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

关键词: 攸关 转变 用户 企业

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精选九篇)

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 篇1

创业近30年来, 海尔始终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打造世界品牌。这些年来我们总的认识是,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品牌的生命, 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开放的海尔生态圈, 离不开诚信的社会生态圈。近日, 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年) 》, 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 相信这一纲要的出台, 对于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 营造优良信用环境将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 诚信建设不仅对打造品牌更为重要, 而且呈现出全新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诚信的本质由企业对用户的单向承诺转变为用户全流程的最佳体验。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品牌是企业用户资源的总和, 本质上是企业对用户的承诺。用户之所以选购某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任这个品牌。但互联网时代, 诚信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由企业对用户的单向承诺转变为用户全流程的最佳体验。

企业与用户之间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 在传统时代信息不对称的主导权在企业手里。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不对称的主导权转到了用户手里, 用户可以通过鼠标了解所有产品的信息, 但企业不知道用户心里在想什么。就像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的, “互联网消除了距离, 这是它最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对用户单向承诺的作用快速降低。举例说, 企业可以向用户承诺很多, 但用户可以在网上查看所有关于这个企业的评价, 如果看到很多差评, 原先的承诺就一文不值。互联网时代, 赢得用户信任的重要方式就是让用户参与其中, 在全流程体验中形成一种高度信赖关系

其次, 诚信的主体由企业转变成为企业、用户及利益攸关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

传统时代, 诚信是企业对用户的承诺。到了网络时代, 企业、用户及合作伙伴融为一体, 组成一个无边界、高黏度的社群, 这时的诚信就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承诺, 而变成多方之间的互信, 具体而言就是企业与用户、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利益攸关方的相互诚信。

原来企业制造产品, 用户被动接受, 用户购买之后对企业的信誉进行三六九等分类。现在应该让用户全流程参与产品的企划、研发、制造、服务等所有环节, 具体做法就是企业提供参与平台, 主动送上1.0方案, 用户参与互动出2.0方案, 再进一步互动出N.0方案, 企业与用户在交互中创造产品, 形成信赖关系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呈现着这样的变化, 原先员工是企业的一个“部件”, 被动执行企业的指令, 现在应该让员工根据用户的需求主动创造价值, 成为自己的CEO。这样, 企业与员工形成一种新型的契约关系, 而不是依靠指令约束他。

现在, 企业的边界正在被打破, 产品的诞生过程就是企业与用户、利益攸关方共同创造的过程, 已经无法说是某一方完成的。原先我们常说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现在品牌正成为所有参与方的共同资产, 需要所有参与者共同建设和维护。

再次, 诚信的构建由企业自创转变为企业、用户及所有利益攸关方共创。

此前企业要提升品牌形象, 通常的做法就是打广告、搞活动, 但现在行不通了。如果没有用户的参与, 企业投再多的广告也是浪费, 必须探索一个让所有利益攸关方都参与的新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是以人为本, 说到底是释放人的活力, 这个“人”应该既包括企业内的员工, 也包括用户及合作伙伴, 只有构建一个让他们共同践行诚信、共同创造价值的平台, 才能充分发挥所有人的创造力。马克思曾说过, 未来的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同时就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所以, 社会成员将是自由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诚信是立身之本的作文 篇2

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诚信都是天大的事,奈何儒家思想发源地中国,尤其大陆,现在却天天在念叨诚信缺失?我看问题很简单:社会发展阶段而已。诚信两个字其实很简单。“诚之者,择善固执之者也”。诚,就是坚守信念,没完没了,打死都不动摇。人+言为信,所谓“言必信,行必果”。你说出去的话,是你建立信用的开始。你说的话能不能落实,能不能每次都落实,我们会评价你,这叫做声望,是信用的达成。所以,啥都不说的人,没信用可言。说了办不到,或者说了不办,甚至说一套做一套,就是言而无信、失信、奸诈之辈了。

失信,可原谅和不可原谅的那么,失信,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原谅下?有两种。一种,是孟子认可的失信:“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有人把这理解为领导干部可以有不讲诚信的特权,误解!其实,孟子的本意是,如果是涉及大道义的事,可以不讲究小诚信。比如战争双方的卧底,不能说实话,而且打死也不能说。亲人癌症晚期了,可以不用讲实话……基于大爱的善意谎言,可也。另一种,就是平头百姓,或者生活太艰难,或者被强权者压迫、逼迫太甚,没办法,如孔子说的“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所以,孔夫子的治国理念,非常重视一个逻辑:首先要“富之”,然后赶紧“教之”。

除了这上下两端,其他人、其他情况,就绝对不可以不讲诚信喽。

信,是底线

作为个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作为国家,“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作为管理者,“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作为建言献策者,“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总而言之,没信用,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中国历代讲究的诚信精神,比之西方舶来的所谓“契约精神”,高大上的太多啦。契约是书契合约,即合同,可以再找个公证、旁证什么的。俩人签字画押,按合同办,当然也可以按合同的约定来毁约。而中国人的诚信呢,是一言九鼎,说了就得算,打死也不能改。所以,才有尾生抱柱、季布一诺的故事。当然,对于文化底蕴有待丰富的人来说,契约精神也可以讲讲。讲了之后,再升级到诚信精神。可也。信者,圣也!信,是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原则之一。道德,即价值观的共识,最牛的道德原则,就是普世价值观了。中国为世界贡献了很多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比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简单而言,就是董仲舒所概括总结,而由朱熹命名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朱熹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这五常,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中国人的“德商”,其中包括:爱人人爱之的“仁商”;“无为其所不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义商”;敬人人敬之的“礼商”;权衡进退、知人自知的“智商”,还有作为底线和最高理念的.“信商”。社会上通常所说的“情商”,只是仁和礼两个字的部分含义而已。有意思的是,作为文化集大成者的董仲舒,把阴阳五行的思维体系与儒家思维整合,以五行对应五德。他认为“信”对应着“土”,土,如同大地和高山,承载一切,又高山仰止,所以,信,是一种神圣的理念。而上世纪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也有以“仁义礼智圣”对应五行。可见,信,乃是神圣之品德啊。《易经·系辞》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讲诚信,则近乎圣人。信商高,则可以发财,持续发展。河北保定有个“油条哥”,名叫刘洪安,把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在招牌上,宣称不用剩油炸油条,实实在在地履行承诺,居然生意爆棚,从一个小小的早点铺发展为连锁店,本人也成了全国道德模范。当然,对这个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我十分十分地不赞成!至于老字号们,诚信都是基本功。同仁堂,成立于1669年,一幅对联用了300多年。上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下联“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两个“必不敢”,就是诚信的承诺嘛。其实,“信”这个字本身,也有表示强调语气的意思:信乎!就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意思嘛。诚信精神入骨髓,即文化。有诚信文化,必能塑造口碑。口碑,就是品牌。所以,品牌,其实源自你的文化底蕴。这么简单的道理,可惜我们的企业家、专家们,罗哩罗嗦的没几个能说的明白。法治加德教,可再现诚信,积累信商孔夫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华民族几千年教化,道德标准始终都在,就是由于天时、环境的影响,人心时有波动,所以周期性地需要重建,即“复”和“归”。如今,也一样,中华复兴,必以中华文化的复兴为基础,目的是人心回归道德。那么,如何“复”而“归”?需要“克己”嘛。用孔夫子一贯好用的方法,就是“刑政相参,以德以法”,而达到“化民成俗”。就是说,一方面以严格的法治做保障,让人不敢不诚信,另一方面用教化影响人心、提升心智,让人愿意诚信,能够做到诚信,从而笃行诚信。一、对失信零容忍

授信、建立信用,需要慢慢积累,可如果他什么时候有一块钱的不诚信,请立即开除他,而且把他的不诚信行为永久公布在你的网站上,逼死他。韩国前总统、韩国前国奥足球队员都可以因为失信行为谢罪自杀,我们的人怎么只有畏罪自杀的?

苏州德胜洋楼和山东京博控股,实行诚信报销制度,发票不用领导签字,每次去报销都要宣读诚信誓言,如果有违规,开除没商量。据说,他们实行这样制度多年,没有出过问题。格力电器董明珠自己说,有一次一位下属上班时间去送父母,回来和她说是送客户,她说,这么正常的事都要撒谎,如果是大事,更不会诚信,所以把此人免掉了。我们的企业、社会,能不能用最严格乃至于严苛的诚信管理制度和法律?为什么不呢?底线嘛。底线不硬,还叫做底线吗?二、追究典守者之责

诚信管理,诚信教化,责任在谁?在于朱熹夫子所说的“典守者”。即,企业、组织的最高领导者,有关诚信的管理者、教育者们。比如说,我们的很多管理规定都是可以商量的,罚款200到,结果把处罚变成交易,罚你200还是2000,看你给我什么好处了。我认为,涉及诚信问题的类似法律法规制度,都属于混账规矩。是否诚信,是0和1的关系,不能来个0.5,有了0.5,就有0.1、0.2,还会有0.05……信,是底线问题。有信应该是常态,不应奖励。奖励了就容易导致有人用来做幌子。所以,我建议:1,不再搞什么重合同守信用、驰名商标之类评选。这类评选完全是给自己弄好处的路子。好,自有市场给好评,不该用政府部门的信誉为其担保。如果今年评的好,明年又完蛋了呢?2,有市场监督职能的部门应该一起做个诚信网络,设置黑名单。对不诚信的企业、个人,上黑名单公布,永远市场禁入。3,对民间守信故事可宣传,但不做任何荣誉评选。我们现在很多部门热衷搞评选,连慈善都评选,按照捐款多少评,这样的评选办近乎无耻。善,是发心,不可在乎是一元钱还是一亿元钱。而拿着慈善做幌子买面子,目的无非是更多欺诈。

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 篇3

笔者在上海清洁行业中采访早就耳闻黄平大名,在那整洁明亮的办公室,不惑之年的他 ,正是改革开放时代的好年华,爽朗的笑声,热情的握手,以及得体的装束,使笔者打消了 公司老总架子大的想法,他朴实得就像一株熟透的红高粱,一杯香茶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话入正题,谈到公司的发展,用他的话说:既然已下海办企业,凭借改革开放的天时,借 助得天独厚的地利,再加上有一个思维敏捷,富有开拓精神的团队,此时不破浪扬帆更待何 时。

上海美成清洁有限公司建于1997年,系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团体会员,上海建(构) 筑物清洗保洁专业委员会首批委员单位。是一家以东京清洁协会(GCA)日本协和集团、知野 冈、东进清洁等诸公司大力资助和全面技术指导为背景专为各类中高档宾馆、大型商场、厂 房、医院、娱乐中心、商务楼、别墅、公寓等提供日式的上乘服务 的专业保洁公司。其业 务主要是以日本式清洁管理水准为保证,开展一般的日常、定期、特别清扫及承接不容灰尘 的尖端科技研究场所等清洁服务。并可满足各业主的各种需求。至今已同上海安川电机有限 公司、上海东洋电装有限公司 、大金空调等40余家外资企业签订了长期服务合同,并在外 资企业中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美成公司挂牌之日,黄平就意识到:政府宏观经济的调控以及对第三产业的重视,服务 业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经济的高速起飞都为清洁业创造了无限的商 机,中国的清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面临着这么多的机会和挑战。1998年后,上海的外资、合 资、民营、国营改制的清洁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让黄平更清醒地 意识到:上海清洁行业激烈竞争的帷幕就要拉开了,要拼实力了,要讲究企业管理了,要练 内功了。多年的海内外清洁行业生涯磨炼了他,也为美成公司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黄平创建公司6年来,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不断引进日本清洁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理念 ,结合中国国情,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坚持 “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积极的态 度、合理的价格、竭诚为国外、国内客户服务、在技术及服务上力争第一”的目标,在以他 为核心的一套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公司积极展开了创品牌工程的企业战略,经过多年 的努力和奋斗,公司在清洁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管理制度,针对各种清洁要 求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并对公司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目前公司已拥有一批有经验、懂 技术的骨干和优秀管理人员,形成了岗位有职责,操作有流程、工作有标准、管理有规范的 “美成”管理模式,在外资企业清洁服务中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经营讲究质量,讲究服务,如今更要讲究诚信,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 在要求,“以人为本、诚实守信”是成为美成公司业务之树常青的关键所在。在美成公司采 访黄平时,深深打动笔者的不是这个企业雄厚的实力和骄人的开发业绩,也不是她那淳朴的 企业文化和亲和的管理风格,而是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诚信。

商界有句老话:做生意就是做人,而做人最重要的是真诚与坦率。黄平深信,只有一种 感情能够打动他人,那就是真情诚信,尽管我们身处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社会上也不乏 尔虞我诈的现象,但真诚永远是最好的处事态度,真诚也一定会交到很多很多好的朋友,而 这些朋友对自己的一生都会获益非浅。

黄平经常“敲打”属下的一句话是:“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商德”是 一个企业立命于市场的基础,今年全国的非典突发事件,对我们民族是一次灾难,同样也是 一次挑战,在这样的困难面前,黄平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万众一心,才能众志成城。他立即宣 布紧急措施:美成公司对所有常驻清洁客户提供紧急消毒的服务,把公司高价买进的消毒用 品以成本价或免费销售给客户,并对公司全体员工提出要求,不计公司和个人损失,全力配 合客户做好各项应急工作。黄平这种不惜财力、物力、不计盈亏、不求回报的举措,赢得了 社会的好评,也为公司赢得了声誉。在今天这样一个呼唤“诚信”的市场环境中,着实让人 在感动之余深有感慨,然而黄平对此都视如寻常,他说:“诚信是一个企业起码的道德准则 ,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以肯定,没有诚信的企业是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

美成公司在市场的6年拼搏,经过多少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来, 始终坚持播种诚信第一、赢利第二,这也是美成公司未来发展不变的一条市场之道。我们相信,随着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将被视为企业的无形商标和品牌的重要内容 ,谁不讲诚信,谁就会被挤出市场,这是毫无疑问的,美成公司的“诚信”之道给行业同仁 都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 篇4

首先, 诚信的本质由企业对用户的单向承诺转变为用户全流程的最佳体验。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品牌是企业用户资源的总和, 本质上是企业对用户的承诺。用户之所以选购某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任这个品牌。但互联网时代, 诚信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由企业对用户的单向承诺转变为用户全流程的最佳体验。

企业与用户之间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 在传统时代信息不对称的主导权在企业手里。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不对称的主导权转到了用户手里, 用户可以通过鼠标了解所有产品的信息, 但企业不知道用户心里在想什么。就像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的, “互联网消除了距离, 这是它最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对用户单向承诺的作用快速降低。举例说, 企业可以向用户承诺很多, 但用户可以在网上查看所有关于这个企业的评价, 如果看到很多差评, 原先的承诺就一文不值。互联网时代, 赢得用户信任的重要方式就是让用户参与其中, 在全流程体验中形成一种高度信赖关系

其次, 诚信的主体由企业转变成为企业、用户及利益攸关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

传统时代, 诚信是企业对用户的承诺。到了网络时代, 企业、用户及合作伙伴融为一体, 组成一个无边界、高黏度的社群, 这时的诚信就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承诺, 而变成多方之间的互信, 具体而言就是企业与用户、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利益攸关方的相互诚信。

原来企业制造产品, 用户被动接受, 用户购买之后对企业的信誉进行三六九等分类。现在应该让用户全流程参与产品的企划、研发、制造、服务等所有环节, 具体做法就是企业提供参与平台, 主动送上1.0方案, 用户参与互动出2.0方案, 再进一步互动出N.0方案, 企业与用户在交互中创造产品, 形成信赖关系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呈现着这样的变化, 原先员工是企业的一个“部件”, 被动执行企业的指令, 现在应该让员工根据用户的需求主动创造价值, 成为自己的CEO。这样, 企业与员工形成一种新型的契约关系, 而不是依靠指令约束他。

现在, 企业的边界正在被打破, 产品的诞生过程就是企业与用户、利益攸关方共同创造的过程, 已经无法说是某一方完成的。原先我们常说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现在品牌正成为所有参与方的共同资产, 需要所有参与者共同建设和维护。

再次, 诚信的构建由企业自创转变为企业、用户及所有利益攸关方共创。

此前企业要提升品牌形象, 通常的做法就是打广告、搞活动, 但现在行不通了。如果没有用户的参与, 企业投再多的广告也是浪费, 必须探索一个让所有利益攸关方都参与的新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是以人为本, 说到底是释放人的活力, 这个“人”应该既包括企业内的员工, 也包括用户及合作伙伴, 只有构建一个让他们共同践行诚信、共同创造价值的平台, 才能充分发挥所有人的创造力。马克思曾说过, 未来的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同时就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所以, 社会成员将是自由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诚信是立身之本精彩演讲稿 篇5

自古以来,诚信一直都被看作是为人的基本准则之一。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载着汗牛充栋的这样的事例。幽王烽火戏诸侯,失其诚乃至犬戎破镐京;桓公以信争天下,为五霸之首;商鞅徒木为信,成变法秦霸六国等等此类事例,不甚枚举。作为国家兴亡代替,诚信尚且如此,何况个人乎?

古之先贤无不以诚作为自己的立身准侧,诚信之士总是名留青史,曾子杀彘,侯嬴重言,季布一诺等等都是古人重信,立信,守信的具体体现,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现如今吾国吾土,诚信的普遍缺失已是事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泱泱华夏,五千载历史浩瀚,由原始蒙昧,璀璨夏商,汉唐盛世,明清暗哑,乃至近代的百年屈辱,都可以看作是一步步的向前发展,虽然曲折坎坷,但发展是不可否定的。六十年前的新中国成立,三十载改革开发,中国一步步崛起,民族复兴,无疑使巨大的进步,然而道德却逐渐沦丧。

杜甫有诗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说的是希望君王如同尧舜一般,让民风再次淳朴。由此可想,难道随着时代的进步,民风却越发的不堪吗?难道真的是经济越发达,道德的缺失就越严重吗?我们必须思考。

近年来,各种不诚实的现象在报端屡见不鲜。前几年华南虎事件,整个国家都被一只纸老虎所愚弄,民众神经受到考验。近来,食品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毒奶粉,皮鞋胶囊,酸奶等等问题,越发让人觉得惶恐,而郭美美事件更是引发了一连串的社会信誉危机。为何此类现象愈演愈烈?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既得利益高于一切的主导思想在作祟。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仁义良知,处于目前社会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有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已经渐渐为人淡然置之,所谓人无廉耻,百事可为,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这种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某些领域,而是开始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倘若不能正本清源,回归基本的道德规范,则会酿成大患。( 文章阅读网: )

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很多人都把这些看作是封建思想的毒瘤,是愚民政治的体现,大力加以批判,然则诚信却毫无疑问是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人的立身之根本,成事之依归,立国之原则,现如今却是言在口,实相悖的普遍景象,诚信者实少,不诚者弥多。难道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言的民族的劣根性,人心不古?还是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刷,众人皆言利?还是……?

中国一直在国际上努力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然而不诚者何以负责?中国并未在国际事务中不诚信,然而国内不诚之风却越演越烈,处处是欺诈,人人皆小心,民众如此,国情此般,怎么能够让世界相信中国,让人民相信中国。中国一直谋求这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却是有所富强,然而社会道德问题却是日益严重,诚信的缺失,道德沦丧,这样的中国何以崛起于世界,这样的民族怎么屹立于民族之林?

特色是中国文化产业立身之本 篇6

早在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的公报上,就曾提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特色文化城市”的要求。

特色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对于发展壮大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如特色文化产业中的中医药、武术、瓷器、湘绣、苏绣、剪纸等,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特有符号。

然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既有文化产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亦有其个性化问题。

对此,《瞭望东方周刊》日前专访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孙若风,在他看来,特色文化产业可以作为整个中国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源泉。

为什么雷同和“雷人”

《瞭望东方周刊》:什么是特色文化产业?它在整个文化产业和当今中国有何地位?

孙若风:特色文化产业,就是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或者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换、科技提升、市场运作所形成的产品和服务。依托区域性和民族性的资源转化成产品,才算是特色文化产业。另一方面,我们目前强调的就是传统的、民族的东西。

当然,也可以广义来理解: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其他还有诸如数字文化产业、互联网文化产业,可能不是很直接,但是它也应该体现民族精神、民族风格。

特色文化产业涉及多个地方、民族,而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凝结成中华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精神。

这种文化精神在整个文化产业中都应该表现出一定的内在精神和气质。我们也希望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一种导向、一种氛围,推动整个文化产业去植根于自己的土壤,去寻找自己的故乡。

也就是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中国特色。而特色,是中国文化产业立身之本。

现在文化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也谈到,抄袭模仿、建筑奇奇怪怪。现在建筑要么雷同、要么“雷人”。这凸显了文化产业资源的源泉、创意源泉不足。

出现这些雷同和“雷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依托于自己的生活、远离了自己的土地。这个土地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如果这个特定的文化氛围没有感觉到,或者说不足,就不可能发展。

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中,我们还是处在低端,也就是“微笑曲线”,创意和市场两个大头环节都在人家那里。

要解决这个问题,再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得依托于脚下的土地;再有有如神助的灵感,也离不开自己的环境。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就是希望引导创意工作者关注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特色文化是这一区域、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共同创造的,也特别容易形成一定范围的共鸣。各个地方的特色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认同,也是文化消费很重要的基础。

一个文化产品为什么受人喜欢?是因为它既有特色,又能引起共鸣,这是差异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问题。

差异性的基础就是特色。如果我们把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起来,对于文化产业,在创意、消费上都能形成一个更加积极、良性的基础和源泉。

传统文化不能曲解,也不能作茧自缚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区域的、民族的,大家可能首先想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把它们作为产业?每年拨款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是很好吗?

孙若风: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依托文化资源、传播文化内容,产生的影响也是文化的影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倡导的。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围绕文化建设作了很多指示。对于传统文化,他讲得比过去更多、地位也放得更高。

我们希望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有多种方式。“十二五”规划里讲到文化工作,大标题就是传承和创新。整个文化建设都可以从传承、创新的角度来认识,这是文化建设的一个任务。

公共文化服务有这个责任,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产业不仅是一个新方式,也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在西方国家,他们的传统文化、国家精神,有所谓公共文化服务内核的一些东西,也通过文化产业来传承和发展。比如美国电影,是一种公共文化产品,也传承文化、弘扬国家精神,它对我国产生影响也主要通过市场。通常讲“三片”就是“芯片、薯片和大片”。他们自己的专家也讲,最强大的不是武器,是爵士乐、大片这些东西。

这些年始终有一种声音,批评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会导致它的扭曲和破坏。我认为,这种声音有重要的提醒作用,而且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对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文化过度开发、滥用的问题。

市场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会选取最有商业价值的部分。但它们是一个完整的东西、是一个生态。如果提取某个方面的核心部分,导致一些误读,确实需要注意。

这种提醒很重要,但是传统的东西也不能让它隔绝。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传承过程中,始终是和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现在非要人为割裂,画地为牢,只能让它窒息。

让它们融入到生产和生活中,这是一种最积极的保护方法。利用也可能是婉转的利用,或是选取某一方面,但不应该是一种误读。只要不是有意曲解误读,把它们与时尚相结合,这是我们应该鼓励的。这也是文化产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需要弘扬、传承,就不能作茧自缚,僵死、封闭的方法只能导致其衰竭。所以在目前情况下,通过市场的办法、产业的办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或者复兴中华文化,是一个新的渠道、新的兴奋点。

其实从生产、营销到消费,整个过程都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比过去要丰富、饱满得多,而且是通过消费者自主选择去接受文化,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送给你的票和你自己买票产生的传播效果完全不同。这是我们搞特色文化产业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

历史文化积淀带转化为文化产业带

《瞭望东方周刊》:能否介绍一些特色文化产业的重点内容?

孙若风:现在围绕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了一些项目。比如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以后我们考虑还可以形成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长江文化产业带、茶马古道文化产业带,等等。

历史上很多东西,民族迁徙、商贸路线最后都成了一个文化路线,我们现在就是把已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带转化为文化产业带。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是在2008年四川地震之后提出的,根据中央部署,不是简单地把旧有的生活恢复,而是结合重建搞成了一些文化旅游城等等,现在做得非常好。羌族文化如果再不保护就不行了,但保护它就要依托文化产业,于是最终提出了藏羌彝文化走廊。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路线发端于西北地区,大致从西北到西南,陕西、青海、甘肃,然后进入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这是一个民族迁徙带,虽然名字是藏羌彝,实际上在这个走廊里活动的有十几个民族,甚至几十个民族,当然有些民族已经消逝。

“藏羌彝走廊”作为一个概念最早是从学术界来的,而且在海外也是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真正产生影响的是费孝通。

在历史上有这样的积淀,四川地震后经过反复酝酿和推动,开始启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问题提出来后,显然它很有代表性,也成为特色文化产业中的国家重点项目。

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也是如此。作为国家战略,文化应该先行。因为文化起来了,才能形成一个共同的东西。

《瞭望东方周刊》:民族地区发展特色文化的实践也有很多年了,有工艺品输出,也有民俗村等形式,这一次在模式上会有什么不同?

孙若风:2014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除了藏羌彝文化走廊等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带发展,我们将着力推动《指导意见》提出的其他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示范乡镇建设,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通过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国范围内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以及依托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征集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支持和服务。

还有建立特色文化品牌认证和发布机制,支持各地实施“一地(县、镇、村)一品”战略,完善传统工艺、技艺的认定保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

这次除了国家财政支持外,也在探索基金的方式,可以让更多企业受益。

保护民族特色文化做了很多年,现在大家慢慢认识到公共服务和文化产业是分不开的。因为大量民族、民间艺术是和产业相结合的,要通过产业达到育民、乐民、富民的作用。

这形成一种潮流,也是目前保护它们很重要的方式。

从2014年起已经搞了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库,得到了财政支持,以后支持可能更大。但做这些还是以示范性为主,要资助一些地方,但不会太多。

政府有责任帮助他们,包括搞博览会、交易平台、人才培养,这些是国家层面要做的。

文化产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有工业标准,但其中确实要把握好分寸。

手工和工业生产,最直接的区别就是价格,我认为是可以分层次的。机器参与有它的问题,因为搞特色文化产业很注重手工,手工产品能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体会到这种温暖。

机器、科技参与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也有弱点,有一些价值的流失。如何取得平衡,这也是需要我们研究的,但机器化生产不能排斥。

诚信——中国人的立身之本 篇7

讲诚信,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历史上也流传着无数的诚信故事。其实“诚”与“信”在古代中国是二个概念,但是由于有很密切的关系,现在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组。“信”字由“人”和“言”构成,是说一个人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叫言行一致。说的话符合事实,能够兑现,许下的诺言必须完成,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一个人能够做到言行一致,就算是有信了,但是,做到言行一致并不算是最好的信。最好的信还应该有“诚”,叫诚信。“诚”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一种待人接物时真实、真诚的心态。诚信就是说,一个人说的话、许下的诺言符合自己心里所想的,是真心诚意希望帮助别人的,这叫心口一致。如果嘴里说的是好话,心里却在想他人的坏处,甚至诅咒他,那就是心口不一,就算你在帮助他,能够兑现自己对他的诺言,也是有信而无诚,而不是真正的诚信。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言行一致、心口一致,才算是有诚信了,而一个人有诚有信,就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与好评,就会在人们当中获得好的声誉,这叫“信誉”;一个人如果有好的信誉,大家就会信任他,成为他的真心朋友,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人都愿意帮助他,所以诚信是有作用的,这叫“信用”。一个人如果有信誉又有信用,对别人愿意真心付出,他的一生都会得到朋友的相助,那自然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诚信是人在社会上立身的根本,孔子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诚信,我不知道他在社会上如何立足。”诚信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与人交往都必须具备的品质。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中,对个人的品质要求中就有“诚信”。

技能是立身之本 篇8

这道甜点被一位长期包住酒店的贵妇人发现,她品尝后,十分欣赏,并特意约见了做这道甜点的小厨师。贵妇人虽然长期包了一套最昂贵的套房,一年中也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这里度过,但是,她每次到这里来,都会指名点那道小厨师做的甜点。

酒店里年年都要裁去一定比例的员工,经济低迷的时候,裁员的规模会更大。不起眼的小厨师却年年风平浪静,就像有特别硬的后台和背景。后来,酒店的总裁告诉小厨师,那位贵妇人是他们最重要的客人,而他是酒店里不可或缺的人。

时下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发展,单纯依靠体力和年龄优势在城市立足,空间也越来越小了。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专业技能,抵御风险能力就比较弱,就业竞争能力也比较差,这样的人常常失业或被裁掉,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社交才是人人网的立身之本 篇9

日前,人人网公布了2012年第四季度的业绩报告,当季营业收入为4880万美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48.8%,净亏损为2110万美元。亏损似乎正在缩小、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值得玩味的是,其旗下的糯米网和游戏业务,正在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新方向。游戏和电商,是互联网行业里两个离钱最近的领域,拥有社交网站基因的人人网,以此作为主要的营收来源,置社交本质于何处?

近年来,电商行业的价格战不断,使得电商行业赢利之路颇为艰难。陈一舟布局团购网站,被视为一个“错误”:从规模上看,糯米网并未进入国内团购网站的第一梯队,位居美团、拉手和窝窝之后,现在姑且不论所有团购网站在盈利方面的困难重重,单就第一梯队以关掉地方站点、裁掉冗余人员,方可实现财务报表上的赢利来看,糯米网想要成为人人网盈利的希望,恐怕只是陈一舟一厢情愿罢了。更何况,人人网一向缺乏电商基因,尚未打通电子商务与社交应用的“脉门”,这也是陈一舟所不愿意承认的现实。

2012年,人人网的在线游戏收入达到90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猛增113.2%。据人人网官方解释,这“主要得益于跨屏战略和几款新游戏的发布”。然而,就目前来看,人人网应用中的游戏并非“原创”,只是简单的引入接口而已,这与其他网站接入游戏的模式无异。在页游这个具有巨大赢利空间的领域,人人网的优势并不突出,未来的持续增长潜力更无从论证。

将注意力转回人人网本身,一味跟随的结果是,自身创新能力缺乏。人人网将“赌注”逐渐转向上述两个领域后,便再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出现:时间轴、语音相册等应用均反响平平。如果没有优质的内容和关系,社交网站将难以生存下去。原来的“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后,并没有使之成为真正的“人人网”,用户群体依然是在校学生,无法陪同毕业的老用户一起成长,造成大批用户流失,最后的局面只能是新用户看似不断增长,活跃用户却持续下滑。于是,表面繁荣的背后是道不尽的沧桑。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诚信待人 演讲稿 下一篇:诚信待人-讲诚信的作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