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来自211大学 是就业歧视吗

关键词: 来自 校长 歧视 大学

必须来自211大学 是就业歧视吗(通用4篇)

篇1:必须来自211大学 是就业歧视吗

必须来自211大学 是就业歧视吗?【第一争议】

作者:南方周末编辑部

2013-10-11 09:57:07来源:南方周末

日前,一则旧闻在微博上引发了热议:“深大校长章必功:不准歧视我的学生!”是说深圳某银行招聘,规定必须来自211大学。学生给章校长写信,第二天,章校长让学校财务处撤回学校在该银行的所有存款,“如果银行再不改,就号召两万多学生的家长把存在这家银行的钱全部提出来。”涉事银行很快改了招聘启事。一些人狂赞校长的行为,痛斥银行搞就业歧视,一些人则认为银行有这样做的权利。孰是孰非?

正方:中国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但现实生活中就业歧视的表现不限于此。2002年,蒋韬诉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员身高歧视,被称为“争取就业法平等权第一案”。2003年张先著诉芜湖市人事局,被称为“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银行规定“必须来自211大学”也是就业歧视。

反方:所谓歧视,是说两个求职者,一个白人,一个黑人,两人各方面履历和能力相当甚至黑人比白人还要好,但老板因为更偏爱肤色而选择了白人,盖肤色与工作能力及表现无关,白肤色不会给公司带来更大价值的产出。但如果白人来自常春藤学校,黑人只有社区大学的学历,老板选白人显然是出于谁给公司带来更大价值的考虑,那可不是什么就业歧视。正方:难道非211大学的综合素质就一定比211大学差吗?以是否211大学来定门槛难道不会错失人才吗?并且对非211大学的也不公平,人家要的也不过是一个面试和证明自己的机会而已,又不是要求银行一定要录取自己或优先录取自己。现在因为文凭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被剥夺了,这叫那些读非211的情何以堪啊?一个就业公平的社会才是好社会。

反方:按照这种逻辑,如果银行把招聘条件放宽为本科生,是否构成了对大专生的歧视?如果进一步放宽为大学生,是否构成了对高中生的歧视?北大清华要求很高的分数才能录取,是否构成了对高考只有200分的歧视?既然上名校有分数门槛,那去大企业有文凭门槛不也正常吗?至于企业招人,那是有成本的,不可能为了让所有人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而没完没了。正方:现在许多发达国家有就业权的概念,就是为了禁止用人单位以名校非名校等搞就业歧视、剥夺求职者就业权的行为,中国的法律也应该尽快跟上。就业权是一种新型的人权,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和解聘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有助于保障劳动者权利、维护劳动者尊严,因为劳动者相对于企业是更弱势的,所以需要法律的保护。企业也应承担起其应尽的社会责任。反方:你以为权利随随便便就可以被创设出来吗?所谓就业权,不是说你有找工作的权利,而是说给你安排一份工作是企业的义务。剥夺了企业用人自主权,要么是令企业不愿意招人了,要么是令企业搞迂回,必然损害求职者的权利。禁止银行规定必须来自211,那银行就会把这一条写在心里,非211的除了浪费自己的时间陪人玩一圈之外,又能改变了什么?

【点评者说】什么是歧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就此还写了一本专著呢。原则上,歧视不仅不能给雇主带来价值,还会提高企业的成本,所以歧视在充分竞争的行业是少见的,但在政府机构和强制垄断的国企不少见,因为其没有竞争和淘汰的压力。所以招公务员有“双乳对称”这样奇葩的要求就不奇怪了。

篇2:必须来自211大学 是就业歧视吗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和“高水平大学奖补资金项目”支持高校,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成建制迁至芜湖。后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安徽工农大学等数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篇3:小211是重点大学吗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到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

小211工程的启动时间是,五年为一个周期,入围的高校大部分为省部共建高校、省属重点高校。入围高校要体现服务地方发展的特点,考虑优先支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要特点鲜明:学科专业合理,优势突出,有明显的办学特色,重视潜心育人。该“工程”是“十二五”教育发展的重大工程,竞争十分激烈,开创了三个“前所未有”。

第一是国家首次在高等教育领域专门面向中西部地区设立的重大建设专项,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第二是高校建设资金由国家和省级按比例分担、共同筹措,中央投资100亿元支持100所左右高校(当然并不是每一所院校都按照1亿元来分配),如此大范围高强度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

第三是预计“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高校数量占中西部同类型高校总数的近1/4,覆盖广度前所未有。

篇4:必须来自211大学 是就业歧视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国内外就业性别歧视现状 下一篇:高校就业创业管理工作新机制分析