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优化学生的创新品格, 从而让学生带着一颗美好的心灵看世界, 感受世间的美好。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要一直坚持创新!
1 激活契机·巧构思
在作文中求创新首先要找准契机, 激活思维。学生的想象力一旦被激发出来, 心灵深处就会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作文又是一项有创造性的作业, 学生创造性的发展需要教师的支持。因此, 从小处入手帮助学生实现创造性成功, 珍惜学生每一次创造上的成功, 不论这种成功多么微小。例如, 让学生给自己的日记本取名, 并在扉页上写几句话, 这也是一项写作练习。因为有了展现的机会, 所以有了学生们丰富多彩的语句——“虽然不能永远留住流星, 但请尽情欣赏这瞬间的光芒。”;“只有荒凉的沙漠, 没有荒凉的人生。”;“不要为失去的朝阳哭泣, 而错过了今晚的星空。”等等, 对于这些既形象又富哲理的话, 给予积极的赞扬, 让学生在成功中学习, 在学习中进步。
作文教学中,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拓展思维活动空间。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范围,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 自己立意, 不限体裁, 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展示, 这时学生的创造力就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一个人物, 一句话, 一点回忆等, 都可以触动学生的思绪, 成为写作的“契机”。有了契机, 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突然会变得有序, 几个毫不相干的人物、事件突然会产生联系。写父亲的文章可谓多矣, 朱自清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 就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了他写作的契机。找准契机就把握住了纲领, 写文章也就会一气呵成。”
作文教学中,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诱发创新激情, 激活创新契机。写文章要不落窠臼, 独具新意, 就要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多方面进行求异思维, 找准契机, 以丰富的想像力给写作材料赋予强劲的生命, 创出新意, 展示人性的真、善、美。
2 张扬个性·精设计
“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 力求每一堂课都精彩。”是每位老师都追求的。在教学中注重每一节课都有“精彩的导入语、连贯的衔接语和催人奋进的结束语”, 作文课也不例外。
评书演播每到矛盾激化或高潮时, 往往戛然而止, 吊起听众的胃口, 使人急于想知道情节的来龙去脉。“想知道结局”的心理在学生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 也就是好奇心, 便抓住这一特点, 在作文课的起始阶段, 有意识地精心设下悬念, 让学生跃跃欲试, 真正动起来, 处于展翅欲飞的积极状态之中。例如写材料作文时, 先给学生讲故事, 讲到高潮时就让他们猜结局或者续结尾, 这样学生的思路开阔了, 想问题的角度也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文, 学生的构思是巧妙的, 立意也是新颖的。实践告诉, 其实学生有着丰富的想像力, 关键在于教师的挖掘与引导。
作文教学比起其他学科来, 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更强烈, 更投入。主张展现教师的个性风采。在教学中也努力张扬自己的个性, 利用幽默、精彩的开场白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中穿插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 重视每次活动总结, 让学生收获精神食粮。例如在以“青春”为话题写作时, 我先用富有激情的“青春宣言”导入新课, 然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青春宣言、青春座右铭、唱出自己心中的歌, 为自己的青春喝彩……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也就让学生心中有了写作素材。再写起文章来, 可以说是文思如泉涌, 收到最佳效果。
个性是学不来的, 所以努力学习新知识, 钻研新教法, 丰富自己的内在气质。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张扬自己的个性。
3 启发联想·求创新
作文教学要创新, 就要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定势, 从彼一面去探索, 反其意而思之, 这样就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反弹琵琶出新调”。例如给学生们讲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龟兔赛跑》, 一提起这个故事人们大都称赞乌龟的踏实、持之以恒, 讽刺兔子的骄傲。我却启发学生“乌龟的成功有着很大的偶然性”, 不是吗?假如兔子不中途睡觉, 那么乌龟是无论如何也跑不赢兔子的。还有《井底之蛙》, 人们只看到了青蛙的目光短浅, 而青蛙很值得人类学习, 因为青蛙从小鸟那儿得知天空很大, 就一心向往之, 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该得到肯定。知识不是天生的, 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就不会有创新, 更不会有进步。这些求异思维的训练, 在写作中运用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写作中除了求异思维外还要善于想像, “想象”是创新的思维灵魂, 只有让“想象”插上翅膀, 我们才能飞上蓝天, 飞向一个广阔而崭新的天地。安徒生瑰丽的童话世界, 虚幻的科幻作品;电视上儿童喜爱的“哆啦A梦”;现在世上隆重登场的“哈利波特”, 不都是想象的杰作吗?现在的学生, 那种三点一线式的单调紧张的生活, 确实不能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 因此每次作文, 有创新意味的文章可以说是屈指可数。那怎么办呢?那就必须启发学生的创新联想, 让学生根据写作的需要, 融合自己的生活积累, 本着艺术真实的原则, 虚设所需的各种材料, 构思成文。例如学习课文《我若为王》, 其中虚拟的故事情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也试着写出了一篇篇佳作。期中试卷中有一个“为自己起网名并说明理由”的作文题目, 这是一个很具时代特色的题目, 很新颖, 可有的学生没上过网根本没网名, 那就需要联想, 学生的思维不同, 答案也就多种多样, 有表达自己心声的, 有表达自己理想的……这是对学生创新联想的培养。当然, 也不必担心学生会弄虚作假。因为只要学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不管他飞多得高, 它永远都离不开生活的土地。
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了教学阅历, 也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纵横驰骋, 在创新的天地里一展才华。
摘要:在笔者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 经历了许多教学观念的更新, 传授新知识和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等等, 这些新的教学理念, 为教学灌输了一股新的力量源泉。其中, 感触最深的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我的教学工作中独占一席之地, 而且时间越长, 越觉得它意义深远。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
相关文章:
周游世界书为伴作文02-17
品味书香与书为伴02-17
西藏旅行画为伴小学作文02-17
与书为伴精选演讲稿02-17
和书香为伴02-17
重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17
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及提升途径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02-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业答案02-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论文题目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