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丙肝艾滋检查表

关键词: 梅毒 感染 检查表 病毒

梅毒丙肝艾滋检查表(精选2篇)

篇1:梅毒丙肝艾滋检查表

艾滋病、梅毒和丙肝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艾滋病、梅毒和丙肝?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艾滋病病毒(HIV)”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征。梅毒是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可引起全身多器官病变。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主要在肝细胞中复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变性、坏死。

二、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有哪些临床表现?

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表现为复杂多样的综合症,常见症状有:长期低热,体重减轻、消瘦、慢性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等症状。梅毒根据感染时间的长短和引起人体病变不同,可分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和Ⅲ期梅毒,每期临床表现不一样。丙肝是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重要原因。

三、艾滋病、梅毒和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病人和携带者是传染源,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

1、血液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是感染这三类疾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输入被这些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拨牙等医疗器具,十分危险,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2、性传播途径: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这三类疾病的传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更容易破损,所以有肛交行为的人比阴道性交的人更容易感染染这些疾病。

3、母婴途径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梅毒或丙肝的感染者,她在怀孕、分娩、哺乳过程中很有可能传染给他的孩子。

四、以下行为不会传播感染这三类疾病。

1、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亲吻。

2、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3、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共用厕所、马桶、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及乘座公共汽车。

4、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上同一所学校。

5、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6、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不会传播。

艾滋病、梅毒和丙肝防治知识

五、如何预防?

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一)预防经血液传播

1、不要任何方式吸食毒,远离毒品,更不要与他人共用针具吸食毒品。

2、不轻易接受输血及血制品。

3、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它场所打针、拨牙、穿耳朵眼、纹身、针灸或手术。

4、不与他人共用纱布、药棉及牙刷、牙签、剃须刀等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

(二)预防经性途径传播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病毒的根本措施。

2、不要有婚外性行、不搞卖淫、嫖娼,正确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性行为,可以预防艾滋病等性病经性途径传播。

3、积极规则治疗性病,患有梅毒、软下疳、生殖器疱疹、淋病等性传播疾病时会增加艾滋病、性病感染的机会。

六、如何知道自已是否感染了艾滋病?

艾滋病、梅毒和丙肝不能凭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必须到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咨询检测凭抽血化验结果才判断,并接受规范咨询服务可避免感染这些性传播疾病。

篇2:梅毒丙肝艾滋检查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在检验科做手术前检查和输血前检查的患者, 共4709例。手术前患者4508例 (95.7%) , 输血前患者201例 (4.3%) ;年龄3天至86岁。

1.2 方法

1.2.1 H B s A g

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M E I A) , 试剂由美国A B B O T T公司出品, A X S Y M H B s A g测定试剂盒测定。检测结果是与cut-off值相关的, 且经标准化了的信号经过自动计算得出, 结果=试验样品的信号/cut-off值, 结果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1.99判断为阳性, 单位S/N。

1.2.2 H C V-I g M

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诊断试剂盒 (酶联免疫法) , 经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 以S/C O≥1为阳性。

1.2.3 R P R

先由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 (T R U S T) 作初筛试验, 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出品, 结果阳性再由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 (凝集法) 测定, 以滴度≥1∶80报阳性。阳性患者未再做进一步的梅毒确诊检查。

1.2.4 HIV抗体

万泰生物药业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 V抗体诊断试剂盒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 , 经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 以S/C O≥1为阳性。如结果阳性再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 重复测定, 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都阳性或一阴一阳, 则样本都送杭州市疾控中心确认实验室确认。

2 结果

术前和输血前患者H B s A g、H C V、R P R、H I V血清学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H B s A g阳性率达7.9%, 比例仍然较高。据我们初步统计, 其定量结果在2.24~372.42S/N之间,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H B s A g定量结果<1 0 S/N的患者有1 3人, 占3.5%, 这部分人用ELISA检测容易造成假阴性, 应引起注意。

3.2 梅毒阳性患者中大于70岁的占34.8% (8/23) , 较文献[1]中71~80岁组患者阳性者占27.7%~27.9%略高。这些人也否认有婚外性生活史, 否认有梅毒病史, 现在也无梅毒的任何症状与体征, 除血清学实验阳性外, 无其他任何依据。这可能与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有关[2]。

3.3 HIV初筛试验有4例阳性, 其中2例由杭州市疾控中心确认实验室确认。这2例均合并H C V感染, 而且无典型的艾滋病临床症状。这可能与在H C V/H I V合并感染中C C R 5表达水平下调, 破坏了H I V感染需要的协同受体, 有可能延迟艾滋病毒在H C V/H I V合并感染者体内的病程进展[3]。

综上, 笔者认为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HBV、HCV、H I V和梅毒螺旋体的相关血清学检验是完全必要的, 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院内感染, 而且对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同时, 我们也应做好阳性样本的保存工作, 为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孙芸, 李保全.11799例普通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 2005, 23 (6) :605.

[2]武建国.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临床检验杂志, 2006, 24 (4) :241-24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大学乙肝知识宣讲 下一篇:艾滋病、梅毒、乙肝宣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