了此说。实际上一八二七年《合作杂志》是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者”,而并没有使用“社会主义”。当时欧文主义者之间展开了要以合作制度代替私人竞争制度的辩论,比尔认为“社会主义这一名词必然是在这些辩论中创造出来的”,但这只是一种推测,并没有找到什么实际的根据。他从《合作杂志》中能够引证出来的也只有“公有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的话。可见,他们是把“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者”两词混为一谈了。英国人柯尔于一九五二年写的《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也指出“直到一八二七年欧文主义者的《合作杂志》才使用‘社会主义者’一词来称呼欧文的合作学说的信徒。至于‘社会主义’一词,则是一八三二年在法文期刊《地球》上首次出现的。”(1953年英文版,第1页)

在一八三二年二月十三日《地球》杂志上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一词的就是法国圣西门派的门徒乔西叶尔。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我们不愿意为社会主义而牺牲个人,也不愿意为个人而牺牲社会主义”(这句法文原文见卡尔·狄尔:《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1922年版,第3页)。随后,圣西门派的著名活动家比埃尔·勒鲁于一八三四年发表了《论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一文,他按照圣西门的学说首次比较充分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概念,并且使社会主义一词流行于法国。

颇为有趣的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曾经互相争夺“社会主义”的发明权。英国人说是英国创始,尔后传到欧洲大陆;法国人则说是法国肇端,不久引进英伦三岛。从实际材料来看,应该说社会主义一词确是法国人先用,而社会主义者一词则是英国人先用,时间都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者”并非从“社会主义”演变来的,这两个词都是从当时西欧流行的“社会的”一词衍生而来的,所以也可能是两国不约而同几乎同时开始使用,未必就是从一国传入另一国。英、法两国几乎同时使用这两个词,也决非偶然的巧合。因为英国当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典型的国家,法国则是当时资本主义政治发展最典型的国家;这两国又是空想社会主义最发达的国家,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者就是法国的圣西门派和英国的欧文派最先使用的。圣西门死于一八二五年,他本人还来不及使用社会主义一词。欧文死于一八五八年,他到了晚年才把自己理想的社会制度称为社会主义,例如一八四○年他出版了《社会主义或理性社会制度》一书,一八四一年发行了《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欧文同布林德利的公开论战》。欧文已经比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前进了一步。他把社会主义解释为在强大生产力的基础上使大家的共同财产为大家的共同福利服务。当然,空想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社会主义一词的起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是用以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内在不可克服矛盾的更高形态的公有制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不能建立在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小生产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应该造福于人民大众,不应为少数人谋私利……。社会主义一词的起源确实是引人去深思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

以上浅见,未必妥当,专此布覆,尚希教正。

高放十二月二十五日

高放同志:

谢谢你的回信。

关于我请教你的问题,普列哈诺夫在他的《十九世纪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一文中有一个长注。①在这个注里,他说:“‘社会主义’一词的最初出现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和法国的文献中”。在这个注解里,他只引证了两本书,一本是《不列颠百科全书》,一本是《比埃尔·勒鲁文集》。前者是说1835年英国人先用起这个名词来的,后者的作者是说1834年他自己在一篇文章里先用的。这也说明你信上讲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争“社会主义”这个名词的发明权。不过我看到材料中社会主义一词出现日期最早的还是我上次信中说的那本《英国社会主义史》中所讲的那个史实。我想既然已经用了“社会主义者”这个词也就总算出现了“社会主义”这个字样了。如果没有再早的,从这时间起到马恩写《共产党宣言》,就只有十六年的时间。在短短的十多年中,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就已经有《共产党宣言》中所列举的那许多了。可见“社会主义”这个名词一出现,就成了很时髦的东西了。

“社会主义”这个名词,我想要算是最吃香的东西了。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各色各样的人都抢着把这顶桂冠往他们的头上戴,似乎没有什么人讨厌这个名词,反对这个名词。从这一点来说,它的命运同民主、自由、平等差不多,而同共产主义就很不一样。其中有一个道理可能就是在普列哈诺夫那个长注里所说的:它的含义是“极端不确定”,因而谁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观点去使用这个名词,各种政治力量都可以用它来装饰自己。

马克思主义者也很早地接受了“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用自己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来和一切错误的或者反动的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并且对各式各种“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恩格斯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为书名,把《反杜林论》中的几章抽出来编成了小册子。在《共产党宣言》等马恩著作的影响下,经过一段时间,到十九世纪后二、三个十年,在马克思主义者的阵营中,“‘社会主义’一词几乎代替了‘共产主义’,但它丧失了自己最初的暖昧性,它现在的意义接近于‘共产主义’一词的原义。”这也是普列哈诺夫在他的那个长注中写的。我们读马恩著作就可以看到,他们后来就是这样来使用“社会主义”这个词的。一直到二十世纪初的情况还是这样。例如在斯大林的《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一书中,就出现过这样的句子:“如果未来的社会主义要求每个成员能劳动多少就劳动多少,那么社会本身也应当根据每个人的需要多少产品就给多少产品。各尽所能,各取所需”。②斯大林在引证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关于“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上……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那一段时,干脆在“共产主义”四个字下面加了一个括号,里面写了“即社会主义”五个字。③斯大林这篇文章是1906年写的,上引普列哈诺夫的文章是1911年写的。从这两个时间来看,我们可以证明普列哈诺夫那个脚注里说的是符合当时事实的。

列宁可能是把“社会主义”定义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第一个人。他在1917年写的《国家与革命》里,对这一点写得很明确。不过他自己并没有说他是这样来使用“社会主义”这个名词的第一个人。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在他之前也许已经有人那样来使用了。这一点我也没有来得及作考证。不知道你或者其他同志对这一点作过研究没有?列宁在这本书里没有把与“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相应的“社会转变时期”称之为社会主义时期,而是把它称作“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从列宁的整本书来看,应该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关于这一点,只要对列宁的这本书仔细地读一读,是不会发生任何疑义的。关于这一点,在这儿我不打算多说。④我只想说一句,列宁把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的社会分做:(一)过渡时期;(二)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三)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这样三个阶段的观点不只在列宁的这本书中有,在列宁的许多著作中都是那么讲,而且常常是讲得很清楚的。例如列宁就非常明确地说:“我们要争取的平等就是消灭阶级,因而也要消灭工农之间的阶级差别,这正是我们的目的。工农之间还有阶级差别的社会,既不是共产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当然从一定意义上来解释社会主义这个字眼,是可以把这种社会叫做社会主义社会的,但这是一种诡辩,是字眼上的争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争论字眼是没有必要的。”⑤

不过,列宁虽然这么说,自从世界上出现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国家,特别是以后无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好几个国家取得胜利之后,究竟怎么样的社会,或者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怎样的阶段,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一直成为一个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特别是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了许多曲折,在世界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些原先没有预料的新现象,更使得怎么样的国家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国家成为许多人认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了。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各种分歧。看法有分歧,但是正确结论只可能有一个。应该对这样的问题进行研究,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看来并不那么容易。为此我们要从各方面深入地研究这些国家的现状和历史,研究它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和对外关系,研究这些国家领导集团的指导思想,要研究世界上各种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弄清楚“社会主义”一词的科学涵义和“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发展历史,对于上述研究也是有意义的。在去年十二月十日给你的信中,我讲了这个意思。

虽然“社会主义”一词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含义越来越确定、越来越精确(这并不排斥在精确化的过程中要出现一些争论),但是就全世界来说,这个名词的“极端不确定性”在二十世纪不但仍没有变,而且更加多样化了。以至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出现过希特勒、墨索里尼的国家社会主义。以后又有纳赛尔、尼赫鲁的社会主义等等。我们对这些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应该进行理论研究和批判,并在实践上作出相应的结论。

看来应该有一些人专门研究关于“社会主义”的问题。需要有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研究会、研究所和专门的刊物。你以为如何?

前天我去《读书》编辑部开座谈会,在会上我还讲了一个这样的意见:在读书的时候,应该对一些有现实意义的名词、概念作些考证和训诂。我举了“社会主义”这个名词作为例子,顺便讲到了我们的这次通信。会上,编辑部的同志说想发表我们的这次通信,我表示同意。但是要发表你的信件,我是没有这个权力代你同意的。因此我请编辑部即去征求你的意见。我觉得虽然这是我们私人之间的通信,但是讨论的问题,别的同志也许也有兴趣,我建议你同意了吧。

于光远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九日

①《普列哈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592页。

②《斯大林全集》,第1卷,第302页。

③同上,第308页。

④列宁以后在许多地方使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个过渡时期的用语,并且用得比“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更多些。而且他完全把两个当作同义语。列宁从来没有把社会主义时期当作过渡时期的思想。关于这一点可以举出许多引文,我不打算一一列举了。

篇4:仿佛一词的造句

仿佛一词的造句

1.杨梅仿佛水果中的小恶魔,我有一次吃杨梅,吃多了,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熟透了,酸味是有的,因为他太甜,吃起来就不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他酸倒了。

2.点点星光闪烁在夜空中,仿佛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正眨着眼睛,好奇地望着大地。

3.你看,果园里果实成熟了,一个个柿子笑红了脸,仿佛一个个小红灯笼悬挂在枝头。

4.在小青蛙眼里,牵牛花仿佛一支漂亮的喇叭。

5.是漫天飞舞的樱花,仿佛洁白的雪精灵在空中欢快地跳动。

6.一排新挑的额发,仿佛大晴天闲逸地停在远处的青云。

7.墨蓝色的天空中挂着许多小星星,他们仿佛刚刚从银河里洗过澡似的,亮晶晶的。

8.夜深了,整个小村庄仿佛也沉浸在甜蜜的美梦里。

9.风抚弄着庄稼,时而把他吹弯,时而把他扬起,仿佛大地在进行有节奏的呼吸,那一档档成熟的小麦也都有了生命,风从那边来,传来麦穗与麦穗间的细语。

10.我恐惧地畏缩着,周围的一切仿佛都要把我吞噬掉,迎面是无尽的黑暗。

11.喜欢站在夕阳里,让他温暖的照耀着我,深吸一口气,仿佛可以闻到阳光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神情气爽,总以为,夕阳是太阳中一天最美的时光,如待嫁的少女,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含情脉脉,笑靥如花。

12.这是墨绿一样的颜色,绿得耀眼,绿得叫人心头发痒。仿佛一个画师,打翻了调色板,把一切强烈的绿色油彩都倾倒下来涂染了山头。

13.百灵鸟仿佛一位音乐家,唱着动人的歌。

14.溶洞里,钟乳石琳琅满目,在彩色灯光的照耀下,整个洞府仿佛全是用宝石、珠翠、珊瑚、象牙、绸缎堆积起来的。

15.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了生活的欢乐和幸福。杜鹃隐藏在芒果树的枝头,用他那圆润、甜蜜、动人心弦的鸣啭来唤醒人们的希望。成群的画眉象迎亲队似的蹲在玛胡树的枝头。楝树、花梨树和醋栗树都仿佛被自身的芬芳熏醉了。何利走到芒果园里,看见芒果花开得象满天繁星一样。

16.云台山的瀑布千姿百态。那些从山顶流下来的瀑布,就像一群四蹄生风的白马如潮水般的涌来;那些从山腰间流下来的瀑布,又像是纺织出的白绸飘然而下;那些从山丘上流淌下来的瀑布声,像小鸟欢快的歌声,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17.太阳出来了,照在小鸟黄澄澄的羽毛上,全身变得金灿灿的,简直像神话中的金翅鸟一样。到了林中,百鸟的喧鸣,仿佛奏起一曲永不休止的乐章,连微微颤动的树叶都好像在歌唱着。

18.在小广场对面,有一座飞檐亭,洁白的亭子正中央有一个太极圈,常有老人来此谈话。从栏杆处向外看,灰白相间的楼体,墨绿色的窗框倒映在鳞鳞波动的水面上,仿佛一幅静谧的画,轻轻一触,便碎了。

19.远远望去,那一片绿,好像在一张巨大的画纸上泼了一片绿色,要是用手往那绿色叶上一摸,准会染上一手的绿色;走进一看,天空被绿色遮住了,四周被绿色包围了,使人感觉仿佛睡在绿色的摇篮里,置身于绿色的湖泊中。

20.那青色蔓延在地面上,点点红色映入眼帘,总是一种小巧玲珑。那种绿中一点红的意境就有了,仿佛给地面绣上了一条花被子,没有爬上枝头的韵味,却也能赏心悦目,那是一片清意,淡雅。

21.歌声突然止了。接着就是一阵哄然的大笑声。笑声在空气中互相撞击,有碎了一丝丝的,再也聚不拢来,就让新的起来,追着未碎的那一个,又马上把他也撞碎了。楼房里的人仿佛觉得笑声在黑暗的空中撞击,逃跑,追赶。

22.在那绿叶的映衬下,荷花有的舒展怒放,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仿佛在畅怀大笑:有的花苞初绽,像在启口说话:有的含苞待放,犹如羞涩的姑娘低头不语。

23.远看那曝布像一条洁白的玉带搭在那几米高的断崖上,几棵树在水流之上围成一个棚,仿佛是一座翡翠架起的仙桥。使人如人仙境。

24.小白兔最喜欢吃青菜红萝卜和白菜。每次我喂他吃,他总是一边吃,一边高兴地对着我,仿佛对我说:“谢谢你,小朋友,这蔬菜多香啊!”吃完东西,他又一蹦一跳地跑到草丛里玩去了!

25.这时的阳光,特别是他映在水面的影子,真的是耀的刺眼!这透明的河面仿佛是一面水镜,在阳光的照耀下。无数的冰粒,玲珑剔透,闪闪发光,刺得眼睛直发痛。

26.我挽起裤脚,脚板还没踏进水,心里就直打颤,不知水下到底有什么东西,要是有水蛇,那我可就倒霉了。我胆怯地把脚伸进水里,身子紧贴着岩石砌成的河埠头,两手抓住岸坎。来到同伴身边,我的心仿佛提到了喉尖上。

27.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28.朝阳温暖的照在野菊花上,使得他那娇小的花瓣流光溢彩。淡紫的花蕾里,那娇滴滴,亮晶晶的露水仿佛妙龄少女的泪珠儿,似落非落。山涧上,峡谷里,悬崖边,山洞旁,处处可见野菊花那俊俏的脸庞。

29.极热的中午,天上没有一丝云彩,空间没有一丝微风,空气仿佛凝滞了。

30.啊,含羞草。他的身上有着那么清新的绿那么鲜嫩的绿那么耀眼的绿。绿得仿佛可以用手捻出绿汁来似的。

仿佛一词的引证典故: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淮南子·俶真训》:“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

吕祖谦 《卧游录》载 东晋 陶潜 《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今本《陶渊明集》作“髣髴”。

好像

《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赞》:“察其所言,仿佛一端。”

《隶续·司空掾陈寔残碑》 洪适 释:“史传杂书、蔡集皆作‘仲弓’,惟《太丘坛碑》作‘仲躬’,此碑仿佛亦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夜星子》:“隐隐见窗纸有影,倐进倐却,仿佛一妇人,长六七寸,操戈骑马而行。”一本作“彷佛”。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昆明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伏在峰峦围绕的平原里,仿佛发着寂寞的微笑。”

梗概;大略。

《后汉书·班固传下》:“至令迁正黜色宾监之事焕扬宇内,而礼官儒林屯朋笃论之士而不传祖宗之仿佛,虽云优慎,无乃葸欤!”

李贤 注:“仿佛,犹梗概也。”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 桂芬 弱冠后南北奔走,潞河 淮扬寄迹颇久,往事犹记仿佛。”

郭沫若《再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但赋文只叙述文姬在匈奴时情况的一些仿佛而止,没有叙述到她归汉途中或归汉后的经历。”

效法。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八》引 宋 谢枋得 《江东运司策问》:“公卿谈学问自许孔孟,谈功业自许伊周,若限田,若乡饮,若论秀,若举选,皆欲仿佛三代,此一事乃堪在晋人下乎?”

相似;近似。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此地甚暖和,水尚未冰,与上海仿佛。”

郁达夫《龙门山路》:“他的形势,和在郎当岭上,看下去的山村 梅家坞,有点相仿佛。”

靳以 《卖笑》:“他停住脚回过头来,看见一个和他年岁仿佛的男子,正从一辆崭新的雪佛兰车里走出来。”

谓有近似或大概的印象。

鲁迅《集外集拾遗·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从印画上,本来已经难于知道原画,只能仿佛的了。”

篇5:相互一词的造句

2、净水厂是给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取水、输水、配水等各工程之间相互关联。

3、在新加坡我经历了春节中元节开斋节屠妖节等不同种族的节日,大家各得其所互相尊重互不干扰,甚至相互祝贺。

4、他们相互推卸责任,向培训厅所作的解释无法自圆其说。

5、简策同帛书、写本抄本刻版同活字印刷图书,相互共存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6、各责任中心之间常常转换产品或相互提供劳务和责任结转时,发生诸如此类事情时,它们之间应如何确定价格标准,成为了责任会计核算中的重要一环。

7、他们双双落座,相互对视。一位是见多识广的老者,另一位是初出茅庐的新手。

8、汉字内码查询、提供机内码,国标码,区位码的相互转换、不能计算拼音。

9、春天到了,松花江的冰雪融化了,冰排以排山倒海之势顺流而下,随着冰排相互挤撞声,伴着哗哗哗唰唰唰欢快的流水声,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当你站在松花江江桥上观看犹如万马奔腾的画卷时,又好像是在倾听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

篇6:大海一词的意思和造句

2)我爱峰峦雄伟的华山,我爱水平如镜的西湖;我还爱秀丽无比的万窟山。但我更爱那变幻莫测的大海。

3)我的内心分激动,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

4)傍晚,你要在海边散步,你会完全投入到大海美丽的景象中。一阵风袭来,大海像发怒了一样,泛起了波涛,海浸湿到你的裤脚时,你才会意识到。

5)大海就是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一块孕育丰富宝藏的圣地;一幅浓淡相交的画卷。

6)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边,美丽的朝霞犹如绽开的花朵,悄悄地来到这,释放出美丽的颜色,在天空的深蓝与海水的浅蓝中镶嵌着一条朱红色的朝霞。水上碧波荡漾,好像一幅活的画,而且是非常美丽的一幅活的画。

7)仰望蓝天,远眺那无边无际的大海,分不清天涯还是海角,全然一片蓝色的世界。成群的海鸥,追逐着一浪赶着一浪的浪花,另几艘渔轮也载着勤劳的渔民正在远处撒网捕鱼。

8)小溪如一曲富有光泽和悦耳动听的歌,一直流到远远的大海里去。

9)秋天,田里的稻谷黄澄澄的,像一片片金色的海洋。天空是蓝蓝的,像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

10)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弗兰西斯・培根

1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2)独立是夜幕中的一丝微光,虽然很淡,但也能冲破黑暗。独立是大海里的一块木板,虽然很小,但也能拯救生命。独立是烧杯内的一种催化剂,虽然很少,但也能改变速率。

13)母爱就像一把大伞,在急风骤雨中为儿女撑起一个温馨的港湾母爱就像一把扇子,在烈日炎炎下为儿女扇起一阵凉爽的清风母爱就像一座灯塔,在人生大海中为儿女照着一束指引的光芒。

14)海风阵阵的吹来,浪被撞击在礁石上,溅起了洁白的水花,它涌到岸边,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海浪一层一层从远处轻盈地荡来,给沙滩勾勒出一道白色的“裙边”,使大海更加迷人。

15)我爱你大海,爱你的浩瀚无际,也爱你的美丽,更爱你的神秘感。大海你是一位宽容的母亲。大海,你的宽容大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6)友情是大海,多一滴它未必宽广,少一滴它同样浩瀚。

17)人生是短暂而渺小的,犹如暂寄在天地之间的一只小小的蜉蝣,也像茫茫大海之中的小小粟粒。

18)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林伯渠

19)大海就是一块天然的蓝宝石,就是一块孕育丰富资源的宝藏,就是一块文明发源的圣地。

20)澎湃的大海,巍峨的高山,绚丽的彩虹,这无一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不仅给了我们美丽的景色,更交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大自然,真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的老师!

用词语大海造句

1)地球像蔚蓝的大海,渺小的我们只是汇入大海的一颗水滴。

2)大海,是你,是你给我们展示出宽容的力量,是你,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面对生活,是你用独特的嗓音赞颂着宽容的生活之美好。

3)勇敢,是巨浪奔腾的动力,让浩瀚的大海充满着豪迈的气息。勇敢,是擎天立地的泰山,纵横主宰着天地的浮沉。勇敢,是正义天使的身躯,坚贞不屈地守护着神圣的正义。勇敢是豪迈的,勇敢是伟大的,勇敢是神圣的。

4)我爱大海。爱大海,就让它为人生定义;爱大海,就让昨天成为过去;爱大海,就让未来迎接朝阳;爱大海,就让生活多姿多彩。

5)宽容,是人类文化传承的美德。大海因为宽容,而变得浩瀚无边;天空因为宽容,云彩绵绵而美丽动人;山峰因为宽容,汇集细土尘沙而巍峨耸立。世界因有了宽容,才有了永恒的美丽。

6)我的时间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一点声音也没有,一点影子也看不到,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7)我爱大海,因为它赋予我一切;我热爱大海,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热爱大海,因为它为我扬起了生命之帆!我热爱大海,更深爱中华民族!我愿成为一颗水滴,融入民族的大海。

8)读书犹如穿梭于浩瀚的大海,使人心情愉快。

9)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国是母亲,我就是母亲的一个儿女;祖国是大地,我就是大地上的一粒泥沙。

10)我看着这蔚蓝的大海,不由地哼起了歌,心情像迎着海风飞驰的帆船一样轻快。

11)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12)我还喜欢晚上的大海。晚上还是深蓝色的。月光照再海面上,就像给大海披上一层银沙。我漫步在沙滩上,海风轻轻的吹拂着我,注视着那微波zz的海面,听着那哗哗的海浪声,只觉得心N神诒。

13)坚韧,让沙石煎熬住大海的蹂躏,终于化作璀璨的珍珠;坚韧,让天空忍受住雨水倾盆的阴霾,终于看见那一道彩虹;坚韧,让泉水忘记流进山谷崎岖的历程,终于汇入蔚蓝无垠的大海。

14)一滴水,只有溶入大海,才能永不消逝;一粒沙,只有投入大地,才能聚集力量。一个人只有依托集体,才能实现价值。

15)书是大海,他给我带来了遨游的快乐;书是梯子,他给我带来了攀登的路径。

16)亲近大海,领悟海,体会到了海的心声,海自然与你共鸣,无须刻意强求,也无须费力搜寻,海,始终都会以潮声与你相亲,以其海色伴你舒适!

17)“大海”听说是一个蓝色的天堂;“大海”听说是圣洁的教堂;“大海”听说是海鲜的母亲;“大海”听说是我的向往。

18)望着大海,我沉浸在感悟它的恢弘,宽阔中;也沉浸在海在磨损岁月痕迹的感叹中!当我们的生命注入海的宽宏博大时,心中的向往的是充满生命活力勃勃生机,海的精深博大,海的气势磅礴令人流连往返。

19)渐渐的退潮了,大海恢复了平静,在夕阳的照耀下海面那么柔和,海面给人那么恬静,归航的轮船破水前行,白色的海鸥在盘旋,行人也渐渐的离去……

20)大海一望无垠,就是乎永远游不到尽头一样;大海湛蓝湛蓝,就是乎一位生气的老师脸色发青。

21)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冬天,是那么的静。寒冷使爱跳爱叫的小河失去了潺潺的流水声,使奔腾的江河静寂下来,使无边无际的大海平静下去,让它们休息一下。

23)真正的个人主义在于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个东西。有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就好像大海上翻了船,最要紧的是救出我自己。救国需从救出你自己开始。胡适

24)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母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母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25)雨后那迷人的景色,让人不禁陶醉其中。看着那婷婷玉立的花朵,如刚出沐的美人;那一片绿绿的草坪,如波澜的大海;那耸立在两边的大树,如忠诚的捍卫者守卫着自己的家园。

26)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27)也许: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执着的绿洲。只要你满怀信心,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28)雾很飘渺。在雾中找到方向的才是世上的强者。在道路上奋勇前进的才是勇者。人生犹如在大海中奋勇搏击。冲出心灵的绳索,就会到达生机勃勃的彼岸。

29)这些蚕宝宝已有笔芯般粗,真的全部都昂着头,一动不动地在做美梦呢。它们零零散散地睡在绿莹莹的桑叶上,像一艘艘帆船行驶在碧蓝的大海上,清清爽爽,令人心旷神怡。多么可爱的小东西啊!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从细节入手逐步攻破学生作文难关 下一篇:公司资产管理逐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